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故事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3篇)

學習故事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3篇)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可以透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習故事心得體會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習故事心得體會 篇1

  盧梭說:在幼兒教育的源頭丟下一朵鮮花,它會香飄萬里。我時常在想,我丟下了這樣的鮮花嗎?也許,學習故事讓我聞到了這樣的芬芳。

  接觸學習故事是從骨幹班的學習開始的,開始嘗試著尋找“哇時刻”、嘗試著按照“注意、識別、回應”的方式去記錄孩子的行為,但這只是被動的接受著,隨著撰寫的次數增加,我逐漸發現學習故事帶給我這樣的體驗:

  1、播種一份希望。當我們蹲下來,靜靜的注視著孩子,你會發現自己和孩子的距離越來越近了,你對他的關注、鼓勵都給予了孩子一種機會、一種信任,這份信任會在孩子的心中逐漸發芽,變成他對生活的希望。

  2、收穫一份自信。當我們觀察到孩子的行為表現,會介入我們的思考和指導。接下來,這樣的介入又會讓孩子感受到溫暖、自信,感受到自己積極的、有能力的、感興趣的事情,這樣的孩子內心是自信的、快樂的。

  3、品位一份茗香。在寫學習故事的過程中,我更多的去關注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和積極的力量,隨之而來自己的教育行為和教育觀念也更加自主、開放。這種改變是師幼雙方都受益的。

  學習故事心得體會 篇2

  “學習故事”這個詞是中班第一學期開學不久的一次家長會中進入我的腦海,還記得那次家長會一共13人參加,主持會議的還是幽默風趣,智慧親切的林老師,為了讓育兒知識更寬廣的輻射到他所能及的家庭,他的教育觀在一次次家長會上儘可能多的影響著我們這個大家庭。

  第一次聽到這個詞有些陌生,並不瞭解它的內涵,更無從知曉這個教育理念的方法和方向,那時的我對兒子的管教僅停留在“靜待花開”的階段,不曾記得要“及時灌溉”,有時甚至靜待花開的過程也會有些浮躁,當然,“靜待花開,及時灌溉”也是從林那裡聽到並開始摸索的。後來在林的影響下,育兒路上我開始放慢了腳步,儘量做到跟隨兒子的興趣和腳步,和他一起發現他所發現的世界,不再急匆匆拽著他跟隨我的節奏。這個過程需要耐心,更需要智慧。“學習故事”給了我方法,不經意間,是它在悄悄地改變我,讓我重新認識和修正“教育”過程中自己的行為和思想。

  總結一下這親子陪伴的一年半,我收穫頗多:

  思想觀念上我意識到陪和伴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我原以為陪伴就是和兒子待在一起,其實那樣自己只作對了一半,那只是行為上的,我需要在意識上和兒子保持在同一個頻道,關注他所關注的事,哪怕是他在玩弄地上的小石塊,我需要思考他為什麼對它這麼好奇,他的擺弄是有意識的,是有自己角色帶入的。根據對他行為的觀察和理解,我能想到行為背後的訊號,這也就是學習故事第一階段的“觀察”。我從一開始的無視和不理解轉變為停留觀察,試著不帶任何成人觀點的進入他的世界。這樣一直嘗試下來,我發現孩子的世界是那麼的豐富,孩子的眼睛是那麼敏銳,總能看到成人看不到的一面,就像曾經兒子對著洗臉盆看了好久,當我喊他離開時,他突然問我為什麼水從洞洞留下的時候是轉著圈留走的。這樣的發現一次次讓我震驚,一次次提醒自己不能隨意打斷孩子的“工作”。

  行為活動中我更多的支援和鼓勵兒子的興趣,這也就是“學習故事”中強調的“推動”,兒子喜歡軌道交通,我會想除了帶他去車站看火車,坐有軌電車,參觀與此相關的博物館外還有什麼可以做的,於是我們會安排長途旅行,坐很久的綠皮火車,尋找與此相關的繪本圖書,探秘火車餐廳,哪怕不是為了吃飯也要去看看。在他人看來這樣是不是太過於瘋狂,但我們很快樂,在這過程中也豐富了兒子的生活經歷,同時也發散了思維,有了識字興趣,對建築物有了好奇,就這樣一個興趣點輻射出太廣的範圍,我再次認定“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有了“學習故事”這樣的模式,加上《指南》作為兒童橫向發展的標尺,我更多的精力放在兒子個人的縱向成長,跟隨個人的興趣,和他一起描繪屬於他的成長軌跡。這個學習的過程雖然不是那麼一帆風順,但我在點滴記錄的過程中也找到了自我調整的最佳時機,不斷的反思和嘗試讓我一次次成長,教育的路很漫長,需要理論更需要實踐,更需要良好的心態和輕鬆的親子氛圍,最後借用林的一句話再次提醒自己:孩子的感覺好了,他的表現就好了。我給自己再加一句:成人的感覺好了,孩子的感覺就好了。接下來我們繼續努力,讓“學習故事”就這樣伴隨著你我一起走下去吧。

  學習故事心得體會 篇3

  20xx年10月12日,我園全體教師進行了講故事學習。整個過程,大家都很積極,氣氛很好。透過此次活動,我受益匪淺,下面說說我的感受。

  一個好故事能增加你的影響力,然而,講故事和任何其他的藝術一樣,可以做得很好,也能表現得很糟。能否講出一個好的故事,最重要的不是你講的內容,而是你表達的方式。你的溝通行為不只是透過字句,還包括了你的語調、手勢、身體以及姿態。因此我們講故事時,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首先手勢方面:事實上,對大多數人而言,越細微的手勢越有說服力。適度地使用手勢能為你的故事增色,但手勢的感覺和樣子必須自然,否則它反而會成為干擾。

  其次,適時停頓:適當的速度能改變你故事的意義,沉默的語言和時間節奏的掌握,可以產生超越口語的力量。有時候無聲反而勝有聲,停頓讓你有時間思考並處理你的故事,時間、節奏掌握得好,則能激起他人的心情。

  再次,面部表情:語言是交流和溝通的工具,你可以在轉瞬間傳達情感內容。如果你的面部表情不能說服自己,自然無法說服別人。我們試著觀賞自己的面部表情,自己的表情傳達出什麼,培養有意識地使用情感和表情。能增進你的講故事的能力,你的表情有意或無意的,成為你的故事的情感溝通工具。所以我們在講故事的時候要做到:

  教師繪聲繪色的為孩子講述故事。老師講故事不是普通的對著書念故事,而是繪聲繪色的講述,注意對每個不同情節描述的語氣,抑揚頓挫,有必要的加上體態、手勢、表情和眼神。教師“誇張”的表演將孩子帶入童話故事情節中,讓孩子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用豐富的語言影響著他們那顆愛幻想的心靈。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觀看、聆聽老師講故事的同時,會將詞彙、句子、誇張的表情及有趣的故事情節銘記於心,然後在不經意中就能表現出來。

  喜歡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在此基礎上,指導幼兒學會講故事,不僅能發展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還可提高孩子的智力,豐富孩子的知識,並能培養他們對文學作品的興趣,加強在眾人面前表演的自信心。

  學習故事心得體會 篇4

  區域遊戲已經進行了很多年,這期間不斷的吸取外界的一些經驗,遊戲本身也不斷改變,老師的定位和對孩子的要求也在不斷定位,近期流行的“幼兒學習故事”源自於紐西蘭,它認為“孩子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學習者和溝通者”,把孩子作為遊戲的主題,讓孩子做遊戲真正的主人。由此我們作為老師也要改變一些傳統的觀念,我們要放手讓孩子們玩,孩子們應該想怎麼玩就怎麼玩,而老師需要做的就是觀察孩子和支援孩子。

  雖然我們真的嘗試著這麼去做,但在很多時候我們也有困惑,或是遇到一些問題,我們不知道如何去應對,針對這樣的問題,我們幼兒園在5月14日開展了“幼兒學習故事”經驗分享活動,讓實驗班的老師給我們介紹經驗,並告訴我們幼兒故事該如何撰寫,最後翁園長對“幼兒學習故事”進行了小結。

  不過整個活動中,範老師的一些小遊戲給我很大的啟發,作為小班的老師,分類一直都是我比較頭疼的問題,每次區域遊戲後,廚房內就一片狼藉,孩子們也不大懂得該如何去進行分類,範老師則很巧妙的設計了給小動物餵食的遊戲,讓孩子們透過給動物的餵食的有趣方式,讓孩子們在遊戲中學會了該如何分類。

  另外陳老師的對區域遊戲的一個定位,讓我對區域遊戲中老師的定位有新的認識,過去我們在區域遊戲中總是忍不住去進行指導,而現在我們需要做的只是觀察,並儘可能的去支援孩子,至於該怎麼玩、在哪裡玩,全部都應該由孩子們決定。陳老師還展示了孩子們遊戲時的一些剪影,真是精彩極了。也讓我相信遊戲孩子能自主的去玩好遊戲。

  學習故事心得體會 篇5

  近兩年非常流行的“幼兒學習故事”終於也刮到了海南,作為第一次接觸這種新的記錄方式,老師們有各種困惑,畢竟要從傳統的思維中跳出來,以另一個角度去欣賞孩子的遊戲行為。我也不例外,在實際操作中有許多困惑,不知該如何把控幼兒遊戲的尺度,有時不知從哪裡著手,有時則分不清重點。

  於是5月14日幼兒園組織了這次“幼兒學習故事”分享活動,讓幾位實驗班的班主任分享了自己在組織區域活動時的一些心得,讓副班老師分享了自己優秀的學習故事,最後翁園長對撰寫學習故事的一些要點進行了小結。

  其中三位班主任的經驗分享讓我印象深刻,解決了一些我在組織區域活動中的困惑,首先是該如何去開展區域遊戲,過去我們在遊戲中會設各種條條框框,總是不自覺地去指導孩子們該如何做,其實說白了就是不相信孩子會玩遊戲,但實際上孩子天生就就會玩,而我們的自以為是隻不過是在破壞遊戲,阻礙孩子自主學習的過程。作為老師有時應該改變自己的觀念,遊戲就是孩子想怎麼玩就該怎樣玩,而過去總是有我們介入的遊戲只是偽遊戲。另外就是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游戲中的一些想法在大人嚴重看似可笑,但是我們應該換個角度去欣賞孩子的一些想法行為,不能我我們的思維去想孩子的世界。最後對於一些常見的問題,也給出了一些實際的解決辦法,比如孩子們不懂得分類怎麼辦?範老師透過給小動物餵食物的遊戲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而三位副班老師透過三個精彩的各具特色的故事告訴我們幼兒學習故事該如何撰寫,應該關注孩子的哪些部分,該如何去回應孩子,透過例項告訴其他老師該如何撰寫精彩的學習故事。

  最後翁園長進行了小結,把撰寫學習故事的一些要點及其需要注意的事項進行了總結。整個活動從活動組織到一些問題解決到如何撰寫,都給出很好的指導,並解決了一些平時工作中的困惑。

  學習故事心得體會 篇6

  今天有很幸能來參加吳海虹老師、肖園長、翁園長給我們針對“學習故事”的專題培訓,今天像是見到偶像一樣心情無比激動與興奮。

  “學習故事”是一種記錄、評價和支援兒童的學習方式它展現了幼兒每個學習過程中的驚喜時刻,透過今天的“學習故事”的專題培訓我們提前“學習故事”有了大致的瞭解。

  本次專題培訓的第一環節由吳海虹老師對幼兒園老師怎樣組織幼兒進區域活動時應注意的地方,如應該讓幼兒今多久(1個到1個半小時)在個區域裡應該投放那些基礎性材料、哪些鋪助性材料、以及哪些拓展性材料給我們指明一個方向,讓我們不至於太迷茫知道了區域材料的投放應該講究適宜性、多並不重要、重要事能不能玩同時讓我明白了為什麼“學習故事”對幼兒身心發展的一個重要性,在幼兒進區活動時注意多觀察幼兒少干涉,善於去撲抓幼兒的“哇”時刻並記錄下來。對幼兒的哇時刻分享給孩子們促使孩子們玩遊戲。對於我們剛剛接觸學習故事我,撰寫學習故事能是一件特別挑戰我的事,可是今天聽到吳海虹老師和肖園長、翁園長們的講解後感覺學習故事並不是我們想象中那麼的難,掌握撰寫的步驟:

  一、先拍照對相片進行篩選。

  二、幼兒做什麼、說了什麼?

  三、分析事件的意義。

  四、支援與回應。

  五、留一張空白頁供家長做出反饋。

  六、給故事想一個吸引人的標題。

  掌握了這些步驟後相信以後我們在撰寫幼兒學習故事時更容易上手。

  第二環節肖園長的培訓,有了早上吳海虹老師的培訓做了培訓,我們對學習故事不再那麼陌生,鞏固了學習故事的知識,學習故事就是在觀察和傾聽兒童的心聲、追隨兒童。支援實行幼兒心中的想法。

  相信透過這次培訓後,我們能學以致用,為自己以後撰寫學習故事時從中能得到幫助。

  學習故事心得體會 篇7

  有這樣一張照片,習近平總書記和母親手牽手在公園裡散步,兒子孝順、母親慈祥,流露出和尋常人家一樣的溫馨和睦。習近平總書記回憶,去陝北插隊時母親曾寄給自己一個親手縫製的針線包,上面繡了三個紅色的字:孃的心。“兒行千里母擔憂”,小小的針線包,寄託著母親深深的牽掛。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中國自古就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文化傳統,也有“家書抵萬金”的深厚情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努力把實現個人夢、家庭夢融入國家夢、民族夢之中,推動形成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當我們走出家門的時候,最為貴重的行囊便是從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和自身展現出來的良好家風,能幫助我們更好融入社會大家庭,不輕易放棄、不曲意逢迎、不驕奢淫逸,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

  在遭遇困難與挑戰時,“行囊”中有“不要放棄的鼓勵”。從咿呀學語,到蹣跚學步,都會伴隨著父母不停的鼓勵,“自己站起來”是我們經歷的人生第一道難關,這股初生的力量也伴隨我們戰勝人生中接踵而來的挑戰。奔跑在風雨中的外賣小哥,即使跌倒,也不會忘記守時的約定;奮戰在抗疫中的白衣戰士,不分晝夜守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行走在基層裡的黨員幹部,放棄了個人的小家,為全面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爬山渡河。當身心疲憊的時候,開啟肩上的“行囊”,裡面有來自家人溫暖的鼓勵,再次起身、奔向遠方。

  在經歷迷茫與誘惑時,“行囊”中有“為人正直的指向”。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領導幹部的家風,不僅關係自己的家庭,而且關係黨風政風。我們都聽過“小時偷針、長大偷金”的故事,也聽過“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的故事,良好的家教家風,讓辨別是非、遵紀守法成為本能,是打破迷茫、抵抗誘惑的銳利武器。如果一名領導幹部沒有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習慣,在小事小節上利用手中的權力圖方便、走捷徑,樂於與不法商人為伍、享受於紙醉金迷的生活,勢必會掉進貪腐的墮落深淵。面對迷茫和誘惑的時候,要及時開啟“行囊”,想一想父母的教誨,守住心、管住手,做一名正直的領導幹部。

  在獲得認同與成功時,“行囊”中有“戒驕戒躁的叮囑”。小時候,不論是考了高分,還是拿了獎狀,父母都會告訴我們不要驕傲、繼續努力。長大以後,我們透過自身的努力會獲得更大的成功,得到更多人的認同,同樣需要做到的是戒驕戒躁,不能在一時的成績中迷失了自我。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我們獲得取得巨大成功的一年,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勝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戰略性成果,國內生產總值突破一百萬億,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最快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國家。進入“十四五”,還有更艱鉅的任務等著我們去攻克,還有更大的勝利需要我們去爭取。“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能在過去的成績中止步不前,要朝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繼續前進。

  學習故事心得體會 篇8

  兩天前,學校組織我們學習了數字故事,聽了張燕老師的《做生活的導演》後,讓我受益匪淺。

  首先,她讓我知道了“數字故事,是一種講故事的新的方法。一般來說就是把講故事的藝術與多種媒體工具結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種新的講故事的方式。數字故事與傳統說故事的最大差異在於故事的呈現方式不同。但數字故事也是故事,它包含一個故事的全部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這些要素都不應該缺少,不過它是用數字化的形式來展現的罷了。”特別是看到張老師給我們放的示範故事一次次的打動著我,撞擊著我的心靈,被數字故事的感染力深深折服。

  被數字故事的魔力深深吸引,我們開始學習製作數字故事。當聽說這些故事是用PPT是製作的時候,我的嘴巴張成了“O”型,沒想到我們在教學中經常使用的做課件的軟體竟有這麼大的功能。學習了基本的製作方法後,培訓老師佈置了第一天晚上的作業給我們,小組合作製作一個數字故事。第二天,黎老師對我們製作的數字故事做了點評,為了增加趣味性,還用棒棒糖做獎品開展評獎活動。我們的作品沒有獲獎,我們總結了一下,故事不錯,沒獲獎的原因是PPT製作技術的問題,沒有其他老師們製作的畫面優美。我想,以後應該在這方面多下點功夫。得獎不是目的,但黎老師的評獎讓我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及要改進的地方。

  雖然兩天的培訓時間是短暫的,但卻讓我深深地喜歡上了數字故事!讓我們記住作課教師的教導:腳步達不到,眼睛可以達到;眼睛達不到,思想可以達到。

  學習故事心得體會 篇9

  11月28日零點時41分,河北省張家口市橋東區河北盛華化工有限公司發生爆炸動怒事故,造成23人死亡,22人受傷,事故起因為氯乙烯氣櫃發生洩漏後擴散到廠區外公路上,遇明火發生了爆燃。

  學習瞭解了這次爆炸事故的前因效果之後,我們除了感嘆現實殘酷之外更應該的是汲取事故教訓。平安,關係到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不應該被遺忘。平安隱患原來可以杜絕,但人們往往心存僥倖,覺得事故離我們很遠不會發生,有些事故隱患明擺在眼前,卻視而不見,直至事故發生後才得以看重,追究責任,此時為時已晚。強化平安意識,加強責任心,對化工企業尤其迫在眉睫。

  我們也是化工企業,該怎麼做呢,我覺得:

  首先要將“平安便是生命”的理念植根於職工心中,落實在日常的行動中,營造企業平安文化氣氛,真正做到本色平安。

  二是要進步職工的平安知識和平安技能,“無知無畏”在化工企業是異常危險的,只有增強職工的平安培訓,知識全面了,才能進步了,才有可能知道什麼叫危險,知道什麼樣的物料要怎樣去運輸、貯存、保管、利用才會平安,什麼樣的裝置應該怎樣去操作能力無事。如果每一位職工都做到這一點,能力企業無事,職工安全。

  三是必然要做好各類隱患排查,防患於未然。排查隱患必須做到認真過細,不留死角,不漏盲點。

  四是要嚴格稽核,要考平安治理制度的落實是否到位,考業務技能是否適應崗位平安必要,考思想認識是否達到平安要求。

  透過此次學習,希望能喚起每位職工的平安意識,做到不違章、不圖僥倖、不怕麻煩,要依照標準依照規範,實實在在的幹好本身的工作。

  學習故事心得體會 篇10

  11月28日零點時41分,河北省張家口市橋東區河北盛華化工有限公司發生爆炸起火事故,造成23人死亡,22人受傷,事故起因為氯乙烯氣櫃發生洩漏後擴散到廠區外公路上,遇明火發生了爆燃。

  學習瞭解了這次爆炸事故的前因後果之後,我們除了感嘆現實殘酷之外更應該的是吸取事故教訓。安全,關係到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不應該被遺忘。安全隱患本來可以杜絕,但人們往往心存僥倖,認為事故離我們很遠不會發生,有些事故隱患明擺在眼前,卻視而不見,直至事故發生後才得以重視,追究責任,此時為時已晚。強化安全意識,增強責任心,對化工企業尤其迫在眉睫。

  我們也是化工企業,該怎麼做呢,我認為:

  首先要將“安全就是生命”的理念植根於職工心中,落實在日常的行動中,營造企業安全文化氛圍,真正做到本質安全。

  二是要提高職工的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無知無畏”在化工企業是非常危險的,只有加強職工的安全培訓,知識全面了,能力提高了,才有可能知道什麼叫危險,知道什麼樣的物料要怎樣去運輸、貯存、保管、應用才會安全,什麼樣的裝置應該怎樣去操作才能無事。如果每一位職工都做到這一點,才能企業無事,職工平安。

  三是一定要做好各種隱患排查,防患於未然。排查隱患必須做到認真細緻,不留死角,不漏盲點。

  四是要嚴格考核,要考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實是否到位,考業務技能是否適應崗位安全需要,考思想認識是否達到安全要求。

  透過此次學習,希望能喚起每位職工的安全意識,做到不違章、不圖僥倖、不怕麻煩,要按照標準按照規範,實實在在的幹好自己的工作。

  學習故事心得體會 篇11

  《發現兒童的力量》是一部令人感覺很不相同的書,一開始接觸這本書時,感覺它和其他的書應該都差不多一樣,但經過閱讀後,才深有體會,每個篇章都給我不同的啟迪,一篇一篇的學習故事讓我過目難忘,愛不釋手。這本書也帶領我從一個個困惑中理清思路,進行不斷地自我反思,在日常活動中,我也運用了學習故事的注意、識別、回應思維的行為模式,關注和支援兒童的興趣,併為兒童的主動學習提供幫助。

  現在我想談談這本書中的《遊戲中的老師在哪裡》給我的感受和對我的啟發。

  在《遊戲中的老師在哪裡》中,我學會了等待,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一個人若是學會了等待,那真是一大進步,我很慶幸。因為等待是可以看到兒童自己強大的力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多時候孩子們在遇到問題或是困難時,老師們總是很少等待,或是等的時候沒有耐心,不瞭解孩子們的思維。由於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和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時間和我們大人不一樣,思考的時間和方式也不一樣,因此在還等不到孩子們思考並付出行動的時候,我們老師都已經幫忙解決或是提供了思考的方向,沒能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展現他們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和想能力也得不到很好的開發。

  還有,老師都應該要打破原先固有的想法,多注意和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要從接納和理解的角度去分析,去熟悉,給予孩子驗證自己想法的機會。其中的學習故事《海盜船》裡以浩然為代表的好奇、創作、合作、堅持、投入、自主、考慮周到,接受挑戰靈活的小海盜們等優良品質,告訴我們:孩子個個都是能力有自信的學習者和溝通者!老師只要拋下已有的舊觀念陪伴孩子。帶著愛和欣賞與孩子一起玩耍,並及時提供機會讓孩子們在遊戲中得到鍛鍊和分享快樂就可以了。

  透過學習《指南》和學習故事,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我們要充分地相信孩子,要把孩子當成遊戲和學習的主體,激發兒童的主動性,讓孩子真正成為遊戲的主人。從過去的指導者的位置轉換成為一名觀察者,鼓勵者、支持者,陪伴孩子們一起嬉戲玩耍和學習的鼓勵,適時適度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支援和正確的引導。

  事實上,在我們的`工作中,發現兒童的力量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孩子身上有這無窮無盡的力量,但他們就像一塊璞石,需要我們去發現,去挖掘,只有挖掘出他們的力量才能讓他們在未來的路上越走越遠,或者是發現自己更多的需要挖掘的地方。

  《發現兒童的力量》是一本很好書籍,能讓我們受到更好的啟發,對於我們的工作而言,也是一本可以伴隨我們工作越做越好的書籍,受益匪淺。學習故事對於每一個幼兒園而言,都是一種不可缺失的教育方法,觀察、記錄、啟發每一步對於幼兒來說都很重要的一步,想要發現兒童的力量,做好學習故事的記錄也是非常重要的。

  學習故事的重要性在於它與每一個教育活動都是相輔相成的,每一個記錄下來的瞬間都會是他們成長的一大助力,也是一種美好。

  幼兒成長過程中的故事,是最令人懷念且美好的時候,他們擁有一份回憶,過程中所學到的種種都會是他們的重要部分。

  因此還是覺得,如果我們可以用學習故事和《發現兒童的力量》這本書相結合,去完成教育活動,或許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學習故事心得體會 篇12

  蘇可從小受到比較嚴格的家庭教育和良好的環境影響,在他身上具有許多好的品質,例如:學習刻苦、工作認真、不怕苦累、節儉助人、孝敬父母、謙虛誠懇他做了好事從不表白。現在,講一些他的小故事,事情雖小可窺見一斑。

  “外面有人了!”

  現在說起來覺得很可笑。蘇可還是上小學的時候。他幾乎每天都是很早的到學校。有一天,他在吃完早飯後,從窗戶往外面看,見到有小學生走在去學校的路上,他便急的一邊哭一邊說:“外面有人了!外面有人了!今天晚了!”。其實離上課的時間還有半個多小時哪!

  流著眼淚練功

  在小學畢業之前,蘇可想報考舞蹈學校學習舞蹈。因為住在文工團大院,每天向舞蹈隊的叔叔阿姨學習。練功需要多下工夫壓腿,開始一段時間,壓腿時疼的他直流眼淚。可是他毫不畏懼,仍然堅持練習。不管幹什麼蘇可總有這麼一股子韌勁,他作詞作曲也是這樣,有時連續幾個小時坐在桌子前面,聚精會地進行創作,汗水溼透了衣衫竟全然不顧,如果不是喊他吃飯,不知他會一直坐在那裡創作多久呢?

  冬泳·暴曬·搶修

  參加電視劇拍攝通常是個苦差事。1996年在青島拍攝電視連續劇《朗園》時,有一場戲是在海里游泳,可是正值嚴寒的冬天,怎麼辦?為了工作的需要,蘇可在大海的沙灘上,冒著凜冽地寒風,毅然地脫下棉大衣、以及其他衣服只穿一條游泳褲,根據導演的要求認真地進行表演。當拍攝一個鏡頭後,劇組的同事則迅速地把事先準備好的棉大衣給他披上,只見他渾身發抖,不久又投入了排練,就這樣堅持了近一個小時難耐的寒冷,終於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像這種比較艱苦的事例有好多。1987年在拍攝電視連續劇《蘇東坡》時,有一場海邊的戲。由於在烈日下的暴曬,他的後背和臂膀上的皮膚一大塊一大塊地脫落。那時他還才十四歲,回家後,父母發現了他的後背皮膚的脫落非常心疼,可是他卻笑著說:“沒關係”。

  1995年拍攝電視連續劇《山還是山》,由於劇情的需要,劇中維護鐵路的工人,在夜間冒著雷電交加颶風暴雨,進行搶修路基。蘇可就是在這種危險的情況下,身體泡在冰涼湍急的水流中打樁子,而耗盡了體力。好一個驚心動魄的場面啊!

  一個拳擊迷

  凡是星期天,只要上午十點至下午兩點沒有要事,他就會“雷打不動”地看世界拳王爭霸賽。他不僅是個道地的拳擊迷,而且蘇可對許多運動專案都很愛好。

  他在五、六歲時物件棋、軍旗特別感興趣,他和住在空政文工團院裡的施工

  連隊的戰士,每天都要下棋。戰士們說蘇可下棋下的好,經常贏他們。

  1981年文工團搬到了新的駐地,蘇可和樂隊的小夥子打起了克郎棋,樂隊的小夥子佩服他打的特別準確。

  蘇可很快的他又愛上了乒乓球,他經常是連續的玩幾個小時,其他人是換了又換,而蘇可一直堅持到最後。他在睡覺前,倒在床上還在琢磨著用乒乓球拍子削球的動作。由於他不懈的努力,乒乓球也打的很有技巧。

  不久,蘇可已經十歲了。他和院裡的男孩子們踢開了足球。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居然他可以面對比他高出一頭的初中生,輕鬆的帶球過人。

  除此之外,他還經常練習啞鈴,堅持健美鍛鍊。

  香菸·挎包·皮涼鞋

  1988年初蘇可去廣東參加六集電視連續劇《蘇東坡》的拍攝。從廣州給父親買回來名牌香菸;給母親買回來精緻的挎包;給姐姐買回來時尚的皮涼鞋。真是難為他,一個剛剛十五歲的少年,就知道主動地關心親人。

  一分也不留

  蘇可在大學畢業之前,他平時的零花錢和在大學學習時的伙食費,都是父母按月給他。而他參加拍攝影視所得到的勞務費,每一次都主動的如數交給父母,一分也不留。這是他自覺地這樣做,父母並沒有要求他。當他拍攝完電視劇,風塵僕僕地從外面回家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從包裡掏出全部的勞務費,笑著往茶几上一放,並說出錢的數目。甚至有時他在外面臨時參加了配音,父母並不知道,但他回家以後也如數的把勞務費交給父母。

  電腦·空調·大彩電

  父母的生活比較簡樸,捨不得花太多的錢買大件家用電器。蘇可就多次反覆地動員父母,說生活上如何需要,你們年紀都大了,如何提高生活質量等。在他的多次地倡議催促下和陪同下,陸續的把電腦、空調、大彩電等大件家用電器一件一件地買回來。尤其是電腦,已經成為父親不可缺少的多用工具,用它做音樂、做影片編輯、做照片、寫文章等。大彩電成了家庭中學習娛樂的好幫手。因為電腦更新的速度太快,蘇可又專門給父親買了一個新的奔4的電腦,而父親的舊電腦他拿去用了。

  “魔術”

  有一天蘇可從學校回家之後,父母發現衛生間的水變藍了,是怎麼回事呢?原來蘇可買了固體消毒塊放到池子裡面了,由於這種固體消毒劑是藍色的,融化後水就變成藍色了。這種不聲不響地買來東西放到家裡的事情,簡直是太多了。例如:隔一段時間父母發現牙刷換了新的;又隔一段時間發現漱口杯也換新樣的了;再過一段時間擦臉毛巾也換了新的,好像是在變戲法,哈哈…

  香噴噴的烤白薯

  蘇可對父母的飲食愛好了如指掌,冬天愛吃什麼?夏天愛吃什麼?他的心裡

  都有數。在嚴寒的冬天他回到家來,經常帶回來一些熱騰騰香噴噴的烤白薯,讓父母趁熱吃下去。在炎熱的夏天又經常帶回來消暑的冷飲。他只要回家就經常帶

  回來各種小食品,如:羊肉串、糖葫蘆、蜜棗等等。並且他每次到外地拍戲,總要給爸爸媽媽帶回來一些當地的土特產、衣物或是紀念品等。

  節日的祝賀

  蘇可是一個很孝順的男孩,父母的生日是在哪一天?他記得很清楚。一般情況下他都是買一個大蛋糕帶回家來,共同祝賀父親或母親的生日。如果他實在太忙沒有時間回家,他也要往家裡打個電話表示祝賀。像“母親節”、“父親節”、“

  三八婦女節”等節日他都是要往家裡打電話,有時間他就親自回家,並且帶回鮮花祝賀。

  為了節約班費

  在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學習期間,他的班主任講述了這樣一件事。有一次班主任派他外出為班裡辦事,因為天氣酷熱,臨走前班主任要他“打的”去。可是蘇可為了給班裡節省班費,放棄了“打的”的安逸舒適,他不怕三次換乘公共汽車的麻煩和疲勞,不顧天氣炎熱,頭頂烈日,汗流浹背,往返硬是乘坐公共汽車,並且自付車費,按時地完成了任務。

  資助同學

  為了培養蘇可艱苦節約的精神,在大學學習期間,家裡給他的生活費用是非常有限的。而他省吃儉用,把自己的節餘,用以資助在經濟上有困難的同學。有的同學在春節探家時,還用這微薄的資助,給他的父母買了禮品帶回家去。

  兩個暖瓶

  蘇可在三歲時就願意幫助父母幹家務活。家裡買來大白菜他就幫父母搬運;經常主動拿抹布擦桌子、擦傢俱,拿起比他矮不了多少的大笤帚掃地。到了六歲以後,去食堂打水打飯都是他的任務了,他幹活從無怨言。有一次,他兩支手各拿一個五磅的暖瓶去食堂開啟水。因為地面結冰路滑,蘇可在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這時他機敏地把兩個暖瓶高高地舉起,雖然自己全身向前撲倒在地,但是保住了兩個暖瓶安全無恙。他回家後不但沒有因為摔疼了而哭泣,並且還微笑著說:“我回來時候摔了一跤”。

  “舅舅我最喜歡你,你救了我”

  20xx年7月蘇可的姐姐帶著7歲的外甥女,從巴黎回北京探親.全家去參觀故宮.在返回的時候,剛剛走到午門,小外甥女肚子疼的叫了起來.在故宮裡面根本找不到計程車,蘇可毫不猶豫地把小外甥女背了起來.正是酷暑盛夏的中午,驕陽似火、熱氣蒸人,自己走路都是氣喘吁吁,然而蘇可一直揹著小外甥女,吃力地走著,而外甥女在他的背上肚子疼的亂動,很不好背.姐姐和父母想替換他,他執意不肯,就這樣走了差不多有三、四里路,到了南池子才終於找到了計程車.直到現在小外甥女從巴黎打來電話還說:"舅舅我最喜歡你,你救了我".

  臨危不懼

  在拍攝電視連續劇《最後診斷》時,當馬培德(陳建斌飾)想與沈之魚(蘇可飾)同歸於盡,馬培德從高樓頂部,將坐著沈知魚的輪椅推向樓頂的邊沿時,那時輪椅只用了一條細繩子斜著拴的.的確是十分危險,而蘇可沒有任何雜念,全神貫注地投入了表演,毫不畏懼.把事業看得重於生命.

  學習故事心得體會 篇13

  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師風,即教師的行為作風。師德師風對一個教師特別的重要,因為,教師是學生行動的標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對於師德師風問題,不少教育家曾有過精闢的論述: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責於人”,“以身立教,為人師表”。綜上所述,我們清楚地意識到:正確認識自身的職業價值,倡導愛崗敬業,強化責任意識,是社會對教育職業道德的必然要求。由此可知,作為教師,你要把學生培養成大家都願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學生成為有道德的人,就要讓學生願意和你接近,以便對學生施加大的影響。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為有道德的人。那麼,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應該具備怎樣的師德表現呢?

  1、愛崗敬業。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育事業盡心盡力。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努力創新。盡心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任務,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受到老師的影響而努力學習,不斷進取。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必須知道愛生是立業之本

  2、尊重、關愛每一位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和尊重。我們要與學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學生當下級隨便呵斥。只有我們把學生看重了,學生得到老師的尊重了,他們才會尊重老師,願意學習這個老師所傳授的各種知識。

  3、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科研水平。要成為一名優秀教師,關鍵要有較高的素質。必須具備紮實的思想素質、業務素質、品德素質、心理素質、創新精神和能力素質。刻苦鑽研業務,不斷更新知識,努力學習和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積極參與教育改革,認真總結經驗,努力探索教育規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和科研水平。

  4、工作積極、認真負責。工作積極,就是要勇挑重擔,埋頭苦幹,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吃苦耐勞,為教育事業多做貢獻。認真負責,根本的一條是對學生成長與成才負責,因此必須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5、團結互助、廉潔從教、為人師表。團結互助,一方面教師與教師之間要團結友愛、和睦相處,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另方面教師與學生之間也要團結互助。廉潔從教,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不利用職務和工作之便謀取私利,不向學生亂收費,不向學生和家長索要或變相索要財物。為人師表,模範遵守社會公德,舉止文明禮貌,不賭博,不鬥毆,不酗酒,愛護公共衛生,語言規範健康,禁止粗俗言辭,衣著樸素端莊,隨時以一個優秀教育工作者嚴格要求自己。

  作為教師,教室裡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黑板上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筆畫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淚滴,奉獻的是自己。但是,選擇了教師,我無悔地站在三尺講臺,無悔地耕耘於課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