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精選13篇)
最美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精選13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事蹟吧,事蹟是指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蹟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事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美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美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 篇1
我叫陳,男,生於19xx年12月29日,漢族,於20xx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在讀醫學校本科。職稱執業助理醫師,就職於xx市xx街道xx社群衛生服務站,從20xx年畢業至今,一直從事鄉村醫生工作。10多年來,在鄉村醫生這個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自己的力量,不分晝夜,任勞任怨,從未完整休過一天班,從未正式休過一天假,就連春節也不例外,一心一意撲在工作上,為病人服務,解除他們的病痛,保障他們的身體健康,贏得了廣大群眾的讚譽和肯定。我們范家莊社群衛生服務站,連續10多年被街道衛生院評為先進單位,本人於20xx年被街道黨工作授予優秀黨員稱號。
鄉村醫生工作是非常辛苦的,由於服務站內人員少,除了基本醫療外,還擔負著11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使的我們經常加班加點,白天忙醫療,有空就為慢性病人測釋迦血壓、量血糖進行體檢活動,措導他們用藥和康復訓練,還得為兒童和孕產婦建卡建冊,白天收集資訊,到了晚上,還要把資訊錄入個人電子檔案中,經常是一干就到下半夜,晚上值班時還得處理有些急症病號,但既使再累,我也從來沒有怨言,急病人之所急,把病人當親人,不管白天黑夜,隨到隨診,悉心照料,遇有活動不便的患者就得上門提供服務,經常是頂風昌雪,顧不上吃飯,但不管再苦再累,我們也會做到讓患者滿意,讓群眾放心。
在20xx年夏天的一個夜晚,已是10點多鐘,當時正下著大雨,我正在家中休息,突然一陣電話鈴聲驚醒了我,處於醫生的本能,我知道這麼晚了打電話肯定有急事,於是急忙接起電話,是鄰村的一位大爺,說他兒子突然胸悶,喘不上氣來,正在往我們服務站裡趕,我一聽,急忙抓起件衣服,只來的及拱上拖鞋,拿起雨傘就往服務站跑,剛進門,他們就到了。病人是個20多歲的青年男性,嘴唇紫紺,胸悶,全身發癢,經過緊急詢問病史,弄清了病人是急性食物過敏,趕緊讓值班人員給予抗過敏及對症治療,並安撫病人及家屬情緒,讓他們精神放鬆,配合治療,經過及時正確的治療,病人症狀很快好轉,又繼續觀察了1個多小時,等病人一切正常後,又囑咐了他們一些注意事項,才讓他們回家。這時已經到了下半夜了,雖然我很勞累,但是我能為他們解除了病痛,維護了病人的健康,我感到很欣慰。
也是一年夏天,我正在值夜班,本村一名60多歲的婦女,急匆匆的趕到社群衛生服務站,說他丈夫突然生病下不了床,我趕緊拿起出診箱就跑到病人家裡。在為他檢查完身體,做出診斷,然後進行了緊急輸液。由於天已經很晚了,病人及其家屬都已經困的睡著了,我就守在病人旁邊,直到治療結束,等病人好轉之後我才回到服務站。
這些年來,對於經濟條件困難的患者,我還採取減免醫療費用的形式,為患者擾憂解難,雖然自己的收入有所減少,但我收穫的廣大患者的信任和好評,我心裡感到非常滿足。
農村的醫療條件有限,危重病人需要送專業醫院治療,不管什麼時候,只要病人或患者家屬有需求,我都會隨車護送,陪同診療。我經常免費給村民進行測血糖、量血壓、測體溫、查心律、測脈搏等常規檢查,並講授健康、防病知識,對村民進行健康教育,深夜急診、出診更是家常便飯。
村衛生室不僅肩負著農村的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工作,而且承擔著配合市衛生局及當地街道衛生院做好國家11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我利用在社群衛生室基本診療工作空閒和下班後的時間,對國家規定的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0-6歲兒童管理、孕產婦管理、預防接種、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重性精神病人管理、衛生監督協管等各項工作都有條不紊的開展工作,及時收集相關的資訊,為相關人員免費查體,指導用藥,針對重點人群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增強他們的防病治病意識,每月按時進行巡查,及時發現轄區內關於衛生監督的不良行為,及時上報處理,配合街道衛生院的工作人員對轄區內發生的各類傳染病都進行了及時有效的處理。截至目前,已經為轄區內居民建立健康檔案615份,每年發放12種健康教育宣傳材料,舉辦6次健康教育講座,更換6期健康教育宣傳欄內容,播放6次影音宣傳教育材料;及時通知轄區內適齡兒童到接種門診進行因家計劃免疫規劃疫苗接種,通知孕產婦及兒童到街道衛生院婦幼保健科進行按時查體;配合街道衛生院每年為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一全面的免費體檢,並將體檢結果及時反饋給老年人本人;對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等重點人群及時發現,納入管理,每年對他們進行至少4次面對面的隨訪,對他們的病情及時掌控,定期指導其用藥及生活。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行幾年來,為了讓更多的村民參加合作醫療,享受國家的優惠政,耐心細緻地向群眾宣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相關政策,使農村充分認識到新農合的好處,提高了農民參合率,使我社群居民參合率達到97%以上,更好的解決了農村看病貴的問題。
我嚴格按照上級衛生部門的統一要求和部署,積極開展微機管理收費,合作醫療門診統籌報銷,從未出現過私自存放農民醫療卡的情況,認真做到了發票必須讓患者簽字的要求,真正做到了把黨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得到廣大群眾擁護和交口稱讚。在實行醫改以來,實行藥品零差價銷售,嚴格執行國家基本藥品目錄制度,規範用藥,不濫用激素和抗生素,從而有效減少藥物對居民身體的危害。實行微機操作,對於鄉村醫生來講,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壓力重,任務多,每天都是超負荷工作,但我沒絲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樣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積極正常宣傳醫改政策,除了自己自學電腦操作、醫改系統外,我還幫助其他鄉村就醫生儘快熟練操作流程。作為一名黨員,我始終保持黨員形象,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廉潔自律,嚴格要求己。
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和一名鄉村醫生,我將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農村醫療衛生事業,儘自己所能為村民們消除病痛。用我高尚的醫德、良好的醫風、過硬的醫術服務好村民,用飽滿的激情,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新農村、實現美好的中國夢而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最美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 篇2
儲,男,38歲,中專文化,執業全科醫師,xx省xx縣xx鎮xx村人。自19xx年至今擔任鄉村醫生,20xx年來,他立足農村,在最基層的醫療衛生工作崗位上默默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護著當地農民的健康。他憑著崇高的醫德、精湛的醫術,為病人除疾祛病,排憂解難,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信賴和讚譽。曾多次受到縣、鎮主管部門的表彰。其主要事蹟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義無反顧,立志農村衛生事業。
1990年剛畢業,安排在鄉衛生院工作,由於工作認真出色,不計個人得失,任勞任怨,深得同事和群眾好評。對於九十年代初大別山革命老區嶽西來說,當時經濟較為落後,農村缺醫少藥現象十分嚴重。他家所在村人口二千五百餘人,地廣人稀,卻沒有一名鄉村醫生,群眾就醫十分不便,他看在眼裡急在心裡。1993年他毅然辭去衛生院工作,隻身回家幹起了鄉村醫生工作,這一干就是十七年。
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他日診臨床夜讀書,刻苦學習,勤奮鑽研,儘可能多地學習和掌握醫學知識,在專業上力求精益求精,對一知半解的經常到衛生院、縣醫院虛心請教。由於個人的努力,先後取得了執業助理醫師、執業醫師、全科醫師資格。
二、顧全大局,完成公共衛生任務。
正當“非典”無情的肆虐祖國大地,外出返鄉人員如潮水般湧回,他作為一名村級衛生工作人員,義無反顧,不計個人安危,每日要給一百多名返鄉人員上門監測體溫,及時將資訊反饋給中心衛生院,並自費數百元列印“非典”預防宣傳手冊,傳送到家家戶戶。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裡,行程數千公里,不計個人得失,鎮黨委和衛生院領導給予高度讚揚。
三、情繫農村,關心廣大群眾疾苦。
從事鄉村醫生工作以來,每天上門就診的病人非常多,十七年共接診病人二十餘萬人次,出診近萬人次,從沒有收取一分錢診費,給當地村民直接減免診費數十萬元。他跑遍鄉村每一條小道,深知每一戶村民身體健康狀況,誰患過哪些慢性病,誰對哪些藥物過敏,誰家有幾個小孩,在他心裡一清二楚。由於工作繁忙,他從沒睡一個安穩覺,從沒過一個輕鬆愉快的節日。
20xx年5月9日,那是醫生新婚的晚上凌晨一點,急促的手機鈴聲把他和妻子從夢中驚醒,原來是鄰村村民儲轉香丈夫打來電話:“喂,儲醫生,我老婆哮喘病發作了,十分危險,現在已經到了你衛生室門口,快救救她吧。”從語氣中顯然能聽出很焦急,新妻聽說病人十分危險,便對他說:“叫病人到醫院去吧,以免引來麻煩”。可此時的他那裡聽得進去,立即起床直奔衛生室,當時只見病人呼吸十分困難,口唇四肢青紫,呼之不應,透過仔細檢查,立即診斷為“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嚴重缺氧、輕度昏迷”。此時他深知病人十分危險,如果不即時搶救,病人有隨時死亡的危險,可是衛生室的條件十分簡陋,又無氧氣,但他一點沒有慌亂,立即一邊有條不紊的給病人開通靜脈通道、注射腎上腺素、氨茶鹼等藥物進行搶救,一邊撥打120求救。就在此時,他想起衛生室到公路還有一公里的小路,萬一救護車不能透過那該怎麼辦呢。夜靜悄悄的,此時衛生室只有他們三人,患者丈夫嚇得不知所措。此時醫生顯得非常冷靜,向衛生室鄰居借來板車,拉起病人就跑。搶救病人,時間就是生命,他完全忘記了白天的疲倦。一直將患者拉到公路交叉路口,可還不見救護車到來。他心想不能拉著病人就此停下,病人早一點得到有效救治,生命就多一份希望,他繼續拉著車沿著公路向前跑著,一百米、兩百米、四五百米又過去了。終於見到了閃爍著的綠色燈影,車來了,車來了,病人終於得救了。
愛心是醫生行醫信念和做人根本。多年來,他先後減免孤寡老人、困難戶、軍烈屬醫藥費近萬元,陳舊近乎發黃的欠條達五萬餘元,可他從沒有主動上門去催收過。對於大病就醫困難戶更是伸出援助之手,同村村民金友旺年過六旬,妻子早年過世,20xx年其老母親和39歲的兒子相繼離開人世。同年八月,九歲的孫子頭痛經縣醫院診斷為腦瘤,需要省級醫院手術治療。生活如此捉弄人,此時金友旺家的生活都難以維持,更談不上支付如此高額的手術費用。孫子活著是他唯一的精神寄託,沒辦法他只好拖著虛弱的身軀四處乞討。醫生得知此情況,當晚和村民汪仁國一起趕往縣醫院看望患兒金勳楊,當場捐贈人民幣一千二百元,並安慰金友旺不要急,大家一起想辦法共度難關。第二天醫生便和汪仁國立即影印求救告示,四處張貼,向社會伸救援之手,救救孩子,短短數日就收到社會各方捐款兩萬餘元,幫助小勳楊順利的完成了前期腫瘤摘除手術。後來透過媒體的力量,小勳楊被一家大醫院免費做了後期手術。因此醫生還免除了金友旺家多年來數百元的欠款。
記得前年三月的一箇中午,村民汪光軟,突發上腹疼痛,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前來就診,醫生透過仔細檢查考慮病人系急性上消化道穿孔,併發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病情十分危險。患者在既無親人又無錢的情況下,醫生透過多方聯絡,縣醫院終於同意為患者免費治療。患者住院期間,醫生多次前去探望並送去營養品。患者出院後,並免費為其做好後期相關治療。
由於他技術過硬,口碑極好,周邊村甚至外鄉村的病人都慕名而來。得到醫生精心醫治的人,都誇他是個“學歷不高水平高,年齡不大學問大,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好醫生。
四、與時俱進,積極支援醫改工作
20xx年,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工作在我縣進行試點,被選為第一屆村衛生室主任,他個人投資數萬元,在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的基礎上,超標準完成了規範化村衛生室建設,實現六室分開,寬敞明亮,佈局合理,制度齊全。按照鎮衛生院的統一要求和部署,積極開展微機收費,合作醫療門診統籌刷卡,使村民在衛生室門診看病就能報銷藥費。把黨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得到廣大群眾支援擁護和交口稱讚。先後成功接待省內外領導、團體前來村室檢查指導工作達20餘次,獲得一致好評。
由於過度疲勞,20xx年9月醫生經縣醫院診斷為頻發室早、左心室功能不全,需要住院治療,在同事和家人的再三囑咐下,只住院了三天,便帶病回到村衛生室堅守崗位,有時白天太忙了只好深夜回家自己給自己扎針掛水,妻子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淚水漣漣,可怎麼勸說他就是不聽,就這樣堅持了兩個多月病情才得到基本緩解。
今年我縣做為醫改首批試點縣,實行藥品零差價銷售,嚴格執行國家基本藥品目錄制度,從根本上改變以藥養醫的局面,解除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對於鄉村醫生來講,這是個全新的挑戰,壓力重,任務多,每天都是超負荷工作,而待遇大幅度地降低。但醫生沒絲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樣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積極正確宣傳醫改政策,言傳身教給其他鄉村醫生做思想動員工作,相信黨和政府,困難是暫時的,也會得到妥善解決的。嚴格執行藥品零差價銷售,從不多收病人一分錢。認真開展公共衛生專案工作,免費為村民進行健康體檢,規範建立居民健康檔案。
以他崇高的醫德、良好的醫術、踏實的作風在鄉村醫療事業中做出了紮實的成績,他贏得了農民群眾的心,也贏得了組織的信任,去年11月,被評為全縣優秀鄉村醫生。作為衛生戰線的每一位工作人員,我想,都應該引為自豪,以為榜樣,像他那樣用高尚的醫德、良好的醫風、過硬的醫術,解群眾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為和諧社會添磚加瓦,無私奉獻青春熱血。
最美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 篇3
河有多深,能不能過?過不了!這是新疆鄉村醫生居馬泰護送小病人阿革蘭時在路上和同伴的對話。鄉村醫生居馬泰被冰河攔住了回診所的路,他懷裡抱的孩子名叫阿革蘭。只有8個月大,由於上呼吸道感染髮高燒已經兩天了,在這樣的高原和高寒地帶,隨時可能會轉發肺炎,危及生命。牧場裡缺少藥品,居馬泰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把小阿革蘭帶回到50公里外的診所。而這天山最艱險的一段路程被當地的牧民稱之為“魔鬼路”。
冰看一下!冰看一下!可以過得話,我們看一下,抓緊時間,過不去!冰太軟!繞過山從那邊走吧!阿革蘭。高燒不退的小阿革蘭,一直哭鬧不止,居馬泰想盡辦法,逗小傢伙開心,8個月大的小阿革蘭很快就跟他熟悉起來。阿革蘭的笑容讓48歲的居馬泰想起自己的三個孩子。居馬泰滿心愧疚。他的大女兒高哈爾說:我爸一般都說:有你在我放心,可是我嗎能幹什麼呢?
我們都上學的,這次居馬泰出門診前,妻子剛剛的做完子宮切除手術,可等不得妻子出院,居馬泰就又要出發了。他必須趕到在大雪封山前把藥品送到冬季牧場把危重病人轉移出來。因為自己是天山深處一塊2200平方公里冬季牧場中唯一的醫生。女兒高哈爾說:我爸走的時候,我媽就又掉眼淚說肚子疼,然後我爸就給她給了一些藥說可能過幾天就好了。
把生病的妻子交託給15歲的大女兒和9歲的小女兒照顧,居馬泰的心一路上牽掛。可這時,他卻不得不將精力放在眼前這50米的溜索上。溜索距離河面不到2米,不及一根拇指粗。居馬泰在冬季牧場出診已經在這根溜索上來回20年了。可是這一次,要抱著小阿革蘭。他雙手根本沒辦法抓住溜索。居馬泰把小阿革蘭緊緊綁在自己身上。路過的牧民找來繩子,把他倆拉過了河。
阿革蘭!阿革蘭!居馬泰在溜索上不停的叫著哭鬧的孩子。小心點!鄰近傍晚小阿革蘭體溫突然升高,咳嗽的更加嚴重了。居馬泰停了下來,給小阿革蘭餵了僅剩下的一點藥。拔山涉水後。大家都很疲憊。居馬泰卻一個人在冰河邊剃起了鬍子。這也是他每次轉診病患孩子時必須做事。居馬泰說;一邊打鞭子,一邊抱孩子。那時候看看娃娃的體溫怎麼樣,這樣子面對面(測體溫),但是娃娃不舒服,鬍子刮掉好。上午十點回診所路上,第二天小阿革蘭病情加重,但回診所,卻要面對4200米的雪山。在這樣的冬季翻雪山被當地牧民認為是最危險的事。
在厚厚的白雪下面,掩蓋著無數的懸崖和冰川。居馬泰在這條路上往返20年,熟悉這裡每一條路的分佈,可依然不敢有絲毫的掉以輕心。他的三匹馬都曾摔死在這樣的路上。我和馬一塊下去了,摔倒了,馬死了,我活著。這讓居馬泰身上留下了三處舊傷,每到寒冷天氣就會傷痛加劇。可他還是毫不猶豫的承擔起最危險的用自己的身體為阿革蘭和媽媽開闢出一條安全道路。峰頂氣溫驟降到零下25度,撲面的冷風空氣讓人無法呼吸,一米多厚的雪,讓每一步移動都非常艱難。4個多小時不停息的趕路,馬終於支援不住了。
兩晝夜的奔波,居馬泰已經體力透支了極限,可是他知道自己是小阿革蘭最後的生命保障,無論腳下的路多麼艱難,多麼漫長。無論還要面對怎樣的風雪,除了堅持他已別無選擇。兩個小時後,居馬泰帶著孩子終於回到診所。經過一個星期的治療,小阿革蘭恢復了健康。
他是居馬泰在天山深處“魔鬼路”上轉診的第92個病人。在這20年中居馬泰救治過192位病人。他冒著生命的危險在極地行走,守護著1500多戶牧民的健康。
主持人問居馬泰:北京冷嗎?居馬泰答:北京不太冷。但對我們來講,剛剛過去的這個元旦是三十年裡最冷的一個元旦。零下十幾度相當於您那兒的什麼季節居答:現在我們那兒是零下30度。在這種天氣下,您還得進行巡診,繼續巡診。我手中拿的是一份病歷,我仔細看了這份病歷,分別是居馬泰所在那個縣和所在的州醫院所開的病歷證明,這上面醫生寫的是什麼,心力衰弱,您有這麼重的心臟病換個人行嗎?換個人去,換個人也行。但是我們牧民想有點擔心。擔心什麼?擔心他們為了需要我們這樣子。我們擔心他,擔心別人對路途不熟悉是嗎?到底有多危險?又高又那個啥?滑的很,雪也大,學業厚。那樣子,特別危險。一走就是20年。據說您是從父親的手中接過的藥箱。嗯!對,我父親留給我的。這個藥箱你想傳下去嗎?想傳給誰?那個藥箱,傳給誰?我的丫頭,兒子他(們)用。幾個孩子您?一個兒子,兩個丫頭。年紀最大的是女兒是嗎?對!她希望當醫生嗎?她也希望當醫生。
有請居馬泰的大女兒高哈爾登場獻獎!小姑娘今年話不能不到16歲,家裡很多活死她幹。自己想當醫生嗎?想!我的夢想就是當一名醫生,像我爸爸這樣的醫生。其實居馬泰的妹妹和妹夫也是鄉村醫生。這一家人對周邊的很多百姓就是生命的護衛,真應該向他們致敬。這座獎盃所包含的是所有的那份敬意,浮雕上面有真實的鄉村中國,上面綻開的是岩石上的花朵,生命如花,十字交叉。神聖的醫生責任,向所有鄉村醫生致敬!向居馬泰致敬!
最美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 篇4
xx,女,漢族,37歲,大專文化,鄉村醫生,xx村xx社人。於20xx年畢業,她在xx村開辦鄉村診所,x年來,她立足農村,在最基層的醫療衛生工作崗位上默默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護著當地農民的健康。她憑著崇高的醫德、精湛的醫術,為病人除疾祛病,排憂解難,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信賴和讚譽。其主要事蹟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義無反顧,立志農村衛生事業。
從小就想成為一名救死扶傷醫生的她,在20xx年剛畢業後,在家人和親友的幫助下,xx有了自己的小型診所,由於工作認真負責,不計個人得失,任勞任怨,深得鄉親們的好評。一個平凡的女人,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卻幹著不平凡的事,她日診臨床夜讀書,刻苦學習,勤奮鑽研,儘可能多地學習和掌握醫學知識,在專業上力求精益求精,對一知半解的經常向老醫生、領導虛心請教。由於個人的努力,先後取得了執業助理醫師、執業醫師。
二、情繫農村,關心廣大群眾疾苦。
在從事xx村計劃生育專幹工作的同時,她依然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鄉村醫生,每天上門就診的病人非常多,四年來共接診病人兩千多人次,由於工作繁忙,他從沒睡一個安穩覺,從沒過一個輕鬆愉快的節日。
愛心是xx醫生行醫信念和做人根本。記得前年三月的一箇中午,村民陳進良,突發上腹疼痛,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前來就診,xx醫生透過仔細檢查考慮病人系急性上消化道穿孔,併發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病情十分危險。患者在既無親人又無錢的情況下,xx醫生透過多方聯絡,縣醫院終於同意為患者免費治療。患者住院期間,xx醫生多次前去探望並送去營養品。患者出院後,並免費為其做好後期相關治療。
由於她技術精湛,口碑甚好,周邊村甚至外鄉村的病人都慕名而來。得到xx醫生精心醫治的人,都誇她是個“學歷不高水平高,年齡不大學問大,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好醫生。
三、與時俱進,積極支援醫改工作
20xx年,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工作在我縣展開,xx積極響應縣上號召,她深入農家向群眾講解醫療改革的政策與方針,積極指導村衛生院開展微機收費,合作醫療門診統籌刷卡,使村民在村衛生室門診看病就能報銷藥費。把黨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得到廣大群眾支援擁護和交口稱讚。
今年我縣積極開展醫改工作,實行藥品零差價銷售,嚴格執行國家基本藥品目錄制度,從根本上改變以藥養醫的局面,解除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對於鄉村醫生來講,這是個全新的挑戰,壓力重,任務多,每天都是超負荷工作,而待遇大幅度地降低。但xx醫生沒絲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樣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積極正確宣傳醫改政策,言傳身教給其他鄉村醫生做思想動員工作,相信黨和政府,困難是暫時的,也會得到妥善解決的。
xx以她崇高的醫德、良好的醫術、踏實的作風在鄉村醫療事業中做出了紮實的成績,他贏得了農民群眾的心,也贏得了組織的信任,xx只是千千萬萬鄉村醫生的縮影,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她默默奉獻、任勞任怨、辛勤耕耘、艱苦創業。雖然她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但是,正是她的紮根基層,心繫群眾疾苦,關心群眾安危,才鞏固了農村醫療衛生網路的網底,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
最美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 篇5
王森鑫,男,33歲,漢族,是河南項城王明口鎮苗莊村一名鄉村醫生。十幾年來,王森鑫同志在行醫生涯中,大力弘揚白求恩精神,以真情真愛為老百姓服務,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鄉村好醫生的頌歌。
紮根農村,矢志鄉醫終不悔。
“我是農民,我離不開生我養我的農村,離不開我的鄉鄰,我要一輩子紮根鄉村,盡我的力,盡我的心,為村民看好病,守護村民的健康”。王森鑫常說這句話,也是他熱愛本職工作,不畏條件艱苦,紮根農村,為家鄉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的無悔追求。他義無反顧地放棄了在城裡工作的機會,回到家鄉當了一名最基層的鄉村醫生,為村民提供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長年累月,救死扶傷,無怨無悔。為了改善治病條件,他千方百計建設村衛生室。在條件十分艱苦,資金十分緊缺的情況下,建成了在全市一流的村衛生室,面積達到了400多平方米,成為周口市示範村衛生室,實現了“村民小傷小病不出村”的目標,一些農村常見病、多發病基本實現了就地治療。
愛崗敬業,心繫患者顯真情。
王森鑫醫生愛崗敬業,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業以來,他一直堅持邊理論學習,邊臨床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技術水平,順利地取得了、執業助理醫師證書。醫療技術日益提高,受到鄉親的信賴,吸引了周口、界首等地的患者慕名前來求診。尤其是情牽患者、心繫病人,傾盡全力服務村民的感人事蹟,在王森鑫的行醫生涯中多次發生,被人們津津樂道。大家都誇王森鑫是個“年齡不大學問大,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好醫生。
王森鑫心裡時刻裝著村民的疾苦,無論風霜雨雪,無論白天黑夜,無論老幼貧富,總是隨喊隨到,不講價錢、不提條件,有錢看病,無錢也看病。20xx年3月的一天,彭莊村57歲的村民張某頭疼難忍,神智不清。王森鑫火速來到患者家中,初步診斷為腦出血,由於患者家庭經濟困難,當時患者血壓太高,鄉村道路不好,長途轉送顛簸對病人有一定危險。患者家屬一再要求在家中治療,待病情穩定後再去市醫院確診。經過精心治療,7天后,患者的一般症狀有所改善,神智稍顯清醒,說話也能聽清一些。應患者及其家屬的請求,王醫生一同將病人護送到項城市中心醫院做了CT檢查,被確診為腦出血,證實了王森鑫的最初診斷是十分準確的。後因住院費昂貴,患者及其家屬要求回家請王醫生治療。經過王醫生一個多月的細心診治,患者開始下床走動,半年後就可做一些家務活了。張某一家人逢人就說是王醫生救活了他,挽救了他們一家。
熱心公益,一腔熱血寫大愛。
他把醫生的博大的愛心融入到公益事業中去,把公益事業作為自已的社會責任,贏得了社會的稱讚。王森鑫在行醫中有一個死規定,凡是前來就診的殘疾人都減半收費,對困難殘疾人實行免費治療,多年來,僅此一項就為殘疾人減免藥費達3萬多元。王明口敬老院有20多位老人,王森鑫醫生時刻惦記著他們,每到週末都會到敬老院免費義診,免費送藥,幾年來為敬老院免費送藥5多萬元,受到社會的稱讚。
在公益事業中,王森鑫率先垂範,事事處處都走在前面。村裡道路年久失修,每逢下雨,道路泥濘,村民苦不堪言。王森鑫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率先捐款3萬元,在他的帶動下,村民紛紛捐款修路。此後,他又跑前跑後,指揮大家修路。不到一個月,村裡的道路就修好了,村民們高興地說,“今後下雨再也不怕了,多虧了王醫生。”
村裡的學校該修了,他又拿出2萬元對學校進行了修繕,村裡的孩子再也不為上學發愁了。
一件件實事感動著村民,也體現了王森鑫的拳拳之情。
為讓更多的村民脫貧致富,王森鑫把困難群眾作為自己的幫扶物件,傾注了真情真心。本村村民王仲敏,生活全靠他一年四季外出打零工來維持生計,幾年前,他身患腦血管病而落下殘疾,生活極其困難,屬典型的貧困戶。王森鑫把王仲敏作為自己的幫扶物件,拿出2000元幫他成立了小商店,使他重新樹立了生活信心。去年,王仲敏的小孩子考上大學,王森鑫立即又拿出2000元,讓他順利上了大學。幾年來,王森鑫視王仲敏一家為親人,把他們的困難當做自己的困難,真心關懷,真心幫助,使王仲敏逐漸擺脫了貧困。
家住苗莊村67歲的肢殘苗珍香老人生活十分困難。20xx年5月18日,王森鑫到老人家中瞭解生活情況後,給她送去了大米,麵條,花生油,洗衣粉,棉被等生活用品。從此,他一有空就去看望老人;今年春上,突降暴雨,王森鑫擔心老人家的房屋經受不住風雨,就去看個究竟。短短的二里路程,他走走停停,走了近50分鐘。當他滿身泥水出現在老人家門前時,苗珍香激動的說:“我躺在床上都不敢睡,你來,我心裡就踏實多了,你真是比親人還親啊!”
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南方旱災等,王森鑫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據不完全統計,多年來,王森鑫助殘、救災捐款達20多次,計8000多元,捐贈衣物100餘件,便民義診服務150多次,免費義診群眾2萬多人次,幫扶困難村民6戶,幫助貧困大學生11名,資助資金66萬元。
十幾年來,從未出現過重大差錯和醫療事故。給村民帶來了更多的方便和實惠。村民們給衛生室送來一個個錦旗,這是發自群眾內心的感慨,更是對王森鑫的無聲讚譽。他先後榮獲了周口市先進鄉村醫生、項城市先進鄉村醫生、項城市扶殘助殘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面對未來,王森鑫以“為了村民的健康”為己任,執著追求,無私奉獻,為農村衛生事業作出更大的新的貢獻。
最美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 篇6
有一種追求,看似平凡無奇,它卻成就著不凡的業績;有一種追求,看似樸實無華,它卻輝煌著一個人的一生,那就是:熱愛中醫,甘於奉獻。作為一名40歲左右中醫門診醫生,他看上去還那麼年輕,但是他的中藥卻是遠近聞名,他就是中醫院醫生周道春。
說到中醫中藥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人們印象中中醫中藥在養生保健方面是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治病救人方面似乎西醫要來得快些。但是前不久因為一些事,讓人著實領教到中醫中藥的神奇,也讓筆者真正近距離認識了周醫生。一位朋友長期從事伏案工作,因為頸椎病嚴重影響到工作和生活,她原本患有強直性脊柱炎,長期吃激素類藥物,西藥這方面是不能考慮了,很多理療專案也不能做,除了針灸。無奈神經壓迫症狀太嚴重了,而且朋友也不能耐受針炙,治療效果自然不明顯,症狀越發嚴重。她讓筆者帶她找周道春醫生看看,據說這位醫生素有“周半仙”之稱。筆者以前只是聽說,從沒接觸過周醫生,礙於朋友請求,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找到了周醫生。雖然中藥沒有副作用適合養生保健,但是在治病除痛方面筆者還是側重於西醫。看了檢查單,周醫生詳細四診之後開了五副中藥,筆者看了下也就幾味中藥,也沒開西藥。他只是將中藥煎服法詳細告知患者,先吃吃看吧,不行再想其它辦法吧!這是周醫生的原話。老實說,當時也就是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所謂病急亂投醫,筆者只是希望能幫朋友做些事,至於效果自然要看吃藥後才能確定。在陪朋友就診全過程裡,至始至終周醫生都是面帶微笑心平氣和,這樣的醫生有時本身也是一種正能量的傳遞。朋友回家就開始煎中藥喝,第一天沒有什麼變化,到第三天早晨打電話給筆者,電話那頭她興奮告訴筆者,感覺疼痛好些了,上肢能抬高而且好像也沒有之前那樣僵硬了。筆者聽了之後心裡還是有點犯嘀咕,就幾味中藥,有那麼神奇嘛?朋友吃了五副中藥之後,迫不及待的讓筆者帶她再去找周醫生,去時病人很多,就陪朋友在一邊等,一邊看他給病人看病。周醫生看病那才叫四平八穩,無論病人如何多,始終堅持認真耐心,有時候遇到老人家,看上去狀態不好的,都是親自攙扶病人就座。後來聽朋友說她又去複診幾次,最後一次去時,周醫生說不用吃藥了,只要按照他教的方法堅持頸部活動就可以了。至今朋友頸椎病沒再復發過。
也許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一次筆者先生同事到他辦公室玩,談及臉上患有激素性皮炎痛苦不堪,西藥是不敢吃也不能塗,但是臉部癢痛症狀卻很明顯。曾經如花似玉容顏現在變得紅一塊白一塊的,到了夏季更是痛苦不堪。之前看了不少地方始終不見效果,先生就建議她試試吃中藥調理,反正中藥也沒多少副作用,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實。如果說上次筆者是半信半疑,這次找周醫生則有點想挑戰的意思。周醫生在詳細四診之後還是隻開五副中藥,依然謙遜地說回家吃吃看吧,如果感覺皮膚不痛不癢症狀好些就再來。幾天過去沒有接到電話複診,想必這中藥也沒有那麼神奇,也就沒再多問。沒想到後來筆者先生告訴她說同事吃了中藥效果很好,臉部感覺舒服多了,因為不好意思麻煩筆者,她自己找周醫生又開了中藥,還一直在吃呢。為了美她打算堅持吃一段時間中藥,最重要的是她從周醫生那裡懂得一個道理,像她這樣的皮膚毛病更多的需要內調而非外治。這以後遇到難纏的問題都喜歡讓病人找周醫生,他都是隻開五劑中藥先吃吃看,這句話已成了他謙虛待人的口頭禪。
作為一名醫生,他總是從病人的角度出發,理解病人的困難,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盡力讓病人少花錢看好病,能用中藥解決的儘量不開西藥,能不用檢查的就不檢查。在病人當中樹立了良好的口碑,病人之間口口相傳,慕名前來的病人越來越多,以至於他每天都不能按時下班,有時候病人實在太多了,就讓家人將飯送到單位,簡單吃點再接著看病人。因為有很多病人很多來自農村,難得上來看病,不忍心讓病人等太久。即使節假日休息,只要有病人打電話,他就到醫院來上班。他經常說的一句話:“生病也不能分節假日,人家也是沒辦法。”樸實的話語裡透露出周醫生滿滿的責任心和愛心。
最美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 篇7
他出生在醫學世家,耳濡目染,從小就希望長大成為一名醫生,為病人解除痛苦。見到了各種病人的疾苦,高考後如願以償成為一名醫學院學生,在五年的醫學生涯中,他學習刻苦,成績優異,實習的時候,多次受帶教老師表揚。20xx年7月他來到了天長市中醫院開啟人生的新篇,跨入了職場生涯。從住院醫師到主治醫師再到副主任醫師,14年的醫生生涯,他勤奮工作,始終以科學的態度信服別人,以崇高的醫德塑造自己,在平凡的崗位上熱心服務病人。
工作以來,沒有完整的節假日,只要醫院需要,不分白天黑夜,只要病人需要,風雨無阻。把苦、累、髒留給自己,將樂、安、康送給病人。他曾經持續給一位沒有心跳呼吸的病人按壓一個多小時,只是源於對職業的執著和對生命的敬畏,不想如此一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結束。有時遇危重病人,他以院為家,一夜一夜的守護,直到病人轉危為安。曾經有一次千辛萬苦把病人搶救成功準備出院,病人卻因其他疾病突然死亡,但是患者家屬還是非常感謝他,因為家屬能感覺到他的堅持不放棄,這是對生命最高的尊重。“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待患者如親人。”簡單的話語卻是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和職業操守的人才能做到。
20xx年,他在江蘇省人民醫院進修呼吸內科,1年的進修時間中他刻苦學習、虛心請教,深受黃茂主任的讚賞。回到醫院後參加了數十次呼吸危重病人的搶救及會診,把一個個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與同事們一起開啟了醫院呼吸危重病人搶救的新紀元。與張曉東醫生一起開展了氣管鏡的檢查與治療,提高了醫院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治水平。在內二科工作,雖然他的專業是呼吸內科,但他們科是綜合內科,什麼樣的內科病人都有,本著對病人負責的態度,他一直堅持不斷學習,主動請教。14年的堅持,不為什麼,只因為病人以命相托,他要以心相對。在本科室同級別的醫生中,他始終病人最多,服務最好。病人多,事情就多,除了外出學習,長年累月堅持早晚查房,瞭解病人病情,以便拿出最好的治療方案。對病區急危重病人的診治能做到隨叫隨到,對院內急危重病人的會診也同樣如此。一週工作時間70小時以上成為常態化。工作過程中經常遇到病人送紅包的情況,他一概婉言謝絕,實在推不掉的就悄悄的給病人存在賬戶上。
作為一名醫生,他深深懂得敬業精神至關重要。敬業就是要忠於職守、熱愛本職工作;就是要以病人為中心,全力為病人解除痛苦;就是要對工作精益求精,對患者極端負責;就是要關愛病人,甘於奉獻。選擇了醫生這個職業,就選擇了神聖,選擇了偉大,選擇了高尚,選擇了奉獻。
最美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 篇8
劉祥,男,40歲,本科學歷,學士學位,中共黨員,副主任醫師,現任赤城縣中醫院副院長。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骨傷科臨床工作,是赤城中醫院骨科學術帶頭人。
勤於學習,醫術日精
1996年本科五年畢業,當其他同學都選擇留在大城市時,他毅然決定回到自己的家鄉赤城。那時,赤城中醫院骨科是空白,xxxx年5月—xxxx年5月在天津中醫學院一附院骨科進修1年。為了充分利用時間,在進修期間能汲取最大量的知識,他每天晚上騎車十多里地到天津醫院復位室學習骨折脫位的手法閉合復位,一個夜班之後,早晨再騎車去中醫學院一附院上白班,雖然很辛苦,但每晚十多例骨折整復的學習機會,使他在很短的時間內把從頭到腳人體每一處骨折的整復手法一一記在心裡。學習結束回到本院後將所學的知識運用於臨床實踐,運用小夾板治療四肢閉合骨折,患者痛苦小,費用低,術後功能恢復好。並逐漸總結出一套治療治療骨科常見病的綜合療法。該法包括推拿、牽引、烤電、小針刀、中藥外敷內服,為我縣許多多年的腰椎病、頸椎病、膝關節患者解除了痛苦,在當地和周邊地區群眾中建立起很高的信譽。為了全方位運用各種手段為患者治療,又師從於我國骨科前輩王家鼎教授一年半,到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骨科深造半年,使他的骨科疾病的診斷及手術技術大幅提高,逐漸成長為赤城縣一名優秀的骨科醫師,中醫院骨科學術帶頭人。聯合張家口第二醫院骨科為中醫院帶出了一批骨科技術人員,使骨科成為中醫院重點學科,開展四肢創傷骨折內固定手術,並完成赤城縣第一例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20xx年該科被確立為河北省農村中醫骨傷科專科重點建設科室。
深入科研,敢於創新
他在診療工作中理論聯絡實際,不斷從實踐中總結創造,在繼承傳統治療方法基礎上自己摸索出一種獨特的治療手段——劉氏指標療法。指標療法在我國流傳已久,但近三十年來,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及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各種現代化診斷、治療裝置的廣泛應用,臨床治療越來越單純依賴藥物與手術,學術界對於一些傳統治療方法逐漸邊緣化。這樣,患者就診費用越來越高,藥物毒、副作用發生的事件越來越多。同時還有些患者恐懼手術、穿刺等各種有創治療,使一些臨床大夫束手無策。頸椎病、腰椎病、急性腰扭傷、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及部位軟組織損傷是中醫骨傷科常見病,幾乎佔骨科門診量的80%,其中絕大部分都具備非手術治療指徵,但治療起來病程長,保守治療需要多元化的治療手段。針灸與推拿手法作為主要治療手段,其療效已被廣泛認可。然而一些患者(尤其女性患者和兒童)素來懼針,不敢接受針灸治療。他在多年的臨床工作中,治療各種疾病多配合指標療法,有些單純使用指標,均取得滿意療效。為進一步系統、規範的研究指標療法在骨傷科疾病治療中的應用與規範,20xx年申請科研課題“針療法在骨傷科疾病治療中的應用與規範”,20xx年河北省中醫藥管理局批為指導性科研計劃專案。在他的主持下,課題組成員客服了條件與經驗的不足,使課題研究按期完成,達到了預期目標,並發表相關論文三篇。經專家組鑑定,認定該研究成果在國內具有創新性和先進性,具有同領域領先水平,20xx年6月,獲省科技廳頒發的科技成果證書。他工作中勤于思考、不斷探索歸納,撰寫學術論文6篇,其中5篇發表於國家級核心期刊。
勤修醫德、無私奉獻
自20xx年8月起擔任赤城縣業務副院長,一貫以身作則、高度負責、任勞任怨、敢於承擔責任。堅持每個工作日出門診,手術、查房等臨床工作不放鬆。“非典”來襲,北京、廣州大量病例病重死亡,全民設防。醫院自然是第一道防線,每天接觸大量患者並負責發熱篩查。雖然醫院自制了防護服,但是作為醫生我們知道這種所謂“防護服”,其實根本起不到隔離病毒的作用,當面對感染或死亡的危險時一線醫生其實是用生命去博弈。縣裡成立抗擊非典搶救小組,報名時他曾經猶豫過,對自己到最前沿最危險的地方去他從不猶豫,因為他選擇了醫生這個職業的時候就註定要做人民生命的守護者,哪怕有再多的危險。但是當時他的女兒才剛剛出生1個月,他怕把病毒帶回家,傳染給沒有任何免疫力的女兒,所以他猶豫了。但最後他堅決的報了名,並擔任中醫院第一梯隊隊員。他的選擇是:放棄回家見女兒,直到抗擊非典勝利,一個人承擔所有的危險。20xx年6月的一天,一輛裝滿液態氯的大罐車在我縣境內炭窯溝梁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卡車傾覆,罐內氯氣洩漏,司機及一名跟車人員生死不明。中醫院接到急診電話後,他作為急救小組組長,立刻組織人員隨救護車抵達現場。距離現場還有4、5百米時就聞到刺鼻的氯氣味,消防人員已經將周圍人員疏散,在距離現場大約1百米的地方几乎就無法呼吸,戴著防毒面罩仍然被嗆得鼻涕眼淚直流。當得知還有1人在事故現場未被救出生死不明,需要馬上搶救時,邊上有人說:“下面毒氣太濃,下去弄不好就得燻死,給多少錢也不能去”。他說:“只要有需要,我去,這是我們的責任。”最後,他帶領另一位急救人員衝進高濃度毒氣裡面將傷者抬了出來。每次有類似這樣的場面,他總是衝在最前面,把危險留給自己。他用自己的實踐行動詮釋了白衣天使的內涵——奉獻。做一名好醫生,要做到德才兼備而且是以德為先。在治療過程中,不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不管是領導幹部還是普通百姓以至於乞丐,他都一視同仁,根據病情需要診治。因為許多骨科疾病都和生活習慣有關,而最後恢復的情況也和功能鍛鍊有很大關係,所以治療中他總是不厭其煩地向病人及家屬講解護理要點。他經常對學生們說,我們治療的是完整的人,而不是單獨的器官。因此我們不僅要接好患者的骨頭,更要讓患者擁有好的功能,如果功能不行,骨頭長得再好也是失敗的。所以治療前確定治療方案時,治療過程中的護理及治療後的功能鍛鍊他始終貫穿這一思想。為了減輕患者負擔,一般他都會盡量少做裝置檢查,多做親手查體。一位患者說“我的膝關節炎疼痛,在北京、張家口大小醫院花了7、8千也沒看出什麼病,還一天比一天重,沒想到在中醫院花了2百來塊錢就看好了。”還有患者說“在劉大夫這裡看病,看完了清清楚楚,不像在別處,沒和大夫說兩句話呢就看完了,花了好多錢也沒搞清楚自己是什麼病該怎麼治。”就這樣透過一點一滴,一言一行良好的口碑在患者中樹立起來。現在,在縣城及周圍鄉鎮的百姓中許多人都知道在赤城中醫院有一位年輕的骨科大夫看病看得準而且態度好。在中醫院劉祥同志也成為年輕醫生的楷模。20xx年度被評為縣級“優秀共產黨員”,20xx年被評為“赤城縣十大傑出青年”。06至12年度連續七年專業技術考核為優秀。
面對發展中的赤城縣中醫院,他深刻體會到,人生最大的幸福在無止境的追求中,最大的樂趣在“救死扶傷”中,最大的價值在無私奉獻中。他堅信他所選擇的路子是正確的,所從事的職業是光榮的,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他說,今後,他將更加虛心地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努力工作,以開創性的工作回報黨,回報人民,努力為赤城人民的醫療衛生事業奉獻自己的一生。
最美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 篇9
上世紀90年代初,作為第一批面向基層的中專生——我從衛校畢業後服從組織分配來到了人們戲稱的“東北三省”——。雖然有一定的思想準備,但面對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距,激情很快被淹沒,怨天由人顯然無濟於事,調整心態,埋頭苦幹。春秋輪換二十年,人生最美麗的青春和汗水早已融入了這片水鄉熱土,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蹟,但充實的每一天在平凡中更凸顯真實和樸實。
年的大地剛剛經歷了一場傷寒病的肆虐,病毒性肝炎這一傳染性極強的病魔又接踵而至,醫生少,病人多,條件差,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我需要快速成長起來,起早貪黑,深入病房,關心病人,收集資料,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很快掌握了該病從防到治的一系列工作,在短時間內便能獨擋一面,人們也很快知道了一個叫小王的醫生,此一役充分贏得了領導、同事和病人的信任和尊重。工作中我深深感受到理論與實踐的聯絡、知識更新的重要性。年根據醫院安排我到市人民醫院進修,我充分珍惜這一年的寶貴時間,主動放棄節假日和夜班休息,加班工作,儘可能多地接診病人,參加手術,增加知識,兢兢業業的工作不僅圓滿完成了學習任務,同時也說來獲得了帶教老師的一致好評。回院後在上級醫院醫生的`指導下克服困難,順利開展了我院上腹部及其它難度較高的手術,同時還帶動了其它科室相關業務的迅猛發展,醫院整體業務水平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年因工作需要再赴市人民醫院用三個月的時間完成了胃鏡從理論到實踐的培訓,當年回到醫院開展了胃鏡檢查,在一個一萬多人的小規模鄉鎮至今檢查病例已逾例,無一差錯事故,並在極其簡陋的條件下開展了食管取異物術。此舉不僅解決了本地區病人往返大醫院的勞苦,而且為臨床醫療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據。為配合全院向更高層次的發展再次舍妻別子前往蘇北人民醫院外科進修,一年時間不僅在學術上得到了提高,開拓了視野,而且在醫院管理層面上站在一定的高度審視了一個未來現代化醫院的發展之路。
二十的經歷,工作是我生活的一條主線,在這條線上病人是我工作的全部。每天上門診,下病房,做手術,值班、會診,用熱心、耐心、精心、細心圍著病人轉,雖然工作平凡、枯燥,但面對一張張痛苦面容,你沒有選擇,病人的需要就是我的第一目標。除夕之夜,時鐘已近深夜11時,正當全家歡聚度佳節的時候,醫院一個電話要我馬上趕到醫院緊急會診,一個下午剛剛手術的病人出現異常情況,面對風雪交加,冰凍近尺厚的積雪滑冰,歡樂的節日氛圍即刻淡去,父母擔心,年幼的孩子渴望,沒有猶豫,頂著風雪徒步往醫院趕,妻子不放心,打著手電一路陪行,平時騎車十分鐘的路走了近五十分鐘,到醫院時整個人身外是一層冰凍而裡面卻是一身然汗。問題解決後,回家的路上零點的鐘聲早已敲響,看著萬家燈火,絢麗的禮花,疲憊的身心卻是坦然和塌實的。不眠的夜晚何止記憶中的點點!為了開展上腹部等一系列在當時鄉鎮醫院屬於高難的手術,白天上班手術,晚上守護病人二十四小時在醫院連續工作早已不是偶然。非典,面對未知的生與死的考驗,沒有退縮,帶領一班人走上最危險的預檢門診,面對一張張外地歸來者驚恐的面容,一絲不苟的接診、登記、篩查,宣傳隔離、防護知識,悶熱的天氣,簡陋的條件,厚厚的隔離服下滿是汗水,連續超負荷的工作考驗的是意志和精神,沒有白天黑夜,沒有節假日,哪裡有險情我就需要出現在哪裡。是一個偏僻的少有人知的地方,在百強縣市的是一個相對貧窮落後的地方,而今一個開放的、一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有哪個願甘守清貧?
面對醫療系統一些地方的紅包、回扣,我獨賞由淤泥而出盛開的蓮花,她是那麼美麗、聖潔而高雅。今年初,一居姓病人為一長期困擾身體的腹股溝斜疝特地從外地趕回我院就診,當我根據其病情決定為其採取較前沿的無張力修補手術時,病人及其家屬出於複雜的心理幾次將一隻鼓鼓的紅包揣進我的口袋和抽屜,面對無法推卻的熱情,也為了寬慰病人只好暫時儲存,手術、治療結束,當病人出院前我和病人及家屬再次就此事進行了溝通,向他們宣傳醫院的規章制度,講明道理,用心交流,最終順利退還紅包,病人由衷地高興,我也如釋重負。類似久遠的事情在我從醫生涯中早已不必作為記憶,因為頻繁而平凡。
我是一名臨床醫生,而且負責全院藥事工作,在一般人的眼裡這是一塊肥缺,然而,當第一次我把遠道而來陌生的藥商送來的回扣上繳醫院會計室時,他們表現出是滿臉的驚訝和不解。“其身正不令而行”,我院因此成為沒有被藥品腐敗的一方淨土,多年來和我院打交道的藥事人員由衷感嘆——乾淨!
最美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 篇10
29年中,王紮根山區服務家鄉人民的信念一直沒有動搖過,反而隨著歲月的推移越發彌堅。這些年,眼看著一個個醫生從她身邊調走,她從未向組織申請過調動工作。
紮根山區,她要實現自己的夢想。王xx1962年出生在嶺南,因為從小生活在嶺南,常常看到當地群眾因為沒錢,小病拖,大病熬,等到重病了無法醫治的悲痛。她的心裡一直有一個夢想,做一名醫生,為群眾解決病痛。1982年,王中專畢業後,分配到嶺南鄉衛生院工作,做了一名婦產科醫生,她的人生夢想從這裡啟航。
嶺南是上虞最偏遠的一個貧困鄉,57.4平方公里的山區分佈著29個自然村,交通閉塞,資訊落後。山區太缺少醫生了,婦產科只有王一名醫生兼護士,沒有人願意到這個窮鄉僻壤裡來,即使有醫生被調來,也千方百計地想走出去。曾經,衛生院分配來一名婦產科醫師,工作不到三年也調走了。王也曾經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畢竟山區條件太艱苦了。但是,山區的百姓尤其是婦女兒童離不開她,如果她走了,她們只能到章鎮、百官等地去看病,少說也得一個多小時車程,十分不便,萬一路上遇上急產更是危險。一想到這裡,王就不願再離開。“如果讓我離開山區的百姓,放棄我從小的夢想,我心裡不願意。”王說。
在王人生字典裡,沒有“休息”兩個字,只要病人需要,無論深更半夜還是天氣多麼惡劣,她都是隨叫隨到。工作這些年,為了山區婦女兒童的身體健康,她幾乎是傾注了全部心血。一天晚上,王剛睡下,就聽到一陣緊急的敲門聲,原來是豐樹坪村的蘆孝幹妻子在家裡急產。天已經下了好幾天的雪,路上的積雪深得可至膝蓋。從鄉衛生院至豐樹坪村有3裡多路,王心急如焚,強烈的責任心,使她克服了路途艱難,連走帶爬在半小時內趕到蘆家。當雪人一樣的王出現在蘆家時,蘆家人像是遇到了救星般欣喜萬分。此時,孩子已經出生,胎盤還在母親宮內。如果處理不及時,大人和孩子都將有生命危險。王來不及喝口熱茶暖暖身子,趕緊投入工作,熟練地對新生兒和產婦進行臍帶及胎盤處理。之後,又在產婦家裡待了
兩個多小時進行產後觀察,等到產婦和新生兒全都平安後,才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回到醫院,已是凌晨4時多了。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由於山區條件限制,在家老法接生現象相當普遍,也經常發生孕產婦和新生兒感染的事情。為徹底杜絕老法接生,王利用休息時間,風裡來,雨裡去,揹著藥箱獨自行走在大山深處,上門瞭解掌握孕產婦資訊,及時做好新法分娩宣傳和解釋工作,同時,做好產前檢查和產後回訪工作。經過幾年努力,嶺南衛生院婦產科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全鄉新法接生率達到100,衛生院連續三年被評為上虞市婦幼保健先進集體。
一心為民情繫病患
王從沒忘記自己的誓言和責任,始終將患者的安危掛在心上,處處為患者著想,一心為患者排憂解難,以精湛的醫術解除了病人的傷痛,以真誠的情感掃除了患者的憂鬱,獲得山區百姓的良好口碑。
作為一名醫生,她具有高度的責任感。王時常告誡自己:醫生面對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任何時候都來不得半點馬虎和懈怠。今年47歲的蘆蘇雲說起王感激萬分:“是王醫生把我從鬼門關救了回來。”20年前的一個晚上,蘆蘇雲突然肚痛得厲害,正在休息的王立即叫上內科醫生一起出診,憑著職業的敏感和多年積累的經驗,她初步判定蘆蘇雲是宮外孕大出血。經過妊娠試驗,更加肯定了這一判斷。當時,病人已處於休克狀態,如果不及時搶救,後果不堪設想。危急關頭,王趕緊聯絡醫院,並找最快的車最好的司機,把病人護送到市人民醫院,連夜進行手術。蘆蘇雲後來被告之,如果再遲半小時,她的命恐怕就沒了。因為這件事,蘆蘇雲和王成了很好的朋友,有事沒事,她總會去王醫師處走走看看,20年過去了,她們的友誼越發深厚。
工作中,王常常要接觸很多經濟條件相對較差的病人。她處處替山區患者考慮,始終堅持用廉價實用的藥物達到醫病救人的目的。她嚴格控制醫療費用,普通門診病人基本控制在三四十元之間。碰到患者一時拿不出錢來治療,她總是默默地為他們墊上,這麼多年,連她自己也記不清到底墊
付了多少醫藥費。凡是她看過病的人,都記得她的好。只要王醫生下村去,村民們總會熱情地把她往家裡拉,一定要她吃了飯再走,或者堅持要送一些土特產給她,常常讓她感動至極,但每每都被她婉言相拒。
王是嶺南老少皆知的名人,她的平易近人、寬以待人、熱心助人是家喻戶曉的。從事婦產科工作這麼多年,她也曾多次碰到大出血、難產的病例,受衛生院條件的限制,不得不轉送大醫院搶救,她都全程護送,直到病人轉危為安後才離開。凡是她看過的病人,總會說:王醫生真是個好醫生,她不但耐心、細心,還十分可親,就像是我們的親人。高超的技術,優質的服務,低廉的費用,使她聲名遠播,就連餘姚、陳溪等地的患者也都慕名前來就診。
積極進取超越自我
王一直認為,如果一個醫生僅有高尚的醫德,沒有高超的技術的話,她還不是一個好醫生。她不滿足於自己只是一個婦產科醫生,而是不斷拓寬領域學習提升超越自我,成了名符其實的全科醫生。
婦產科是嶺南衛生院一塊響噹噹的牌子,全年門診收入佔衛生院總收入的1/3以上,在上虞基層衛生院中也獨樹一幟。經王診治的婦科疾病和兒童常見病有上萬人次,接生的新生兒超過名,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次醫療差錯。一次,一名赤腳醫生給產婦接生時,產婦突然全身抽搐,幾近昏迷。王趕到後一看就知道是產時子癇症發作,送上級醫院已經來不及。情急之下,她採措緊急措施為產婦解驚解壓,四五分鐘後小孩呱呱落地,大人小孩都平安。產婦家屬感激涕零,特地買來一袋蘋果表示謝意,被她婉言謝絕了。王每年都要經歷或多或少的急難危情,但每次都憑藉精湛的醫術成功化解。
王不僅僅是一位出色的婦產科醫生,還是一名全科醫生,治療普通內外科疾病同樣十分專業。她先後在市人民醫院進修,在溫州醫學院學習,參加全科醫療崗位培訓,相繼取得大專文憑和全科醫生資格。,衛生院內外科力量隨著醫生的相繼退休和調離明顯薄弱。王更加註重提升自己的內外科業務水平,成了嶺南衛生院招牌式的全科醫生。一天晚上,病人徐金水因小肚疼痛被送到醫院。王對他做了驗血、b超、尿液等檢查後顯示均正常。病人家屬以為不會有什麼大礙,就要回家。王反覆勸說留院觀察,之後又給他量了血壓,顯示80/40mmhg,經綜合分析認為可能是內臟損傷,急送市中醫院,ct顯示結果是腸道破裂。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每當病人經醫治後重獲健康,那是王最幸福最滿足的時候。
工作為重家庭為輕
王總是把患者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與患者的需要相比,家庭的需要是微不足道的。一年365天,她總是像一隻停不下來的陀螺,不知疲倦地工作著。在她的心裡,醫生“拼命”就是為了救命。
1988年3月22日,王預產期到了,當時在嶺南衛生院待產的孕產婦還有四個,衛生院又只有她一個婦產科醫生,王心裡放不下她們,沒有去住院待產,當她挺著大肚子剛為一名前來流產的婦女做好手術,就感到不適,發現羊水已經破裂,羊水一旦破裂,肚子裡的孩子就有可能缺氧,但她仍然堅持為等候門診的三位病人看好病,才乘上了駛往市婦保院的急送車。還好,女兒順利出生了。
她為病人付出了百分百的愛心,一生無愧,卻對家人甚少關心,充滿了深深的遺憾和愧疚。女兒從出生到小學畢業,一直和她住在醫院裡,因為工作太忙無法照顧女兒,王只好僱了個保姆平時照看著。等到女兒到百官讀初中了,王更沒有時間和機會照看她,亦無法在學習上指導女兒。現在女兒已經上大學了,說起母親對她的照顧,仍會抱怨少之又少。
王有兩個姐姐一個弟弟,1987年,她惟一的弟弟要結婚了,然而,弟弟人生中的大喜事卻因她的缺席讓全家人十分不悅。當時,她正在配合嶺南鄉計劃生育工作為育齡婦女放環,“因為嶺南鄉衛生院只有我一個婦產科醫師,如果我走了就會影響計劃生育工作。”於是,王選擇留下來工作,沒有去參加弟弟的婚禮,最終,父母不理解,弟弟無法接受,許多年過去了,這件事一直成為她的心頭之憾。
三年前,王婆婆去世了,公公一下子失去依靠,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本想多陪陪老人,讓他好好安度晚年,可當時正逢衛生院搞基建,身為院長的她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哪裡有時間去老家陪公公,只好把公公帶到衛生院照看。公公不忍心看她這樣勞累,只待了兩個月就回家了,哪知這一去就離開了人世,她再也沒有機會盡孝,是她一輩子的悔痛……
內強管理外樹形象
在擔任嶺南鄉衛生院院長、黨支部書記的近時間裡,王樹立“向管理要效益”的科學理念,加強安全醫療、行風建設、人才培養和基礎建設等,使衛生院的業務收入從的30萬元提高到了和的100餘萬元。嶺南鄉衛生院發展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她內強制度抓管理,積極推進制度化建設,衛生院領導班子合理分工,明確責任,重抓落實,透過強化管理,提高了全院職工的戰鬥力和凝聚力。她外樹形像抓行風,深入開展衛生院職業道德建設和醫德醫風教育,透過激勵考核機制,切實推進行風建設,近幾年來,衛生院從未發生醫療糾紛、投訴、上訴等事件,以滿分的優異評議成績在嶺南鄉基層單位(視窗)行風評議中獲第一名,並被市衛生局評為行風建設優勝單位。圍繞“落實醫改、提高服務、提升行風、促進健康、構建和諧”實踐載體,深入開展第三批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她帶領黨支部班子成員深入山區農村,和群眾交流談心開展調研,全面掌握山區群眾對醫療衛生的需求和查詢嶺南衛生事業在實現科學發展程序中的主要制約因素,並深入分析檢查,切實提出有較強可操作性和實效性的整改措施並加以落實,有力推動衛生院各項事業的科學穩步發展。
“我生在嶺南長在嶺南,與嶺南有著深厚的感情,再說這裡的百姓需要我,我離不開他們。”這是她樸實的心裡話,卻更顯得她的高尚和博大。正因為有高尚的醫德,她才能滿腔熱情地去實踐醫生的職責與使命;也正因為有一心為民的博大情懷,她才能堅定理想紮根山區救死扶傷始終無怨無悔。山區需要王這樣的好醫生。
最美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 篇11
我是一位鄉村醫生。為四周的鄉親們作預防保健,治病療傷工作。我拖側重度殘疾的雙腿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我不平凡的人生。我服務於社會,不但沒有成為社會的包袱,相反我的人生卻是那樣的出色。
19xx年,一場蕭瑟的秋雨後,我不幸得小兒麻痺後遺症,從此就再沒有站起來走過一步路。清貧的家境,苦悶、旁皇、無助乃至失看伴隨我度過了本該是無憂無慮,從滿天真與童趣的童年。
或許是命不當盡,上天固然沒有給我一雙健全的腿腳,卻賜予了我能吃苦刻苦而又發奮圖強的好父母,我們真情無私的庇護,不向苦難低頭的寶貴品質,還有那些好心村民對我的真誠鼓勵和開導,使我逐漸走出了生命的低谷,特別是看書學習,驅走了我心中久積不散的陰霾,感遭到陽光的明亮和燦爛。
一九xx年的夏天,我開始嘗試著自學。家裡有《小人書》和一本撕的沒有部首的《新華字典》。我就把《小人書》上的字一頁一頁的翻字典查詢,找到後把拼音標到《小人書》字的旁邊,然後一遍一遍的往讀。不到半年我就熟悉一千多字。以後,我借來舊課本開始依照課本學習。
這就是我自學的開始,從a o e開始念起,從一筆一劃開始寫起,從簡單的加減乘除開始算起。學習使我過於單調無聊的生活中有了樂趣,固然這背後要付出比凡人成倍的努力和辛勞。
學習更給我打開了解外面世界的視窗,提供了對生存和生命進行深進思考的營養,特別是我知道了很多殘疾人的人生經歷,貝多芬、保爾、張海迪,他們也是殘疾之軀,處境也非常艱鉅,但是他們沒有由於身帶殘疾就失往對生活的勇氣,沒有怨天尤人,沒有迷茫不振,沒有迴避現實,而是英勇地直麵人生,昂開端,挺起胸,自立自強,向命運挑戰,向不幸抗爭,他們的事蹟和精神,深深震動著我,感染著我,並隨著我年齡的增長逐漸內化為我的人生信條:固然身患殘疾,但也要奮發努力,爭取做一個有益於他人、有益於社會、不成為社會包袱、不成為家庭拖累的人。張海迪不是說讀書可以給人帶來生活和克服困難的氣力嗎?那末小小的我就要為了本身站起、改變命運而刻苦學習。就這樣,白天苦讀,夜伴孤燈,七年辛勞自學,我完成了從小學到高中的全部課程。
知識照亮我前進的航程,信念賦予我攀登的勇氣。1994年,我第一次走出鄉村,遠赴千里之外的省會石家莊,自費在一所醫學院跟班學醫。
我想做一位醫生,為老百姓治病療傷,服務於社會。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在石家莊學習了的三年裡,我沒有回過一次家。環境變化和身體殘疾給我帶來了很多困難,作業的壓力我要堅持頂住,迎頭遇上。平常生活中,上樓下樓、打飯打水、洗衣服、上廁所等一些瑣事,對一個健全人來講是舉手之勞,可是對我而言卻是何等的艱鉅。但我沒有在困難眼前畏縮,依然以堅韌挺過每件難事,用微笑迎接每個拂曉。
我的學習成績在全系也是很優秀的,教授們對我的經歷既感到驚奇又很是讚美。驚奇的是我的自學歷程,讚美的是我雖是自學,但成績卻一點也不比正式參加高考學生的成績差。我連續兩年被學校授與優秀學生的榮譽。
最美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 篇12
人人都有一個夢想,我兒時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手拿手術刀的醫生,解除病人的痛苦,然而由於高考成績的不理想,加上填報志願時的不嚴謹,我被泰山醫學院放射系錄取,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我知道我成為一名拿手術刀醫生的夢想基本破滅了。既來之則安之,從事放射工作,也是會成為一名為病人解除痛苦的好醫生的。接下來,我度過了三年的放射學求學生活,為以後成為一名合格的放射科工作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xx年10月我如願成為了一名放射科醫生,當時每天的工作就是操作各種放射機器,為病人拍片子,洗片子,讀片子,照鏡子。我雖然不拿手術刀,卻也決定了同行手術刀的方向。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接觸放射科的實際工作後,專科畢業的我感到大學理論與實際放射科工作的巨大差距,為此我積極跟著醫院的老醫生學習,遇到疑難問題積極向上級醫師請教,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透過各種關係到上級醫院偷師學藝。《X線診斷學》、《X線攝影技術學》從老師的手裡接過了學習資料後,白天在老同志指導下看新病人X線片,晚上在科室讀放射專業教材,翻閱片庫老片,全不顧悶熱的天氣、蚊蟲的叮咬。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個月後成功完成了畢業後的角色轉換,開始獨立值班、為病人檢查。
完成角色的轉變並不意味著學習的結束,20xx年5月,醫院由於CT室缺人,醫院決定讓我從事CT工作,派我到青醫附院影像科進修學習六個月,面對即將到來的挑戰、缺乏的新知識的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努力。六個多月的艱苦學習過後,開始了我CT診斷醫師的新工作,可六個月的積累面對每天的新病例,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學中幹,幹中學”,從那時起,到後來隨著單排螺旋CT、16排螺旋CT科室新裝置的增添,我一直堅持不懈的刻苦學習,緊跟影像學快速發展的步伐。每個病例都都認真面對,每張片子都仔仔細細,這已成為我多年來工作的習慣。
工作以後我勤奮踏實,努力鑽研,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學術水平;工作中我始終如一,兢兢業業全身心的為廣大患者服務;以飽滿的工作熱情、紮實的工作作風、優良的工作成績,詮釋了醫務工作者敬業奉獻的高貴品質,贏得了全院醫護員工和廣大患者的好評。
就這樣,從初窺門徑、漸入佳境,我一學就是19年,一干也是19年,由於工作出色我在畢業十四年後晉升為主管技師,並擔任了醫院醫技科主任。
真誠關愛,嚴謹求實,努力服務廣大患者
我在近二十年的從醫生涯中,始終將病人的生命健康放在心上,我秉著嚴謹科學的態度,認真對待每一位患者,每一張片子。近二十年來,我從未以任何理由推脫、拒絕過任何患者。
一件件細小而又普通的事情,卻見證一位醫者仁心的樸素情懷。我真誠的去關愛每一位病人,認真的去為病人服務。畢業近二十年來我幾乎沒有休過病假、國家法定的放射假、公休假,即使是中秋、春節這樣萬家團聚的日子,我也絕大多數在醫院度過。任何時間只要一個電話,我就會趕到醫院,滿腔熱情的為病人服務。
加強科室管理,提升科室業務水平
我一方面注重科學管理,加強科室業務學習,同時又毫不保留的將自身的專業知識和臨床經驗傳授給年輕同志。我制定了完善的科室管理和業務學習制度,多年來一直加強疑難病例隨訪和科室內的回顧性讀片。每週的輪流業務學習講座加大了青年醫生的自學、交流的壓力和動力。我在影像中心內部實行的X線、CT等各崗位工作的輪換,切實提高了年輕醫生的各種影像綜合、分析、判斷能力。
20xx年3月,為了醫院的發展及保證病人的就診需要,醫院新購西門子16排螺旋CT一臺,為了儘早安裝使用,我從機房防護、機房裝修到新裝置基礎施工等方面提早介入,帶領同事們精心考慮,加班加點,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保障了臨床工作的順利進行。
從醫近二十年來,我始終秉承“醫乃仁術”的理念,注重培養從醫的仁德,堅守從醫的良知,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學術水平,努力為廣大患者服務。作為一名科主任、一名醫院職工,我始終從醫院的大局出發,時刻維護醫院的利益,只要對醫院有利,對病人有利,我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紮紮實實把工作做深、做細。20xx年被評為壽光市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我以自己的嚴謹、敬業的工作態度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最美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 篇13
今年42歲的張志田,是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放射科醫生,宣恩縣李家河鎮老司城村人。
1月19日,他帶著10歲的兒子從杭州回到家鄉與親人團聚。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原本計劃1月27日返回杭州的張志田取消了行程。
1月29日晚,張志田主動向宣恩縣衛生健康局“請戰”,願意參與李家河衛生院疫情防控救治工作。1月30日早上,張志田走進衛生院,成為該院一名“編外醫生”。
張志田從醫20餘年,主要從事放射科臨床醫學研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張志田發揮自己優勢,參與衛生院影像學報告診斷。
李家河衛生院進出口只有一個大門,醫護人員和患者通道通用,張志田與衛生院商量改造,按照傳染病樓兩通道、三分割槽的標準,隔離出醫護人員通道、患者通道,分開清潔區、汙染區和半汙染物區。同時,針對通道還改造兩個小門出入住院樓,該院在衛生院大門,也專門用隔離帶分開為進、出口。
該衛生院醫用物資緊張,張志田便多渠道聯絡,為衛生院籌集捐助醫用防護物資。“又捐物資,又捐技術,真的很感動。”李家河衛生院院長段萬能表示。
家住來鳳縣大河鎮大壩社群的楊錚,20xx年從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後在外地一企業上班。學習臨床醫學專業的楊錚看到監測點人手不夠,主動申請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服務。他每天工作12個小時,排查過往車輛,為車上人員檢測體溫,同時利用在學校學到的專業知識,指導執勤人員規範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