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抗疫先進個人事蹟材料(通用7篇)
2022抗疫先進個人事蹟材料(通用7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事蹟吧,事蹟是指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蹟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什麼樣的事蹟才是規範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2抗疫先進個人事蹟材料(通用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抗疫先進個人事蹟材料1
張繼先奶奶,1966年出生,今年54歲了,醫學碩士,參加工作三十餘年。張繼先醫生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此刻是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教授、內科黨支部書記。
抗擊“非典”的故事。2003年“非典”時,37歲的張繼先就是江漢區專家組的成員,每一天的任務就是下到各個醫院排查疑似者。從那時起她就養成了看病要問病人的住址、職業的習慣,也正是“非典”時期鍛煉出來的思維模式,使她養成了對病毒敏銳的洞察力,對疫情高度的警覺性。榮獲抗擊非典戰役“三等功”。
“疫情上報第一人”的故事。去年12月26日上午,張繼先奶奶接診了家住醫院附近小區的老兩口兒,他們因發燒、咳嗽就醫,拍出來的胸部CT片,雖然症狀看起來像是流感或普通肺炎,但CT片的結果與兩者有明顯的區別。他們兒子的CT片,肺上也有特殊表現。同一天,還有一位華南海鮮市場商戶,存在同樣的發燒、咳嗽和肺部表現。28日、29日,門診又陸續收治3位來自華南海鮮市場的病人。前後7個病人症狀和肺部表現一致。張繼先敏銳地意識到情景不對,向醫院進行了報告。醫院高度重視,立即決定上報。張繼先的堅持上報,為武漢市、湖北省,乃至全國衛健部門拉響了警報。12月底,國家衛健委派出高級別專家組,赴武漢調查病情,迅速應對處置。張繼先成為“疫情上報第一人”。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張繼先奶奶“像救火隊員一樣”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在離新冠肺炎疫情最近的地方戰鬥。她從網上又團購了30件帆布衣服用作防護。至於為什麼團購而不是讓單位配發,她說:“如果醫院配發的話需要訂做,而網上買能夠很快到貨。”她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張繼先的情緒不止一次崩潰。有的病人病情發展太快,手段用盡,還是走了,她大哭;有時防護服快沒有了,口罩快用完了,她大哭……“我這次把一生的眼淚流光了!”這一個月來,睡眠嚴重不足,體力嚴重透支,她說自我已竭盡了全力。
2月6日,湖北省給予張繼先同志記大功獎勵。把最高的榮譽給醫護人員!把最美的稱讚給白衣天使!把最便利的條件給一線的戰士!把最優厚的待遇給為這次抗疫做出貢獻的人!
張繼先奶奶在疫情面前,身經百戰的,臨危不懼,敢於擔當,如今又一次衝在了戰鬥最前線。她是最美的白衣天使,也是一名抗擊疫情的老兵,更是一名勇敢的戰士。值得我們每個小朋友學習,讓我們向張繼先奶奶致敬!
抗疫先進個人事蹟材料2
於水平,男,1970年3月出生,民盟盟員,綏化肇東市嘉億建築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肇東市愛心志願者協會會長、肇東市甜城義警協會會長。
於水平是一位地道的東北漢子,有著肇東人特有的硬漢性格,敢作敢為,敢為人先,越是艱險越向前。應對新冠肺炎上一線、義助病人做康復、抗洪搶險運物資,從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到一次次危難時刻顯身手的義舉,再到與新冠肺炎的戰“疫”,總能看到他一往無前的風姿和他身後堅定的甜城義警和愛心志願者們!疫情無情人有情。2020年春節,本是舉國同慶的日子,可新冠肺炎來了,於水平作為肇東市愛心志願者協會、甜城義警協會會長快速做出反應,向肇東防控指揮部請戰,帶領志願者們隨時待命,願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貢獻一份力量。1月28日下午,在等待指揮部指令的同時,他緊急召集志願者們,用實際行動為肇東抗擊疫情獻出一份力,籌集第一批防疫物資:口罩2000個,醫用酒精100桶(10斤/桶)。次日早上,他就帶領志願者,分組將這些防疫物資送到了一線的民警和社群工作者手中。他表示,協會還在繼續籌集物資,將陸續發放到一線工作人員手中。他向團隊發出了“帶頭加強防護、依法有序參與、加強正面宣傳、助力排查治理,為堅決遏制疫情傳播擴散,奪取疫情防控鬥爭勝利貢獻更大力量”的倡議,作出了“疫情不滅,愛心不退”的莊嚴承諾。近一段時間,於水平帶領他的團隊協助西園區東順社群管轄的無物業的老舊小區、西園區興順社群管轄的糧食小區、教育大廈等小區200多個單元進行整體消毒;協助肇東市公安局、派出所、社群懸掛宣傳條幅、安放廢棄口罩垃圾收集箱,進行疫情防控宣傳,提高大家安全意識,不造謠、不信謠,傳播正能量;協助交警實施交通管制,每天帶領30至40名志願者參加協勤,分散到12個管制點,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配合市公安局管制車輛,一直到交通管制結束。在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他帶領志願者、義警衝鋒到了第一線。病魔無情人有情。當一個偏遠農村的普通農民家庭為年僅6歲的腦腫瘤患者求助無門的時候,於水平站了出來,他身後的團隊跟了上來。2016年1月,肇東市尚家鎮6歲男孩田璐嘉扁桃體切除手術後,又被發現腦部有腫瘤,手腳活動不協調需要康復治療。錢從哪裡來?醫院怎麼去?這個家庭一籌莫展。於水平和他的團隊來了,“錢我們幫著籌一點,接送孩子去醫院我們全包”,於水平率先捐出了1000元錢。三九嚴寒沒有擋住志願者的熱情,58次往返接送理療,小璐嘉神奇地肢體康復了,能夠正常的行走玩耍了。孩子媽媽激動地拉著於水平說:“真的太感謝三哥你了,要是沒有你,孩子到現在不知道會成什麼樣子?”於水平說:“這麼長時間的相處,我已經把小璐嘉當成了自己的孩子,以後只要孩子有什麼需要我的地方,就儘管來找我。”洪水無情人有情。宣化鄉的幹部群眾永遠也忘不了2017年8月2日這個日子,這是一個極端天氣,僅一天時間當地的降雨量就達到了187毫米,有人說:“那雨下的,倆人離著一米遠,互相都看不見。”宣化鄉是肇東市的最低點,周邊的雨水都向這裡彙集。黨委政府一邊組織搶險,一邊組織群眾轉移,極需人力物力。於水平站了出來,他身後的團隊跟了上來,僅3天時間就募集到10餘萬元的搶險物資,80多位愛心志願者冒雨把這些物資及時運送到了抗洪一線。在他的影響帶動下,肇東社會各界人士和愛心企業募捐100多萬元資金,有力支援了黨委政府抗洪搶險,把災害損失降到了最低。這就是於水平和他的團隊——愛心志願者協會和甜城義警協會,他們用赤子之情和博愛之心不斷點亮互助之火,傳遞志願精神。
他們堅信:手拉手就能匯流成海,心連心就能築起長城!
抗疫先進個人事蹟材料3
沈廣濤,男,1976年1月出生,中共預備黨員,現任中華志願者協會副秘書長、黑龍江省代表處主任、中華志願者雜誌社黑龍江省聯絡處社長、哈爾濱陸軍預備役防化團政治處副主任、呼蘭區青年聯合會常委、副主席。
2020年1月,庚子年伊始,正當全國人民張燈結綵、辭舊迎新的時候,一種新型病毒從武漢爆發,一路蔓延到全國。工廠停工、商鋪停業、居民區封閉,一時間,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護和消殺用品成了最緊俏的“年貨”,價格飛漲,“一罩難求”。正月初五的晚上,一條接龍資訊在志願者圈被不斷的轉發,是他,在別人圍坐在電視機前看晚會合家歡樂之時,與省委宣傳部共同發起“抗擊疫情志願同行”主題志願活動,聯合社會組織、愛心人士、青聯委員為堅守在一線的工作人員籌集防疫物資。國難當頭,危急時刻,志願者、青年企業家、愛心人士紛紛慷慨解囊,6個小時,籌集口罩6萬餘隻,酒精、消毒液等2000餘斤。20萬餘元款項有了,可是,多數工廠尚未復工、具備資質的廠家都在南方、政府訂單優先等等因素都使口罩的北歸之路異常艱難,一夜之間,沈廣濤急得滿嘴大泡。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在志願者們的共同努力下,6萬支口罩陸續運抵哈爾濱。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人員聚集就增加了互相傳染的風險,為了更多人的安全,口罩分裝、清點、打包這些本應該十幾個人共同完成的工作,沈廣濤自己全部承擔了下來,兩整天在辦公室都是他一個人孤單忙碌的身影,閒下來時他還不忘苦中作樂,自嘲地說,以後又可以接個工作——快遞打包!聽者心酸,他卻樂在其中。接下來的又一個難題是如何送到一線去,對冠狀病毒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接觸、飛沫是主要傳染途徑,大家勸他別去送了,讓各單位安排人員來取吧。這個建議當即被他否定了,他說:“一線的同志已經很辛苦了,他們為我們守住病毒傳播的第一道大門,給他們送點防護用品又算得了什麼呢?!”。儘管有多名志願者報名參與,但考慮再三,沈廣濤只允許兩人與他同行,在他心裡,每個人都有家,不能讓他們的.家人擔心,志願者們的健康安全也是最重要的,不能讓任何人冒風險!當我們宅在家中抱怨無聊的時候,他卻奔走於機場、高速關卡、火車站,社群、鄉村等人員最密集最危險的地方,將一包包口罩、一桶桶酒精、一箱箱消毒液交到一線工作人員手中,當我們看電視、吃水果的時候,他的午餐和晚餐只是一桶泡麵。在得知我們的志願者參加了青年志願者突擊隊上街執勤,更有請纓馳援湖北的醫生,他自費購買了測溫儀、防護服、護目鏡、酒精棉片等防護用品,驅車送到他們手中。他說,他們“不計小家得失,義無反顧守護大家”,是衝鋒陷陣無畏的戰士,我們必須為他們做好後勤保障!這些衝在一線逆行者是在用生命守護我們祖國和人民安全,我們能為他們做哪些保障?為此沈廣濤積極聯絡華夏保險公司為全省各戰線的一線工作人員免費申請了10萬份防疫險,單筆保額20萬元,總額高達200億元。他欣慰的笑了!疫情嚴重,他不怕嗎?說不怕是假的,他也有家人有孩子,也是血肉之軀。但人的一生可以輕於鴻毛,也可以重於泰山,既然選擇了志願之路,就要義無反顧地走下去。從火車站回來的路上,沈廣濤說:“我們戴一會兒口罩,都會覺得呼吸困難,那些工作人員卻要長時間穿著防護衣,全副武裝,不敢多喝水也不能休息,當負責人接過口罩握著我的手連聲說謝謝的時候,其實說感謝的應該是我們,我覺得這麼做人生才有意義,才是值得的,將來才值得我們去回憶。
是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志願者是精神文明的引領者,志願行為更是這個社會向上向善的充分體現。這個時代需要志願者,更需要無私無畏、甘於奉獻的帶頭人,心繫社會、情繫群眾,初心不改!
抗疫先進個人事蹟材料4
我們來認識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山東醫療隊的主治醫生郭海鵬,他出生於醫生世家,一家人五代從醫,他說,用仁心仁術救死扶傷是家訓,更是責任。
正在用不太標準的武漢話跟劉爺爺交流的是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重症醫學科醫生郭海鵬,劉爺爺今年86歲,在外院治療近一個月,因為病情加重被轉到這裡,醫療隊會診後,決定採用無創呼吸機治療,可被老人一口拒絕。
對話中,郭海鵬得知,此前老人曾有使用無創呼吸機治療的經歷,但過程中感到不舒服,對此有了顧慮。但缺氧問題又急需解決,郭海鵬反覆勸說,劉爺爺終於放寬心同意試一試。3秒鐘,醫護人員快速置換鼻導管和加壓面罩。
儘管郭海鵬的武漢話並不標準,但他溫暖的話語還是大大緩解了老人緊張的情緒,劉爺爺很快掌握了正確的呼吸方法,氧飽和度也從原來的80多提高到接近正常人的水平。
齊魯醫院兩個病區,收治的是30多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大多數都是老年人,年齡的94歲。每天進入病區,問診、體檢、查血氣、心電圖檢查,他不放過每一個細節,做了十幾年的ICU醫生,他說,爭分奪秒搶救生命已成為一種本能。
郭海鵬是土生土長的山東人,攻讀碩士、博士學位期間,就讀於武漢大學,疫情發生後,郭海鵬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醫療隊。而其實他剛剛結束在美國哈佛大學三年的博士後培訓,回國還不到三個月。
抗疫先進個人事蹟材料5
“40床患者呼吸微弱……”
晚7時許,武漢火神山醫院感染七科一病區護理組長高銳(上圖。資料照片)正在檢視患者情況準備交班,突然發現有一名患者呼吸微弱、口唇發紫,立即透過對講機呼叫值班醫生。
“緊急加推一組呼吸興奮劑!”
收到醫囑,高銳抓緊配藥準備靜脈注射。不一會兒,高銳已忙得汗流浹背,護目鏡裡有霧氣,透視效果較差。戴著3層手套,看不清,能不能一針扎準?
高銳遲疑了幾秒後,堅定了信心,完全按照“微光輸液”考核標準進行“實戰操作”,一針到位!隨著呼吸興奮劑緩緩推進靜脈血管,患者的呼吸緩慢提速。隨後,高銳又擠壓患者胸廓10多分鐘,患者才恢復了自主呼吸。
高銳在急診醫學科工作了10多年。2019年她參加聯保部隊護理技能大比武,勇奪3項第一,是名副其實的“救護冠軍”!“只有平時技能練得過硬,遇到特殊情況才不慌神兒!”這正是高銳請戰參加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的底氣所在。
入駐火神山醫院沒幾天,感染七科一病區39床就收治了一名危重症患者,心率快、血壓低、血氧飽和度低,經過醫生用藥、加強鎮靜補液等措施,患者的生命體徵終於有了改善。高銳剛接班,就發現患者血氧飽和度突然下降、呼吸急促、口唇發紫,心電監護儀上出現室顫波形。高銳一邊呼叫:“快拿抱球準備通氣”,一邊準備除顫。高銳熟練地開機、定位、選擇除顫模式……所有的動作一氣呵成。幾秒鐘後,監護儀上顯示出了正常心率。
病區曾收治了一名85歲高齡的女性患者。她不便自行吞食,也不願選擇留置胃管。為了讓患者儘快服用降溫藥,高銳將藥片碾碎溶解,小心翼翼地抽入注射器管內,一邊安慰患者一邊給患者喂藥。如果病人咳嗽噴出飛沫,高銳極易被感染。憑藉豐富的臨床經驗,高銳成功化解了這一難題。1小時後患者的體溫降到了38.5度,心率漸漸正常了,血氧飽和度也升高了。
病區遇到重症、危重症患者或是情緒波動大的患者,高銳總是衝鋒在前。這名“救護冠軍”,在戰疫實戰中頻頻顯身手。
抗疫先進個人事蹟材料6
今年42歲的張志田,是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放射科醫生,宣恩縣李家河鎮老司城村人。
1月19日,他帶著10歲的兒子從杭州回到家鄉與親人團聚。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原本計劃1月27日返回杭州的張志田取消了行程。
1月29日晚,張志田主動向宣恩縣衛生健康局“請戰”,願意參與李家河衛生院疫情防控救治工作。1月30日早上,張志田走進衛生院,成為該院一名“編外醫生”。
張志田從醫20餘年,主要從事放射科臨床醫學研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張志田發揮自己優勢,參與衛生院影像學報告診斷。
李家河衛生院進出口只有一個大門,醫護人員和患者通道通用,張志田與衛生院商量改造,按照傳染病樓兩通道、三分割槽的標準,隔離出醫護人員通道、患者通道,分開清潔區、汙染區和半汙染物區。同時,針對通道還改造兩個小門出入住院樓,該院在衛生院大門,也專門用隔離帶分開為進、出口。
該衛生院醫用物資緊張,張志田便多渠道聯絡,為衛生院籌集捐助醫用防護物資。“又捐物資,又捐技術,真的很感動。”李家河衛生院院長段萬能表示。
家住來鳳縣大河鎮大壩社群的楊錚,2020年從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後在外地一企業上班。學習臨床醫學專業的楊錚看到監測點人手不夠,主動申請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服務。他每天工作12個小時,排查過往車輛,為車上人員檢測體溫,同時利用在學校學到的專業知識,指導執勤人員規範防護措施……
抗疫先進個人事蹟材料7
李廣華,女,1976年8月出生,任饒河縣團山社群衛生服務中心主任。
2019歲末,始料未及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來勢洶洶,並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在新年伊始迅速蔓延開來。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已受到嚴重威脅,抗疫已是刻不容緩!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然而傷害卻是難以預料的。面對肆虐的疫情,時間就是生命。在這個關鍵時期,團山社群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李廣華以巾幗不讓鬚眉之勢帶領中心醫護人員充分發揮基層健康服務體系的“網底作用”,在上級衛健行政部門發出決策部署要求的第一時間,她迅速啟動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成立了以她為組長的團山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疫情聯防聯控小組,加強落實各項針對性防控舉措,為更好地抗擊疫情打下了堅實基礎。不懼危險,義無反顧投入到抗疫一線工作中。在她身先士卒的帶領下,中心全體醫務人員緊跟步伐,自願加入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一線工作,並在抗擊新冠肺炎的請戰書上按下自己的紅手印,齊心協力、全力以赴投入到共同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防控工作。針對新冠病毒的以“發熱、乏力、乾咳為首要主要症狀”她在團山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特別設立了獨立的發熱門診,同時配有臨床經驗豐富、經過傳染病知識培訓的醫務人員,嚴格執行發熱病人接診篩查流程,認真落實發熱病人登記報告制度,發熱門診有明確標識,保持良好通風,落實消毒隔離措施,防止人流、物流交叉,切實落實醫療廢物管理。同時採取嚴格的消毒隔離措施,做好個人防護,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有效控制疫情。在診治過程中,她要求中心醫務人員堅持實行首診醫師負責制,規範病例發現、報告和處置,接診過程中,時刻注意詢問發熱病人有無兩週內武漢相關市場流行病,認真做好病例排查工作,及時識別可疑病例。
發熱門診醫務人員實行24小時值班制。在進出社群衛生服務中心門口她還要求設立了體溫預測處,配備體溫槍、手套、消毒液、洗手液等相關醫療、消毒、防護器械,進出患者均測量體溫並進行消毒。並對外來人員進行登記、詢問近期身體健康狀況,發現問題及時彙報。發現體溫異常的患者並及時給予相關處理,把疫情的防控做到完備細緻不遺漏。事無懼細,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宣傳員。在資訊發達的時代,疫情擴散、人人自危的情況下,盲目跟風和謠傳也困擾著人們。對此,她擠出時間先對中心的全體醫務人員進行專業培訓,透過網路培訓答題等形式,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了更新的認識瞭解和掌握。她連日組織召開了服務中心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培訓會。這是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的重要舉措,不僅提高了醫務人員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認識,更為服務中心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防治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了更好地宣傳和給人民群眾解疑,她不辭辛苦帶領同事們以各種形式積極宣傳預防冠狀病毒肺炎工作。發放有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宣傳單;應用智慧外呼電話宣傳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知識;使用智慧外呼簡訊推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知識;室外電子屏24小時滾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知識;在單位門前懸掛條幅,設立宣傳板,借用衛生健康局公眾號定期宣傳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知識等。她從除夕就開始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在她心裡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任何一件事都沒有抗擊疫情重要。舍小家,為大家,盡顯巾幗擔當。她也是母親,妻子,女兒,她的家人也需要她。她的兒子正在上高三,面臨高考這一人生重要的轉折點,正是需要母親陪伴和鼓勵的時候,她也依然奉獻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依然選擇挺身而出。她說,在疫情危機的時刻總要有人站出來,我要盡已所能為國家為人民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她的帶領下,饒河縣團山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全員上崗,舍小家,為大家,將自己的利益拋在了腦後,決心為抗擊疫情貢獻全部力量。疫情不停,堅守仍在繼續,她堅信只要齊心協力,團結一致,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她是一名基層醫務工作者,在國家有難、人民遇險的緊急關頭,用忠誠和擔當體現著一名共產黨員、基層女幹部的神聖責任,用實際行動展現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