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的心得體會

中醫養生的心得體會

  “民以食為天”。食物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俗話說:“醫食同源,藥食同行,先到廚房,後到藥房。”食療治病,在我國的歷史源遠流長。以下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提供到的“中醫養生的心得體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中醫養生的心得體會

  生命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健康長壽是人類永恆的追求。隨著社會發展和生活的提高,人們對養生也越來越重視。養生,就是保養生命之意。中醫養生,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透過各種方法調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中醫養生重在整體性和系統性,目的是提前預防疾病,治未病。

  一、養生的意義

  “然則人之氣數,固有定期,而長短不齊者,有出於稟受,有因與人為。故惟智者不以人慾害其天真,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壽,而盡終其天年,此聖智之所同也。”——張景嶽

  古代把人的精神和人的肉體看做一個整體,認為人是精、氣、神三者的統一體。一個人的生命力的旺盛,免疫功能的增強,主要靠人體的精神平衡、內分泌平衡、營養平衡、陰陽平衡、氣血平衡等來保證。因此,遵循中醫養生的方法,對人體健康長壽有重要的作用。

  二、養生的方法

  (一),調攝情志。

  1、和喜怒。喜怒之情人皆有之,古人認為喜貴於調和,而怒宜於戒除。喜也應適中適度,不宜太過。怒是歷代養生家常忌的一種情緒,它是情志致病的魁首,對人體健康危害最大。

  2、去憂悲。憂鬱、悲傷是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又一種情志,應當注意克服。老年人由於精氣虧虛心氣不正常,常易生憂悲之苦,憂悲不已又會進一步損傷神氣,加速衰老,所以老年人特別應當杜絕憂悲。

  3、節思慮。思慮是心神的功能之一,人不可無思,唯過則有害,古人認為:思則氣結,切切所思,神則敗,所以思慮過度可出現頭昏、心慌、失眠、多夢、痴呆等症狀

  4、防驚恐。遇事易驚恐亦是一種對人體十分有害的情志因素,驚恐往往導致心神失守,腎氣不固,而易出現驚慌、失眠,二便失禁,甚至精神失常等方面的病症,情緒與健康的關係引起了國內外學者們高度重視,我們應注意調和心志,避免不良心志對人體的影響,以促進健康。

  ),運動形體。

  中醫認為用傳統的體育運動方式進行鍛鍊,可以活動筋骨,調節氣息,靜心寧神,從而暢達經絡,疏通氣血,和調臟腑,達到增強體質,延年益壽的目的。傳統的運動養生方法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千百年來,人們在養生實踐中總結出許多寶貴的經驗,使運動養生不斷得到充實和發展,形成了融導引、氣功、武術、醫理為一體的,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養生方法。

  ,合理飲食。

  飲食的質,是指飲食事物的素質、成份、營養價值等,不同的飲食無有不同的營養素,掌握好合理的飲食的質,對於健康長壽有很大的意義。“藥食同源”不僅開中醫養生保健之先河,且經久不衰,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成為獨特的優勢所在。

  ,起居保健。

  環境與居處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要素,亦是人類保養天年(自然壽命),強壯正氣,延年益壽的必備條件。

  樂娛養生。

  樂娛養生是養生之道的一個重要方面,它是用娛樂這種人類普遍的行為來讓人們情緒變好,從而達到保健養生的目的,使人們健康長壽。尤其是在現代社會,人們生活節奏快,往往過於繁忙,而且生活單調,就更需要一些娛樂活動來調節。用娛樂活動來調節生活情緒和生理機能,往往能起到許多藥物治療所起不到的良好作用。

  睡眠養生。

  睡眠是平衡人體陰陽的重要手段,更是恢復疲勞、走出亞健康的養生第一良方。提高睡眠質量有四大法寶:

  首先,應提倡睡子午覺。這時是“合陽”時間,陽氣盛,所以工作效率最好。

  第二,睡前應注意減慢呼吸節奏。睡前可以適當靜坐、散步、看慢節奏的電視、聽低緩的音樂等,使身體逐漸入靜,靜則生陰,陰盛則寐,最好能躺在床上做幾分鐘靜氣功,做到精神內守。

  第三,睡前可吃一點養心陰的東西,如冰糖百合蓮子羹、小米紅棗粥、藕粉或桂圓肉水??因為人睡覺後,心臟仍在辛苦地工作,在五臟中,心臟最辛苦,所以適當地補益心陰將有助於健康。

  第四,失眠的病人別忘了睡前用溫水泡腳,可以促進心腎相交。心腎相交意味著水火相濟,對陰陽相合有促進作用,陰陽合抱,睡眠當然達到最佳境界。

  三、關於養生的體會

  縱觀中醫養生的歷史,中醫養生貴在養德,這是健康和長壽的最重要條件。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養生有道,“德潤身,仁者壽”、“大德必得其壽”獨具特色的養生觀,仍激勵今人效法。所言仁者即品德高尚、德高望重的人。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仁”的核心,仁者愛人是也!“養生重養德,德高壽自長”的理論已被醫學實踐所證實。養德就是注重人體精神的健康狀態——精神衛生。中醫養生歷來重視精神衛生,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醫書《黃帝內經》中所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就明確提出養生應注重精神方面的保養。一個人要想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必須進行全面的養生保健。並注意下列幾點:

  第一,道德與涵養是養生的根本;

  第二,良好的精神狀態是養生的關鍵;

  第三,思想意識對人體生命起主導作用;

  第四,科學的飲食及節慾是養生的保證;

  第五,運動是養生保健的有力措施。只有全面地科學地對身心進行自我保健,才能達到防病、祛病、健康長壽的目的。

  面對日新月異的世界,現代人要想養生,必須學會放鬆心情,而放鬆心情則必須學會放下煩惱的事,然而現實中有許多事情是需要我們學會忍耐才能放下的。

  篇二:中醫養生心得體會

  中國的傳統中醫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相結合的結晶,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透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並發展成的醫學理論體系。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透過望、聞、問、切,四診法共用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症型,同時,中醫堅持以辯證法為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中醫治療的積極影響在於不但能夠幫助恢復人體的陰陽平衡,而且還能兼顧生命與生活的品質,更為重要的是,中醫學的最終目標並不僅僅只是著眼於治病,而是幫助人類達到如同在《黃帝內經》中所提出的四種典範人物,即真人、至人、聖人、賢人的境界。對此我深有體會:

  我母親在懷孕期間,經歷了長達數個月的妊娠反應,在此期間,她只能進食稀飯,同時由於家庭貧困,沒有其他別的有益的補充,因此,出生以後我三天兩頭感冒,從小學開始就明顯感覺在冬季的時候四肢發涼,終日精神不振,天氣一變化就會頭痛,而且會持續數天之久,乃至於我不上課也無需請假。之前由於嫌中藥熬製麻煩,我家人大都帶我去看西醫,做胃鏡、胸透,拍頭部和頸部核磁共振,但是結果顯示一切良好,醫生也僅僅開了一些常規的藥來吃,效果幾乎為零。進入高中階段,可能是由於功課負擔過大,每天下午5點左右都會準時頭痛,整個頸部和頭部都十分冰涼,必須有一個人為我不斷按摩才能緩解疼痛,否則就會有強烈的嘔吐感。由於我家有偏頭痛的男性遺傳傾向,我父母也只能乾著急,能做的只能是按摩和燉天麻湯。

  直到我表姐的公公,一個在湖南承包醫院的老闆知道我的情況後,替我請來了他們旗下最有名的中醫來為我診斷,其結果是:我的頭痛並非遺傳,而是由於“先天之氣”不足造成陽氣不足引起的,“氣”不足則血氣不通,關節僵硬,經絡鬱積不暢,所以就會精神萎靡,臉色泛黃,四肢發涼;而下午天氣轉涼或者氣候變化的時候,風邪之氣就會乘虛而入,而陽氣不足,晚上睡姿不正確所造成的頸部和肩部不適,使得頭部成為身體中最為脆弱的一環,風邪之氣從肩部和頸部進入,進一步到達頭部,這才是我長期頭痛的根本原因。

  找到病因之後,醫生認為我需要補“精、氣、血”,多管齊下治療:首先,為我開出了一連串不知道具體是何物的食材,要求每天兩頓飯透過與不同食物搭配來吃,接著,拿出一些經過秘方製作的藥粉,要求我每天晚上泡腳,每週“蒸一次”,最後是每3天進行拔火罐、針灸和推拿,同時建議我泡枸杞和桂圓乾作為日常的飲品,這樣持續近2個月後,我感覺精神好了許多,不再感覺腿部僵直無力,食慾也好了許多,最為重要的是,頭痛的持續時間和頻率下降了許多,在接下來的3年時間裡,除了拔火罐之外,我繼續堅持食療和泡腳,使我在高二那年暑假後不久徹底和頭痛告別,使我免受身心的煎熬,也使我的體質好了許多,甚至連感冒也很少發生。如果不是中醫,僅僅靠西醫,真不知道結果會怎麼樣。

  對於中醫關於“人”的看法和診斷方法,我深以為然。中醫學認為人是自然界的一個組成部分,由陰陽兩大類物質構成,陰陽二氣相互對立而又相互依存,一旦這種動態平衡受到破壞,就會表現出病理的狀態。而在治療疾病之時,中醫並非像大多數西醫的觀點那樣採取孤立靜止的看問題方法,而是認為人的生命活動規律以及疾病的發生等都與自然界的各種變化息息相關,人們所處的自然環境不同及人對自然環境的適應程度不同,其體質特徵和發病規律亦有所區別。因此在診斷、治療同一種疾病時,多注重因時、因地、因人制宜,並非千篇一律。認為人體各個組織、器官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不論在生理上還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聯絡、互相影響的。因而從來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現象,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多從整體的角度來對待疾病的治療與預防,特別強調“整體觀”。

  20XX年春夏之際,我的父親開始了其長達近3個月的咳嗽,一開始僅僅認為是室外天氣太熱,室內冷氣太大所致而引起的熱傷風,因此不以為意。一週以後,隨著流鼻涕等感冒的伴隨症狀的消失,咳嗽卻開始嚴重,繼續吃感冒藥和消炎藥也不見效,經過多次的西醫診斷,判斷為慢性咽炎發作,於是進行胸透、吃吳太咽炎片和阿莫西林,但是咳嗽還是止不住,又經過一位老西醫的診斷後認為是過敏性的咽炎,加開了幾種抗過敏的白色小藥片,一開始咳嗽被壓下去了,但是那個尾巴怎麼也去不掉,反覆多次後又變得嚴重了,最後還是一位老中醫解決了這一難題,他採用中醫經典的四診法來斷症:我老爹面色虛浮,眼袋浮腫,表明壓力過大,工作時間過長,休息不足;舌苔白中帶黃,顯厚,表明胃氣鬱積,觀看喉嚨情況後認為咽炎無法引致這麼嚴重的咳嗽,透過詢問,得知我爸三餐不規律,在外應酬過多,油膩和魚腥的東西攝入過多,同時,由於體質不佳,室內外溫差過大,導致寒氣積聚,加劇了胃氣的鬱積,而過多的胃氣由於消化功能不佳只能上行,對喉嚨進行刺激,使得由感冒引起的咳嗽轉變為胃氣引起的咳嗽而難以被發覺,西藥的功能僅在於消炎,而無法平抑胃氣,這才是咳嗽長期未愈的根本原因。

  這位老中醫一改之前消炎的用藥方針,先開了三帖中藥來消除積食,加大腸胃的消化和排出能力,同時要求我父親在最近兩週之內減少在外應酬的次數,加大對粗糧和蔬菜的攝入量,並且減少工作量,增加睡眠時間,然後開了幾服藥來抑制胃反流、反酸,用歸脾丸來增強脾胃的功能,僅僅過了兩週,喉嚨部位的不適感基本消失,咳嗽也基本得到抑制,甚至連由慢性咽炎引起的刷牙的嘔吐也好轉了許多。

  然而,現在社會,人們對於能夠迅速痊癒比以更小的代價痊癒看的更重,而西醫快速見效的特點也迎合了現在大部分人的心理,再加上其他原因,使得中醫的發展面臨尷尬的境況,人們往往是經過多次西醫診斷無效之後才想到中醫,但是,此時很可能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需要我們引以為戒:我們不應該忽視中醫的療效,應該加大對中醫的保護和發展,才能保證這一學科得以更好的傳承發展下去。

  篇三:中醫養生心得體會

  “民以食為天”。食物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俗話說:“醫食同源,藥食同行,先到廚房,後到藥房。”食療治病,在我國的歷史源遠流長。由於中醫治病,重視陰陽寒熱辨證食療亦當先了解食物的屬寒屬熱,屬陰屬陽,才能有的放矢。藥食同源藥物與食物具有相同的特性,不論是進補還是藥膳,都離不開中藥的搭配,因此,在選擇藥膳之前,加深對中藥特性的認識是絕對必要的,也是進補的先決條件,否則,選擇不當,不但無法達到進補的預期效果,還可能弄巧成拙。

  一、藥材的“四氣”“五味”

  溫熱寒涼是藥材的四種藥性,也稱四氣。它是從藥物作用在人體方面的表現概括而來的,也就是說,能夠減輕或消除熱證的藥物,一般屬於寒性或涼性。例如黃芩和板藍根對於發熱口渴、喉嚨痛等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即表明這兩種藥具有寒性。相反的,能夠減輕或消除寒證的藥物,一般屬於熱性或溫性。例如干姜對於腹中冷痛、四肢厥冷等有溫中散寒的作用,因此將它歸納為具有熱性的藥。因此,常聽人說某種藥非常燥熱,或是非常寒涼,不能多吃,這些也許只是針對某些人或在某些情況下如此。需要採用什麼藥材,必須依據個人當時的實際情況而定。

  五味是指藥物和食物的真實滋味,包括:辛甘酸苦鹹,這是藥食的五種基本滋味。這五種藥味各有不同的作用:

  辛:發散、行氣、行血。例如:薄荷、木香、紅花等。

  甘:補益、止痛、調和藥性。例如:人參大補元氣、熟地滋補精血、甘草調和諸藥等。酸:收斂、固澀、生津。例如:烏梅斂肺止咳、五味子斂汗等。

  苦:通洩、燥溼。例如:杏仁降洩肺氣、枇杷葉降洩胃氣、蒼朮消除溼氣等。

  鹹:瀉下作用。如海藻、昆布、芒硝等。

  二、“五味”與五臟的生克關係

  飲食五味與五臟的生克關係也應注意,如:偏嗜五味造成髒氣之盛衰失常,多食酸則可傷脾,多食苦可消肺,多甜食可傷腎,多食辛可傷肝,多食鹹則傷心。五味所禁:辛味善行氣,有散發之性,多食就會耗氣,氣病要慎,不能過量;鹹味善走血,用量過大則血行凝滯,血病要慎用;苦味善走骨,能動心火,多用則火,骨生於腎,故骨病應少食苦味食物。甘味性滯走肌肉,多食易致肌肉壅滯,故肉痛時不宜多食;酸味善走筋,有收斂作用,多食則引起筋脈拘急。飲食要葷素適宜,五味兼備才能使脾胃調和,五臟收益。

  三、藥食同源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藥食同源,如紅棗健脾,山楂助消化,梨滋陰潤肺,蕎麥是消渴病人的好食品。糯米、黑米性味甘溫,具有益氣補血、暖胃健脾,滋陰潤肺之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體虛乏力的病人。中醫還根據疾病辨證和食物性味,採取以動物的內臟來補養人體的臟腑,如貧血目疾夜盲症。肝虛可用豬肝,腎病用豬腰,遺尿用豬膀胱,腎病用豬肚等。在辨證施膳時要遵循中醫的“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治療原則,進行食性的選擇配膳。寒涼性食物,如小米、赤小豆、綠豆等,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的作用,可用於熱證的調護。熱性溫性的食物,如糯米、黃米等,甘溫食物,具有溫中、補陽、祛寒之功效,可用於寒證病人的調護。辛散類食物,如蔥、韭、姜、蒜、辣椒等,具有解表散寒之效,可用於風寒感冒患者的調護。苦寒、甘、寒性味的食物,如各種水果及一些瓜類多有清熱、瀉火、解毒等功效,可用於溫病熱盛傷津者的調護。

  四、均衡營養,合理膳食

  人體是一個整體,有諸內者,必形諸外,視其外,應知其內臟、皮膚、毛髮、指甲等的改變,必是臟腑功能失調或衰減而致。機體功能能量的平衡全賴於氣血生化之源的脾胃能否建運脾胃正常運轉的重要之處在於飲食有節度、按時適量、不過飢、過飽、過熱、過冷、不擇食、偏嗜、注意飲食平衡,是保證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在飲食調護中,注意為患者提供豐富多樣的食物,避免單調飲食品種,不僅要有雞、魚、肉、蛋、奶、谷、豆、果蔬,而且在形式上要有流質、半流質、軟食、普通飲食及特製的營養液等。患病之體,臟腑功能紊亂,脾胃多受累,使運化功能減退,給予清淡食品,不僅易於消化吸收,亦可減輕胃腸負擔,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但是單純素食、蛋白質含量較低,維生素和鐵、鋅等微量元素吸收減少,利用率較低,不能滿足患者的生理需求及病理要求,只有在素食的基礎上搭配適量的葷腥之品,才能滿足病體之需注意切忌過量。

  運用中醫食療基本理論指導飲食調護,是中醫臨床辨證施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體現了藥療、食療相結合,是中醫臨床護理的一個特點。在臨床辯證準確下做到藥食相須,寒溫相宜,五味相適,就能提高療效,使病人儘快康復;反之則影響藥效,加重病情。在護理過程中如何指導病人進行食療是非常重要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