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文學概論》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

參加《文學概論》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

  這次參加《文學概論》課程培訓,雖然來自非中文專業的教師不乏其人,但來自教育學院的全國好象就我一個,雖然與王、陳老師以及各位“同學”只是網上相逢,但與會者陣容之龐大、課堂討論氣氛之熱烈以及授課老師話語之機鋒,還有一些大家共同面臨的問題與相似的因應之道讓我這個“遊兵散勇”倍感文藝學大家庭的親切與溫暖,這一切對於促進我對本學科知識的學習和課程建設的思考,也必將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下面就對會議中在老師們的啟發下的一些心得體會做一個簡單的記錄。

  一、回到作品解讀

  這次會議,見識了老師們對作品解讀的重視,也充分感受了他們解讀作品的功力。比如王老師對牛漢《夜》的細讀就非常精彩,而王老師轉述的胡經之先生的說法“做理論的關鍵是把例子講透”對我以後更具有指導性的意義。事實上,我學習文學理論的初衷不就是迫於解讀作品的壓力嗎。當初因為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乃至於外國文學一樣都不能割捨,所以轉而投向文學理論,想一把抓,結果學得有些暈頭轉向,而且作品也沒有心思去讀了,與文學好象漸行漸遠,頗有背道而馳之感,也許只有在作品解讀中我才能找到一種對文學的感覺。而且,我覺得在課堂拿理論的話題與學生互動也顯得勉為其難,

  對於我們中文類的學科越來越邊緣化的小學教育專業來說,想學生具備一定的理論積累從而與我們對話多少是一種奢望。但是作品解讀就不同了。有時候,一個不經意的例子引起學生熱烈的討論後所帶來活躍的課堂氛圍是很令人歡欣鼓舞的。因為對於作品,學生就容易切入,而且每個人的.接受角度都有一定的價值,對話也就顯得有意義,而且在討論中,我們還往往會有意料之外的收穫。總之,在圍繞作品展開的對話中,學生不但可以感受到教師的藝術敏感力,還可能和教師形成審美共識,更會體會到相關理論高屋建瓴的穿透力。

  二、關於學以致用

  如果說作品解讀,可以使學生感受理論的用武之地,從而產生對理論內在的興趣的話;那麼對於學生來說,文學理論與專業方向的結合點應該可以帶來他們外在的學習動力。這是我一點粗淺的想法。中文專業的文學概論教學也許可以“我”為中心,從學理上展開;但小教專業也許只能以“他”為中心。由於我的學生基本上都是小教專業,在講授基本理論之餘,我嘗試把接受論與中小學的閱讀教學相聯絡,創作論和中小學作文教學相聯絡。就實際效果來說,針對當前中小學語文教學的一些誤區,聯絡相應的文學理論探討教學改革的措施,還是能夠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的。當然我們文學概論課沒有必要追求面面俱到,因為有些問題不是文學概論這門基礎課所能解決的。比如敘事文學的解讀,我們也許可以根據敘述學的相關理論舉例講得頭頭是道,但讓學生學以致用,卻是勉為其難的。

  三、關於教材處理與作業

  王老師認為在教材的使用上,大的框架宜以教材為主,具體的知識點則要發揮個人的心得體會。王老師和陳老師的示範課就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確實,我們一方面要從學理的角度吃透教材,另一方面,我們還要從教學的角度儘量做到深入淺出。我曾經根據課本的說法把典型形象的審美特徵整合為五個統一,特別是把“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的那一部分也整合為“典型環境與典型人物的統一”,感覺還不錯。我又曾經在文學本質論(陳老師稱之為屬性論,這點我很贊同)中把文學解釋為:“文學是以對生活的體驗為基礎的作者與讀者圍繞語言作品進行的一種審美活動;又是以這種審美活動為中心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一種人類精神探索的文化載體,商品社會的一種文化產業。”前者是圍繞文學活動四要素提出來的關於文學的“最小公約數”,據此來探討文學的體驗特性、審美特性、語言特性、交往特性;後三者是根據當代文學三大版塊(即官方文學、通俗文學與精英文學)提出來的,因為都符合一定的文學慣例,都融入了文學大家庭。當然,我這個說法還有一些問題未整合好,而且我懷疑是不是走得太遠了,希望看到文章的老師同學批評。

  關於作業,王老師確實有一套,利用網路平臺,以作業促進大家一起交流、提高學習的興趣和參與的樂趣,真是哈貝馬斯所謂的理想語境。這讓我收益匪淺,接下來就要依葫蘆畫瓢,著手摺騰一個網路平臺,好好地促進一下下學期的教學。

  四、其他

  兩位老師的示範課,讓我們從學理到教法全方位地感受文藝學重鎮北師大的教學風範,受用不盡。有些地方和我的想法暗合,使人倍感親切,比如用趙麗華詩歌來說明文學慣例。有些地方講解引人入勝,比如牛漢的《夜》,我第一印象並不怎麼樣,但經過王老師層層深入的細讀,終於茅塞頓開。不過,也許是詩無達詁,個別作品的理解我有點自己的看法,敬請批評指正。比如對韓東詩歌《你見過大海》的理解,王老師在說明這首詩消解了大海神話、大海形象的同時,還指出“這首詩表明了親見的大海的可靠性和想象的大海的虛幻性。”(見王一川《文學理論講演錄》P61)這是不是一種過度解讀呢?在我看來,這首詩和《有關大雁塔》一樣,它的意義就在於解構。這些詩歌是韓東早期的作品,作為一個哲學系的大學生,他當時能做這樣的解構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事實上,在所謂“打倒北島,PASS舒婷”的第三代詩歌運動中這兩首詩歌就是以它們的標誌性意味而被當代文學史一再引用的。正如韓東的那首《聚會》(一個熟人/在一次熟悉的聚會中/熟練地哭泣/等待另一個人/嫻熟的撫慰/這些事都能熟能生巧/你為什麼不/熟視無睹?),正如蘇軾那首《琴詩》,只是觀念的傳達,而非形象的塑造,從詩歌的審美角度來說,我感覺這首詩還是比較粗糙的。“人人都這樣”那句話尤其粗暴。《有關大雁塔》我感覺好些,除了下面的句子:“也有有種的往下跳/在臺階上開一朵紅花/那就真的成了英雄——/當代英雄”。這些調侃的話顯得有點粗俗,刪掉也不影響整體意思。韓東我一直印象挺好,不過昨天再翻翻他早期的作品,感覺他有些詩歌特別是表達觀念的詩還是比較粗糙(比如《你的手》中居然有“輕微的重量/逐漸變成了鉛”這種汪國真式的句子),相對來講,有些比較感性的詩句就寫得不錯了,比如《逝去的詩人》,比如《明月降臨》。

  同樣,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句話是不是悖論呢?我覺得從總體上把握這首詩語境中的反諷和悖論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復原生活畫面,把“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解釋為悖論性的語句,——事實上,“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種情景只是想象之辭啊。這些年輕的詩人,他們的詩思未必那麼縝密、那麼理性化,畢竟他們和“無一字無來歷”的杜甫不同。呵呵,我老是用我的小人之心,懷疑學者們作過度解讀。班門弄斧,貽笑大方了。

  最後,感謝王老師、陳老師!感謝全國高校教師網路培訓中心!感謝在論壇上交流的各位同學!我將好好地消化這次培訓的內容,並以這次培訓作為契機,努力進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