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科主任個人先進事蹟材料(精選6篇)

院感科主任個人先進事蹟材料(精選6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事蹟吧,藉助事蹟可以很好地體現先進物件的先進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時代特徵。到底應如何擬定事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院感科主任個人先進事蹟材料(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院感科主任個人先進事蹟材料1

  胡慶梅,女,現年42歲,1997年7月參加工作,本科學歷,副主任醫師。1997年7月至2010年8月在急診科工作,2010年9月至今任感染科主任。是彌渡縣艾滋病及結核病防治專家組成員。長期從事臨床一線工作,作為彌渡縣人民醫院感染科學科帶頭人,在感染性疾病及傳染病診療上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在2014年“7.20”炭疽疫情處置中成績突出,被彌渡縣人民政府授予“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醫務人員的使命就是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只有防治結合,科學救治,才能更好地保護易感人群,最大限度地減輕患者的痛苦”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她不苟言笑,但心思細膩。

  工作之餘總是見縫插針對患者、密切接觸者及留觀人員進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只要一忙完救治工作,就不辭辛勞與患者聊天,瞭解病情及治療效果。“今天感覺怎麼樣?”、“只要你建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有效防止併發症的發生,馬上就會好起來了”。她始終會根據《不同風險人群防護指南》,針對病人、病人家屬、密切接觸者和留觀人員等四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風險不同的人群,為他們提供個人防護用品配備和防護措施建議。在疫情面前,讓他們既不草木皆兵,也不麻木不仁,相信科學、有效防治。

  她對生活要求不高,但對工作一絲不苟

  始終嚴格按照國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指南和診療方案》,本著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全心全意、爭分奪秒挽救患者生命。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她衝鋒在前、身先士卒。第一時間組織救治培訓。1月20日組織科室全體醫護人員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教育培訓,和護士長一起準備防護用品。第一時間向醫院領導請求騰空感染科一樓病房應對此次疫情。在縣委、政府及醫院各級領導的指導和配合下,1月24日感染科正式進入疫情防治狀態。

  她個子不算高,但卻能獨擋一面

  當第一個高度疑似新冠肺炎武漢返鄉病人來到發熱門診,她放下剛端起的飯碗趕到醫院,安撫病人,和專家組討論診斷及下一步處置方案,第一時間將疑似病人及密切接觸者收住感染科。1月26日患者核酸檢測陽性,27日經省級確認確診為新型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面對確診病人,雖然是一個弱女子,她臨危不亂,沉著冷靜指導科室醫生按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進行規範治療。 因為具有多年艾滋病治療方面的經驗,對方案中提出的抗病毒藥物克力芝一點不陌生,熟知怎麼開具、使用及其藥物副作用的處理,給一起上班的醫生吃了顆定心丸。及時處理藥物副反應讓病人減少藥物副作用帶來的痛苦。經過醫護人員13天精心治療,2月7日該病人治癒出院。

  她不是黨員,但勝似黨員

  面對艱鉅繁重的防控任務,她勇於擔當,連續奮戰。帶領第一感染梯隊醫護人員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用實際行動書寫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她舍小家顧大家,將年邁的老母親交給公婆照顧,全身心的投入抗擊疫情工作,與所有的白衣戰士們一起,為患者、為社會燃起生命的希望之光。

  愛人吳國雲,是醫院功能科主任,也在為救治病人默默付出,在背後默默支援她。“不要擔心家裡,不管院裡家裡,我都始終站在你的背後”!就在她臨上陣救治病人的前一天,平時話語不多的愛人吳國雲對妻子胡慶梅說。

  經常聽她這樣說:“身為一名醫務人員,不論能力大小,就是要立足崗位、奉獻社會。”

  經過短暫的休整,2月16日她又帶領醫護人員進入感染隔離病區,繼續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

  院感科主任個人先進事蹟材料2

  朱海秀生於1997年,是河南省洛陽嵩縣紙房鎮朱王嶺村人。2019年7月畢業後就職於中山大學附屬醫院第三醫院內科ICU病房護理工作。22歲時已經是一名共產黨員。她堅韌、頑強、有責任、有擔當。2020年1月24日,報名參加該院馳援醫療隊,投身武漢抗疫工作中。

  她為了不讓父母擔心,去之前未和父母打招呼,她說:“救人嘛,本來我們醫護人員就有這樣的使命和責任。”在武漢工作期間,由於高強度的工作和長期間的熬夜加班,使她的眼圈周圍顯得烏青。由於長時間佩戴防護用品和接觸消毒用品,她的臉上長出了很多溼疹,並且往外滲血。從這些畫面不難看出在武漢的20多天裡,她的`內心經歷了什麼樣的考驗的挑戰。

  疫情洶湧而來,每天都有一批疑似病例患者被確診,每天都有一批人死亡或治癒出院。這些數字變換的背後,是一個個家庭的悲喜劇。

  院感科主任個人先進事蹟材料3

  蔣金波,江西省贛州市大餘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師。

  2020年1月28日23時50分,在疫情防控一線連續奮戰十幾天的蔣金波醫生,因勞累過度突發心梗,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時年58歲。

  據悉,在1月15日,在疾控中心工作了38年的蔣醫生就主動請纓上一線,成為了流行病學調查組的一員,因為單位只有一名專職司機,蔣醫生還自願擔任兼職司機,和同事深入火車站、汽車站、各高速路口設卡點、大型商場等進行防疫指導。從1月15日到28日,蔣醫生沒有申請過休息,在28日下鄉完成消殺工作後,倒在家中。

  院感科主任個人先進事蹟材料4

  29歲的夏思思是協和江北醫院消化內科住院醫師。1月15日,科室一名70多歲的老人病情加重,肺部CT發現異常。

  當天,夏思思剛下夜班,交接班後準備回家,臨時接到任務,便通知丈夫改變行程,折回醫院參與救治,協調專家會診、檢查。隨後幾天,夏思思擔心老人病情,主動留在病房。儘管有做防護,沒想到還是被感染了。1月19日,她突然發起高燒,經檢查,發現肺部CT磨玻璃影改變,高度疑似,便在協和江北醫院隔離治療。曾與丈夫商量康復後一起上一線。“剛開始病情比較平穩,我們還商量,等她好了,我倆一起上一線。”夏思思的丈夫、武漢市普愛醫院骨科醫生吳石磊哽咽著說。2月7日半夜,夏思思病情突然加重,呼吸、心跳驟停,醫院連夜組織搶救,命雖然保住,但人一直處於昏迷狀態。

  專家組決定,先上ECMO(人工心肺)、立馬轉至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在ICU,夏思思病情、血壓波動大,各大醫院專家都在為其想辦法。無奈,2月23日凌晨6:30分,搶救無效離世。夏醫生,一路走好!

  院感科主任個人先進事蹟材料5

  2003年“非典”肆虐,在北京進修的覃慧敏毅然留在主戰場,整整鏖戰了59天。如今時隔17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橫行肆虐。年近50的覃慧敏,換了陣地仍和她的夥伴們一起投入新戰役。

  出身於感染性疾病科,有著二十幾年的臨床經驗。在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戰鬥中,她曾經的同事是這場戰鬥的主力軍之一,而她的角色卻發生了變化,從一名直面病患的一線醫生,變成了一名醫務管理者。

  “這是一場戰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17年前,我是臨床醫生,救死扶傷是我的職責,今天,我是一名醫務管理者,溝通、協調、排程、督導就是我的職責。各司其職,各盡其責,才能贏得這場戰鬥。”覃慧敏說道。

  院感科主任個人先進事蹟材料6

  有人說過,院感工作做不好,抗擊疫情就是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在蒙陰縣人民醫院有這樣一群人,她們雖然沒有直接救治病人,卻每天與“新冠病毒”拼力“交戰”。雖然不在臨床一線,卻始終為醫務人員的健康安危奔波不止,默默守護醫務人員和患者的健康,她們就是——感控人。

  譚陰香同志現為蒙陰縣人民醫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市級院感質控中心專家組成員。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她不僅僅是縣人民醫院院感防控的“頂樑柱”,還承擔著全縣院感防控督導的重任。自蒙陰縣人民醫院被確定為全縣唯一一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救治定點醫院以來,她始終以高度的責任心,親自深入臨床一線,現場督導院內院感防控工作,從發熱門診、隔離病房的佈局、流程、消毒隔離做規劃,到組織多部門開展應急演練,對奔赴一線的醫護人員加強防護培訓,還是對臨床科室開展防疫指導……等等,都離不開她的親自參與、親自指導,也正是有了她帶領下的醫院感控團隊專業、嚴格的院感防控督導,全院醫護人員在抗擊疫情前線才得以安全、安心。

  全縣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她憑藉多年的職業敏感度和高度的責任感,來不及一絲猶豫,立即投入到抗擊新冠肺炎的“戰鬥”中去。首先按照醫院疫情防控總體部署,立即啟動新冠肺炎院內感染防控方案,果斷出擊,精準防控,迅速有效開展工作,構築起牢固的抗擊疫情防控線。根據本輪襲擊我縣的奧密克戎變異毒株的特點,她帶領感染管理科全體同志馬不停蹄、加班加點,根據國家、省、市、縣的最新防控檔案要求,連夜討論、制定了針對性的醫院感染防控方案、制度、流程、重點科室防控要點等十多項院內感染防控檔案,及時發放到內網和多個微信工作群,供全體醫務人員強化學習。

  在得知一位確診患者曾來醫院就診的資訊後,她帶領科室人員立即行動,對8個相關科室一對一的進行個人防護和消毒處置指導,對患者就診經過的10個科室和環節進行環境物體表面核酸取樣,共計5000餘件標本,瞭解汙染程度;在院內組建了專業消殺隊,進行消毒知識培訓後,立即上崗,每天負責對醫院內重點汙染部位進行常規消殺,累計完成消殺任務48次;同時,還負責上級部門交給的院外住宅區的日常消殺任務,配合專業消殺人員對疫源地消毒。

  開展培訓是開展院感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讓每位醫務人員都能掌握相關防控知識,才能落實好各項防控措施。感染管理科於3月14日下午即對醫護技人員進行了個人防護、院感防控和核酸採集的現場培訓;對重點科室現場培訓,手把手的進行指導如何穿脫防護服,直到人人過關為止;2周之內共開展線上線下培訓8場次,培訓醫務人員2600餘人次。在隨後的疫情期間,不間斷的透過內網和微信工作群向全院發放相關規範、制度、流程和培訓影片等學習資料,採取線上掃碼培訓和考核的方式,為醫務人員提供全方位的學習、考核機會,強化防控意識,踐行“人人都是感控實踐者”的理念。

  “全方位參與,全流程管理”是感染管理科的真實寫照。譚陰香主任帶領科室人員深入各個一線科室現場督導、檢查各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不放過每一個細節和管理漏洞,排查安全隱患,做到立整立改,最大限度降低院內交叉感染風險,她們辛勤工作的身影遍佈醫院內每個工作場所。

  醫院感染管理事無鉅細,繁瑣複雜,面面俱到,涉及醫療工作各個環節;醫療廢物如何處置、醫用織物如何運送和洗滌,醫用器械如何消毒滅菌等等都離不開她帶領下的院感防控管理團隊的悉心指導和監督;她們的腳步從門診預檢分診到急診預檢分診,從放射科、CT室、特檢科到後勤,從醫技科室到各個病區,行色匆匆,工作嚴謹而有序。對個人防護的培訓與指導,從醫生、護士到護工、保潔、保安,一遍遍反覆示範。譚主任經常對科室人員囑咐“只有我們醫務人員防護做好了才能安全的上戰場與病毒交戰,這是我們感控人的職責。”

  自從疫情發生以來,她“舍小家、為大家”,夜以繼日,20多天裡,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沒吃過一頓踏實飯,飯菜涼了顧不上吃,倒上熱水溫一下匆匆吃幾口,繼續投入到工作中去,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面對疫情,她統籌安排,有力指揮,科學防控,守住防控底線。她說:在接下來複診復醫過程中,醫院感染防控也將迎來更嚴峻的考驗,我們將在醫院黨委、領導班子帶領下,與各職能部門聯防聯控,精誠合作,依靠全院職工的共同努力,慎終如始,在戰勝疫情的過程中力爭做到防控要求不降低,院感監督全跟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