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朱共山董事長講話精神心得體會
學習朱共山董事長講話精神心得體會
協鑫集團從電力業務起家,電力曾在協鑫逐步壯大的發展歷程上起到過舉足輕重的作用。但隨著集團戰略調整,電力發展速度一度放緩,也錯失了一些機會。我們看到,社會在進步,經濟在發展,能源結構在調整,競爭環境在變化。一方面,大氣減排標準不斷提高、國際石油價格的大幅下跌、"氣電價格聯動"政策即將實施,電力產業結構將發生重大變革,包括燃機、風能、水能、核能、生物質、太陽能、分散式在內的新能源業態將成為未來電力發展核心。另一方面,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在迅速推進、電網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配售電業務牌照逐步開放,能源網際網路、微電網運營模式日益清晰,發電、配電、儲能、售電一體化,以及線上線下互動經營將成為未來能源市場最具競爭力的商業模式。與此同時,在網際網路+的浪潮中,許多新興能源網際網路企業也迅速加入了競爭,這些"叢林野狼"虎視眈眈,為著能夠佔據一席之地而傾盡全力。
面對這些變化,協鑫集團作出了快速的反應,對電力板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架構調整,將新能源、清潔能源等電力業務作為未來發展的重點之一,這就把我們又一次推向了轉型的關鍵歷史時期。相信大家已經嗅到了這種迫在眉睫的氣息,也感受到了隨之而來的壓力。
當前的電力集團,業態結構上仍以火電為主,模式還停留在"發電小時數配額",人才配置集中在電力方向,科技創新更是僅處於起步階段。可以說,我們的現狀,距離成長為一傢俱有國有國際視野,具有最先進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具備在未來與任何一家集團一較高下實力的企業仍然存在明顯的差距。所以說,我們的轉型,絕不是從小型、中型,到大型這樣的簡單變化或次第增長;絕不是浮光掠影,淺嘗輒止的表面功夫,而是要反躬自省,來一次徹徹底底的'自我診斷,在思想觀念上,發展模式上都要有脫胎換骨的轉變。這並不是說,我們否定過去的成績,清零歷史的經驗,這些已經在協鑫特定的歷史發展階段發過光,發過熱,產生過效益,帶來了貢獻。但我們一定要有向前看的覺悟,一定要有放得下的魄力,如果還是抱著傳統的思想觀念,死守著純粹的發電業務,那一定會在未來競爭中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
轉型不能急功近利,也不會一蹴而就。建電廠、發電、上網模式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依然會存在,火電也不可能完全被取代。在未來,我們只提倡在絕對的負荷中心,在國家煤電基地,在特高壓起始點佈局大火電專案。除此以外,我們所有的資源和精力都要投向新能源、清潔能源,以及新興能源網際網路、能源服務領域。抓緊時間搶位置、爭地盤,提前佈局與電力相配套的儲能、配電、變電所運營建設;致力於電力與燃氣、通訊、運輸等跨行業合作的新服務模式探索;從資本結構、人才結構、組織結構、產業結構等方方面面推動一系列與之相適應的變革。
所以,我們的一切工作都要與逐步深化的電力體制改革相結合,與協鑫集團發展新能源、清潔能源的宗旨與使命相契合,與國家宏觀政策導向相符合。所有經理人都要積極思考面向未來的發展策略:我們的分散式能源、六位一體如何解決成本問題,為使用者帶去更多利益?我們的電力設計院、技術團隊、開發團隊怎樣承擔起自己的職責,需要重點研究什麼課題?我們如何評估、篩選出最具發展潛力和回報價值的專案,集中資源重點突破?我們如何把每一個現有運營企業打造成區域、開發區的堡壘,在後續的拓展中形成輻射效應和規模效應?我們如何透過"產學研協同"模式,加強與知名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推進"三院合一"程序,為企業後續發展持續提供強勁動力?我們如何圍繞"產融協同"的組合制定未來的戰略規劃,培育金融租賃、基金、保險等業務,實現產融之間的相互促進與發展?我們如何推動"產產協同",在產業群之間及產業板塊內部建立業務協同互補優勢,提高市場競爭力?我們如何把"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觀念落到實處,在前沿科技領域有所作為,以科技創新促進企業發展?我們如何搶佔人才高地,讓更多專業領域、綜合型的高階人才為企業所用,成為未來競爭的支柱?……這些課題,朱董在講話中已經給予我們許多有益的啟示,但更重要的是要靠我們每個人在實踐中認真思考、積極探索,我相信解題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明確方向,堅定信心的過程。
第三次戰略轉型已不只關乎發展、更關乎生存,電力集團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既不能盲目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要有憂患意識,更要有迎難而上的勇氣。要知道,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幸親身參與企業經歷的這樣一個關鍵時期,我希望每個人都不要辜負這個證明自己價值的機遇。
正如朱董事長所說,"希望透過大家的努力,讓觀眾為你們的演出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