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心得體會1500字(通用18篇)

三下鄉心得體會1500字(通用18篇)

  沒有經歷過痛苦的雕琢,怎能有一顆堅毅勇敢的內心?沒有經歷過挫折的錘鍊,怎能承擔起時代賦予的重任?下文是小編整理的三下鄉心得體會1500字,歡迎閱讀參考!

  三下鄉心得體會 篇1

  大二的這年暑假,我有幸參加了院上組織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從各個分隊競爭選拔,到組織人員具體實施,我們披荊斬棘,終於圓滿完成任務。回憶起來,當中辛酸與幸福只有當事人才能體會得到。

  團隊名稱定為“蒲公英”,寓意讓愛心在貧瘠地區得到傳播。剛開始是向繫上申請這一關,團隊自己定地點,時間,寫詳細的活動內容,經費預算,本以為這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沒想到會有那麼多細節問題需要解決,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到,但是無規矩不成方圓,這些是活動圓滿完成的基礎。經過層層選拔,各方協調,充分準備,我們終於在x月8號中午出發了!直達活動目的地:黑龍口鎮牛山村。

  回憶起來,首先想起來的是滿眼的綠,滿山的青翠欲滴,莊稼,山上的樹,都像水洗過一樣,雖然七月的太陽照著,還是滿心的涼爽與愜意!矮矮的山頭一座接一座,活生生的“山”字,想起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或者說是祖先們的睿智。伸手就可以觸到的核桃樹,路是單行道的水泥路蜿蜒在山腳下,經過的家家戶戶,房前屋後,種著各種花草,時令蔬果,不用化肥和加工,天然綠色健康營養,很有《桃花源記》中的世外桃源的感覺。然後,我們的隊伍“浩浩蕩蕩”的進村了,搭鍋起灶,生火做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嚴守活動宗旨之一“不拿群眾一針一線”,隨後活動按計劃順利開展起來。

  20xx年x月8號,在短暫的啟動儀式之後,我們商洛學院學院的暑期社會實踐團便正式踏上了下鄉實踐活動之行。我們來到的是位於商洛市黑龍口鎮,而我們所支教的學校是一所農村小學,校園沒有像樣的操場,教室前一片荒蕪,滿地雜草,從教室的視窗望進去,感覺昏暗和狹小,不過這些絲毫沒有減弱我們的激情,接下來的日子裡孩子們的表現更是讓我們倍感欣慰。

  最激動的當然還是第一次站上講臺的時候,那一聲親切的“老師”!x月9號清早,我們還在洗漱的時候,提前通知好的孩子們已經到了學校!圍在我們旁邊好奇的問這問那,然後,我們迎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向目的學校出發了,走了大概一個小時,終於到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一張張執著的面容,而今回首內心的那份悸動仍記憶猶新。

  我教的是二年級的小學生,整個課堂從畫畫開始,先讓他們在黑板上畫上自己熟悉的東西,然後我們寫出英語單詞教他們讀,書聲琅琅,忽然感覺這也是一種幸福,是從其它任何想方面所滿足不了的。課間活動時間,由於我好奇他們玩的“照相機”(一種紙疊的玩具),一個叫林子鑫的男孩要撕了課本給我重新疊一個演示!我急忙阻止了,後來我的桌上就有了各式各樣的摺紙,孩子們一個一個給我演示,我學著他們玩,他們給我們唱歌,聲音也一樣洪亮,悅耳,因為他們也喜歡展示,只是平時沒有舞臺罷了,更多的是開朗活潑被羞澀所代替。在這短暫的幾天裡,想到自己同時是學生也是老師了,角色的轉換讓人興奮又新奇。很捨不得這些善良樸實的孩子。

  這是我第真正意義上第一次站在講臺上,我真正意識到,要上好每一節課是多麼的不容易。在教室這個舞臺上,一節課四十分鐘很快過去,而老師課前不能只准備四十分鐘的內容,“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只有以這種嚴格的要求去衡量自己,你的課才能上得稱心如意。還有很多令人感動的事情,每每想起來讓人心裡無比溫暖。這次活動時間雖短,這卻是我度過的最有價值的一個暑期。我從這些孩子身上學到的遠比我授予他們的還要多。

  七月流火,酷熱難耐,支教的生活是艱辛的,農村的教師生活是城市無法想象的,我們要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我們教師隊伍團結互助,生活得以有條不紊地進行,餐桌上我們集思廣益,共同探討教學問題,交流教學心得和體會使我們共同進步,順利完成學校交與我們的任務。

  這些山區孩子們的共同點一樣,他們家庭貧窮,所以他們要不懈努力渴望透過知識改變家庭的境遇。他們的家離學校很遠,所以他們得起得很早走很長一段路程到校上課然後一直到下午放學回家。他們尊敬師長,他們吃苦耐勞,他們禮貌謙讓,他們熱情積極,但是他們的學習條件和城市卻是天壤之別,如果不是親眼看到,我很難想象21世紀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山裡孩子們學習的硬體條件是那麼差!在這裡向感動中國裡的那些在山區堅持幾十年的老師們致敬!畢竟我們自己能力有限,以後有機會的話我會盡可能多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儘管吃的住的不盡人意,但孩子們是憨厚淳樸的,無論走到哪裡都有甜甜的問候,學生的熱情像一縷縷清新的空氣抹去我心中的陰霾,在這裡,我簡單而快樂地生活著。課堂上,孩子們用好奇和純真的眼神看著我,我真想把一切東西教給他們,讓他們能夠在更廣闊的天地翱翔,能夠成為他們的老師我無時無刻不幸福著,無時無刻不努力著。

  支教的時間轉眼稍縱即逝,不想道別離,卻無奈要別離。一直都覺得支教是一件非常神聖、離自己非常遙遠的事情,沒想到今年暑假的支教活動,卻園了我的支教夢。這也是一次歷練與心靈的洗禮,讓我更清楚自己以後的方向,永遠忘不了那山上的第一縷陽光,那是夢的方向,讓蒲公英越飛越遠,越播越多!

  三下鄉心得體會 篇2

  去年的三下鄉還在腦海中,今年的三下鄉又來到了!時間飛逝,一年又過去了。今年我院三下鄉的活動主題是:“構建合楷社會、演藝紅色青春”!

  我隊名稱為“台州職業技術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溫嶺市松門鎮構建合楷社會、演藝紅色青春”服務團。簡稱“溫嶺松門服務團”共有學生21名,指導老師2名。時間共8天。

  這次的活動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高舉革命老區奔小康的旗幟,立足我院工科辦學的優勢,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用知識造福社會,用愛心撒播文明。

  活動內容:農村團幹部計算機技能培訓;禁毒宣傳; 開展“青春自護,遠離網癮”活動;食品安全衛生宣傳;文明禮儀志願者培訓活動8天的時間說起來是不常,一週多一天,但對我來說是卻是難忘的一週加一天。從出隊到結束的那一刻。我們團隊的活動有條不緊的開展結束,要不是受到的颱風的影響,我想我團隊的效果會更上一層樓。

  他們的一言一行還不斷的在我眼前出現,可能因為我是隊長的原因吧,對什麼事都特別的敏感!一個隊中只有3名大二的,2名東校區的,其他的全是大一的同學,這個團隊中全部都是青年志願者,大部分是文明修身學校的學員。開展活動和其它隊相比的話,我認為是最有楷做力的一組,原因很簡單:大家都是同一屆的,沒有什麼學生幹部,有事大家一起商量,沒有一個會特別愛出風頭,能力上都是相等的,必需要一起合作才能完成活動。

  能夠在這樣的一支隊中,我感到非常的開心,同時給我也不小的壓力,要是開會時沒人發表意見不就慘了。從活動的總體上來說,我認為是成功的。“成功”:不是說活動開展的怎麼怎麼好,而是每位同學都多少知道了些現在的社會沒有知識、沒有社交主動權,是不能夠適應這個社會的。可能對於一部份同學來說,他們的成功就是三下鄉拿了一本證書,可以加點分數。我認為參加三下鄉為的不是別的,為的就是以後可以更快的適應這個社會,所以我們這個團隊更注重個人能力的提高,在這幾天能學多少就學多少,自己學到的東西才是真正的東西,這些證書沒有得到並不代表著自己三下鄉是白去的,只要自己認為在活動中有學到東西就足了,怕的就是什麼都沒有學到,浪費了那麼多的時間啊!!

  我在這次三下鄉中明顯提高了以下幾點:

  一、合理分配

  不論是做什麼工作,總會有要分配的時候。我是隊長,但是合作能力我也與同學們差不多,透過這一次的社會實踐,讓我知道了合作的重要性。在我隊出發前,我們的一些活動材料還沒有全部到位,留了二名同學在學校,團隊的活動日程才得正常開展,要是不分配下去而是全部留下來的話,那我們的團隊活動肯定是不完滿的。

  二、主動提問

  我當學生幹部的日子也不少,就是不好意思主動的去找一個提問,有點害羞。但自己當了這隊長之後,不論什麼事情自己都得出面,他們有問題就問我,有難點就向我提,而我也是學生,也會有問題,在這兒老師不在的時候我就相當於是老大了,什麼事都要解決,不會了怎麼辦呢,只有自己去問啊,就這樣,我在同學們問我之前先向老師或者是當地的負責人瞭解過來,這樣一來,活動開展的順利,同學們也就都有了信心。

  三、關心他人

  以前都是有活動了大家在,開展結束了就自走自的了,從來沒有說還要在一起那麼多天的,透過這一次,我知道了原來關心他人也是交朋友的一種方式。

  四、不斷的學習新知識

  在現在的社會知識時代,不能夠快速的學習新事物就會落後,這次活動讓我是親歷了一回,沒有新的資訊就不能夠更好的開展活動。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行,這一點是主點,能夠在活動中得出這來,是我最大的收穫了!!

  對於我來說,活動是下次的成功的道路,沒有活動就沒有機會,在活動中可以會有許多的機會,而這機會也是自己日後成功道路的石子,最後,我個人提出以下倡議:

  三下鄉為的是更好的讓大學生了解當今社會,更好的適應以後的社會,為出社會做了一條道路。只有真正的投入其中去,才能夠領略到當中的道理,不要為了三下鄉而三下鄉。

  在活動中每一位同學都要注意自身安全,同時也要互助、互愛。在一個合楷的氣氛中開展活動,對人對已都有好處。不論是活動的前後,有一顆善良的心,一個良好的心態,一個開心的心情,對突發的事件能夠保持冷靜,以平常心來對待!

  隊員之間能夠保持良好的聯絡,外出事先報隊長得到批准。每天記日記,記錄好當天的生活點滴,每2~3日進行工作小結。這對自己的以後回憶會是一個很好的見證。同時也是好文章的出處。

  不要為了個人的小目的而浪費了許多學習的時間,現在拿到的獎項在多,但若你什麼社會實踐經驗都沒學到,等出了校門,進入社會,同樣還是會比其他同學慢一拍。

  最後,我也同樣希望下一次的三下鄉活動能夠更加的豐富多彩,同學們都能夠以一種主人翁的心態加入到活動中去。

  三下鄉心得體會 篇3

  現在國家一直在不斷的提倡科學發展觀,實現農村經濟的騰飛。作為在城市長大的孩子,我還沒有到過農村居住時間長過,僅有的幾次也是白天去,下午就回家了,沒有什麼深刻體會。知道學校要組織學生到農村中去,實現三下鄉活動時,我很興奮,我要參加,這對我是一次很好的磨練。

  為了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瞭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增強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實踐中成長成才,今年,我院繼續響應省團委和校團委的號召,積極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我有幸成為中文學院的一員,於7月3日至7月8日期間去到xx市xx鎮,經歷了一次有意義的、難忘的暑期三下鄉之旅。

  這次暑假三下鄉活動可以讓我居住在農村,我也是頭一次可以再農村過夜,心裡的激動自然在所難免,我相信我會有一個難忘的旅程的。

  7月3日上午9點,汽車駛出學校正門,奔赴目的地xx市xx鎮。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視線一點點遠離城市,向我們靠近的是一重重青山,沿路還可以感受到芳草沁人心脾的氣息,依山傍水間無不顯現出農村的一番清新景象。感覺目的地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心中的興奮也在不斷升溫,遐想也一浪高過一浪。

  到達xx鎮的第二天,我們就正式開始了工作。我們掛職隊,主要任務就是到各個政府部門掛職,處理一些力所能及的公務。我掛職的部門是xx鎮計生辦。來到計生辦的頭兩天,由於對工作不熟悉,我的主要任務是觀察、學習,透過多觀察,然後多思考,不懂的就多問,我很快了解並掌握了計生辦的工作性質、工作內容和工作流程等。

  除了在政府部門掛職外,我們隊還開展了許多活動,包括進行了兩次調研、慰問敬老院、上街宣傳奧運和衛生知識、參觀清遠女足訓練基地和海螺水泥廠等。其中,兩次調研活動是重頭戲。這兩次調研活動的課題是:物價上漲對農民生活水平的影響。第一次調研是走訪鎮上的居民和農民,第二次調研則是走訪鎮農貿市場。這兩次調研,我們都深入到當地居民家中和農貿市場每一個攤位,親自與相關人員交談,收集第一手資料,以保證調研資料真實、準確。

  調研活動讓我們受益匪淺,因為一方面我們完成了既定的調研任務,收集到許多有用的資訊,讓我們對當地的物價水平和居民的經濟情況有了一定的瞭解,並大致弄清了物價上漲對他們生活水平的影響;另一方面,透過這次實踐,我們鍛鍊了自己的溝通能力,懂得了如何更好的與陌生人打交道,取得他們的信任,並向他們瞭解到我們需要的資訊。

  7月8日,我們將要和這個與我們結下了不解之情的小鎮揮手告別了。汽車駛離了xx鎮,為期6天的三下鄉之旅也緩緩地拉上了帷幕。坐在車上,恍惚中彷彿當初滿懷好奇與興奮之情奔赴望埠的情景就發生在昨天。而現在望著慢慢遠去的一重重青山,已沒有了來時對於三下鄉的興奮,取而代之的是對於農民生活水平問題的沉重的思考

  這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不僅充實了我的暑期生活,更讓我在活動中瞭解了國情,受到了教育、服務了社會、增長了才幹。同時,三下鄉還讓我意識到了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也讓我認識到了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我們要想成為一名高素質的大學生,要想盡快地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就絕不能只埋頭於書本之中,必須把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統一起來,積極地投身於社會實踐之中,開拓視野,認識社會,對自己有個清醒的定位,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學會正確地做人做事,學會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鍊意志和毅力,使自己全面發展以適應社會的需要。

  以後我還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這一次實習使我感覺我們要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的難度,因為很多農民的生活狀況遠沒有我想象的好,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小康社會任務任重而道遠,我們必須要意識到任務的艱鉅性,不能盲目樂觀!

  也許我見到的還是片面的,可是我的調研工作使我覺得我做的工作還有必要,這不是一個特例,而是全國範圍內的狀況,我們不能再有“假、大、空”的思想了,必須要腳踏實步走完我們的路程。

  不過前景一定是美好的,我從農民眼神中可以感受到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我就覺得我們的國家會變的更加的繁榮、昌盛!

  三下鄉心得體會 篇4

  七月,收穫的季節。20xx年7月10日,我參加了創業協會暑期三下鄉活動,為期八天的三下鄉,讓我感受很多,受益匪淺。這次活動我們在欽州市欽南區上劉村的欽州第十小學展開。八天的下鄉時間雖然不長,但也是一個星期了,在這八天中,我們隊26人力量凝聚在一齊,嚐盡了酸甜苦辣。以前,我們作為協會的一員在這個大家庭中,但很多時候都是工作上需要才會在一齊,而這次的下鄉,我們26人是一齊吃大鍋飯,一齊開心,一齊流汗。剛剛我們來到上劉村下鄉的時候,村民們看到我們個個都穿同樣的衣服,對我們是抱著好奇的心理,因為他們從沒有見過這些。

  下鄉的日子是艱苦的,但再苦再累我們隊員都沒喊累過!由於我們都不是欽州本地人,有些隊員不懂白話,所以下鄉時,語言的溝通也是我們一大難題,想起那天我們去派宣傳單、宣傳活動的時候,如何同村民解說,他們也沒見過這種場合,我們又要跟他解釋清楚,我們本次的活動,用普通話、白話,詳細地和他們說,他們用那白話,我們似懂非懂地聽著,但很多時候,都很配合我們的工作,支援我們的工作。

  下鄉的活動每一天在有序地進行,我們支教組每一天都在總結經驗中獲得提高,順利完成支教任務。18號晚,是我們下鄉的最終一天,我們與十小的學生共同舉行了“走進欽州,情繫十小”的文藝晚會。我們文藝晚會在得到各方面的支援下演出與及圓滿地成功。

  三下鄉活動歡笑、努力與汗水,都歷歷在目。20xx年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給予了我人生一片燦爛的回憶。想起那個第一次,第一次大家吃大鍋飯,雖然有時炒得不是很好吃,但都是勞動成果,所以吃起來也很好味道。第一次十幾個人一齊在那個陰森森的房子裡睡覺,那個滋味那種感覺,至今都難忘記。三下鄉,讓我的大學生活增加了不一樣的色彩,也得到了很大的煅煉,經受種種挫折,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見風雨,怎樣見彩虹”八天的下鄉將是我人生的一個回憶。

  這次“三下鄉“活動在我的設想之中完全到達了我的意願。雖然這次三下鄉活動的時間很短,但在隊長的帶領之下,我們隊員每個人都過得充實而又有意義。在每項活動中都能體現出我們大學生的做事風格。我參加的是支教組服務隊。我們隊員在出發前都認真地準備了豐富的備課資料,以至於每項活動都能做到有準備,有目的地進行。

  這次活動使我意識到“服務社會,實行自我”是人生的一件樂事。社會是需要我的。社會培養了我,然而我應當為社會做出自我應有的貢獻,我們應當為人民幹實事,做有貼親人民生活的事。雖然自我的力量很小,但總能夠讓溫暖的花朵燦爛碇放。

  “要讓事情改變,先改變自我!要讓事情變得更好,先讓自我變得要好。”這是我在這次三下鄉活動中感悟得到的。在支教服務隊裡雖然很辛苦。做就在這環境裡我意識到我們只能去適應而不是讓環境去適應。那忙碌的八天“三下鄉”的實踐活動,隨時間而過。在這八天裡總有辛酸與歡笑。使我深深的體會到了農村貧困的生活。目睹了農村存在的各種現象。給予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受到了學生的熱情的歡迎和對教師的尊敬與愛戴。他們說:“我們需要你”這句話給了我無數的力量。我隨從的雖然是支教組,我們隊員都認真地備課,認真地上課,我們儘可能把我們所學到的知識傳授給學生。給予學生留下了很好的一個大學生的形象。做為一名大學生的我們也一以個大學生的具體行動證明了我們的一切。

  這次“三下鄉”活動我們每位隊員都能相互的關心著對方,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有人鼓勵我去戰勝它。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裡想的是“我們是一個隊團隊”。一個也不能少一個也不能倒下來,這次“三下鄉”活動我們相信也許人生僅有一次。我們每一個人都很珍惜著這短短的八天時間。每一天我都覺得自我過得十分的充實,十分的歡樂和愉快。總有一種家的氣息纏繞在我的身邊溫暖著我,給我動力讓我前進。這次也是我一次參加活動時間最長的一次團體活動,也是最有意義的一次,它讓我學習到我缺少的東西。鍛鍊了我,成熟了我。給予了我人生回憶留下了完美的金色的一段。

  三下鄉心得體會 篇5

  清晨,叫醒我的不再是鬧鈴,車輛聲,而是悅耳的鳥叫聲。當第一抹陽光透進窗戶時,我知道這又會是既充實而又愉悅的一天。

  在為期十五天的“三下鄉”的日子裡,每一天都曬滿了充實。從前,在家一睡就是一整天的日子,在這裡我感受到了每天的生活都被安排的滿滿的,充滿了意義,不在像從前那般的頹廢。每一天都有新的任務,每一次做任務,我們都是一個集體的出現。很顯然群眾的力量是龐大的。不用太辛苦,就可以完成一天的任務。初到之時,走在街上充滿了陌生感。經過半個月的相處,走在路上街坊鄰里都會和我們打招呼。從前的陌生感不再有了,多了份親密。

  這為期半個月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日子,就這樣悄然過去了。心裡總有點不捨。還記得我們第一次去進行留守兒童走訪時,我驚訝了。每一家都是一個老人帶三四個孩子。每一個孩子臉的都花花的,當這些孩子第一眼看到我們時,我從眼裡看到了害怕。是啊,其實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有父母陪伴的孩子通常比較開朗。他們的害怕是理所當然。孩子們一開始雖然會有陌生,當我們走時會給我們微笑著說再見。

  最難忘的莫過於是,趕集天在鎮上進行設點服務宣傳十九大精神,宣傳精準扶貧政策。還依稀記得那一天我們都起的很早。天氣也十分炎熱,路上的瀝青都被曬掉了可想而知天氣是多麼的惡劣。可是我們一行人還是無所抱怨的該做什麼的就做什麼。有的在設點服務,有的在街上傳送相應的宣傳單。還有我們興隆鄉相應的政策。有關於的醫療合作的,養老保險,衛生健康等。遇到熱心不懂的居民,志願者們也進行了講解。

  在此次“三下鄉”中,我們學會了很多。比如到村委會進行學習時,讓我們懂的了每一種工作都充滿了艱辛,也讓我們提早感受到了工作的氛圍。忙完了一天,沒有什麼事能比得過,回到宿舍時,那一桌滿滿的豐盛的菜。此刻的幸福難以言喻,每一天都有三個小夥伴提前回來為我們準備飯菜,每一次我們都能一掃而空。邊吃邊聊還邊哈哈大笑,這樣的日子真的會很讓人懷念。可能這樣的日子以後不再會有多少了,即使有,也沒有如今這般味道。每一次出任務,都是我們更最快樂的時候。一群人說說笑笑、走走停停充滿了韻味。每到一戶農家,他們都很熱情的和我們打招呼,及忙從屋裡抬凳子出來給我們坐。即使我們連連拒絕也不能阻擋鄉親們的熱情。有時給我隨意的鬧鬧家常,有時,也會很正式的給我們講述一下他們的訴求。還記得一位特別可愛的老奶奶,許是一個人住太久了,太久沒有這麼多人陪伴她說話,我們離開她家時她很不捨的跟著我們一起走到了另外一家繼續的聊天。多麼可愛的老奶奶啊。我們走時她才依依不捨的離去,看著她的背影總讓人感覺到心酸。如果可以常回家看看吧,有人在等你。

  最難忘的,莫過於,我們去到了養老院。當站在養老院門口,我們四處張望,發現門是緊閉的,也不見人。當我們要走時,一位十分年邁的老爺爺,用著他一步步蹣跚的步伐,走過來向我們開了門。臨近一看,我們才發現這些老爺爺失去一隻手。生活真的在他身上留下了太多的不公。我們不知道他的家人在哪裡,也不知道他為什麼來到這裡。住在這裡的一共有七個老人,他們相互陪伴,相互支援。看著這一暮暮,讓我想起了老有所依這個詞語。面對他們,我們卻不能為他們做什麼,只能做些微薄之力的事。我們只能打掃一下屋子。最後,陪著這群爺爺說了會話,照相留念之後,我們就離去了。出來時,感覺自己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三下鄉”是一個既艱辛而又逾越的日子,在十三個人,十五天朝夕相處的日子裡。我們學會了很多,也懂的很多。無論哪一方面,也讓我們及早的感受到了學校裡所沒有的東西。感謝此次“三下鄉”,讓我有機會懂的很多道理,也教會了我成長。

  三下鄉心得體會 篇6

  xx年7月,福建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清芙心笙”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隊一行二十多人先後來到了福清市城頭鎮、雲光村兩個地方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作為福建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團委實踐部的部門隊伍,我們有更好的資源和更多的經驗讓我們今年的下鄉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大二年級的我是第二次參加下鄉活動。而作為去年部門隊伍副隊長的我在再次參加部門下鄉活動時,所感悟到的收穫,除了角色的變化、年級的差別外,感受最深、關注最多的或許不再是活動成果、更多的是下鄉活動對部門成員的幫助以及部門成員的團隊合作與帶給他們的收穫。我希望我們實踐隊的每一個人都能有所收穫。

  抱著這樣的初衷,跟著我們“清芙心笙”實踐隊踏上了下鄉福清的大巴。活動流程不再多說。本次下鄉中感受最深的歸納起來一箇中心是兩個點;中心是團隊的配合協作給團隊帶來的作用;兩個點一是隊長的領導力,還有一個是隊員的反饋力。很簡單的幾個內容,但是在今年下鄉過程中再次深刻感受。或許去年是隊長,今年變隊員了,所以這之間的差別讓我感受到了團隊中兩個不同組成部分之間配合的重要性。

  首先是隊長的領導力;相比較而言,我對今年我們隊伍的領導層的表現不是很滿意。過多的不定因素、過多的臨時變化,少了合適的應對,讓在實際過程中變得無從下手,多了的是隊員的茫然,我還依然可以記得去年活動開始前我們給每個隊員發了詳細的行程表。雖說計劃趕不上變化,可這畢竟是少數,要是都趕不上那還要計劃何用。而對於可能出現的變化,冷靜的分析加果斷的決策將讓隊伍的流程更加流暢。

  今年下鄉中,正是由於過多的外界因素打亂了部分計劃,而應急方案的缺乏使得隊伍時常陷入困境。當然逆境是不可避免的,團隊對逆境的克服以及在逆境中的前進是要靠整個團隊的協調發揮的,這或許是彌補不定的環境因素最好的方案。是對整個隊伍整體的考驗。實踐隊隊員在這種情境中的表現是對他們成長的一個考驗,看到他們有所收穫我也就滿足了。最重要的還是一個團隊領導者的號召力,這不僅需要隊長的威信,更多的還是在於隊長的魅力,這不僅是個人氣質、品質帶給隊員的吸引,還在於開誠佈公、毫無保留的交流使隊員完全地信賴。不論隊伍實力強弱,一個團結、有執行力的團隊才是一個隊伍所追求的,雖然最終目的依舊是團隊成果。

  還有一個就是隊員的反饋力;這個是在任何情況下都需要的。隊伍領導層的決策、計劃、所考慮的層面畢竟有限,這時候就需要隊員給力的反饋。而這次下鄉中隊員對活動的反饋也是我所關注的。面對多變的環境因素對活動的影響,隊員的反饋變得更加重要。我還記得去年的下鄉活動,每天晚上都會有一個簡單的總結會。這種內部的總結會不需要長篇大論、不需要場面套話,要的是隊員有效的反饋以及隊長對有效資訊的收集,然後再對隊員意見、情緒的整合。而隊員準確、有效、直觀地反饋表達是對隊伍後續活動更好開展的強大助力。只有不斷認識到隊伍的不足才能更好地對症下藥,才能真正發揮一個團隊的實力。

  “三下鄉”的時間一般也就一週左右,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讓一個團隊不斷地收穫進步,隊員的反饋至關重要。而我們隊伍此次的反饋工作可圈可點。透過跟隊員的交流,我也瞭解到很多隊員在活動過程中有很多好的想法的,只是他們反饋的意見、建議常得不到有效的反應。這或許是最嚴重的問題。有兩個方面決定這一交流過程的困難度,一是隊員的反饋方式,即反饋時機;一是隊長對反饋資訊的接受。而這歸結起來就是個人看待事物、整合資訊、與團隊交流的功力。隊員適當的反饋以及隊長對資訊的挑選收集是團隊發揮團隊效應的第一步。

  此次下鄉中,雖然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方面,但是整體還是維持在有效執行的軌道,這是整個隊伍共同努力的結果。而適當的困境也是使得一個團隊在有限的時間裡得到收穫的一種前提。也很高興大家都在此次活動中收穫自己的感悟、得到更多的歷練。這是我所希望看到的。特別是極大地增進彼此間的感情,這或許是我得到的最大收穫。

  三下鄉心得體會 篇7

  為此我們回訪滇池,瞭解滇池,保護滇池。我們準備了100份調查問卷對當地村民進行調查。說句實話,調查難度頗高。問卷數目雖不多,但內容繁多,每份問卷共有3頁,題目多達70個。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克服語言不通的障礙,村民的方言我們幾乎不能聽懂,調查起來很困難。我們唯有不斷把問卷的問題重複給他們聽,不斷跟他們交流,終於明白了他們所表達的大概意思。在調查過程中,我們還一同詢問了解他們有關村裡汙染及滇池汙染的情況。該次調查我們8人分為4組,我和杜娟老師是a組,經過幾天的調查,我們從村民口中瞭解到很多,我們的努力及付出沒有白費。

  普遍村民認可我們的舉措,積極配合我們,致使我們的調查能順利展開。為了保證此次調查資料的真實性,我們在各年齡段的調查人群都有涉及,且比例相距不大。值得高興的是,此次調查的100份問卷皆為有效問卷,說明了我們認真負責地對待此次活動。當然,也有人認為這調查與關於滇池的環境保護有何相關呢?此次資料整合的調查報告將於5年前的資料作對比,從而可以得到近幾年滇池汙染狀況,到底是上升呢還是下降呢,滇池附近居民對滇池的滿意度如何呢,都可以從資料觀察出來。因此,我覺得該調查是有必要的,辛苦些也值得。調查過程中,難免會有困難,但因自己曾參與過類似的幾次調查, 心理承受能力要強些,面對被調查者始終保持耐心,謙虛地讓他填寫問卷,詢問有關滇池近幾年的情況。因此,困難也容易克服過去。

  從村民口中瞭解到,八十年代以前的滇池,全是一片春的天地,綠的世界,魚的湖泊,花的海洋!滇池的水清得能見湖底,滇池的魚多得人腳都踩得到,滇池的海菜花香得能醉人,滇池的景美得能迷人,整個滇池全是漁火通明,漁民船歌的天水合一,人境和諧,商客雲集,經濟繁榮的富美景象!但八十年代以後,滇池的水變渾濁了,水面也是一片綠的世界,但這是水葫蘆的世界,魚蝦大量被人們捕撈,再加上水葫蘆的霸道,使魚蝦大都因供氧不足死亡了,水質漸漸變差,加上市區的汙水沒有經過嚴格處理後直接排放到滇池,由於滇池是個半封閉的湖泊,出水口的水量遠遠小於進水口,使滇池的水迴圈系統崩潰了,致使滇池越來越髒,越來越臭,人們慢慢地不敢飲用滇池水,現在連用滇池水洗衣服都不敢用了。身為母親河的滇池此刻被兒女們糟蹋成個骯髒的老太婆了!滇池的環境直接關係到生活滇池周邊的居民,保護滇池,潔淨滇池,刻不容緩!現在,大家都意識到保護滇池的嚴峻性,紛紛配合國家一同整治滇池,近幾年的滇池有所起色,慢慢地水不臭了,整治達到一定效果。我調查的一位老爺爺曾說,滇池現在比幾年前好了很多,但要想變回五、六十年代的滇池,想再到滇池游泳,飲用滇池的水,是不可能的了!這些都值得我們大家深思,當今社會,人們只顧著發展,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謀取經濟效益,然而我們的地球母親,無不給兒女們摧殘著,她在痛哭,哭訴著她被兒女們無情的傷害的無奈。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在破壞著環境的同時,也是在傷害著自己!環境使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把家園破壞了,那麼我們又怎能居住呢!這就是我在調查問卷活動中的感觸。

  然而,讓我的感觸更進一步的昇華是當我遇到這個人的時候。他,是我來雲南滇池參加調研的初衷。這個人是誰呢?那麼讓我想見到,去認識他的呢?中國十大民間環保傑出人物、雲南十大昆明好人代表、中國湖泊衛士——張正祥。他說:“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個!”他把生命和滇池緊緊地綁在一起,他是一個戰士,他的勇氣讓所有人膽寒,他是孤立的,是執拗的,是雪峰之中的傲然寒松。更重要的是,他是全國唯一一個在環保戰線上獲評的人!因為他,我才開始瞭解滇池,從而認識到滇池環境保護的嚴峻性,也因而有了動力為滇池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

  三下鄉心得體會 篇8

  7月20——28日,在廣東省豐順縣留隍鎮蓮塘村育民小學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期間,我不勝感慨遂提筆揮墨記下了這些點滴!

  雨嘀嗒嘀嗒地滴落窗邊,風叮咚叮咚地拂動風鈴,夜裡的小蟲吹奏著記憶的樂章。還記得,那天也是下著這樣的雨,吹著這樣的風,行李箱的轉動聲打破了清晨的靜謐,這是我們出發的那天。女生們懷揣著激動的心情,伴著一路的歡聲笑語來到集合地,男生們在一教院辦和集合地間來回搬運著物資,汗水和雨水交雜在一起。我們即將要出發了,雖然期末考試連著軍訓,休息不過2天便去三下鄉,作為蒲公英的一員,我並不覺得累,反而充滿了朝氣,充滿了信心。

  7個半小時的車程,我們跨越了千山萬水,終於來到了梅州市豐順縣的蓮塘村育民小學。那是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地方,靜靜的地沉睡在大山的深處。可能是因為這裡交通不方便的原因,這裡的人,這裡的事,這裡的物沒有一樣受到城市喧囂的影響。或許是我們穿著一樣的衣服,又或許是我們高舉著計算機科學學院大旗的緣故,村子裡的人都好奇的看著我們,時不時還對我們點了點頭。後來聽村支書說我們要來的訊息已經提前告訴這裡的村民了,原來他們點頭是在跟我們打招呼呀。

  吃過晚餐,收拾完自己的行李,整理了晚上睡覺的地方後便開始我們的下鄉活動了,第一步就是宣傳,為了讓更多的村民知道我們過來支教的事,招收更多的學生,我要需要一家接著一家的去拜訪。扛上大旗,在這陌生而寧靜的小山村走訪,一家一戶。走了好久好久,沒有想象中的累,因為這一切都充滿了新鮮感。

  第二天,吃過早餐,我們便開始準備新生報名的事了。8點鐘,一開啟校門,蜂擁而至的小朋友一下子擠成了一堆,第一次,我感受他們對我們的喜愛,為我們瘋狂。這是我和蓮塘村小朋友們第一次正式的見面,第一次,他們的熱情就融化了我,我決心要好好的,把更多的道理知識交給他們。雖然我們只是大學生,我們生產不了知識,但我們可以作為知識的搬運工,將我們懂的東西像蒲公英一樣撒遍整個蓮塘。

  我是教繪畫課的老師,繪畫是專門培養小朋友們想象力的一門課,可以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畫出自己對生活、對所觀察事物的細微感受和對未來的暢想。孩子學習繪畫,重要的不是學技法,不是程式化的臨摹,而是畫孩子的心理體驗,畫孩子心目中“生活的真實”。第一天上課我們發現我們繪畫班的小朋友真的是出奇的小,也有幾個比較大,年齡跨度就比較大了,因此原先我準備的教案施行難度絕對是五星級的難。教好小朋友,同時還要兼顧大朋友,應該要怎麼做到呢?而且繪畫的能力跟年齡是沒有必然聯絡的。最終我還是讓他們按照自己的喜好坐。記得報名的時候繪畫只有24人,後面到場的人數越來越多,第一天我在搬凳子和桌子中度過,第一次當老師,沒有什麼經驗,慌張勞累,不過人都有第一次,我相信後面會越來越好的。

  第二天上課時,果然沒有像第一次時的慌亂,很多東西都準備的很充分,不過有個小朋友問了我一個問題我一下子有點蒙,他問我:“哥哥,你們是不是6天后就要離開我們了,到時候我們怎麼辦?”我呆了好久好久。其實我知道,有些人只會是生命中的過客,只會在心靈深處留下深深的影子。

  後來的幾天裡,我漸漸習慣了下鄉的生活,偶爾去隔壁的書法班串串,偶爾也會去客串下音樂老師。看著孩子們一張一張的小臉,那個問題便開始緊緊的纏住了我,是呀,我們遲早是要離開的,那些熟悉的臉龐,熟悉的笑容,熟悉“黑人哥哥”“黑人老師”“大頭哥哥”,一個一個的外號時常會在我耳邊徘徊。與蓮塘村小朋友的情道不盡,也理不清。我們的分別是為了以後更好的遇見!

  當然,經過了三下鄉,蒲公英的友誼更加深似海。7天裡我們一起工作,一起奮鬥,偶爾唱唱歌,時而跳跳舞,打打鬧鬧。彼此間都留下了剪不斷的關係,未來的我們還在一起,哪裡有陽光哪裡就有蒲公英,風吹過的地方便有蒲公英的散落。未來的我們依舊要努力,世界終屬於我們蒲公英的!

  還記得周杰倫有一首歌《蒲公英的約定》,一起長大的約定,那樣真心與你們聊不完的曾經。長大後的蒲公英會散落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所以我們要約定,不管以後散落至何處,蒲公英依舊是我們的蒲公英,最美的蒲公英。

  三下鄉心得體會 篇9

  7月9日,烈日當頭的那天。為了響應黨中央和校團委的號召,促進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為了培養和提高我們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我們回報社會、奉獻社會的意識,全校近700多大學生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暑期三下鄉活動。而我們22人也代表校學生會成為三下鄉隊伍當中的一支。

  10號,我們終於到達了防城市企沙鎮萬頭村。那是一個臨時安置點,全村都是鐵皮做的活動板房,包括我們所要駐紮的學校。或許是由於我們全都穿著綠色的隊服,因此引來了村民們的注意,從此後的七天,我們都生活在小朋友們的注視下了。剛到的第一晚,我們首先是打掃我們的“房間”,也就是兩間簡單的教室。本來打算要睡在地板上的,後來周圍一些好心的大媽過來強烈反對,於是男生們就幫我們把N個桌子拼成了我們的床。而後勤組的同學們已經開始了他們的廚房生涯,玉米炒火腿腸是主菜,貌似那包火腿腸是還是琳同學捐贈出來的。連午餐都沒有吃的我們,此刻也覺得是幸福的了。吃過飯後,最最麻煩的洗澡問題終於要面對了。由於我們用的洗澡房可能是有一段時間未用了的,所以滿是蟑螂的痕跡。我本人本來對蟑螂沒有什麼特殊的情感的,但是,忽然見到整面都是蟑螂的牆,雞皮疙瘩馬上起來了。而且洗澡房離我們的宿舍是有一段距離的,於是為了保證我們的安全,男生們就擔起了保護女生的'責任。瞬間覺得我們真的是團結在一起的,所以才能完成這次三下鄉活動。

  第二天開了啟動儀式,迎接陳副和當地區團市委書記。下午已經開始上課了。防城地區說的主要是當地的方言,所以我們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語言不通的問題。老人和小孩根本就不會說普通話。所以在我們的調研活動中有點困難。團隊裡會說白話的就有那麼幾個,於是調研時候他們就是主力軍了。而我們的伙食在後勤組的努力下也很好。特別是後來的書記來看望我們的時候帶來的美味的海鮮,還有奮不顧身來支援我們的李乾學長帶來的水果和肉。我們的三下鄉變得充實又幸福了。

  我們的下鄉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最後一晚的文藝匯演。於是在每天晚飯後,我們都要討論文藝匯演事宜和練習晚會的節目。而我們宣傳部還得製作幕布。製作幕布是一個比較麻煩的工程,因為我們得在很少的經費下完成一個晚會的幕布製作。在晚會的天,我們終於完成了各項要完成的任務。但是不巧的是,正好那時候颱風來襲。幕布在操場上根本掛不起來。緊接著,大雨也來臨了。我們只能把幕布掛到教室去。同時也意味著我們的晚會不能在操場上舉行了。但是半小時過後雨停 了,於是大家決定我們匯演的方案兩個。一是在教室辦,而是在操場辦。於是幸好當晚在我們辦晚會的時候,大雨沒有來。我們的晚會在操場上成功舉辦了,也得到了相親們的掌聲。

  還有一件記憶猶新的事就是,下鄉第二天的傍晚,書記借了車,說是可以帶我們去看海。雖然我們在的村莊離海很近,但是我們都還沒有去過。於是當書記的車到達的時候,本來是隻能坐7個人的車,我們硬生生是擠上了11個人。看到了寬廣美麗的大海,我想從那個時刻起我們的心變得更加堅定了。疲倦和怠慢 的情緒一下子就不見了。

  本次下鄉,我們還了解到很多當地的教育問題。從各家各戶們反應的情況來看,當地對教育並不是很重視,首先是教育投資不夠,師資缺乏;其次是由於各家各戶多以漁業為生,因此從早到晚都不在家裡,於是對於自家的孩子的學業不是很關心,有的甚至認為孩子交給老師管,好不好也是老師帶著就行。從中就可以看出,在新農村的建設中,我們仍然要注重教育問題,這樣才能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添磚加瓦。而我們當代大學生,更應該把自己投身到新農村的建設中去,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這樣才能讓那些孩子們的笑臉更加燦爛。

  告別美麗的萬頭村,我們的隊伍“希望之翼”懷著希望歸來,希望今後還有機會見到那些曾經一起相伴過的可愛笑臉。我們也將更加努力地過每一天。

  三下鄉心得體會 篇10

  又到一年一度的三下鄉時節,想想去年今日,自己也是經過了重重波折,先後加入了2支隊伍,最後還是自己組隊開始策劃三下鄉。如今,看到身邊的友人們有開始為此忙碌,內心不免有些許感慨。也有友人問及我三下鄉策劃的相關事宜,思來想去,我還是決定寫下來,跟大家分享一下三下鄉策劃的感受。

  三下鄉的策劃,只有沒有重大的政治錯誤,一般都會讓你過的。但是,學校批不批錢讓你去,就是靠這份策劃去爭取的了。

  第一,你要明白三下鄉你是要去做什麼。很多人會偏向於單純的支教或者單純的宣傳,但我個人看來,單一的活動是比較難爭取到錢的。所以最好是能夠結合幾種不同的活動來開展。去年我們隊伍三下鄉分為三大板塊,一是支教,二是宣傳,三是調研。

  第二,關於支教,支教是整個三下鄉收穫快樂的最大部分。三下鄉的支教除了教書,也可以組織文藝匯演,組織運動比賽,組織戶外拓展等。去年我們的想法把支教變成夏令營,讓孩子收穫一些平時課堂上收穫不到的東西。所以,我的課程也基本上跟學習沒關係,包括了心理輔導、趣味英語,邏輯等。課程內容要豐富,可以多寫多吹。

  第三,關於宣傳。宣傳的內容最好能夠和本身專業結合,這樣顯得比較有說服力。而且,最重要的是能夠宣傳華農,這一點對於能不能夠批錢還是有影響的。宣傳可以多寫一些,特別是有利於華農的宣傳,多策劃幾場宣傳活動,是非常好的。

  第三,關於調研。其實調研的內容是結合當地的生產特色或者民俗特色,去進行的一種考察研究。去年我們去的湛江遂溪,是甘蔗生產地。我們的調研就是甘蔗的銷售的衰敗和新出路。這是可以寫成論文,成為日後回校團隊評優的材料。而且,這種學術上面的東西,更是你們這支隊伍的特色。反正,抓住任何可以發揮的東西,儘可能搞得更學術性。

  第四,關於聯絡學校。最好是隊伍成員以前所在的小學初中,這樣到時候去當地的時候才知道怎麼去。另外,學校那邊最好能夠確定住,吃的最好能夠確定有器材。另外,之後要發學校接受證明,最好是發電子版過去給學校,學校列印或者抄寫下來後,蓋章簽名寄過來,這個要儘快去做,不然就來不及。而且策劃裡面最好能夠突出學校非常支援這個活動。

  第五,關於隊友。最好是大二或者大三的做隊長,全大一的隊伍一般是被秒殺的。然後多專業多學院多年級的組隊才是王道。去年我們隊伍有食品,理學,公管,信軟,農學,大二4人,大一6人這樣的組合。

  第五,今年建黨70週年,最好有活動能夠和建黨70週年結合,例如一門課程,一個宣傳活動,都是非常好的。

  第六,字數非常重要。儘可能地吹多一點,內容儘可能地寫詳細,儘可能地表達出你的活動多麼好,多麼豐富,多麼必要,字數越多,一般能夠批得錢也就越多。當然,前提是你的內容足夠豐富。

  除此之外,講講實施的東西。

  第七,關於聯絡當地機構。如果開展宣傳,最好一去當地,馬上開始聯絡當地的政府機關。其實很多市縣的政府機關還是會願意配合的,這畢竟是一種政績工程。而越早聯絡,準備得就可以越充分。而且,當地的政府機關可以提供很多物質,包括帳篷,桌子等,這些你都可以向他們提出要求的。不過要選對宣傳機構,醫藥的找食品藥品監督局,食品檢驗的可以找質監局,衛生宣傳的找衛生局。

  第八,關於聯絡媒體。市縣的電視臺和媒體都非常好講話的,報紙是需要報料電話打過去就好,而電視臺需要打電話跟他們聯絡一下。其實都非常好聯絡,大家不用害怕他們難以溝通。媒體的聯絡也是日後評優的一項重大材料。

  最後,用我隊友童某的一句話,理想與現實不符的。意思是,策劃歸策劃,實施歸實施。策劃有多好就寫多好,當然這是在考慮可行性分析的前提下,活動可以多安排幾場。具體的實施肯定是有差距的,但是報告是你寫的,可以吹回來的。回來評優時,學校對此當然會有相應的扣分,但最重要的是,你把主體活動圓滿完成,他們是不會怎樣滴。

  以上的言論只是我的一些想法,不代表什麼,也不知道有沒有用,寫出來只是覺得和要去三下鄉的友人分享一下而已。

  三下鄉心得體會 篇11

  記得有師兄師姐跟我說過,一個大學生,如果可能的話,在他/她的大學生活裡一定要經歷至少一次三下鄉,沒有經歷過三下鄉的大學生活是不完整的。我不知道這樣的說法會不會太過絕對,但是自己經過這次三下鄉,我真的收穫了很多很多。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為了這次三下鄉,我們從上個學期就開始準備了。總開始寫方案到真正去三下鄉的這段時間,我們做的真的很多很多。2009年8月18日,我們一行25個人,汽車在寬闊的大馬路上賓士了兩個半小時之後,我們從廣州到了英德,開始了為期一個星期的暑期社會實踐三下鄉活動。

  初到英德市第二中學,眼前見到的都是一片明朗和寧靜,孩子們燦爛的笑容和期待的眼神讓我們倍感親切。他們熱情地帶我們上宿舍,幫我們搬行李,陌生的心與陌生的心開始進行著微妙輕柔的問候和觸碰。但是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原本報名的100多個學生只到了35個左右。經過聯絡之後學生人數終於增加到了40多個。不知道如何表達心情,有點理想與現實差距太遠的味道吧。

  與學生互相認識之後一切都變得自然起來,他們和我們好像相見恨晚的知己,一有空就和我們待在一起。除了給他們上課,還教他們手語,讓他們做手操報,為他們搞趣味運動會,辦晚會等等。他們會拉著我們一起吃飯,會纏著我們聊天,會帶著我們出去溜達……相處的時間長了,感覺那些孩子真的像自己的親弟弟親妹妹一樣。和他們一起上課、一起說話、一起玩遊戲、一起搞活動,都覺得很舒服很親切。第一次那麼親近學生,第一次就那麼喜歡他們。

  這次三下鄉我連續三天都有課上,所以挺忙碌的,晚上經常都很晚才睡覺,早上又很早就得起來試講或者做其他一些準備工作,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我經常在想,自己那麼努力,不知道結果到底會怎麼樣呢?或許結果怎樣並不是我自己能夠評價的。

  就說一說英語沙龍吧。因為真的很想給學生一點比較深刻的東西,所以我很想透過一些比較適合他們的方式去上課,但是不知道具體能有什麼方法。我事先去聽過他們的課,發現很多我們認為他們懂得的東西他們都不是很明白,所以教案裡面的很多東西都得臨時修改。說實話到自己上課的時候我非常非常緊張,那是我第一次踏上講臺,扮演教師的角色。我準備的主題是“父母與孩子的關係”。

  我按照自己準備的那樣上課,不知道是學生太認真太投入了還是那個話題本身就比較敏感,很多學生在課堂上都掉眼淚了。因為太動情,很多學生都很多話想對自己的爸爸媽媽說,所以臨時又加了一個環節,給他們一個卡片讓他們寫下想對爸爸媽媽講的話然後我們幫他們轉達。這個後面才增加的環節反而成為了我課堂中的一大特色。因為這樣做的效果很好,當我們的隊員給學生的家長一個一個打電話告訴他們孩子們的心聲的時候,家長們都很感動。

  其實也是從這裡我們才知道,原來很多家長其實都很想和自己的孩子有更多的交流和溝通,但是苦於沒有途徑。因為所謂的代溝,孩子們和家長很難坐到一起對彼此敞開心扉。綜上所述,我們的這種做法也就具有了更深層次的意義,對親子關係的改善有一定的作用。而英德二中的一些領導知道了這些事情之後也對我們的這些課堂給予了鼓勵和讚許,他們說此前在他們學校從未有過類似的活動,而這些恰恰是對成長中的中學生別具意義的。因為校領導的支援和下鄉師兄師姐的鼓勵,我和我的隊友侯曉妹又一次在另外一個班也上了一次同樣主題的英語沙龍,因為兩個人是第二次合作,而且我們事先做了很多準備,所以效果也不錯。而因為這4節課,我也成為這次下鄉隊員中唯一一個把那麼多學生都弄哭的人。我不知道這樣是好是壞,或者根本就是無從定義。但是我僅僅只是想讓他們真正體會到父母的艱辛,想讓他們真正學會體恤父母。

  其實還遠遠不止這些第十屆義館的第一次三下鄉,真的讓我成長了很多,收穫了很多。即使是拋開那些實踐經驗和社會閱歷不說,我至少得到了孩子們的友誼和信任,得到了那麼多顆真誠而樸素的感情。而我算是真正體會到了,只要我們真正付出了,就一定會有所收穫。無論怎樣,都要堅定地相信美好!

  三下鄉心得體會 篇12

  我很幸運得以參加三下鄉之關愛留守兒童活動,讓我有機會深入山區,感受留守兒童的喜怒哀樂,讓我有機會在這個暑假過得如此有意義,讓我傳遞了愛心、收穫了感動,讓我更懂得珍惜擁有的幸福生活,把握現在的大學生活。

  我們在隆林德峨中心小學裡的留守兒童進行了問卷調查,深入留守兒童家中與他們進行面對面交談,才有了更深入的瞭解留守兒童中的很多父母都是難以在自家門前掙錢養家,只好無奈的遠走他鄉打工掙錢。德峨是個人地矛盾尖銳的地方,它屬於雲貴高原餘峰,耕地面積少,玉米種在只要能種的任何地方,山上的石頭縫也不放過,種水稻的地方非常有限,一年四季吃的多數是玉米飯,他們的父母背井離鄉外出打工,就是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讓家人生活越來越好,讓孩子有更好的條件上學,日後有出息,不再走自己的路。但是他們卻沒有想到這對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帶來許多的問題。

  留守兒童多數是由年邁的爺爺奶奶照顧、或者父親外出打工母親在家看管。他們一般偏於溺愛,文化水平比較低、對於孩子的學習基本沒有能力輔導和監督以導致留守兒童成績不理想的主要因素、走訪過程中、我們發現有百分之九十的留守兒童成績處於中等以下,百分之十的留守兒童成績比較好。

  從留守兒童年齡來看,他們的年齡比較小,百分之九十讀小學,百分之十讀初中,這都正處於心理成長的關鍵時期,父母又長期在外打工,長則幾年回來一次,短則逢年過節才回來,也不常打電話回家,他們不能常與父母在一起,更別說交流談心了,這會使他們缺乏父母的關愛、會產生孤獨感,心理失橫,性格內向等心理問題。

  學校是農村留守兒童學習成長的重要場所,學校教育會直接影響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但是學校受辦學條件、師資力量、教學理論等方面的制約,對每個學生的關注十分的有限,而且在校期間側重於教學管理、對留守兒童的心理關愛難以顧及,這些不但制約留守兒童的學習,而且會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發現。

  農村留守兒童出現的這些問題,不僅會危害小孩的健康成長、而且會給農村的教育以及社會發展產生較大的影響。它關係到社會的安定和團結。關係公民整體素質的提高,所以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個階層的共同參與解決。

  就家庭角度來說,在家看管孩子的爺爺奶奶和母親不但需要照顧生活方面、而且要關心學習,同時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識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的學習;外出打工的父母應該經常寫信給孩子、與孩子交流談心、與此同時也應經常與老師聯絡、瞭解孩子的基本情況並及時解決。父母也可以給子女講述自己背井離鄉打工的奮鬥歷程、吃苦耐勞、拼搏向上的精神來教育孩子,讓他們以父母為榜樣,為驕傲、更自信勇敢地面對生活中學習上的困難。

  父母外出打工,教育留守兒童的重任便落在學校,我覺得學校應該建立留守兒童的擋案,對學生的家庭情況、心理狀況、成長變化時刻關注以即使給予幫助,同時常與家長聯絡即使彙報學生情況;班主任應多與他們交流、豐富課餘文化生活、知道他們參於活動,也可以圍繞留守兒童開展班會、請外出打工經歷豐富的家長參與。講述他們打工的奮鬥歷程和感人故事。讓家長和學生有直接的交流,進而使留守兒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形成正確的生活觀、人生觀。

  為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應該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幫助留守兒童、鄉鎮、村委會應做出相關留守兒童檔案,掌握他們的具體情況,針對各類留守兒童的具體情況採取有關措舍,解決他們實際情況;教育部門應該出臺相應的保護政策與措施,加大農村中小學基礎建設投資的力度;強化學校對留守學生的監督和教育;還可以組織志願者開展關愛活動,給留守兒童帶去關愛,使他們在缺少家庭關愛的時候,同樣能夠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希望透過社會各界的餓支援和幫助,使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和學習得到有效的保障,解決留守兒童家庭的後顧之憂,相信在大家的幫助下,不管是在怎樣環境下的留守兒童都可以健康快樂也成長,都能成為有自信有理想的祖國未來。

  三下鄉心得體會 篇13

  這次,我隨著體科院的團委的“向陽實踐服務隊”去了雷州北和鎮的康港小學支教。在那短短的十天裡,伴隨著晨鐘暮鼓,朝起朝落,每天走在同一條路上,看著來來回回的熟悉而熱情的康港人們,望著那一張張稚氣的面孔,我心中總是滿懷感恩。

  在十天中,我接觸到了很多的東西,似乎一切都是一個新的嘗試。第一次扯著喉嚨,聲色俱厲地向學生“咆哮”,第一次上課時需要一寫一回眸,只因為學生正在下面“忙碌”著,第一次需要在上課時到校園裡尋找自班的同學,第一次要像哄孩子一樣哄著這幫調皮的小鬼……太多太多的第一次,太多太多的新開始,總是那麼地令人驚喜,那麼地令人意想不到。

  在那十天的實踐中,我的能力得到了潛移默化的鍛鍊,包括交際能力以及教學能力。學生很多時候都是有個性的,青春期的少年總是那麼地充滿朝氣,充滿活力,又是那麼的充滿驕傲,彷彿他們的骨子裡本來就流淌著叛逆的血液,叛逆似乎是與世俱來,喜歡跟老師頂嘴,喜歡在課堂上走來走去,竄來竄去,手永遠都是無法閒下來,不是拿小刀弄弄桌子,就是跟別的同學嬉笑打罵,還喜歡有事沒事地去別的班上課。這就是那樣的一幫少年,一幫喜歡特立獨行的少年,一幫只是渴望得到關注的少年。

  記得,有一次上語文課,課堂上鬧哄哄,女同學就很安靜地坐著,生怕一不小心就會犯錯,那謹慎的樣子讓人害怕去碰及,生怕一不小心就會打碎,男同學就使出“十八般武藝”,睡覺,玩東西等等。而我呢,就站在講臺上望著他們,同時扯著嗓子在維持紀律。後來,課堂不得不停止,因為實在是太吵了,後來只能是由幾個會說雷話的老師來訓斥一番。這樣才能把他們“鎮壓”下來。那時,我覺得這些人也太無法無天了,上課就我自己一個人在那裡唱“獨角戲”,他們各做各的。但後來,一切都變往正常的軌道發展。他們上課時會很認真地聽你說,即使不會,他們也會發表他們自己的看法,課堂開始變得有趣而又充滿快樂。原因皆是因為師生之間的交流多了。

  我總是喜歡有事沒事地在課間時,跟他們隨便地聊一聊天,談一談他們的興趣,談一談他們最近做的事情,不知不覺中,那些學生開始慢慢地信賴你,願意聽你的話,願意因為你而努力地去改變一些不好的習慣。這令我倍感欣慰,教師最大的快樂莫過於這樣吧,學生願意與你分享他的一切,願意逐漸地改變。這就是我最大的感觸,師生間的情感是用信賴來維繫的,而信賴是來自於平常的交流,所以,我覺得,作為一名老師,促進師生間情感交流的最好橋樑就是交際能力,在此次“三下鄉”中,我也深深地獲知了這一道理。

  除此之外,我另一最大的感觸就是我們要學以致用。在學校裡,老師常常會強調,作為一名老師,懂得如何地調動課堂上的氣氛,懂得如何循循善誘,懂得如何化紙上談兵為實際,這樣才算得上是一位好老師。學生需要思考才能更好地把紙上的知識納為自用,老師需要誘導才能更好地把知識灌輸給學生。我以前總是不以為然,以為那隻不過是一些空話罷了。可在這次“三下鄉”中,我才真正明白其中的精髓,明白到那是一種多麼實用的東西啊!譬如,在課堂上,很多時候,學生會轉不過彎來,例如玩一些字謎的遊戲,像“十個兄弟”。學生可能不會知道是怎樣猜的,這時,你就需要聯絡前面所猜出來的字謎來歸納一下猜字謎常見的一些規律,然後在指出關鍵詞“十”、“兄弟”,這樣以後,學生可能就能更容易地得出“克”這個字。這其實就是一種“啟發式”的教學,源自蘇格拉底的“產婆術”,能夠有效地調動課堂地氣氛,更好地輔助你展開課堂的教學活動。

  這就是我此次“三下鄉”實踐活動中所得出來的一些心得。在未來的人生中,我會好好地記住這一次三下鄉所帶給我的認識,努力提高自己的交際能力,不斷地培養嫻熟的教學能力,力求做到桃李滿天下,為人師表。

  三下鄉心得體會 篇14

  又是驕陽似火的7月,這是我第二次參加三下鄉活動了,然而收穫是不同的,相同的是倍感充實,而這次的三下鄉之旅,讓我真正的從實踐中學習到知識,也把我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

  今年我參與的隊伍是外語系學生黨員骨幹掛職實踐服務隊,聽從城南街道辦事處的安排,被分配到黃鋪居會掛職。短短的幾天,我瞭解到黃埔居會確確實實是與群眾直接聯絡的機構,看到了居會工作的幹部對待群眾耐心和藹、有禮有心、服務到位的的態度,很多細節讓我感受到了無論作為一名黨員還是幹部,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定義。比如,有一名老人來到居會映情況,梁書記讓老人先坐下,認真地聽老人映情況,然後耐心地同老人講解。這一幕,我沒有看到作為一名書記與群眾的距離感,一切都是那麼的溫馨美好。這幾天梁書記給我們安排的工作主要是一些檔案資料的整理,如整理婦女育齡資訊表和戶口登記本等。在掛職期間,我們還隨黨政辦林書記去看望五保戶、到每家每戶派發宣傳“建設廣東園林城市”信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們去看望了一名五保戶老人,他不在家,推開矮小的瓦房的一扇扇破舊的門,房裡漆黑一片,蜘蛛網橫掛著,從林書記那裡瞭解到,這位老人一個月前發生了車禍仍住院中,已經一個月沒有回家了。再看看老人居住的簡陋條件,那一刻,我的心特別的疼。我突然明白,很多時候我們要學會珍惜,有些我們看不在眼裡的東西,但對於很多人來說卻是寶貝,我們要在學習工作之餘,多助那些需要助的人們。在派發宣傳單的過程中,群眾們對身穿“學生“三下鄉”黃色服裝的隊伍很歡迎也很熱情,比如,有些群眾會主動過來詢問情況,微笑有禮地聽我們講解。

  每個活動都讓我有所感悟,而領導的關愛與指導也讓我們更加有信心。在這幾天,忘不了書記與各位主任的熱情款待,那慈父慈母般的話語。最難忘的是,掛職接近尾聲時,我們學院的領導與城南街道辦的領導和我們學生黨員骨幹掛職實踐服務隊的隊員們一起開的總結會議。會議上,黨工辦林書記的“三個心”及“三個對不對得起”生動講話讓我們很受鼓舞,他還懇切地提醒我們在工作學習生活當中不應斤斤計較,而要敢於吃苦不怕吃虧,鼓勵我們用心用實際行動去做好自己的工作。這一段話語,深深的打動了我,感覺眼前開闊,思想又上升了一個高度。這個會議是主要是在於隊員們的收穫總結上,聽著隊友有感而發的言語,看著他們陶醉的神情,還有許多共鳴的感受,積極踴躍的場面十分地打動人心。我們發現,這次三下鄉,我們學會了感恩,我們都十分感激我們的母校給我綿溉的知識,我們感激我們的老師給我們的指導與培養,我們感激我們的領導給我秘愛與機會,我們感激一切。這正是林書記所說的“三個對不對得起”中的對不對得起國家,原來這個定義也體現於此。

  當然,還有我與隊員之間的一些小故事。短短五天,我十分高興又結識了新的隊友,透過溝通交流的橋樑,我貌同感悟到了合作的力量。我是隊伍通訊小組中的一員,在寫通訊稿過程中,我發現自己覺得自己寫得不錯的通訊稿,在另外兩名的通訊員的稽核修改下,總是有著自己發現不了的瑕疵,於是明白了成立通訊小組的意義,因為彼此的合作,我們把通訊稿完成的更加完美,同時在討論定詞用語中,我們也互補中學習了新的知識。此外,我瞭解到宣傳小組的感人事蹟。我們得知宣傳小組的成員在緊迫的時間裡完成了一份效果不錯的“建設廣東省園林城市”的牆報,付出的代價是犧牲自己的午休與晚休時間投入工作之中,並且按時到掛職地點上班,沒有耽誤安排下來的工作。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三下鄉活動在家共同努力下圓滿結束。我帶著一份感動與思考起程,想想我們分別的那一幕,想想我貌同度過的那點點滴滴,想想我們志願者們留下的足跡,想想這些天來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真的為我的人生增添了不少的經驗和收穫,它也是這片天空下不滅的回憶,這將成為我人生的一筆財富,值得我永遠珍藏。

  三下鄉心得體會 篇15

  幾天三下鄉下來,我覺得自己被曬黑了不少,但同時也學到了很多很多,也許這就是人們常說地痛並快樂著,艱辛卻也值得。

  三下鄉活動讓我懂得了思路決定出路這句話的含義。在採訪xx村村支書時,他說了這麼句話:“我與其他農民不同之處在於我沒有死守著一塊田,而是擴大見識,開闊思路,尋找其它的致富之路。因此我能比其他人先富起來,成為新農村建設帶頭人”是啊!誰說的農民只能種地?誰說的一題只有一解?在現實中突破思維方式,克服心理與思想障礙,確立良好的解決問題的思路,把握機遇,靈活機智地處理複雜和重要問題,從而開啟成功的人生之門,譜寫卓越的人生樂章。思路決定出路這話一點也沒錯。

  三下鄉活動讓我懂得了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的含義。在這次活動中我從頭到尾一直跟著xx學長學習攝影、攝像,在無數次他對我的教導中,有一次我記憶最深。那是在架梘天村村支書家拍攝隊員與孩子們一起玩電腦的一組鏡頭。當拍到這個場景的側面鏡頭時,學長突然叫我把電腦螢幕逆時鐘旋轉一點,那時我並不知道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但我還是照辦了。等到拍攝結束後,學長把我叫到了身旁給予了我耐心的教導。他說:“剛才側拍的時候,電腦螢幕只有一個側面被拍了下來,乍一看只是一條粗粗的黑線,別人看到你拍的東西后很難想到孩子們是在玩電腦,但將螢幕逆時鐘旋轉之後,情況就不同了,亮的一面也被拍了進去,別人一看就知道你拍的是什麼。以後拍攝時,這些東西一定要注意。”我想同樣的場景學長拍出來好,而我拍出來不行,這是因為有些細節他注意到了而我卻沒有的緣故啊。芸芸眾生能做大事的實在太少,多數人的多數情況總還只能做一些具體的事、瑣碎的事、單調的事,也許過於平淡,也許雞毛蒜皮,但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礎。看來,細節確實是決定成敗啊。

  三下鄉活動讓我懂得了態度決定一切這句話的含義。在我們的團隊中有這麼一個隊員,他是讀預科班的,叫宋建華。平時我們都要他喊我們學長學姐,因為下學期我們大二,而他卻是讀大一。在這種情況下他仍然是不卑不亢的揹著笨重的裝置跟在學長後面,即使是很少有機會使用到裝置。當別人都在看風景時,唯獨他在仔細的觀察著學長的每一步操作,當別人都在閒聊時,只有他在虛心的請教學長問題。終於他的努力獲得了王博老師的稱讚,王老師在總結晚會上表揚他為態度最好的隊員。人不能改變過去,但可以改變現在;人不能改變別人,但可以改變自己;人不能改變環境,但可以改變態度;人不能樣樣順利,但可以事事盡心。我想這次活動他一定學到了很多,因為態度決定一切。

  三下鄉活動讓我明白了會哭的孩子有奶喝這一道理。在問到下蔣村書記為什麼下蔣村能有今天的發展時,他是這麼回答的:“下蔣村之所以有今天的發展,主要是因為下蔣村抓住了發展機遇。在政府出臺新農村建設的政策後,我們這些下蔣村的幹部一方面大力的發動群眾另一方面派專人向縣城提出了申請,這就是為什麼那麼多個村莊中,我們下蔣村能被選為縣新農村試點,並且還是所有試點中的重點的原因。”書記的一番話告訴我有能力就要勇於推薦,有需要就要勇於表達。

  除了這些,還有每日的總結晚會上王博老師教我們的攝影構圖;火車上付剛學長教我的相機的基本操作;飯桌上王博老師教導我們的餐桌禮儀;水稻叢中宋建華教我的一些水稻方面的小知識;街道上沈紅陽給我們介紹的一些江華的基本情況;陳磊教我看事要從正反兩面思考問題等等,這些都是我所學到的東西。又想起論語中的那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在這次三下鄉活動中,每位隊員身上都有我可以學習的地方。感謝這些可愛的隊友,正是有了你們,我才能學到這麼多東西,正是有了你們,我們的活動才能順利的開展,圓滿的結束。同時我也非常高興能成為你們中的一員,希望下次還有機會能和你們在一起。

  雖然三下鄉活動已經圓滿結束了,但三下鄉對我的影響卻是終身的,我將會一直這樣不怕苦不怕累,勇敢、堅強的走下去。

  三下鄉心得體會 篇16

  有些路,一開始我們都不知道怎樣去走,走著想著也就過來了;有些人,一開始我們都不知道怎樣去認識,陪著伴著也就熟悉了。後來才發現,路上有過的困惑、遲疑、疲倦,無非都是生活逼著我們在成長,讓我們在生活中懂得生活,在成長中理解成長。

  “苦”是所有下鄉實踐活動給人的第一印象。誠然,習慣了城市生活的繁華便捷,習慣了學校園的閒適安逸,而行走在田間地頭,忍受著太陽暴曬造成的那種心理落差確實是一種苦;習慣了隨性生活,習慣了衣來伸手,而如今要接受團隊的利益高於一切的集體化管理造成的那種不適應確實也是一種苦。如果這就是“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所為我們帶來的“苦”的話,在適應這樣的“苦”之後,要讓我為這段經歷作出總結的話,我依然會毫不猶豫地說:“不虛此行”。

  是的,就是不虛此行,因為這段日子裡,成長是真真切切的,我們都見證了彼此從什麼都不懂到後來的得心應手;感動是真真切切的,我們體會了不同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所帶來的快樂到後來的難捨難分;震撼是真真切切的,我們都親眼看見了當生活的不幸加註在一個人身上時他所回擊的那種堅毅與不屈。如果說在這段經歷之前我對於自己的生活還是迷茫不安的話,那麼現在,這些真真切切的感受教會了我,強者為自己,更強的人為別人,只有不斷強,只有不斷成長,才有可能去助別人。存志高遠不止是一種心態,更應該是一種承諾,關於磨合理想與現實的承諾。

  初到xxx,帶著的是對下鄉生活的一腔熱情。第一天上課,學生們沒有想象中的調皮與不配合,他們的禮貌和懂事倒第一次上課的我顯得有些侷促了,那時我意識到了,我們在為他們帶去“外面的世界”的同時,他們也讓我們領略了不一樣的世界。第一次當班主任,班級事情沒有我想象中的複雜繁瑣,學生們都有自己明確的分工。趣味運動會上,一張張稚嫩的面孔上滿是認真;文藝匯演上,即使只是二年級的他們,也嚴肅地對待著自己的節目,感動之餘不禁感概,如果他們能走出山,他們也會和城市裡的孩子們一樣優秀。

  後來的日子,我們都經歷了許許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做飯,手裡拿著菜刀手足無措;第一次洗碗,流水線的簡單分工讓我們明白了團隊工作的效率;第一次為集體買菜,精打細算已然成為了每個隊員的習慣;第一次睡桌子拼成的床,一起奮鬥的經歷讓我們更加珍惜彼此……

  下鄉的日子裡,調研也是我們重要的任務之一,一開始看到調研課題時,每個隊友都傻眼了,由於專業知識匱乏的侷限,由於對農業產業化並不瞭解的尷尬現狀,學習成為了我們前期準備的重頭戲。後來,對相關文獻資料的閱讀與學習,對實地考察時的認真瞭解與詢問,對每天所收集的及時整理與意見交換,都是一個學以致用的過程。每天晚上的總結會議上,各組意見交換時,思維與思維之間的碰撞儼然見證了每個人的成長變化。後來的日子裡,不論是吃飯還是休息,總是能在玩笑聲中聽見類似於“深加工”、“掛果”這樣的`專業術語,捧腹笑之際不禁思考,生活是不是又讓我們成長了?

  離開xxx,帶著的是滿滿的不捨。開學時校長那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深刻教誨深深影響了學生們的言行舉止,見面九十度鞠躬和那句“老師好”,讓我們捨不得這一群懂事的學生。習慣了看著每天早晨六點的xxx漸漸醒來;習慣了每天凌晨悄悄對她說聲晚安;習慣了課堂上和學生一起感悟生活;習慣了和隊友一起並肩作戰克服苦難,讓我們捨不得這一段神奇的日子。

  有些路,可能一輩子就那麼一次。同甘的時光很多,但共苦的日子裡,陪在身邊的人才會顯得更加珍貴。我不會忘記在xxx的日子,不會忘記我們的那一群可愛的學生,不會忘記調研路上我們是怎樣成長的,不會忘記師哥師姐們對我們的照顧助,不會忘記離開的那個晚上,滿天繁星下說著過去說著未來的突擊隊……

  未來還很長,那麼,且行且珍惜。

  三下鄉心得體會 篇17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像是一場美麗而懵懂的邂逅,於我,是不知不覺中地遇見,而後帶來了不可磨滅的感動與記憶,作為學院團委實踐部部門負責人之一,“三下鄉”更多的是不解,我想,那個時候我並沒有什麼思考。在當時的隊伍裡,作為通訊員,更多關心地是如何宣傳,如何投稿,那時候的文章有些功利,寫的並不全是自己的思考。

  慶幸的是,從自己所站的位置,它迫使我去思考“三下鄉”的意義,我所看到的“三下鄉”為實踐地帶去的真的很少,我質疑過、疲憊過。之後明白,它對於一個實踐者的意義——“在實踐中成長,在奉獻中成才”,它對於是實踐地的意義是關注和尊敬。就我們目前所學,根本不太可能為當地的醫療衛生事業或者其他方面,做出實質性的貢獻。學校給我們提供這樣一個下鄉的機會,是為使我們在“讀萬卷書”之後,能夠“行萬里路”,能夠“閱人無數”,以達到“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的目的。不是強調我們能為實踐地做出多少功績,而且應該是期待著實踐地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觸動和震撼。我們去實踐的更大意義在於,我們在基層中成長了,我們在實踐中堅定了,我們讓基層看到了青年大學生的成長和決心,我們帶去了大學生的熱情和關心。我想,這才是實踐的初衷和目的吧。

  “三下鄉”在學校學院的領導下從3月份開始著手準備,各項發文、介紹會、隊伍組隊、各項材料、創意大賽、培訓會等等一直到現在各實踐隊伍的活動基本結束,“三下鄉”對於一個總負責人的要求不僅僅是組織協調能力那麼簡單。害怕過、擔心過、無奈過、甚至於退縮過,遇到過各種各樣的情況,看見了各種各樣的努力和感動,也明白許許多多的缺陷和不足。組織“三下鄉”還需要充分認識以後的堅定和熱情,需要無奈過後的耐心與責任,更重要的是思考,思考“三下鄉”更深層的意義,思考怎樣讓所有參與者都能夠收穫思考,怎樣在學院的領導下完成組織工作的同時融入自己的改革與創新。

  在前中期負責組織“三下鄉”的各項工作之後,作為實踐隊的普通隊員再次參加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結合組織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和引發的思考,用一名普通隊員的眼光來檢驗,“三下鄉”有什麼不足,該如何改革,改革的具體辦法是什麼?

  加強基地日常管理,讓實踐延續。學院已有5個社會實踐基地,基地協議的簽訂使得雙方能夠共同發展,互惠互利,促進當地的各方面事業尤其是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同時對於參加社會實踐的大學生也是一個更好的發展機會。一次的下鄉實踐活動給當地村民帶來的是極少的,基地的簽訂,使得我們能夠進行定點,長期,多次,有效的實踐活動,真正的把服務,醫療帶到農村基層。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將加強我院與基地的聯絡和對基地的管理,定期向實踐地輸送更多的醫療衛生知識,必將加速共同發展和進步,進一步加深友誼與信任,也為學院的廣大學子提供了一個日常實踐的機會。

  深入調研,提高科研能力。將高度重視以依託實踐為平臺,不斷提高學生的科研水平。以學院專業老師為核心,組織隊伍深入我省的一些貧困地區,傳染病流行地區、醫療水平落後地區,透過調查瞭解病源,瞭解現狀、瞭解問題,進行必要資料採集、透過儀器科學分析,撰寫實踐報告,形成科研成果。透過親自參與調研工作,讓學生的科研能力得到不斷加強。

  正視成果,注重思考。每一年“實踐歸來話成果”展示會都為我們展示出各個隊伍的豐碩收穫,每支隊伍的成果各有不同,可是真正的成果不在於有多少感謝信多少錦旗,而在於收穫感動與經歷之後會有多少的思考與審視。我們希望讓每一位隊員,讓每一個團隊都能夠將不同的經歷化為自身的成長,這將是最大的成果。

  兩年的大學生活,兩年的實踐部工作,兩次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收穫,不同的思考,一樣的堅定。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帶來毋庸置疑的感動,而收穫需要我們的思考才能更加深入。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三下鄉”,懷著熱情和理性的認識,讓自己“在實踐中成長,在奉獻中成長”,讓“三下鄉”變得更具意義和魅力。

  三下鄉心得體會 篇18

  俗話說,大學相當於一個小社會,社會實踐是我們大學生從小社會跨入大社會的一座橋樑。所以,為了在大社會里,不經歷更多的困難,更好的順利地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堅實自己的一些基本的公民素質,於是,今年暑假,我積極參加了我們班自己組織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雖然一個星期多的時間活動讓我覺得有點累有點辛苦,但我從中鍛鍊了自己,並且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也透過一個星期多的實踐,使我有了更多的生活和現實社會的體驗和心得。

  在這次暑期社會實踐中,我負責管理財務,對實踐活動中做的活動做出預算和為活動提供相應的資金,並對花費做一紀錄。同時,我也參加其它小組的活動。在古鎮裡,我們做自願者導遊。經過關於導遊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我們懂得了很多關於導遊方面的知識,並親身體會了一下導遊的經歷。另外,我們也對上裡古鎮設施的破壞情況和環境保護進行了調查問卷。之後,對調查問卷進行分析、總結,並提出自己的意見。我想這對我們以後進入公司,對公司的某項調查提供了經驗,為以後做類似的事,打下了基礎。五天之後,我們去了下一個旅遊景點--碧峰峽,在這裡,我們又一次體驗了做自願者的快樂。幫助清潔人員打掃衛生,以及維持秩序。雖然那天是炎炎的烈日,但我們並沒有害怕太陽的炙烤,一如既往地繼續我們的志願者活動,清理遊客丟下的垃圾。有點累是必然的,因為每一樣你得到的東西都需要個人的付出,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但每做完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完成一件事的那一刻,得到收穫的那一刻,是成功的喜悅。更重要的是,我想保護大熊貓是我們做的一件值得我以後要更有愛心保護其他動物的有價值的事。為期兩天的碧峰峽之旅很快就結束了,但收穫也不少。帶著愛心和認真學習的態度,我們來到了淨化人心靈的地方--金鳳寺,在這裡,我們體驗到一種不同的感受,外邊好像是紛雜的世界,而在這兒,我們浮躁的心終於安靜了下來。在這個快生活的節奏,快節奏的時代,暫時停下我們忙碌的腳步,讓心靈靜一靜,也是一件好事。,因為靜能讓我們思維更敏捷。離開金鳳寺,我們結束了我們團體為期十天的暑期社會實踐。

  都說,大學是一個為我們進入社會的一個階梯,我想,暑期社會實踐是我們更近一步的體驗社會的階梯。在學校,我們學習理論知識,學習我們應該做什麼,什麼是我們社會倡導的,但我們並沒有親身去體會和實踐這些理論,暑期社會實踐,給了我們這樣一個機會。這次的社會實踐,更是培養我們作為新一代的公民應該有的基本道德。微小之中見大。還有無論在任何艱苦的條件下,我們都應該堅持不懈地完成任務,為以後我們更好的發展奠下基礎。是的,炎炎夏日列日當頭。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環境,正激起了我要在暑假參加社會實踐的決心。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透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使我逐步瞭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幹,並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認清了自己的位置,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對自身價值能夠進行客觀評價。這在無形中使我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增強了我努力學習的信心和毅力。我是一名大學生,即將走上社會,更應該提早走進社會、認識社會、適應社會。作為一名大學生,我深深地感到初會實踐的重要性,並希望以後能夠經常參加實踐。這種社會實踐活動是在大學中的社團生活所無法比擬的,只有在真正的社會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親身的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才能使自己得到鍛鍊,才能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得以運用到實踐,才能使自己成為真正有用於實際,使自己成為真正有用於社會的學生。社會實踐彌補了理論與實際的差距和不足,社會實踐的意義也在於此。

  因此,為作為一個合格的社會公民,一個關乎社會,關乎國家興衰的子民,讓我們積極的鍛鍊自己,使自己更早更好更快的融入社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