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學習教育心得體會三篇
【精華】學習教育心得體會三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有了一些新的感想時,可以將其總結整理,匯成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可以一直讓自己持續進步。但是每當要寫心得體會時都不知道要寫什麼,下面是關於學習教育心得體會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1
*****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對1840年以來中國170多年曆史進行概括時指出,“我們偉大的人民創造了彪炳史冊的偉業”;在闡述保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黨先進性根本點時強調,“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這些表述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人民主體地位的尊重,體現了我們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是黨生存發展的根本,體現了我們黨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的宗旨信念。而我們黨90年壯闊歷程有力證明,只要在我們黨領導的偉大事業中,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持續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使人民群眾獲得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項利益,黨就會取得永不枯竭的力量之源,就會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目前,正在全省宣傳文化系統集中開展的“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一切服務群眾”群眾路線主題教育活動,集中體現了黨的群眾路線、群眾立場和群眾觀點,是學習貫徹*****重要講話精神的重大舉措和實際行動。深入領會、認真落實***講話精神就應堅持“三個一切”,誠心誠意為民謀利,用“三個一切”的思想改造主觀世界,用“三個一切”的要求改進各項工作,用“三個一切”的標準檢驗成效。
堅持“三個一切”,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就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做好群眾工作。人民群眾是歷史前進和社會變革的最終決定力量,是實踐的主體。廣大黨員幹部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拜人民為師,把政治智慧的增長、執政本領的增強深深紮根於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之中。要高度重視並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願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項權益。
堅持“三個一切”,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就要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是指引、評價、檢驗我們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準。要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使我們的工作獲得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
堅持“三個一切”,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就要堅持深入基層,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基層是提高幹部的“大學校”,是鍛鍊幹部的“大熔爐”,是服務群眾的大舞臺。要堅持工作重心下移,經常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做到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要把基層一線作為培養鍛鍊幹部的基礎陣地,引導幹部在同群眾朝夕相處中增進對群眾的思想感情、增強服務群眾本領。要把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作為基層黨組織的核心任務和基層幹部的基本職責,使基層黨組織成為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堅強戰鬥堡壘。
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是我們黨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在實現“十二五”宏偉藍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徵程中,只要我們堅持“三個一切”,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更加奮發有為地為創造人民的幸福生活、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就能書寫無愧於歷史、無愧於時代的新篇章。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2
《弟子規》中關於孝道的這些規矩,看似平常無奇,但是,如果我們認真去實行,那帶給父母親的歡欣快樂就不是有形的東西可以媲美的。假如現在我們在家庭就能培養出這麼好的言行舉止,那將來自然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其次,從《弟子規》裡,我讀到了誠信。為人處世,除了孝道,就是誠信了。誠信為本,誠信也是國人所追求和倡導的一個基本素質。任何時候、任何朝代,一個人立於世,只要開口說話,首先就要講究信用,欺詐不實的言語,在社會上是不可能永遠行得通的。同時還要注意的是,話說得多不如說的少。凡事實實在在,不要講些不合實際的花言巧語。
目前在社會上,有一些人還未看到事情的真相,就喜歡輕易發表意見;對於事情瞭解得不夠清楚,就輕易傳播出去;遇到有人談論別人的是非好壞時,不管與已是否有關都喜歡參與進去,這些都不是正常現象,是與中國人的傳統道德相違背的,是應該屏棄的。
還有些人,聽見別人說自己的過錯就生氣,聽到稱讚自己就高興。殊不知,這樣一來,圍繞在自己身邊的虛偽的朋友就會越來越多,真誠有益的朋友就會越來越少。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如果聽到別人稱讚自己先應該自我反省,檢視自己是不是有這些優點,是不是空有虛名;當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的過錯時,要正確地接受和麵對。只有這樣,正直誠實的人才會喜歡和自己接近。
另外,從《弟子規》裡,我還讀到了仁愛。提示自己對於身邊的人要有顆關懷愛護的心,如同蒼天與大地,絕對沒有私心、壞心,不論好人、壞人、聰明、愚笨、尊貴、貧賤、種族、國界都一樣給予保護和承載,這就是一片仁慈之心,不為名利也毫無虛假。這也正是“天同覆,地同載”的大同境界。
雖然現在已經不是“主子、奴才”的社會,也很少有人用婢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現在這個社會里,上下、尊卑的關係仍然處處可見。而這是與我們黨和政府大力提倡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因此,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弟子規》裡的“泛愛眾”思想,多為大眾著想,共同營造一個相互關懷、相互體諒的溫馨、和諧社會。
總而言之,《弟子規》所講的道理,正是聖人的訓誨,從“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著手,尋求人生的歸宿,是很多偉人、聖賢的最大願望。在《弟子規》中,聖賢把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優秀的思想道德理念傳承給我們,這就是所謂的“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了,我們這些後者有真正的福報,能夠聆聽到聖賢的教誨,對我們將是莫大的幸事。所以讓我們學《弟子規》、品《弟子規》、仿《弟子規》、行《弟子規》。反覆讀誦,深入內心,並把它當成個人反省的鏡子和行為。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3
人的一生中生命是最重要的,我們要從小培養幼兒的生命意識,特別是生命意識的教育。實施幼兒園“三生教育”,家庭教育是基礎,幼兒園教育是關鍵,社會教育是保障。《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群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條件”。家庭是幼兒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幼兒道德品質培養成的重要場所,“三生教育”家園合作活動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在對幼兒的教育過程中,非常注重和老師的溝通交流,透過召開家長會、課後向老師詢問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等形式,更加支援和配合老師的教育。在對孩子“三生教育”的過程中,養成習慣是非常重要的。有位早教專家這麼說過:要麼養成好習慣,要麼養成壞習慣,沒有中間的路。培養寶寶好習慣要趁早,壞習慣一旦養成,長大之後改起來可是很痛苦的。培養寶寶的好習慣,最重要的就是爸媽的言傳身教,把良好的言行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去,教導寶寶也這樣做。作為一位三歲孩子的母親,我逐步讓他養成了以下幾種習慣:
1、懂禮貌;會主動與別人打招呼,會說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
2、良好的生活習慣;能按時起床就寢,一日三餐有規律。
3、具備良好的衛生習慣;會自己刷牙盥洗,飯前便後洗手,如廁後會沖廁所。
4、環保意識;知道垃圾扔進垃圾筒。
5、愛分享、不自私。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家長的影響對學齡前兒童是至關重要的,家庭也要有“三生教育”的意識,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為孩子作出榜樣。健康的家庭關係和快樂的生活態度是熱愛生命的表現。作為父母,我們一定會盡最大的努力好好配合老師,搞好孩子的“三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