實用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4篇

實用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4篇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1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從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人才。這一重大轉變,對教學課堂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視學生的學法,使其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創新;重視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實踐創新能力;注重情感領域,倡導愉快教學,減輕學生負擔,培養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現代資訊科技的飛速發展,拓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為實現新的教育目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這一形勢下,大力提倡教師寫教學反思。透過實踐我對教學課堂教學有了新的認識,如何打造優質高效教學課堂,反思如下:

  1 、處理好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適時調控,師生共同研究、共同發展的新型師生關係。

  學生的能力是在自我活動和實踐中得到鍛鍊和發展的,教學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任何高明的教師也無法代替。為此,教師應充分掌握學生的學情,精心設計學生的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啟迪學生智慧,啟發學生思維,給以足夠的時間,引導學生閱讀、查資料、動腦思考、動手操作、集體討論、自我展示、及時反饋資訊、及時調控,使師生、生生合作和諧、默契,以實現教學課堂教學的最佳化。

  2 、處理好 “ 學會 ” 與 “ 會學 ” 的關係。

  教學課堂教學的每個行為都應以學生學會什麼為目標,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感知、理解、運用、深化,指導學生圍繞學習重點,展開積極的思維活動,相互交換資訊,讓學生在活動中自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教學策略的指導下,教師安排一系列教學事項,提供學習目標,引起注意和興趣,呈現各種刺激、各種音訊、影片,激勵回憶,討論總結、練習作業、反饋資訊、遷移應用、實驗操作等,學生應積極主動地參與,配合協調,在長期的自我實踐和鍛鍊中,學會了思考,學會了應用,如此長期的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會逐步提高,會逐步掌握獨立獲取知識的方法,最終由 “ 學會 ” 變成 “ 會學 ”。

  3 、創造一個愉快的學習環境 。

  人才的教育不是知識的灌輸,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倉庫,不如給他們幾把鑰匙,讓他們自動地去開發知識的寶庫,自我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改造社會的能力。為此,在教學設計中我深入鑽研教材,從教材、教學條件和學生實際出發,精心設計過程,構建一個優良的、有利於激發學生積極情感的教學環境,讓所有的學生都能 “ 動 ” 起來,創造一個愉快的、歡悅的氣氛,提供一切可能誘發興趣的條件,使學生提高興奮度,增強求知慾,讓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實驗研究、競賽、提問、討論、交流談話、音樂動畫、網上查尋、問題答辯等,學生在學習中得到審美的快感,從而興趣盎然的學,汲取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能力,提高素質。其次,要不時地創造條件,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嚐到學習 “ 甜頭 ” ,從內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從而逐步養成自覺主動學習的習慣,發展學生的創造力。一節課的成功之處在於,設定一個個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我實驗探討,生生相互討論交流,分析形成結論,學生學習興趣濃,自主空間大,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廣開思路,大膽創新,把學習的壓力變為動力,整個學習過程充滿了生機和活力,使學生的學習完全成了自我鍛鍊,互助研究的過程。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2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如果每個兒童的喜悅和苦惱都敲打著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關懷和擔心,那你就勇敢的選擇崇高的教師工作作為自己的職業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創造的喜悅。”基於此我踏上了平凡的三尺講臺,積極的探索著教育教學規律,讓數學課成為學生嚮往的學習樂園。

  一、用愛撐起一片晴空

  (1)教育是一項充滿感情的事業,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那樣:“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塊土壤上”。上課時我把學生當作生命的主體給予尊重,和學生建立了民主和諧的關係,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感情,既當他們的良師又做他們的朋友,關心他們的進步,使課堂得到愛的滋潤,和學生打成一片,學生都樂於和我接近,樂於聽我的課,樂於解決問題,有時為了要弄懂一個問題,學生會和我爭辯的面紅耳赤,直到他們認為有了滿意的答案。。在這種氛圍中學生都能放開手腳,快樂的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課後我常常和學生談心,為他們保守小秘密,課下他們就喜歡和我親近,傾吐他們的心裡話,把我當成了他們的知心姐姐,讓我和他們一起分享歡樂和煩惱。我曾經教過二年級二個月,由於工作需要,我調到其他年級,孩子們聽到這個訊息都難過的哭了,拉著我的手不讓我走。、直到現在孩子們還常常到我現在的年級去看望我,和我說說他們的心裡話。一想到孩子們我心裡就美滋滋的。

  (2)在教學中我把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的話作為座右銘:“不要讓任何一個學生感到他在努力發展上是不行的,在學習上是落伍的。”我總是力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敢於表現自己;善於寬容學生,允許挫折和失敗的產生,及時評價學生失敗的創造過程中所體現的創造精神,給予肯定,培養學生的成就感。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的永遠是高興,永遠是成功,永遠是信心。膽小的學生我耐心的等他說完每一句話,粗心的學生我用心的讓他再想一想,學困生我會耐心的為他一次次講解疑難,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中都有所收穫,有所進步,逐漸的學會思考,學會學習。

  二、用創新點燃希望之火

  新課標註重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研究,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種主體參與意識,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1)讓生活融入數學教學中,啟用課堂,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從而使學生樂學。新課標下的數學和生活聯絡密切,我抓住這一特點,在教學中積極營造生活實際的氛圍,讓課堂成為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樂園,例如在教學“20以內的加減法”時,我設計了運動會上的小裁判、小小服務員等一系列角色,透過情境設定,讓學生自己提出問提,不知不覺的參與到教學當中來,提出解決問題的好方法,使整個課堂活起來。平時注意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數學知識,在課堂中說一說,讓學生學用結合,即激發了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堂中常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在實際的情景中,自己體驗、探究,注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感受,教給學生思維以方法,給思維以動力,讓學生的思路越來越寬,學習方法越來越靈活,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2)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自我認識中,使學習的主動性得到有效的張揚。在教學中,我常注意思索和總結,注意因材施教,基礎知識常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說思路,講方法,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有難度的問題常鼓勵學生採用小組討論形式,使學生在爭辯中取長補短,把不清晰的變清晰,不嚴謹的變嚴謹,增強學習的興趣。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同時,也關注學生學會了什麼,獲得了什麼,又有了什麼能力,使學生的智慧和能力在學習中提高,從而使學生學會學習,會學習。

  對於教材,我把它作為指引燈,結合實際靈活運用,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示學習內容,做遊戲,動手做,講故事,看動畫……讓學生在學習中快樂,在快樂中學習。抱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拿出自己的愛心,在課堂這片樂園中,我仍將執著的耕耘著,細心的栽培著……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3

  xx月xx日這天,我有幸參加了調兵山市小學課程改革——“六環”“三步”教學模式展示和總結活動,受益匪淺。

  李秀琴老師執教的《搭石》和鍾亞靜老師執教的《老人與海鷗》,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老人與海鷗》一課的教學,鍾老師緊緊抓住了“情”字,充分挖掘了文字的情感,讓情滿溢課堂。這節課上,鍾老師把著眼點放在品詞析句上,讓學生從字裡行間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的親情,同時,學習如何把這種真情實感具體地表達出來。在教學中,她抓住一條主線,“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來,和海鷗就像親人一樣。”貫穿全過程。一箇中心詞:親人。使聽者動容。在整節課的教學中,鍾老師適時的穿插了老人的故事,透過一些細節讓學生體會老人對海鷗的愛。如:老人把餅乾丁很小心地放在湖邊的圍欄上,退開一步,撮起嘴向歐群呼喚。每月308元工資,近一半花給了海鷗。步行二十餘里,三個小時,只為看海鷗。隨著學生對文字的理解步步深入,再加上引入了這些資料,老人的形象自然就在學生心目中逐漸清晰、高大、豐滿起來。課堂上,學生從海鷗的角度,發自內心的訴說,雖然語言不是最美,但情感卻是最真。

  聽課後,我深深地體會到我的語文教學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首先是備課,不只是把課文內容琢磨透,還要對寫作背景、課文中涉及到的一些資料進行了解,做足課前的功夫。精彩的課堂效果離不開優秀的教學設計。不只是環環相扣的教學步驟,還要有精彩的導語、過渡語以及總結。只有這樣,教師在課堂上才能隨機應變,靈活處理預設不到的問題,真正起到教師的主導作用,遊刃有餘。其次,語文教師還要有豐富的內涵,這就需要我們平時要多讀書,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拓寬視野。

  活動結束後,我仍在思考,課堂上在學生的小組學習後為什麼還有比較多的問題(其中有些問題比較淺顯)不能解決呢?怎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小組學習的效果?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4

  上學期我校進行了一個學期的兩輪賽課,透過賽課我進一步對我校“三先三後”課堂教學模式有了深刻的理解和體會。下面就上學期我在課堂上的親身體會和實踐談談我對“三先三後”的一點淺淺的心得體會。

  上個學期我擔任八年級地理教學工作,在繁忙而充實的中考複習衝刺過程中進行了一輪賽課摩課,雖然只進行了一輪但是對我來說受益匪淺。透過本輪賽課,我更加確信:我校所提倡的“三先三後”的課堂教學模式是符合當前新課程改革標準、是走在當前課堂教育改革前列的,更是符合我校當前課堂教育發展的,切合我校實際的一個先進的課堂教學模式。

  以下我會結合上學期我參加薛城區八年級地理複習課優秀模式展示會上所講的一節公開課,談談我對“三先三後”以及我校複習課“學---考---改---考”模式的理解,今年5月下旬在我校了進行了八年級地理複習課模式的展示會,我很榮幸代表我們奚仲中學像全區八年級地理教師展示和推薦了我校以“三先三後”為主線的“學---考---改---考”的複習模式。下面我先介紹一下我這一堂課的主要環節。第一,我展示了複習目標,讓學生了解本堂課複習的重點內容,這就如同點亮了黑暗中的燈塔,為學生自主複習指明瞭方向;第二,提出涉及到重點的一些問題,用大螢幕展示,並給出自主複習要求和方法及時間,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找出所提問題的'答案並記憶;以上兩個環節即“三先三後”的第一個環節:“先明標後自學”也是“學—考—改—考”模式的第一個“學”的環節;第三,拿出助學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知識建構的內容;第四,師友互換批改並給出答案,找出疑難問題,教師進行精講;這兩個環節就是“三先三後”的第二環節先合作後展示,由師友互助批改發現問題,糾正問題並展示答案。最後對一些疑難問題由教師牽頭全班討論解決。同時也是“學--考--改--考”模式的“考”和“改”的兩個環節;第五,加強記憶五分鐘,之後師友互相提問;第六,完成當堂達標,最後繼續記憶背誦。最後設計的這兩個環節正是“三先三後”課堂教學模式的最後一個環節“先歸納記憶,後鞏固練習”,同時也體現了“學--考--改--考”模式的最後一個“考”的過程。整堂課我的總結和講解時間不足十分鐘,重點就是兩個字“落實”,最後透過檢測學生對本堂課的知識點掌握較好充分體現了我校的以學生為本的高效的生本課堂。講課結束以後得到了區教研員和聽課教師的一致好評,這更加證明了我校的三先三後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創新的是經過實踐驗證的走在課改前列的優秀的課堂教學模式。上完這堂課之後進一步對我校的課改模式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和體會。作為一個年輕教師沒有多少課堂經驗和老教師相比課堂駕馭能力和專業知識的積累以及講課水平的能力都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我們更應該掌握像“三先三後”這樣先進的課堂模式,先進的課堂教學模式能讓我們快速的成長,能跟的上我校新課改的步伐!讓我能夠信心滿滿的站在全區八年級地理教師面前的展示我校先進的課堂教學模式,展示我校風采。

  在上學期的賽課過程中我們八年級地理組集思廣益,嚴格按照學校課改要求,認真備好每一堂課上好每一堂課。在組長吳濤老師的帶領下根據地理課程知識的特點找到了符合“三先三後”又有地理學科特點的課堂教學模式,邁出了推進我校地理課堂教學新模式的堅實的步伐。新的學期我繼續跟上學校課改的步伐,將更加熟練的運用“三先三後”的課堂教學模式。對我來說每堂課都是經驗的積累也是成長的過程。

  最後我相信新的學年,在侯校長的帶領下在奚仲中學全體教師共同努力下奚仲中學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