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教師》讀書心得體會5篇

《致教師》讀書心得體會5篇

  教師,既是一份職業,也是一個志業;那既是一份職責,更是一種使命。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致教師》讀書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參考!

  《致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

  讀了朱永新老師的《致教師》後所引發的一系類感想,關心、關注、關懷每一個學生,是每位教師應該保持的工作作風。

  讀了朱永新老師的《致教師》後所引發的一系類感想。關心、關注、關懷每一個學生,是每位教師應該保持的工作作風。但現實生活中不是每一個教師都能做到。應該說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每一個學生都應該享受到教師公平公正的教育。教師應該一視同仁。由於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們對待學生總有不同的態度和心情,他們總是偏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歧視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好”學生犯錯老師總為其開脫,“差”學生犯錯老師們總認為是學生的不對。因為,成績好的學生能給教師帶來成功的喜悅,教育的希望,職業的幸福感,而紀律差成績差的學生總是讓教師花更多的時間而沒有得到半點的快樂和安慰,他們總是讓教師操心,讓教師失去職業的成就感。因此,公平公正對待每一個學生,說來容易做到難。

  只有公正平等地面向全體學生,公正平等地看待每一個學生,我們才會贏得學生的心,我們的教育才會有說服力,有感染力!在教育教學中,我們應該怎麼做到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呢?

  首先,要一視同仁,正視差異。作為教師,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長處和不足,不要輕易地看不起自己的學生,今天學生學習不行並不代表明天他不行,我們的學生幾年後發展的差異是非常大的,當他們在學校的時候就應該給他們公平公正的待遇。

  第二,要學會體諒和寬容。學生的身心正處於一個成長的時期,教師需要設身處地從學生角度考慮他們的感受和行為,要體諒學生,同時對學生身上發生的一些不盡如人意的事情,要給予寬容。

  第三,要給學生提供多樣的發展機會。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的多元智慧理論認為,每個個體都具有自己獨特的智慧結構形式,即都具有自己的智慧強項和弱項。這種差異並不表現為好壞、高低、貴賤之間的差異,而是多樣化的表現。每一個學生都有其自身獨特的價值,在教育教學中應該承認差異、適應差異、追求多樣性,儘可能的提供適合學生髮展的機會,保證學生有機會獲得適合其特點的教育。

  第四,要多鼓勵少批評,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我們當教師的都想得到領導的表揚,何況我們的學生呢?學生經常性地得到教師的表揚,就會充滿激情去爭取更大的進步;如果每做一件事都得不到承認和肯定,就會喪失信心,失去前進的動力。作為教師不僅要表揚表現好成績好的學生,更要創造機會表揚平時表現不好成績不好的學生,他們的進步更難,他們的一點點小進步教師就要敏銳地去發現並加以表揚與肯定,這樣長期加以關注學生自然會養成良好習慣,各方面的表現就會不斷地好起來。

  《致教師》讀書心得體會2

  最近的空餘時間,都是在讀朱永新的《致教師》這本書,書名很吸引人,內容都是圍繞一線教師普遍關心的重要問題和成長的關鍵問題來呈現,透過朱教授深入全面地思考,解決了我們一線教師的`這些困惑。沒有抽象深奧的名詞術語,沒有枯燥乏味的空洞說教理論,而是透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針對性的加以剖析、深究。讀這本書就像在聽故事,就像在同朱教授面對面相互聊天談心,一位慈祥的長者正施慧於民。讀了之後,收穫很大。

  很喜歡書中的一個章節“每個孩子都是天使——如何對學生一視同仁”。朱永新教授指出,我們之所以對孩子有不同的態度,往往是由於我們給孩子貼上了不同的標籤。但作為一位老師,我們更應該記住:孩子的不同,不能夠成為我們厚此薄彼的理由。所以,作為教師,就一定要相信每一個生命都有著與生俱來的力量,只是有待於教育來發掘和喚醒。

  在教育教學中,我們應該如何做到一視同仁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呢?

  第一,要一視同仁,正視差異。

  只有老師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真正尊重和信賴學生。對不同性別、年齡、出身、智力、個性、相貌以及關係密切程度不同的學生能夠做到不偏心、不偏愛、不偏袒、同等對待,對於身心有缺陷的學生或後進學生不能歧視他們。

  第二,要公正合理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教師不應以自己的私利和好惡作標準處理師生關係,要給所有學生提供平等的受教育的機會。在這裡,“愛”是公正的原則,教師教育學生,必須是愛與嚴相結合。愛,不是出於個人的狹隘感情或“自然好惡”,而是出於教師對祖國和民族未來的熱愛、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出於一種高尚的道德感,責任感;嚴,也不是隨心所欲,而是嚴中有愛,嚴中有理,嚴中有方、嚴中有度。教育不是知識的發售、更不是單純的灌輸,教師應深入瞭解學生、潛心研究教育的自身規律,選擇公正合理態度、方法教育學生。

  第三,要公正合理地給予學生評價。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在評語,規則和分數面前都應人人平等,不循私情和規範準確。在我所任教的班級中,也有幾個成績較差的學生,由於平時老師對他們關注的比較多,與老師的感情較好,在課堂上他們很願意起來發言,我總是當場肯定他們的態度,給他們一個滿意的分數。這樣,老師公正的態度在學生的心目中建立起權威的形象,師生間建立起一種和諧的關係,更有利於教學工作的開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差生也同樣有,只要留心觀察就一定會發現他們的優點,從而改變對他們的態度,這樣他們也會對老師有新的看法。

  第四,要多鼓勵少批評。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學生經常性地得到教師的表揚,就會充滿激情去爭取更大的進步;如果每做一件事都得不到承認和肯定,就會喪失信心,失去前進的動力。作為教師不僅要表揚表現好成績好的學生,更要創造機會表揚平時表現不好成績不好的學生,他們的進步更難,他們的一點點小進步教師就要敏銳地去發現並加以表揚與肯定,這樣長期加以關注學生自然會養成良好習慣,各方面的表現就會不斷地好起來。

  對學生不歧視,不拋棄,不放棄,一視同仁,平等相待,這才能真正贏得學生的尊重與愛戴。相信朱永新教授所說的“你給他一個舞臺,他就能還給你一個精彩;你給他一點空間,他就能為你創造無數輝煌。”一定能實現。

  《致教師》讀書心得體會3

  細細品讀了朱老師的《致教師》,看著書中的那一個個問題,就彷彿是為我回答的。其中朱老師的一個觀點讓我尤為感動,那就是:為每個生命頒獎。每個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值得呵護的。“每個孩子的基礎不一樣,能力不一樣,個性不一樣,我們不可能用統一的標準評價所有的學生,也不能夠用一張試卷衡量所有的學生。最好的教育,應該讓每個人成為他自己,讓每個人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讓每個生命綻放獨特的光芒。

  “新教育獨特的生命敘事劇令我耳目一新。給孩子們排練適合自己的劇目,感受生命的意義。真誠地為新教育人點贊。朱永新老師說,衡量新教育生命敘事劇是否精彩,不是看學生們的演技是否成熟,佈景是否漂亮,而是看學生們有沒有真正地演繹出劇中人物的靈魂,把著作的真諦表現出來,每個學生是否真正地投入到劇情之中。人生需要的是“中庸”的智慧,是既有感情,又有思想的“正劇”。新教育生命敘事劇,就希望運用舞臺上的“正劇”引匯出人生的“正劇”。每個生命都是這個世界的唯一。關注每個生命,關注每個孩子,為每個生命頒獎,為每個生命喝彩,是教育的使命。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嘲笑中有愛迪生”。教師要充分運用賞識教育和激勵教育原則。教師請不要吝嗇你的表揚。根據多元智力理論,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己的優點的,你要善於去發現,並大力地表揚他們的“閃光點”,所謂的“後進生”並不是他們真的能力很差,而只是他們缺少周圍環境的人們給予他們的肯定和表揚。俗話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我們作為教師時刻要記住這一教學原則,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沐浴在你那柔聲細語的表揚聲中和殷切的期待目光中。

  在教學中我都會毫不吝嗇自己的讚美之詞,尤其是給那些在慢慢進步的後進生們。這些孩子在我的表揚聲中,仰起了頭,挺起了胸,表現也越來越好。

  最後,我想以泰戈爾的一句話用以自勉:“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於完美。”希望自己能夠以這樣的態度來為每一個生命頒獎。

  《致教師》讀書心得體會4

  談到教師,人們經常會說教師這個工作好,輕鬆、待遇也高;朋友們說,教師是個光輝的職業,你可別誤人子弟;家人們說做老師脾氣要好,你這脾氣要改改了;俗話說:“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很多時候,大家對我們職業的評價都是多餘神聖化。這些大帽子扣在自己的頭上,瞬間讓自己覺得亞歷山大。

  讀了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師》後,前言就顛覆了以前對教師的形象比喻,更具人性。在他眼裡,教師不是春蠶,不是蠟燭;不是一個隱喻與一個標本,更不是靈魂工程師,教師就是教師,每天都在平凡與神聖中穿行,他生命的價值在於“以現在求證未來,讓生命幸福完整”。“幸福”在哪裡呢?朱先生說,它在創造中,在服務中,在研究中,在分享中。因為創造、服務、研究與分享的教育“幸福”,每一個普通的時刻,都會煥發不一樣的光彩,每一個平凡的日子,我們都能與幸福相伴。他這樣說“職業”:教師是一個能夠把人的創造力、想象力等全部能量與智慧發揮到極限的、永遠沒有止境的職業。

  教師面對的是最深的世界——人的心靈。他們存在著無限的可能性。他這樣說“信仰”:信仰造就的樂觀,是生命中的太陽,任何境況下的人生都會因此溫暖明亮,並指引著生命中的明亮那方。他這樣說“理想”:當理想遭遇現實,總會有碰撞,總會有較量,否則,理想如何能夠稱之為理想?教育與理想是一對孿生兄弟。教育,是必要的烏托邦。他說“教師的專業成長”,將以閱讀為基礎的“專業引領模式”,以寫作為基礎的“研究反思模式”與“以同伴互動為基礎的教育生態模式”喻之為教師成長之“吉祥三寶”。他說,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個生命的敘事,在時光中創造那個更好的自己。時間抓起來是黃金,抓不起就是流水。

  還記得自己剛站走上教育崗位時的手忙腳亂和經歷的挫折,一度曾使我快失去信心。這一切我都經歷了,堅持了下來。迄今為止,我在教育這個崗位上風斗了18年了,但如今的我仍然保有當初教學的熱情的熱情。很多孩子也坦言,很喜歡我的課,因為課堂上的我比較幽默,親切。仍然充滿朱永新先生在書中談到的教師的幸福從哪裡來,他提到人的幸福大概有三個重要的來源:一是人與外部物質世界的關係;二是人與人的關係;三是與自己的關係。我的幸福感大多是來自教育,來源於特殊的學生。而我們之所以會對孩子有不同的態度,往往是因為我們給孩子貼上了不同的標籤。外貌美麗、乖巧聽話、聰明能幹、沉默寡言、頑皮淘氣等等詞語,都是一個又一個的標籤。一旦貼上了就像“牛皮癬”一樣難以卸下。這種先入為主的有色看法直接影響教師的態度。但是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天使,作為教師,要給孩子自由,給他時間,給他空間。同時要善於發現學生的特別之處,及時鼓勵表揚,也許他們會爆發出我們難以想象的能量。所以當一個特別調皮不聽話的孩子,在你的課堂上認認真真,積極參與可課堂活動時,內心的成就感和滿足感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

  《致教師》讀書心得體會5

  隨著年復一年的教學,我的鬥志,我的耐心,我的熱情,似乎像蠟燭一樣,“成灰”湮滅了。找不到了職業的幸福感,也找不到想要前進的力量,直到遇見你——《致教師》。於是,開始踏上“給我一個做教師的理由”的探索“書旅”。

  職業上的困惑和挫折總讓我產生對教育狀況無力的感覺,不想再去努力什麼,覺得自己能力和條件就在這了,折騰也是徒然。可書中提到的人生教科書——曼德拉卻說:“沒有人的生活會一帆風順,無論大小,每個人都會遭遇困境。束縛每個人的枷鎖,不是周遭環境,而是自己的心魔。擺脫這樣的枷鎖,就能享有真正的自由。”而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往往就會本能的認為“臣妾做不到”,然後找各種理由原諒自己的懦弱。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傷痛,都有著不為人知的不得已,也有著不少“無能為力”,然真正的強者並不是已經戰勝多少次困難,真正強大的是那顆勇敢的心,那個面對重重困難卻絕不屈服的信念。我開始懂得,我的不幸福首先來自我那不強大的內心,我的不曾完全努力。

  想要從職業中找到幸福感,需要深刻了解職業的魅力所在,理解職業,發現教師職業的內在魅力,也是做好教師的第一要務。雖然我們的工作有很多不確定性、充滿挑戰性也給我們增添了很多困難,但是卻因此接觸了很多“純潔心靈”,欣賞了許多祖國“最美的花”,我們的工作不但是提升自己也是在滋養別人,想來也是有趣的。我們應該真正用心對待自己的每一次講課、沒一次與學生的溝通,感受著當中的樂趣,體驗做教育的幸福,去發現教師生活中的美麗。

  《致教師》的探索沒有結束,只是剛剛開始,我正在路上想要遇見未來的自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