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司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通用5篇)

公交司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通用5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說到事蹟,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事蹟具有觸發力大、感染力強的特點。什麼樣的事蹟才是規範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公交司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公交司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1

  楊文堅同志是珠海市公共汽車公司的一名普通駕駛員,在平凡的崗位上,他練就了一手過硬本領。今年4月在上海揭曉的中國城市公共交通領域“節油王”評比中,代表珠海“稱王”,成為該領域廣東唯一獲獎者(全國公交領域共11人獲“節油王”稱號)。今年6月,在珠海市“百佳駕駛員”社會評選活動中,獲得“百佳駕駛員”榮譽稱號。

  1999年,楊文堅應聘到珠海市公共汽車公司任駕駛員。十年來,他在開好安全車,做一名合格駕駛員的同時,練就了一套“節油經”,並從中享受開車的樂趣。

  許多人都見到過車輛冒黑煙,烏煙瘴氣,對環境影響極大。楊文堅認為那不是車輛的問題,主要原因是操作不當。他開車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是做好節油的重要條件。節油控制,不轟油門,緩緩控制,始終保持一種“行雲流水”的狀態。每次一上車,他首先調整好情緒,把心情調整到最佳狀態,輕踩油門,平穩起步,手握方向盤眼觀六路心平氣和,腳踏離合器耳聽八方忙而不亂。起初,楊文堅跑99路線,單程38公里,55個站點,一天要跑300多公里,是市內交通站點最多、里程最長的線路之一。他的“節油經”就是在這條路上練就的。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他對自己要求嚴格,在行車中做到不踩多一腳油門,不踩錯一腳剎車。他每月行駛約5000多公里。進站時,他都能提前鬆油門,讓車輛滑行進站,出站時起步平穩,不猛轟油門。經過紅綠燈時,他都會根據訊號燈的轉換規律,判斷紅綠燈切換的時間,控制好車速和時間將被動轉為主動,儘可能在紅綠燈剛好變為綠燈並且其他車輛已經開始起步的時候,駕車平穩透過,這樣就可避免重新起步,因為車輛頻繁地重新起步,對油耗、輪胎磨損都較大。如果看到綠燈即將變為紅燈時,他也會鬆開油門,讓車慢慢滑行至紅綠燈等待通行,避免急剎車造成燃油浪費。

  愛護車輛也是楊文堅的節油法寶。平時,他會做好車輛在發車前、行駛中、收車後的檢查工作,對車輛進行油路、氣路、電路、冷卻水、輪胎氣壓的檢查,發現車輛有故障馬上到車間進行維修,確保車輛處於最佳的工作狀態。比如,他會每天檢查輪胎氣壓的情況,氣壓不足時會加註到規定的壓力,因為正確的輪胎氣壓對車輛的節油非常重要。還有車輛的滑行距離如果明顯縮短,車輛則可能存在剎車拖的情況,就必須馬上維修。空氣濾芯是否過髒,致使進氣量不足造成燃油燃燒不充分而浪費。發動機的動力性是否不足,離合器是否打滑等等,這些他都能及時發現,將車輛存在的故障迅速處理,確保車輛各方面的技術狀況良好。由於他對車輛的精心呵護,他的車不僅油耗低,而且省材料。和他同一批的車電瓶,別的車已經換了幾個了,他車上的電瓶不僅沒有更換,而且仍然處於良好狀態。

  自20xx年5月開展“節油能手”評比活動來,21個月裡,楊文堅有17個月被公司評為“節油能手”,共節油7788升,按當時的柴油價格4.73元/升計,摺合36837元,為公司節約了較大的燃油成本。由於節油工作做得好,楊文堅被推選線上路會上介紹經驗,交流駕駛技術和節油技巧。今年4月,被評為中國城市公共交通領域的“節油王”。

  作為一名公共汽車司機,愛車是本分,更關鍵是要安全行車。十年來,楊文堅始終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他深知,行車安全不僅關係到企業的利益,社會的利益,更關係到廣大乘客的利益。從1999年開始駕駛公共汽車至今的十個年頭裡,他沒有發生過一宗責任事故,安全行駛里程已經超過57萬公里。

  在服務方面,楊文堅始終把乘客當親戚,堅持微笑服務,熱心照料那些體弱多病的老人和小孩。由於他喜歡戴一頂草帽上班,沿途的乘客都親切地叫他“草帽司機”,有的老年乘客還專門等候他的車。今年6月的一天,兩個小偷在車上偷竊一位女乘客的手機,楊文堅見義勇為,從小偷手裡奪回手機,交還給那位女乘客,女乘客很受感動,當即打電話給公司表揚楊文堅。前不久,深圳、成都的公共汽車突發事件給整個行業敲響了警鐘,作為司機的楊文堅為了更好地觀察車廂的乘客和隨車物品,特意在汽車檔位前貼上了兩面小鏡子。他祈盼永遠不要發生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事件,但防範不能放鬆,因為乘客的利益高於一切。

  公交司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2

  聶海燕運營在9路線2225號省級“青年文明號”車。以身作則,始終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實際工作中善於積累、善於思考、善於思考,以熱心、細心、愛心為社會服務,為乘客服務。在公交崗位上以熱情的話語、周到的服務,贏得了廣大乘客的讚譽。以忘我的工作幹勁、樂於奉獻的精神深得職工的認可。

  以愛為本,真情服務。車廂是一個城市的視窗,它反映著城市文明、社會的新貌,作為一名公交司機,在工作中如何處理各種服務糾紛特殊問題,是每一個公交人所掌握的基本技能,只有這樣,才能為廣大乘客更好的服務,充分體現“乘客至上、服務為本”的宗旨。“用力去做只能稱職,用心去做才能達到優秀”牢記著這句話,在小小的車廂裡,聶海燕用愛心誠意對待每一位乘客,以微笑、關愛拉近與乘客的距離,把車廂營造的如家一般溫暖,讓“愛”充滿車廂的每一個角落。

  在為五種人落實座位時,她首先想到的是安全,細心地照顧他們,確保正常運營。今年的一天,當她駕駛2225號車到人民商場站時,上來一位老人,她急忙離座攙扶老人。“太好了,我來時就坐你的車”,老人邊說隨即掏錢買票。她說:“您別站在這掏錢,先座下再說。哪位師傅能給老大爺讓個座位?”。話音剛落,一位穿軍裝的解放軍同志起身讓了座位。老人坐下後仍在找錢。一站地過去了,見老人還沒買票,她扭頭柔和地問到:“老師傅零錢準備好了嗎?”。老人說:“我有零錢,可怎麼也找不到,我也有敬老證,今年82了”,面對老人她做的只有讓老人安心地到達目的地。她安慰老人:“您座好吧,下車我提醒您”。車到東方站,她攙扶老人下車時,老人遞來了一張紙條,上面歪歪扭扭地寫著:表揚一八八式車組。留名:離休幹部盧元藥,這是老人在行駛的路上寫的,當她接過這位82歲老人寫下的留言時激動不已,在看似平常之事卻得到了老人的表揚。這時身後一位乘客說:“你這封表揚信可真夠沉甸甸的。”是的,對乘客每一條留言、每一句褒獎她都非常的在意和珍視,是對她工作的又一次認可,也是又一個起點,又一份責任。

  職業不分高低貴賤,無論我們從事任何一種職業只要有責任心、進取心和愛心,就一定能幹好本質工作。把乘客視為親人,視為兄弟姐妹,面對需要關愛的兄弟姐妹,她儼然一幅大姐的風範,熱心、細心。

  今年三月份,在營運中遇到了一位拎著行李的打工女孩,女孩從地招上車到火車站,當她掏錢買票時,發現錢丟了,女孩臉色突變,緊張而慌亂地在書包裡翻找著,最終沒能找到。女孩無助地看看聶海燕,望望車上的乘客,又將乞求的目光落在她的身上。見狀她急忙安慰女孩:“彆著急,是不是把錢放在別處了”。聽了她說的話,女孩的`心踏實了許多,又多處尋找仍無結果。此時,車已到火車站,車上只留下女孩一人了,她體貼的細問原委,女孩眼含淚水哭訴到:我是趙縣人,來石打工一年多了,家裡捎信來讓我回家,由於年齡小,錢什麼時候丟的都不知道,連回家的路費都沒有了。聽了女孩的遭遇,她一邊安慰女孩,一邊從衣袋裡拿出20元錢給女孩作為回家的路費,女孩感激地握著她的手,邊哭邊說:“謝謝你大姐,俺永遠也忘不了你。”

  九路沿途有小學、中學和中等院校,在乘車時,孩子們一見車來了就會相互擁擠,非常危險。尤其是小學生等車,他們無秩序地站在馬路上,有的都要站在馬路中間了,車還沒到站,小學生們就蜂擁而至,上車後嬉笑打鬧,這真是一件讓人怵頭的事。車組針對孩子們乘車缺乏安全知識,運營中主動與孩子們交談,當發現孩子們對電腦報站感興趣,便抽時間向孩子們講,在站上等車,一定要站在站臺上,如果亂打亂跑會出危險的。孩子們聽後都點點頭,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孩子們老實多了,上車不再亂擁亂擠了,上車後都非常有禮貌地喊一聲“阿姨!”,等下車時,孩子們又一個接一個地說:“阿姨再見!”。記得一個小學生的母親特意到車上來看望車組人員。她默默注視了一路,臨下車時小學生的母親說到:“聽孩子們總是說2225號車上的阿姨可好呢,今天坐上你們的車,看到了你們的服務,真是太好了……”

  在服務道路上不斷探索追求進取,把每一次經歷都視為工作提高的動力,積累經驗的過程。以微笑面對每一位乘客,以真誠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以溫情慰籍那些失意的人,把快樂送給所有的人。細心地照料每一位乘客,雨天時,提醒乘客把雨傘尖朝下,防止扎傷。冬天、雪天時,她會提醒大家在候車時在便道候車,下車時要防止腳下打滑或擁擠而摔倒發生危險。耐心照顧外地人、農村乘客,耐心地詢問,耐心的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提醒他們下車或轉乘車輛,做到百問不煩。作為司機,牢記“乘客至上、服務為本”的宗旨,為了掌握好手中的方向盤,苦練基本功,經常利用公休時間自學駕駛技術整修車輛。為了給乘客提供一個優美的乘車環境,不管春夏秋冬每天提前40分鐘到崗。上車的第一項任務就是把座位、扶手、窗邊、邊裙等乘客能觸控到的地方都要清掃乾淨,無論早班、晚班都要給乘客提供乾淨整潔的環境。在2225號這個無人售票車上,乘客仍然可以享受到一流的服務水平。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對乘客的真情換來了乘客的理解和支援,夏天有乘客送來冰糕、汽水,冬天有乘客送來防寒的手套,端午節一位老人送來老伴包的粽子足足等了近一個小時,當她手捧帶著老人體溫的粽子時,老人說:知道你們辛苦,這是表達他們的一點心意,我已是淚眼滿眶,說不出任何感激、致謝的話,只有更努力的工作,更好的服務,讓乘客滿意來報答乘客,我會讓我的車廂總是洋溢著和煦的春風、陽光般的笑容給每一位乘客。歡迎大家乘坐9路2225號車,我將竭誠為您服務。

  公交司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3

  大亞灣區268路公交車司機龔景輝4月17日中午開車途中突發腦幹出血,昏迷前安全疏散一車乘客的感人事蹟,昨日經《東江時報》等媒體報道後,引發關注,央視新聞也對此事進行了報道,市民和網友紛紛為龔景輝祈福,為其家人送上慰問。昨日上午,大亞灣區交通運輸局及龔景輝所在的新國線集團(惠州)華南運輸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前往醫院看望龔景輝及其家人,並送上慰問金。

  昨日,龔景輝仍在醫院接受搶救。

  昨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中大惠亞醫院看望龔景輝。龔景輝的表妹周小姐說,前日下午,一位教授從廣州專程趕到大亞灣,與中大惠亞醫院醫生一起為龔景輝會診。“這個教授說,他的情況很不樂觀,要看他的腦細胞存活量還有多少才可以制訂下一步方案,目前已經為他換了一種藥物維持生命。”周小姐說,下來,她和龔景輝的家人將著手準備為他處理其他事宜。

  昨日上午,大亞灣區交通運輸局和新國線集團(惠州)華南運輸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前往惠亞醫院探望慰問龔景輝家屬,向龔景輝致以敬意,並給家屬送上慰問金。

  該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安撫家屬,並叮囑公交企業要不遺餘力協助家屬做好搶救龔景輝的有關工作。同時,該負責人表示將在交通運輸行業內部積極宣傳龔景輝的事蹟,傳播正能量。下來,該區交通運輸協會將發動轄區相關運輸企業、交通運輸戰線幹部職工捐款,為龔景輝及其家屬獻一份愛心。

  家屬老人和孩子還不知龔景輝病情

  “感謝你們的關注和報道……”龔景輝的妻子鄧金濃昨日對《東江時報》記者說。一想起丈夫,鄧金濃便淚眼漣漣。不善言談的她說,她和龔景輝結婚以來,從未吵過嘴,龔景輝待她非常好。龔景輝在大亞灣開公交車,她則在河源紫金老家帶孩子,她每個星期都會過來探望他。“他對兩個兒子也很疼愛,現在孩子們知道他們的爸爸在醫院,但我們沒敢告訴他們實情。”鄧金濃說。

  鄧金濃說,龔景輝曾和她說過許多願景。“我們去年剛建了一棟兩層樓新房,還是個空架子,他說我們要努力賺錢裝修好,要把借的錢還了;他還說,等有錢了,我們要買個小車,這樣從惠州回老家也方便,我們還要把兩個孩子都接到惠州這邊讀書……”

  在龔景輝的姑姑龔女士的眼裡,龔景輝從小到大是個“非常老實,非常善良”的人。“他小時候在我家住過一段時間,我拿他當兒子看待,他也對我非常孝順,對家人、對別人都很好。”龔女士說,龔家有善良的家風,龔景輝的父母從小教育四個兄弟要與人為善,這個家庭在村裡的口碑也很好。這兩天,許多村民自發到醫院探望龔景輝。由於龔景輝的母親身體不太好,家人至今沒敢告訴她龔景輝的病情。

  網友這座城總有好事讓人感動

  在今日惠州網、其他本地論壇及微信朋友圈裡,網友們昨天都在積極轉發龔景輝的事蹟,龔景輝被大家稱為“最美公交司機”。

  “公交司機突發腦溢血忍痛停好車,這座城總有好事讓人感動。”在今日惠州網東江論壇上,網友“user11”發帖,表達對龔景輝的敬佩和感動之情。他說:“驚異於司機的毅力和超強的責任感……突然而至的身體病痛,這位司機首先想到的不是個人的安危而是全車乘客的安全,讓人肅然起敬。”網友紛紛對此跟帖,對龔景輝點贊,並希望他能快點好起來。

  在其他論壇上,網友“您好惠州”發帖稱龔景輝是大亞灣“最美公交司機”。網友們紛紛跟帖,稱讚龔景輝“好樣的”。

  在微信朋友圈裡,大家都在自覺轉發著關於龔景輝的新聞;許多微信群自發轉發新聞,並倡議為龔景輝捐款。在《惠州日報》讀者微信群裡,群友們自發提出倡議,其他群友紛紛響應。

  公交司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4

  10年前,42歲的湖北隨州農民王春國,應聘到義烏國有交通企業當了一名普通司機,樸素的願望就是多掙一點錢,讓家裡人過上好日子。

  風風雨雨10載春秋,他在義烏公交司機平凡的崗位上,始終以農民的樸實、鄰家大哥般的憨厚、與人為善的底線,行走在義烏的公交線路上,面對十多萬元外商遺失的金錢,他毫不猶豫主動尋找失主;面對殘疾的老外,兄弟就是你的柺杖;面對黑夜中著急等待的陌生旅客,我就是你前行的明燈……43萬公里的里程中,就是用一個個細微的小事,豐富了他的人生軌跡,演繹了一位公交車司機的不平凡。

  緊急尋找“最美”的司機

  4月9日晚上8點,義烏機場,夜幕早已籠罩大地。

  一位中年人在義烏機場候車區來來回回地走,神色顯得有點急躁。這個時候,800路公交司機王春國正呆在車上等待發車,當時已過客流高峰期,候車區裡沒有一輛計程車。

  “出門誰都不容易,能幫就幫一下。”王春國看到這個中年人背一個包,手拎一個挎包。熱心腸的他就帶著樸實的念頭主動下車,走向中年人去詢問。一交流,王春國瞭解到這位乘客是從廣州趕來,參加2014中國國際電子商務博覽會的嘉賓,當晚就要趕去幸福湖國際會議中心,參加一個重要的會議,嘉賓原本有接送車輛,他認為幸福湖國際會議中心不遠,就婉拒接送車輛,打算乘坐計程車前往,可沒想到遇到了沒有計程車的尷尬。

  “幫人就是幫自己。”王春國師傅一想,現在公交車上沒有乘客,而800路公交線路恰好經過幸福湖國際會議中心,如正點發車,這位乘客將錯過會議了,於是王春國請示了車隊領導同意後,讓乘客交了1.5元車票,直接將旅客送到幸福湖國際會議中心。

  “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裡,一個班車送了自己一個人。”旅客感動了,不及多想用手機拍下了車牌號碼。會議結束後,旅客馬上聯絡義烏市的領導,緊急尋找這個最美的公交車司機。

  一個人的班車,一個微小的故事。讓這個旅客———曾經創造翻譯界奇蹟“東方快車”軟體,香港上市公司交大銘泰公司老總何恩培終生難忘。最後,最美公交司機目標“鎖定”王春國。

  兄弟就是你的“柺杖”

  王春國的工作崗位是民航機場公交專線的駕駛員。2011年3月線路剛開通,王春國就被選進這條“義烏形象視窗”線路上來,為啥?用車隊長周金漢的話說,王春國開車穩重、勤快、有擔當,因為800路公交車,乘車的外賓佔到乘客數的一半,如果服務不好很容易出個“國際影響”。

  每天,他堅持提前一小時到崗,將車廂內外打掃乾淨。3年多來,王春國花去了1000多個小時的休息時間。平時,一旦有空閒時間,他還學起簡單的英語口語,以便給外賓提供禮貌周到的服務。“One yuan five angle”———車票1.5元。外商一上車,王師傅每次微笑著向外賓介紹車票價格。有些外賓來義烏的次數多了,一來二去就和王春國成為了朋友,即使有計程車也不坐。

  前幾天,一個拄著柺杖的外商,從外地“打飛的”來到義烏機場出站口。一個人,一大堆行李。一隻手扶在柺杖上,另一隻手根本提不了其他的行李。外商著急在機場出口地來回徘徊。王春國沒有過多的考慮,立即跑上前去,用半懂不懂的語言告訴殘疾老外:我是公交車駕駛員,我是你兄弟,兄弟就是你的“柺杖”,於是,一趟趟搬行李,搬完行李又扶著老外上公交車,忙得王春國一頭汗。外商過意不去,非要付小費。王春國舉手瀟灑地告訴說:“No,我們是兄弟”。

  1.3萬美金“完璧歸趙”

  “撿到錢包歸還失主,這是必須的。”回憶起這件事時,王春國至今顯得很淡定。

  前年春天的一箇中午,王春國駕車行駛到終點站後,例行對車輛進行安檢時,發現倒數第二排的座位下有一黑色男士小包,開啟一看,裡面有美金1.3萬、蘋果手機2只、護照等,總價值在10萬元以上。

  此時,王春國沒有貪婪的念頭,想到的是遺失人的著急的心情。正當他準備聯絡失主時,車隊裡打來電話稱,有人報案說在公交車上丟了挎包。聽到這個訊息,王春國鬆了一口氣,趕緊趕到公交公司,將挎包交還失主。

  “能找到失物真的太不可思議了。”外商說,他從機場上車後,就迷迷糊糊睡著了,挎在肩上的包就放在了座位上,到銀都酒店下車時有些著急,就只帶了其他東西,下車好一會兒才想起包忘了,就趕緊報了警。

  平時的一點一滴、一舉一動、一絲一毫,王春國在義烏的10載春秋裡,在平凡的崗位上,用細節、真心、和善譜寫著一個普通司機的本分。工作之餘,王春國還積極參與公司的文化宣傳工作,先後寫了近百篇關於車輛駕駛技巧和車隊的新聞稿件,並根據公交營運現狀,提出許多合理化建議,為公司領導決策建言獻策。

  10年來,王春國獲得了不少的讚譽。2008年被評為公交公司優秀駕駛員,2009年被評為公交公司先進工作者,2011年被評為集團公司春運先進工作者,2012年獲首屆“感動商城”新義烏人提名。

  公交司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5

  xx,男,1972年生,漢族,共產黨員。該同志在所從事的公交駕駛員工作中,以飽滿的熱情,文明的服務,真情待客,倍受讚譽,以“對待乘客熱心,幫助乘客誠心,照顧乘客細心,服務乘客真心”為服務準則,在平凡的崗位上孜孜不倦的工作著。 x年至今,兩年多的公交車駕駛生涯中,與無數的乘客打過交道,發生在他身上的好人好事不計其數。

  一、熱情溫馨,真誠待客

  “乘客滿意,就是我的追求。”這是常說的一句話,自從事公交駕駛員開始,就一板一眼的報站、宣傳、服務乘客。在行車過程中處處為乘客著想。每到一站,他都會提前告訴乘客;車輛轉彎,他會提醒乘客拉好扶好。由於蒙自公交車上沒安裝報站器,剛開始的時候陶師傅的行為還引起了許多非議,當時大家都不瞭解,覺得這個人在做表面工作,給同事看,給領導看,乘客也覺得怪怪的。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半年,一年,一直到現在,他都一直堅持這樣做.如今,乘客都認同了他的這種服務。許多乘客紛紛寫信打電話到公司表揚他。

  在開6路車時,由於6路車是郊區班線,從郊區到城裡賣水果蔬菜的乘客比較多,就會停好車主動下車幫助乘客把隨身攜帶的重物放到車上,攙扶老人到車上坐好,這些細節的關懷很受乘客歡迎。正是由於他熱情周到的服務,他的車上至今沒有乘客跌倒摔傷的事件發生。每當提起這些,他總是說:“安全是大事,自己累點沒什麼,乘客滿意了,我辛苦點也心甘情願。”

  二、平凡的崗位,不懈的追求

  乘坐陶師傅的車,還可以享受到清潔衛生的乘車環境。每天下班後,無論多麼晚,他都是自己親手把車洗完後才回家吃飯,車子有故障了,哪怕是休息時間,他還是要回公司,協助修理工修好自己的車,他常常是忙到夜裡十點多了還沒吃飯。在別人看來,開公交車又辛苦又枯燥,可陶師傅認為這份工作很適合他,雖然很辛苦,但很快樂。

  三、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幾米長的車廂內,展示著自己的人生價值,無愧於自己的崗位,無愧於眾多乘客。無私的奉獻,熱情的服務,得到乘客的肯定,受到社會的讚譽,作為一名普通的駕駛員,陶師傅的工作是平凡的,既沒有激動的豪言壯語,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他卻始終堅持一步一個腳印,幹一行愛一行,像一枝樸實無華的小草默默地奉獻著自己,點綴著社會,在數年如一日的公交線路上抒寫著新一代公交人的風采!

  x年x月, 因為工作突出,榮獲公司嘉獎。而他認為,黨員在生活中要處處體現先進,要對得起黨員的稱號,做什麼事都帶頭是理所當然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