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先進個人事蹟材料(精選6篇)

防疫先進個人事蹟材料(精選6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寫過事蹟,肯定對各類事蹟都很熟悉吧,事蹟是為了表揚先進、弘揚正氣、推動工作,對工作、學習中湧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蹟如實記載和反映的書面材料。擬事蹟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防疫先進個人事蹟材料(精選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防疫先進個人事蹟材料1

  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來襲,xx市市政工程服務中心東崗市政設施養護所按照上級單位要求迅速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精準高效部署各項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單位黨員幹部帶頭下沉防疫一線,開展志願服務工作。

  2021年10月21日接單位下沉一線志願服務通知,陳翠花不顧個人安危第一時間踴躍報名,積極參與單位組織的抗擊新冠肺炎志願服務活動。陳翠花的志願服務點在渭源路街道南昌路社群。接到任務後陳翠花第一時間到南昌路社群報到,領取工作任務。陳翠花主要任務是資訊核查、執行維護、小區值守等,期間陳翠花舍小家顧大家,一心撲在工作崗位中,因夫妻二人均奔波在抗疫崗位,家中讀初中的孩子只能獨自配合學校透過網課學習,獨自按照社群要求完成核酸採集等。在抗疫一線工作的時間裡,陳翠花連續工作多日,身體疲憊,到她依然堅持在一線,不叫一聲苦,不喊一聲累,不僅很好地完成了自己所在崗位的工作任務,還在日常工作中特意留心所在工作轄區的孤寡老人等群體,自掏腰包為大家送防疫用品,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引導大家排隊採集核酸,幫助購買生活用品,獲得周圍群眾的一致好評。在志願服務期間陳翠花累計核查暫住人口資訊600多人次,維持核酸檢測點秩序62小時,並服務老幼婦孺70多人,填寫各類表冊20餘份。

  從這些簡單的數字和她從事的工作中,我們無法理解那一抹志願紅給廣大群眾帶來的是什麼樣的鼓舞。但自開展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以來,陳翠花同志把志願服務點當成“家”,把服務點群眾當成“家人”,把防控工作當做“家事”,把群眾訴求當成“家言”,任勞任怨的始終堅持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幹部的執著和擔當,她這種危難時刻顯本色,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神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讓東崗市政設施養護所志願服務隊這隻“市政鐵軍”的名頭更加響亮。

  防疫先進個人事蹟材料2

  我市疫情發生以來,機械裝置管護所陳侃同志聞令而動,根據機關幹部下沉社群要求,第一時間主動到所在社群報到,配合社群開展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工作,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展現出新時代黨員的風采。

  陳侃同志作為有十八年黨齡的老黨員,平時工作中積極主動,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主動幫助新入職年輕人適應工作崗位,獲得同事們一致稱讚,尤其是在本次疫情發生之後,他主動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衝在社群防疫抗疫第一線,為社群群眾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在持續六輪的核酸檢測現場,都會出現他佩戴紅袖章的身影,每次他都會提著喇叭向現場核酸檢測人員提醒:“請保持一米間隔線、戴好口罩、提前出示健康碼”,這樣的話已經不厭其煩地重複了很多次,對不會使用智慧手機的老年人,他都會耐心細緻指導幫助,並且積極引導老人、抱小孩婦女等行動不方便人員直接前往“綠色通道”做核酸檢測,對於健康碼是黃碼人員,他會單獨帶領他們前往指定核酸檢測點,避免人員出現交叉感染,除了這些工作,他還會主動做起資訊登記、發放抗疫物品、現場消殺、秩序維護、運送檢測物資等工作,哪裡有需要他會就在哪裡出現;在小區卡口,堅守崗位、擔當作為,他和志願者一起搭建防疫帳篷,對小區出入車輛進行出入證檢查,做好出入人員的排查登記等工作,嚴格落實“內防擴散、外防輸入”要求,當好小區“守門員”;一有空閒時間,他就會拿著喇叭走街串巷、爬樓梯宣傳防疫知識,以實際行動詮釋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陳侃同志所在社群城關區皋蘭路街道王家莊社群居住人口多、人流量大,這給疫情防控帶來了不小的考驗,但是他沒有氣餒,為了最大程度減少社群人員流動,他主動當起勸導員,和其他工作人員挨家挨戶不辭辛勞對轄區內的小區居民、臨街商鋪住戶進行勸導提醒,提醒他們非必要不外出、對於出現黃碼人員及時向社群報備,出現困難及時告訴社群工作人員,社群人員會及時安排解決困難,並且向居家隔離家庭張貼封條、發放生活物資,提醒做好個人防護,為群眾守好家園,助力疫情防控。

  陳侃同志雖然患有高血壓,但是他在保證自身身體健康安全前提下依舊堅守在防疫一線,主動擔當作為,用他的實際行動在“抗疫”一線書寫共產黨員的忠誠與擔當。

  防疫先進個人事蹟材料3

  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只有在特殊背景下所折射出來的擔當,才是一個人真正的品質,也是他心底最溫暖純良的東西。深秋十月,當肆虐的病毒“德爾塔”再度席捲而來,政府全面布控,百姓聽令居家,整個城市安靜了下來。然而在這安靜的背後,卻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路燈設施養護所接到下沉社群開展志願服務的任務後積極響應,全體職工第一時間到自己居住地所在社群報到,協助社群進行疫情防控工作,特別是90後那一個個年輕的背影在抗疫一線形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嶽建曉同志就是其中一員。他是防疫陣線上的排頭兵,始終奮戰在社群防疫工作第一線,始終牢記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黨和人民群眾的無限忠誠。

  九零年出生的他是一名復轉軍人,幾個月前才剛剛步入婚姻的殿堂。妻子是一名社群工作者,接到下沉任務的時候,他第一時間選擇妻子所在的團結新村街道紅星巷社群開展志願者工作。因為他了解,妻子所在社群居住人員關係網複雜,人員基數龐大,工作任務繁重,他想為抗擊疫情多出點力,早日結束這場戰鬥,讓人們的生活恢復正常。從下沉社群的第一天起,十幾天如一日,紅星巷社群管轄的片區四處都有他忙碌的身影:搭建臨時帳篷、維持檢測點秩序、小區宣傳、入戶調查、卡口點值守,開著自己的私家車拉送防疫物資,接送醫護人員……社群裡的各項工作他都幹了個遍。妻子的同事忍不住打趣地說:“這可真是親老公,真當鐵人使。”嶽建曉同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勇擔重任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心全力當好抗擊疫情的“衝鋒者”。

  在疫情形勢嚴峻的那段時間裡,他和妻子每天五點半就來到社群,天還沒亮就在昏暗的燈光下幫著妻子開展防疫工作,往往一忙就忙到夜裡一兩點,天都黑透了才回家。有時候完成自己夜間卡扣點值守的志願者任務後,又在社群幫一整天的忙,白天黑夜連軸轉。常常一整天吃不上一頓熱飯,喝不上一口熱茶。面對抗擊疫情繁重的工作,他沒有退縮,沒有抱怨,反而越戰越勇,每天都鼓足了幹勁,無私無畏做好疫情防控的“後勤兵”。

  在抗擊疫情的同時,嶽建曉同志還是路燈設施養護所一名一線維修人員,按照住建局“四保”要求,平時還要對自己管轄範圍內的路燈設施進行維修,解決社群求助問題、處理投訴事件、排除監控系統巡檢故障,在設施維護的工作中都能看到他一絲不苟、盡心竭力工作的身影,是一名盡職盡責的“維修員”。

  嶽建曉同志是路燈設施養護所眾多90後年輕人的一個縮影,他們有著當代青年的朝氣,也有著對社會和人民強烈的責任感。面對疫情,他們用自己的熱忱、有力的肩膀扛起了阻擊疫情的重擔。“我還年輕,我來吧!”一句簡單的話語背後是一個個樸實年輕的臉龐,他們在抗疫一線不怕危險,不懼艱辛,永遠都衝在最前面。

  防疫先進個人事蹟材料4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人們平靜和諧的生活,每一位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心頭籠罩著疫情陰霾。疫情發生後,許許多多的黨員幹部、青年志願者積極投身到這沒有硝煙的戰場,我們的老同志宋強也依然成了一名戰士。

  宋強同志,他來年1月份就要光榮退休了,近期也由於身體有病剛剛出院,作為老同志本應在家好好休息,照顧年邁的老母親和正在家中上網課的女兒,可他還是來到五泉街道祿家巷社群報到,成了一名疫情防控志願者。10月22日,宋強同志到社群報到,工作人員看他年紀大了,為了照顧他沒有排班,讓他在家休息有什麼事情隨時通知他,但他沒有同意,堅持要在小區值班,宋強說“我雖不是黨員,文化程度較低,幹不了什麼大的事情,但是在小區值班、登記資訊、檢查健康碼這些小事我還是能幹好的”,社群的領導擰不過他,就安排他在小區卡口值守。他每天穿著防護服、帶著老花鏡,給小區出入的人員檢查健康碼、登記人員資訊、通知每家每戶進行核酸檢測,他因年紀大、眼睛時常看不清,在人員資訊登記時他讓別人幫助登記資訊,自己就仔細認真的核對,生怕疏忽登記錯了。時常遇到部分群眾對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不瞭解,常常會有住戶不配合、發牢騷,遇到這種情況,宋強就發揮他老同志的優勢,耐心地做思想工作,宣傳疫情防控政策,有時他還來個“以案說法”。他為了防疫工作與照顧老人儘量不衝突,主動要求將上班時間調在了夜裡,這樣雖然出入的人少了,但他要在深夜的寒風裡守護小區的平安。

  核酸檢測開始,他就早早起來拿上喇叭在小區通知住戶們核酸檢測時間,他就一棟樓一棟樓通知大家,有時他怕自己通知時有些老人聽不見,就提著喇叭不厭其煩一遍一遍的到樓下廣播,幫助維持秩序。第二輪核酸檢測開始,家住小區王老伯獨居行動不便,上下樓需要人攙扶,宋強知道後每次在做核酸時就到家中扶他下樓做檢測,做完後又送把王老伯送回家,老人和他開玩笑“你都是快退休的人了,還來照顧我這個老頭子。”他哈哈一笑“我雖然馬上退休了,但是比你年輕,身體比你好,照顧你是應該的”。

  面對疫情,無數的市政人用責任和擔當在一線堅守,用信念和意志在風雪中挺立,共同期盼疫情早日散去,我們堅信明天的生活會更加美好。

  防疫先進個人事蹟材料5

  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退伍軍人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們衝鋒在前,逆行而上,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若有戰,招必回,戰必勝”的莊嚴承諾。

  奮戰“疫”線,退伍不褪色

  李劍是所裡年紀較長的退伍軍人,平時也是一個很熱心腸的人,為了能為社群防疫出一份力,他克服照顧家庭的困難,對於社群安排的工作總是認真負責,通常早上六點值班,他總是提前五點四十就出現在小區值守點,在寒風中值起最早的一輪班。碰到黃碼人員,總是第一時間登記報備,講解轉碼步驟耐心勸導讓其居家隔離。社群消毒、宣傳防疫知識、通知核酸檢測時間等等,連續十幾天的志願服務,小區居民漸漸認識了這位每天樂呵呵的志願者,大家有問題都願意找他解決,他也樂意為大家服務。作為一名退伍軍人,他時刻保持著軍人本色,發揮好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

  堅守“疫”線,退伍不退志

  梁玉柱在培黎社群服務,他負責值守的地方屬於“三不管”地區,早上8點到11點是他第一輪的值班時間,天氣寒冷,也沒有簡易帳篷休息,他就這樣默默堅持,從來沒有提出過換班。作為一個防疫志願者,他恪盡職守,一板一眼嚴格做好防疫規範步驟,掃碼測溫消毒一點都不疏忽。碰到想外出轉悠的老人家,他總是苦口婆心的勸導,小區的'老人家都說他太嚴格了,但他說“現在是非常時期,嚴格一點也是對大家負責”這是一位軍人對自己的要求,更是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與擔當。

  張紅雷在天水路社群服務,他志願服務的地方基本上是老舊小區,老人多,外租人員多,人員複雜,他被分到核酸檢測點維護秩序,每次核酸將近四五千人,有時從早上八點到晚上九點,飯都顧不上吃。當社群要求按自己的時間報上午、下午、全天三個時間段的志願服務時間時,他毫不猶豫的報了全天。自從下沉社群以來,他一直堅持在一線崗位工作,連社群領導都看他太辛苦主動給他放假,但他說“現在大家都挺辛苦的,我放假了別的志願者同事就會更累,我還能堅持,能幹一點是一點”他就是這樣一個任勞任怨,埋頭苦幹的人。

  情暖“疫”線,退伍不褪心

  陳鑫既是所裡後勤保障的一員也是一名下沉社群的志願者。為了讓所裡志願者能夠安心在一線志願服務和保障志願者防疫安全,他負責的工作就是給無法解決午飯和晚飯的志願者同事們送餐和送中心下發的防疫物資,由於志願者們住的地方有近有遠,為了物資能快速準確發放到志願者手中,他就在腦海中提前規劃好路線,不跑重複路。看到全所上下都在努力抗疫,他默默忍著自己的頸椎病,他說“如果自己請假,志願者的飯就難以保障,他們本來就很辛苦,不能讓志願者們餓著肚子去支援”送完物資後,他又趕著去單位就近的建蘭路社群當起了一名志願者,維持秩序、掃碼登記、搭建防疫帳篷等等,一天下來最少12個小時工作的他毫無怨言,他以自己的行動詮釋崗位在哪裡,戰場就在哪裡,繼承和弘揚軍人的優良傳統,聽從安排,積極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戎裝雖脫,軍魂仍在”。在這次疫情當中,他們做到了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用實際行動展現了軍人吃苦在先、衝鋒在前的精神風貌,成為了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的中堅力量。

  防疫先進個人事蹟材料6

  他們有一個共同名字:退伍軍人,他們有一個共同誓言:退役不褪色,永葆中國紅。

  自十月下旬起,xx又一次打響了疫情防控狙擊戰、遭遇戰,中心上下眾志成城展開了全面的戰“疫”行動。在這樣特殊的時期,東崗市政設施養護所有一個特殊的群體——退伍軍人,他們心懷橄欖綠,匯在黨旗下,聞令出戰、臨危逆行,以昂揚的鬥志和無堅不摧的鋼鐵意志,夜以繼日奮戰在疫情防控鬥爭的最前沿,承擔著超負荷的志願服務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著他們的錚錚誓言,彰顯著退伍軍人的使命、擔當與風采。

  東崗市政設施養護所一共有七名退伍軍人,他們的名字是:趙偉忠、康旭東、李紹傑、方麗媛(另文報道)、楊蘊儒、趙琳娜、石書弋,其中有六名是中國共產黨黨員。他們牢記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格盡職守、衝鋒在前,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先後下沉到城關區多個街道、社群開展志願者服務工作。每天天矇矇亮,他們穿著紅馬甲,準時到達工作地點,和社群、物業工作人員對接,明確任務。在核酸檢測點,維護現場秩序、勸導不文明行為、幫助年邁的老人登記資訊,保障檢測工作順利進行;深入服務社群,宣傳抗疫政策、講解防疫知識,貼通知、打電話、入戶排查;參與消殺、搬運物資……抗疫一線的每個角落,留下了他們反反覆覆踩踏過的足跡。

  腳步停不下來的李紹傑同志。10月26日清晨,天色尚暗,李紹傑同志按照平常的志願服務時間出門時,發現小區封控。不能走出小區,無法和他的兄弟姐妹並肩戰鬥,怎麼辦?站在那道封鎖線前,看著奔忙的醫護人員和社群工作者,他二話不說現場申請,火線入隊,迅速拿起了防疫消毒器材,又投入到了工作中。“習慣了,停不下來,在災難面前想幹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是他質樸的心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紹傑同志忙碌的身影感染了小區內的居民,大家為他點讚的同時,紛紛要求加入志願服務工作,他組織起志願者隊伍,同他們一道守護家園。關鍵時刻顯擔當,危機時刻見境界,在這道封閉線內外,他默默付出,展現著一名新時代市政人的獨特風采。

  絕不言苦,任何困難自己克服的老同志康旭東和趙偉忠。多年的軍旅生活練就了他們的鋼鐵意志,同時作為黨員和退伍軍人,雖然家裡有年邁多病的父母需要照顧,但是疫情期間服從社群調遣,堅守工作崗位,用他們赤膽忠心為早日戰勝疫情貢獻著老兵力量。

  90後小將石書弋。小石同志說:“在部隊的時候,為了國泰民安,我們每天都在刻苦訓練。這次抗疫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喚起了我作為一名軍人的使命感、責任感!”。從10月21日起到現在十多天的時間,他一直堅守在自己的志願工作崗位上。“我只是芸芸志願者中的一位,我和他們很多人一樣但是又不一樣,因為我曾是一名軍人!”

  巾幗不讓鬚眉的鐵娘子楊蘊儒和趙琳娜同志。“牢記黨的教導,不辱軍人使命!”她們單薄的身軀裡蘊藏著軍人的豪情壯志。面對突發的疫情,她們雖然不能像白衣戰士一樣直面生死,救死扶傷,但是卻第一時間衝鋒到了防疫戰線的最前沿。作為兩位年輕的媽媽,丟下家中需要自己照顧的嬌兒,義無反顧地匯入到志願服務的洪流中。由於工作的地點離家比較遠,加之防疫期間公共交通車輛減少,而按照防疫要求,工作點附近的公交車站(鐵路新村十字)公交車不停靠,所以每天去防疫工作地點,她們都要算好時間,提前一個多小時出門,風雨無阻。“旗未偃、鼓未息,疫情不退我們不退!”她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軍人本色、巾幗風采。

  一日穿軍裝,一生是軍人。退伍前,你們是俠骨柔腸的人民子弟兵;退伍後,你們是新時代的溫情市政人,永遠不變的是聽黨話、跟黨走,無私奉獻、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和使命,引用毛主席的《西江月-井岡山》,稍加改動,致敬我們最可愛的你們。

  西江月-白塔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病毒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河界上炮聲隆,報道病魔宵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