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習《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心得體會

關於學習《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心得體會

  近段時間,我們按照中心校要求,組織全體教師學習了《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透過學習,我感觸很深,對規範辦學行為有了深入的體會和新的認識。引發了很多思考,現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一、要轉變觀念,緊跟形式發展。

  作為一位普通的小學教師,透過此次學習讓我深深地感受到規範辦學行為、迴歸素質教育、實施課程標準帶來的變化。規範辦學行為是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是加快教育改革和發展,規範辦學行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我們順應時代潮流,迎接新的挑戰的必然選擇;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現實基礎。

  二、要加強職業道德修養

  新時代要求我們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學高為師,德高為範。

  教師的職業特點是永遠和學生在一起,教師需要的是永遠擁有一顆火熱、誠摯的童心,一顆不停躍動著的愛心。從這個意義上說,不愛學生的教師不會是一個好教師。教師要容忍學生的無知,寬容學生的過錯,忍讓學生的挑剔,精神世界愈遼闊,心理境界就愈豐富。所以,教師只有時時、處處、事事都以身作則,以身立教,才能完成對學生的思想品質的感化效能。在工作之餘,要多讀書,讀文學經典、教育專著,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蘊和教育教學能力,讓自己成為知識淵博、充滿魅力的教師;讓自己成為深受孩子歡迎的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關心愛護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積極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更重要的是要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身素質,提高課堂效率,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綜合型人才。

  三、要嚴格規範教學行為。

  反思自己,我們經常會把考試成績奉為教育的方向,導致教學中片面強調學生的考試分數,而忽視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透過這次的學習,在今後的教學中,嚴格按學校的課程表上課,不能只重視考試科目的'教育教學,忽視音樂、美術、體育、資訊科技等科目的教學。我們要把學生的健康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尤其是對學習有困難的後進生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關心和鼓勵,在平時的教學中不能佔用學生的體育課及大課間活動時間,不佈置過多的家庭作業,切實把課內外過重的課業負擔減下來,依法保障學生的休息權利。把屬於學生的體育、睡眠、娛樂時間真正還給學生。

  四、 抓好學生品德教育,提高學生素質。

  我國古代的教育家早就說過,人者,德為先。學校工作,育人為先,知識次之。一個人的品德好壞往往能決定他行事結果的正與負,合理地進取,合理地忍讓,適當時敢於競爭,關鍵時能顧全大局。但如今的學生們已越來越不會接受批評,受了點委屈後就要死要活或喊打喊殺,不能不引起大人們的注意。所以,我們有責任做好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尤其心理疏導,抗挫折教育,培養健全人格學生是我們的使命與職責所在。

  五、要切實營造育人環境。

  作為教師,要積極構建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的育人環境。注重最佳化家庭教育,正確引導家長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和管理孩子。和家長多聯絡、常溝通,瞭解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和生活狀況以及思想動態,同時向家長彙報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及其它方面的情況。家校聯手,共同教育孩子,以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標準》對我們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鑽研精神,用一片赤誠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人,崇高的師德塑造人。讓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這是我們為之奮鬥最終的目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