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辦案歇後語
包公辦案歇後語
包公在我們的印象中一直都是公正嚴明,不怕權勢,不講情面的人。接下來小編蒐集了包公辦案歇後語,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包公辦案歇後語
包公辦案——鐵面無私
【比喻】 老包(包公)斷案
【解釋】 認理不認親
包公辦案典故
包拯做了幾任地方官,每到一個地方,都取消了一些苛捐雜稅,清理了一些冤案。後來,他被調到京城做諫官,也提出不少好的建議。宋仁宗正想整頓一下開封的秩序,才把包拯調任權知開封府。
開封府是皇親國戚、豪門權貴集中的地方。以前,不管哪個當這差使,免不了跟權貴通關節,接受賄賂。包拯上任以後,決心把這種腐敗的風氣整頓一下。按照宋朝的規矩,誰要到衙門告狀,先得託人寫狀子,還得透過衙門小吏傳遞給知府。一些訟師惡棍,就趁機敲榨勒索。包拯破了這條規矩,老百姓要訴冤告狀,可以到府衙門前擊鼓。鼓聲一響,府衙門就大開正門,讓百姓直接上堂控告。這樣一來,衙門的小吏要想做手腳也不敢了。
有一年,開封發大水,那裡一條惠民河河道阻塞,水排洩不出去。包拯一調查,河道阻塞的`原因是有些宦官、權貴侵佔了河道,在河道上修築花園、亭臺。包拯立刻下命令,要這些園主把河道上的建築全部拆掉。有個權貴不肯拆除。開封府派人去催促,那人還強詞奪理,拿出一張地契,硬說那塊地是他的產業。包拯詳細一檢查,發現地契是那個權貴自己偽造的。包拯十分生氣,勒令那人拆掉花園,還寫了一份奏章向宋仁宗揭發。那人一看事情鬧大,要是仁宗真的追究起來,也沒有他的好處,只好乖乖地把花園拆了。
一些權貴聽到包拯執法嚴明,都嚇得不敢為非作歹。包拯對親戚朋友也十分嚴格。有的親戚想利用他做靠山,他一點也不照顧。日子一久,親戚朋友知道他的脾氣,也不敢再為私人的事情去找他了。後來開封府的男女老少,沒有人不知道包拯是個大清官。民間流傳著兩句歌謠:“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閻羅”是傳說裡管地獄的神。)
宋仁宗很器重包拯,提升他為樞密副使。他做了大官,家裡的生活照樣十分樸素,跟普通百姓一樣。過了五年,他得重病死了,留下了一份遺囑說:後代子孫做了官,如果犯了貪汙罪,不許回老家;死了以後,也不許葬在咱包家的墳地上。
由於包拯一生做官清廉,不但生前得到人們的讚揚,在他死後,人們也把他當作清官的典型,尊稱他“包公”,或者叫他“包青天”、“包龍圖”民間流傳著許多包公鐵面無私、打擊權貴的故事,還編成包公辦案的戲曲和小說。雖然其中大都是虛構的傳說,但是也反映了人們對清官的敬慕心情。
拓展:有關包公的歇後語
1、包公的上方寶劍——先斬後奏
2、包公的衙門——好進難出
3、包公的鍘刀——不認人
4、包公斷案——鐵面無私
5、包公放糧——為窮人著想
6、包公審案子——鐵面尤私;六親不認
7、包公升堂——儘管直說
8、包公鍘陳世美——公事公辦;大快人心
9、包公鍘駙馬——剛正不阿;公事公辦
10、包公鍘皇親——法不容人;六親不認
11、包公斬包勉——正人先正己
12、包老爺(包公)辦案——明察秋毫
13、成立皮包公司——做無本生意
14、開封府的包公——鐵面無私
15、老包(包公)斷案——認理不認親
16、包拯放糧——為窮人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