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的先進事蹟材料(通用7篇)

防疫的先進事蹟材料(通用7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用到過事蹟吧,事蹟是為了表揚先進、弘揚正氣、推動工作,對工作、學習中湧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蹟如實記載和反映的書面材料。擬事蹟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防疫的先進事蹟材料(通用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防疫的先進事蹟材料1

  疫情面前,黨員當先!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關鍵時期,總有一種人始終站在最前列、衝在第一線,用實際行動扛起“為群眾築起疫情防控安全線”的使命擔當,讓黨旗在疫情防控鬥爭中高高飄揚,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共產黨員。某某鎮派出所教導員臺德祥正是這樣一名代表,在疫情防控一線中,他始終衝在前面,履行著一名基層民警、一名共產黨員的職責,全力維護某某社會安全穩定,當好人民群眾的安全守護者。

  迅速行動,他是疫情防控的“急先鋒”

  1月22日下午,某某鎮召開疫情排查動員會。會後,臺德祥立即召集全體幹警,迅速傳達會議精神,並安排民警利用有效的資訊查詢資源,提供技術支援,全力做好配合。春節前後,外出務工返鄉人員持續增加,疫情防控形勢越發嚴峻。臺德祥主動放棄了與年過七旬的父母春節團聚的機會,面對家人的擔心,他說,“警情就是命令,我是一名基層民警,也是一名共產黨員。關鍵時刻,共產黨員要頂得上,黨員幹部要敢擔當!”他這樣說的,也這樣做了。春節期間,他帶領全所民警一起堅守崗位,在全鎮範圍開展人員排查,他自己也堅持做到每天與鎮村幹部和衛生院醫務人員一起走村入戶,開展“五個一”活動,為某某某某返鄉人員每人每天測量體溫兩次,確保身體各項體徵平穩。同時,講清利害,紓解情緒,做好物件戶的思想教育工作。

  廣泛宣傳,他是一線戰鬥的“主心骨”

  為配合鎮指揮部做好疫情宣傳巡查工作,臺德祥專門從所裡抽出一輛警車作為鎮指揮部專門宣傳用車。他本人親自出馬,與鎮指揮部工作人員一道每天到各村宣傳開展“五個一”、“六小六起來”活動,指導各村在小路口合理設定勸返點。同時,利用宣傳車在全鎮範圍不間斷巡邏,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目前已向群眾勸導簡辦或取消白宴喜宴16家。1月29日下午,接到縣指揮部通知,稱有人在長集高速出口駕駛某某車輛下道,不聽勸阻,執意要到某某走親戚。臺德祥立即帶領民警與衛生院醫生一起趕到現場,經瞭解,某某省宜昌市魯某駕車帶一家三口準備到某某鎮元圩村村民周某芝家拜年。魯某對民警的勸阻非常不理解不配合,拒不接受勸返。臺德祥讓現場醫生為魯某一家人測量體溫,同時向其宣傳非常時期疫情防控法律政策,告知周某芝和魯某若引起不良後果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勸說,最終將魯某一家三口人成功勸返,消除了不安全因素。

  嚴查違法,他是群眾安全的“守護者”

  緊抓重點區域防疫,臺德祥帶領派出所民警配合鎮、村幹部對鎮內兩家農貿市場實行“一日一消毒”,督促鎮內三家賓館做好消毒及記錄工作,加強巡查力度,對不符合營業要求的明珠賓館及KTV、930大酒店及賓館進行了強制關停。同時,他多次召開全體民、輔警會議,傳達縣公安局有關會議精神,認真組織學習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確保防疫期間涉及妨害公務、阻礙執行職務、尋釁滋事、傳播虛假資訊類警情得到快速有效處置,保證全鎮境內疫情防控工作緊張有序,社會秩序穩定。

  當前,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幹部仍然在防控第一線奮戰,臺德祥同志也是某某鎮廣大黨員幹部的一個縮影,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還有許許多多的共產黨員在貢獻著自己的力量、發揮著自己的作用,他們以實際行動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彰顯擔當作為。有著這樣一支團結一致、眾志成城的黨員隊伍,一定會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防疫的先進事蹟材料2

  “40床患者呼吸微弱……”

  晚7時許,武漢火神山醫院感染七科一病區護理組長高銳(上圖。資料照片)正在檢視患者情況準備交班,突然發現有一名患者呼吸微弱、口唇發紫,立即透過對講機呼叫值班醫生。

  “緊急加推一組呼吸興奮劑!”

  收到醫囑,高銳抓緊配藥準備靜脈注射。不一會兒,高銳已忙得汗流浹背,護目鏡裡有霧氣,透視效果較差。戴著3層手套,看不清,能不能一針扎準?

  高銳遲疑了幾秒後,堅定了信心,完全按照“微光輸液”考核標準進行“實戰操作”,一針到位!隨著呼吸興奮劑緩緩推進靜脈血管,患者的呼吸緩慢提速。隨後,高銳又擠壓患者胸廓10多分鐘,患者才恢復了自主呼吸。

  高銳在急診醫學科工作了10多年。2019年她參加聯保部隊護理技能大比武,勇奪3項第一,是名副其實的“救護冠軍”!“只有平時技能練得過硬,遇到特殊情況才不慌神兒!”這正是高銳請戰參加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的底氣所在。

  入駐火神山醫院沒幾天,感染七科一病區39床就收治了一名危重症患者,心率快、血壓低、血氧飽和度低,經過醫生用藥、加強鎮靜補液等措施,患者的生命體徵終於有了改善。高銳剛接班,就發現患者血氧飽和度突然下降、呼吸急促、口唇發紫,心電監護儀上出現室顫波形。高銳一邊呼叫:“快拿抱球準備通氣”,一邊準備除顫。高銳熟練地開機、定位、選擇除顫模式……所有的動作一氣呵成。幾秒鐘後,監護儀上顯示出了正常心率。

  病區曾收治了一名85歲高齡的女性患者。她不便自行吞食,也不願選擇留置胃管。為了讓患者儘快服用降溫藥,高銳將藥片碾碎溶解,小心翼翼地抽入注射器管內,一邊安慰患者一邊給患者喂藥。如果病人咳嗽噴出飛沫,高銳極易被感染。憑藉豐富的臨床經驗,高銳成功化解了這一難題。1小時後患者的體溫降到了38.5度,心率漸漸正常了,血氧飽和度也升高了。

  病區遇到重症、危重症患者或是情緒波動大的患者,高銳總是衝鋒在前。這名“救護冠軍”,在戰疫實戰中頻頻顯身手。

  防疫的先進事蹟材料3

  我們來認識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山東醫療隊的主治醫生郭海鵬,他出生於醫生世家,一家人五代從醫,他說,用仁心仁術救死扶傷是家訓,更是責任。

  正在用不太標準的武漢話跟劉爺爺交流的是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重症醫學科醫生郭海鵬,劉爺爺今年86歲,在外院治療近一個月,因為病情加重被轉到這裡,醫療隊會診後,決定採用無創呼吸機治療,可被老人一口拒絕。

  對話中,郭海鵬得知,此前老人曾有使用無創呼吸機治療的經歷,但過程中感到不舒服,對此有了顧慮。但缺氧問題又急需解決,郭海鵬反覆勸說,劉爺爺終於放寬心同意試一試。3秒鐘,醫護人員快速置換鼻導管和加壓面罩。

  儘管郭海鵬的武漢話並不標準,但他溫暖的話語還是大大緩解了老人緊張的情緒,劉爺爺很快掌握了正確的呼吸方法,氧飽和度也從原來的80多提高到接近正常人的水平。

  齊魯醫院兩個病區,收治的是30多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大多數都是老年人,年齡的94歲。每天進入病區,問診、體檢、查血氣、心電圖檢查,他不放過每一個細節,做了十幾年的ICU醫生,他說,爭分奪秒搶救生命已成為一種本能。

  郭海鵬是土生土長的山東人,攻讀碩士、博士學位期間,就讀於武漢大學,疫情發生後,郭海鵬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醫療隊。而其實他剛剛結束在美國哈佛大學三年的博士後培訓,回國還不到三個月。

  防疫的先進事蹟材料4

  在抗擊疫情的一線,風險無處不在。無論是患者體徵的輕微變化,還是一個造成汙染的漏水點,都有可能潛藏著危機。每一次化險為夷的背後,都有一個關於責任感和專業精神的故事。

  趙童:那一刻我只想著救人要緊

  正在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重症病房查房的人叫趙童,是河南省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醫生。幾天前,看到這位80歲的新冠肺炎患者情緒低落,他和主治醫生反覆詢問,但老人始終表示自己只是有些乏力。

  趙童判斷老人表現出的體徵只是冰山一角。經初步診斷,老人雖僅有腹脹表現,但符合“急腹症”特點,急需進行CT檢查,以確定是否有腸梗阻或腸穿孔等危及生命的病症。沒想到剛做完CT回到病房,老人的情況突然惡化,各項指標開始報警。

  目前老人各項指標已恢復正常。截至目前,在趙童和隊友們的努力下,他們負責病房的大部分危重症患者已經轉為輕症,30名患者治癒出院。

  胡晟民:用年輕的肩膀擔起責任

  醫務人員想方設法救治患者,消防員們也在疫情防控一線全力以赴。洪湖市人民醫院老院區是當地7個定點接診新冠肺炎患者的醫院之一,由於排汙系統裝置老化,醫療廢水無法處理和排出,外溢風險很大。洪湖市消防救援站的7名90後消防員組成了“醫療廢水輸轉黨員突擊隊”,承擔起每天醫院的醫療廢水清運、處理任務。

  正和隊友一起爬上6米高儲罐罐頂的小夥子叫胡晟民,今年剛滿22歲,他的爸爸和爺爺都是消防員,從小耳濡目染,如今接過接力棒的他,每次任務也總是衝在前面。裝置連線好,抽水開始,這也是最容易出現漏水和噴濺的時候,之前還發生過意外。

  後來胡晟民和隊友們順著水線找到了水帶上一個極小的漏水點,才排除了隱患。從那以後,他們在抽水作業時也更加謹慎。

  強忍著惡臭味,經過2個多小時的緊張抽水作業,近20噸醫療廢水全部抽進了環保汙水運輸槽車,胡晟民和隊友們再將這些醫療廢水輸轉到9公里外的汙水處理點進行處理。而這樣的輸轉,他們每天要重複兩到三次。截至目前,胡晟民和隊友們已累計輸轉醫療廢水500多噸。

  防疫的先進事蹟材料5

  目前,新冠肺炎重症人數佔確診人數的比例不斷下降,治癒率也顯著提高。今天(3月14日),我們就來認識一位重症醫學專家。17年前他曾參與抗擊非典,17年後他再次站到抗疫一線。他說,我是一名老兵,一定會圓滿完成任務。

  作為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童朝暉每天要巡診兩到三家醫院的重症病房,除了武漢,還要奔赴孝感、黃岡、黃石、鄂州等地指導重症患者救治。每到一個床位,他都會向主管醫生和護士提出一連串的問題,督促醫護人員專注於每一個診療細節。

  17年前,童朝暉在北京臨危受命,擔任SARS病房主任,收治近百例非典患者,無一病亡。17年後的今天,他再次請纓來到疫情一線。

  剛到武漢時,童朝暉用了兩天時間,把當時定點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三家醫院的收治情況摸查了一遍,並做了詳細的查房筆記,總結新冠肺炎的發病特徵,為後續來到湖北的重症醫務人員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目前,湖北已彙集了1.9萬多名重症專業醫務人員。

  每天在不同醫院的重症病房之間奔走,分析病例、參與救治,忙碌之餘,童朝暉還會及時整理發現和思考,寫下診療日記。關口前移,就是他和專家們經過臨床觀察和研討之後,提出的重要診療建議,已經納入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經過他們的努力,很多重症患者都在逐步恢復中。

  白天忙完病房巡診,晚上回到駐地,童朝暉還會和國內外的同行們交流會診心得,探討和分享治療新冠肺炎的經驗。

  童朝暉是湖北黃岡人,父母就住在離武漢兩個小時路程的黃岡蘄春縣,而來武漢的這50多天,童朝暉卻沒進過一次家門。母親發來微信說:你聽從黨的召喚,從北京來到武漢。我們為你感到驕傲,我們二老在家不出門、不串門,你不必擔心,就是守望你早日歸來。

  防疫的先進事蹟材料6

  於水平,男,1970年3月出生,民盟盟員,綏化肇東市嘉億建築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肇東市愛心志願者協會會長、肇東市甜城義警協會會長。

  於水平是一位地道的東北漢子,有著肇東人特有的硬漢性格,敢作敢為,敢為人先,越是艱險越向前。應對新冠肺炎上一線、義助病人做康復、抗洪搶險運物資,從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到一次次危難時刻顯身手的義舉,再到與新冠肺炎的戰“疫”,總能看到他一往無前的風姿和他身後堅定的甜城義警和愛心志願者們!疫情無情人有情。2020年春節,本是舉國同慶的日子,可新冠肺炎來了,於水平作為肇東市愛心志願者協會、甜城義警協會會長快速做出反應,向肇東防控指揮部請戰,帶領志願者們隨時待命,願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貢獻一份力量。1月28日下午,在等待指揮部指令的同時,他緊急召集志願者們,用實際行動為肇東抗擊疫情獻出一份力,籌集第一批防疫物資:口罩2000個,醫用酒精100桶(10斤/桶)。次日早上,他就帶領志願者,分組將這些防疫物資送到了一線的民警和社群工作者手中。他表示,協會還在繼續籌集物資,將陸續發放到一線工作人員手中。他向團隊發出了“帶頭加強防護、依法有序參與、加強正面宣傳、助力排查治理,為堅決遏制疫情傳播擴散,奪取疫情防控鬥爭勝利貢獻更大力量”的倡議,作出了“疫情不滅,愛心不退”的莊嚴承諾。近一段時間,於水平帶領他的團隊協助西園區東順社群管轄的無物業的老舊小區、西園區興順社群管轄的糧食小區、教育大廈等小區200多個單元進行整體消毒;協助肇東市公安局、派出所、社群懸掛宣傳條幅、安放廢棄口罩垃圾收集箱,進行疫情防控宣傳,提高大家安全意識,不造謠、不信謠,傳播正能量;協助交警實施交通管制,每天帶領30至40名志願者參加協勤,分散到12個管制點,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配合市公安局管制車輛,一直到交通管制結束。在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他帶領志願者、義警衝鋒到了第一線。病魔無情人有情。當一個偏遠農村的普通農民家庭為年僅6歲的腦腫瘤患者求助無門的時候,於水平站了出來,他身後的團隊跟了上來。2016年1月,肇東市尚家鎮6歲男孩田璐嘉扁桃體切除手術後,又被發現腦部有腫瘤,手腳活動不協調需要康復治療。錢從哪裡來?醫院怎麼去?這個家庭一籌莫展。於水平和他的團隊來了,“錢我們幫著籌一點,接送孩子去醫院我們全包”,於水平率先捐出了1000元錢。三九嚴寒沒有擋住志願者的熱情,58次往返接送理療,小璐嘉神奇地肢體康復了,能夠正常的行走玩耍了。孩子媽媽激動地拉著於水平說:“真的太感謝三哥你了,要是沒有你,孩子到現在不知道會成什麼樣子?”於水平說:“這麼長時間的相處,我已經把小璐嘉當成了自己的孩子,以後只要孩子有什麼需要我的地方,就儘管來找我。”洪水無情人有情。宣化鄉的幹部群眾永遠也忘不了2017年8月2日這個日子,這是一個極端天氣,僅一天時間當地的降雨量就達到了187毫米,有人說:“那雨下的.,倆人離著一米遠,互相都看不見。”宣化鄉是肇東市的最低點,周邊的雨水都向這裡彙集。黨委政府一邊組織搶險,一邊組織群眾轉移,極需人力物力。於水平站了出來,他身後的團隊跟了上來,僅3天時間就募集到10餘萬元的搶險物資,80多位愛心志願者冒雨把這些物資及時運送到了抗洪一線。在他的影響帶動下,肇東社會各界人士和愛心企業募捐100多萬元資金,有力支援了黨委政府抗洪搶險,把災害損失降到了最低。這就是於水平和他的團隊——愛心志願者協會和甜城義警協會,他們用赤子之情和博愛之心不斷點亮互助之火,傳遞志願精神。

  他們堅信:手拉手就能匯流成海,心連心就能築起長城!

  防疫的先進事蹟材料7

  沈廣濤,男,1976年1月出生,中共預備黨員,現任中華志願者協會副秘書長、黑龍江省代表處主任、中華志願者雜誌社黑龍江省聯絡處社長、哈爾濱陸軍預備役防化團政治處副主任、呼蘭區青年聯合會常委、副主席。

  2020年1月,庚子年伊始,正當全國人民張燈結綵、辭舊迎新的時候,一種新型病毒從武漢爆發,一路蔓延到全國。工廠停工、商鋪停業、居民區封閉,一時間,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護和消殺用品成了最緊俏的“年貨”,價格飛漲,“一罩難求”。正月初五的晚上,一條接龍資訊在志願者圈被不斷的轉發,是他,在別人圍坐在電視機前看晚會合家歡樂之時,與省委宣傳部共同發起“抗擊疫情志願同行”主題志願活動,聯合社會組織、愛心人士、青聯委員為堅守在一線的工作人員籌集防疫物資。國難當頭,危急時刻,志願者、青年企業家、愛心人士紛紛慷慨解囊,6個小時,籌集口罩6萬餘隻,酒精、消毒液等2000餘斤。20萬餘元款項有了,可是,多數工廠尚未復工、具備資質的廠家都在南方、政府訂單優先等等因素都使口罩的北歸之路異常艱難,一夜之間,沈廣濤急得滿嘴大泡。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在志願者們的共同努力下,6萬支口罩陸續運抵哈爾濱。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人員聚集就增加了互相傳染的風險,為了更多人的安全,口罩分裝、清點、打包這些本應該十幾個人共同完成的工作,沈廣濤自己全部承擔了下來,兩整天在辦公室都是他一個人孤單忙碌的身影,閒下來時他還不忘苦中作樂,自嘲地說,以後又可以接個工作——快遞打包!聽者心酸,他卻樂在其中。接下來的又一個難題是如何送到一線去,對冠狀病毒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接觸、飛沫是主要傳染途徑,大家勸他別去送了,讓各單位安排人員來取吧。這個建議當即被他否定了,他說:“一線的同志已經很辛苦了,他們為我們守住病毒傳播的第一道大門,給他們送點防護用品又算得了什麼呢?!”。儘管有多名志願者報名參與,但考慮再三,沈廣濤只允許兩人與他同行,在他心裡,每個人都有家,不能讓他們的家人擔心,志願者們的健康安全也是最重要的,不能讓任何人冒風險!當我們宅在家中抱怨無聊的時候,他卻奔走於機場、高速關卡、火車站,社群、鄉村等人員最密集最危險的地方,將一包包口罩、一桶桶酒精、一箱箱消毒液交到一線工作人員手中,當我們看電視、吃水果的時候,他的午餐和晚餐只是一桶泡麵。在得知我們的志願者參加了青年志願者突擊隊上街執勤,更有請纓馳援湖北的醫生,他自費購買了測溫儀、防護服、護目鏡、酒精棉片等防護用品,驅車送到他們手中。他說,他們“不計小家得失,義無反顧守護大家”,是衝鋒陷陣無畏的戰士,我們必須為他們做好後勤保障!這些衝在一線逆行者是在用生命守護我們祖國和人民安全,我們能為他們做哪些保障?為此沈廣濤積極聯絡華夏保險公司為全省各戰線的一線工作人員免費申請了10萬份防疫險,單筆保額20萬元,總額高達200億元。他欣慰的笑了!疫情嚴重,他不怕嗎?說不怕是假的,他也有家人有孩子,也是血肉之軀。但人的一生可以輕於鴻毛,也可以重於泰山,既然選擇了志願之路,就要義無反顧地走下去。從火車站回來的路上,沈廣濤說:“我們戴一會兒口罩,都會覺得呼吸困難,那些工作人員卻要長時間穿著防護衣,全副武裝,不敢多喝水也不能休息,當負責人接過口罩握著我的手連聲說謝謝的時候,其實說感謝的應該是我們,我覺得這麼做人生才有意義,才是值得的,將來才值得我們去回憶。

  是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志願者是精神文明的引領者,志願行為更是這個社會向上向善的充分體現。這個時代需要志願者,更需要無私無畏、甘於奉獻的帶頭人,心繫社會、情繫群眾,初心不改!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