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服務基層先進事蹟材料(通用5篇)

大學生服務基層先進事蹟材料(通用5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要用到事蹟的地方還是很多的,事蹟不是單純為其單位和個人評功擺好,而是為了鮮明地體現和積極宣揚一種特定時代所需要的精神。到底應如何擬定事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生服務基層先進事蹟材料(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生服務基層先進事蹟材料1

  他,是一個普通人,20多年來循規蹈矩地上學、高考、創業;他,也是一個不平凡的人,18歲正值大好青春,命運卻跟他開了一個玩笑,一場車禍帶走了他的整條右腿,病痛不僅沒有擊倒他,反而促使他不停地去奔跑,哪怕道阻且長……

  他是龔鈺犇,煙臺高新區大犇公益發展中心創始人,致力於自閉症兒童康復,與人生導師周金剛共同發起“藍色計劃”,為多名自閉症兒童點亮“迴歸地球”的路。

  不負韶華:生活以痛吻 我以歌為報

  2012年,剛剛步入高三的龔鈺犇,因見義勇為導致右腿高位截肢,左腳也僅剩3根完整的腳趾,歷經多次手術左腿得以保全,躺在重症監護室裡的他終日見不到陽光,“那個時候整個ICU裡,只有我一個人能說話,我不知道第二天醒來哪張床就空了,也不知道自己會怎麼樣。”龔鈺犇說,那是他離死亡最近的時候,也正是那個時候他告訴自己“活著的每一天都是賺的。”

  幾個月後,高考臨近,他卻依舊無法坐立,當多數人勸他放棄的時候,龔鈺犇選擇忍痛坐輪椅參加,哪怕一天下來傷口滲液痛苦不堪。“我覺得我可以,至少得試一試,如果不去我肯定會後悔。”憑藉自己的毅力和努力,龔鈺犇最終被山東工商學院國商學院錄取,由於自己的事蹟被廣泛傳播,全校師生帶著鮮花和掌聲迎接他,為他喝彩加油。

  當龔鈺犇為自己的高光時刻而開心和感動的時候,山東工商學院創業學院執行院長周金剛找到了他,“周老師上來就問我接下來有什麼計劃和打算,我還懵著的時候,他又問我畢業以後打算做什麼工作,怎麼養活自己。”回憶起那天,龔鈺犇哽咽了,正是周老師那一番似乎毫無情面的話激起了他心中的波濤,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做點什麼,就從那天開始。

  龔鈺犇創業聯絡客戶

  在周老師的幫助下龔鈺犇試著接觸電商行業,一邊學習一邊創業,他一手撐拐一手撐信念,克服種種困難,突破一個又一個身體耐受的極限,一個專案不行就再換另一個,從一個月賺十幾塊錢到幾十、幾百、幾千塊錢,他從未停止自己前進的腳步。龔鈺犇樂觀的心態、堅強的意志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同學加入。僅僅用了幾年時間他便在煙臺站穩腳跟,“命運至少讓我得到了一條腿,還讓我遇到了周老師這位人生導師,促使我不停前進,讓我靠自己有了一個可以遮風擋雨的地方和一個向好發展的電商團隊,這一切也是生活對我努力的饋贈。”龔鈺犇說道。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生活給18歲的龔鈺犇出了一道難題,他憑藉頑強的毅力和積極進取的心態,在28歲還給生活一份滿意的答卷。

  飲水思源: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瓊琚

  “我現在的一切光靠自己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最關鍵的是出事的時候,社會對我的幫助和支援。”談起為何要做公益專案,陽光開朗的龔鈺犇眼神裡透出一股堅定。在他躺在床上急需手術費的時候,是社會上的好心人給他公益捐助;在他被傷痛折磨到“絕望”的時候,是社會各界透過各大媒體為他加油,給他帶來勇氣和力量。身為黨員,他始終牢記社會大愛和回饋社會的使命,身體力行地去參加公益活動、做公益志願者,也正是那段到處做志願者的日子,讓他第一次瞭解到了自閉症。

  龔鈺犇推廣自閉症兒童康復公益專案

  “有一次去特殊學校做志願者,我的拐突然被一個又壯又高看起來十五六歲的孩子搶了過去,他也不說話就一直在模仿我的動作。”當時的龔鈺犇很疑惑,透過打聽他才知道這個孩子從小患有自閉症,但是錯過了最佳干預期。那之後,龔鈺犇經常查閱關於自閉症的資料,“患有自閉症的孩子生活在自我的世界裡,像星星一樣孤獨,因此他們又被稱為‘星星的孩子’。患病的兒童興趣範圍狹窄、行為方式刻板、社會交往、交流障礙等,他們沒有自理能力,時刻需要人照顧,部分患兒可出現情緒不穩定、易怒等異常行為,有的患兒甚至存在自傷或是攻擊行為。”龔鈺犇從電影、紀錄片、醫院等途徑瞭解到自閉症對孩子和對家庭的影響後,堅定了要為這些家庭出一份力的決心,“我要幫助這些孩子!”龔鈺犇的想法得到了周金剛和團隊的支援。

  想法有了,人員有了,但是缺少辦公場地的問題讓龔鈺犇一籌莫展,坐落在煙臺高新區的煙臺市大學生創業園服務中心黨總支瞭解到龔鈺犇的相關情況後,第一時間聯絡了他,詳細瞭解公司目前的運營狀況和下步規劃後安排專人對接專案落地工作,為其尋找相關領域的“產業導師”,對專案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建議。在多方幫助下,龔鈺犇以公益創業的形式創辦的、專注於6歲以下自閉症兒童康復的煙臺自愈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落地,在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和濱醫附院專家的指導下,團隊創新研發了營養干預+中醫理療+育兒指導整合的解決方案。截至目前,團隊已無償幫助了8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有明顯改善。

  大學生服務基層先進事蹟材料2

  個子瘦瘦弱弱、皮膚白白淨淨、性格文靜內斂、內心堅韌強大,是戴貝貝給記者的第一印象。“我希望利用專業技能服務偵查破案,讓違法犯罪人員受到法律嚴懲,最大限度為受害群眾挽回損失。”說話間,她語氣透著堅定,眼中閃著希望。

  戴貝貝,現任職於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區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室,兼任鼎城區公安局公職律師。她勤奮好學,務實敬業、踏實肯幹,是刑偵科學技術界的鏗鏘玫瑰。她被評為“全國公安機關成績突出青年民警”,併入選全國刑事技術青年人才庫,且獲“全省百佳優秀公安民警”等榮譽稱號,立個人三等功一次,獲嘉獎兩次。

  “發現就絕不放過” 協助破獲24年命案積案

  2020年,在開展命案積案攻堅專項工作中,戴貝貝根據上級安排部署,主動清理本局物證保管室物證,發現一案件相關物證具有送檢價值。1996年12月31日案發時,限於當時條件,未比對出有價值資訊,調查周邊群眾400餘名,摸排嫌疑人20餘名,均未取得突破進展。

  戴貝貝立即將該案物證送至市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檢驗鑑定,根據鑑定結果獲取到關鍵證據。“發現就絕不放過”,秉持著除惡務盡的理念,她重新研究案卷,準確把握偵查方向和偵查範圍。戴貝貝和同事們立即圍繞案發地點展開排查。2020年7月8日,經一個月的艱難蒐集比對工作,終於抓獲犯罪嫌疑人郭某,時隔24年,該案成功告破。

  今年11月底,謝家鋪鎮唐家鋪汽車站在修路,工地上多臺機械車輛被盜。戴貝貝與另兩名同事在勘查過程中,未發現明顯物證。憑著一顆人民警察定要有力震懾嫌疑人、守護挽回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的初心,她堅決不放棄,經過3個小時的細心查驗,最終提取到嫌疑人的痕跡,協助辦案民警迅速破案。

  “別人可以,我也可以” 永不服輸的“拼命三郎”

  “別人可以,我也可以。”在勘查中,不僅要面臨血腥的場面,還要扛笨重的勘查裝置,也不管嚴寒,還是酷署,戴貝貝總是憑著堅韌和執著,成了同事和親友心中永不服輸的“拼命三郎”。

  2019年臘月二十九,戴貝貝剛回到漢壽縣的家中休假,當晚接到單位電話,因為疫情需要回去值班。第二天大年三十早上六點,天剛亮,她立即趕去單位,為疫情防控加班加點,一直到清明節才回去。

  戴貝貝用自己的敬業、奉獻和拼搏精神,在自己熱愛的崗位上發光發熱,詮釋了一名刑警的初心與使命。

  大學生服務基層先進事蹟材料3

  “三支一扶”兩年服務期滿她主動留了下來

  “這是現在的衛生院。”沈富瓊的手機相簿裡,3層高的麻邛鄉衛生院矗立在藍天白雲下,十分漂亮。

  但13年前可不是這樣。2009年9月,沈富瓊懷揣著“治病救人,救死扶傷”的夢想,興沖沖地前往麻邛鄉衛生院報到。當她坐了整整兩天的汽車,終於到達目的地時,看見的是又矮又舊的木瓦房,而全院工作人員只有院長和一名助理。

  人生地不熟,環境艱苦、語言不通……看到的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樣,剛剛離開校園的沈富瓊偷偷哭了。就在她打算放棄時,有一次跟著院長到鄉下巡診,受到牧民群眾的歡迎。看到一名肺結核患者的眼神裡充滿了渴望和期盼,沈富瓊說:“我感到了自己被需要。”

  沈富瓊出身于丹巴縣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從小就深知醫生對涉藏地區群眾的重要性。牧民群眾的眼神,讓她的心平靜下來。她開始主動學習當地語言,向男同事學習騎摩托車,向老醫生學習經驗。“三支一扶”兩年服務期滿時,沈富瓊已與當地群眾產生了深厚的情誼,她主動選擇繼續留下來。

  這一留,就是13年。13年裡,沈富瓊走遍麻邛鄉的家家戶戶。麻邛鄉是高原牧區,群眾基本過著散居遊牧的生活,導致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困難重重,但這沒有難倒沈富瓊:“我們有定期巡診,日子久了,哪個季節哪家人在哪裡放牧居住,心裡都有數。”

  “好多地方汽車、摩托車都去不了,只有走路。”沈富瓊記得,有一次騎摩托車出診時遇到暴雨,路上沒有躲雨的地方,只有硬著頭皮往前趕。後來摩托車也沒法騎了,她就走路,走了3個多小時,摔了十幾次,終於到達病人家中。

  真心付出換來群眾的認可,牧民群眾說:“沈門巴(‘門巴’,藏語意為醫生),你成了麻邛鄉的人了!”“沈門巴,你真是牧區人的好醫生!”

  紮根

  “送醫藥下村”解決看病難、看病遠問題

  “你看,這些是我們給兒童建的檔案資料,以前是沒有的。”沈富瓊存在手機裡的照片中,有好幾張是麻邛鄉衛生院兒童預防接種的資料。這些資料按不同的村名和不同的年齡段分類,整整齊齊掛在牆上,每份資料的右上角,還貼著孩子的照片。

  原來,由於習俗等原因,當地有很多孩子的名字是一樣的。雖然每名家長都有一本孩子的預防接種手冊,但是醫務人員叫到名字時,還是容易出現因名字相同分不清楚人的情況。2016年,沈富瓊成為麻邛鄉衛生院院長後,探索對兒童預防接種資料進行精細化管理。

  鄉衛生院給全鄉每名兒童建立接種檔案,並貼上孩子的照片。這份檔案和家長手中的預防接種手冊配合一起使用,即使名字相同的孩子在同一天同一時間來接種,也不會弄錯物件。

  沈富瓊還和同事們一起,對全鄉群眾健康情況進行摸底,為所有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情況表。每名慢性病患者家中都有一張貼著患者照片的“明白卡”,上面註明姓名、病名、用藥名稱、用藥量等資訊,方便醫生巡診時瞭解情況。

  13年來,沈富瓊和同事們一起,定期開展“送醫藥下村”活動,把糖尿病、高血壓等的常用藥品送到群眾家中,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遠的問題。

  如今,麻邛鄉衛生院蓋起了樓房,當地通了電、路,也有了網路,條件大大改善,吸引了更多大學畢業生來到這裡工作。自2016年擔任院長以來,沈富瓊先後引領8名高校畢業生在鄉衛生院紮根。20歲的澤仁拉姆就是其中一員。看到沈富瓊時刻以病人為優先,深受當地群眾喜歡,澤仁拉姆備受感動:“沈院長是我的榜樣,我也要像她一樣留在基層,實現自我價值。”

  大學生服務基層先進事蹟材料4

  1月28日,身為縣中醫院急診科副護士長的雍朝斌主動請纓加入到縣健民醫院隔離觀察點,參加對隔離觀察人員的護理工作。

  雍朝斌(前排左四)帶領畢節黨支部的醫護人員加油鼓氣

  “雍朝斌,馬上來醫院辦公室開個緊急會議。”2月4日上午10點許,忙碌了一個星期的雍朝斌在縣健民醫院隔離觀察點接到縣中醫院護理部主任喻澤敏的電話。

  雍朝斌在武漢江漢區方艙醫院

  “當時一接到通知,我就感覺肯定有什麼事,來到會議室,得知是要選派醫護人員去援鄂抗疫,在徵求我們的意見時,我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能去援鄂一線,感覺很激動、也很榮幸。”雍朝斌告訴筆者。

  2月4日下午,雍朝斌快速的回到酒店,簡單收拾行李,沒有來得及和父母說一聲,便踏上援鄂的征途,到達後被分到武漢漢江區方艙醫院。

  “你怎麼不告訴我們你去援鄂一線了,你去要告訴我們一聲啊,我們會支援的你工作的,只是你要告訴我們,好讓我們知道你的去向。”當雍朝斌的父母知道她去湖北的訊息時,給她打了這麼一通電話,簡單話語卻包含了父母說不出的擔憂。

  “雍朝斌離開織金縣去援鄂一線已經有28天了,我經常都在和她發微信、打電話,給她加油打氣,叫她不要擔心家裡面父母,我會經常去看望他們的,我在等她回來一起去吃烙鍋、吃蕎涼粉,吃遍織金縣城的小吃,吃完再去平遠古鎮遊一圈。”雍朝斌的好朋友王一蕾告訴大家。

  在援鄂一線,最緊缺的就是防護服,雍朝斌怕中途要上廁所浪費防護服,所以她強忍著少吃少喝,28天,她瘦了5斤,她卻笑著說,我之前刻意減肥都沒有瘦下來,這次,間接成功了,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雍朝斌和患者互相加油

  冒著隨時被感染的風險,雍朝斌每天要護理20至30個患者,但是她從來沒有說過一句苦一句累。每次和父母通話,她都是給父母笑著說:“你們要好好的呆在家裡面,不要到處亂跑,不要給黨委政府添亂,我很好的,不要擔心,你們看嘛,我的狀態是不是很好?”說完把臉湊到影片前給父母看,內心堅強開朗的她像一個溫暖的太陽在武漢漢江方艙醫院發出溫暖的光芒。

  “太感謝你了,謝謝,謝謝!”一連串的謝謝是武漢新冠肺炎患者在出院的時候雍朝斌送他到門口辦完出院手續時說的話。

  這些天來,雍朝斌視這裡的患者如親人,做完日常檢測和觀察以後,有空就和這些患者拉拉家常,瞭解情況,給他們做心裡疏導,鼓勵他們積極面對病毒,戰勝病毒。

  身為黨員的雍朝斌還是畢節市衛生健康局武漢工作隊臨時黨支部的支部書記,除了值班時間,還要聯絡畢節市在武漢援鄂一線的黨員和其他醫務人員交流談心,帶領大家打八段錦,加強鍛鍊,做好心理疏導,緩解工作壓力,增強大家在武漢抗擊疫情工作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雍朝斌帶領黨支部成員在黨旗下

  “她去武漢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我們醫院當時收到通知說是織金縣健民醫院已經作為縣隔離觀察點,需要醫護人員去到那裡,她毫不猶豫就報名參加了,去了一個星期之後,又聽說援鄂一線需要醫院人員,她肯定不會放過的,果然,真去了。2017年駐村工作都是積極主動申請去的,回到單位,她還告訴我們,去駐村讓她學到了很多知識,從來都是很積極的一個人。”雍朝斌同事介紹說。

  “我是一名黨員,我更是一名醫護工作者,我的職責就是救死扶傷,病毒面前,我要像戰士在一樣保護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做一個忠誠的守衛者,不辜負黨員的身份,這些天,看著他們一個個的出院,我的內心是無比高興,希望我們方艙裡面的患者一天比一天少,我相信,陽光總在風雨後……”雍朝斌的筆記本上寫著這麼一段話。

  大學生服務基層先進事蹟材料5

  古田,這片充滿著紅色氣息的土地,歷經歲月更迭依然熠熠生輝。吳地,一個濃縮著現代文化的小鎮社群,紅色底蘊與現代氣息在這裡交相輝映,也在這永續傳承。在古田鎮吳地社群市重點專案建設基地上,每天有一位年輕小夥子頭戴草帽頂著烈日,穿梭在田埂中,林地裡,同群眾一起認地、量地、清點苗木,他就是駐村大學生村官袁輝亮,畢業於福建中醫藥大學, 2014年07月考錄為古田鎮吳地社群支部書記助理,一年來,他從青澀到成熟,從稚嫩到幹練,不僅磨礪了他的能力,同時也展現了新時期大學生村官青春的'風采。

01常行惠民之舉

  “這是我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我會倍加珍惜,腳踏實地的貢獻自己的青蔥歲月,不枉大學生村官之稱號”,他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也一直在努力著。他時刻把自己當作吳地社群的一份子,虛心向村民學習,真心與村民交往,在服務群眾中增進同他們的感情,工作不久就走遍全村267戶家庭,與村民打成了一片。

  對社群裡的困難黨員、低保戶的家庭情況一清二楚,每逢過節時,都會從自己的微薄收入中買些生活日用品去慰問困難黨員和低保戶,憑藉著醫學院校畢業的背景,他也主動當起了村民的“健康顧問”,鄉親們也把他當成了自家人。有次,凌晨五點多接到村民的電話,社群的汙水處理管被堵塞,他便二話不說騎著摩托車就到現場檢視具體情況,並馬上聯絡鉤機來清除垃圾,在鉤機還未到前,他便用自己的雙手去清理出汙水的管道,他的舉動也感動了村民,在他的帶動下在場的村民也自覺加入到人工疏通管道中,自此他也被稱為社群的“清汙村官”。從“健康顧問”到“清汙村官”,他用腳步丈量這片土地,用汗水滋養這份事業,每一個腳印,每一滴汗水,都承載著沉甸甸的責任和對大學生村官事業的執著追求。

02多辦利民之事

  以華潤希望小鎮建設為契機,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協助社群兩委不斷健全完善農村社群功能,積極借鑑城市社群管理經驗,帶領社群居民持續深入開展村莊環境治理、村莊綠化、庭院美化行動,鞏固“平安和諧村”建立成果。

  目前,雖然華潤希望小鎮基礎配套設施較完善,但後期維護也出現了瓶頸,他積極與華潤專案組溝通,同時走訪81戶安置房村民,多次組織華潤專案組領導與村民座談,聽取群眾的建議意見,到村工作不到兩個月,社群集中汙水處理的日常維護工作問題及垃圾處理正常化,及時化的問題得到解決,同時還建議讓村裡的三位困難群眾負責村裡的保潔工作,一方面增加他們的收入,另一方面也維護社群的整潔乾淨,每天凌晨五點,三位村民便陸陸續續為美麗整潔的社群忙開了,成了社群一道亮麗的風景。同時他也積極協助社群兩委爭取上級資金,完成了環村100多盞路燈安裝,清理兩次河道等工作,這不僅使吳地社群更加美麗,更提升了吳地社群的整體形象。他深入基層,融入群眾,想群眾之所思,做群眾之所願,解群眾之所憂,成為了群眾的“貼心人”,暢通了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

03恪守為民之責

  今年,7.22特大洪水突襲古田,小鎮部分地區受災嚴重,凌晨四點多他便與支部書記到村口巡查,發現入村主幹道塌方,立馬組織附近村民疏通應急通道,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奮戰,才將儲藏的雨水順利外排,最大程度的避免淹沒農作物的損失。凌晨5:46分,洪水如一頭咆哮兇猛的野獸,橫衝直撞襲擊吳地,不到三米的小溪此時變成了近40米寬的一片海洋。

  就在與鎮村幹部商議險情時,突然聽到一位菜農氣喘吁吁地說,該村的一位年齡較大的菜農還在淹沒的田裡收菜。險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他飛奔現場,發現水位已經升至菜農的大腿處,水位還在上漲,隨時都有被沖走的可能。他便立馬跳進洪水中,最快的速度把老農戶護送到安全處。而他自己卻不顧個人安危,趟入洪水中。1趟,2趟,3趟……把菜農收好的菜搬至岸邊安全處。看到菜農感激的表情,他欣慰地笑後就匆忙地離開了。接著,他的身影又出現了大橋頭、水庫邊、山坡後、農戶家……“累點,無所謂,我年輕,只要大家能安全挺過這幾天就好了” 。多麼質樸的語言啊,在災難面前,他始終把人民群眾利益放在首位,不畏艱險,不懼苦累,贏得了廣大幹部群眾的讚譽!

  04善謀富民之策

  近年來,在古田鎮大力發展紅色旅遊趨勢下,他敏銳地察覺到吳地社群也應該著力打造具有特色的旅遊品牌以進一步延展豐富華潤希望小鎮的內涵品質,提升知名度。為此,他特地走訪了社群裡25位年紀較大的前輩們,詳細記錄他們講述的關於小鎮發展歷程中故事,彙編成社群的人文歷史材料,增加了小鎮的神秘感和文化底蘊,同時,為了小鎮旅遊業的長遠發展,他經常來回於新區旅遊局和上杭縣旅遊局,做好溝通協調工作,三次邀請旅遊局的領導來社群實地調研,積極向領導彙報相關情況,為編制發展小鎮旅遊規劃的提供參考。2014年古田華潤希望小鎮接待旅遊人次約10萬人次,2015年上半年接待旅遊人次約9萬人次,隨著旅遊人次的增加,社群有5戶人經營農家樂,4戶人經營特色竹製品,有3戶人在網上開“小鎮淘寶店”經營土特產,農戶年均增收899元。如今,縣旅遊局正在編制小鎮旅遊規劃,年底將會出臺對小鎮旅遊建設的優惠政策,小鎮旅遊發展又迎來一個“春天”。在入戶與百姓談心交心的過程中,他深深地感覺到村民有著強烈的發展經濟和創業致富的願望,但是,由於受到思想束縛、資金困擾等因素的影響,他們對自主創業存在著不敢嘗試、害怕失敗的心理。要使希望小鎮變為名副其實的“希望小鎮”,要應地制宜地制定發展規劃,透過實地走訪和調研,發現發展農業和林下經濟對於增加農民收入是一條不錯的途徑。2015年初,他把“幹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幫著農民富”作為自己的創業動力,率先帶頭投身創業大潮之中,希望自己能夠成為成功的典範,從而透過自己的創業實踐,影響一批人,帶動一班人,致富一村人。經過與華潤專案組的深入探討,決定與上杭縣五豐林下雞養殖專業合作社合作,發展林下經濟,養土雞、種植經濟果樹和景觀樹。

  創業,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創業過程中雖然有華潤五豐公司的技術人員的指導,但是他同樣飽嘗了創業的艱辛。為了解決啟動資金的問題,他多次與華潤專案組溝通,希望能以公司擔保形式與銀行洽談農戶借貸等問題。“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之下,最終華潤專案組和農行達成協議,將以上杭縣五豐林下雞養殖專業合作社合作的形式為農戶擔保,月息比普通貸款少將近一半,真正解決了農戶融資難的問題,他也一躍從“清汙村官”變成“融資村官”。帶著“先行先試”的想法,目前,已養殖土雞8萬羽,吸收兩位村民入股,共投資125萬餘元,解決29人的暫時就業,未來將提供9個工作崗位。他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幹出實業,做大事業,讓群眾看在眼裡,為以後帶領村民致富奠定良好的基礎。在解決融資難的問題後,很快小鎮就有四戶養華潤雞,古田已有十多戶,整個上杭有三十多戶養殖華潤雞,帶動約140人就業。如今,想加入養殖華潤雞的農戶與日俱增,每天都會接到很多農戶打電話來諮詢養殖華潤雞的相關問題,帶領村民致富的“第一槍”已經打響。搶抓機遇謀發展,開拓進取敢為先。把美好的想法化作實踐的綱領,用行動踐行大學生村官的使命。

青春,青蔥碧綠,春如韌草,勇如烈駒。珍惜生命賜給的青春段落,奮發圖強吹響青春號角,積極進取譜寫青春樂章。在過去的一年,他用滿腔的熱情詮釋青春的力量,他用紮實的行動踐行青春使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擔當有為再創佳績。在未來的日子裡,他繼續攜夢前行,腳踏實地,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彰顯大學生村官青春活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