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蹟(精選15篇)

2022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蹟

  交通強國,鐵路先行。鐵路人擔當盡責奮力拼搏,他們是堅守在新時代路上的踐行者,完美地演繹新時代之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2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蹟(精選15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2022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蹟1

  他帶領職工提前介入工作的新線在聯調聯試中裝置檢測優良率居中國鐵路xx局集團有限公司前茅,為xx首條高鐵如期開通提供了可靠保障。近5年的工長生涯,他所在的班組實現裝置零故障、安全零事故。

  姜xx,1979年出生,壯族,中國鐵路xx局集團有限公司xx供電段xx供電三車間技術員,獲得全路優秀共產黨員、xx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鐵路勞動模範等榮譽。

  他叫姜xx,是xx供電段xx供電三車間技術員。這些年,他一心撲在工作上,潛心鑽研供電專業技術,逐漸成長為段裡的“技術大拿”,先後獲得多項榮譽。

  責任是一顆種子

  今年41歲的姜xx出生在xx壯族自治區來賓市的一個鐵路家庭,父親是一名巡道工。他的家就在鐵路邊上。

  無論寒暑春秋,無論白天黑夜,只要輪到姜xx的父親上班出巡,他就從不缺席、從不遲到。下大雨時踽踽而行的身影、烈日下被曬得通紅的臉龐、半夜三更的敲門聲,這一幕幕彷彿被時間的刻刀雕刻在姜xx的腦海裡,雖歷經歲月洗禮卻不曾磨滅。

  從記事開始,姜xx腦海裡都是父親拿著防護旗,線上路上風裡來雨裡去的樣子。那時,他的心被一種難以言說的東西觸動了。長大後,姜xx才明白,這種東西叫作責任。它像一顆埋在姜xx心裡的種子,伴隨著他的成長而生根發芽長大。

  2003年底,姜xx從部隊退役後,毫不猶豫投身鐵路事業,選擇了較為辛苦的工務專業。父親是幹工務的,在他看來也算是子承父業。沒想到工作一段時間後,為滿足黔桂線電氣化工作的需要,姜xx被分配到了供電專業。這意味著剛學會工務,他又得重新再來。不服輸的熱血湧了上來,姜xx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機會努力學習新知識。

  第一次爬上15米高的電線杆,姜xx雙腿是顫抖的。為克服心理恐懼,他就多爬多練。線索綁紮是電力工的必備技能,但是綁紮方式多,每種綁紮方式用途又不同。為儘快掌握這項技能,姜xx一有時間就拿著兩指粗的鋁絞線到電線杆上進行綁紮練習。由於頻繁練習,姜xx雙手磨出大大的血泡。血泡破了,鋁絞線摩擦雙手長出的新肉,引起鑽心的痛。姜xx咬咬牙,繼續練習。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後來入職前的技能競賽中,姜xx考出優異成績,順利入職xx供電段。當時有近90人參加競賽,3人被評為優秀學員,姜xx就是其中之一。“服從組織安排,不打折扣地完成好組織安排的任務,這是我的本分和責任。”姜xx的話擲地有聲。

  拓荒是一種樂趣

  作為一名供電新人,姜xx努力學習接觸網的檢修保養知識。當時,工區有3名從其他單位抽調過來的有接觸網檢修經驗的老師傅。姜xx每天一上班就緊跟在他們身後,仔細觀察他們如何處理故障,積極吸取經驗,補足自身短板。

  在一次故障排查中,姜xx從老師傅那裡學到,平時工作中要注意留心線路兩側的環境,對有可能發展出潛在安全隱患的處所做到心裡有數,一旦接觸網發生故障可以快速定位故障地點。對於接觸網互磨問題,課本里雖說把上面的接觸網線抬高就能解決,可實際工作中很多時候還需微調吊絃線。姜xx領悟到,理論與實作是有差距的,工作中要靈活變通。

  在老師傅的悉心指導下,姜xx憑著聰穎好學很快練就了一身過硬本領。在2011年xx供電段舉行的技術比武中,他獲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因為業務過硬,姜xx不久後當上工區班長,成了名副其實的“兵頭”。

  2013年,xx高鐵建設結出累累碩果,一批新線在當年年底開通運營。當年6月,xx供電段提前介入柳南高鐵進德至水澗正線172公里高鐵接觸網裝置安裝除錯工作。這是xx首條高鐵線路,為做好新線提前介入工作,xx供電段向全段發出“招賢令”。

  一向喜歡挑戰的姜xx獲悉此事後,躍躍欲試。他再三思考,看到自己所在的宜州接觸網工區近兩年沒有因檢修養護不到位導致裝置故障,各項工作平穩有序,便向上級申請參加柳南高鐵的提前介入工作,並獲得批准。

  “組織在哪裡需要我,我就去哪裡。”姜xx發自肺腑地說。他放下在普速鐵路學到的一身本領,帶著此前在衡陽脫產學習的高鐵接觸網相關業務知識,來到來賓北接觸網工區擔任工長,和其他7名職工在高鐵領域展開新一輪的開疆拓土。

  萬事開頭難。當時來賓北接觸網工區還沒建好,他們就跟施工單位一起租住在附近的民房。民房低矮,沒有空調,暑天蚊蟲多,他們經常被叮得滿身包。其實姜xx的家就在幾公里外,但為了方便與施工單位溝通、解決接觸網施工問題,他與大夥兒同吃同住。

  提前介入工作,主要就是把好接觸網施工質量關,在高鐵開通前消除隱患。每天一早,姜xx帶上水和乾糧走上線路,利用望遠鏡等輔助工具,徒步地毯式檢查接觸網裝置,大到施工工藝,小到每一顆螺絲釘,都要全方位、無死角檢查。半年時間裡,工區管內近200公里線路他來回走了兩遍,平時一雙能穿半年的工作鞋換了4雙。

  磨礪是一種味道

  高鐵開通後,更多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接踵而至。由於柳南高鐵是xx局集團公司接管的首條高鐵,接觸網維修養護和故障處理沒有經驗可借鑑,一切幾乎都是由身為工長的姜xx帶著班組職工慢慢摸索。

  溫度變化對接觸網棘輪補償裝置的影響過大,是柳南高鐵開通運營初期姜xx遇到的較為棘手的難題。在未達到當地最高氣溫時,小輪纏繞圈數已經超過4圈,超出了棘輪2.5圈的正常執行範圍,存在安全隱患。為確保棘輪補償裝置正常執行,姜xx帶領班組職工多次到現場觀測、記錄補償裝置執行時的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並根據設計方案制定了2種行之有效的辦法,及時處理了管內26處棘輪補償裝置的潛在隱患。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來賓北接觸網工區管內高鐵裝置由於地處雷害多發區,每到雷雨季節,接觸網饋線跳閘、絕緣子被擊穿等情況在所難免,直接影響高鐵接觸網裝置安全。對此,姜xx向上級申請加裝避雷線,與班組職工連續鏖戰16個“天窗”,對柳南高鐵進德Ι場至來賓北間5。5公里避雷線試驗段進行安裝改造。自2015年11月改造完成後,這一雷害最多的區段至今沒發生過因雷擊造成的接觸網饋線跳閘。

  工作中,接觸網裝置出現的各類疑難雜症考驗著姜xx;生活上,工區艱苦的條件對這個“兵頭將尾”也提出了不小的要求。

  來賓北接觸網工區剛成立時,四處雜草叢生。為改善工區生活條件、讓職工能以更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工作,姜xx帶領大家利用業餘時間清除雜草,開墾出菜地、養殖場、花園、魚塘,很快將工區改造成瓜果遍地、鳥語花香的“和諧家園”。

  由於工作繁忙、業餘時間又忙著打理工區,有一段時間,姜xx數月沒回3公里外的家,妻子來他工作的地方“查崗”。看著怒氣衝衝的妻子,姜xx什麼也沒說。見此情形,工區職工拿出近幾個月姜xx的跟班記錄和作業票給她“審查”,並帶她參觀工區的花園式大院。

  在“人證”“物證”面前,妻子怒氣漸消,但還是對姜xx抱怨:“什麼時候你把咱們家收拾收拾,搞得跟你們工區一樣好,我就沒意見了。”

  “把工作當事業,把工區當家,把裝置當親人,這就是姜xx。”xx供電段主管高鐵接觸網專業管理及生產組織工作的副段長楊國棟這樣評價他。

  曾有人問姜xx,一門心思撲在工作上,值得嗎?姜xx看著安全生產天數,臉上浮現出幸福的微笑。如果說磨礪有味道,那一刻,想必他嚐到了世上最甜的蜜。

  在姜xx全身心的付出下,來賓北接觸網工區安全生產穩定,職工生活和諧。2016年,工區被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授予火車頭獎盃。

  2018年,不斷進取的姜xx透過幹部競聘走上技術員的崗位。在組織安排下,近兩年他先後為新成立的宜州供電車間、首條開展達標線建設的柳南高鐵提供技術指導,一如既往地啃最硬的骨頭、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哪裡最困難,就派他去哪裡。只要他在那裡,組織就放心!”楊國棟深有感觸地說。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2022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蹟2

  xx省xx市xx縣群山環抱、交通不便。2008年,通化車務段松樹鎮站黨支部書記林xx主動請纓,擔任長春春鐵物流集團公司xx鐵元物流分公司副經理。他不僅來了,還紮了根,一干就是12年,帶領職工建設基地、開拓市場,大力發展全程物流服務,成功從一個“拓荒人”變為“物流商”。

  林xx,1965年出生,中國鐵路xx局集團有限公司長春春鐵物流集團公司xx鐵元物流分公司經理,曾獲得全國鐵路優秀共產黨員、火車頭獎章和xx局集團公司“新時代·創效榜樣”“先進生產者標兵”等榮譽。

  開疆拓土,建設物流基地

  xx鐵元物流分公司坐落在茫茫林海中。公司辦公樓下走幾步就是鐵路專用線。站在窗前,看著火車將礦泉水源源不斷運往外地,林xx喜不自禁。

  林xx個頭不高、皮膚黝黑,一雙愛笑的眼睛透著睿智,說話略帶山東口音,讓人一見便覺得可親。

  xx縣域內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吸引了農夫山泉、娃哈哈等知名礦泉水企業來此建廠。2008年5月,中國鐵路xx局集團有限公司搶佔商機,在這裡組建了xx鐵元物流分公司。

  林xx曾擔任通化車務段運輸代理經營部主任,有豐富的營銷經驗。他主動請纓,要求擔當物流基地的建設工作。當林xx和5名幹部職工興沖沖地來到物流基地時,大家都有些失望。基地位於荒無人煙的深山中,房無一間、地無一壟,生產生活條件極為艱苦。林xx帶領職工發揚艱苦奮鬥精神,從建設起步,辦手續、跑材料、監督進度質量。經過30余天的連續奮戰,一座擁有長300米寬15米風雨棚、665米專用線站臺、42個貨位的物流基地建成了。

  2008年7月,物流基地正式運營。7月10日,首趟礦泉水貨運專列從這裡順利發往北京。做成了第一單生意,讓林xx信心倍增,決心以優質服務、誠信服務贏得市場。他組織整章建制,提出了“服務零投訴、運輸零破損、裝卸零差錯”的承諾,嚴把備貨、裝車、卸車關,確保運輸服務質量。

  林xx積極聽取客戶的意見建議,只要客戶有問題,都會認真對待。他常說:“服務無小事,失去誠信,就失去了市場!”這些年來,他就是在兌現諾言中,一步步把公司發展壯大。

  xx縣地處長xx深處,夏季、冬季裝車都面臨著一些難題。冬季,夜間氣溫低於零下40攝氏度,礦泉水會產生凍損;夏季,溫差導致礦泉水瓶體反潤,裝入包裝箱後會使紙箱變軟散開。

  冬季,為解決凍損問題,他們在低溫條件下為礦泉水試穿不同層數的“棉襖”,經過反覆試驗,總結出不同溫度下的裝車方案。他組織職工對車縫打膠,做好密封后,再用棉氈子和塑膠布把礦泉水包裹起來,實現了礦泉水零凍損。

  夏季,針對礦泉水瓶體反潤的問題,他們將剛下線的礦泉水放在庫內,延後一天裝車,確保瓶身乾燥,並隨車準備一定數量的紙箱,費用由公司承擔。這樣做盡管增加了成本,卻換來了貨主信任和更多商機。

  公司的老客戶、農夫山泉xx長xx有限公司總經理龔順權說:“礦泉水運輸交給‘鐵元’,就像進了保險櫃,我們放心!”

  在做好日常經營的同時,林xx帶領職工不斷加大物流基地軟硬體投入,提升服務質量和市場信譽。2014年8月,公司被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評為AAA級信用企業、AAA級物流基地、全國實驗物流基地。

  創新模式,打造物流鏈條

  公司組建初期,所做的是“門到站”物流服務,礦泉水運輸半徑大都在500公里以內。透過鐵路發運到車站或中轉倉庫的礦泉水需經卸車、倉儲、裝車再配送,在途時間長、破損率高,客戶時常向工廠投訴。

  林xx深感舊的承運商思維、“門到站”運輸已不適應市場需求。2015年,他帶隊到大型現代物流企業學習,引導職工轉變觀念、提高技能水平,嘗試創新物流模式。

  他整天“泡”在農夫山泉水廠,與客戶研究運輸方式,最終設計出一套“門到門”全鏈條物流方案,對產品實行一包到底、一票結算的方式,打破了沿襲幾十年的“站到站”“門到站”運輸方式,實現運量和效益大幅增長。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達到8300萬元。

  2018年初,為降低物流成本,農夫山泉公司撤銷了城市配送倉庫,改由公路直髮經銷商,鐵路運輸受到衝擊,公司運量直線下滑。如何才能留住客戶?林xx重新進行市場定位,尋找新的營銷突破口。他帶隊走訪北京、大連、xx、哈爾濱等地30餘家客戶,充分開展市場調研,還多次邀請通化貨運中心朝陽鎮營業室、xx省宇輝地方鐵路公司等負責人召開專門會議,共同研究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的方法。隨後,他組織實施了包裝、裝卸、全鏈條物流“三大革新”。

  林xx結合實際,提出了採用集化托盤運輸的方式,把整包產品直接送到客戶店鋪的想法。透過這種運輸方式,貨物由以往的零散運輸轉變為用加固托盤將礦泉水進行整體包裝後運輸,避免了以往對整包貨物進行拆分後,再逐件擺進車廂的環節,提高了裝車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使裝卸費用節省55%以上,同時解決了貨物相互擠壓、產品質量無法保證的問題,受到客戶的普遍歡迎。杭州農夫山泉企業總部還號召各地礦泉水涉鐵業務向該公司學習。

  林xx還同70餘家大型經銷商、560餘家超市建立物流網路,採取公鐵聯運的方式,開展“門到門”配送服務。現在,北京和東北三省百姓飲用的農夫山泉有一半由該公司承運,50餘家客戶實現了“公轉鐵”。

  2019年,公司經營收入突破1。2億元,收入增長近20倍。成績背後,是林xx和職工矢志不渝的拼搏和堅守。

  線上營銷,效益逆勢上揚

  今年9月9日,連續遭受颱風強降雨侵襲的長xx區雨勢稍減,林xx就立即驅車趕往xx市文官屯物流園與客戶洽談業務。看著談笑風生、眼神明亮的林xx,誰能想到他為了應對臺風對礦泉水運輸帶來的嚴峻考驗,已經帶著幹部職工錯“風”備貨、搶裝搶卸,多方組織暢通物流鏈條,連續13天沒睡上一個好覺了呢?就是這股拼勁兒,讓林xx帶領職工經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給公司經營帶來的嚴峻挑戰。

  為對沖疫情帶來的損失,林xx帶領職工建立網上營銷服務平臺,開展線上營銷業務,深入拓展北京、xx、大連、哈爾濱等地的新客戶。他們還與農夫山泉水廠洽談,先後同5家經銷商簽訂了物流服務合同,預計全年可增收300萬元。

  今年,林xx帶領團隊同xx安廣物流有限公司聯手開發農夫山泉礦泉水公路物流總包專案,預計增收7500餘萬元;組織召開客戶網路會議,深度對接市場,拓展華北區域6家全鏈條物流服務新客戶,預計增收500餘萬元;把目標客戶延伸至西北,承攬新疆砂石料物流總包業務,預計增收5000餘萬元。

  在林xx和職工的不懈努力下,公司實現了經營收入逆勢增長。今年1月至8月,公司創收11072萬元,較進度計劃增長12.7%。

  紮根深山,舍小家為大家

  公司20餘名職工全部是異地職工。他們每週有5天在公司,週末才能回家。公司既是他們的職場,又是他們的家。

  為了改善生產生活環境,林xx帶領職工把澇窪甸子改建成小魚塘,還開墾了200平方米的果園和500平方米的菜園,建設了小養殖場。荒無人煙的草甸子和澇窪地從此煥發了生機與活力。

  林xx把公司當成孩子一樣愛惜培養。看著公司發展壯大,他的心中充滿欣喜。那段時間,他的眼睛熬紅了,身體累瘦了,卻毫不在意,但公司職工的情況,他心中都有數。

  他的心裡還時刻牽掛著另一些孩子——他與兩名班子成員和3名貧困學生結成精準扶貧對子,經常瞭解孩子們的情況,資助他們完成學業。

  付出終有回報。在林xx的帶領下,公司朝著現代物流企業的目標砥礪奮進,發展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物流龍頭企業。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林xx心中企業不斷髮展壯大的夢,正沿著萬里鐵道線一步步變為現實。

  2022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蹟3

  張xx,1973年出生,中國中車xx機車車輛有限公司鋁合金分廠數控機床裝調維修工、高階技師,獲得全國道德模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張xx是中國第一代高鐵工人。多年來,技校畢業、鉗工出身的他,積極學習數控維修、數控加工、可程式設計控制器、三維製圖等技術,現已成長為中國中車xx機車車輛有限公司高鐵列車製造現場的複合型技術專家。

  身為高階裝備製造裝置的“醫生”,張xx完成技術革新109項,製作工裝卡具66套,撰寫工藝檔案和操作指導書72項,改進進口工裝裝置技術缺陷20多項,創造經濟效益300多萬元。

  張xx還獲得過全國道德模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是黨的十八大和黨的十九大代表。

  不能只是體力付出,而是要向世界先進技術發起挑戰,張xx的父輩是鐵路職工,從小在車站生活小區長大的他,對鐵路有著深厚的感情。

  1988年,張xx初中畢業後進入xx機車車輛廠技工學校,學習鉗工專業。1992年,他進入百年老廠xx機車車輛廠工作,成為一名鐵路技術工人。

  剛剛參加工作的張xx穿上藍色鐵路工服,特別開心。第一個週末,他就興沖沖地把工服穿回了家。

  “沒想到一進門,我媽見我這身打扮有點不高興,問我下班了咋不換件衣服。當時正好有個親戚來家裡串門,我媽覺得我這身‘幹活兒’的行頭不體面。”張xx說。

  事後,當時19歲的張xx對母親說:“誰說‘工’字不出頭?我把‘工’字變成‘幹’字,不就出頭了嘛!”

  此後多年,張xx先後從事過機械鉗工、工具鉗工、車輛鉗工等崗位工作。他踏實、刻苦,在工作中敬業、專注,努力把手中的事情幹到極致,先後在省、市各類比賽上奪得4個“鉗工狀元”。

  張xx早早認識到,新一代技術工人,不能只在某一方面擁有出眾的能力,而要有多個專業的技術儲備,成為複合型人才。

  他開始自學鉚工、焊工、電氣、機械、計算機等業務知識,他愛人是電工,他就向她請教,跟著書本學畫電路圖。他還進修了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大專課程,學習了維修電工、PLC程式設計、CAD設計知識。人到中年的張xx回首當年的學習時光時,依然感嘆不已。

  2004年,中車xx公司迎來高鐵發展的新機遇。“是中國高鐵的發展成就了我。”張xx坦率地說。透過考試、應聘,張xx從鉗工轉行數控機床裝調維修工,專門負責大型進口裝置的維修保養。

  常常以“製造中心”命名的大型進口數控裝置,是製造現場現實版的“機器人”。張xx是技術層面“機器人”的最高管理者。

  高速動車組鋁合金車體生產的每一道關鍵工序都要由大型數控裝置來完成。為此,中車xx公司先後引進了價值3億多元的幾十臺尖端數控裝置。從安裝到除錯都是高科技,當時廠裡幾乎無人敢碰,都是由外國人主導。

  張xx買來專業書籍,一本一本地“啃”。白天工作忙,他就晚上學,寫下了幾萬字的讀書筆記和學習心得。

  價值2000多萬元的加工中心由德國技術人員負責現場安裝,張xx帶領工友配合安裝。完成德國技術人員分配工作的同時,張xx每天觀察記錄德國技術人員的操作。在拼接機床主床身時,張xx發現地基打孔位置與機床安裝位置不符,馬上透過翻譯指出問題,而德方技術人員憑經驗認為安裝沒有問題,結果在安裝時出現返工。這件小事過後,德國技術人員主動邀請他參與機床的安裝除錯。在60米導軌安裝過程中,張xx認真分析圖紙,發現其中一處缺少地腳配件,避免了又一次返工。

  2008年9月,時速350公里的高速動車組開始在中車xx公司大批次生產。一次,用於鋁合金車體大部件加工的8把專用機夾銑刀先後損壞,從國外採購來不及,外包修理沒人能承接,動車組生產面臨停工局面。張xx連續鑽研兩個通宵,將價值5萬多元的刀具全部修復,車體生產恢復正常。

  張xx先後排除各類複雜的數控加工裝置疑難故障20餘次,解決了許多外國專家都沒能解決的問題,其中2項工裝研製專案還申報了國家專利。

  張xx說:“高鐵給人們出行帶來了全新體驗,我們也需要更多更高水平的技術工人。新時代的產業工人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只是付出體力勞動,而是要勇於站在新技術的前沿,敢於向世界先進技術發起挑戰。”

  “工匠精神”是一種技術追求,也是一種職業態度

  對張xx而言,“工匠精神”是一種心無旁騖、鍥而不捨的技術追求,也是一種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職業態度。弘揚“工匠精神”,就是要精心打磨每一個零部件,生產優質的產品。

  高速動車組有9大核心技術,鋁合金車體制造是其中1個難題,難就難在鋁合金型材的焊接技術上。2005年5月,張xx受命帶領從各單位精心挑選的16名精兵強將組成鉚鉗班,負責研究磁懸浮列車和高速動車組鋁合金車體生產技術,並在一個月內造出試驗車體。

  起初,由於沒有鋁合金車體焊接技術經驗,焊接工人們明顯感到原來的焊槍不那麼“聽話”、工件也不聽使喚了,鋁合金型材焊接後出現了變形、開裂等缺陷。

  張xx帶領全班員工反覆摸索鋁合金車體側牆、端牆、車頂組裝調修的組焊工藝,進行分步試驗調整,從一個小小的截面開始,2米、5米、10米,再到整車的組焊拼接。

  經過成百上千次試驗後,他們記錄積累了“變形量”“焊後調修”和“調修加熱溫度控制”等8種翔實資料,總結出“調整裝配法”和“夾具壓緊點多點支撐”的系列鋁合金型材組合焊接工藝方法,保證了動車組車體的各項尺寸精度,很好地解決了焊接變形問題。這一系列技術攻關,為高速動車組批次生產找到了科學工藝技術方法。一個月後,首輛高速動車組鋁合金車體順利試製成功。

  2008年4月11日,中車xx公司第一臺國產和諧號動車組成功下線。中國用3年時間,走完了國外20多年的技術路程,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幾個能製造時速350公里高速鐵路移動裝備的國家之一。

  那天,張xx和他的工友們站在電視機前,看著經過自己打磨製造的動車飛馳在祖國大地上,激動的淚水溢滿眼眶。

  如今,中車xx公司已經累計生產和諧號、復興號等各種型號的高速動車組700多列,總計5000多輛。從當初試製的第一輛鋁合金車體開始,張xx所在的鋁合金廠就做到了動車組車體制造質量“零缺陷”,為搭建中國中車譜系化、標準化動車組產品技術平臺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每當有新車型試製時,他的“金藍領”工作室每名成員都會負責一個關鍵部位,並根據生產實際,向設計部門反饋改進最佳化意見。

  今年是張xx加入中車xx公司的第28個年頭。當年技校畢業的毛頭小夥,已在時光的砥礪中成長為機械鉗工和數控裝調維修工高階技師、中國中車首席技能操作專家、享譽全國的“金藍領”工人。最讓他感到自豪的是,2012年中車xx公司為德國西門子公司批次製造了高速列車鋁合金車體大部件,實現了高速動車組關鍵技術產品從引進到出口的華麗轉身。

  製造業中機器人時代到來,新一代技術工人有了全新定位

  與時俱進,勇於創新,用匠心鑄就高質量,這是張xx等中國中車高鐵技術工人身上的共同特質。

  自2006年中車xx公司鋁合金廠開始生產高速動車組鋁合金車體以來,數控焊接和手工焊接後形成的焊縫一直需要打磨工手工打磨。2017年,中車xx公司提出智慧製造方案,在張xx領銜的“金藍領”工作室努力下,機器人打磨開始替代手工打磨。

  “現在我們技術攻關基本上都依靠機器人,這也是今後高速動車組生產全面實現‘智慧製造’的突破點。”張xx說,“經過兩年的摸索、全面推廣用機器人代替手工打磨車體,標準化、數字化、智慧化的車體制造生產線已經投入使用。”

  張xx深知個人力量的有限,只有更多的員工掌握新技術,才能使企業跟上技術發展步伐。在工作室裡,他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企業好比一列高速動車組,只有所有車廂的動力同時啟動,整趟列車才能跑出高速度。”因此,張xx注重發揮團隊的力量,帶動和培養大家共同提高,成了公司最早的“金牌工序”。

  這些年,張xx在實踐中研究出不少“絕活兒”,他都一一記錄在本子上,積累了十多萬字的工作日誌。他毫無保留地把工作日誌借給工友們看,還經常組織召開班組攻關討論會、絕招演示會,透過“教學練比”等現場技能切磋活動,促使員工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製造高速動車組是數萬名員工共同努力的結果,只不過我站在榮譽前,他們站在榮譽後,我覺得他們應該獲得更多掌聲。”張xx說得很實在。

  如今,張xx正忙著帶領團隊研究和推廣鋁合金車體“智慧製造”新模式,讓標準化、數字化、智慧化的車體制造技術再進一步深入到所有工序。

  張xx帶領工作室成員每年至少培養3名以上技術尖子,每年完成技術創新100餘項,完成培訓500多人次。在實踐中創造的不少“獨家秘籍”,他都一一記錄下來,陸續分享給工友們。

  張xx在擔任鉚鉗班班長時,鉚鉗班的16名員工已全部成長為各關鍵工序獨當一面的人才。其中有4名員工被任命為工段長,9人到其他班組擔任了班長,2人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稱號。以張xx名字命名的“張xx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被評為“全國勞模創新示範工作室”。

  作為“高鐵工匠”的代表,面對未來,張xx說:“我們要掌握更多新技術、新本領,製造出速度更快、質量更好、乘坐更舒適、更加經濟安全的高速動車組,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用中國高鐵連線世界、造福人類!”

  2022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蹟4

  郭xx,1991年生,中國鐵路xx局集團有限公司xx車輛段動車運用所動力分散動車組乘務隊隊長,蘭新高鐵第一代動車組隨車機械師。他攻克多個技術難關,填補了蘭新高鐵動車組開行中的多項空白。

  深秋夜晚,微風拂面,繁星閃爍。在燈火通明的中國鐵路xx局集團有限公司xx車輛段動車運用所內的停車線上,一列列動車組回到這裡等待晚間檢修。一個小夥子帶領地勤檢修人員正仔細檢視動車組走行部。他就是該動車所動力分散動車組乘務隊隊長郭xx。

  高鐵為夢,拼搏奮鬥實現理想

  郭xx出生在xx,學生時代就對鐵路產生濃厚興趣。2010年6月高考時,郭xx報考天津鐵道學院高鐵動車駕駛與維修專業,並如願被錄取。那時,蘭新高鐵已經在新疆建設施工。

  畢業前的那一年,郭xx有幸到北京動車段實習,進一步堅定了他從事高鐵相關工作的夢想。郭xx回憶道:“每天看到各種動車組,我感到熱血沸騰,越學感受越深刻。當時新疆要通高鐵了,我就想著回去建設自己的家鄉!”

  2013年夏天,郭xx從天津鐵道學院畢業。懷揣著高鐵夢,他來到xx車輛段工作,正式成為鐵路人。那一年,郭xx22歲。參加工作後,郭xx首先接受了2個月的培訓。當時,xx車輛段動車所正在籌備中。此後的近半年時間,郭xx陸續被派到北京交通大學進行車輛工程理論學習、到瀋陽動車段進行動車組實作學習、到上海南動車所進行動車組隨車學習。“那段時間,我感覺自己一直在學習、實踐,這為以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郭xx說。

  郭xx第一次跟隨師傅擔當上海虹橋至溫州南動車組隨車機械師工作,是在上海南動車所進行動車組隨車學習時。經過半個多月的隨車學習,他對隨車機械師崗位有了更深的瞭解。在他看來,隨車機械師不僅要有良好的職業素質,而且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遇到突發情況不能慌張,要冷靜思考、沉著應對。

  郭xx說:“作為動車組隨車機械師,新的知識要第一時間掌握,否則一個小問題就可能變成大事故。要時刻守住鐵路人的政治紅線和職業底線,就要逼著自己不斷學習。”

  2014年初,郭xx和同事們學成歸來,迅速投入蘭新高鐵開通運營前的籌備工作中。隨著蘭新高鐵開始聯調聯試,郭xx成為當時xx局集團公司為數不多的動車組隨車機械師之一。

  在蘭新高鐵聯調聯試期間,郭xx每天跟車,和廠家技術員討論學習,最長連續出乘9天時間。他全程參與了蘭新高鐵聯調聯試、大風試驗、線路檢測、試執行等工作,跟車除錯1000餘次,參與形成效能報告等資料3000餘份,整理各類測試資料上萬條。

  功夫不負有心人。郭xx憑藉過硬的技術能力脫穎而出,成為蘭新高鐵首批具備和諧2G和和諧5G兩種車型技術檢修能力的隨車機械師。2014年11月16日,蘭新高鐵xx南至哈密段開通運營,郭xx擔當首趟動車組隨車機械師。這是光榮,更是肯定,為他的青春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刻苦學習,填補空白成為高手

  “每每看到‘大國工匠’和‘鐵路工匠’的感人事蹟,我就會感覺渾身有力量,榜樣典型鞭策著我不斷思考和學習,努力把本職工作做得更好。”郭xx如此感慨地說。

  蘭新高鐵沿線自然條件惡劣,四季溫差大,常年風沙相伴,線路要穿越百里風區和戈壁,對動車組安全執行提出了巨大挑戰。隨著蘭新高鐵動車組執行里程不斷增加,途中偶發故障,而途中應急處置正處在探索階段。在郭xx的建議下,技術故障攻關小組組建起來,他們將故障現象和處理過程記錄下來,相互交流總結經驗,為後期隨車機械師培養提供支援。

  2016年7月5日,郭xx值乘的重聯動車組執行到途中發生受電弓故障,他帶著兩名學員下車檢查,並安排他們分別對兩頭接地杆進行掛設,準備登上動車組頂部處理故障。登頂動車組前,郭xx再次確認兩邊接地杆時發現,08號車廂一頭接地杆掛設位置出現問題,他立即通知高鐵行車排程給動車組斷電,確認安全後登頂動車組處理了故障,及時消除了安全隱患。作為xx局集團公司動車組執行途中“第一登頂人”,郭xx總結的受電弓故障處理和相關接觸網掛杆的重點注意事項,為動車組乘務工作提供了寶貴經驗。

  從2014年到2016年,郭xx共處理動車組故障百餘件。蘭新高鐵全面投入使用後,很多新技術、新裝置的技術資料都要重新編寫。為了填補xx局集團公司動車組規章制度上的空白,郭xx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把休息時間全部投入到技術資料編寫中。“那段時間往往是下了車就整理資料,吃住在動車所,我就想把日常積累和所學記錄下來,不斷總結、梳理、規範。”郭xx說。

  拼搏進取結出碩果。經過不懈的努力,郭xx參與完成了《隨車機械師一次往返作業指導書》《CRH5型動車組途中典型故障案例分析》《動車組隨車機械師適應性崗位技能題庫》等10餘個專業資料編寫任務,為動車組乘務標準化作業提供了依據和保障,填補了xx局集團公司動車組規章制度上的空白,提高了動車組執行途中故障處置的能力。

  2015年4月,郭xx和另一名隨車機械師代表xx局集團公司組隊參加第一屆全路隨車機械師技術比武,一舉奪得單項個人第五名的好成績,同去的另一名隨車機械師獲得單項個人第九名的好成績,xx局集團公司代表隊獲得團體第六名,受到獎勵。2017年8月,郭xx在xx局集團公司隨車機械師技能競賽中獲第一名,獲得xx局集團公司技術能手稱號,並先後獲得xx局集團公司技術標兵、先進生產者等榮譽,2019年獲得xx局集團公司“烏鐵工匠”稱號,成長為xx局集團公司新生代的技術骨幹。

  崗位建功,書寫亮麗無悔青春

  青春是用來奮鬥的,郭xx經常告誡自己,越努力越幸運。

  作為動車組隨車機械師,郭xx始終將確保動車組安全作為職責,用實際行動在崗位建功。針對新疆冬季室外溫度較低、容易導致受電弓粘連的問題,他堅持運用“聽、看、問、巡、聯”五字作業法,使動車組受電弓粘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蘭新高鐵給旅客出行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如何能夠快速準確地處理動車組執行突發故障,是郭xx不斷思考的問題。針對動車組執行中容易出現的故障,郭xx做好故障分析和預演,形成普通故障“模組化”處理流程,有效壓縮了檢修時間。

  由於突出的專業技術能力,2017年3月,郭xx被抽調到xx車輛段110應急指揮中心擔任排程指揮工作。每天,他除了做好排程指揮工作外,還要檢視電腦資料,學習電路圖等資料。有不懂的問題他就請教廠家技術人員,排除了動車組執行途中很多故障。

  2018年1月1日,郭xx被任命為xx車輛段動車運用所動力分散動車組乘務隊隊長。除了擔任管理工作外,他還添乘檢查乘務,並參加了大連交通大學車輛工程專業的函授學習,於2019年拿到了大學本科文憑。

  自身強也要大家強。郭xx把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傳授故障判斷方法和故障處理技巧,提高了動車組隨車機械師途中應急處置能力。

  自2014年至今,郭xx已處理動車組列車故障136項;作為應急處置技術故障攻關小組成員參與完成各類技術攻關專案10餘項,獲得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xx局集團公司榮譽8項。在郭xx的帶領下,他的徒弟獲得2016年度全路動車組隨車機械師技術比武單項個人第二名,2018年在xx局集團公司動車組隨車機械師技術比武中包攬了前四名。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考驗著堅守崗位的動車組隨車機械師。身為黨員的郭xx主動值乘,一干就是48天,完成了150多趟動車組值乘任務,處理突發故障10起,為疫情防控期間動車組安全執行提供了技術保障。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郭xx是天山腳下永不停步的奮鬥者。作為一名“90後”技術人才,郭xx在火熱的基層一線,用實幹和拼搏詮釋了新時代鐵路人的使命擔當,用努力和奮鬥擦亮了青春底色,在追夢路上奮力奔跑。

  2022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蹟5

  陳xx,中共黨員,1994年參加工作,中國鐵路xx局集團有限公司漢中車務段工會副主席,2016年至今被派駐xx省勉縣唐家灣村任駐村第一書記,2018年獲得“中央和國家機關脫貧攻堅優秀個人”稱號和xx局集團公司“西鐵楷模”稱號,2019年被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10月的秦巴腹地,青山環繞,綠水相依。在xx省勉縣阜川鎮唐家灣村果蔬種植產業園內,黃瓜、豇豆、西紅柿長勢喜人,鄉親們採摘著累累碩果,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產業園旁,駐村第一書記陳xx正帶領鐵路駐村扶貧工作隊,為打井、建冷庫等配套專案奔走。近幾年的駐村扶貧工作,讓陳xx變得皮膚黝黑、雙手粗糙。他與村民們共築致富路,助力唐家灣村跑出了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加速度”。

  村民眼裡的“自家人”

  距離勉縣縣城20公里的唐家灣村地處秦巴腹地,村民們守著綠水青山卻一直難以擺脫貧困。2015年底,全村貧困發生率達22.55%。

  2016年1月,漢中車務段指揮中心副主任陳xx被選派進駐唐家灣村,任駐村第一書記。他帶領駐村扶貧工作隊和村兩委班子,到百姓院壩、田間地頭調研,3個月後,摸清了75戶227名貧困人員情況。

  貧困戶祝少勇一家4口住在危房裡,一下雨房子就漏。然而,當陳xx幫祝少勇家申請到幾萬元的貧困戶危房改造專案資助款時,祝少勇卻連連擺手說:“不敢想,蓋不起。”“‘兩不愁三保障’是國家確定的最低脫貧標準,如果這都保障不了,那還要我們來駐村扶貧幹什麼?”陳xx一次次帶隊上門,2個月後,3間磚混結構的房屋拔地而起。祝少勇85歲的母親逢人就說:“好得很啊!幸虧鐵路扶貧給我們建了新房,感謝國家的好政策!”

  扶貧不是寫在紙上的數字,而是刻在心裡的責任。2018年冬天的一個晚上,村民李彩平突發疾病,暈倒在地上。

  “陳書記曉得我家的情況。”李彩平的愛人唐桂林含淚回憶道,“晚上找車不方便,他就像自家人一樣,開私家車連夜把我們送到醫院,要不是他,我愛人的命就沒了。”

  出院後,李彩平的病情雖然得到控制,但每週要透析兩次,月均支出1萬多元。陳xx急在心裡,跑前忙後幫他們收集上報證明材料。今年4月,李彩平家成了低保戶,每月能拿到低保金,看病報銷比例也由80%提升到95%,大大減少了看病花銷。

  村民唐強國家中有三口人,自己一隻眼睛患有殘疾,還要照顧母親和上初中的女兒。在他心裡,陳xx就像親大哥一樣,幫他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

  唐強國租賃的生產車間裡擺滿了LED花盆、球形燈泡、USB充電燈、補水儀等電子產品所需的配件。工作臺旁立著一臺網路直播裝置,一箱箱封裝好的成品正待發貨。

  “初中畢業後,我就開始學電子維修。陳書記鼓勵我創業,推薦我參加了勉縣的創新創業大賽,還幫我開辦了小型電子加工廠。”唐強國說,“等加工廠將來發展了,我就擴大規模,帶著村民們一起致富。”

  只有真正關心群眾,才能做好群眾工作。近年來,陳xx持續改善村中環境,不斷引進產業專案,積極破解貧困戶難題。2017年,唐家灣村順利實現整村脫貧摘帽;截至2019年底,貧困戶減少到8戶10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75%,村民人均年收入由5056元增長到9400元。

  “能人”眼裡的引路者

  蓋幾間新房,救助幾戶村民,只能解決眼下問題,卻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現狀。2016年,陳xx帶領駐村扶貧工作隊前往漢中寧強、留壩等縣觀摩學習,最終形成了唐家灣村“農旅融合”“黨建+生態農業+鄉村旅遊+鄉村治理+產業創新”的扶貧工作思路。

  陳xx和村兩委班子多方考察,引進靈芝菌種植專案,成立村扶貧互助資金協會,建立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種植黑米和香米等,全力促進增收。

  唐家灣村種植油菜花800多畝,加上附近村子,連片油菜花5000多畝。獨具特色的油菜花海,加上木耳、香菇、蜂蜜等品質優良的'農副產品,為發展鄉村旅遊創造了條件。

  但在徵集村民建議時,卻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實業經濟看得見摸得著,鄉村旅遊太虛無縹緲!”“油菜花有啥看的?看看還能變成錢?來看的站上幾分鐘就走了,我們咋掙錢?”甚至有人說“搞這些專案就是白花錢”。

  要想發動鄉親,就得讓他們看到希望。陳xx積極爭取鐵路幫扶資金,協調政府投資專案,硬化道路,建設觀景臺,辦小吃店和農家樂。不久,外地來的揹包客和自駕遊客人多起來,村民們也紛紛從觀望中參與到鄉村旅遊建設中。

  “要不是陳書記引路,我做夢也想不到辦農家樂。”房子是三層小樓、背靠稻田居住的村民文新軍是唐家灣的能人,也是鄉村旅遊最大的受益者。10間客房,能同時入住20名遊客,僅2017、2018兩年,他家就創收6萬多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8年漢中油菜花節,唐家灣村作為精品觀花點之一,成了網紅打卡地,40位村民直接參與旅遊服務,接待遊客5萬餘人次,村集體和村民實現增收20餘萬元。2019年,唐家灣村更是遊人如織,收入再創30萬元新高。

  嚐到了甜頭,2019年,陳xx又帶領工作隊加強和承包經營商聯絡,督促唐家灣村果蔬種植扶貧產業園專案儘快落地。今年5月,55畝20個大棚正式投用,每天有10多名村民在園區內務工。

  “大棚種植保溫防雨、病蟲害少,生長週期也短。”承包商邱明傑說,“陳xx選中的這個產業專案有很大的潛力,村民們掌握了種植技術,就能脫貧致富。”

  思路決定出路。2019年,33戶貧困戶人均分紅60元。今年5月,戶均分紅446元,全村106位70歲以上的老人人均分紅50元。

  村幹部眼裡的“實幹家”

  “陳xx是真的想幹一番事兒。”唐家灣村黨支部書記、村長唐華軍說,“他是一個實幹家。”

  唐華軍介紹,唐家灣的農產品品質優,但以前銷路一直不暢。2018年春運,陳xx在漢中站組織開展“高鐵年貨節”,大力宣傳唐家灣,得到省內外多家媒體報道。他還利用多個銷售平臺,在xx、漢中鐵路小區和漢中至陽平關的“慢火車”上進行展銷,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唐家灣村交通不便,由於經費緊張,村上一直沒有配備車輛,陳xx的私家車就成了村兩委的“公車”,跑專案、拉物資、出售農副產品、組織外出考察……駐村以來,這輛私家車行駛近12萬公里,陳xx絲毫沒有怨言。

  “2018年,我們組織到四川考察,帶回了600多棵‘翠紅李’樹苗,跑了5個多小時,全靠他的私家車搬運。”唐家灣村黨支部副書記文榮波說,“陳xx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唐家灣的發展。”

  在唐家灣村,村幹部多數不會操作電腦,遇到統計報表、制定規章等工作,他們往往會找扶貧工作隊幫忙。駐村幹部張珺說:“後來,陳書記就從打字、製表開始,一步步把村幹部教會。”

  2018年,陳xx到福建觀摩學習,回來後就在田間設計了黨建扶貧、文化扶貧方案,既為村民們創收,又提升村子和村民的形象。

  文榮波說:“僅村口向外出租的4個大型廣告牌和停車場100多個停車位,每年就能為村裡增加1萬多元收入。”

  2016年以來,陳xx每年駐村時間都在280天以上,爭取到鐵路幫扶資金400餘萬元、地方政府各類扶持資金近千萬元,實施專案20餘個。在連續4年的年度綜合考核中,唐家灣村在阜川鎮14個行政村中名列前茅。陳xx的扶貧故事兩次登上央視,多次被中央主流媒體報道,他本人被授予“中央和國家機關脫貧攻堅優秀個人”等多項榮譽稱號。

  9月上旬,沿著唐家灣村新建文化廣場的登山步道拾階而上,直達半山腰處的觀景平臺,只見漾家河從村邊蜿蜒流過,千畝稻穀金光燦爛,村中民房鱗次櫛比,霧氣中的村莊格外寧靜、祥和、美麗。陳xx說:“能夠參與到脫貧攻堅這一偉大壯舉當中,是我的榮幸,更是一種使命,我會和工作隊成員一起繼續埋頭實幹,幫助更多的村民走上致富路。”

  2022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蹟6

  “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在廣州局集團公司衡陽車務段衡陽站,有這樣一位“勵志哥”。他叫王軍,22歲參加工作,5年時間,就從“業務小白”成長為“全路首席技師”。王軍的進步,源於他的刻苦鑽研和腳踏實地。入路短短1年,他就翻爛了4套行業規章,做了8本學習筆記,將標準作業流程、行車規章熟記於心,被同事們稱作規章“活字典”、業務“領頭羊”。

  2022年春運前夕,為確保線路裝置安全,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新鄉橋工段幹部職工頂著暴雪更換鋼軌。

  2017年,“王軍車站值班員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王軍帶著團隊攻克了防止行車裝置誤操作、行車組織錯辦理等10項重點課題,15次參與京廣、湘桂、衡柳、懷衡和吉衡線安全攻關,主導編制的20項教學課件,成為行車一線作業人員的“寶典”。

  在衡陽車務段,王軍還被叫作“挎包教頭”,這是大夥兒對他的暱稱。每到休班時間,他就揹著一個挎包,拎著一捆學習資料,為青年職工上門送教,5年來跑遍了沿線61個車站,授課180餘場次,現場教學360餘次,培訓學員1900餘人次。王軍說:“苦點累點不怕,只願湧現出更多優秀的行車‘指揮官’,保障鐵路大動脈安全暢通。”

  2022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蹟7

  奮鬥成就最美風景。武漢局集團公司金鷹重工工程機械研究院副院長王江,是一名鐵路科研人員。工作20年,王江設計了接觸網檢修、鋼軌打磨等30多種鐵路工程機械。在xxxx大功率重型軌道車高原條件下各種運用難題時,他克服嚴寒、缺氧等困難,主持攻關的高原大功率重型軌道車,經受住了高原負壓、風沙大、溫差大等惡劣環境的重重考驗,填補了高海拔大功率軌道車的空白。在研製96頭鋼軌打磨車時,他和團隊用3年時間攻克了26項技術難題,制定了100多項技術規範,開發的新一代打磨控制系統、車載廓形監測系統,作業後鋼軌表面粗糙度控制在6微米以下,引領中國鋼軌打磨車研製邁入世界一流水平。

  2022年1月17日是春運首日,成渝鐵路復興號智慧動車組G8612次“共青團號”列車成功發車。這是全國首次在復興號智慧動車組中常態化開行“共青團號”列車,旨在引導鐵路青年勇於擔當、主動作為,全力確保春運鐵路運輸安全穩定。

  2022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蹟8

  2021年12月30日,京港高鐵安慶至九江段開通運營。至此,中國高鐵運營里程突破4萬公里,中國鐵路運營總里程突破15萬公里。一張世界上最現代化的鐵路網和最發達的高鐵網快速延展,讓流動的中國充滿繁榮發展的活力。這背後,“最美鐵路人”用不懈奮鬥的身姿在一線綻放光芒,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奏響時代強音,成就了鐵道線上最美的風景。

  關鍵時刻顯勇毅,危急關頭見擔當。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馮劍堅將按有紅手印的“請戰書”遞交給黨組織,駕駛列車馳援武漢;京滬高鐵開通運營10週年的節點,他再次衝鋒在前,摸索出一套復興號智慧動車組平穩操縱方法,保障了列車的安全執行。從終年奮戰在大秦線貨運主戰場、精準協調保障電煤供需的薛勝利,到30年來累計安全檢車28.8萬餘輛、發現並消除9000餘個安全隱患的陳向華,“最美鐵路人”用行動詮釋責任與擔當,擦亮了最美的底色。

  2022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蹟9

  奮鬥成就最美傳承。在隴海鐵路上,有一座跨越深谷、巍峨聳立的鐵路大橋——楊連第橋。這座大橋以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戰鬥英雄楊連第烈士的名字命名。如今值守這座橋的,是鄭州局集團公司洛陽工務段楊連第橋隧工區工長李玉斌。

  李玉斌的爺爺是新中國第一代鐵路人,守護大橋18年直到退休。後來,李玉斌的父親也在這裡紮根,一干就是38年。2008年,聽著英雄橋故事長大的李玉斌來到工區報到,父親反覆叮囑他:“要接好班,守好橋,比我們幹得更好。”

  信念堅定、愛崗敬業、勇於攀登、拼搏奉獻,楊連第烈士的事蹟激勵李玉斌祖孫三代接續奮鬥。手握接力棒,李玉斌以實際行動延續守護英雄橋的責任與使命。

  一根安全繩,掛在45米高的大橋上,檢查、除鏽、刷漆……這就是李玉斌的日常,大家親切地稱他為“鞦韆哥”。14年來,李玉斌和工友們先後發現、防止安全隱患200餘件,管內路段未發生一起行車安全事故,確保了英雄橋和管內35座橋樑、10座隧道、118座涵洞安全萬無一失。

  2016年,大橋旁建起了楊連第烈士紀念館,成為中國鐵路和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李玉斌主動請纓,當起了義務講解員。他走到學校、政府機關、企業講述英雄故事,幾年下來義務講解300多場,1萬多人接受精神的洗禮。每次站在楊連第烈士紀念碑前,李玉斌都無比堅定:“英雄橋的故事,我會一直講下去!”

  2022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蹟10

  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沱沱河站派出所轄區的582公里線路,橫跨崑崙、唐古拉兩大山脈,平均海拔4500米,常年高寒低溫,空氣稀薄缺氧,陽光輻射強烈,被稱為“生命禁區”。青藏鐵路公安局格爾木鐵路公安處乘警支隊政委鄭天海在這裡連續堅守十載,不僅守護天路,也成了當地牧民的貼心人。

  2010年5月,當沱沱河站派出所需要補充警力時,鄭天海第一時間遞交了請戰書,告別妻子和不滿週歲的女兒,毅然來到沱沱河。他的理由很直白,“組織有需要,我就必須上!”

  初到沱沱河,高原反應使鄭天海徹夜難眠,短短十幾天內瘦了整整一圈。然而,鄭天海並沒有退縮,“再苦也得有人守著。選擇堅守青藏鐵路,我無怨無悔”。

  青藏鐵路穿越沼澤、草甸、陡坡,許多地方汽車根本無法抵達,每當遇有翻山、涉溝、蹚河、爬涵洞等艱鉅任務時,鄭天海總是衝在最前面。群眾遇到困難,第一時間想到的也是他。一天傍晚,唐古拉地區突降罕見暴雨,鄭天海接到牧民布瓊的求救電話,說他家皮卡車陷進水溝無法動彈,希望所裡派人救援。因不清楚具體陷車位置,鄭天海帶著同事在雨夜尋找了近兩個小時。當皮卡車被拖出水溝時,因過度缺氧勞累,鄭天海癱倒在了冰冷的草地上。當他清醒過來時,眼前熱騰騰的酥油茶和布瓊一家人溫暖的目光,如同一股暖流走遍全身,令他感到無比的踏實。

  2020年4月,鄭天海因身體緣故被調離沱沱河。臨別時,看著滿滿一櫃子整齊的哈達,鄭天海流淚了。牧民們送來的每一條潔白哈達,都有一個暖心故事,記錄著高原深情。“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與病魔較量,拼的是速度,爭的是時間。當得知要從上海向武漢運送醫護人員和抗疫物資的訊息後,鄭天海將按有紅手印的“請戰書”遞交給黨組織。

  鄭天海常說,“身為黨員,不但要做會開車的好手,更要有敢擔當的鐵肩。”他不是孤勇者,更不是一個人在奮鬥,像他一樣有千萬鐵路職工守候在廣袤大地上,守護在“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新徵程之上,活躍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鬥的道路上。

  2022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蹟11

  為把“把美麗中國的交通勾畫得更美”。全國交通地圖就像一幅畫,鐵路密佈,高鐵飛馳。2021年底,全國鐵路運營里程突破15萬公里,高鐵超過4萬公里,其中2019年12月30日開通運營的京張高鐵引人矚目。

  短短174公里的京張高鐵,穿越高寒區、大風沙區、城市核心區,在建設施工中遇到了眾多難題。清華園隧道就是其中的“攔路虎”。作為京張高鐵控制性工程,清華園隧道與北京地鐵10號線、12號線、15號線交叉穿越,長距離並行北京地鐵13號線,穿越北三環、北四環等7條主要城市道路和88條重要市政管線,施工組織風險多、標準高、難度大,相當於在縱橫的交通脈絡裡完成一臺精細的“心臟搭橋手術”。

  “難不難,想想百年老京張,只要開動腦筋,就沒有中國人過不去的坎!”京張城際鐵路有限公司運輸安全部副部長王久軍,是京張高鐵建設大軍中的一員。作為施工現場負責人,王久軍與參建單位靈活運用建築資訊模型技術(BIM),採用不同的注漿加固方案,歷經多次試驗,攻克一道道難關,有效控制了開挖過程中的沉降變形,確保了隧道安全貫通。

  全長12公里的新八達嶺隧道,兩次下穿八達嶺長城。為了保護千年文物安然無恙,王久軍與參建單位運用控制爆破技術,震動速率僅每秒2毫米,相當於在長城上跺了跺腳。新八達嶺隧道建成後,新老京張鐵路在青龍橋車站立體交匯,為“人”字鐵路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橫,從此“人”字變“大”字。

  如今,京張高鐵不僅成為了中國鐵路從追趕到領跑的精彩見證,更成為了北京冬奧會的靚麗風景。

  2022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蹟12

  鐵路先行,為的是“復興號賓士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作為中國第一代高鐵工人,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車體事業部高階技師張雪松,見證了中國標準動車組從無到有、領跑世界。

  車體是動車組九大核心技術之一。2005年初,在高鐵技術引進的關鍵階段,張雪松奉命帶隊製造一輛鋁合金樣車。一切從零起步,十幾個晝夜、幾十次試驗,他帶領團隊一口氣解決了車體底架撓度超差等30多項技術難題,成為國內高鐵鋁合金車體制造“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隨著中國高鐵進入智慧製造時代,張雪松又帶領團隊在智慧檢測、智慧工裝、智慧打磨、智慧產線等方面不斷攻堅克難,先後開展技術革新109項,摸索出高速動車組鋁合金車體生產的各項技術引數,形成關鍵核心技術,持續鞏固擴大了中國高鐵的領跑優勢。

  2022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蹟13

  鐵路先行,為的是“一帶一路”上“山不再高、路不再長”。2021年12月3日,中老鐵路通車。鋼鐵巨龍飛馳在這條中老友誼之路上,這對於昆明局集團公司昆明北車輛段檢車員陳向華來說,是一件特別值得驕傲的事。2021年10月,陳向華接到為中老鐵路試執行“選車”的緊急任務。5天時間內,他和同事輾轉4個列檢作業場,最終從2000多輛貨車中精心挑選出240輛,並進行了快速整修。

  陳向華從事檢車工作30年,累計安全檢車28.8萬餘輛,發現並消除9000餘個安全隱患,解決了2000餘個典型故障,形成的“二十三步檢車作業法”至今仍是昆明局集團公司沿用的貨車檢車標準。

  在中老鐵路通車儀式上,要再接再厲、善作善成,把鐵路維護好、運營好,把沿線開發好、建設好,打造黃金線路,造福兩國民眾。在檢車員崗位上30年不歇腳的陳向華,依然充滿激情:“我還要為中國鐵路再立新功!”

  2022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蹟14

  鐵路是國民經濟大動脈、大眾化交通工具、重大民生工程,鐵路人的奮鬥目標就是:人享其行、貨暢其流,讓流動的中國更加生機盎然。

  “客運工作是張答卷,旅客就是我們的閱卷人。”瀋陽局集團公司大連站客運車間值班站長劉曉雲這樣說。在這張寫滿真情和汗水的答卷上,劉曉雲感動著無數旅客,成了他們“信賴的姐妹”、“暖心的阿姨”、“親愛的媽媽”。

  2017年夏的一天,劉曉雲正在候車大廳忙碌,突然聽到呼喊:“曉雲,快來!衛生間有孕婦生產了!”她處變不驚,抓起醫藥箱跑到現場,憑著積累下的醫療經驗為嬰兒剪斷臍帶,掏出嘴裡的積液,拍打後背和屁股。隨著嬰兒“哇”的一聲啼哭,劉曉雲長舒一口氣。她毫不猶豫地脫下自己的衣服將嬰兒包裹起來,冒著暴雨將母子送至醫院。

  這不是劉曉雲救助的第一位旅客。27年來,她先後救助130多名突發疾病的旅客,以她為帶頭人的“馨馳半島”服務團隊,累計幫助旅客找回遺失物品2.2萬餘件,解決各類問題17.7萬餘件,收到表揚信4600餘封、錦旗300多面。

  2021年1月,大連市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後,大連站採取加開視窗等方式,統一辦理學生證集中核驗。劉曉雲帶領團隊連續奮戰一週,平均一天核驗7000餘張學生證,保障學生旅客儘快回家過年。

  2022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蹟15

  “為了人民群眾冬天的暖氣、夏天的涼風、一年四季的照明,能夠多運煤、運好煤,是我這個老鐵路、老黨員的最大心願。”在大秦鐵路這個“西煤東運”的大動脈上,太原局集團公司朔州車務段宋家莊站業務主管薛勝利,終年奮戰在貨運主戰場。

  2021年9月,全國電煤供需偏緊。中央有號召,鐵路有響應,一場志在必得的“電煤保供行動”迅速打響。薛勝利所在的宋家莊站是大秦鐵路煤炭運輸的重要裝車基地,為了百姓的“溫暖指數”,薛勝利帶領團隊迅速拿出加強貨源組織、最佳化裝車作業、開闢綠色通道等12項保供服務措施。一個月後,宋家莊站首開東北“點對點”直達電煤貨運列車,為5家熱電廠、1500餘萬居民解決了燃“煤”之急。此後,宋家莊站每日常態化開行東北、華北等17個地區的電煤列車達到10列以上。那段日子,薛勝利連續40多天盯在裝車現場,每天要看1萬多個車門、近3萬個裝載加固點,一天就要奔走20公里。2021年底,“電煤保供行動”取得重大勝利,363家鐵路直供電廠存煤可耗天數達到了23天。

  “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是鐵路人情之所繫、責之所擔、義之所在。”薛勝利用自己的言行生動詮釋了“人民鐵路為人民”的根本宗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