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衛生安全教育心得體會(通用6篇)

食品衛生安全教育心得體會(通用6篇)

  食品安全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在學校直接關係到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下面是小編準備的食品衛生安全教育心得體會(通用6篇),歡迎閱讀。

  食品衛生安全教育心得體會1

  食品,說的普通一點就是我們每一天吃的和喝的。人的生長髮育,健康水平,勞動本事和壽命長短所需要的營養都來源於我們一日三餐中的食物。食品安全指的就是無毒、無害,貼合它該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會造成任何急性、慢性危害。當今社會只要提到食品安全,人們心中是異常關心和關注的。可是,在我們吃食物的時候,我們不會想食品生產過程是怎樣的,也不去想是否真的經過了國家衛生檢查,我們研究的只是口感的好與壞,有時吃了問題食品我們也混然不知,等到出現問題時,我們可能也不會發現是食品原因引起的,當然就更拿不出任何證據來證明,那麼我們該怎樣辦呢?

  首先,我們應當到正規商店裡購買食品,不買學校周邊、街頭巷尾的“三無”食品;不到沒有衛生許可證的小攤販處購買食物;不到無證攤點購買油炸、煙燻食品;要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食品,儘量選擇信譽度好的品牌,不要盲目隨從廣告,廣告宣傳並不代表科學。

  其次,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異常是飯前便後,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不吃黴變的食物;不吃生、冷、不清潔食物;不吃變質剩飯菜;少吃或不吃冷飲、零食;不要長期吃辛辣食品;不隨便吃野果;吃水果後不要急於喝飲料異常是水;劇烈運動後不要急於吃食品和喝水;不喝生水;少吃或不吃醃製食品;

  最終,就是要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機體免疫力,抵禦細菌的侵襲。

  只要從以上三個方面入手,認真學習食品衛生知識,掌握一些預防方法,提高我們的自我衛生意識,就能最大限度減少食物中毒的風險度,從而預防食物中毒,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

  食品衛生安全教育心得體會2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問題關係到每個人的身體健康,牽動著每個人的神經。儘管它有如此大的重要性,但卻屢禁不止,每年都有食品問題出現。應對這樣的問題,我感覺很悲哀,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態度不明確,不堅挺,導致這樣的問題成出不窮,屢禁不止,值得我們深刻的反思。

  談到食品安全,那首先要明白什麼是食品安全。簡單的講食品安全就是對人體健康,對生命安全,對食品的更高要求就是沒有受到環境的汙染。

  大家都明白食品質量安全關注的重點就是食品的汙染對人類的健康、安全帶來的威脅。作為一名中學生,我更深知學校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學校的食品安全問題關係到同學們的身體健康,在學校和社會齊抓共管的同時,同學們自我也要學會怎樣辨別安全和衛生的食品。

  第一要明白的常識,不是含食品新增劑的食物就必須不安全不衛生,嚴格按照國家標準使用食品新增劑,是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的。主要是此刻一些不良食品生產銷售商,超範圍、超劑量使用食品新增劑,或使用工業級原料頂替食品新增劑的行為,將嚴重危害消費者的健康。

  第二食品在食用前必須要徹底清潔。生吃瓜果要洗淨。瓜果蔬菜在生長過程中不僅僅會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蟲卵,還有殘留的農藥、殺蟲劑等,如果不清洗乾淨,不僅僅可能染上疾病,還可能造成農藥中毒。另外也要避免進食生鮮或未經徹底加熱的魚、蝦、蟹和水生動植物,以防止未被加熱殺死的細菌病毒寄生蟲進入人體導致傳染病發生。

  第三就是不要食用一些來路不明的動植物,不要認為野生的東西就是營養的,大家應當明白非典,致命的冠狀病毒可能來自於野生動物的果子狸,一些動植物體內本身包含天然毒素。

  第四選擇新鮮和安全的食品。購買食品時,要注意檢視其感官性狀,是否有腐敗變質。尤其是對小食品,不要只看其花花綠綠的外表誘人,要檢視其生產日期、保質期,是否有廠名、廠址、生產許可證號(QS號)等標識。不能買過期食品和沒有廠名廠址的產品。否則,一旦出現質量問題無法追究。

  第五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到沒有衛生許可證的小攤販處購買食物。飲用貼合衛生要求的飲用水,最好是喝白開水。提倡體育鍛煉,以增強機體免疫力,抵禦病菌的侵襲。

  只要我們認識和了解食品安全知識,掌握一些預防方法,提高自我衛生意識,就能最大限度減少食物中毒的風險度,健康消費、科學消費、安全消費,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食品安全的問題需要我們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履行起我們共同的職責,構建和諧健康的生活。

  食品衛生安全教育心得體會3

  食品安全一向倍受關注,因為我們的日常生活根本離不開食品。所有人都明白這一點,但又總一些人,讓我們擔心,我們的食品是否安全,是否衛生。

  最近的孔雀石綠、蘇丹紅等這些是已經被消滅了還有紅心鴨蛋等還沒完全被解決的。可是就算它們此刻已經給解決了,可是我們還要擔心它們還會不會在不就的將來捲土重來呢想到那裡,我就不禁想到了在幕後不斷製造這一些危害人生安全的食品的人。於是我就發出了這樣的疑惑這些人是為了什麼我想還是為了一個字錢,錢是魔鬼得意的誘餌。因為錢,這世界上發生過多少次的謀殺、搶劫和盜竊誰能想到這麼一張張的錢幣,竟是想監獄和法庭輸送罪犯的供應商。

  也就是因為了錢產生了:人工合成甜味劑(糖精鈉、甜蜜素)和防腐劑(苯甲酸鈉、山梨酸鉀)等食品新增劑的使用情景。所以,我十分的想些人明不明白,他們的產品危害了多少人有許多的人因為吃了這些所謂的衛生、安全食品而上吐下瀉乃至丟了性命的!

  可是,我想,除了批評那些只明白賺錢而不顧及他們身體健康、安全的人以外,我們還要提高自我的防範意識!

  如:蘋果過於的發亮說明蘋果可能打過蠟。葡萄上的白斑過多可能就是農藥使用過量。

  這些說明,防禦食品中人為的新增化學物質、有害物質有些是可是用肉眼或簡單的方法檢驗出來的。

  我們要關注食品安全,要為了我們的健康而努力,要為了我們的禮貌而努力。

  食品衛生安全教育心得體會4

  確保食品安全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環節,創新食品安全治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資料,實現最嚴格食品安全監管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有力抓手。指出,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交代,是對執政本事的重大考驗。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20xx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以下簡稱《工作安排》)從找問題、抓改革、出實招入手,打造治理體系和治理本事升級版,主動適應食品安全新常態。

  一、以問題為工作導向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要讓民眾對改革有更多獲得感,必須保障食品安全這一基本民生。《工作安排》結合當前經濟新常態特徵,系統梳理與日常消費關係緊密的食品品種、產業和區域,根據“點、線、面”的邏輯架構,著力解決食品安全突出問題。

  一是“點”,圍繞重點品種加大整治力度。

  由於環境對發展的承載本事已接近上限,土壤、水體等環境汙染問題嚴峻,食用農產品源頭治理壓力加大。必須嚴格管控化肥、農藥獸藥等投入品使用,加大糧食、畜禽、農資等監管力度。強化縣鄉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本事,探索建立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管理銜接機制。在食品生產經營環節,圍繞嬰幼兒配方乳粉、嬰幼兒輔助食品、乳製品、肉製品、食用植物油、“大桶水”、白酒等重點大宗食品開展綜合治理。針對超範圍超劑量使用食品新增劑和食品中非法新增非食用物質、食品中檢出塑化劑、食品標籤標識不貼合規定等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治理。嚴格進口食品准入和回顧性檢查,嚴格實施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註冊。

  二是“線”,抓住重點企業和新型業態等“關鍵少數”。

  簡政放權放寬了事前准入門檻,食品生產經營主體數量呈“井噴”出現,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經濟下行帶來的生存壓力勢必影響到企業誠信守法觀念和質量安全意識,一些非法利益鏈條的構成極易導致“破窗效應”。所以要加強對大型食品生產加工、流通餐飲企業的監督檢查,規範對小作坊、攤販等管理,繼續打擊無證無照、銷售和使用無合法來源食品和原料。與此同時,隨著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第三方餐飲服務平臺、O2O食品零售等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層出不窮,將帶來安全隱患新形態、違法違規行為新型別。監管部門需要未雨綢繆,主動應對未來未知風險。

  三是“面”,排查和防控重點區域風險。

  在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同推進過程中,食品安全問題容易引發區域性和系統性風險。有必要加大對農產品主產區、食品加工業聚集區、農產品和食品批發市場、農村集貿市場、城鄉結合部等重點區域的監管力度。加強對學校食堂、旅遊景區、繁華商圈、交通樞紐等就餐人員密集場所的監管,對農村團體聚餐進行指導,防範食物中毒事故發生。具體要開展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基本情景統計調查,制定實施農產品和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監督抽檢計劃,加強結果分析研判。在此基礎上制定風險清單,根據風險特徵明確關鍵節點、職責人、檢查頻次等資料。

  二、全面深化改革提升治理本事

  轉變政府職能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關鍵,食品安全則是考量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標尺。《工作安排》從機構隊伍專業化、監管模式科學化、工作格局系統化三個層面深入推進改革,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本事。

  一是突出食品安全首要職責,完善統一權威監管體系。

  當前食品安全監管任務繁重,而體制改革仍處於過渡期。要合理劃分各級食品安全監管事權關係,強化各級食品安全委員會綜合協調作用。加快完成市、縣食品安全監管機構改革任務,抓緊職能調整、人員劃轉、技術資源整合,充實專業技術力量,儘快實現正常運轉。尤其要健全鄉鎮(街道)或區域食品安全監管派出機構,研究建立有關管理制度,著力解決基層監管本事薄弱問題,打通“最終一公里”。完善基層食品安全網格化管理體系和職責體系,改變“牛欄關貓”的狀況,防止食品安全在第一線失守。值得注意的是,綜合設定市場監管機構的地方,要以實事求的態度對待工作,把食品安全作為綜合執法的首要職責。

  二是將風險分析、日常監管和應急處置有機結合,最佳化食品安全監管模式。

  從理論上說,食品安全監管要順次解決風險隱患、違規行為、危機事件三類問題。

  首先是提高風險監測和評估本事,完善食物中非食用物質名單,開展相關檢驗方法研究。建立部門間風險監測資料共享與分析機制,提高大資料利用度。

  其次是提高全過程日常監管本事,用科學監管的規則和方法開展分類分級重點監管,健全以隨機抽檢、飛行檢查、動態監督為主要手段的日常監督檢查制度,立體式監控違法違規行為。

  最終是提高應急本事,強化跨區域、跨部門應急協作和資訊通報機制,建立覆蓋全國的突發事件資訊直報網和輿情監測網,健全國家食品安全應急體系。

  三是用好“錢袋子”,借力“筆桿子”,亮出“刀把子”,構築食品安全工作格局。

  食品安全不是監管部門一家的事,而是各級地方政府承擔的屬地職責,必須綜合發揮資金投入的激勵作用,宣教科普的引導作用和刑事司法的威懾作用。

  一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強技術創新和基層執法裝備配備,強化檢驗檢測本事建設,加快資訊化建設步伐。持續開展“餐桌汙染”治理,擴大食品安全城市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立試點工作。

  二要強化宣傳引導,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食品安全公益宣傳和科普工作,提高公眾食品基本安全知曉率。

  三要加快出臺行刑銜接的指導意見,繼續推動公安機關“食藥警察”隊伍建設,依法嚴懲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

  三、在法治框架下探索新招實招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決定,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工作安排》著重強調健全法規標準,在嚴守法治的框架下探索“兩張清單”,進一步推進食品安全治理體系現代化。

  一方面是法無授權不可為,用“權力清單”最佳化市場準入。

  夢想的治理體系應減少企業行政許可負擔,經過最佳化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提升產業整體素質。例如進取穩步推進食品生產經營許可改革,逐步擴大保健食品備案範圍。制定修訂食品安全標準,加快構成貼合我國國情和國際通行做法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推進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探索建立統一的食品信用分級分類標準,構建守信激勵、失信聯合懲戒機制。開展食品安全職責保險試點,探索建立政府、保險機構、企業、消費者多方激勵約束機制。繼續推進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兼併重組,組織對其開展食品安全審計,等等。

  另一方面是法有規定必須為,用“職責清單”約束企業行為。

  企業是食品安全的第一管理方、知情者和職責人,其行為貫穿全產業鏈條。監管部門應在資金、裝置等微觀要素上少設“路障”,在市場行為規則上多設“路標”,培育食品企業的主體職責意識。譬如加強執法規範化、資訊化建設,全面落實監管執法職責制。探索建立食品檢查員制度,加大企業現場監督檢查和現場行政處罰力度。建立統一高效、資源共享的國家食品安全資訊平臺,加快建設“農田到餐桌”全程可追溯體系。建立食品生產企業風險問題報告制度,督促食品經營者履行進貨查驗和查驗登記義務,在餐飲服務單位推行“明廚亮灶”。研究建立餐飲服務單位排放付費即餐廚廢棄物收運、處理企業資質管理制度。

  黨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人民的利益,柴米油鹽的安全就是人民的突出願望。除了政府監管,還應進取發揮市場機制和社會監督的作用。僅有以改革為動力,以法治為保障,才能從根本上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夯實基礎。

  食品衛生安全教育心得體會5

  食品安全工作是關係到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大事,特別是各學校、幼兒園食堂及學校周邊的餐飲單位的食品安全更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我鎮先後為72家餐飲單位(飯店46家,早餐11家,職工食堂3家,學校餐廳2所,幼兒園食堂10所)辦理了餐飲服務許可證,從業人員148人辦理了健康證,保證了食品安全工作健康有序的開展。下面我就全鎮20xx年食品安全工作開展情況彙報如下:

  一、健全網路,構築食品安全保護組織領導體系

  今年我鎮針對工作人員變動情況,年初調整成立了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了以鎮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食品安全督管所、工商所、獸醫站、衛生院、派出所、司法所、中心學校、安監站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鎮食品安全協管員由衛生院院長擔任,明確了41個村各有一名資訊員,制定了工作計劃,保證了食品安全工作的有效實施。

  二、廣泛宣傳,營造良好的食品安全工作氛圍

  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宣傳教育是前提。今年以來,我們根據我鎮實際情況,按照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要求,深入餐飲飯店、校園、農戶、農民合作社中間進行食品安全宣傳,同時集中開展重大節日食品安全宣傳活動,張貼標語300條,懸掛橫幅4幅,印刷材料1200多份,發放到餐飲單位和群眾手中,使加強食品安全的意識更加深入人心。

  三、加強監管,切實做好當前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工作

  我們根據xx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工作要求,採用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檢查方法,確保檢查質量。今年兩次月由領導小組成員,協調衛生院,對每一家餐飲單位,透過查證、驗證、辦理健康證、現場檢查環境衛生、製作間及進貨臺賬等方法,要求各餐飲單位嚴把進貨渠道關,嚴禁使用地溝油、違規食品新增劑,做到防蠅防鼠。特別是把xx學校、xx學校和10處幼兒園,作為監管重點單位,採取季度檢查與不定期檢查相結合,一旦發現食品安全問題,隨時提出整改意見。透過我們認真細緻的檢查,今年以來鎮域範圍內所有餐飲單位沒有食物中毒事件發生。

  四、突出重點,全面排查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隱患

  針對夏季及節假日、中考期間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的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將各類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鎮食品相關部門安排執法人員對容易誘發食品中毒事故的重點區域、重點單位、重點時段、重點品種進行專項檢查,特別是對學校(幼兒園)食堂、企業食堂、學校及旅遊景區周邊餐飲單位包括學校周邊小餐館的監督檢查加大力度。

  五、嚴格執法,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對檢查出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責令其限期整改,對性質惡劣、後果嚴重的案件,將加大處罰力度,對學校周邊、旅遊景區無證經營的餐飲單位堅決予以取締。對學校(幼兒園)食堂的檢查將嚴格落實四個一律:凡未開展食品安全自查的,一律予以通報批評;凡管理制度不落實的,一律限期整改;凡未取得餐飲服務許可或不具備許可條件的,一律不得供餐;凡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一律從嚴從重懲處。

  六、抓好應急,妥善處理食物中毒突發事件

  我鎮高度重視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應急處置工作,實行屬地管理,餐飲單位在哪個村由哪個村具體負責,完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應急預案,加強應急管理,落實責任,居安思危,有備無。一旦發生食物中毒突發事件,要密切配合監管部門,控制現場,妥善處置,不得漏報、瞞報事實真相,不得蓄意隱藏、毀壞相關證據,否則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從嚴懲處。

  總結回顧今年來的工作,在上級領導和各部門的正確指導和市區人大代表的關心監督下,我們將日常監管和抓好專項整治相結合,將抓好整治宣傳和健全長效機制相結合,使整個食品安全工作取得良好局面。但依然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是食品企業監管點廣,監管力度不夠,加之監管人員少等原因,致使食品質量監管的精細化水平不高,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二是飯店分佈比較鬆散,交通不慎便利,給我鎮食品安全監督造成了一定阻礙;

  三是食品安全監督時間緊迫,進行專業的培訓學習不夠,需要進一步提高專業人員業務素質。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1、完善食品藥品安全工作責任制,理順監管職能

  堅持“誰許可、誰監管、誰負責”的原則,明確各部門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責任,進一步理順監管職能,完善綜合協調和執法聯動機制,統一組織協調跨環節、跨行業的聯合執法、監督檢查和集中辦案行動,逐步形成各負其責、相互配合、反應敏銳、無縫對接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格局。

  2、抓好專項整治,規範食品市場秩序

  認真總結監管工作經驗,進一步查詢監管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針對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找準監管工作突破口,主動出擊。

  3、加強宣傳教育,營造良好氛圍

  採取多種形式開展各種活動,利用集市宣傳和發放宣傳材料,加強對《食品藥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和食品藥品安全知識宣傳,逐步提升食品生產者、經營者和廣大消費者的食品藥品安全責任意識,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的社會監督,延伸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鏈條。以《食品安全法》為重點內容,對廣大群眾、食品從業人員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宣傳培訓,不斷增強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強化食品生產經營者的守法意識和自律意識,為食品安全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

  4、強化監管措施,確保鎮域食品藥品安全

  加大監督力度,定期配合相關部門進行檢查,積極配合市區督察組進行集中整治,並對部分小攤點進行規範,定期抽查食品質量,努力做好食品安全示範建立工作,強化對重點區域、重點環節和重點時段的整治,切實強化監管措施,保證食品市場安全。繼續推行食品藥品安全資訊公示制度,全面提升經營業主自律性。進一步實施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索證索票、購銷臺賬、原材料備案等管理制度,從源頭上防止假冒偽劣食品進入市場。組織專項整治行動,堅決查處有礙食品藥品安全的違法行為。嚴格規範城鎮無證餐飲管理,實施餐飲服務臨時許可證試點,遏制無證無照經營勢頭。

  5、創新管理機制,整合資源

  依託鎮內資源,成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領導小組,負責本鎮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及行政審批資料初審工作,幫助辦理審證驗證及相關手續;實行食品藥品安全責任制度,誰管轄誰負責,簽訂目標責任書,確保責任到位,工作到位。對藥品管理實行鎮衛生院院長和監管所領導小組進行定期檢查,確保藥品進貨渠道正常,保證就醫無假藥。建立本鎮餐飲服務單位檔案,及時掌握各餐飲單位情況,使食品藥品監管工作常態化、制度化、規範化。確保我鎮人民群眾食品、藥品安全工作,使我鎮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再上各新臺階。

  食品衛生安全教育心得體會6

  近幾年來,由於關於食品安全的事件層出不窮,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這些事件暴露了我國食品安全的監督和管理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下頭就我就幾個方面來講講加強食品安全性的幾項措施:

  一、強化源頭管理

  近年來我國食品產業發展快速,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逐年加大,但同時由於准入門檻低等原因,很多食品企業規模小、分佈散、集約化程度不高,自身質量安全管理本事較低。龐大的食品生產消費量、眾多的生產經營者,再加之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還不健全,這些我國食品安全基礎薄弱的最大制約因素。要從根源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首先應建立從農場到餐桌全過程的產業鏈監控體系,無論是蔬菜還是肉食,只要是食品範疇都應當列入監控範圍之內。從生產資料如水、土壤、飼料開始,就應當加強監控,不能等到進入市場時再檢測。

  二、建立信用檔案加大教育宣傳

  近年來發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凸顯了我國食品行業的信用缺失問題,信用缺失已經成為制約我國食品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為此政府應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信用檔案,真正在全社會建立產品源頭可追溯、去向可追蹤、資訊可儲存、產品可召回、查有線索、找有依據的良性執行機制。同時,完善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機制,加大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力度。當前公眾的食品安全防範意識、法制觀念並未有大的加強,教育是食品安全防禦措施的基本環節。社會應構成一種氛圍,使食品的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兼具食品安全的支持者、維護者和創造者三重身份,從而降低監管成本,提高監管效力。

  三、整合監管機構

  我國食品安全管理分別由食品藥品監管、農業、商務、衛生、質監、工商等多部門實施分段管理,可能出現“多頭分散、銜接不緊”的狀況。所以應當進一步理順食品安全管理體制,由一個部門為主實施“綜合性、專業化、成體系”的監管。不論食品哪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追究該部門的職責,從而避免監管缺位或者職責交叉、職責不清,最大限度地堵住監管漏洞。

  四、加大執法力度

  在我國,之所以出現接連不斷的食品安全事件,與法律對違法者的懲罰力度是有關係的。當企業違法時,中國法律對其的處罰是: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能夠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10倍的賠償金。這種標準的處罰絲毫不能威懾到企業。一些違法食品生產商就是因為“過低的違法成本”,才敢生產“問題食品”。所以,要對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活動始終堅持嚴厲打擊的高壓態勢,違反法律法規的要從嚴懲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