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抗疫鄉醫先進事蹟材料(精選9篇)
基層抗疫鄉醫先進事蹟材料(精選9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事蹟吧,事蹟以先進物件的先進事蹟為主要內容,以敘事為主要表達方式。到底應如何擬定事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基層抗疫鄉醫先進事蹟材料(精選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基層抗疫鄉醫先進事蹟材料1
他是院長,也是病患。他叫張定宇。作為收治患者最多的武漢金銀潭醫院的一院之長,他另外的身份是一名漸凍症患者。
行動不便的他,已在抗疫一線堅持了30余天。每天接上千個電話,處理無數突發事件的他,無暇顧及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妻子,始終堅守在抗擊疫情最前沿。他說:“我很內疚,我也許是個好醫生,但不是個好丈夫。我們結婚2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體扛不過去,怕失去她!”別人眼裡風風火火的鐵血男兒,害怕失去摯愛的繾綣,溼了他的淚眼。
一天睡眠不到兩個小時的張定宇,正在和病魔爭奪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的病人。”“以後我會被固定在輪椅上,我現在為什麼不多做一點?”張院長,您捨身忘我、無私無畏的愛民情懷,英雄硬漢形象彰顯。
基層抗疫鄉醫先進事蹟材料2
李蘭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感染病學家,她主要從事傳染病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擅長各類肝炎、感染性疾病、新發突發傳染病診治。在2003年非典型肺炎肆虐時期,她提出系列的防治措施,為浙江取得抗擊“非典”勝利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在春運臨近高峰,武漢疫情呈蔓延趨勢時,她頂著壓力,幾度建議“封一座城,護一國安康”。黨中央迅速採納了她的建議,有效遏制了病毒的擴散,這一舉措不知讓多少人保住了健康和生命。
73歲的李蘭娟院士還主動請纓,進駐武漢,和武漢的醫護工作一起接診病人。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醫生。七十多歲的老人,一連7天每天只睡三個小時,她怕一眨眼,鮮活的生命會從她指間溜走。
她搶在時間的前面,率先推出阿比朵爾、達蘆那韋治療新冠肺炎,有效抑制了新冠肺炎病毒。她為了儘快找到“對症下藥”的疫苗,她率領科研團隊,日夜兼程。
她是我們生命的守護神。
基層抗疫鄉醫先進事蹟材料3
原以為戰“疫”已成為了過往,塵封在了昨天,沒想到2022年的初春它又捲土重來。再次穿上防護服,走進隔離病房,但已經不像兩年前那樣緊張害怕了。環顧四周的環境,是那樣的陌生卻又熟悉。一切彷彿又回到了兩年前,不同的是,這次面對的是我的家鄉,我的父老鄉親。
進入病房,自認為經歷過一次的我能坦然面對,但當一張張稚嫩的面孔出現在我的眼前時,我還是鼻子一酸,眼淚在眼眶裡打轉。
巡視病房時,看到幾個初中生模樣的男孩,不禁和他們聊了起來。攀談中欣慰的笑容代替了我臉上的淚水,孩子們很配合,也很樂觀。其中一個男生格外活躍,說:“姐姐,你吃飯嗎?姐姐,你是哪兒的呀?姐姐,我們什麼時候能回家啊?……”我假裝生氣的說:“叫阿姨,我兒子和你們差不多大,叫姐姐可不行”。但一會兒,他還是一直姐姐姐姐的叫。
疫情當下,孩子們沒有哭鬧,沒有害怕,一陣陣咳嗽聲後,仍然是歡聲笑語。疫情所帶來的寒冬阻擋不了愛帶來的溫暖。我相信愛和希望比病毒跑得更快。願孩子們早日重返校園,大人們早日回到工作崗位,街頭重現繁華,巷尾重聞歡歌笑語!
基層抗疫鄉醫先進事蹟材料4
2022年3月,生我養我的城市病了。整座城按下了“暫停鍵”,讓大家猝不及防,更讓我這個援鄂“抗疫老兵”心急如焚。
3月17日上午9點43分,我又一次接到出征的命令:“收拾行李,準備出發,家裡有沒有困難?”“好的,沒有困難,馬上收拾東西。”沒有絲毫猶豫,沒有絲毫顧慮,毅然決然的加入到這場保衛戰中去,守護家鄉。上午11點,帶著院領導的囑託,帶著家人的擔憂,帶著對家人的.不捨,我們再次踏上了征程。
新的戰場,在隊長的帶領下,我們群策群力,最佳化病區,組織培訓,到定點醫院不足10小時,我們便開始接收了第一批患者。看著正值青春年華的孩子們,心裡一陣心疼,他們本該在教室裡“貪婪”地吸收著知識,為成為國家的棟樑奮力拼搏,卻因為疫情,讓他們住進了醫院,稚嫩的臉上寫滿了恐懼和不安。來不及說安慰的話,火速帶他們進病區,因為這樣會讓他們更有安全感。
我還是那個赤誠的“光頭常”,今天是我來戰鬥的第七天,雖然辛苦,但看著新增病人數在不斷減少,心裡踏實了許多。忙碌和疲憊阻礙不了我們前行的腳步,疫情不退,我們不歸。願疫情早日散去,願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基層抗疫鄉醫先進事蹟材料5
2020年3月17日,隨著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最後一名患者的治癒出院,我們的援助任務也就隨之結束。
兩年來,雖然疫情時有起伏,但很快會被鎮壓,撲滅。始料未及,這一波疫情蔓延到了濱州,我們的家鄉。抗擊疫情,是一場沒有旁觀者的全民戰爭,作為一名抗疫老兵,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面對疫情,逆向而行、義無反顧!當接到醫院出征電話時,我沒有一絲遲疑,立即準備戰疫情,再出徵。快速收拾完行李,抵達醫院辦公樓下集合,熟悉的戰友又匯聚到了一起。
我主動請纓,上第一個班。於是,我和王炎義,耿海濤聯合中醫院的3名醫護第一批進入到隔離病區,開始收治患者,大家立即開啟緊張而忙碌的工作模式。
再大的困難除以14億就變得微不足道了。我們堅信:烏雲不可遮月,疫情不可擋春。如今初春的暖陽已然在現,只要我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必將迎來春暖花開,疫霾散盡。
老戰友任雲霞送來一首小詩,為戰友加油鼓勁:當年戰疫黃鶴樓,何曾怕斷頭?如今齊魯紅遍,江山靠誰守?業未就,身不倦,再出手,你我之輩,再披戰袍誓將毒邪再斬首!
基層抗疫鄉醫先進事蹟材料6
2020年2月2日,我有幸作為山東省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出征武漢,經過多日的努力奮戰,終於在春意盎然的四月回到濱州。那時的我們曾承諾過:若有戰,召必回!無論何時何地,只要國家和人民有需要,我們定將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兩年後,我們的城市按下了“暫停鍵”,每個人的心裡充滿了恐懼與不安。作為一名抗疫老兵,奔赴戰場的焦急與我如影相隨。終於,在3月17日接到命令:立即出發,奔赴陽信縣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
中午到達目的地後,緊接著病區規劃,開展培訓,經過精心準備,克服種種困難。終於,在3月18日零點左右,接收了第一批患者。看到他們那惶恐不安的眼神,似乎又把我帶回到了兩年前,往日的異鄉朋友,今日的家鄉同胞,惟有奮勇向前和英勇頑強方能打破這黎明前的黑暗!
“召必應,應必戰,戰必勝。”這是我們每一位抗疫老兵鄭重許下的永恆承諾!
基層抗疫鄉醫先進事蹟材料7
做為濱州的醫護人員,守護濱州人民的身體健康是我們應盡的責任!現在是濱州人民最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必須要衝上去,扛起來!黨和國家在看著我們,老百姓在盼著我們,我們有戰“疫”經驗的“老兵”,我們責無旁貸!
這場“戰役”來的太突然,沒給我們準備的`時間,但我們早就準備好了。為了國家的繁榮昌盛,為了人民的安居樂業,我們付出任何的代價,都不足惜!什麼是抗疫精神?什麼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現在就是我們用行動來詮釋誓言的時候!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我們對祖國的忠誠,對黨的熱愛,勝過一切!我們會像國歌中唱的那樣,用血肉築城新的長城!我們要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
基層抗疫鄉醫先進事蹟材料8
1月29日這天,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了一段話:這一次我做了一個決定,所有從年底到現在為止的醫生,全部換掉,全部換崗。換成誰?換成科室裡所有的共產黨員。共產黨員在宣誓的時候不是說嗎,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迎著困難上。
所以我開了個黨小組會議,說共產黨員的口號你平時喊喊可以,但這個時候,我不管你有什麼想法,對不起,現在你馬上給我上去,不管你同意或不同意,都得上去。心理上為了信仰上去也好,是因為黨的約束上去也好,沒有討價還價,必須得上去。”一席話,充滿正能量!
意外成為“網紅”之後,很多媒體要採訪張文宏,但他都一一拒絕了。“多一些時間,我們就可能多救一個病人。”
基層抗疫鄉醫先進事蹟材料9
李文亮,男,籍貫遼寧省錦州市北鎮市,武漢大學臨床醫學七年制專業畢業。生前為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李文亮因最早於2019年12月30日向外界發出防護預警,而被稱為疫情“吹哨人”。
2020年1月8日,他接診了一位82歲的女性患者,就診的疾病是急性閉角型青光眼。他說:“我們平時接觸患者也沒有做特殊防護,病人來的時候也沒發熱,我就大意了。不過,第二天也就是9號,她就發燒了。等她CT做完,我就高度懷疑她是病毒性肺炎。因為CT顯示,她的症狀是‘雙肺磨玻璃樣病變’,這是病毒性肺炎的表現。而且,已經排除了常見病毒感染,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等情況。不過,因為醫院還沒有用於檢測確診病人的試劑盒,當時並沒有給她確診。她1月8號住院,我1月10號就出現了咳嗽症狀。隨後他的病情也發展出現嚴重症狀,並住進了重症監護室。”
在住院期間他說:“疫情還在擴散,不想當逃兵。恢復以後還是要上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