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論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教育理論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教育培養什麼樣的人是陶行知經常思考的問題,他認為一個人的德智體、知情意、真善美諸要素是相互滲透、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整體。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育理論學習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參考!
教育理論學習心得體會1
透過參加學校組織的政治學習,使我更深刻地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解放思想、不斷學習、更新知識、與時俱進的重要性。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師?這將是我今後必須思考和麵對的問題。因為,合格教師不是終身的,昨天的合格教師,今天不一定合格。自己只有不斷學習,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理論知識,才始終是一名合格的教師。
一、更新觀念,終身學習
學習政治理論,提高思想素質。
學習專業知識,提升專業素質。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資訊、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勇於探索,與時俱進
時代的日新月異就是對教師的挑戰,因此,教師要勇於擯棄舊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銳地瞭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主動地、迫切地學習新知識,開拓進取,更新觀念,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三、愛崗敬業,加強師德修養。
由於教師的職業,是育人、塑造心靈的事業,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透過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為人的道理,幫助學生塑造健康人格,為他們今後美滿人生鑄造堅實的基石。
三、立足本職,做好工作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無怨無悔!為了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水平不斷提高,要堅持經常學習時事政治、專業理論等;要多聽課,虛心請教。
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又是環環相扣的過程,一個環節出現缺陷就會影響其它環節,從而影響學生的正常成長。因此,教師要立足當今,放眼未來,以苦為樂,甘於寂寞,充當人梯,為家長負責,為學生負責,為社會負責,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千秋大業負責。
教育理論學習心得體會2
新世紀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使我們在教育戰線工作的人感到欣慰的同時,更感到了壓力。要想跟上時代的步伐,必須要加強自身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在自己認真研讀以後,真的感到這一決定是非常正確的,的確如前言所說,選取的文章是目前全國教育理論專家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方面的精華,既有超前意識的思考,也有從現實出發的呼喚。作為一名教師確實應該全面掌握本專業知識及發展動向,同時還必須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高尚的師德修養。否則就很難適應新世紀的教學需求。
教師、教書育人,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勞動的知識性、專業性、藝術性、創造性、複雜性、長期性和示範性的'特點,決定了教師素質構成的特殊性。教師的素質包括身體素質、文化知識素質與心理素質等。諸項素質缺一不可,實際工作讓我深切感受到道德素質的力量,這一力量常會發揮意想不到的功效。
我體會到你對學生付出真誠、付出了愛,學生總有被感動的時候,一旦他們從心底裡產生震撼、自發的產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這時再加以引導,就有水到渠成的感覺。在讀《新時代教師的法制觀念與師德修養》這篇文章時,有很多感觸,更有很多收穫。"師愛為魂、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這是對師德的高度概括。"師愛"是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是師德的核心即"師德",實踐證明教師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去精心的培養學生,只有情誼厚,才能認真耐心、細心地對學生進行教育。熱愛學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教師的愛就更加困難,所以在愛的教育中要注重藝術,掌握方法,把握時機。作為班主任我經常講做人的道理、學習的方法、集體的形成。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
教育理論學習心得體會3
透過本學年的教育實踐和政治思想品德的學習體會,我進一步瞭解到教師職業的神聖,使命的崇高,責任的重大。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對本階段政治學習的心得體會。
一、教師要具有無限的愛生之心。
沒有水就不成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熱愛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把實際行動落實到“教書育人”這一歷史使命上去,只有在自己的崗位上把本職工作做好,才能為培養更多的有素養的人才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幹一行,愛一行”。嚴格要求學生是教師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證,教師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關愛學生,才會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力量,受到學生的尊敬與愛戴。如果教學中忽略了這種情感的關愛,就等於抽掉了教學的靈魂。
教師在授課中的情感以及伴隨而發的語言,不僅能啟用學生聽課的情緒,而且能增強說理性,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只有用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感去打動學生,感染學生。學生才會在情感上與教師產生共鳴,才會“親其師,信其道”。
二、對待學生要溫和、微笑、多讚揚。
微笑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熱忱、關心和愛護,是“愛”的一種表現。實踐也證明,教師的微笑,能取得多方面的教育效應,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說,凡是教師寄予希望的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愛護和鼓勵,他們就常常以積極的態度對待老師,對待學習和對待自己,但如果被教師冷淡或厭惡的學生,則勢必走向反面。
三、要以情動心,與學生心與心的交流。
情通才能理達,情不通則理不達。如果教師不講情,就會把課講得乾乾巴巴,枯燥無味,影響教學效果。一位心理學家說,青少年的心靈像一架多絃琴,其中有一根弦是和音,只要找到它彈一下,就會使其它弦一起振動,發生共鳴,協奏起來產生美妙的音樂。如果教師能用真情撥動這根弦,使它在學生心中產生共鳴,教學就會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教師在教育學生時要講實話、真話、要理論聯絡實際,這樣學生就會感到親切,不知不覺地在思想感情上產生共鳴,從而受到生動深刻的思想教育。未來的競爭,是綜合國力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這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
四、更新育人觀念,引導學生把做人放在首位。
只有學生的文明習慣形成了,精神面貌改變了,學習的積極性也就調動起來了,做人的問題解決好了,學生自然會有求知的渴望和內驅力。
五、更新教育方法,讓人人獲得成功。
面對後進的學生,老師要關心和愛護,要當作一種教育資源來加以開發和利用,從改進教學形式和方法入手,實行分層教學,分層達標,使每個學生都找到自己的位置,從而獲得成功的滿足,取得不斷進取的力量。
六、加強自身學習、自我修養。
一學期來,我們不怕吃苦,不懈努力,爭做模範,起好帶頭作用,發揚了奉獻精神。
“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努力踐行誠信教育,終身學習的要求,相信教育的明天會更好!
教育理論學習心得體會4
透過教師專業發展的校本培訓,給我最大的感受是理論得到提升,觀念得到轉變,我深感肩上壓力的沉重,更感責任的重大。我要不斷地思索,不停的探討,永不停止的實踐,把自己的工作落到實處。
一、教師應具備學習精神、敬業精神、奉獻精神和創新精神
1、學習精神。知識經濟的到來,學習型社會的形成,新課程改革的上場,不得不促使教師們參加到學習中來,繼續教育,終身學習。教師要不斷地學習,勤奮地鑽研,要使自己的觀念能夠與世界教育發展同步。
2、敬業精神。教師要把辦好教育作為自己的一項事業來做,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篤學,團結協作,為人師表,以高度的責任感做好本職工作,對教學工作精益求精,並能夠與時俱進,根據學科的發展,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提高專業發展水平。
3、奉獻精神。奉獻精神是教師的基本職業道德。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們傳授科學文化知識,更要向學生們傳承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不僅要教會學生們怎樣學習,更要教會孩子們怎樣做人。教師承擔著培養各種能力、塑造完美人格等許多重任。因此,教師的工作是沒有止境,也無法用尺寸計量的。他們必須具備一種特殊的精神,默默無聞的勞動來自於對教育事業的執著和對教學的熱愛,源於看到學生成長的喜悅,並由此感到個人生活的充實和價值。
4、創新精神。教育改革是學校的生命之所在,是學校發展的必由之路。教師要開展創新教育,首先必須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這種創新包括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內容等諸多方面協調一致、相輔相成的創新,也包括教師自身的創新素質。
二、轉變教育觀念,營造良好氛圍
觀念轉變是課程改革重中之重的問題,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和內容,是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條件,新課程倡導“確立學生主體地位,尊重學生、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讓學生體驗獲得知識的過程”的理念。站在學生學習的角度進行教學設計,把教學過程變成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的過程。教師要精心設計學生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
在鑽研教材中,儘量發掘教材中的情感和情趣因素,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和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根據不同的教學方法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根據不同的教學活動製作不同的教具和道具、影象和幻燈片,以最佳的情景、畫面、音樂、色彩和語言效果刺激學生的感官,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改變評價觀念,注重課後反思
在指導學生學習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及時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給予及時評價,使評價成為教學過程的一部分,以評促學,以評促發展。
課後教師要對教學效果進行反思,要善於發現問題、總結經驗,不斷改進和提高。積極撰寫反思型教學案例,不斷地記錄和積累教學工作中的體會、經驗和資料,有利於教學工作的深入進行,有利於不斷提升自身的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每教完一節課後,教師記下本課的創新“亮點”;找不足之處,寫出改進之法;想應做之法,留下瞬間感悟,不斷積累成功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