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傳染病疫情管理制度(精選9篇)
最新版傳染病疫情管理制度
最新版傳染病疫情管理制度(精選9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可以接觸到制度的地方越來越多,制度具有使我們知道,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懲惡揚善、維護公平的作用。擬起制度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版傳染病疫情管理制度(精選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最新版傳染病疫情管理制度1
為了切實保障學校師生的身體健康、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保證傳染病疫情報告的及時性、準確性、完整性和對傳染病的科學管理,特制定學校傳染病管理制度。
一、疫情報告制度:發現傳染病疫情,特別是學生群體性發病等情況,學校應指派校醫對疫情進行初步核實,確認後由專人按要求及時上報鄞州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落實“四早”(早發現、早隔離、早報告、早治療)措施,防止疫情擴散和蔓延。
二、晨檢制度:在傳染病流行季節,加強晨檢工作。對患傳染病的學生,班主任老師應及時與家長聯絡,做到及時發現、及時隔離治療,並對已發生傳染病班級的其它學生要在衛生部門指導下進行預防性服藥,如板蘭根、維生素C等。
三、消毒制度:認真做好教室、專用教室消毒工作,對發生傳染病的班級和宿舍要重點消毒,勤洗曬衣被並用紫外線消毒車和含氯消毒液噴灑、揩擦消毒。
四、病癒後復課要求:根據不同的傳染病隔離時間來決定隔離期限,隔離時間未到的必須要有醫院傳染病科證明,並由校醫務室複檢後學生才能進教室上課,反之仍作為病未愈不能來校上課。
五、傳染病流行季節,加強這一內容的健康教育,教育學生勤洗手,及時做好學生的計劃免疫,防止交叉感染。學生離校一個月以上或外出離本市返回時,應向家長詢問有無傳染病接觸史,並要經過醫務人員重新檢查。有傳染病接觸史的待檢疫期滿後方可回班。
六、對患傳染病的學生所在班和與傳染病患者接觸過的學生進行檢疫,隔離、觀察、不串班。檢疫期滿後無症狀者方可解除隔離。
七、工作人員家中及學生家長髮現傳染病人應報告學校領導,採取必要措施。
最新版傳染病疫情管理制度2
1、嚴格執行《消毒隔離管理總則》的有關規定。
2、在院感科的指導下配合做好各項監測,按要求報告醫院感染髮病情況,對監測發現的問題及時分析原因,採取有效措施。
3、患者安置原則應為:感染病人與非感染病人分開,同類感染病人相對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單獨安置。
4、病室內應定時通風換氣,每週空氣消毒一次,地面應溼式清掃,遇汙染時即刻消毒,每月大掃除一次。
6、病床應溼式清掃,一床一套(巾),床頭櫃應一桌一抹布,用後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轉科或死亡後,床單位須進行終末消毒處理。
7、彎盤、體溫計等用後立即消毒處理。
8、加強各類監護儀器裝置,衛生材料等清潔與消毒管理。
9、一次性餐具、便器固定使用,保持清潔。
10、對傳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傳染病管理的有關規定,採取相應的消毒隔離和處理措施。
11、傳染性引流液、體液等標本需消毒後排入下水道。
12、治療室、配餐室、病室、廁所等應分別設定專用拖把,標記明確,分開清洗,懸掛晾乾,定期消毒。
13、垃圾置塑膠袋內,送定點站處理。
最新版傳染病疫情管理制度3
一、加強領導,認真落實責任制,嚴格按照《傳染病防治法》、《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衛生部關於加強學校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等有關檔案要求,進一步加強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的責任意識。
二、制定相應的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工作預案,確保涉及學校師生身心健康的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
三、建立健全學校傳染病疫情監控與報告制度,做到傳染病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發現疫情,必須在2小時內報案。先報告鄉衛生防疫站,同時報告教育局。
四、學校指定專人作為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負責學校傳染病的監控與報告工作。
五、採取多種形式,開展傳染病預防的宣傳教育工作。利用健康教育課、班會、黑板報等形式開展傳染病預防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
六、積極配合衛生部門、加強對學校傳染病預防工作的督促檢查。
七、加強自我檢查,落實學校傳染病預防措施。
八、重視當地衛生部門提出的整改措施,改進學校衛生工作,消除有可能導致傳染病的各種隱患。
大田小學傳染病預防領導小組及職責。
一、領導小組:
組長:丘仕恆
成員:楊發青、劉桂芬、包志風、王振裕、張大漢、許志強
二、職責:
(一)組長職責:
是學校傳染病預防的第一責任人,負責傳達上級檔案精神,加強學校對傳染病預防的領導,配合衛生部門對學校傳染病預防工作的督促檢查。切實制定和落實各項傳染病預防措施,建立健全疫情監控及報告制度。
(二)成員職責:
利用健康教育、班會、隊會、集會、扳報、廣播電視、多媒體等開展傳染病預防宣傳教育工作,把學校提出的各項預防措施落到實處。
最新版傳染病疫情管理制度4
一、為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和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和防治法實施細則》及《消毒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醫院成立院內感染控制委員會,全面領導院內感染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院內感染監控網,以醫院住院患者和工作人員為監測物件,統計住院患者感染率。
三、感染管理辦公室醫護人員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點科室工作,做空氣、物體表面、工作人員手的微生物學監測,督促檢查預防院內感染工作。
四、定期或不定期進行院內感染漏報率的調查,督促病房如實登記院內感染病例,杜絕漏報。
五、分析評價監測資料,並及時向有關科室和人員反饋資訊,採取有效措施,減少各種感染的危險因素,降低感染率,將院內感染率控制在10%以內。
六、經常與檢驗科細菌室保持聯絡,瞭解微生物學的檢驗結果及抗生素耐藥等情況,為採取相應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七、加強院內感染管理的宣傳教育,宣傳院內感染監測工作的`意義和監測知識,提高醫護人員的監控水平。
八、擬定全院各科室計劃並組織具體實施。
九、協調全院各科室的院內感染監控工作,提供業務技術指導和諮詢,推廣新的消毒方法和製劑。
十、對廣大醫務人員進行預防院內感染知識的培訓和繼續教育,做好有關消毒、隔離專業知識的技術指導工作。
最新版傳染病疫情管理制度5
1.疫情制度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2.疫情報告應在院疫情領導組織的領導下,認真填寫《傳染病報告卡》。
3.院疫情管理小組應定期深入科室,監督檢查傳染病報告情況。
4.任何人不得瞞報、謊報、緩報或授意他人瞞報、謊報、緩報傳染病疫情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疫情報告情況與各科室經濟指標掛鉤,分別按情節輕重給予處理。
5.處罰:
(1)甲類傳染病漏報一例扣20分,遲報一例扣10分。
(2)乙傳染病漏報一例扣10分,遲報一例扣5分。
(3)AFP、肺TB漏報一例扣10分,性病漏報扣5分,AFP遲報一例扣5分。
(4)傳染病未及時轉診,造成傳染暴發流行,情節嚴重者扣20分。
最新版傳染病疫情管理制度6
一、加強入園前健康檢查。
二、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如飯前便後用肥皂流動水洗手,定期洗澡、理髮剪指(趾)甲,定期換洗衣褲被褥等。
三、定期檢查炊事人員,廚房炊具食品衛生情況,確保飲食衛生。
四、兒童活動室及臥室經常通風換氣,地面桌椅乾淨整齊,消滅四害,為兒童提供一個良好的衛生環境。
五、定期為兒童進行健康檢查。
六、認真落實托幼機構的有關各項制度。園所內一旦發生傳染病應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防止傳染病的蔓延。
七、利用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工作人員、兒童及家長的自我保健意識。
最新版傳染病疫情管理制度7
1、認真學習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加強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2、責任報告人(接診的醫務人員)發現法定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攜帶者,應在規定的時限內向所在地的醫院報告。同時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和傳染病報告登記薄。必要時作好訂正、死亡報告。
3、確診或疑診甲類傳染病時要及時用最快的方式報告當地醫院,同時報告區衛生防疫站。
4、首診醫生髮現確診或疑診傳染病病例時,要及時準確填寫門診登記日誌、病人單位地址、發病地址及聯絡方式。便於追蹤疫情。
5、經常檢查及督促傳染病報告情況,凡發現對傳染病有漏報、漏登、未及時上報者要及時報告區衛生防疫站。
6、醫務人員每週自查,整理、彙總門診日誌,要有詳細記錄,如發現有漏報或錯報者,應及時補報或修正報告。
7、醫務人員每天要填寫好門診登記日誌,專案登記要齊全、完整,地址要詳細。門診登記日誌要與當日處方相符。不得漏登。
8、傳染病報告,只報初診新病例。複診病例不再報告。
9、加強疫情管理,落實責任到人,按照有關法規和上級要求,對轄區內的疫情登記、報告及管理情況,定期進行核實,檢查和指導,並定期統計,做好旬報、月報和年報工作。
最新版傳染病疫情管理制度8
1、從事內鏡診療和內鏡清洗消毒工作的醫務人員,應接受相關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
2、設診療區和清潔消毒區,保持室內清潔。
3、不同部位內鏡的診療應當分室進行。
4、工作人員清洗消毒內鏡時,應當穿戴必要的防護用品。
5、內鏡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滅菌程式必須遵照國家2004版《內鏡清洗消毒技術規範》進行操作。
6、進行內窺鏡診療前需對病人做乙肝表面抗原(HBsAg)過篩檢查,必要時進行抗-HBV、HCV、HIV過篩檢查。對HBsAg陽性者或特殊感染和非特異結腸炎患者等應使用專用內鏡或安排在每日診療工作的最後。
7、每日診療工作結束,用75%乙醇對消毒後的內鏡各管道進行沖洗、乾燥,儲存於專用潔淨櫃內。對吸引瓶、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沖洗槽進行清潔消毒。
8、每日診療工作前,必須對當日擬使用的消毒類內鏡進行再次消毒。採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時間不少於20分鐘。
9、做好內鏡診療、清洗、消毒登記工作。
10、儲存櫃每週清潔消毒一次。
11、每日監測使用消毒液的有效濃度並記錄,低於有效濃度立即更換。每日室內紫外線消毒。
12、每月一次對空氣、物表、工作人員手、戊二醛培養。
最新版傳染病疫情管理制度9
一、疫情報告管理制度:
1、責任報告人發現法定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攜帶者應在規定時限內向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必要時要做訂正、死亡報告。
2、各級醫療保健科,每日定時負責收集各科室疫情報告卡,並在24小時內網路直報。各有關科室要設傳染病登記簿,預防保健科設傳染病報告總登記簿。
3、學校、廠礦、個體診所等醫療保健機構發現法定傳染病應填寫疫情報告卡向縣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也可向所在地鎮衛生院預防保健科(組)報告。
4、村(居委會)衛生室發現法定傳染病向鄉(鎮)衛生院預防保健科報告。
5、鄉(鎮)衛生院保健科,建立傳染病登記簿,指定專人收集、登記、核實本院就診傳染病和轄區內村(居委會)衛生所(社群衛生服務站)報告的傳染病,在24小時內網路報告。
6、各級醫療機構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質炎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時,應於24小時內向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併網絡直報。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到此類疫情報告時,應立及上報省、市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縣衛生行政部門,同時組織核實調查、疫點處理和進行核實情況報告。
7、各級醫療保健機構發現其它乙類傳染病人、疑似病人和傷寒副傷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瘧疾的病原攜帶者時,應於24小時內網路報出。
8、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發現傳染病暴發疫情時,應按甲類傳染病報告時限與方式上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執行。
二、卡片報告、稽核、查重、訂正制度
1、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疫情資訊管理專職人員要每日(包括法定節假日)上午、下午及時、完整、準確報告傳染病卡片,對直報系統內的傳染病報告卡進行錯項、漏項、邏輯錯誤以及重卡等檢查,對有疑問的卡片應及時通知報卡單位核對;對核實無誤後的個案資訊透過網路確認上報。
2、稽核過程中發現暴發疫情或異常疫情報告時,要立即通知報卡單位進一步核對;若資訊屬實,要透過網路儘快確認報告資訊,同時報告主管領導和相關業務部門負責人,按規定時限和程式向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和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並派出專業人員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3、在現場流行病學調查或其他調查中發現傳染病報告卡資訊有誤,應在24小時內透過網路進行訂正或刪除,同時告知原填報單位;發現未報告傳染病病例,要由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調查人員及時填寫傳染病報告卡,按規定進行網路直報。
4、每天查重。各報告單位間重複報告的卡片和經訂正報告或個案調查後否定的卡片。
5、鼠疫、霍亂、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質炎和新發生的法定傳染病按月訂正統計,其它傳染病在年報中訂正統計。
三、自查獎懲制度
1、疫情責任報告單位和報告人,不得瞞報、緩報或謊報發現的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
2、對違反傳染病報告制度的單位(科室)或個人,取消其當年評先、評優及評職稱待遇。造成後果的一切責任由當事單位或個人,接受上級部門的經濟、行政或法律責任的處罰。
3、對疫情報告有功單位或個人,根據相條款規定報告上級部門給予獎勵。完整、準確登記門診日誌。要求字跡清楚。連續缺5天或不完整、準確的扣1分,每增加一天扣0.2分。未建立傳染病報告制度,扣2分。傳染病報告率每下降1%,扣1分;全年零報告的,扣5分。對轄區衛生室及個體診所每月檢查一次傳染病報告情況,缺一次扣0.5分。不及時、完整、準確網路直報或報出傳染病卡片的`,扣5分。無重點疾病預案、物質準備的,扣5分。以上扣的總分將與年終衛生經費的發放掛鉤,並全縣通報批評。
4. 疫情報人員至少每旬到各科室檢查門診日記及進出院登記薄,發現漏報或遲報的傳染病應立即要求醫生補填傳染病報告卡,同時做好記錄,專案至少包括檢查時間、檢查範圍,查出傳染病例數、漏報數、漏報醫生等。並及時上網補報。院領導應半年或一季度組織有關人員進行一次疫報工作檢查,方法同上,檢查結果進行通報,並與年終考核結構。
四、培訓、網路維護制度
1、管理領導小組應及時把各種有關疫報檔案的精神或要求等進行傳達貫徹,不定時組織培訓、學習,並做好培訓與學習記錄。
2、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傳染病資訊報告業務管理和技術指導培訓工作。每年一次。
3、負責本行政區域的資訊報告網路系統的維護,提供技術支援。隨時指導培訓。如出現網路故障,及時聯絡電信部門給予解決。如出現業務問題,隨時指導培訓。隨時預防病毒發生。
4、開展對本行政區域的傳染病資訊報告督導、檢查和評估,提供相關的技術培訓和指導。每年二次。
5、對新參加工作或新負責傳染病管理工作的人員要隨時進行培訓。
6、疾控中心每月組織全體職工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傳染病疫情監測資訊報告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學習傳染病防治知識,提高業務能力。
五、傳染病網路監測查詢制度
1、動態監視本行政區域的傳染病報告資訊,對疫情變化勢態進行分析,及時分析報告、調查核實異常情況或甲類及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疫情。
2、發現鼠疫、霍亂、肺炭疽和脊髓灰質炎輸入野病毒病例,縣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在嚴格管理病人的同時,以最快的方式向可能感染地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通報疫情。
3、對實行專病管理的傳染病,應將流行病學調查的相關資訊反饋給專病管理機構及時錄入專病管理系統。
六、疫情資料管理、分析、應用制度
1、 按照有關技術檔案管理規定要求,對疫情報表、彙編、分析圖表、文字材料和電子檔案等載體資料進行歸類、編目、集中保管。
2、《傳染病報告卡》、傳染病疫情登記簿、旬報表和傳染病漏報調查的原始資料要歸類整理,儲存3年。法定傳染病月報表及其電子報表,儲存5年。
3、《傳染病報告卡》的電子檔案,具有流行病學重要意義的原始調查資料,傳染病年報表,月、年疫情動態分析,定期趨勢分析,疫情管理檔案(包括技術方案和傳染病漏報調查結果通報等,及其電子檔案),應永久儲存。
4、縣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本轄區的`疫情資料,每5年進行一次彙編,並永久儲存。
5、 定期疫情分析:按月作出動態分析簡報。如遇有重大疫情時,隨時作出專題報告,上報縣衛生行政部門和市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及時反饋到各醫療機構。
6、 年度疫情分析:縣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每年要對全年疫情進行分析,重點分析疾病的“三間”分佈特徵及流行趨勢、防治對策和效果。分析應有文字材料和統計圖、表。
7、 疫情預測預報:縣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在對常規疫情和專題監測資料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根據傳染病的流行週期、發病季節等流行特徵,以及掌握的可能引起流行的跡象和因素,對重點病種進行預測分析並在流行前期做出預報。
8、 疫情交換:相鄰地區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定期交換疫情資訊,遇有重要疫情時,應隨時通報。
七、傳染病檢查制度
1、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每半月要對醫院進行傳染病疫情的主動搜尋,對直報系統內的傳染病報告卡進行錯項、漏項、邏輯錯誤以及重卡等檢查,對有疑問的卡片應及時通知報卡單位核對;對核實無誤後的個案資訊透過網路確認上報。
2、每季度對醫院搞好傳染病預檢、分診檢查
3、每半年對縣級醫院搞好傳染病報告管理檢查。
4、每年對鄉鎮級醫院搞好傳染病報告管理檢查。
八、傳染病網路直報管理制度
1.各醫療單位不得將網路直報的使用者名稱、密碼、地區編碼上牆或放到明顯位置。每月至少修改一次密碼。嚴禁操作人員洩露自己的密碼,發現密碼洩漏,隨時修改密碼。
2.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進入其他子系統或進入其他單位的使用者。
3.傳染病網路直報上出現問題,隨時向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不私自找電腦高手處理。
4.網路直報人員不得隨意變動,如因工作原因需要變動,須由單位提出申請,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同意後才變動。
5.傳染病報告實行屬地管理原則,報告時限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染病防治法》、《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資訊管理辦法》、《傳染病資訊報告管理技術規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辦理。
6.每輸入一次傳染病報告之後進行查詢、查重,發現輸入錯誤及時糾正,發現輸入重卡及時刪除。
九、評估制度
1、定期或不定期地對本行政區域內網路直報質量進行評價,對直報工作進行督導檢查。
2、對所收集的疫情資料進行分析、整理、存檔;對相關科室定時進行傳染病漏報調查,評價傳染病疫情報告質量。
3、各鄉鎮衛生院對轄區報告的傳染病疫情進行登記,並分析轄區傳染病疫情態勢;對轄區定時開展傳染病漏報調查和督導。
4、專業防治機構調查核實後按旬、月、年彙總報同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配備計算機和通訊裝置,指定專人負責疫情資料的收集、核實、錄入、通訊上報、分析反饋和質量控制。
5、在自然災害期間和災後,透過對災區(災民或抗災群體) 及其有關地區進行與災害相關傳染病疫情的收集、專題彙總、分析與報告,供各級政府和衛生行政部門在救災防病決策時參考,也為評價災區防治措施的效果提供科學依據。
十、備份制度
每月對傳染病資訊分析相關資料檔案、卡片,文件檔案進行備份。確保報告資料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