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和自由讀書心得(通用10篇)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通用10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寫一篇讀書心得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書心得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愛和自由讀書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 篇1

  我們知道兒童喜歡重複做一件事。反覆聽一個故事,十天半月也不煩。他從故事裡吸收的首先是邏輯,然後是情景,最後是概念。一定要仔細為兒童選書,要讓他吸收好東西。

  兒童的感覺、思維、智力、思想的最初發展需要的時間比較多,而且需要多次反覆。蒙特梭利說:“如果反覆進行練習,就會完善兒童的心理感覺過程。”“反覆練習是兒童的智力體操。”她又說:“指導教師必須引導孩子從感覺走向概念,從具體到抽象,到概念之間的聯絡。”有過孩子的人知道,或者接觸過孩子的人也知道,兒童喜歡重複進行一件事。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給孩子講故事,成人一般看一遍就不再看了,反覆讓成人生厭。但是兒童不這樣,兒童是今天聽這個故事,明天也聽,後天也聽,十天半個月他老聽這個故事,不讓換新的。兒童從故事裡的吸收的首先是邏輯,然後是情景,然後是準確的概念。所以一定要仔細為兒童選書,最好你先讀一讀。因為很多書邏輯上有錯。如果你沒有自信心,最好選名著,或是名家譯的,名家配畫的,好出版社出的,這樣就放心得多。

  孩子的感覺訓練也經常是這樣。如果他今天摸這個瓶子,他會不斷地反覆地摸,摸呀摸,然後你告訴他:“這個是瓶子,”把概念同孩子大腦內的感覺配上對。當你把瓶子拿起來讓孩子觸控的時候,他感覺到的就是一個具體的概念。

  但是,如果我們把瓶子的照片印在紙上,再讓兒童看,它就是一個半具體半抽象的東西,甚至是純抽象的。如果這個時候用文字告訴孩子“瓶子”,這時候它已經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兒童對世界的認識必是從感覺開始,當他不斷觸控、感知後,他會對他所感知的東西進行組織、分類、歸納,然後產生一個概念。這個過程和機會要把握好。教育兒童要從現實出發,從具體出發,從事實出發,從生活出發,儘量避免想像,這是蒙特梭利方法的重要原則。這個原則使現實充滿了意義,使概念生成過程是完整的,從而使概念密切結合於現實,這個原則使兒童發展起駕馭現實的能力,而不是去“神遊”。

  一旦掌握了某個概念,兒童就會使這個概念普遍化並把所有的概念聯絡起來。比如說兒童今天經驗了“瓶子”,又經驗了“圓”,有了這兩個概念,兒童就會把這兩者之間聯絡起來,這種聯絡不用人教。有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兒童剛剛開始說“媽媽,爸爸”,突然有一天就一長串一長串句子說出來。這就是因為他已經掌握了很多概念,他把這些概念連線起來,由他自己來組織,不依靠成人。

  老師的任務之一,就是引導孩子從感覺走向概念表達。有時當我說“給孩子自由”,很多人就說:“那照你這麼說,農村的孩子應該發展得很好,因為沒有人管嘛,一天到晚在荒灘野地裡玩!”這裡的問題在於語詞表達的學習和正確概念的建立。我舉一個例子,我們幼兒院來了一個孩子,他在農村長到四歲。他見了牛說“肉肉”,見了雞說“咕咕咕”。其他很多概念也是一塌糊塗。他知道牛,但他不知道這個東西叫牛,他叫牛“肉肉”。我當時感到很驚訝,就跟老師說:“他在農村,他本來應該知道這些概念的。”實際不是這樣,因為他在農村接觸過這些東西,也有感覺,但沒有人給他概念正確表達的語詞,他的精神從未得到過提升和發展。那麼這個人的心智就不會發得很好。

  在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做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就是蒙特梭利所說的:“應該用一種方法來隔離孩子的內部注意力,把它固定在某一知覺上。”比如一個老師拿一朵花,或者一件衣服,告訴孩子“這是紅色”,那麼這個老師就沒有做到“用一種方法把孩子的內部注意力固定在某一個事物上”。因為她同時給孩子指示了很多東西:衣服、顏色、穿衣服的這個人……

  如果你用色板給孩子解釋顏色就不同了,那是一個隔離出來的實物。兒童看色板的時候,他的視覺能排除任何其他顏色的干擾、刺激和引誘,而單獨感覺這一個色,並建立一個概念。你問:“這是什麼顏色?紫色,它的準確名字叫紫色。”如果你是用色板給孩子這樣說紫色,孩子可能就會對你說:“你穿的衣服也是紫色的,我們幼兒院開的什麼花也是紫色的,還有我們那個教具也是紫色的……”這個過程顯然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普遍的過程。兒童早已在生活中看到和感知到了紫色,但並未概念化,這一概念一旦建立,兒童就會把這個顏色使用在任何一個物品上。如果你用花教的話,兒童會認為花是紅色,紅色是個花。

  蒙特梭利給教師提出了一些要求,她提出的第一點要求是:教師教學時說的話必須要簡單,只引起名稱和它代表的物體或抽象概念之間的聯想。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三角形,蒙特梭利教育中要求只教名稱和它代表的物體之間的概念的聯絡。也就是說?我拿出這個三角形的時候,我會直接告訴孩子:“這是三角形”,不再說別的。

  與此同時重要的是,如果要讓兒童概念掌握得準確、快捷和徹底,你還必須準備兩三件供兒童對比抽象的東西,比如色板,你要在兩三個不同色板中指示顏色。比如三角形,你要在不同形狀中對比,比如在圓形、方形中指示三角形。不然的話,兒童會把語詞暫時存在記憶中,等待抽象的機會。這個過程可能很長。

  兒童可以透過名稱建構他的意識活動。比如,兒童對球體的認識可能來自於皮球,也可能來自於球體(教具的一種),也可能來自於圓月等,當成人說到球體或圓時,兒童可以透過記憶,在思想中把名稱和物體聯絡起來。這是從普遍意義來講的。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使用教具用三段式教孩子某個準確而具體的概念,當兒童不能指給我們這一物體,我們就可以從中發現兒童還沒有將名稱和物體產生聯絡的能力。讓我們學著等待兒童的這種心智狀態的來臨吧。

  蒙特梭利說:“如果孩子沒有犯什麼錯誤,老師便可以喚起和這一物體概念相關的活動。”這個“錯誤”指的是,兒童是否準確、清晰地掌握了新概念。前不久,我對六歲的兒子說:“你一生追求什麼?”他說:“玩!”我說:“我指崇高的理想。”他問:“你說什麼?”我說:“真、善、美怎樣!”他說:“打針的針嗎?”我心想:“我不能說真理的真,他不懂。”我說:“真實的真!”他哈哈大笑說:“你為什麼不說真理的真呢!”“真實”、“真理”,恰是相近概念的發展。也就是兒童完全掌握了這個東西的時候,你才能加入另一個內容。

  當我們給孩子講生物鏈時,我們講到食草動物、食肉動物、腐爛之後的動物如何滋養土地,生出更茂盛的植物,那些概念掌握得很好的孩子會馬上說:“噢,這是一個迴圈的過程……”大孩子會說迴圈。甚至一個小孩子,他不斷用手比劃著,想表達什麼,畫了一圈又回到起點。這時我們只說“迴圈”。把這一詞彙同他的大腦的概念配上對就足夠了。

  蒙特梭利說:“關於將孩子所學的概念一般化的問題,即把這些概念應用於他所處的環境中,我並不主張在一定時間,甚至在幾個月內上這樣的課。”兒童如果將他已掌握的概念,在對環境的自發的探索過程中一般化,這是一個內在機制轉換的過程,也是兒童掌握概念的目的。它需要時間,有的兒童可以馬上做到,有的需要更漫長的時間。這是個認知的延遲問題,不僅兒童,成人也有。當你告訴兒童這些內容的時候,可能兒童一年都不使用這個概念。但是一年以後,孩子遇到相同環境的時候,他可能突然就說出來了,並領悟了它全部的意義。有的孩子是當時就用,有的孩子是在很久很久以後才用;有的時候你以為孩子沒有掌握,其實他已經接受了,只是他還沒有使用而已。

  我兒子四歲時,我和他一起使用色板。他對色基本上認識了,但從不對我談起,似乎對色一無所知。前不久,我孩子突然開始對我說:“媽媽,你看,這個顏色是淺粉色的。這個顏色比這個淺色深一點,是深粉色的。”一天到晚總給我說,我也沒在意。說多了我才感覺到,邏輯化的色板(色板第一組是三元色,第二組是間色,第三組是從深到淺,有七塊深淺不同的色)他已經掌握得很好,並能自由使用了。也就是說,他已經將概念一般化了。

  關於蒙特梭利教具我們還有另外一個小故事。我們的色板大都是木頭做的,中間一塊板子,兩邊是白色的。我知道有些色板是塑膠做的,塑膠跟木頭在感覺上不一樣,塑膠的很輕,你拿一下木頭和塑膠就會發現。如果我們在路上看到一塊很漂亮的木頭,一塊像方磚一樣大小的木頭,你一定會撿起來。如果是一個塑膠塊你很可能不去撿起來。到底什麼原因我不知道,我們做了成人,我們已經不太能說清我們更原始的感覺了。但我認為大自然非常奇妙,生命的本質可能跟自然的東西相通。兒童喜歡摸木頭的東西,確實,就我們感覺,色板如果做成塑膠的話,它有可能給孩子產生一種玩具的感覺,非常有可能。有的木頭做的乘除法板很大,抱起來是很有重量的。有時候孩子抱不不動,貼在肚子上靠腹部的力量來抱。如果做成很小的,或者做成塑膠的,那個感覺就全部消失了。

  做教具的劉老師拿了一塊木頭,像書那麼厚,像成人的手掌大小。我兒子看見以後就要了來。結果那塊木頭在那一週就“吃香”得不得了。幼兒院的孩子一般不強制拿別人的東西,但那塊方木塊例外。只要辛辛不小心放到哪兒,一回頭方木塊準就不在了,立刻被另一個孩子拿走了。那個孩子一不留神,又被另一個孩子拿走了。晚上辛辛站在門口大哭,說:“我的木頭讓琪琪拿回家了。”我說:“什麼木頭?媽媽再給你找一塊。”“不!就那塊木頭,就那塊木頭!”後來我問劉老師,他說:“是我們工廠的一塊木頭,我覺得特別好,摸著特別好,我就給辛辛了。”我對兒子說:“你不要著急,媽媽明天給你拿來。”

  第二天,那個木塊又出現在幼兒院裡,一個傳一個。後來我就問:“這個木塊到底有什麼秘密呢?”劉老師全家都是木匠出身,他說:“木頭很奇怪,尤其那種‘言林術’,拿在手裡的感覺妙不可言。”至於這個“妙不可言”妙到什麼地步我說不出來,但是我們的老師都有感覺,劉老師說他“極喜歡摸”。這就讓我想起日本的一本小說,一個小孩子摸葫蘆,上課摸,睡覺也摸,幹什麼都摸,最後別人把他那個葫蘆硬是給砸了。這當然就破壞了孩子對這個葫蘆的感覺能力。

  這個木頭塊那段時間成為孩子們的黃金塊,它傳了很久,我兒子為它哭過好多次,一個月後,它神秘地消失了。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 篇2

  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些發達的國家裡早已有了水族箱。一隻剛剛從蝌蚪轉化為青蛙的青蛙被人抓入了一個家庭水族箱。在這個水族箱裡還生活著一隻龍蝦、一條小泥鰍、兩條小鯽魚和三隻小螺絲。小青蛙問小螺絲:“你們是什麼時候來到這兒的?”“嘿,哥兒們,別去打擾他們,不然,他們會爬到你身上來的,我有這種經歷——很難受!”龍蝦插話了。“那麼謝謝!”青蛙聳聳肩,繼續問:“那龍蝦先生,您知道怎麼樣才能逃出去嗎?”“哦,不!難道你不喜歡這種衣食無憂,安逸舒適的生活嗎?”龍蝦尖叫起來。“我喜歡光明和自由!”

  青蛙輕輕地嘆了口氣。終於,青蛙找到了出逃的路口——排水管道。小泥鰍、小鯽魚、小螺絲都跟著青蛙逃走了,只有那隻龍蝦還待在水族箱中。上帝賜給小動物們希望,排水管道的出口是一條大河!他們這一次的出逃,改變了他們的命運,他們找到了光明和自由!龍蝦最終被主人吃了。臨終時,他想:“要是我跟著青蛙出去,那該多好呀!原來不管人還是動物,都要想想將來,不能只顧著眼前的利益啊。”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 篇3

  還沒看過蒙特梭利的原著,先讀了這本書。由於是在網上看的電子版,結果好多版本都是從十五章後就是簡短的書摘,沒有具體的內容。好在後來在搖籃網裡搜到了完整版。(其實看後面幾章,孫老師一直在強調蒙氏幼兒園有多好多好,雖然收費也是好貴好貴。俺只想說沒錢上蒙氏的孩子她娘,你們傷不起)

  先說下幾點心得吧:

  書中最強調的一個詞就是"精神胚胎",與傳統教育不同的是,蒙氏教育相信6歲前的孩子是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精神胚胎"發展起來。而且這是一種自然的,健康的發展途徑。

  所謂"精神胚胎",就是孩子自身的生長需求,就像一顆種子,它總是會要求發芽,要求長大。孩子自身也有這種成長的渴望。

  孩子依照著"精神胚胎"做出自己的選擇,並付之於行動的過程,叫做精神胚胎的"實體化","實體化"對孩子的心智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說,兒童的智力就是從"實體化"中發展而來的。

  但在現實中,兒童的這種自由常因各種原因被遏制了。比如,父母總覺得孩子還小,做不好一些事情,或者做了一些事情後會給自己帶來麻煩,於是就阻止孩子或者代孩子去完成。再比如,父母總是從自己的一些固有觀念去評判孩子所做的事情,會因為自己的想當然而去幹涉孩子的選擇,也就是所謂的"上帝姿態"。

  而這一切對兒童都是一種精神上的掠奪。

  為什麼說要給兒童自由?因為很多時候,如果大人可以理解兒童的做法,他就可能會給兒童這麼做的自由。而如果他不能理解,甚至誤解的時候,他就會阻止、會干涉。而兒童依照精神胚胎所進行的活動,一直都是自發而有意義的,它不應受大人的理解程度左右。因此在你理解不了的時候,相信孩子這麼做總是有他的理由,相信孩子,給孩子自由,就是正確的選擇。

  給孩子自由並不意味放羊式的放養,相反,父母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更大的耐心。

  因為父母不再是掌控一切的統領者,而是一個監護者,一個觀察者--在孩子需要指導和幫助,愛撫和安慰的時候,他能適時地出現。

  而這個適時,正是我們做家長的需要不斷學習的。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 篇4

  《愛和自由》最近開始看第四遍了。這個時候再讀這首泰戈爾的詩又有了新的感觸。

  相見恨晚。記得剛遇見《愛和自由》的時候,一度有強烈的想法--要買上幾十本,送給認識的和不認識的新爸新媽。也許,我們都會從中學會真正的愛,真正的教育,千萬個孩子因此書健康、愉悅地成長。

  很仔細地讀。每讀一遍,總是心靈受到震撼,感動而愧疚。想想自己初為人母時的種種所作所為,就有想坐時光機回去揍自己一頓的衝動。沒文化,真可怕;懵懵懂懂就做父母,更是可怕。

  什麼是真正的愛?母雞也會愛小雞。什麼是自由?很多時候,我們自已的成長還停留在七八歲而渾不自知。以前也買過很多育兒書,感覺大都注重的是教育細節的操作性;而《愛和自由》直指教育的本質,深入淺出,讓人看清什麼是真正的愛。書中,字裡行間都是作者對孩子滿滿的愛,讀著讀著,內心便柔軟起來;讀著讀著,眼前便清晰起來。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 篇5

  自由,是什麼?每個人都在追求自由,“愛”和“自由”的定義是一樣,沒有明確的答案。

  自由的定義在不同的領域又有不同。

  簡單地說,在心理學上,自由就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而這本書裡,自由可以說是一種尊重。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生活方式,不要給孩子強加太多的規則和限制,也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

  書中有一段是關於孫老師的兒子(辛辛)的。孫老師有一個朋友來她家玩。朋友想逗他,於是他要餅乾吃,辛辛不吃。朋友假裝說:“你不給我,我就搶了哦!”然後做出搶的動作。辛辛一下子哭了起來。這時,朋友對孫老師說:“你的兒子還是蒙氏幼兒園的呢!這不行,這樣就哭了,我家兒子就不哭,因為他知道這是和他鬧著玩的。”孫小姐說:“我的孩子在蒙氏幼兒園沒有接觸過這個,所以他無法理解,蒙氏幼兒園的理念也不提倡家長做這樣的事情來引導他,這對他沒有好處。”

  成年人給孩子的每一個動作和語言,孩子都在吸收,父母、老師對孩子所做的事情和語言都應該是積極的,因為孩子沒有能力區分真假事物的好壞,無論好壞他都會吸收。

  我們的老師應該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敏感時期都給予關注和指導。當孩子們“發展自己”時,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的思維。如果我們不尊重孩子,他們就會失去獨特的思維能力。

  當一個人在樹林裡散步的時候,他可以沉思很長時間,他可以想到浪漫的聯想,在這個時候如果鐘聲從遠處傳來,那麼他會感到這種感覺加深了,就像詩一樣。蒙特梭利說,一個好的蒙特梭利老師,她的突出之處在於,當孩子在森林裡散步的時候,老師就是那口鐘,可以加深這種美好的感覺。

  當一個孩子在0歲到6歲之間形成了健全的品格時,內善就成為了他的自然驅動,他一生都就是為了不斷完善自己。

  人類的創造力是非凡的,尤其是對一個孩子來說。如果他在六歲之前很好地成長,他就更容易進入更高狀態的思想、情感和人類科學理論境界。如果我們被某些東西所限制,那我們只能被限制在一個狹窄的範圍內。

  童年,尤其是從0歲到6歲,與成年人相比是人生的另一極。就像地球的南極和北極一樣。7不是6的延續。事實上,在六歲之前所奠定的是一生的基礎,而不是為某種文化,某種學校,或某種知識的轉變所做的準備。

  在愛和自由中長大的孩子是聰明、自信和快樂的。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 篇6

  愛是恆久的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計算他人,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書》

  對於愛和自由這個話題似乎一直都有很多話要說,可是這個話題太大太大又讓我不知從何說起,不是一一媽的督促,還不知道這個作業什麼時候能交呢,呵呵。

  愛,是什麼?無數人試圖回答這個問題,每個心靈對愛的`認識都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同的,無法用語言說清,愛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對於孩子的愛那更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這種愛更需要的是一種正確的表達方式,讓埋藏在孩子內心深處的種子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自由,又是什麼?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對自由的定義和愛一樣,是沒有確切答案的,翻了翻字典,自由的定義在不同的領域又是不同的,簡單地說在心理學上,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就是人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決定自己的行為。在我看來自由是人類智慧的根源,自由可以說是人類生存的一種最高境界了,好向往!在這本書中的自由可以說是一種尊重吧,尊重生命原本的樣子,不給孩子太多的規則和束縛,不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可說實話,面對孩子,有時我卻很難把握自由和原則的尺度。我相信也也是困擾很多父母的問題吧?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尺度不好把握,話扯遠了,談談我對這本書裡感受最深的二點吧!

  一、《愛和自由》裡表達的是蒙臺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對孩子的愛和尊重。中國很多父母都喜歡把自己很多觀念強加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把自己的很多遺憾和未曾實現的夢想寄託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為自己夢想中的那一個,孩子揹負著父母沉重的寄託,生活的好累,真的能理解孫老師曾說過的同情兒童的苦難!讀過這本書的父母應該都有所收穫,能更寬容面對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從孩子的立場為孩子著想,從而更理解他們的想法,理解是溝通的最直接的橋樑。

  二、書中說到其實教育的整個目的就是為了發展人自身的潛力,我們總是把掌握某種技能作為智力發展的標準,實際上技能不重要,六歲以前兒童根本就不用學習任何一門技能,他所要學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對此觀點我是贊同的,為人父母,應該清楚知道對於孩子來說什麼東西是對於孩子的未來是最重要的?通常偉大的人物後面都有著了不起的父母,《宋氏三姐妹》我看過二遍,每看一次感受都很深,之所以宋氏三姐妹能有如此的成就,是和她們有個偉大的父親分不開的,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環境下,她們的爸爸宋查理就經常告訴她們:我宋查理的女兒都是將來是要做大事業的人!,玫lin凱的媽媽,從小就一直告訴她寶貝,你一定行!,就是這樣一種信念一直伴隨她走過了很多人生坎坎坷坷,如果父母能把夢想、自信、積極樂觀的心態傳遞給孩子,孩子的將來一定會是美好的,他會學會享受生活給他的一切經歷,把困難當成挑戰,把挫折看做是磨鍊,天堂和地獄其實都在我們的心智之間。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人的成功、升遷、成就85%是來自於我們的態度,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情商吧,而只有15%是來自於我們的技能,今天很多學校,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整個教育體系教會我們的都是技能,卻沒有人教會我們如何做的比平常人更好,90%的教育在於事實與數字僅有10%在於感覺與態度,花90%的時間來研究只有15%和我們幸福相關的東西,我們的教育體系是不是有點問題呢?個人成長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課題,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理的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的成長過程,智力成長是附著在心理成長上的。我認為的成長是在我們生命的過程中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和挑戰,從而慢慢走向成熟和優秀,再邁向卓越。

  還有如何把蒙氏教育的精髓和我們中國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而不僅僅是生搬硬套,也是我們要探討和摸索的。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 篇7

  不少人認為,孩子調皮搗蛋、胡思亂想既是孩子有個性,實在是個誤解,《愛和自由》強調的是個性與創造力。何為個性?說到根本既是一個人對世界的感受是獨特的,思維狀態是獨特的。所以心理學界有個共識:個性等於創造力。

  作為家長,面對自己孩子的時候應該清楚,你孩子的生命高貴就高貴在與其他任何一個生命都不相同,對世界萬物的感受也不相同。看看下面兩個例項:

  例項一:孩子在玩玩具火車,沒有把火車放在軌道上,家長立即過去告訴他,你錯了,應該把火車放在軌道上……

  例項二:把孩子集中在一起學習同一個知識,一起畫畫,一起數數,一起唱歌…..

  上述兩個例項,是我們的教育常態,沒有人懷疑那是錯誤的,然而這也許是我們教育的敗筆!因為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扼殺著孩子的個性。例項一,我們犯的錯誤是用成人的思維強制孩子,火車必須在軌道上行駛,剝奪了孩子自己感知火車在沒有軌道的情況下行駛狀態的機會,事實上,生活中類似的情形太多了,我們家長總是喜歡做孩子的上帝,強制孩子按著成人的思維做事,告訴孩子你該這樣,不該那樣做。例項二,強制孩子(這裡指6歲以前的孩子)在同一時間學習同一個內容的知識,事實這個年齡的孩子根本不可能在同一個時間對同一件事情感興趣,這就是大多數家長不斷地給孩子抱各種班,而孩子的收益甚少的原因。

  我們都知道愛迪生的故事,這個偉大的發明家小時候曾經被周圍的人認為患有孤獨症、弱智,不會有出息,而在他那貌似弱智的外表下卻蘊藏著一顆好奇的心,他對周圍事物有一種獨特的感受,正是基於這種感受,才有了那些偉大的發明。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幾乎是所有家長的心願,為了使孩子在將來激烈的競爭中能有一席立足之地,家長紛紛跟風式給孩子報各種班,儘量提前多塞給孩子各種知識,持著一份愛心卻扼殺孩子的個性,這就是家長以愛的名義做的最糟糕的事情。其後果是什麼?對國家而言,教育機構將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相同的人來,他們沒有思想,不獨立,更沒有創造力。對每個家庭而言,你也許斷送了孩子的前程,剝奪了孩子自己成長的機會,甚至剝奪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作為一位母親,滿懷希望地把孩子迎接到這個世界,不僅要做好物質上的充分準備,更要做好與孩子共同成長的精神準備,變我要教孩子為我要助孩子。讓孩子的成長迴歸自然(遵循自己內部的程式——精神胚胎),母親要做的是,陪孩子一起玩,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當孩子感受某件事物時,不要隨意打斷他,在孩子對某個事物有感覺時及時給他相應的概念,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家長僅僅是孩子成長的幫助者。在孩子內在成長需求的驅動下,家長幫助孩子建立概念,連線概念,強化概念,發展思維。這才是我們家長該做的,也只有這樣做才能讓孩子的個性得到良好發展。

  不管你是家長或是教育者,請給孩子自由的機會,這樣他們才會有你意想不到的、奇蹟般的獨立,不要因為你的愛而抹殺孩子的個性與創造力。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 篇8

  讀到“從愛走向獨立”這一章,說到成人不獨立就沒有力量承擔生活的重壓,孩子不獨立便容易被外在的力量奴役,他整天察言觀色,謹小慎微,在長久的壓抑下,孩子逐漸喪失了自我。

  想想我們平時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常常是迫使孩子去察言觀色,以我們的情緒來主導孩子的言行。久而久之,孩子天生的個性就會隨著我們的情緒變化被泯滅,這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啊!

  當初我們在等待寶寶出生的時候,心想只要孩子健康、平安、快樂地成長,就是為人父母最大的心願。初生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由父母任意規劃藍圖,隨著他慢慢地長大,我們的要求隨之逐漸地增多,已不僅僅是快樂平安地成長,還要培養不同的興趣愛好,參加各種特長培訓,奧數學習,孩子已完全失去了自我。多數的父母隨波逐流,早已忘記了初心。

  孩子逐漸長大之後,作為父母,總想把最好的給到孩子,想讓孩子各方面都好、都優秀,可是現實往往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總要有所取捨,在取捨之間,家長很難把握好尺度,但是要儘可能地不把自己的思想灌給孩子,讓孩子自己去選擇,畢竟,那是孩子自己的人生。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 篇9

  正如題目所言,在這本書中,蒙氏幼兒園的園長孫瑞雪透過大量的例項來論述自己的觀點:只要給孩子充分的愛、充分的自由,才能促成兒童按照自己的內心發展成專注、寬容、堅強的、完整的人。

  關於兒童,連弗洛伊德這樣的大師所言也未必正確,我們普通人就知之更少了!不過,作者的這一觀點,我倒是深表贊同。本來嘛,小孩子如同一張白紙一樣來到人世,對什麼都好奇是必然的,既然好奇,那麼必然要去探索,口、手、腳等都是兒童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兒童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因為經驗欠缺,必然會產生各種各樣大人看起來淘氣的行為。如果真的愛孩子,又瞭解了這一點,給予兒童更多的自由,讓他去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完善,豈不是能塑造孩子!

  記得曾經有位姐姐帶著自己正上幼兒園的女兒來玩,小女孩活潑可愛,新奇地望著周圍的一切。年輕的媽媽告訴女兒:“這位阿姨是老師!”“老師。”聽到這兩個字,小女孩頓時害怕地躲到了媽媽身後。姐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而我卻笑不出來:小女孩的老師到底對她做了什麼,以至她竟然如此害怕老師?

  這件事也許是個案,但確實讓我在一段時間之內對中國的幼兒教育產生了擔憂。《愛和自由》就有一個老師粗暴對待學生的案例:某幼兒園,老師和孩子在玩扔球,老師扔了一個球給孩子,孩子沒接住,“笨死了,連個球都接不住!”接著是孩子把球扔給老師,結果,老師也沒接祝當時看到這一幕的蒙氏老師想:這回老師沒話說了吧!接著,令人驚愕的一幕發生了,老師說:“笨死了,連個球都不會扔!”

  怎麼著都是孩子的錯!可想而知,經常被這麼指責的孩子必然會膽怯、不自信、內向、對別人也不會寬容到哪兒去,並且對什麼都沒信心,也不敢去挑戰自己,更不用提什麼創造力了!

  其實,何止是兒童,在充滿指責、冷漠、抱怨的環境裡,任何人都不會感覺到快樂,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圍的環境充滿了愛、自由與溫情,人與人相互理解、相互寬容,家庭是不是就能和睦,工作是不是就會快樂、有效率的?

  當我們理解了這一點,是不是就會更加以寬容的心態來面對這個紛亂的世界呢?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 篇10

  讀了《愛和自由》我還是有一些感觸的,也有一些困惑:

  一、觸動

  書中最觸動我的地方是關於父親的愛對女兒的影響這一段,“如果女孩子在童年的成長過程中,沒有得到父親的肯定和誇獎的話,她長大後可能在婚姻上比較失敗......”這一段雖然這不是這本書的主流思想,但的確對我的觸動很深.我小的時候爸爸從來不誇我的,他不是不愛我,也不是不喜歡我,但他們那一代人似乎不懂得怎麼去愛孩子.當家裡有客人來我家,客人誇我哪裡哪裡很好的時候,爸爸都會說:“好什麼呀”這讓我很灰心.

  前段時間和老公有些問題,那天我們半夜跑到小區的草地上談心.老公問我問什麼做什麼事情都那麼需要他的肯定,我說:“我那麼盡力地去做一件事,都得不到你的肯定,我當然不舒服.以前工作的時候有老闆和同事的肯定,現在不工作了,一個全職家庭主婦,能得到誰的肯定呢?當然是你.”老公說:“你為我和為我們這個家做的所有的事情我都放在心裡,我知道你為我們也犧牲很多,但我覺得沒必要總是掛在嘴上啊?如果你真的這麼在乎,我以後每天都誇你好了.”

  看了《愛和自由》後我明白了,原來是我在小的時候沒有從父親那裡得到足夠的誇獎.

  二、困惑

  關於配對,對於一個小bb,我們要怎麼做才能真正做到我們說的和他感覺的配上對呢?就如書中的例子,一個孩子咬一下梳子,再咬一下毛巾.如果這個孩子在咬毛巾,我們是該說“柔軟”還是該說“毛巾”?我弄不明白,我們怎麼能知道孩子這時候的注意力是在這個東西本身,還是他對這個東西的感覺?

  還是這個東西的顏色?蒙氏要求簡潔,要求將一個概念和其他事務隔離開,而在實際操作中又怎麼能夠做得到呢?比如教具色板,舉起來,說:“紅色”,但孩子可能注意的是這個木板的形狀哦.

  三、疑問

  蒙氏的孩子走到社會上真的能完全適應嗎?書裡有談到這個問題,但她說的是紀律,這個我沒有疑問,我有疑問的是其他方面的適應.就比如尊重這個問題.蒙氏的孩子在院裡是受到尊重的,可是到了社會里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尊重別人,那麼對別人沒有理由的不尊重孩子會如何應對?書裡有談到一件事情,講作者的朋友把她的兒子逗哭了,她說她們院裡的孩子是沒有人逗的.但孩子不能總生活在幼兒院裡呀,他要出來呀.出來以後的環境完全是不同於院裡的,孩子怎麼適應?目前社會的大環境還不是蒙氏,那麼怎麼解決蒙氏和非蒙氏介面的問題?

  四、感慨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愛真的要有方法,做父母的也真的要不斷地學習.如果因為愛孩子而毀了孩子不是太可悲和讓人痛苦了嗎?我從《愛和自由》學到的,該怎麼愛我的孩子!我才有資格和權利對孩子說:“媽媽愛你!”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