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訓練求生牆心得體會範文(精選3篇)

拓展訓練求生牆心得體會範文(精選3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可以透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拓展訓練求生牆心得體會範文(精選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拓展訓練求生牆心得體會1

  這個我們拓展訓練的最後一個專案,上午的經驗上來看也是難度最大的。前面是一堵由光滑木板做成的高4米的木牆,團隊中所有隊員需要不借助任何外物翻上這堵牆即為安全逃生。

  這個專案還有上午的地雷陣使我意識一個問題,在這種協作性的專案中,我可能沒有力量去幫助別人完成很多工,但是我覺得自己很多時候的決斷能力還是比較強的,而且思維也是比較清晰。我能分析出一個比較完整的方案,而且經常可以考慮到整體的一些東西還能兼顧一些細節的東西,這可能就是女性的優勢。分析之後很快得出一個方案,首先搭成一個兩層的人牆(32陣形),送上去兩個手勁比較大的,然後把女生的拉上去,其他的男生也如發炮制。(其實實際證明後來只需要一層人牆就可以了,上邊的人一拉就可以了),最後剩下一個男生,這樣他就是孤立的了,這個男生需要是個瘦高個,這樣才能方便的拉上去。然後從上邊倒吊一個人下來,上邊所以的人拉著倒吊的人的腳,然後這兩個互相拉住手腕,慢慢拉上來就ok了。呵呵,實際上我們也是這樣做的,雖然做的過程比較辛苦,真切讓我們感覺到男生真好,不然縱然有千種想法萬萬上不去,而且在拉別人的時候自己實在也是起不到什麼作用,只能吶喊加油,略盡微薄之力。

  訓練結束了,真的還有很多很多的感受,我很佩服最後的那個人,那是一個船長的角色,一個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的人,一個最無私的人。我真的覺得自己如果是最後一個肯定特別的孤單,特別的害怕,肯定會失去信心的,最後放棄的。我還佩服倒數第二個人,我們營救最後一個人進行了3次,後兩次都是同一個人自告奮勇的下去的,這個角色其實也很偉大,本來自己已經逃生了,還有回去救別人,而今天的他表現真的也是同樣的出色,真的,如果讓我倒吊下去,我真的會受不了的,而且他還兩次嘗試,真是佩服之至。其實需要感謝和佩服的人真的還很多,但是我想別人其實想做的也是一種不求回報的付出,團隊的號召了感染了我們大家。最後真的又語無倫次了。之能說一句這次活動真的很好。

  拓展訓練求生牆心得體會2

  兩天的開學典禮及拓展訓練,感受頗多,大學畢業參加工作至今已經15載,到過了祖國的很多城市,華南、華北、西南、華東、東北,每到一個區域中心城市,第一站一定是去當地最著名的大學走一走,看一看,內心也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對大學生活的懷念與依戀,也許是對逝去青春年華的追異,很榮幸能夠代表新生髮言,同學們認為比較流暢,我想是因為發自內心的聲音吧,人到到中年,總是不由自主的開始懷念過去,這可能也是衰老的跡象吧,哲人曾經的說過“年輕的時候不畏懼,年老的時候不後悔”,希望自己年老的時候不後悔年輕時的每一步選擇。

  拓展訓練感受最深的還是畢業牆(逃生牆),坦率講當看到4.24米的高牆時,內心是充滿恐懼與懷疑的,總認為自己無法跨越那堵牆,想想在團隊中畢竟也年長几歲,如果真的邁不過去,就甘為人梯了,但真的看到了年輕一代的擔當與成長,不可否認,內心深處總認為80、90後是溫室中長大的一代,無法經歷風吹與日曬,但透過與年輕同學的接觸,徹底改變了自己的看法,有擔當、有想法、有衝勁,少了我們自身的世故,多了我們欠缺的熱情和創新,“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他們是可以信任的一代,同樣也是可以託付的新一代,當然,聯想到自己,更需要比他們更多的努力與拼搏,正所謂“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才不至於“前浪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兩天的相處時光,雖然短暫,但與年輕一代的.相處,卻使自己看到更多自身的不足及與年青人的差距,真的收益良多,慶幸的是“亡羊補牢,尤為未晚”,不忘初心,從零出發,上週鄭州之行,有所體會與感悟,需要重新規劃自己的方向與未來,將來的你一定感謝現在拼命的自己,加油。

  兩天的拓展訓練,讓我們從陌生到熟悉。我們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感受到來自同學們的愛,有你們一路相伴,再多風雨,我們也會勇敢前行!

  拓展訓練求生牆心得體會3

  4米高的逃生牆,17名同學不準藉助任何外力,要在40分鐘內全部透過。想想這似乎是根本不可能的事。然而我們做到了,14分鐘完成,17名隊友全部透過,無一受傷。試想,如果沒有即使被人把肩膀踩的血痕累累也心甘情願的人梯,這將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試想,如果沒有全隊人一雙雙高高舉起保護的雙手,也將沒有這麼令人驚歎的結果。可行的方案,團結一致,齊心協力,久違的感動模糊了我的雙眼。

  前面是4米多高的船體,後面是即將沉沒的甲板,沒有任何工具藉助,且時間有限。面臨這樣的生死考驗,怎樣才能讓整個團隊的人順利逃生呢?猶豫,沒有時間。退縮,沒有後路。放棄,就是死亡。

  這時,你必須放棄自我,奉獻自我,將自己融入團隊,依靠團隊的力量去面對生死牆。要麼你蹲下去,讓隊友踩著你的肩、踏著你的背爬上去;要麼你彎下腰來,用你的臂膀拉住隊友的手,把他拉上去;要麼既瘦弱又沒力氣的你,就支撐住隊友的背,給他增添一份力量,或者就放開你的激情,用喉嚨吶喊助威,為隊友加油鼓勁。只要你是這個團隊的一分子,你就不會袖手旁觀;只要你是這個團隊的一分子,就不可能把你拉下。

  此刻,隊友之間團結互助的精神早已將你融化,讓你忘了你的自我。每個人都真實地感覺到自己是這個團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從牆上到牆下只有4米多高的距離,我們每一個人都經受了一次心靈的嬗變。從最初的“疑惑不自信”到“試試看”、“我可以”到最終的“我一定能”,這個過程的轉變是每個人從“自我”到“放棄自我”再到“相信團隊”的轉變。翻越“畢業牆”再次顯現了團隊力量的精神魅力。

  當最後一個隊友被拉上去時,歡呼聲轟然響起,隊員們掛著淚笑著、忘情地擁抱在一起。還有什麼比生死重逢更讓人喜悅的呢?還有什麼比這個團隊更讓人感動的呢?都沒有。在勝利的那一刻,波瀾壯闊的喜悅感一波一波衝擊著我們,盪滌著每個人的靈魂。我感覺到自己是那麼那麼的純淨,沒有一點點的私心雜念,好像心靈就飛在天堂一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