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為樂的感悟(精選14篇)

助人為樂的感悟

  一、心得體會的寫作方法

  (一)簡略寫出自己閱讀過的書籍或文章的內容,然後寫出自己的意見或感想。明確的說,就是應用自己的話語,把讀過的東西,濃縮成簡略的文字,然後加以評論,重點的是(著重)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見。

  (二)將自己閱讀過的文字,以寫作技巧的觀點來評論它的優劣得失、意義內涵,看看它給人的感受如何,效果如何。

  (三)應用原文做導引,然後發表自己的意見。比如我們可以引用書中的一句話做為引導,然後發表見解。

  (四)先發表自己的意見或感想,然後引用讀過的文章來做印證。

  (五)將讀過的東西,把最受感觸、最重要的部分做為中心來寫;也可以把自己當做書中的「主角」來寫;也可以採用書信的方式來寫;更可以採用向老師或同學報告的方式來寫。

  二、助人為樂的感悟(精選14篇)

  語言類讀書心得同數學札記相近;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透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並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於經驗總結。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助人為樂的感悟(精選14篇),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助人為樂的感悟1

  教室裡,坐在我前面的,是一個調皮搗蛋的同學,他就是唐聰。唐聰高高的個子,濃濃的眉毛下面長著一雙烏黑髮亮的眼睛,一張嘴就像一把機關槍似的,總是嘰哩呱啦地,不停地說著話。

  唐聰在我們班上可是出了名的。他的字寫得一些大一些小,一點兒也不整潔。有時上課他不聽講,愛說話,常常鬧出許許多多的笑話,讓我們差點兒笑破肚皮。在課間休息時,他總愛招惹旁邊的同學,還好我們都不與他斤斤計較。為此,他可沒少捱過盧老師的批評。

  但是在老師和家長的批評教育下,唐聰漸漸改掉了一些壞毛病,還養成了許多好習慣:積極為班級做事,喜歡幫助同學,勸誡那些上課不聽講的同學專心聽講。

  有一天,我的椅子不小心壓住了唐聰的作業本,我們為這件事爭執了好久。第二天,我們要進行語文考試。在考試時,我寫錯了一個字,我本想拿改正紙把錯字貼住,可我翻遍了書包、文具盒,也沒有找到改正紙。我便想到找同學借,我環顧四周,發現同學們都在專心致志地做卷子,都沒有改正紙,忽然我發現前面的唐聰有改正紙。一見到唐聰,我就怒氣沖天,心想:就算天下的人都沒有改正紙,我也不用你的改正紙。

  可是唐聰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他說:“彭慶宸,你是不是要用改正紙,我借給你就是了。”說著唐聰把改正紙遞給了我。我的怒氣一下拋到了九霄雲外,連忙笑著說:“謝謝了。”

  唐聰的精神真令我敬佩,我也為自己的想法感到慚愧不已,同學之間應該多一些寬容和諒解。以後我要多幫助唐聰,讓他改掉那些壞毛病,學習成績好起來。

  助人為樂的感悟2

  在森林裡,有一隻小老虎,它生來喜歡幫助別人,而它的三個好朋友:小獅子、小鹿、小豬它們恰恰相反,它們喜歡惡作劇。小老虎勸過它們很多次,但它們不聽。

  有一天,小獅子、小鹿、小豬在路上挖了個坑,並在上面鋪了些稻草,讓其它動物掉進去,而它們躲在一邊偷看取笑。

  過了一會兒,有幾隻動物過來了。只聽嘭——的一聲都掉了進去,而它們三個卻在上面幸災樂禍地笑著。小老虎等它的朋友走了之後,就拿出一根繩子放下去,讓掉下去的動物都上來了。大家上來以後憤怒的說:“是誰!是誰!是誰害我們掉進去!?”大家互相看了看都不知道是誰弄的。但小老虎知道,但又怕告訴別人,而傷了朋友。

  那三個動物又挖了一個坑,想讓別人再掉進去。

  就在這時,象警長髮現了它們,並氣沖沖地說:“這次看你們怎麼跑!”象警長的話音剛落,它們三個就像飛出的箭一般的跑了,於是象警長追了上去。就在這一瞬間,它們掉進了自己挖的坑裡。象警長說:“哼!看你們往哪跑,好好反省吧!”

  過了一會兒,小老虎跑了過來,把他們救了上來,告訴它們:“助人為樂是快樂的,而惡作劇只會令別人更加討厭自己!”

  從此以後,小老虎和自己的朋友開始一起幫助別人,也不再惡作劇了。因為它們銘記著:助人為樂是快樂的!

  助人為樂的感悟3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很熱心的喜歡幫助他人的人,有那麼一件事……

  去年我在學校接受慘不忍睹的魔鬼訓練,渾身上下無比疼痛,一步一個腳印地捱到了車站。那天也夠幸運的了,沒過幾分鐘車就來了,人們蜂擁似的擠進車裡,我瘦小的身軀只能當一個弱者排在了隊伍的末尾。車裡人山人海,每個人只有一個豆大的小地方,我懶洋洋地靠在一根柱子上。忽然有一句話從我耳邊穿過,“同學你來坐這裡吧!”我聞聲抬頭一看,是一個十八九歲的哥哥,帶著一副眼鏡,臉上露出著熱心腸的樣子。我沒有底氣地回答道:“啊?在說我嗎?”“是呀!”哥哥說得非常和氣。我推辭道:“謝謝!您坐吧,你的書包明顯比我的沉,而且你倆手還拎著這麼大的袋子,我站著就可以了。”哥哥聽後,表現出了輕鬆的表情對我說:“我一點都不累,再說了,我要下車了,你來坐吧。”邊說邊走向後門去。原來他是要下車了,我果斷地坐到了那個位子上,我什麼也沒有想,就在位子上美美的睡了一覺。我睡醒了之後,就起來準備下車了,可是我走到車門的時候一看,發現那個哥哥還沒有下車,我便不解地問道:“您怎麼還沒下車呀?”他不緊不慢地說:“我到終點站才下車呢,如果不騙你,你估計今天晚上非得疼的不行。我騙你也是萬不得已。”我看著他,眼眶一下子溼潤了。

  哥哥助人為樂的品質值得我學習,人與人是互助的關係,要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去幫助他們。透過這件事我也懂得了應該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道理。

  助人為樂的感悟4

  星期三,一個平凡的日子,可對於我來說,這個日子是開學以來過得最開心的一個日子了。因為,我明白了原來幫助人原來是那麼開心的。

  早上,我早早的起了床,看了會兒書,然後就去了學校。

  到了學校,王江,馮寧正拿著掃把往操場上跑去,我心想:她們肯定去掃包乾區了,現在是秋天了,樹葉落得肯定比以往多了,只有她們兩個掃那得掃到猴年馬月呀,反正現在時間還那麼的早,不如去幫幫她們吧。說幹就幹,我拿著一把掃把就到操場上去了。

  操場上,只見王江和馮寧在掃著樹葉,可樹葉太多了,兩個人根本忙不過來。她們見我拿了個掃把,都是很吃驚,對我說:“你快來呀!我們忙不過來了。”聽見他們讓我幫忙掃地,我早就迫不及待地想過去了。

  樹葉真多,忙得我們是不亦樂乎,我拿著掃把在草叢中仔細尋找著樹葉的蹤跡,不一會兒,草叢裡的樹葉就全部掃到操場上了,“我去那垃圾桶。”我叫了一聲,把垃圾桶拿來了,我用掃把把樹葉一片一片地掃進了垃圾桶裡。馮寧說:“真是太謝謝你了,若不是你,我們才不會這麼快掃完。”

  聽著他們的這句話,我的心比吃了蜜還甜。

  助人為樂的感悟5

  在記憶的腦海裡,有著一個個五彩繽紛的貝殼和一顆顆又大又亮的小星星。但在這其中,有著一顆又最大最亮的星星,它身上的色彩比貝殼還要鮮豔,至今還令我記憶猶新。

  記得那是一個夏天的夜晚,因為是暑假,我才得以自己去公園玩耍。我在家連忙吃完飯,向公園的方向走去。我走著走著,在半路看見了一位老爺爺,只見他穿戴整潔,頭上頂著一頂大帽子,臉上早已佈滿了一條條皺紋,戴著一幅黑眼鏡,手裡握著一根長長的竹竿。這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這位老爺爺是一個盲人。老爺爺正在一步步艱難地走著,那竹竿敲打地面“叭叭”的聲音傳進我的耳朵裡,這讓我想起了前些天晚上因一位司機沒有看清有沒有人,不注意撞死了一位老爺爺,想到了這兒,我便連忙跑過去,輕聲對老爺爺說:“老爺爺,我來幫您過馬路吧。”老爺爺高興地點了點頭。於是我扶著老爺爺,一點一點地走,我都快耐不住性子了,真想拉著老爺爺一陣小跑到達馬路那邊,但我沒有,用著烏龜爬似的速度走著,每一步我都要向兩邊看一看有沒有車,才走一步,過了一大會兒,才走到馬路那邊,我的頭上已經流出了汗來,我把老爺爺送到人少的地方,老爺爺說:“你這個孩子真懂事,長大一定有出息。”我聽後,心裡比吃了蜜還甜。我向老爺爺說了聲再見,就小心地走過馬路,又向公園方向走去。

  那天我覺著天很黑,天上的星星卻十分明亮,眨著那明亮的大眼睛,好象在誇我呢,路旁的小樹隨風晃動,發出“沙沙”的聲響,好象在為我鼓掌呢。那天我玩得十分開心,可以說十年來從未那麼高興,這因為我幫助了別人,可真和那句話一樣: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每個人都獻出一份愛心來幫助別人,我們這個世界該會多麼美好呀!

  助人為樂的感悟6

  人在什麼時候最開心?這個問題讓一千個人回答就會有一千種答案,我認為人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最開心。這一觀點的得來緣自於我坐大巴車的一次經歷。那是一個十分炎熱的下午,我上了大巴車。車上的人很多,十分擁擠。每當有一個座位空出來時總會引起人們的一陣爭搶。而得到座位的人就像得到了一件寶貝似的,緊緊地抱住不肯撒手。車突然停了,害得我差一點摔倒。一個手上提滿東西的老太太十分吃力地上了車,靠住一個扶手站好。在她周圍的座位上坐著幾位年輕人。雖然他們也看到了老人那疲憊的身影,但是沒有一個人想要把座位讓出來,紛紛將頭望向窗外或埋進手中的雜誌。這讓我在心中禁不住開始責備起這幾位年輕人。

  就在這時,一個小孩站起來,用她對老太太說:“老奶奶,您坐在我這裡吧。”老太太笑著說:“謝謝啦,孩子。”小孩說:“不用謝,老師教導過我們,尊敬老人,給老人讓座是一種美德。”可以看出小孩的這一舉動使周圍的氣氛變得十分融洽,同時從他身上所散發出的人性光輝照耀並且溫暖了他人,讓他人能夠得到更好的待遇,讓人感受到這個孩子是美的,他的形象是可愛的,我相信她現在的心情一定很開心。

  我們大家應該幫助別人多一點,自私自利少一點,幫助人後的心情很開心,不信你就試試吧!

  助人為樂的感悟7

  像七色的玻璃折射出七彩的陽光,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優點。有的同學天資聰明,學習名列前茅;有的同學心靈手巧,多才多藝;而我呢?我擁有一顆善良的心靈,因為我樂於助人。

  記得一年前有一天,我放學回家,這時天已經接近黃昏。正當我急急忙忙趕路的時候,突然,我發現前面有一位白髮蒼蒼、臉上佈滿皺紋的老奶奶,恩?這不是13號樓的楊奶奶嗎?她吃力地提著一大筐的蔬菜,走得非常緩慢和艱難,腰都快要彎下去了,而且在她的臉上流淌著一顆又一顆雨點般的汗水。當我看到這種情景時,我非常同情老奶奶,於是想:“要是幫助老奶奶提菜的話,回到家時天就會黑到伸手不見五指;何況,我今晚還有很多作業要做呢。但是,要是我不幫忙的話,楊奶奶就會很吃力,很累,可能她再走幾步就會走不動了。”最後,我下決心要幫助楊奶奶。

  於是,我不顧天色已晚,跑到楊奶奶身邊,說:“楊奶奶,您提這麼重的菜,前面還有很遠的路才到家,就讓我來幫您提菜吧!”楊奶奶聽後,溫和而帶著微笑地對我說:“佳佳,謝謝你,你太好心了。天快要黑了,你還是快回家吧,媽媽正在等你呢。”“沒關係,讓我幫您提回去吧!”於是我一邊扶著楊奶奶,一邊接過菜筐走了起來。過了一會,我感到胳膊開始痠疼,腳好像灌了鉛沉沉的,我好想放下菜筐,休息一會,可是為了不讓楊奶奶擔心,我裝作很輕鬆地繼續走起來。

  十多分鐘後,我提著菜筐終於將楊奶奶送到了家。臨走時,楊奶奶留住我說:“等會。”我看見楊奶奶手裡拿著一把手電筒,“孩子,路上黑,回家時就用它照路吧,一路小心點。謝謝你,佳佳。”“楊奶奶,再見!”

  回家的路上天色已經很黑了,但是,楊奶奶的手電筒發出的光芒讓我路上一片光明,她的關懷驅散了周圍的黑暗,讓我的心裡一片溫暖;而且,因為感到自己做了一件好事,我的心裡喜滋滋的,像吃了一塊糖果。

  我就是這樣一個助人為樂的孩子。我喜歡幫助別人,當我看到在自己的協助下,別人很順利地度過他們的困難的時候,我就會從心地裡湧出一股難以言說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因為我感到了自己對他人的價值。而且,幫助人,讓我們親密地走在了一起,讓我們變得像一家人一樣。助人為樂真好!我願意繼續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七彩的陽光。

  我以前不知道助人為樂的意思,但自從做了學校的志願者後,我對助人為樂深有體會。因為我們學校發現了許多不良情況——兩操做不好,所以學校就選出了二十六位志願者。十四位領操的,六位護綠的,六位禮儀的,我很幸運的擔任了領操的志願者。老師說做志願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我想想就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可真正做起來確實要比想象中,難好幾倍。我們有時為了服務,連作業也寫不成。服務時也難免要碰到一些不聽話的人,有的人知錯就改,而有的人卻屢教不改,還有的人乾脆不做了。做室內操時,他們乘老師不在就一群全都圍著我,都要和我做朋友,不讓我走,不過我機靈得很,看見有一個空隙,馬上衝了出去,他們也不敢去我們三年級的教學樓追我。時間久了,他們都認識我了,每次看見我,就像看見老朋友一樣,都情不自禁的邊喊著我的名字邊追我,而我一見這麼多人撒腿就跑。在我一學期的努力下,一(4)班的小朋友都學會了認認真真的做眼保健操和室內操,而我也很榮幸的被評為“校優秀志願者”。現在每當我看見志願者的牌子就會想起我第一次做志願者的經歷,真希望明年我還能光榮的帶上這個志願者的牌子。在這一段時間裡,我幫助了別人,自己也得到了快樂,這就是我對助人為樂的體會。

  助人為樂的感悟8

  關愛別人就是關愛自己,因為只有你關愛了別人,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別人才會回報你。關愛別人其實就是在關愛我們自己,關愛別人是我們得到別人關愛的前提。愛無刻不在。——題記

  雨一直下,窗外的雨淅淅瀝瀝,一向活躍的我此時也變得安靜。世界彷彿在剎時間凝固,靜謐無聲,只剩下雨水掉落的聲音。

  "慘了,我竟然忘了。"我連忙穿上雨衣,拿著傘,跑出家門。4點30分了,妹妹應該放學了。怎麼辦,妹妹身體剛剛才好,千萬不能淋雨,不然,後果不堪設想。想著想著,我不由得加快了腳步。風雨仍舊下個不停,沒有一絲減弱。"哇,我要媽媽。"一個童稚的聲音吸引了我。我循聲望去,腳步竟不自覺的停了。彷彿身體不聽使喚。不能自已。我的腳步慢慢地移向了那個小孩。"小妹妹,你怎麼了?""我,我,我想回家。"女孩抽搐的答道。"大姐姐,你送我回家,好嗎?"我猶豫了一會兒。"那你家在哪兒啊?來,姐姐揹你回家。"小妹妹似乎有些不好意思。"沒關係。"我沿著小妹妹指的方向,走著走著,總覺得有些不對勁。看著街上來來往往的車輛。呀,妹妹,我竟然忘記了。怎麼辦?不如先把她放下,去接妹妹,再送她回家。不行,做人怎麼能這樣。妹妹是我妹妹,她也是我妹妹啊,還是先送她回家把。我的腳步越發快了。可是老天好像在和我作對,雨更猛了,風也更大了,我也寸步難行,傘也抓不穩。我身上有雨衣,可是她……千鈞一髮之際,腳下一滑,幸好我抓住欄杆,沒有跌倒。可是豆大的雨點在她身上頻頻出現,我急忙脫下雨衣,給她穿上,又繼續向前。我邊跑邊唱:"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怕……"我感覺好像輕鬆了些,安安全全地把她送到了家。慘了,妹妹,我掉頭就跑向了學校。傘,雨衣又忘了拿。在風雨中奔跑。到了學校,教室裡空無一人,我連忙又向家奔去。到了家,我已經變成了落湯雞,全身都溼透了。

  令我一驚的是,剛才的小女孩正在和我妹妹下棋,小女孩身後還站著她的媽媽。再一看,妹妹身上一點雨漬都沒有,頭髮也是乾的。妹妹看著我,說:"姐,你怎麼?"妹妹好像看出了我的疑惑,"隔壁的叔叔去接他的孩子,順便也把我接回來了。她是我的朋友,她媽媽是來謝謝你的,順便送雨衣。"我聽了之後,不由得笑了起來,忙了半天,白忙一場。

  原來助人為樂的事處處可見。彼此的關懷,填補心靈的`空白,彌補生活的遺憾。朋友,伸出你的雙手,讓你靈魂中的閃光點凌駕你生命的道路。

  助人為樂的感悟9

  彭冬霞,女,1963年3月出生,陡溝社群徐村組村民。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無私奉獻,愛心十足”是她的真實寫照。彭冬霞多年來本著一顆無私奉獻的愛心和樂於助人的熱心無私地幫助別人,無論是農忙還是農閒,無論是颳風還是下雨,她每天都要去與她毫無親緣和鄰里關係的徐先珍家,為她家做飯、洗衣,幫她整裝梳理、打掃衛生,多年如一日,從不宣揚,默默無聞,是一位助人為樂的好大姐。

  事情還是得從五年前說起,彭冬霞與徐先珍家相隔約有1公里,當她得知曾經患有風溼和內風溼疾病的徐先珍病情加重,現在不能下床行走,且生活無法自理時,她與丈夫商議以後從百忙之中一定要抽出時間幫助徐先珍,為她家排憂解難。彭冬霞家共有七人,還有已過七旬且身體不好的婆婆,四個孩子都在初中、高中讀書,家庭經濟負擔比較重,她和丈夫共種了14畝地,主要以有才、玉米、蔬菜、棉花等輪茬耕種,勞動強度也較大。儘管如此,她每天天沒亮就起床,煮好早飯,做完自己家的家務後,待天方亮時就沿著河邊崎嶇蜿蜒的土路步行至徐先珍家,幫她家做家務、清理衛生、做好早飯還親手送到臥床不起的徐先珍手上,中餐也是如此,晚上去她家幫她洗臉、洗腳,陪她聊天等。由於徐先珍對自己的生活都難以自理,有時在病痛發作時都想一死了之,不再連累別人和家人,在彭冬霞的耐心勸導下,在彭冬霞從不叫苦叫累的人情幫助下,她非常的感激,堅信要活下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彭冬霞自始至終毫無怨言,這些年連大小便盆都幫她洗刷清理,徐先珍的每月的衛生巾、衛生紙她都給他買好送去?

  星期天徐先珍的.兩個孩子從學校回來,彭冬霞還用自己的錢買菜做飯給兩個孩子加餐,同時還幫兩個孩子洗換衣、鞋等,並且叫兩個孩子要好好學習,不要顧慮家裡的一切。

  由於兩個孩子上大學,徐先珍家的家庭負擔非常重,僅僅依靠丈夫種地根本無法維持,無奈的現實狀況下,徐先珍的丈夫不忍離開了家,將徐先珍交給彭冬霞,孤身一人去北京打工掙錢,彭冬霞主動挑起了她家的重擔,並且對待徐先珍就像親姐妹一樣,每天給她熬中藥,在彭冬霞無微不至的照料下,徐先珍的病情日漸好轉,並且能夠下床行走。多年的精心照顧,多年的心存感激她都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現在徐先珍被丈夫接去北京照顧,臨走時彭冬霞還送她上了去合肥的車,並且一再囑咐她要按時吃藥,一定要把病治好,樹立起重新站起來的信心。

  雖然彭冬霞做的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卻不是常人能夠做到的,用彭玉霞自己的話說就是:“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這是顯然是一句致理名言。錦上添花雖美,但雪中送炭可貴,彭冬霞做的都是一些平凡的小事,可是這些小事一直堅持的做下來,又是多麼的不平凡,就是這些小事,讓我們看到她那顆純美的心。

  助人為樂的感悟10

  “助人為樂”顧名思義,意思就是:幫忙人就是快樂。雖然這句話聽起來、看起來、寫起來都很容易,但真正做起來卻並非易事。助人為樂的模範有很多,數不勝數。如果我為大家說雷峰等人們,大家肯定不用我說都知道吧?!那我就為大家說幾位我們身邊的“活雷鋒”吧!

  他,長相不出眾,學習卻很好。他,永遠微笑應對生活,總是那麼樂觀,那麼幽默。他,總是不走尋常路,總是幹一些別人不會做的事情!他很個性,在路上遇見老師就會像好朋友一樣打招呼。跟學弟學妹們見面似乎很合得來。他經常在食堂裡幫忙在食堂工作的老師們端碗,幹這幹那。這在我們學校就應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看到別人遇到挫折,會像離了弦的箭般第一個衝上去。看到一點紙屑就會撿起來乖乖地放進垃圾桶。有些人或許會以為他像個傻瓜,但我卻覺得他值得我敬佩,正因他和別人不一樣,有著一顆樂助於人的心。

  如果你經常在我們班,你肯定會知道接下來我要說的是誰了。在亂哄哄的教室裡,她總是第一個幫忙做值日。即使這天不是她的值日。在嬉笑打鬧無人管理的教室裡,第一個站起來訓誡我們的是她。即使她不是我們的班幹部。在有人感到無聊到都能睡著的課堂上,最專心聽講的也是她。即使有的知識她可能聽不懂。她的學習成績雖然不是最好的,但我肯定她肯定是最發奮的那一個。他永遠銘記著:“學文學問,不懂就要問!”這句格言。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他會盡自己所能幫忙她、他。

  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周圍有許多類似這樣的“活雷鋒”,他們都是我們值得學習的好榜樣。在此我想對你們說:“幫忙只是舉手之勞,或許正因我們的舉手之勞,人們會順利地度過難關,過上快樂的生活!如果你遇上一個需要幫忙的人,就請給他一點幫忙吧!

  助人為樂的感悟11

  當人們尋找快樂的源泉,不難發現幫助別人是件快樂的事情。其實,助人為樂是的一大美德。人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或者說從上了自己,使自己也得到了快樂。有證據表明,無私的行為能夠增加人們的快樂。

  有這樣一個故事:愛麗斯幾年前因失戀得了憂鬱症,從原來居住的美國東北部移居到中西部來生活。愛麗斯很快就發現,中西部人們的生活習慣與東北部居民有很大的不同。中西部的生活節奏緩慢,民風比較純樸,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和諧。好幾次,她從停車場出來上車道,儘管車道上排著長長的車隊,可是總有人給她讓道。這種彬彬有禮、先人後己的行為,讓她深受。一個早晨,她讓一輛大卡車先行,結果深受的卡車司機後來在路上從後視鏡裡發現愛麗斯的車沒油停下來了,他就停下車取出自己的備用汽油加進愛麗斯的車裡,並“護送”愛麗斯到附近的加油站加足了油,後來這兩個年輕人竟然喜結良緣。愛麗斯的憂鬱症也從此不治而愈了。

  這聽起來很像個浪漫的電影故事,學家卻認為其中蘊含著深刻的科學道理。美國一家學雜誌發表了一個大型問卷的調查結果,發現經常幫助別人的人明顯比不樂於助人的人快樂;從精神病學的角度來看,前者患憂鬱症的可能性要比後者低得多。研究人員由此得出結論,養成助人為樂的習慣是預防和治療憂鬱症的良方。助人為樂的結果往往是雙贏,既幫助了他人,同時也留給自己一份金錢買不到的快樂。

  助人為樂的感悟12

  助人為樂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閃光點,亦是做人的道德。

  助人為樂,是正直善良的人懷著道德義務感,主動去給他人以無私的幫忙,並從中感到快樂愉快的一種道德行為和道德情感。我國古代先賢們有許多關於助人為樂、成人之美的處世格言,如“忽已之慢,成人之美”,“貴人而賤已,先人而後已”,“趨人之急,甚於已私”,“憫濟人窮,雖分文升合亦是福田;樂與人善,即隻字片言皆為良藥”。兩千年前墨子就倡導:“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其意思是說,對別人有利的事,即使從頭頂到腳跟都受到損傷,也要幹。這種精神發揚到此刻,就是我們所提倡的“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精神。

  助人為樂要有一種忘我的奉獻精神,並要把它貫穿在自己的生活中,作為為人處世的一種準則。當見人遇風險時,要先人後已。《三國志·蜀書》中有句名言:“每有患急,先人後已。”它要求人們,臨危不懼,見義勇為,這是助人為樂最高思想境界的體現。《世說新語》上記載著這樣一則故事:華歆、王朗二人一齊乘船避難。半途遇有一人想要搭乘便船,華歆感到很為難。王朗說:“幸而船上還有空餘,為什麼不許可呢?我們要多做幫忙人的好事才對。”這個人上船後不久,就聽到後面殺氣四起,原來是盜賊追來了。只見盜賊離船越來越近,在這事態險惡之時,王朗想拋棄之後的這個人,但是華歆說:“我原先之因此猶豫,正是正因思考到這種狀況,既然已經理解他的請託,怎樣能夠正因形勢危急而見死不救呢!”最後,他們最後使那被盜賊追趕的人獲救。

  見人遇到災難時,要排他人之憂。我國古代名醫華佗,不僅僅醫術高明,而且醫德高尚。他的助人為樂精神感動了許多人。華佗行醫不像當時其他醫生那樣,必須要病家尋上門來才給醫治。他經常是主動去給病人治病。為減輕病人的痛苦,他常常跋山涉水,餐風宿露,到幾千裡、上百里以外去給人醫傷治病。有一次外出看病回來,天已經很晚,途中碰到一個人蹲在路邊呻吟,他就主動走上前去詢問。路人說:“肚子突然痛得厲害,什麼東西也不想吃。”華佗就在路旁為他診斷,告訴他說:“你肚子裡有蟲,可向附近小店要三小杯醋酸,喝下去就會好了。”那人照辦,果然肚子不疼了。當這位病人要感謝時華佗時,華佗卻連名字也沒有留下就走了。類似這樣的事情在華佗的一生中不知有過多少次,經他搶救而生存下來的病人不計其數。

  一個人,在助人為樂的道德實踐中,會自然地使思想道德境界得到昇華。正如列夫托爾斯泰所說:“一個人給予別人的東西越少,而自己要求的越多,他就越壞。”世界是個展覽。我們從人品的“展覽”中看到:世間的助人為樂者都不是庸庸碌碌、自私自利之徒。

  要做到助人為樂,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快樂觀,把為他人謀福利當作自己的義務和快樂;其次,要樹立正確的處事觀,遇事要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再有,要樹立正確的知行觀,要到社會的大課堂中去鍛鍊、去實踐,在千百次的實踐中去鑄造自已良好的道德品質。

  一個人的潛質有大小,但是有了助人為樂的品德,就能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助人為樂的感悟13

  在寒假放假期間世園會就進行了志願者招募,在那時我就報了名。這次志願者服務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我是有多麼幸運可以參加這次志願活動。

  世園會的半壓力測試,全壓力測試,園內志願以及園外志願這些地方都有我的身影。園內的每一寸土地都用一步一個腳印步印遍,甚至每個館,每個崗亭之間的距離需要多長時間我都瞭然於胸。

  志願者的一天是非常辛苦的,在我崗亭之外來往的遊客問的問題千篇一律。“小夥子這個館怎麼走啊”“附近有衛生間嗎”“最近的出口在哪兒”“最近的擺渡車在哪兒可以坐”對於這些問題我們都會不厭其煩的熱心回答。一天的志願者下來是疲憊的但是當我回答完遊客後他們說得那聲謝謝頓時感覺是值得的。讓我記憶深刻的還是一天中午,在我解答了兩位遊客的問題後他們放下了兩瓶礦泉水,當時還鬧出了誤會我說“這裡不能寄存東西抱歉”然後他們的下一句話讓我心裡暖暖的讓我一天充滿了動力“這是給你們的,你們很辛苦”。這是對我們志願者們的肯定。

  一次在園外志願的時候,一位小朋友在園內頭磕出了一條傷口,她的家長就找到了我們尋求幫助。那是志願這麼多天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當看到家長們的著急,再加上小朋友一直在哭說不緊張是假的,但是我知道我不能這樣,我們拿出了醫療包運用志願者培訓所學到的知識進行了處理,由於傷口過大我們只能進行簡單的消毒跟止血,最後她的家長在我們幫其止血後帶著孩子去了醫院。

  助人為樂的感悟14

  劉秀峰,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名字,卻在經過感動眾人的一件件事蹟中被人們所熟知。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幫裡互助、融洽的鄰里關係,不僅是我國的優良文化傳統,更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要求。在頭屯河農場綠洲街南社群有這麼一個人,他關心照顧外來務工人群,幫助鄉親友鄰,他用無私愛心感動著人們,用行動影響著大家,在綠洲街南社群只要提起他的名字鄉親們無不稱讚。他就是劉秀峰,一個平凡而又淳樸善良的乾瘦老人。

  劉秀峰老人今年71歲,從山東老家來到頭屯河農場多年,曾經在農場林場工作,後來又在農場一連種植啤酒花,作為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骨子裡滲透著與生俱來的真、善、美。在平日裡,左鄰右舍不管誰家有困難他都跑前跑後、問寒問暖,幫助解決。生活中,誰思想上有了疙瘩,他總是想方設法幫助解開,對於一些困難戶,老人總是送去衣物,日常用品,他將自己全身心的愛給予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同時,也得到了居民群眾的讚揚,在社群,大家都去親切的稱劉秀峰老人“劉熱心”。

  每天下午走進劉秀峰老人的小院,你都會看到幾個揹著書包小孩走進小院,親切的問劉爺爺好,慈祥的老人總會撫摸著每個孩子的頭,詢問今天的學習情況,不知情況的人會認為這只是爺爺關心疼愛小孫子的溫情畫面,細細打聽了解才知道,老人和這群孩子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只是房東和出租戶的關係。

  2014年5月3日,對於大都數人來說是休息渡假的好日子,但對於劉秀峰和自己老伴以及他們的房屋出租戶謝怡林來說,卻難忘而痛心,5月3日下午,正在工地幹活的謝怡林突然接到農場派出所電話,說他的兒子在和鄰居幾個孩子玩火時,他的孩子被火燒傷,情況嚴重,希望他趕緊回來,聽到噩耗的謝怡林急忙趕回到自家的出租房,看到謝怡林滿頭大汗在出租房裡找東西,劉秀峰老人也急忙去問出什麼事情,最後瞭解得知謝怡林6歲的兒子謝存華被火燒傷,劉秀峰老人立即讓老伴取一千塊錢給謝怡林,並囑咐小謝有什麼困難就打電話,家裡他先幫忙照看。看到謝怡林奔赴醫院去看孩子的著急的背影,劉秀峰老兩口自責今天太忙沒有將孩子照顧好。謝怡林一家從四川老家來新疆打工六年,由於劉秀峰老人的善良、熱心,謝怡林一家一直租住劉秀峰家房子,沒錢交房租,劉秀峰也不催要,謝怡林之子小謝存華從一出生就住在劉秀峰家,如今也有6年,看著小謝存華長大的劉秀峰老人早已把小謝存華當成了自己的親孫子。小謝存華的事情讓老人傷心不已,老兩口正在商量著去醫院看看他們的“孫子”,希望能為孩子再做點什麼。

  關於劉秀峰的事蹟還有許多許多,謝怡林一家只是其中之一,頭屯河農村綠洲街南社群位於城鄉接合處,社情比較複雜,社群大部分都是來疆務工的流動人口,這些人群一般生活艱難,劉秀峰老人就經常給予他們幫助,加之社群人口眾多,環境衛生工作量大,劉秀峰老人就義務幫助社群檢查社群環境衛生,並向其他居民宣傳環境衛生的重要性,教導其他居民愛護環境。

  劉秀峰老人時常說 “鄰居的小困難不幫助,就會變成大困難,誰家沒個困難,有困難大家都來幫襯一下就可渡過難關,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他身上體現了一種鄰里互助友愛,十幾年堅持包攬困難戶的大事小事,建立和諧社會需要他這樣的熱心人。

  用平凡生活的點點滴滴詮釋著一份大寫的愛,劉秀峰用獨特的方式實踐著,豐富著“鄰里和睦、社會和諧”的內涵,這份濃濃的鄰里真情,構建了我們溫馨和諧的新家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