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教育讀本》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2篇)
《廉潔教育讀本》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2篇)
在平日裡,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於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廉潔教育讀本》讀書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廉潔教育讀本》讀書心得體會 篇1
今天我讀《廉潔教育讀本》誠信類中的一篇,短文的題目是《誠信的富蘭克林》。
富蘭克林大家肯定認識吧!他是18世紀一個著名的社會活動家。他曾經參與起草了美國的《獨立宣言》。美國的獨立自由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當時他家裡孩子多,,父母靠打鐵、做蠟燭來維持家裡的生活。
後來,他的哥哥在城裡辦了一家報紙,富蘭克林就去當學徒印刷所有學習排版,為了哥哥不常毒打和責罵富蘭克林,他就到別的的城市裡去尋找工作,他找了一家報紙,這家報紙是凱謀經營的,當時就收留了他,富蘭克林早就知道凱謀不是一個好人,只是想讓他去教他的工人,因為他的工人不熟練,到後來,真的被富蘭克林猜對了,凱謀知道富蘭克林教好了工人,凱謀就想逼他走, 而且一直罵他。
讀了這篇小小的短文就給人一個啟示:做人要講誠信,就象富蘭克林一樣知道凱謀不是好人不是誠心誠意的讓他留下,而是讓富蘭克林把他的工人教熟練,雖然他知道,可是他不馬上離開而是做下去,你看,富蘭克林他這麼講誠信值得我們學習。
《廉潔教育讀本》讀書心得體會 篇2
我是一個愛看書的小女孩,書,就像是我的好朋友,它們陪伴我渡過了無數的日日夜夜;書,又像一臺電腦,裝著許多的知識,在裡面,一個個情景等著我去想象。高爾基曾說過:我撲在書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近段時間,我閱讀了一本書,書名叫《廉潔教育讀本》。
這本書裡面既有歷史人物,也有現代人物,讓我彷彿回到了從前,看到曾經的名人、善人,從尋常百姓,書裡有很多教我們如何做人的故事,還有一些知識連結、小問題,讓我們去思考,每一頁還有名人名言,如:虛偽的真誠,比魔鬼更可怕——泰戈爾。書的內容豐富,分為正義篇、廉潔篇、勤勞篇等等。
大家都知道做人一定要講誠信,書裡的一個故事叫《只賺一文錢》,講的是:古時候,有一個叫趙二的年輕人,開了一家叫“實惠”的酒樓,一開始因為價格確實實惠,光顧他酒樓的人都變成了回頭客,生意非常好,很多時候半天就把酒賣光了,後來,趙二就開始打起壞主意了,首先他把酒碗從大的換成小的,價格確不變,還撒謊說裡面放了中草藥,顧客們都沒懷疑他,再後來,他往就酒裡摻水,剛開始的時候,加的少,客人們沒感覺,後來越加越多,客人也就越來越少,最後基本就沒有了,趙二很納悶,直到有一天,一位老人告訴他開店的方法,寫了兩個字“誠信”,趙二猛然醒悟,他終於痛改前非,回覆到起先的好酒,並又用回了大碗,他還規定了每桶酒只賺一文錢,生意馬上又好起來了。看了這個故事讓我瞭解到做人要講誠信的重要性,不能撒謊,要做好孩子。
《廉潔教育讀本》中的人物都有很多的閃光點,他們值得我們學習,讓我們借鑑他們的做法,讓自己更完美。好書伴我成長,我將繼續在書的海洋裡遨遊。
《廉潔教育讀本》讀書心得體會 篇3
世界上的東西莫過於誠信,誠信是人最美麗的外套、是心靈最聖潔的鮮花、誠信是一個溫柔的枕頭、擁有它人生才香甜、誠信是人生航船的楫漿、控制著人生的去向、這就是我讀完<廉潔教育讀本>從心靈處發出的感慨。
當我讀到“八榮八恥”裡的“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這句時,情不自禁的想起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一直被推薦為“至聖先師”孔子所說的一句話“人無信不立”是啊!人沒有誠信就會壞掉一生的幸福。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人名叫曾子,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出門趕集,兒子鬧著也要去,妻子便哄他說:回來殺豬持,兒子信以為真,就不再鬧了。當妻子回來看見曾子正在殺豬,連忙制止他,曾子卻說:“做父母的說話不算數,孩子就會學著欺騙,將來怎麼在世上立足呢”,妻子聽後,點了點頭,最終還是把豬給殺了。曾子為了實行一句本來不經意的誠諾,殺了一頭豬頭。體現了曾子有著誠實守信的品質。
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到這樣的一面:食物超標、跟標、籤的成分不相符。小偷做回老本行、火腿裡放敵敵畏,小學生抄襲作業、考試作弊。
這真是鮮明的對比,在我們和諧的社會中,也有著醜陋的一面,直接影響社會的進步發展。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維繫現代社會的紐帶。要做到誠信,一方面需要個人的嚴格自律,另一方面也要依靠社會的完善規範。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做一個誠實守信的現代小公民,讓誠信永遠伴隨著我們吧!
《廉潔教育讀本》讀書心得體會 篇4
我在廉潔教育讀本上看到梁顥的少年故事,梁顥是宋朝人,他父母早逝由叔父來收養。梁顥自幼喜好讀書,可是他叔父家窮買不起書,只好向別人借並把它抄下來。一個冬天的晚上,他又在抄寫借來的書,室內燈光很微弱而且屋子內很冷,梁顥手腳凍僵、硬眼睛發酸,他活動活動手腳放鬆一下眼睛又抄了起來,這時毛筆凍僵了,他把毛筆舉到燈火上融化後又開始他的抄寫了。叔父走過來說:“顥兒,你別抄了,他們書很多,明天抄也來得及。”他說明天我要把書還給主人的,接著他又抄了起來。由於梁顥勤奮好學,最後他考上了狀元,因守信用被皇帝賞識。
我讀了這個故事明白了只有有信用別人就相信你。沒有了信用那別人永遠也不會來相信你,而我們的信用要一直在我們身邊,不然的話別人不會相信你。梁顥他很喜歡學習而且講信用,他講好明天要還的,手和腳已經被凍得僵硬了他還是繼續抄,叔父叫他睡覺明天再寫但他還是低頭抄寫。我也要向梁顥一樣,做一個不向困難低頭和講信用的人。
《廉潔教育讀本》讀書心得體會 篇5
最近讀了一本好書--《廉潔教育讀本》,它不介教育了我們而且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分為五個主要部分:廉潔篇、正義篇、奉獻篇、勤儉篇和誠信篇。每篇裡大約有十多個故事,每一篇裡都有我喜歡的故事。
廉潔篇裡的“不看白戲”的人物焦裕祿身為縣委書記,看戲時坐在後排,劇院負責人要把他拉到前排去他都不肯;他非但自己不看白戲,不搞特權,也不許子女搞特權。這種精神真令我敬佩。
正義篇裡的絢麗的彩霞--任長霞是一名女警察,她在擔任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長時,被老百姓稱為“女神警”和“任青天”。在她不幸以身殉職之後,14萬百姓十里長街含淚送局長。任長霞的一生光榮、偉大,她的事蹟令我感動萬分。
勤儉篇裡,老將軍羅舜初的兒子發高燒住在學校隔離室,護士以為他是一位科長的兒子,見他的穿著實在是太樸素,感到有點驚訝,在後來才知道他是老將軍的兒子,她更是十分驚訝。老將軍羅舜初勤儉樸素、從嚴教子的故事讓我由衷敬佩。
誠信篇裡那個趙二賣酒的故事告訴我們誠信的重要,那位白鬍子老人的話讓我明白了做人要講求實效守信這麼一個簡單的道理卻又是如此重要。
怎麼樣,你們喜歡這本書裡的故事嗎?讓我們一起努力,做一個廉潔、正義、勤儉和誠信的好公民吧!
《廉潔教育讀本》讀書心得體會 篇6
《廉潔教育讀本》像一把金鑰匙,開啟廉潔寶庫的大門。又像一位高尚的智者,教會我許多做人的道理。在這本書中,我認識了嚴守紀律的孔繁森,棄官尋母的朱壽昌,殺豬立信的曾子,淡泊名利的鄭浩明……
一個個真實的故事打動人心,其中《曾子殺豬立信》這個故事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它讓我明白了——誠信的重要性。
這個故事寫曾子的妻子有一天要出門,他的兒子哭著吵著要跟隨,而她的妻子則對孩子說:“你別去,回來媽媽殺豬給你吃。”不料妻子回來時,看到曾子準備殺豬,她制止道自己只是哄騙孩子的,不必當真。曾子卻說:“如果不殺豬就是哄騙孩子,教孩子撒謊。”最後,曾子堅持把豬殺了。看到這個故事,使我想起以前撒謊的我。
記得二年級暑假,我迷戀上了拼裝玩具,吵著媽媽給我買拼裝。後來媽媽給我錢,讓爺爺帶我去買。來到玩具店,只見琳琅滿目、應有盡有的拼裝陳列在我眼前。我欣喜若狂,左手一套,右手一套,愛不釋手。這時,店主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笑呵呵地說:“喜歡就多買一套,有折扣哦。”我靈機一動,使出了我的絕招——賴著不走。爺爺看我實在喜歡,只好多買一套給我。帶著心愛的拼裝,我興高采烈地回家了。
回到家,媽媽質問我:“怎麼買兩套呢,不是答應只買一套嗎?”我只好一邊假裝擺弄拼裝,一邊膽怯地說:“店裡做活動,買一送一。”我欺騙了媽媽,心裡忐忑不安,拼裝帶給我的快樂瞬間煙消雲散。事後,我向媽媽承認了錯誤,媽媽則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金錢可以買到拼裝,卻買不到一個人誠實的品質。誠信,是做人的根本啊!”
細細品讀了《廉潔教育讀本》,讓我更清楚地明白誠信的重要性。我堅信: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就等於擁有了一大筆財富。
《廉潔教育讀本》讀書心得體會 篇7
暑期放假,我閱讀了《廉潔教育讀本》這本書,頗有感悟。中華民族是一個誠實守信、勤儉節約、正直無私、自立自強的民族。清政廉潔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推崇的一種人格境界,它要求人們誠信、廉潔、正直。
我們都知道周總理是世界上公認的偉大的政治家和國務活動家,作為一個總理,他的質樸節儉風範也永遠被人們頌揚。周總理從不浪費一錢一物:毛巾用破了,打上補丁再用;他的漱口杯、牙膏和牙刷都是普普通通的大眾品。從報紙上、電影、電視裡,我們都看到,在許許多多的活動場所,夏天,周總理總是穿一雙黑皮鞋,這皮鞋已經穿了二十幾年,鞋底已換過多次,由於總理沒有多餘的皮鞋可換,工作人員幾次給他換鞋底,都是利用他睡覺時間修理的……周總理勤儉節約的好品質,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尤其作為一名學生,不是更應該具備這樣優秀的品質嗎?
司馬光說過“由儉入奢易,有奢入儉難。”作為一名優秀的小學生,我們要懂得節儉。現在社會在進步,人們生活水平也逐步在提高,這是使人高興的事。生活水平提高了,作為祖國的接班人,我們更要堅持節儉這一傳統美德。長輩常教育我們不能鋪張浪費,可是我卻看到一些同學買一罐汽水,才喝了三分之二,就扔進垃圾桶了,他不覺得心疼,我倒覺得心疼。你想想,假如一罐汽水三元錢,那麼三分之一的汽水就是一元錢,如果浪費了一萬次,就是一萬元了,如果把這筆驚人的數目換成資金捐給貧困山區,那該有多好啊!如果繼續那樣浪費的話,就算國家再富裕,早晚也得坐吃山空的,也會像舊社會一樣,甚至更貧窮落後的。難道你們想這樣嗎!我知道大家都不想,所以,我們要養成節儉的好品質。我深深的懂得了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祖國的新一代,我們更要繼承這種優良傳統。
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讓“清正廉潔”永駐心間,讓我們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做個節儉的小學生吧!
《廉潔教育讀本》讀書心得體會 篇8
在最近幾天裡,我讀了一本好書,名叫《廉潔教育讀本》。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些值得我們敬佩的人物,例如《唐太宗的誠信之道》中的唐太宗,他相信用至誠之心來治理天下。《李四光勇摘“貧油”帽》中愛國的李四光,他決不相信中國是一個“貧油國”,在全國範圍內展開石油勘探,最終結束了我國依靠“洋油”的歷史。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一篇《晚上19時的太陽》。
大家一定都知道徐虎這個人物吧,你們可能都記得那三個小木箱,上面寫著:“凡是居民遇到夜間水電急修,請寫清地址投入箱內,有人願意為您服務。”落款:水電工徐虎。多麼樸實而令人感動的一段話呀。
一年春節,一位居民家的馬桶堵塞了,頓時異味撲鼻,主人突然間想到了徐虎,徐虎馬上就趕了過來,二話沒說就埋頭幹了起來,三下五除二就被他修理好了,當主人想感謝他時,卻發現他早已悄悄地離開了。
還有一天傍晚,徐虎的女兒發著40度的燒,媽媽和姐姐帶著她去看醫生,徐虎為什麼不去?難道他不疼愛自己的孩子嗎?不,他說:“我不能因為家中的事而影響為人民服務,這是信用。”讀到這裡,我熱淚盈眶,感到徐虎真是一個平凡而崇高的人啊!
在晚上19點時,正是人們休閒的黃金時間,可以在家聽音樂、喝茶、看電視,或者和家人相聚在一起聊天,但徐虎可不行,因為他開3個木箱的時間正是晚上19點,所以人們尊稱他為“晚上19時的太陽”。他為人們付出了太多太多,從不要求得到回報,獲得了居民們的信任和愛戴,我們都應該向徐虎學習,做一個助人為樂的人。
讀完這本書後,使我懂得了:一個人最主要的就是要做到正義、誠信、勤儉和樂於奉獻,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樣生活才更有意義。
《廉潔教育讀本》讀書心得體會 篇9
前幾天,我細細品讀了《廉潔教育讀本》這本書,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書中用經典名言、漫畫、童謠等多種形式,把原本對於小學生而言,較難理解的“廉潔”概念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圖文並茂,形象生動,讓我常讀常新,百讀不厭!
品人物
在這本書中,我認識了嚴守紀律,兩袖清風的孔繁森,勤奮治學的司馬光,公正廉潔的包拯……而在這一個個形象生動的故事裡,最令我感到震撼的是我們敬愛的總理——周恩來。
周總理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外交家。作為一個總理,他的質樸節儉風範令人感動。周總理在1963年出訪亞歐14國,到了開羅,他換下縫補多次的襯衣,隨行工作人員請我駐埃及使館同志幫忙清洗時,叮囑洗時不要用力,以免搓破。大使夫人看後,感動得邊洗邊流淚。他穿用了幾十年破舊的睡衣、皮涼鞋和手錶等,都作為珍貴文物,存放在中國歷史博物館。
悟道理
合上書本那一刻,我不禁心潮澎湃,感慨萬千。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周總理身為黨和國家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尚且穿著縫補多次的衣服。而作為小學生的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更應該懂得不圖享樂,以儉勵志。
可現實呢?卻恰恰相反,我們現在的經濟條件越來越好,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學生們的零用錢多,花起錢來心安理得,為所欲為。你看看放學後學校前面的'各個食雜店前,都擠滿了學生,買零食、買玩具。零食有的吃幾口,覺得不好吃就扔掉,玩具玩沒幾天,新鮮勁一過就扔在角落裡;有的同學穿的衣服鞋襪不但要新的,還要是時尚的、品牌的,還要手錶、手機、電腦……小小年紀就養成了追求享受、鋪張浪費的不良品質。
反省我自己,書包用舊了就不想要了,讓媽媽給我買新的;還纏著爸爸給我買一把手機專門用來做英語作業……想想真是慚愧,我以後也要改掉這些壞毛病,養成勤儉節約的好品質。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是祖國的接班人,更要繼承這種優良傳統,不圖享樂、以儉勵志、銳意進取,讓廉潔永駐心間,做一名新時代的好少年。
《廉潔教育讀本》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今天,我早早得寫完了作業。“真無聊啊!”我自言自語道。突然,我想起老師發的一本《小學生廉潔教育讀本》,於是百無聊賴的把書拿出來,打算消磨消磨時間。誰知,我一把書翻開,就被書裡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了。
這本書分成16份,作者透過讀本的方式,使廉潔教育系統化、規範化、長效化,深入人心。裡面有漫畫、故事、新聞和各種名人名言等,教育我們從小不要攀比,要誠實。
看完這本書,我不禁想:生活中,廉潔的人到底有多少呢?
有一個地方,這裡的人均耕地面積就只有130平方米。但是,這裡的村長卻非法使用土地。他不經過村民的同意就把村民的土地賣出去,每5000元一平方米,只要給錢就給賣。當地的村民訴苦道:“這樣賣下去,祖宗留下來的命根子很快就賣完了,這還讓子孫們怎麼生存啊?”
“李伯伯,您給了我上學的機會,我已經取得了好成績,嗚嗚······”朱燕哭著說。“李書記,您幫我買的牛已經能耕地了,我們全家都真心的感謝你,把你永遠都記在心裡······”如今擺脫了貧困的張家人也已經泣不成聲。
李書記是某一個地方的村長,他患胃病已經好幾年了,但是他從來都不當一回事。一天下午,細心的于敏發現李書記耕地的時候老是用鋤把頂著胸口上耕作,而且還冒虛汗。于敏關心地問道:“李書記您怎麼了,是不是什麼地方不舒服?”李書記強忍著劇痛說是累的,沒關係。當天夜晚,李書記仍然騎著那輛破舊的腳踏車回家,騎著騎著,突然暈倒在地,昏了過去,口裡流出了一灘血。路過的村民趕忙把他送到醫院,經檢查,李書記是胃癌晚期,而且已經擴充套件到全身的百分之八十了。
五月三十日,李書記終於帶著人們的牽掛走了,這個好書記走了,那天,雨下得很大······
我們再比較上面的兩個村長,為什麼職位一樣,而人們的心中,他們的地位是不一樣的呢?
由上面我想到了自己。以前我總是想,廉潔嘛,是大人的事,不關我們小學生的事。於是,我有時候不跟人家說一聲,就拿人家的東西用。現在我明白了,廉潔就是節約,就是不亂拿別人的東西,就是誠實。
《廉潔教育讀本》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我看完了廉潔教育讀本這本書,覺得這本書出得非常好。它總共分了五類,第一類是廉潔篇,第二類是正義篇,第三類是奉獻篇,第四類是勤儉篇,第五類是誠信篇。我讀完這一篇篇優美的文章,知道了作為一箇中國人應該具有廉潔、正義、奉獻、勤儉、誠信這五種。
廉潔篇中的清廉將軍王建安中,那個王建安特別廉潔。當見軍、師領導要驅車陪同他前往廈門某軍觀察時,將軍不讓他們跟,當部隊領導給他擺一排“首長專座”時,將軍拒絕了,當自己的衣服破了,紐扣掉了,都自己縫補~~從這些事件中,都可以使我們知道王建安是一個多麼廉潔的將軍,我們應該要向王建安學習。
勤儉篇中他是一位科長的兒子中,一位科長應該穿得漂漂亮亮的,衣服非常名貴,可文章中那位科長的兒子卻比干部的孩子穿得不多,可見科長對他的兒子是多麼得嚴格啊!我們的家境也不是很好,大多數也只不過是鄉村孩子,那麼我們就應該節約一點東西。
從這兩篇文章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他們是非常廉潔、正義、奉獻、勤儉、誠信的人。我們每個人都要像他們那些人一樣,具有廉潔、正義、奉獻、勤儉、誠信五種,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廉潔教育讀本》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反腐倡廉對我們來說似乎還過早,但我們正處在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階段,最容易受外來不良思想的侵襲,及早進行廉潔教育,就如同提前為我們築起一道“防腐牆”,讓廉潔“植根”在我們的心田,讓我們揚起敬廉崇潔之風,立下勤廉報國之志。
古代有許多的廉潔官員,比如楊震:《楊震暮夜卻金》講述了楊震“暮夜”拒賄的故事,在夜深人靜之時,在沒有第三者知道的情況下,楊震作為王密的上司,同時又是他的恩師,堅決拒收重金,並且錚錚鐵言,這是天理不容,法理不容,人理不容,情理不容的事,其“慎獨”的精神可嘉,堪稱歷代師表。故事雖小,其教育意義卻不小。一個人,從小到大,為民為官,白天黑夜,有人無人,都能嚴以律己,不貪不佔,拒禮拒賄,其人品之高尚,其道德之規範,有口皆碑。
楊震高尚的行為表現在:他為官,嚴於律己,不貪不佔,他在沒有第三者知道的情況下,堅決拒收重金,其品德之高尚,堪稱楷模。楊震做官清正廉明,從來不肯私下接見任何人,就是家裡的人,也不准他們過問他的公事。他除了應得的薪餉之外,一絲一毫都歸入公家。他常常教育家人要節省家用,出門的時候,也叫他們步行,不準乘坐公家給他準備的車子。有人見他這樣清廉,做了大官,家裡還是那樣的清苦,就勸他添置產業。他卻說:“讓後世的人稱我的子孫為‘清白官吏的子孫’,拿這個當作遺產,不是很豐厚嗎?”由此,“清白傳家”的美譽傳誦至今。
廉潔,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也不難;但是真正拒絕別人的賄賂,還是需要一點境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