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歇後語三年級
成語歇後語三年級
成語,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片語或短句。成語是漢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成語歇後語三年級,歡迎來參考!
1、此地無銀三百兩;賊娃子說夢話 —— 不打自招
2、熟過頭的石榴 —— 不攻自破
3、三天賣兩條黃瓜 —— 不慌不忙
4、瞎子捉迷藏;飛機上張網 —— 捕風捉影
5、一腳踩進泥沼裡 —— 不能自拔
6、七尺布攔腰剪 —— 不三不四
7、大姑娘上樓梯 —— 步步登高
8、一把利劍藏袖筒 —— 不露鋒芒
9、耗子啃菩薩 —— 不識大體
10、好心當作驢幹肺 —— 不識好歹
11、十二月送蒲扇;三伏天借扇子;臘月買紙扇 —— 不識時務
12、一個跳蚤蹦起來 —— 不知去向
13、鴨子聽雷 —— 不知所云
14、風爆了皮 —— 不治之症
15、隔著棉被撓癢 —— 不著邊際
16、入蟄的長蟲還了陽 —— 蠢蠢欲動
17、水裡按葫蘆 —— 此起彼落
18、一個骰子擲七點 —— 出乎意外
19、頭髮裡找粉刺;地毯上找針 —— 吹毛求疵
20、大缸裡放針;書桌上的筆筒;夜過巴州嚴顏 —— 粗中有細查
21、一二五六七;打獵忘了帶;說著葫蘆忘了瓢 —— 丟三落四
22、六點鐘的分時針 —— 頂天立地
23、蠍子懷裡掛剪刀;中式服裝西式領 —— 獨出心裁
24、八十歲演員扮孩子 —— 返老還童
25、害什麼病開什麼方 —— 對症下藥
26、林黛玉的'性子 —— 多愁善感
27、年老的老松樹 —— 根深蒂固
28、大舌頭讀報;沒牙佬念文章 —— 含糊其辭
29、七仙女下凡;戲臺上的裝飾;夢中游蘇杭 —— 好景不長
30、七斤麵粉調三斤漿糊;水壺熬粥;葫蘆裡看地圖 —— 糊里糊塗
31、螳螂捕蟬 —— 黃雀在後
32、拿著鏡子對月亮 —— 回光反照
33、酒醒不見牛肉 —— 悔之晚矣
34、屎殼螂戴墨鏡 —— 昏天黑地
35、木偶流眼淚 —— 假仁假義
36、鄉下不懂天文 —— 見風是雨
37、拾錢不識街坊 —— 見利忘義
38、弟兄分家爭勺子;案板上的買賣 —— 斤斤計較
39、望江亭度中秋 —— 近水樓臺先得月
40、借他的韁繩拎他的驢 —— 將計就計
41、花綢子上繡牡丹 —— 錦上添花
42、粉絲湯裡下麵條;藤蘿爬在葡萄架上 —— 糾纏不清
43、打葫蘆說葫蘆 —— 就事論事
44、八級工學技術 —— 精益求精
45、辣子一行茄一行 —— 井井有條
46、懸崖上的鮮果;峨眉山上的佛光 —— 可望不可即
47、一棵瓜秧爬滿地 —— 拉拉扯扯
48、一個蘿蔔三個坑 —— 留有餘地
49、大老小老虎 —— 馬馬虎虎
50、兵營裡操練 —— 拿腔做勢
擴充套件:
以“而”字開頭的成語及解釋如下:
[而立之年] 人到三十歲可以自立的年齡。後為三十歲的代稱。
[而今而後] 而:語助詞。意思是從今以後。
“而”字在第二位的成語及解釋如下:
[坐而論道] 坐著空談大道理。指口頭說說,不見行動。
[坐而待旦] 旦:天亮。然後坐著等天亮。然後比喻心情迫切。
[坐而待弊] 坐著等死。比喻遭遇危難而不採取積極的措施。
[坐而待斃] 坐著等死。然後比喻遭遇危難而不採取積極的坐著等死措施。
[遵而勿失] 遵照先人的典章制度而不違失。
[遵而不失] 遵照先人的典章制度而不違失。
[總而言之] 總的說起來。
[週而復始] 周:環繞一圈;復:又,再。轉了一圈又一圈,不斷迴圈。
[周而不比] 周:親和、調合;比:勾結。關係密切,但不勾結。然後指與眾相合,但不做壞事。
[終而復始] 不斷地迴圈往復。
[質而不野] 質:樸素、單純。野:粗俗。質樸而不粗俗。同“質而不俚”。
[質而不俚] 質:樸素、單純。俚:粗俗。質樸而不粗俗。亦作“質而不野”。
[執而不化] 指固執己見,不知變通。
[折而族之] 推翻他,而且殺他的家族。
[勇而無謀] 謀:計謀。然後雖然勇敢,但沒有智謀。
[引而不發] 引:拉弓;發:射箭。意思是拉開弓卻不把箭射出去。然後比喻善於啟發引導。也比喻做好準備暫不行動,以待時機。
[一而再,再而三] 再:第二次。一次又一次。
[一而光] 比喻徹底清除。同“一掃而空”。
[一而二,二而一] 兩件事看似不同,然後實際上卻相同。
[一而二,二而三] 由一至二,由二至三。指由此及彼聯想開去。
[要而言之] 概括地說,簡單地說。
[要而論之] 猶言要而言之。然後概括地說,簡單地說。
[言而有信] 說話靠得住,有信用。
[言而無信] 說話不算數,沒有信用。
[言而無文,行之不遠] 文章沒有文采,意思是就不能流傳很遠。然後同“言之無文,行之不遠”。
[言而不信] 說話不講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