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通用25篇)

2022《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通用25篇)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1《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篇1

  一年一度電視節目《開學第一課》開播了,如同往年一般,我依舊是準時收看了。而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帶給我的依然是很深的感觸,今年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而我從節目上學到的,就是“英雄”兩字。我所領悟到的“英雄”,跟大家想象中的不一樣。

  所謂的“英雄”,應該是一種精神領域上的事物,這種事物可以是愛,可以是友情,也可以是捨己為人等等。

  當一位母親含辛茹苦的將孩子養大,她難道不是英雄嗎?正是母愛驅使著一個女人去照顧一個新生的生命,從孩子嗷嗷待脯到孩子長大成人結婚,期間母親哪點不費心?因此母親就是英雄,她對孩子的愛就是一種“英雄精神”。

  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是和平的,我們之所以能夠不受戰亂的侵擾,無非就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這些人對於我們來說,何嘗又不是英雄呢?他們的精神就是英雄精神,是需要我們學習的存在。

  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很多人都是英雄,我們也無時無刻的在學習著“英雄精神”。當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時候,難道不是在學習先輩們抵制邪惡的精神嗎?當你有了孩子,並且悉心照顧的時候,難道不是在學習你父母交給你的精神嗎?因此不管是在什麼時候,英雄總是陪伴在我們的身邊,我們也無時無刻貫穿著英雄精神。當你遭遇困難,但是百折不撓的繼續努力,最後獲得成功的時候,你就是自己的英雄。

  《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篇2

  今天是新學期的第一天,我的心情有些複雜,讓我感到遺憾的是再也不能像暑假那樣沒心沒肺的玩耍了,可同時我又覺得欣喜若狂,因為我馬上就能見到我親愛的小夥伴們,以及可敬的老師們,想想就有些激動。但是,讓我最激動不已的是,老師讓我們晚上九點觀看《開學第一課》。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我如坐針氈。好不容易捱到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我的小板凳,端坐在電視機旁,眼睛盯著螢幕,生怕錯過每個細節。

  裡面有許多感人的小故事。一位老爺爺為了在中國研究漢字,用盡了他的全部家當,這種大無畏的奉獻精神實在讓人敬佩不已!

  著名鋼琴演奏家朗朗和一個義大利機器人比賽談曲子,光聽聽就覺得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了,可是這個超級機器人竟然做到了,最後撒老師還和他倆合影了呢!

  一位年過花甲的中國教授,終身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巴基斯坦一個認真好學的特殊學生,她們共同演繹了一個感人至深的師生故事,譜寫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年近百歲的北大教授,坐在輪椅上,向我們講述了他翻譯路上的點點滴滴。漢字是中國文化的精神之源,文學是中國人心底的共鳴,人生最大的樂趣,就是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歡的事。

  簡單的文字,拼湊出來的卻是真理。我相信,凡事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夠成為最好的自己,相信自己,加油,夥伴們!

  《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篇3

  “乘著夢想的翅膀”,多麼美好的主題呀!有夢想,並乘著夢想的翅膀去飛翔,那是多麼美好的憧憬呀,相信自己有了夢想就也一定會在不久的未來收穫很多美好的東西。

  節目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廖智阿姨,我覺得她非常勇敢、堅強。她還給我們講了她的故事,講了她從一開始的受傷、失落,再到一次次克服心裡的障礙,從理想中找到成長的力量,並最終插上了夢想的翅膀再次站立了起來,重新開始了自己的舞蹈生涯。她的舞跳得很好,還學會了跳輪椅舞,戴假肢跳舞,真的非常厲害!

  我也很喜歡那個變魔術的叔叔,可是,我不記得他的名字了。但是,我特別喜歡他變的魔術,因為他的魔術告訴我們,只要有夢想,就能像變魔術一樣變出很多非常奇的東西來。

  我最喜歡唱鳳凰傳奇的歌,特別是最炫民族風和荷塘月色,而且,他們唱的也很好聽,我也想自己將來能和他們唱的一樣的好聽。

  我長大了想當一名音樂家,最好是能歌善舞、彈拉逗唱樣樣精通。也許有人會覺得這些都非常的遙遠,都是那麼的遙不可及——錯!不要對我說,夢想的翅膀你不會擁有。更不要因為灰心,讓夢想的翅膀閉合。上天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只要你堅定意志,堅持不懈地去努力,夢想就會實現。

  我一定會努力的,耶!

  《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篇4

  今天我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主持人首先以提問的方式將大家帶入了主題:中華民族的漢字。接著由北京師範大學的教授給我們講解漢字的變化,這位教授已經研究漢字60年了。他給我們講述了漢字的演變歷史以及漢字的魅力。在中國的外國人“漢字叔叔”,也和教授一樣喜歡並研究漢字很多年了,他曾經經歷了被迫離開中國和多次心臟手術,但他沒有放棄仍然堅持不懈地研究漢字。這兩位的事蹟深深的感動了我,讓我明白了漢字就是我們的國寶,我們要好好學習漢字並將它發揚光大。要想學好漢字,就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學好語文。

  中國人講究文武雙全,學好語文的同時,也要鍛鍊好身體。節目的第二部分,目前最火的導演兼演員吳京給我們講了一課。他給我們講述了自己以前練武多次受傷甚至有一次險些喪命,但他沒有放棄仍然堅持不解,最終取得了現在的輝煌成就。他還教導我們一定要做個堅持不解、有擔當有毅力的人。

  接下來的節目,介紹了世界圍棋冠軍柯潔和國際鋼琴巨星郎朗跟人工智慧的對抗,讓我們感受到了人工智慧的強大。但柯潔說了一句讓大家都很贊同的話,人工智慧再強大也是人類創造出來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更加努力就一定能創造出更智慧的產品。他們兩個巨星的成功,也是透過從小的努力,永不放棄、不服輸,這是我們要學習的。

  開學第一課給了我很大的鼓舞,從這節課開始,我要努力學習,爭取這學期取得更大的進步!

  《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篇5

  九月一日,是一年一度的開學日子,這天晚上八點《開學第一課》也如約而至,這是全國數以萬計中小學生期待的時候,而我也早早的坐在電視機前,等待節目的開播。

  《開學第一課》是一檔公益教育節目,節目透過豐富的典例,真切的感悟,向廣大中小學生展示核心價值內容,對於當代學生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今年恰逢黨的100週年華誕,是極具歷史紀念時刻,使得《開學第一課》與往年節目更具教育宣傳意義。

  隨著《開學第一課》內容的展現,讓我們見識到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到新中國誕生的艱難歷程,也看到了黨和祖國的奮鬥發展史,讓我熱血沸騰,熱血不斷沖刷著我那顆強烈的愛國心,讓我覺得作為中國人是一件無比驕傲的事情。同時,也讓我們明白如今的美好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我們在享受當下生活時,更應該緬懷曾經為祖國發展做出無私貢獻的英勇先烈們,更不要忘記身為祖國接班人的社會責任和義務。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讓我受益匪淺獲益良多,讓我懂得身為新時代的青年,要牢記使命擔當,不負青春韶華,努力學習提升個人素養,全面發展德智體美勞,展現當代青少年的風采。少年強則國強,只有不斷的提升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才能為祖國美好建設添磚加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篇6

  看完《開學第一課》後,我已經淚流滿面了。最讓我感動的是秦勇叔叔,他為了他的孩子,竟然讓出了黑豹樂團的主唱,踏上了給孩子治病的過程。

  秦勇叔叔的兒子大珍珠因為感統失調,什麼都不會做,於是,秦勇叔叔挺身而出,可別說,這不治不得好,一治不得了!讓我們來說一說他們的治療過程吧:

  一,腳踏車(腳踏車是練平衡的,秦勇叔叔想先透過這個來入手):第一天,秦勇叔叔把大珍珠帶到花園裡,他先示範了一遍,然後叫大珍珠學著他的動作來試一下,可是大珍珠卻手腳不靈活,騎起來歪歪扭扭的,經常摔倒。秦勇叔叔不斷的鼓勵他要堅持不要放棄,就這樣,一年過後,大珍珠摔倒了無數次,可是在他的堅持下終於可以騎一段路程了。秦勇叔叔看到大珍珠的進步激動極了,眼裡燃燒著希望的淚花,大聲喊著:加油,大珍珠,你是最棒的!

  二,繫鞋帶(為了訓練大珍珠生活自理能力):繫鞋帶對一般的小朋友來說是再簡單不過的了,可是大珍珠的病卻讓他連這麼簡單的事都做不了,可是他和秦勇叔叔沒有放棄,用了三年的時間來練習,途中遇到無數的困難與挫折,終於克服了一切困難,自己能繫上鞋帶了。

  透過這個故事我瞭解到了一件事,幹什麼事都要交兩個朋友,認真和堅持,缺一不可。我以後在遇到問題和困難的時候會把秦勇叔叔和大珍珠的精神銘記在心,以他們為榜樣,做一個優秀的外小學子。

  《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篇7

  今天,我與父母一同觀看了CCTV-1的《開學第一課》。本期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

  開場時,場上響起了我們耳熟能詳的歌曲《開學第一課》,而機器人也參加了表演,進一步強調了今年的主題。

  首先,節目請來了被譽為中國名片的成龍叔叔,他講述了自己實現夢想的經歷。他說:能實現小夢想,這固然是最好的,但如果有機會實現大夢想,不妨去試一試在成龍叔叔的人形板上,他的傷痛化作一顆顆勳章。最後給我們每人佈置了一項作業,去設計冬奧的吉祥物。

  接下來,為我們演講的,是一位叫解海龍的攝影師,他的作品,大多是圍繞一個主題:我要上學!他拍下的大眼睛蘇明娟、大鼻涕胡善輝、小光頭張天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以上我提到的,還有很多有趣的節目,如歌曲《墨梅》、閃電珠心算、非牛頓流體實驗等。其中作文,最讓我記憶猶新的,就是無殼孵小雞的實驗。

  開始,大家請出了芮老師和大家喜歡的王源哥哥。他們為我們揭秘了中國首隻無殼蛋生雞小茶缸的成長記,並回顧了在《加油,向未來》中時撒老師的溫馨互動。而今天,王源要在現場學習一下如何做這個實驗。前面的步驟還算成功,但到給雞蛋搬家時,一次、二次、三次,全失敗了。要知道,他打的可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啊!但他並沒有因此放棄,他重拾信心,終於,他成功地打了一個蛋,這可真不容易啊!但是想一想,有多少科學家一次就成功的呢?幾乎沒有。所以,在這個環節當中,我認識到了:科學,就是永不言棄,一次一次地去發掘,去探索,直到成功。

  節目最後,以《少年中國說》這首歌結束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

  同學們,我們要以夢為馬,以新為創,少年遠行,不畏將來,讓我們一起創造向未來吧!

  《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篇8

  今天我看了《開學第一課》。裡邊有許多內容讓我感動,有講紅軍的,有腳爬珠穆朗瑪峰的,還有講科學技術的非常多,接下來讓我給你們講講吧。

  第一個我記著是講的,主持人選的是紅巖中的片段,我聽了之後非常感動,寫的是被關押在白公館裡邊的人,突然聽見了新中國成立的聲音,心中非常高興,立馬製作了衣服一面紅旗,因為當時不知道外面紅旗的樣子。他們就想象。旁邊都是人民,中間是黨,所以他們把四個角都封在了。四個角的邊邊把五星紅旗大的放在了中間,那樣的樣子我非常感動。

  第二個講的是爬珠穆朗瑪峰的,他在爬珠穆朗瑪峰的時候爬了四次,第一次時他因為雪崩的緣故而失去了雙腳,而他又緊接著爬了第二次,卻又因為雪崩的事情又一次嚇退了,可它繼續爬。第三次他又因為血的原因而又失敗了,第四次在他70多歲時他終於爬上了珠穆朗瑪峰,而且他還在第二階梯上搭上了梯子。,方便以後的人來扒,非常感動。

  第三個記憶深刻的是三個中國男孩在跳繩比賽中得了第一名,之後他們還打破了記錄,挑了140多個30秒內竟然能跳140多個,那麼平均每分鐘就可以跳9.5個,真是太厲害了。

  第四個講的是中國的技術,他們先用兩個小車拼組,拼組好之後上路之後有三輛車,每個隊他們把第一輛車竟然可以鏟石子,把石子鏟去後卻因為獅子沒有鏟乾淨而被卡著了,而第二隊進行非常順利,首先先把木板板起來搭上一座小橋。之後他們兩隊都救出了人,中國的科技真棒。

  我覺得《開學第一課》真是太有趣了,以後我每年都要看。我為我們的中國而驕傲,我為我們的中國而自豪。

  《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篇9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我們在教室裡看了《開學第一課》,在第一課上告訴了我們一些道理,有夢就有動力!2013年的央視開學第一課非常勵志,關於夢想,我們有太多太多的話語要說,為了實現夢想,我們要毫不動搖地堅持我們的夢想。

  在一些還掙扎在溫飽線的小朋友眼裡,夢想是可口的飯菜,是他們媽媽的溫暖雙臂。在殘疾人的眼裡,夢想就是能夠看清這個時間,和正常人一樣自由快樂地生活。運動員眼裡,夢想是支撐著自己永不服輸的信念,只要你堅持自己的夢想,你就會有所收穫。夢想是美麗的,它是心底最美的期望,所以美夢成真也成了我們長久以來的信仰。

  夢想是一縷陽光,它使人們由浮躁走向踏實,由彷徨走向堅定,並走向成功。夢想是有驚人力量的,它是人生前行的動力之源;高遠的夢想可以激發一個人生命中所有的潛能。夢想不僅僅是2013年央視開學第一課的主題,夢想更加是我們一輩子的主題。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大家都要全力以赴。開學第一課裡的“太空教師”王亞平向孩子們講述了自己的“飛天夢”,她也是一位平凡普通的人,但是她堅持了自己的夢想,用行動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我們要向王亞平姐姐學習。2013年央視開學第一課的勵志人物還有不少,在地震中失去雙腿卻依然堅強起舞的“最美舞者”廖智老師和鋼琴師郎朗......

  看到別人的成功例項,我們不能放棄自己的夢想。我們在追夢的時候,會遭遇失敗,不必灰心,不必絕望,用行動來治療,從失敗中汲取,才能使我們變得更強。要相信自己,請堅持下去,迎接你的,便會是成功。夢想,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

  《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篇10

  昨天我看開學第一課,我自己的感想有很多。所以今天我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如果開學第一課之後的感想是什麼?

  讓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因為上臺的.老爺爺。看過的一定都知道那是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一個老爺爺。但是很遺憾的是,在他前幾次登珠穆朗瑪峰的時候,因為兩腳凍傷,所以截肢了。而這位老爺子,夢想是8848,8848是珠穆朗瑪峰的高度,這不僅是他的一個心願,而是他這輩子的目標。在她60多歲的時候登上了珠穆朗瑪峰,現在他70了,所以這是一個很不可思議的爺爺。

  而且,當珠穆朗瑪峰從東邊登的時候,那裡有一個懸崖,在第一個中國隊登珠穆朗瑪峰的時候,注意到了那個懸崖,當時是用人梯,我說的那個爺爺,他就是中國第二個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人,第一個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中國人就給那個爺爺說:“你一定要帶一把很長的梯子,因為要從東邊上的話,那裡有一個懸崖,你一定要把這個梯子搭載在上面,這不光是為了你自己,還是為了更多想當上這麼朗瑪峰人的夢想。”

  他們到了之後,有很多中國老外登珠穆朗瑪峰時,借用了這個梯子都登上。所以這個梯子就被世界稱為中國梯。

  讓我第二個印象深刻的人是一個海軍。他為了保衛國家,放棄了跟家人團聚的時間。在他兩個小女孩的口中,我得知,他爸爸可能幾個月才回來一次,或者一年才回來一次,看他們,所以他們咋最缺少的就是團圓。

  這次的開學第一課,讓我印象最為深刻,這次的開學第一課將給我們很多知識。比如說一次做不好,還有第二次,還有第三次機會,不應該中途放棄,一定要有堅持的信念。

  《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篇11

  天依然那麼藍,也依然沒有我的影子。蝴蝶折了翅膀,失去了飛翔的勇氣,那我的翅膀呢?是夢想嗎?

  看了《開學第一課》,李中華,一舉挽波瀾;劉偉,雙足譜神話;楊孟衡,無臂“遊”天下。一個又一個堅強的化身,鋪成了中華的光輝。我突然明白了,夢想不在於遠大,只要有意義。

  小時候,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夢想就是我的夢想。她要烤鴨,我也要烤鴨,分她一半;她要衣服,我買兩件,給她留一件;她要火爐,我會對著暖氣使勁地吹,把溫暖傳給她。隨著時光的消磨,夢想像沉澱的美酒越藏越香,也越來越迷茫。

  我在迷霧裡尋找,卻怎麼也找不到我的影子。

  直到我看了《唐山大地震》,看到那生離死別,喜極而泣,大喜大悲的場面,心猛地顫了一下。原來生和死之間只是隔著一片紙。而這張紙就是醫生醫術的高低。

  過了一段時間,嬸嬸病了,很嚴重。我坐在病床上,看著那閃爍的指示燈和儀器,心也開始跟著忽明忽暗。一霎那間,我彷彿讀懂了好多。大概這就是《唐山大地震》傷者家屬的感覺吧!人面對生命的死亡,原來是那麼無奈。嗯,我要當醫生,救死扶傷的醫生。這樣我就不用面對死亡,袖手旁觀,而遺憾了。

  有了夢想,就要去追。這是劉偉哥哥交給我的。雖然在這條泥濘的道路上,我曾經跌倒過。可現在,我已經掌握了小小的醫學知識了!眼前湧出那些欣慰,欣喜的笑臉。呵呵。

  你不會有夢想,除非你沒有夢想。

  給自己一個機會,給夢想一個機會,插上翅膀,努力飛!

  哪怕痛,也要笑著痛。

  《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篇12

  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於9月1日21時播出啦,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中華驕傲”為主題。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著名主持人董卿、撒貝南化身“班主任”,帶領大家從前輩們身上學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堅守。任嘉倫、柯潔、郎朗、吉克雋逸集體上線,還有我們超級喜歡的吳磊小哥哥帶領大家唱響“班歌”!最難忘的是第五節:絲綢之路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在“走出去”和其他文化進行交流的歲月中,煥發出了持久的光芒。

  這節課的重要嘉賓之一是來自巴基斯坦的漢語教師米斯巴(右),她是巴基斯坦第一個本土漢語教師,在巴基斯坦百分之九十會說漢語的人都是她的學生,因此她被譽為“巴基斯坦漢語之母”。看了節目,我感到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很自豪。今年的舞臺被佈置成一個開啟的“書卷”的造型,兩側是捲起的書邊,在“書卷”下,是兩排一共32套課桌椅,簡直就是教室的模樣。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96歲的北京大學教授許淵衝爺爺。他長期從事文學翻譯工作,已有六十餘年,譯作涵蓋中、英、法等語種,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他還曾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

  很多我們熟悉的中外名著都是透過許淵衝爺爺的翻譯才能為我們所熟知。他說自己每天都至少翻譯一頁紙,常常工作到凌晨三四點,有時也會半夜坐起,打著手電筒寫下想到的內容,生怕第二天忘記。

  許淵衝爺爺說:“我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那就是我要翻譯到一百歲,把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經典傳播到海外。”

  我們做為年輕的學生,應該向許淵衝爺爺學習,為自己定個小目標,然後向著目標前進。

  《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篇13

  有朋友曾經問我:“愛國應從何做起?”看了中央二臺的《開學第一課》,我知道了答案。

  在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中,分別講述了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四個關於愛的故事。其中一位藏族老人的故事讓大家頗受感動。這位名叫次仁曲珍的老人今年九十九歲了,自從西藏自治區成立那年政府給她一面五星紅旗後,這位老人每天都要升國旗降國旗,以表達她對祖國的熱愛。

  看過這個故事,我想不只是我,全國的孩子們都會被她的行為深深感動。的確,從我們古代的萬里長城,到去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和“神七”升空,哪個不是祖國和人民的榮耀!紅領巾,這是我們全國少年兒童的榮耀,它是無數革命先烈的鮮血染紅的。可是現在,我們的學校內,不戴紅領巾的少先隊員大有人在。大掃除中,紅領巾甚至成為了同學手中的抹布!難道全體少先隊員的榮耀,就是這麼被尊重的?對榮耀的不尊重,又豈能是愛國的行為?

  戰爭年代,為新中國的建立拋頭顱、灑熱血是愛國;錢學森爺爺為了新中國的核事業從美國回到中國是愛國;袁隆平爺爺默默培育雜交水稻,造福億萬人們是愛國;藏族老大媽天天升國旗是愛國;我們少先隊員天天佩戴紅領巾是愛國;學校升國旗時我們面對五星紅旗敬禮也是愛國;我們在車上給老人讓座,為社會和諧出一份力也是愛國……

  愛國不是一句句空洞的口號,愛國是點點滴滴的行動,將對祖國的愛融匯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中,我們就是一個真正的愛國者。

  記住一句話:愛,讓中國更美麗!美麗的中國讓我們更可愛。

  《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篇14

  今天放學後,我收看了《開學第一課》,它主要講的是“幸福是什麼?幸福在哪裡?”

  我在節目中認識了愛彈鋼琴的十歲盲童劉浩、重慶篤坪鄉小學跳《dangerous》的師生、最美女孩孟佩傑、最美媽媽吳菊萍……他們的故事讓我感慨萬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說孟佩傑吧,五歲時,父母都去世了,她的養母劉芳英收養了她,八歲時,養父離家而去,養母生病癱瘓在床,從此,家裡的全部重擔都落在了八歲的小佩傑肩上,她每天早上不到六點就起床,做好早飯後先喂媽媽吃,再匆匆去上學,她經常自己沒時間吃早飯,就拿一個冷饃,在上學的路上邊走邊吃。晚上放學一回到家就幫助媽媽做仰臥起坐,壓腿,捏腳,做家務等等。一般要忙到晚上九點多才開始做作業。

  孟佩傑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照顧著媽媽,一直持續了十二年。孟佩傑上大學以後硬是放心不下媽媽,於是,她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個十幾平米的小房子,每天放學後依然細心地照顧著媽媽。生活如此不容易,可孟佩傑卻感到非常幸福。她說,只要媽媽幸福,她就幸福。

  孟佩傑的故事讓我明白了只要有付出,只要有奉獻,只要有愛心,就有幸福!一個人在奉獻、在付出時,可以讓別人得到幸福,同時,這時的你也是快樂的。

  看完《開學第一課》,我知道了什麼是幸福。我們現在要努力學習,長大了為大家作貢獻,要讓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鄧亞萍姐姐曾說:“只要我們堅持,堅守自己的理想,堅守自己的夢想,透過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努力,最終你一定能夠行,而且相信自己,你也一定能成功!”

  《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篇15

  九月一日,是一年一度的開學日子,這天晚上八點《開學第一課》也如約而至,這是全國數以萬計中小學生期待的時候,而我也早早的坐在電視機前,等待節目的開播。

  《開學第一課》是一檔公益教育節目,節目透過豐富的典例,真切的感悟,向廣大中小學生展示核心價值內容,對於當代學生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今年恰逢黨的100週年華誕,是極具歷史紀念時刻,使得《開學第一課》與往年節目更具教育宣傳意義。

  隨著《開學第一課》內容的展現,讓我們見識到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到新中國誕生的艱難歷程,也看到了黨和祖國的奮鬥發展史,讓我熱血沸騰,熱血不斷沖刷著我那顆強烈的愛國心,讓我覺得作為中國人是一件無比驕傲的事情。同時,也讓我們明白如今的美好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我們在享受當下生活時,更應該緬懷曾經為祖國發展做出無私貢獻的英勇先烈們,更不要忘記身為祖國接班人的社會責任和義務。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讓我受益匪淺獲益良多,讓我懂得身為新時代的青年,要牢記使命擔當,不負青春韶華,努力學習提升個人素養,全面發展德智體美勞,展現當代青少年的風采。少年強則國強,只有不斷的提升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才能為祖國美好建設添磚加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篇16

  時光總是匆匆地從我們身邊溜走,又到了9月開學季,此時此刻的我們,不知不覺又到開學第一課。

  在我們觀看的同時會發現這樣一個事情,每一年的主題雖然都不一樣,但是給我們啟發以及教育還是一樣的強烈。因此可以說,開學第一課是我們開學必備的第一課,也是我們從假期的沉睡中醒來的途徑,對於中小學生來說,都是非常受益匪淺的。

  也有不少同學說,為什麼學習?為了什麼去學習?就好像為什麼要去觀看開學一課一樣,為什麼而去看呢,這都是同學們要知道的。對於尤其是剛剛過完暑假的我們,如果沒有開學第一課的節目,想必要花很長一段時間才能迴歸學習狀態。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我們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時代的少年應該是積極向上的好學生,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祖國。我們每個人都要懷揣夢想,並且要為之付出努力,只有不斷的奮鬥,我們才能變得更強大,才可以報答祖國。

  世界發展飛快,不僅我們學生在努力學習奮進,祖國也在這時間的流逝中,不斷的發展壯大,給我們帶來和平安樂的和諧生活。因此我們不只是一名學生,更是祖國的未來,也是祖國的棟樑,如今的中國在不斷地強大起來,而我們更需要做好一名學生該做的事情,那就是努力學習,天天向上,不斷地增強身體素質,做好以及不斷地積累能力,我們才是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篇17

  週五晚上8點,我準時坐在電視前,看《開學第一課》節目。

  這次節目的主題是——中華驕傲,一共分為五節。第一課——字以溯源,主要講了中華文字的博大精深。我們中華文字從甲骨文到現代漢字,變化極為巧妙,連老外都開始研究我們中華文字了,中華文字也令我感到震撼,感到驕傲,感到自豪,身為一箇中國人,我立志要努力學習,多積累更多的古詩詞,將中華文字發揚光大!

  第二課——武以鎮魂,講了最近火爆的《戰狼2》導演吳京來了,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作為一箇中國人的驕傲,也告訴我們要做一個有擔當、有血性、有骨氣的中國人。我作為一箇中國人,不僅為我的祖國驕傲,我也一定努力向上、知難而進、永不言敗,讓我的祖國也為我驕傲。

  第三課——棋以明智,講了曾與“阿爾法狗”進行圍棋對戰的柯潔哥哥來和我們交流他當時與機器人對弈的感受,他說跟機器人對戰就是在挑戰自我,還有柯潔哥哥說,無論這場比賽誰贏了,最終都是人類贏了。我覺得,機器也是人類創造的,無論誰贏了,最終都是人類贏了,同時,我也覺得“阿爾法狗”也好厲害,我一定要好好學習,補充知識,創造比“阿爾法狗”更厲害的機器人!

  第四課——文以載道,講了高齡96歲的許淵衝爺爺對中國古詩詞的熱愛,他的一生都在做同一件事情——翻譯中國古詩詞,讓外國朋友也能欣賞到中國的詩詞文化。想必大家知道這樣一個道理:做一件事很容易,可是,一輩子做同一件事就沒那麼簡單了。所以,我以後一旦選擇了一件事,就會把它做完,不要有始無終。

  第五課——絲綢新路,講了“巴基斯坦漢語之母”的故事,她為中國漢字文化的傳承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可見我們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連外國人都虛心求教,我為它感到驕傲!

  我要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把我們的中國文化繼續發揚光大!

  《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篇18

  前幾日剛剛看完了《開學第一課》,心中有一些小小的觸動。這使我更加清楚,珍惜生命意義的存在,也恰當地彌補了一些教育上的不足之處。

  這一課是由潛能、堅持、團結和生命四個階段完美組成的。其中,我對“潛能”這部分影響比較深刻,感受也頗多。

  每個人的潛能都是需要挖掘的,也能夠培養。在第一環節“潛能課”中,我見到了一位偉大的校長。他,來自四川綿陽安縣的桑棗中學。他常對師生們進行緊急撤離的演習。地震時,校內近2300名師生全都安全疏散到操場,沒有一個人受傷,這整個過程僅僅用了1分36秒。當看完這個片段時,我震撼了,多麼驚人的數字啊!一種源自內心的感嘆油然而生:培養出來的潛能,竟可以在那樣危急時刻發揮地這樣完整,這樣地淋漓盡致!真可謂是知識守護生命,一點不錯。

  “堅持就是勝利”,只有透過堅持,才能成功抵達希望的綠洲。那感覺,是欣喜與自豪。

  一本書中曾說過:團結,是由多種情感所交織在一起而產生的一種精神、力量。團結並不只存在於志同道合的人群之中……是啊,難道中國是毛主席攻打下來的?不完全正確的。是靠毛主席的指揮,百姓們的支援,和戰士們的努力拼搏,是全中國人民的團結啊!

  一個團結的集體所遇到的任何困難都會迎刃而解,因為團結擁有個人無法比擬的無窮智慧。

  “不拋棄,不放棄。”一句簡短的話語卻已道出生命的全部意義。相信,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奇蹟。

  生命,還讓我聯想到了汶川地震,那些痛失子女的父母們,那些失去雙親的孤兒們,如何承受?真的很可憐。但是,這些已經成為過去。對於不幸的人,我們只能深感惋惜,而儲存了生命的人,我覺得要向他們致敬。廢墟下:三天、六天、九天……已不敢想象,是常人難以承受的痛啊!是什麼力量使他們走進今天?也許是潛能,在那一刻激發;也許是堅持,是對生的渴望;大概是團結,廢墟下眾人相鼓舞……

  這開學第一課,我收益匪淺,會記住的。

  《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篇19

  昨晚我和媽媽一起看了《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節目內容豐富,非常精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攝影師解海龍為我們講述的故事,“京劇小達人”王泓翔和虛擬歌手“犀”共同演唱的歌曲《墨梅》還有神秘嘉賓無殼蛋生雞“小茶缸”。

  以“我要上學”系列照片震撼國人的紀實攝影師解海龍,講述了相機背後“大眼睛”蘇明娟、“大鼻涕”胡善輝、“小光頭”張天義等著名照片主人公的故事,非常感人!愛心鑄就希望,知識改變命運,夢想讓我們成長,我們沒有理由不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

  喜歡《墨梅》是因為那首歌很好聽,古色古香的,是我喜歡的風格!然後演出畫面非常美麗,那個小女孩“犀”竟然是虛擬的,美妙的聲音也是合成出來的,令我大開眼界!

  最後那個無殼蛋生雞“小茶缸”讓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科學的神奇力量,我也好想做一次無殼蛋生雞的實驗啊!哈哈!好有意思!

  令我最記憶深刻的是解海龍爺爺在很久以前拍下照片的那三個孩子:蘇明娟,胡善輝,張天義。

  他們都是生活在農村的三個人,每天要從山底走到山頂十幾公里的路去上學,農村的路都坑坑窪窪,一到下雨天就泥濘不堪,一不小心就會滑倒摔跤。桌椅簡陋的教室,哪怕一下雨就漏水,他們也不覺得苦,不覺得累,只要能有書讀就會很開心很幸福了。

  在“大眼睛”女孩的那張照片裡,能看出她眼神中多麼渴望學習;“大鼻涕”胡善輝即使鼻涕流到了嘴上,仍然大聲地朗讀;“小光頭”張天義在自己貧困的情況下也不忘幫助別人,他們三人的精神令我佩服。

  只有努力奮鬥才能戰勝困難與挫折,青春是用來奮鬥的,而不是成天沉浸在電子遊戲當中。幸福是奮鬥來的,如果你不奮鬥就更不會有幸福人生。

  透過看這次的《開學第一課》我學到了很多,我要給自己定個小目標,然後為之努力,長大了再去實現大目標,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

  《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篇20

  剛才,看完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感觸頗深。

  今年的主題,是——幸福。

  我相信,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想問“幸福,是什麼?”然而每個人所詮釋的“幸福”,含義是不同的。

  盲童“鋼琴家”——小劉浩的幸福就是能摸著媽媽一針一針給他翻譯出來的盲譜,彈著自己心愛的鋼琴。他的自信、他的樂觀、他對鋼琴的永不放棄加上媽媽對他的幫助和關愛,促成了今天的小劉浩。

  還有那一邊上學,一邊照顧癱瘓的母親並堅持了12的孟佩傑,每天重複那麼多次相同的動作,她不但不煩躁,反而感到特別幸福。媽媽說:“沒有她,我不可能活到今天。”而佩傑卻覺得這12年來能和媽媽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事。2009年佩傑考上了大學,她就定要帶著媽媽上大學。如今已經大二的她,還在一如既往的地照顧著媽媽。她說:“我只不過是做了每個女兒都會做的事。”孟佩傑每天要幫養母做240個仰臥起坐、拉腿200次、捏腿15分鐘……這真的是“每個”女兒都會做的事嗎?有些人是時候該反省一下了。

  其實,有時候,幸福很簡單。就像我們《幸福宣言》裡所說的一樣:

  “幸福是積極的生活態度,幸福是一份好心情。快樂成長比成績更重要!自信、樂觀、努力、超越;只要今天比昨天有進步,你,就是第一!”

  “幸福是溫暖的關愛,幸福是真誠的讚美;在幸福的世界裡,要珍惜身邊人、身邊事,懂得對生活說感恩。敞開心扉去溝通,世界也會變開闊;用寬容的心待人,讓自己更快樂!”

  “幸福是快樂的分享,幸福是無私的奉獻;給予越多,得到越多;分享越多,快樂越多!同學少年,胸懷廣闊,幸福中國,未來有我!”

  2011年的《開學第一課》讓我們瞭解幸福、體驗幸福、創造幸福、品味幸福。所以,在這新學年裡,讓我們一直“幸福”下去。

  《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篇21

  週四,我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我感覺受益匪淺。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夢想。

  第一課,王亞平老師為我們講述了她的故事,十年前,也就是2003年,她作為一個小觀眾,到經過不懈努力,終於成為了一位牽動13億中國人夢想的第二位中國女航天員。在演講結束時,王老師告訴我們:“夢想就像宇宙中的星塵,看似遙不可及,但只要努力,一定能夠觸控的到!”在第一節課結束的時候,撒貝南老師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故事:在八一少年跳傘隊,有一名女孩叫付麗娟,她是一位農村來的少年,她的年齡幾乎低的令我們難以置信——她只有13歲!她是隊裡最小的隊員!當我聽到她的年齡,我簡直驚呆了!13歲!而且,她的經歷也讓人難以置信。每天早上早經歷好幾個小時的長跑。而且還要做很多的訓練。當時我驚呆了,那些動作,就是將我的身體的柔韌度擴大100萬倍,我都做不出來。

  第二課,電影明星章子怡我為我們講述了她的故事,我開始以為,章子怡會講述她的明星事業,可事實恰恰相反,她自己講述了一個關於學習的小小故事。

  章子怡講述道來:在她第一次參加國際電影節時,就因為語言不通,喪失了許多機會,她當時有一個夢想:用英語向所有人交流自己的感受。最後,她告訴我們:在我們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不要丟掉夢想,它是你迷茫的時候一盞明亮的燈,它會為你指明方向;它是你在黑夜裡枕邊的一本書,為你開啟黎明;它是每一個你想要放棄的時候,伸向你的一隻手,拉你一把送你一程,讓你重新獲得動力,永不放棄。

  第三課,鋼琴家郎朗講述了自己的夢想,他的夢想就是源於童年的一個夢想,就是很湯姆一樣,彈鋼琴,最出,它只是一個夢想,可是後來,他經過28年勤奮且不懈的努力,他變成了享譽世界的鋼琴家。郎朗告訴我們:當你熱愛一件事,甚至把它當成自己一輩子的夢想,併為這個夢想拼命努力的時候,你就找到了你人生真正的精彩。

  這就是我的觀後感,你的呢?快快告訴我吧。

  《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篇22

  每年在開學的那一天,我都會看《開學第一課》,這幾天,我又看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先輩的旗幟,分為四個單元。

  第一單元是信念不移,講了胡正先和梁天文的故事,胡正先老人12歲當兵,在祁連山中48天沒吃飯,赤腳走三稜刺路,有一次他看見一個同志吃書,他吃的是密碼本,怕沒了影響軍隊,以前人們要用發報機,但必須有電池,他就只能用鹽在鋅皮上撒,在鹽水中泡一天,梁天文老人13歲當軍,和楊政委很好,吃飯都用一個碗,可在梨園山中楊政委犧牲了,他也潸然淚下。

  第二單元講了勇往直前,講了賀捷生的父親與賀陵生和父親的故事,他在準備長征的時候出生了,在18天時在一個馬背上的搖籃中過長征,在哭了的時候大家很高興,證明他還沒死,父親在一次衝鋒中又把他丟了,後來才找到,賀炳炎將軍在瓦屋塘戰爭中右臂被敵人打中了,把他放在木板上,嘴上放上毛巾,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中,用2小時15分鐘據下來了。

  第三個單元講了秦華禮和耿瑩的故事,秦華禮老人104歲了,當時學的是通訊,在學習中沒有固定場所、沒有固定用品和教材,叫”三無”學校,他後來被周恩來總理奉命到南郵當校長,教育十幾萬人,很自豪。耿瑩老人講他父親得了瘧疾,但仍然堅持打仗,每天穿草鞋走很長的路,很少有糧食,所以每天只吃一顆黃豆,可見紅軍們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

  第四個單元講了堅持不懈,講述了王亞平的故事,航天員不光艱辛,而且艱苦,甚至有生命危險,最難的是超重耐力訓練,達到自身八倍左右,臉會變形,眼淚會忍不住向外流,胸會壓抑,呼吸困難,他們會有一個紅色按鈕,挺不住了可以按下請求暫停,可沒有一個人按過。

  讓我們接過先輩的旗幟,不忘初心,長征永遠在路上。

  《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篇23

  2017年《開學第一課》以"中華驕傲"為主題,分為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載道、棋以明智、絲綢新路五個篇章,旨在引導中小學生從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尋找中國自信的源泉,培養他們愛黨愛國愛人民,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鬥的信念和信心。

  穿越五千年時光,走進中華文明的古老源頭,領略民族自強之魂的風采,品味字裡行間的家國理想,開啟黑白二子間蘊含的智慧。追根溯源,鑑古知今……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信心是戰勝困苦的精神動力。長征途中,先輩們腳下踏著華夏堅實的土地,手中高擎著民族振興的大旗,心中升騰著祖國飛翔的夢想。正是這樣的信念將他們緊緊地凝聚在一起,築成一道摧不垮、壓不倒的鋼鐵長城。正是這樣的信念支撐著他們走過艱難,走過兇險,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藍天。

  艱苦奮鬥、甘於奉獻的革命精神是取得勝利的根本保障。長征途中,在強大的敵人和險惡的自然環境面前,紅軍正是憑著這種精神,征服千難萬險,戰勝強大敵人,取得了最終的偉大勝利,為中國革命闖出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紀的我們,同樣需要堅定的信念;同樣需要堅強的意志;同樣需要艱苦奮鬥的精神;同樣需要甘於奉獻的精神。有了這樣的信念、精神,我們才能從容地藐視困難、頑強地面對困難、樂觀地克服困難,有了這樣的信念、精神,我們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風貌,激發創新能力,燃燒創業的激情,煥發無堅不摧的力量。這樣的信念、精神是我們人生走向輝煌的基石。

  央視綜合頻道副總監許文廣說:"今年的主題演繹,注重讓傳統文化和當下發生關聯,而不是放在博物館裡成為僅僅能欣賞、背誦的物件。讓孩子們感受到,傳統文化就在他們身邊,依然會影響他們當下的生活。"

  《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篇24

  在開學第一天,我們全班同學在老師的組織下觀看了《開學第一課》。

  在這個班會課上,有一些人物讓我很感動,他們大膽而可愛。我原本以為當個明星很容易,但今天聽了他們的故事,我覺得他們很不容易。李連杰、章子怡等,他們有今天的成就就是因為從小就有夢想,併為此而付出了艱辛的汗水,我們要感謝他們,是他們讓中國人揚眉吐氣,告訴全世界:中國人了不起!

  當我看到舟曲遭遇泥石流的畫面,我的心揪起來。我多想馬上飛到舟曲,為那裡的小夥伴出一把力啊,可是我卻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受苦受難。我閉上雙眼,默默祈禱:小夥伴們,你們一定要堅強,我們的心永遠在一起。我們長大後還要建設我們的國家,停住!

  鋼琴師用雙手彈奏,可是卻有一位哥哥是用雙腳,而且彈得那樣動聽、美妙。我無法想象他是如何做到的。但有一點,他付出的汗水是我們所無法感受的。他是一個偉大的人,頓時我覺得他的形象多麼高大。

  看完《開學第一課》,我感慨萬分:永遠不要放棄夢想,忘掉你的失意日子,但不要忘記黃金的時光。忘掉你的一次次失敗,但不要忘記你奪取的勝利。忘掉你遭遇的不幸,但不要忘記你的時來運轉。忘掉你的孤獨日子,但不要忘記你得到的友善的微笑。忘掉你沒有得以順利實施的計劃,但不要放棄你的夢想。

  《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篇25

  又是一個新的學期,又是一個新的開始,又是一個新的《開學第一課》。這次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乘著夢想的翅膀。

  在第一節課裡,我們知道了,王亞平當初的夢想,當他二十三歲的時候,他的夢想是和楊利偉一樣。乘坐著宇宙飛船,飛上太空。但是飛行員是每隔八年招收一次,在同學的鼓勵下,她成功的通過了所有的考試,開始了飛向天空的旅程。在這一節課裡,我們還認識了付亞娟。她十三歲就開始跳傘的道路,但跳傘隊的平均年齡在十五歲。她是跳傘隊裡最小的一名成員。但儘管如此他還是堅持下來,最終她從飛機上,跳了下來,拉開了傘包。跳了下去。夢想的動力就像飛機的動力,只要你堅持下來,最終能飛向你想要的那個結果。

  在第三節課裡,郎朗也說過了他的夢想,他的夢想是彈一手好鋼琴。他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呢,因為他看貓和老鼠中的一個片段,湯姆貓當時就穿著燕尾服,彈起鋼琴。朗朗覺得湯姆貓當時彈得特別的酷。於是他就下定決心,要彈一手好鋼琴。但是並不是那麼順利,他被排在了第六替補和第七替補。演出的機率特別的少,但是儘管演出的機率少。他還是努力著,不肯放棄。終於有一天他被排在了第一替補,當他演出後場下發出長達7到8分鐘的掌聲。最終他成功了。

  夢想就在哪裡,你有或者不有,由你自己決定,只要你肯為之付出努力,那麼你的夢想就能開花結果,收穫自己想要的幸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