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生觀後感心得體會(精選12篇)

中國醫生觀後感心得體會

  一、什麼是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後所寫的感受性文字。語言類讀書心得同數學札記相近;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透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並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於經驗總結。

  二、中國醫生觀後感心得體會(精選12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醫生觀後感心得體會(精選12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醫生觀後感心得體會1

  看完《1921》隔天去看《中國醫生》,其實是抱著肯定會有失望的心情去看的,畢竟這個題材的電影現在想要拍的寫實又深入不現實。

  結果看完感覺還不錯,雖有瑕疵,也瑕不掩瑜。本片個人評分三顆星,括弧黑體加粗及格。

  這是一段我們都親身經歷的歷史,並且在疫情尚未結束的今天,這段歷史還在繼續,並未寫好結局。

  上層視角是電影中段進入的調查指導組,中層視角是本片大篇幅描寫的金銀潭醫院的醫護,下層視角是佔稍小篇幅的快遞小哥,病人等普通民眾,總體佔比讓人可以接受。

  張涵予的表演自然是影帝級別的正常發揮,朱亞文表現出了一個不同於刻板印象的雅痞醫生,易烊千璽和張子楓有松有放,可以接住戲,亮點是袁泉。這幾年我沒有特別關注過她,只看過她演的幾部電影,我發覺她似乎從一個偶像演員成功的轉型了。她表演自然真摯,渾然天成,除了眼睛和肢體,連毛孔都有感染力,有趙薇和周迅當年的那股靈氣,並且似乎比她們兩個更進了一步。

  可能是閱歷和內涵的積累,她身上多了一種悲天憫人的慈祥感,這種感覺在《中國機長》和《中國醫生》中特別明顯。這是不同於趙薇,周迅,孫儷他們在愛情片或者文藝片裡的靈動,它是一種安靜柔軟而有力量的女性魅力,或者說是更貼近東亞女性精神核心的演繹。

  歐豪在《1921》和《中國醫生》中的表現一如既往,他在主旋律的路上一路狂蹦,似乎找到了財富密碼。從《烈火英雄》,《中國機長》,《八佰》《金剛川》再到這兩部電影,沒想到我居然也看過他這麼多部電影了,當初發微博那個他似乎是上個世紀的事了,他的表演不是說不好,只是說還不夠好到超過其他人的地步。他可以擔得上一個男三號,還不夠單獨撐起一部片。

  這部電影從演員的表演上討論是完全及格的,算有誠意且對得起票價的作品,它有細節有多方視角,還原了疫情開始時緊張恐慌的醫院現場。如果要說缺點,一是插入中醫,二是易烊千璽後期生病的那一段劇情略微突兀,三是沒有對歷史的反思。

  學習歷史是為了反思歷史,而不是僅僅為了歌功頌德,如果都沉迷於拍馬屁和喝彩,不反思不吸取教訓,最終喪事都會喜辦,留下一地雞毛。這部電影在宏大敘事中稍微有關注渺小個人,沒讓他們淹沒,但也僅限如此。

  第三點對於別的電影其實屬於苛刻的要求,畢竟現如今,要上映的綜藝節目哪怕一句無關痛癢的歌詞都會被打成諧音字,更何況電影。我當然知道現在不是可以拍出《霸王別姬》和《讓子彈飛》那種藝術上雅俗共賞,叫好又叫座,思想上也有批判反思的年代了。但是劉偉強既然導了《無間道》,《傷城》,也是《重慶森林》,《旺角卡門》的攝影,這部寫實電影對於他的水平也來說僅僅是平庸之作,居然也好過大陸電影的平均水平了,這一點恰恰就是最有諷刺意味的寫實之處。

  時代的灰塵落下,黃土隴頭送白骨,這一頁終將會被寫下,被銘記。

  中國醫生觀後感心得體會2

  有時主流輿論會習慣性地讚美醫生、拔高醫生,而非以一個普通職業去看待醫生、以普通人去看待醫生,這在不知不覺間會影響一部分公眾對醫生的認知和期待:他們認為醫生就該犧牲自我,認為醫生就應該理所當然地治癒疾病。

  因此,有些人去看病時,是帶著一種消費心理的:我花錢看病了,你就得負責把病給我治好;我把人活著送過來了,人沒了就是你醫術不精、是你把人給治死了,你就得負責……很多醫鬧事件的發生都源於此:患者認為自己花了那麼多錢,醫生卻沒幫自己把病治好。

  但患者錯解了幾個事實:

  一,醫術的進步往往是技術的進步,就像朱良付說的,相比於醫生,科技才是治病的最大力量;

  二,再安全的手術,都可能存在風險,這是機率問題,醫生無法承諾百分百安全;

  三,這世上還有太多不治之症,以現在的醫學技術仍無法攻克。

  歸結起來就是一個認知:醫生並不是萬能的。醫生會盡最大努力去救治患者,但家屬也得有最壞的打算。

  《中國醫生》讓我們看到醫生面對疾病的無力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內科主任孫自敏,談起她職業生涯的“至暗時刻”:“在1990年,做過我們科15年的白血病回顧性分析,做了以後讓人家很悽慘,所有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就剩一個病人,最後那個病人還是不在了,就整個全軍覆滅。也就是我們這麼多醫生工作了15年,等於白乾了,你沒讓一個病人活下來。所以我當時不想當血液科醫生了……醫生再苦,它支援我們的是什麼呢,就是成就感,但是我們沒有任何成就感,病人都死了,你講我們天天在做什麼……”

  《中國醫生》有這麼一刻,它就值得高分,因為它罕見地為公眾呈現了醫生在面對疾病的脆弱和無力。我們太習慣於“最後一刻營救”的神醫傳奇了,可事實上,醫院裡經常有這樣無力的故事,醫生經常要承認自己面對疾病的無力。

  這絲毫不會損耗醫生的職業光芒,相反,醫生這個職業讓人尊敬,就在於醫生哪怕時常被無力感擊中,他們仍選擇直面疾病,與之戰鬥。就像有人說的,我們對於醫生這個職業的尊重,並非醫生萬能,而在於他們代表了人類可以用知識和科學去對抗自身的無常與脆弱性的希望之光。

  氣餒歸氣餒,孫自敏還是迎難而上,她立志要攻克白血病。自2000年起,孫自敏帶領她的團隊進行非血緣臍帶血移植,終於攻克了臍帶血移植中植入率的難題,目前她所在的科室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臍帶血移植中心,給許多白血病患者帶去了希望。

  中國醫生觀後感心得體會3

  看完《中國醫生》,作為一個極其理性的人,這影片讓我流淚三四次,出來影院,天下著雨,我的淚水猶如這雨水長流不止。疫情期間,身邊發生著很多抗疫故事:大年初一,領導就回到單位坐鎮思考部署單位防疫和疫情可能給正常工作以及經濟帶來的影響;我在家不斷重新整理著新聞,關注著國家行動和各地的治理舉措,大年初三中午剛吃完飯躺床上,領導一個電話叫我回去,說防控指揮部緊急抽調我,於是立馬收拾東西回單位,進城要經過好幾個村,可是路都被泥土封死,只能沿著田間小路,想法設法出去,回到單位後立刻去指揮部報到,參與防控任務;正月十二,單位開始參與卡口24小時值班,因為人手短缺,我晚上回來,立刻去往卡口換班,期間天氣惡劣,多日下大雪,但是同事們無一抱怨,沒有退縮。隨著時間的推移,疫情逐步好轉,單位撤回開始輪班工作,我在指揮部和單位兩頭跑,一直持續了51天;各村村民都嚴肅守著卡口,一絲一毫不懈怠。我見證了疫情期間大家的緊張,也看到了廣大幹部、村民的團結,更看到了形勢的好轉與大家的歡喜。我的表妹和另一個我認識的護士也先後參與了隔離酒店的工作,她們也都毫無懼色。他們是真英雄!

  時代需要英雄,時代也產生英雄。《中國醫生》順應時代,見證時代,書寫時代及時代裡的平民英雄。疫情沒有硝煙,危險卻堪比硝煙,沒有醫護人員、廣大幹部、志願者和老百姓,這仗我們不會這麼快結束。回顧抗疫,展望未來,偉大的抗疫精神必定讓我們更加珍惜生活、鼓舞人心。疫情已然過去,仍要居安思危,謹遵防疫規定,保護自身健康。同時,願全社會關心那些疫情下受傷的人,也希望他們站起來更加堅強,祝願世界更好!

  感謝《中國醫生》,感謝疫情中無私奉獻、堅守崗位、配合防疫的人們!

  中國醫生觀後感心得體會4

  好久沒有去過電影院,那天她說一起去看電影,她因為喜歡易烊千璽看了中國醫生這部電影,而我喜歡朱亞文,這部電影讓我感受頗深。讓我感動的不僅是醫生的奉獻與擔當,還有面對疫情下所展現的堅強。

  故事開端和疫情之初爆發一樣,與其說是電影,我感覺像是疫情的紀錄片。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年輕孕婦,曾有過不懂事與醫生鬧彆扭的幼稚,有過不敢插管的膽怯,但更有作為一個母親的偉大:天塌了我也要把孩子生下來。“生命誕生,人類才能得以存續,孩子代表的是未來、是希望。”現實中,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對當時奮戰在一線的醫生們,有多大的鼓舞,我不得而知,但在電影院裡,幾乎是所有人都被感動的稀里嘩啦。

  年輕一代的醫生,曾有過像楊小羊一樣報名時的猶豫,曾有過像年輕女孩對滿臉勒痕和高壓生活的崩潰與焦慮,卻在醫院需要他們時挺身而出。

  生命的意義並不僅在於活著,更在於人類生命獨有的光輝,所能創造出的不朽的精神。環境很絕望,但每個人心中微弱的光聚集在一起更明亮了。於是我在看到醫護人員伴隨著“草原最美的花,火紅的薩日朗”的歌聲跳著可愛的舞終是泣不成聲。

  跟我們一起看電影還有她的妹妹,也是一名醫護人員,我看到她倆被電影情節裡觸動後的淚水……

  假如沒有疫情,就不會一夜之間讓人世間覆沒成煉獄,就不會讓芸芸眾生從享受著生活一下子跌落到“拼命地活著”的窘迫。

  但假如沒有疫情,也就不會有後面那麼多陌生人的相逢、相知、相助,不會有那些來自於平凡人的、震撼人心的戰鬥、犧牲與壯舉。

  在中國醫生的故事裡,人性之美深深地打動了我。疫情過後的現在,我們更應該珍惜當下,珍惜現在的每時每刻。

  中國醫生觀後感心得體會5

  記憶裡是那些意氣風發的少年,穿上白色防護服戰袍,戴上一層層的口罩和手套。奔赴戰場,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一個個不畏艱險、主動請纓的醫護人員感動著我們,全國各地的醫療團隊馳援湖北、全部衝在第一線讓人為之動容。正所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電影裡的劇情讓我為之動容,在疫情居家期間,我們能從網際網路上知道的他們的艱辛,可能僅僅不到一半。現實生活中,那些少女少男用青春去拼命奮鬥,救死扶傷;一層層口罩的勒痕毀去了他們美麗的臉龐,在一層層防護服掩護下被汗水溼透的身體;在過年期間不能回家對親人的思念、擔憂與懊悔;一次又一次送走醫治無效的病人,他們一次又一次面對去世病人的屍體,尊重卻又不甘的鞠躬;面對生離死別卻又無能為力的淚水,面對去世病人家屬脆弱無力的眼淚與包含憤怒的責問……這種心理與生理上的挑戰甚至是摧殘,又豈能是寥寥“艱辛”可以概括的?

  正如同觀看前輩們的革命英雄事蹟一樣,我們以後人的角度俯瞰歷史,已經知道了結局而感嘆他們的偉大,而在現實生活中的白衣天使們與革命前輩一樣,是不能預知結局的,他們明知不一定能迎來勝利,卻固執的忠於職守,才是真正可歌可泣的偉大。

  電影裡最讓我震撼的人物就是張競予醫生,明明已經到了花甲之年卻依舊精神飽滿,面對其他護士嘲笑他的腿走路姿勢,他絲毫不氣餒。身患漸凍症,身體將一天不如一天,慢慢走向終點,可是他卻依舊報有樂觀的心態,冷靜沉著的指揮大家搶救病人,那一句不怕擔責任的壯語:“把病人都送到我這裡來!”有多麼振奮人心、那一句詢問別的醫院“還有空床位嗎?”以便收治自己病重的愛人,就有多麼的無助心痛。正是有無數這樣在疫情平凡而又偉大的人們,社會才從最初的慌亂、互相埋怨到現在的互相幫助、共度難關。正是因為這種信念我們才取得了今天的勝利。

  那些“90後”、“00後”的少年,披上戰袍,奔赴戰場。在疫情肆虐的時代,替我們負重前行,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與青春譜寫了又一代屬於中國的奇蹟與輝煌!

  中國醫生觀後感心得體會6

  有人這樣總結,“時刻在依賴,時常在忽視,時而在抱怨,卻從來不瞭解”是我國醫患關係的真實寫照。《中國醫生》以醫患為什麼無法相互理解為出發點,以平視的目光,讓公眾看到去掉光環、去掉標籤、去掉附麗之後的普通醫生,試著從他們的經歷與付出,去理解他們的艱辛與崇高;從他們的侷限與無力,建立起對醫生的正確期待。

  理解中國醫生,並不是要控訴中國患者。雖然《中國醫生》聚焦於醫生,但從紀錄片的案例和細枝末節,我們也能窺見中國患者的眾生相。在中國,難的不只是醫生,需要理解的,也不只是醫生;除了呼籲患者理解醫生外,我們對患者們做得足夠嗎?

  電影《我不是藥神》裡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叫做窮病。”在《中國醫生》裡的多個案例裡,我們看到的是被疾病拖累、拖垮的家庭,實在令人揪心痛心。紀錄片中那個重度燒傷的老年患者,兒子選擇強行出院,他並非不孝順,他花光了積蓄,但他也非盡全力,因為他採訪中他談到,前幾年買了房子,剛開了個廠,現在賣廠虧大了。

  筆者注意到,紀錄片中的案例,但凡孩子患病,家長都是砸鍋賣鐵、不惜一切,但年邁的.父母患病,成年的子女首先權衡的是錢,是生活是否會受影響。就像徐曄醫生說的,“有時候可能醫術都還沒有碰到瓶頸的時候,就已經遇到人心的瓶頸了。”

  網上有很多人指責燒傷患者的兒子。但恐怕誰也無權指責。在並不富裕的家庭裡,生命的繁衍生息常常是建立在犧牲上一代的基礎上,然後供給下一代;當上有(不止一個)老、下有(不止一個)小,“救不救”不只是良心問題,還是一個有限資源的可持續分配問題。

  因此,不要一味去指責困境中的人的選擇,而不妨思考,人心夠不到的地方,制度可以做些什麼。紀錄片中也透露出太多無解問題:有些病人既沒有醫保也沒有農保,一旦重病就傾家蕩產,該怎麼提升基礎醫療保障覆蓋率?為了讓患者得到更好救治,很多家屬首選大城市的三甲醫院,家屬千里迢迢地陪護身心俱疲,客觀上也造成三甲醫院負擔過重,門診醫生要與患者充分溝通也顯得奢侈,該如何均衡醫療資源?

  患者的“看病難、看病貴”,與醫生的“醫生苦、醫生累”,共同指向的是醫療體系存在的結構性問題,醫生和患者只不過首當其衝,是最直接的受害者。比如跟付出相比,中國醫生的收入水平並不算高,醫生的手術費、診療費很低,醫生的勞動價值沒法體現。醫院為了維持“生計”,常常是透過藥品和醫療器械創造利潤,這就造成了藥價虛高,大型檢查、檢驗價格偏高,沒必要的檢查太多,由此加劇了“看病貴”。

  醫生的苦、醫生的累是真實的,患者的痛苦、家屬的焦慮與無助也是真實的。我們不能要求醫生做聖人,同樣也不能要求患者和家屬做聖人,永遠通情達理、永遠臨危不亂、永遠笑對苦難。相反,我們要理解人性,要尊重人性的弱點,然後不斷透過制度去化解人的難題,讓每一個人哪怕遭遇重大疾病,都儘可能地保持尊嚴和體面。

  但體系的調整總是滯後的,當下仍需要醫生和患者去承擔不盡完善的體系的代價。醫生依舊會很累,患者看病還是會覺得“難”和“貴”,此時醫生和患者能做的、應做的,就真的是多一點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和相互理解了。

  疫情終究會過去,祝願奮戰一線的醫生平安歸來。但我們對醫生的尊崇不應是侷限於一時,而是日常;醫院對於患者的救治與關懷,也不應只有經濟的考量。無論是愛護醫生還是憐憫患者,說到底是對人的本質性關懷,這是一個社會的文明底色。

  中國醫生觀後感心得體會7

  在《中國醫生》第一集《摯誠》中是朱良付對著鏡頭無奈、沮喪又不解地說,“曾經有個老太太,是一個老爺子的家屬,那個阿姨說我想把你撕成碎片,說我把他家老爺子給害死了。我跟那個老爺子我們在病區裡關係很好的呀,他也很慈眉善目,我也不希望高灌注(腦高灌注綜合徵)發生。但他們也知道你是個好大夫,那個老太太一邊這麼說一邊還說,‘我近來高血壓了,你再給我看看’,但是不耽誤她投訴你。”

  心腦血管病是我國死亡人數最多的疾病。發病緊急無前兆,短時間內得不到救治就容易致殘乃至致死,很多大型醫院為此專門設定了綠色通道。朱良付是河南省人民醫院主任醫師、國家高階卒中中心主任,同時也是醫院心腦血管綠色通道的發起者。所謂的綠色通道,按紀錄片中的說法,要像軍隊一樣的,要做到24小時全天候,所有醫生鏈條都是住院值班,才能做到爭分奪秒去搶救患者。片中,一位83歲的患腦梗的老太太,從打電話到搶救,僅僅用了12分鐘。手術結束後,朱良付騎上一輛“小電驢”,匆匆回家吃飯,和大女兒聊兩句天、瞅一眼襁褓中的小女兒,又接到了急診電話。朱良付穿上大衣奔出家門,打車趕往夜色中的醫院。

  “天天這樣作息不規律,工作量大,我有時候就擔心我會突然死掉,但是我不能死,我的家庭責任沒有盡到,我自己的醫療責任也沒有盡到。”朱良付有過對生命的懷疑,更有著“不能死”的決心,“我現在是主任醫師,差不多要用25年才有可能培養出來,我現在44歲,如果我死了,那就是浪費國家資源。”

  《中國醫生》有這麼一刻,它就值得高分,因為它直白又實際地為公眾呈現了醫生在面對疾病的脆弱和無力。我們太習慣於“最後一刻營救”的“驚天逆轉”了,可事實上,醫生是平凡的,醫院裡經常有這樣無力的故事,醫生經常要承認自己面對疾病的無力。

  但,這絲毫不會損耗醫生的職業光芒,相反,醫生這個職業讓人尊敬,就在於醫生哪怕時常被無力感擊中,他們仍選擇直面疾病,與之戰鬥。就像有人說的,我們對於醫生這個職業的尊重,並非醫生萬能,而在於他們代表了人類可以用知識和科學去對抗自身的'無常與脆弱性的希望之光,用平凡鑄就偉大。

  醫生憑藉醫術給患者帶去治癒和慰藉,文藝作品透過故事給社會帶來更多的信任和力量。據說,《中國醫生》紀錄片中的幾名醫生也參與到了湖北新冠肺炎疫情支援的一線隊伍,疫情終究會過去,祝願奮戰一線的醫生平安歸來。

  中國醫生觀後感心得體會8

  當前,全國人民正在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在這場戰鬥中,醫院就是戰場,醫護人員就是戰士。這段時間以來,一個個不畏艱險、主動請纓的醫護人員感動著我們,全國各地的醫療隊馳援湖北、衝在第一線讓人動容。

  正巧這段期間一個名為《中國醫生》系列紀錄片也讓我為之動容,裡面是無數中國醫生用救死扶傷和醫道仁心的故事溫暖著人心,傳遞正能量。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展現出病痛給普通家庭帶來的衝擊,醫生與患者面對共同敵人凝結出的誠摯情感,還有當下醫生們所面臨的挑戰和抉擇,既有在應對疑難和重症過程中的判斷、選擇甚至是冒險,也有面對患者和家屬的耐心、誠懇甚至是無奈。

  疾病無疑是對人類生命最嚴酷的拷問,它所帶來的衝擊不僅是身體和經濟上的,還有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我印象很深刻的是第一集一條很長的鏡頭完整記錄下了朱良付醫生用手機錄音,記錄他與患者家屬手術前的交流告知和環節確認,就這樣短短几分鐘讓我看到了醫生面對醫療過程不確定性的無奈,但這並不影響他在一次次寒夜中從家裡趕來赴急診。

  可這卻讓我們反思,在疫情面前中國醫生格外耀眼,但在平常他們面臨最多的是什麼,是醫鬧,醫患糾紛,他們為了保護自己只能錄音、籤協議,但還是有些醫生為此失去了生命、前程。他們在為我們付出健康和精力,他們在拼盡全力救治患者,他們珍惜每次救助的機會,我們應該更多地理解他們,而不是誤解、鬧事。醫生憑藉醫術給患者帶去治癒和慰藉,醫生、患者、患者家屬是同一條戰線上的戰友,應對付共同的敵人—疾病本身。只有大家一起加油,一切才會變得更好。

  中國醫生觀後感心得體會9

  影片塑造了生動感人的中國醫生群像。大量紀實性段落展現了當下醫生們所面臨的挑戰和抉擇,既有在應對疑難和重症過程中的判斷、選擇甚至是冒險,也有面對患者和家屬的耐心、誠懇甚至是無奈。在第一集中,有一條長鏡頭完整記錄了朱良付大夫用手機錄製他和患者家屬術前交流的告知確認環節,真實表現醫生面對醫療過程不確定性時的無奈,但這並不影響他在寒夜一次又一次從家中趕赴急診現場,在查房過程中他頻頻和患者開玩笑,用最簡單的語句鼓勵患者積極康復。第四集中的孫自敏大夫長期從事血液病治療,她一度因為治癒率很低備受打擊,甚至不想繼續從事這個職業。但也正是這些人間疾苦讓她立志一定要攻克難關,最終帶領自己的科室成為世界上知名的臍帶血移植中心。

  醫生憑藉醫術給患者帶去治癒和慰藉,文藝作品透過故事給社會帶來更多的信任和力量。這些真實、鮮活、普通的醫生,讓影片的彈幕和評論充滿敬意。“我們是同一條戰線上的戰友,我們的共同敵人是疾病本身”,這些質樸的話語由拍攝物件講述出來,更能引起共鳴。可以說,《中國醫生》主動呼應了社會熱點,透過貼近式的拍攝展現了醫療衛生領域的最新成果。同時,影片也弘揚了專業、誠實、信任、勇氣,讓我們能夠切身感受到醫者仁心的力量。這正是危難之際,他們勇於向著“戰場”逆行的原因。

  中國醫生觀後感心得體會10

  今天我們去看了電影《中國醫生》,它的評分有9.5分之高,於是我們就想前往看一看是個怎樣的電影?

  電影講述的是抗疫的醫生們和病人的故事,讓我由衷的體會到當醫生的辛苦和不易,但是他們不怕困難,勇往直前!他們這種精神令我感到敬佩!

  同時也讓我體會到了媽媽的偉大和不易,這部電影裡面拍攝了一個媽媽生孩子的全部過程,我觀看的時候都是捂著眼睛把頭慢慢探出來看的,實在是太嚇人了。每次我問媽媽生孩子疼嗎?媽媽總是笑著回答我一點都不疼,我信了。但是看了這部電影后,我覺得生孩子特別的痛苦,電影裡面的媽媽只生了一個孩子,都那麼痛苦,可想而知我的媽媽生了兩個,那痛苦不就是別人的兩倍嗎?

  電影讓我深深體會到了醫生的艱辛、母親的偉大,還讓我意識到自己是個很幸福的小孩。電影中的一個女孩她的爸爸媽媽因疫情先後去世,在接過爸媽遺物的時候,她哭著問:一個沒有爸爸媽媽的孩子,該怎麼辦?她只是個孩子,我不知道她將如何面對這樣的痛苦。想想我自己的爸爸媽媽每天都陪在我身邊,可以帶我出去玩,我們真應該珍惜每一天的幸福生活。

  最後,我還想致敬所有抗戰疫情的醫生、白衣天使和志願者們,你們與病魔抗戰,勇往直前,救死扶傷,你們的責任和擔當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感謝你們,為我們拼過命!

  中國醫生觀後感心得體會11

  我比較喜歡這部片裡,對人的細緻描寫,片中經常有給演員眼睛的特寫鏡頭,準確來說,是給演員眼神的特寫鏡頭。

  因為影片講述的是金銀潭醫院在抗疫初期的事,在那個非常時期,大部分人都是戴著口罩的。

  所以片中的大部分演員,大部分時間,要麼就是戴著口罩,要麼就是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

  這時候,要想傳達一些情緒給觀眾,一般就會給眼睛特寫。因為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能透過眼神表達出情感。

  其實,平日裡,我坐公交車上下班,我就很喜歡觀察周圍人,觀察他們的表情、觀察他們對周遭人的反應,比如甲揹著大書包擠著乙,乙微嗔微怒又隱忍不發的表情;比如車上上來一個身材姣好、穿著清涼的女子,周遭人或豔羨或嫌棄的打量眼神,我會在想,他們此刻心裡在想什麼,揣摩他們心裡的想法。

  這樣一來,冗長的公交之旅,彷彿也增添了不少樂趣和韻味。(東野圭吾的一部小說《積鬱電車》,對高峰期地鐵裡挨著的每個人的心理進行了一環扣一環的描寫,盡顯這種觀察的樂趣。另外有首叫《十點半的地鐵》的歌,也是類似一個旁觀者對公交上的人群百態進行了獨白描寫)

  但是,除去公交車這個場合,生活中大部分時候,別人的一句話、一個反應,我還來不及琢磨,就轉瞬即逝;或者手頭上有事在做,時間不容許我對別人的一個眼神、一個表情做太多的思考,就推著我急衝衝地往前走了。

  看電影的時候,則不然,你作為一個旁觀者,能夠心無旁騖的去感知這個眼神,並且好電影的節奏也把握得比較好,留給觀眾足夠多的時間去揣測這個眼神、琢磨這個眼神、品味這個眼神。當然前提是,演員的演技也很到位,就靠眼神就能傳遞所有想說的。

  《中國醫生》就有很多眼神傳遞情緒、眼神傳遞臺詞的鏡頭,經常是,一個眼神特寫,並留白一些時間,演員演得多,說得少(相對),給了觀眾很大的感知空間。我挺喜歡這樣的。

  中國醫生觀後感心得體會12

  2020年的一場新形冠狀病毒風波十分的嚴重,這場疾情全球死傷慘重,只有中國的醫生及時治療。

  新冠病毒把醫生再一次推到了最前列,他們是新時代的逆行者。在這場疾情中,醫院就是修羅場,醫生就是戰士!那些醫生從疫情剛開始就已經救人了,其中有一幕何其的震撼人心,當金銀潭醫院院長張競予問誰想參加這次的救治時,所有的醫生都陸續舉手報名,那一聲聲驚天動地的吶感,又是多麼的堅定不移。

  我在這部電影中很崇拜2個人。張競予他的金銀潭醫院只是個傳染病醫院,可他仍願意救治那些患者,甚至把金銀潭醫院所有的醫生都召拿起來,連行政人員都叫來維持秩序。為了拯救那些無辜的生命,全醫院都出動了。物資不夠床位緊缺,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也要救人,實在沒有的話就向其他醫院借;在這危急時刻,全中國上上下下一條心,連到中國研究的外國人都不可思議地問:"你們是怎麼做到讓一千萬個人都居家的?"可這在中國上下一條心來看,簡直是最簡單的事。

  還有就是外賣員金仔,自己的妻子還住在醫院,還有個嬰兒,可他還是堅持為他人送快遞,起初他是不願送的,可一個母親打電話時他聽到了那頭的嬰兒哭聲就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心的驅使下,他也決定為這個社會做點什麼。

  我們應該尊敬那些一線醫生,把他們的付出銘記於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