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線統計圖教案(通用20篇)

折線統計圖教案

  一、什麼是教案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教案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及練習設計等。

  二、折線統計圖教案(通用20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折線統計圖教案(通用2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折線統計圖教案1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規範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94~96頁。

  教學目標

  1、使同學在具體情境中認識簡單的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結構,體會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運用簡單的折線統計圖描述資料。

  2、引導同學根據折線統計圖進行簡單的分析,體會統計與生活的聯絡,感受統計是解決問題的戰略,發展統計意識。

  3、使同學在參與統計活動的過程中,培養與他人合作的態度,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遷移感知

  出示資料。

  4月10日:27℃;4月12日:15℃;4月14日:12℃;4月16日:21℃;4月18日:25℃;4月20日:26℃。

  談話:這是老師收集的近期南京地區最高氣溫的資料。像老師這樣整理資料的方法好嗎?你想怎樣整理這些資料?(根據同學的回答,相機出示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

  提問:你能說說用統計表或條形圖來出現數據有什麼好處嗎?(統計表更清楚,更有條理;條形統計圖更形象直觀。)

  談話:人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經常用什麼方式來表示氣溫變化的情況呢?我們到“金陵氣象”網站去看一看吧!

  登陸“金陵氣象”網頁,檢查有關氣象資訊。(網頁上有大量反映天氣變化的折線統計圖)

  提問:看了這個網頁,你發現了些什麼?

  指出:人們通常用折線統計圖來表示氣溫的變化情況。(揭示課題:折線統計圖)

  出示網頁中反映南京地區近期最高氣溫情況的折線統計圖:

  談話:這個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有什麼不同?它表達了哪些資訊呢?我們先聽一聽氣象播報員是如何介紹近期天氣變化情況的。

  課件播放:氣象播報員依據統計圖介紹南京地區近期最高氣溫情況。(配音: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登陸“金陵氣象”,據“南京近期最高氣溫統計圖”顯示,南京近期氣溫變化較大,4月10日最高氣溫為27攝氏度,14日最高溫度僅為12攝氏度。5天時間,最高溫度降幅達15度。從4月16日起,天氣轉晴,氣溫再度上升。“金陵氣象”提醒各位適時增減衣物,防止氣溫變化引發疾病。)

  提問:你瞭解了哪些資訊?(這幾天的氣溫變化很大。)

  追問:你是透過什麼瞭解到這幾天氣溫變化很大的?(從氣象播報員的提示中知道的;從統計圖中也可以看出來。)

  二、情境延續,讀圖感悟

  1、讀懂圖意。

  談話:看來折線統計圖的用途真不小!你能看懂這個折線統計圖嗎?請同學們先與同桌互相說一說,折線統計圖是由哪幾區域性組成的,它是怎樣表示資料資訊的。

  同學活動,教師組織全班交流(著重引導同學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結構、描述資料的方法等)。

  提問:表示4月12日最高氣溫的點在哪裡?這一天的最高氣溫是多少攝氏度?4月18日呢?

  2、資料分析。

  談話:你能回答下面的問題嗎?自身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說一說。

  出示問題:

  (1)每幾天記錄一次最高氣溫?

  (2)哪天最高氣溫最高?哪天最高氣溫最低?

  (3)最高氣溫上升得最快的是哪天到哪天?下降得最快呢?

  全班交流,讓同學說一說是怎麼看的,怎麼想的。

  3、小結。

  討論:人們在表示氣溫變化情況時,為什麼選用折線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有什麼特點?(不只能夠看出每一天的最高溫度,而且還能清楚地看出一段時間裡氣溫的變化情況。)

  三、聯絡生活,再度感悟

  1、出示本週南京地區最高氣溫折線統計圖。(星期日:24℃;星期一:25℃;星期二:25℃;星期三:22℃;星期四:24℃;星期五:23℃;星期六:26℃。圖略。)

  提問:從統計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談話:假如你是氣象播報員,你想怎樣向大家介紹一週的天氣變化情況呢?

  2、介紹生活中的折線圖。

  提問:你還在哪兒見過折線圖?

  展示課前收集的折線圖(略),讓同學說一說每個統計圖所表示內容,以和從圖中能瞭解到的資訊。

  四、結合活動,動手製圖

  談話:認識了這麼多折線統計圖,想不想自身動手製作一個折線統計圖呢?

  1、製作統計圖。

  師:課前我們收集了跳繩的資料,你能根據統計表(某同學在1分、2分、3分、4分時跳繩個數統計表)完成下面的折線統計圖嗎?

  出示統計圖(沒有描點),教師示範前兩個點的畫法。

  同學嘗試畫圖,並組織交流(讓同學說一說製作折線統計圖時,要注意些什麼)。

  2、資料分析。

  提問:從這幅圖中知道了什麼?

  提問:從圖上看,這位同學跳繩的速度有變化嗎?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追問:為什麼跳繩的速度越來越慢?

  五、實踐運用,課外延伸

  1、提問:這節課我們研究了什麼?你有哪些新的收穫?

  2、出示:南京市xxxx~xxxx年私家車數量情況統計圖。(圖略)

  要求同學根據統計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題略),並組織全班交流。

  完成練習後,提問:看了這幅統計圖,你想到了什麼?

  3、出示:南京市xxxx~xxxx年空氣輕度以上汙染天數情況統計圖(圖略)。

  提問: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同時出示上面的兩個統計圖,提問:面對快速增加的私家車和日益嚴重的空氣汙染,你想到了什麼?

  4、談話:課前老師要同學們收集自身從一至四年級的身高與體重的有關資料,都收集了嗎?你能根據這些資料製作自身的身高或體重變化情況統計圖嗎?

  同學活動,教師參與。

  出示:中國兒童規範身高、體重對照表(略)。

  談話:和規範身高、體重相比,你認為自身的身高和體重怎麼樣?需要注意些什麼問題?

  出示:某地區新增肥胖兒童數量統計圖(略)。

  談話:課前老師還收集到這樣一幅統計圖,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想到了什麼?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課後,自身去查閱有關資料,對感興趣的問題開展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

  折線統計圖教案2

  教學內容:

  折線統計圖(教科書第68頁的例2,練習十一相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了角折線統計圖的特徵和作用,能根據統計圖正確描述有關資料的變化情況,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

  2.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教學重點:

  折線統計圖。

  教學難點:

  正確判斷數量變化趨勢。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

  1.出示統計圖。

  20XX年北京地區新增“非典”病人數量統計圖(4月26日~5月31日)

  (圖略)

  2.回答問題。

  (1)這是什麼統計圖?

  (2)這種統計圖有什麼特徵?

  (3)說一說這裡病人數量的變化情況。

  二、探索新知

  教學例2。

  1.出示課文例題。

  學生認真觀察,分析圖中的數量變化情況。

  (1)、7月份到12月份的月薪逐月上升。

  (2)、7月份:1000元 8月份:1100元 9月份:1170元

  10月份:1240元 11月份:1300元 12月份:1400元

  (3)、8月份和12月份增加較大。

  (4)、兩幅統計圖反映的員工月薪增長情況是一樣的。

  3、初看這兩幅統計圖,你有什麼感覺?為什麼?

  初看時感覺左圖中反映的月薪增加比較大。

  原因:左圖縱軸上每格表示的數量比較小,折線向上的趨勢不明顯。

  右圖縱軸上每格表示的數量比較大,折線向上的趨勢不明顯。

  4、你認為哪一幅統計圖更能準確反映員工月薪變化情況?為什麼?

  (1)、學生彙報自己的看法。

  (2)、說明理由。(左圖每格表示50元,最高1格又表示100元,標準不統一)

  5、說一說你有什麼體會。

  師生共同交流、討論,使全體學生明白:在根據統計圖進行比較,判斷時要注意統一標準。

  三、鞏固練習。

  完成課本練習十一第2題。

  (1)、初看統計圖,你感覺氣溫的變化劇烈嗎?為什麼?

  (2)、月平均氣溫的實際差距有多大?

  (3)、你會製作折線統計圖嗎?根據圖中資料再繪製一個你認為較為合理反映氣溫變化的折線統計圖。

  四、佈置作業

  折線統計圖教案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簡單的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結構,體會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會在提供的表格中製作簡單的折線統計圖。

  2、讓學生體會統計與生活的緊密聯絡及作用,能根據折線統計圖進行簡單的分析或預測,體會統計是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使學生樂於參與統計活動,在活動中培養與他人合作的態度。

  教學重點:

  掌握用簡單的折線統計圖表示資料的方法。

  教學難點:

  根據標尺確定表示資料的點。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事先收集有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例1

  2、分析統計表。談話:你能從這張統計表中瞭解到哪些資訊?

  3、揭示課題。教師邊出示統計圖邊說:為了更便於分析;後來他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還將這些資料繪製成了一張統計圖

  談話:你知道這是一張什麼統計圖嗎?(預測學生能說到是折線統計圖,如果學生不知遭,可由教師揭示)

  教師板書課題:折線統計圖。

  二、合作探究

  1、探究特徵,感悟優點。

  談話、剛才我們在統計表中瞭解的資訊在這張折線統計圖上都能找到嗎?(能)

  那他們為什麼還要將資料製成這樣的折線統計圖呢?(學生可能說到:容易分析張小楠身高的變化情況)

  原來如此,你還能從這張統計圖上一目瞭然地看到哪些資訊?(身高變化情況、各時間段內身高增長幅度)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追問;你能從圖上看出哪段時間身高增長得最快哪段時間身高增長得最慢嗎?請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師加以指導,學生可能會說到比較相差數或看折線的上升幅度。

  談話:那你認為就分析身高增長變化的情況來說,用統計表好些還是用折線統計圖好些?為什麼?

  估計一下張小楠13歲生日時身高大約是多少釐米,說說理由。

  2、聯絡生活舉例。

  你有沒有在其他地方見過類似這樣的圖?(學生應該在生活中見到過折線統計圖、,如病人的心電圖、股票分析圖等,根據學生的介紹可出示相關圖片加深印象)

  教師小結折線統計圖的優點:不但能表示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3、瞭解結構。

  談話:既然折線統計圖能反映資料的變化情況,看了圖,你知道一張完整的折線統計圖應該由哪些部分組成,在製作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再全班交流,教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進行補充,並相應介紹折線統計圖各部分的名稱,在介紹各部分名稱時明確其作用以及畫圖時的注意點:

  (1)橫軸:一般用於標明時間的前後,每個時間段都要平均分;

  (2)縱軸:標明資料,單位長度表示的資料大小要_致,一般最高資料比統計到的最高資料稍高一些(和條形統計圖相同);

  (3)描點、連線:要找準資料,看清橫軸、縱軸進行描點。當提供的資料與縱軸上的資料沒有直接對應時,要把縱軸上相應的一小段平均分後再找點;在點與點之間連線時不能漏掉或連錯。

  (4)標註資料:在所描的點的上邊或下邊寫上資料,不要寫在折線上。

  (5)填寫製表日期。

  三、完成練一練

  統計身高。

  談話:除了剛才我們討論的這些情況外,還有很多資料比較適合用折線統計圖來統計分析。比如我們同學的身高情況。

  課前我們一起收集了自己每學期期末時的身高情況,讓我們一起來試著將它也製成折線統計圖,看看我們的身高增長趨勢如何。

  學生獨立將自己的身高資料製成折線統計圖,並在小組內交流,說說自己的身高增長情況,再和小組內的同學進行比較,說說能從圖上發現什麼。

  對學生意見的預設和對策:

  (1)每個人的身高都在增長,增長的情況各不相同,但大致的增長趨勢是相同的。

  (2)這份統計圖和其他的統計圖有明顯區別,底部從0到110這一段用了折線和虛線。讓學生說說為什麼要這樣表示。指導學生髮現最低身高資料在110以上,省略O到110這段資料可以使110~145釐米之間的每一段放大,使資料的增減變化情況更明顯,而且使統計圖更美觀。

  比較折線統計圖和統計表,你有什麼想法?(折線統計圖不但和統計表一樣可以反映資料的多少,並且比較易於反映幾年中自己身高的變化情況:持續上升,沒有下降)

  四、綜合運用

  練習四第1、4題

  五、課堂總結

  提問: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掌握了什麼本領?用折線統計圖描述資料有什麼優點?製作折線統計圖時要特別注意什麼?

  六、作業練習四第3題

  折線統計圖教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折線統計圖,知道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2.瞭解製作折線統計圖的一般步驟,初步學會製作折線統計圖.

  教學重點

  掌握制折線統計圖的一般步驟,能看圖準確地回答問題.

  教學難點

  弄清折線統計圖與條形統計圖的區別.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教師提問:上節課我們認識了條形統計圖,並學會製作條形統計圖,誰說說條形統計圖有什麼特點?製作步驟是什麼?

  談話引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統計圖.(板書課題:折線統計圖)

  二、探求新知.

  (一)介紹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1.介紹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教師講述:拆線統計圖是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的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描出各點,然後把各點用線段順次連線起來,折線統計圖不但可以表示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夠清楚地表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2.與條形統計圖比較異同.

  教師提問:認真觀察,折線統計圖與條形統計圖有什麼異同點?

  (二)教學制作折線統計圖的方法.

  1.下面是一個病人的體溫記錄折線圖.

  看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護士每隔幾小時給病人量一次體溫?

  (2)這個病人的體溫最高是多少攝氏度?最低是多少攝氏度?

  (3)他在4月8日12時的體溫是多少攝氏度?

  (4)他的體溫在哪段時間裡下降的最快?哪段時間裡比較穩定?

  (5)圖中的橫虛線表示什麼?

  (6)從體溫看,這個病人的病情是在惡化還是在好轉?

  五、佈置作業

  六、板書設計

  折線統計圖

  某地20xx年的月平均氣溫變化情況的統計圖

  折線統計圖教案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用複式折線統計圖描述資料的過程,瞭解複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能看懂複式折線統計圖所表示的資訊,能根據要求完成複式折線統計圖。

  2、使學生能根據複式折線統計圖中的資訊,進行簡單的分析、比較和判斷、推理,進一步增強統計觀念,提高統計能力。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形成初步的統計意識,能運用複式折線統計圖解決問題,會分析統計圖中的資訊。

  教學過程:

  一、回憶鋪墊

  揭題:今天這節課,我們要繼續學習折線統計圖。(板書:折線統計圖)

  二、學習例2

  1、出示例2統計表,你能知道些什麼資訊?

  2、完成複式折線統計圖。

  3、指出:從複式折線統計圖中,不僅能看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而且便於對兩組相關資料進行比較。討論問題。進一步討論:從圖中你還能獲得哪些資訊?

  三、鞏固練習

  (一)完成“練一練”

  1、學生分別看圖,並根據圖下的問題在小組裡交流。

  2、組織全班交流。

  (二)完成練習四的第2、5題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

  (三)完成練習四的第6題

  學生各自在教材上畫出表示兩組資料的折線。

  展示學生的作業,引導互相評價,肯定優點,指出不足;再讓學生根據交流的情況,進一步修改或完善所畫的統計圖。

  引導學生看圖回答問題,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複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四、全課小結這節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和本領?有哪些收穫?

  五、作業

  1、閱讀第27頁結合“為什麼氣溫變化正好相反?”,學生自主閱讀“你知道嗎?”再交流說說理由。

  2、收集從今天起一星期的本地最高氣溫或最低氣溫情況,並製成折線統計圖,預測本地近階段的氣溫變化情況。

  折線統計圖教案6

  教學內容

  複式折線統計圖(教材第106~107頁的內容及第109~110頁練習二十六的第4~9題)。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認識複式折線統計圖,瞭解其特點,根據需要,選擇條形、折線統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資料,並能對資料進行簡單的分析和預測。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密切聯絡,引導學生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歸納複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瞭解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的區別。

  教學難點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統計的理解。

  教具準備

  投影片,小黑板、等。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 學 過 程

  【複習匯入】

  投影出示課本第106頁例2的兩幅單式折線統計圖。(見課本圖形)

  觀察兩圖中資料,你得到了哪些資料?

  學生回答後,教師解說: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的社會。尤其是上海,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就已進入了老齡化。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數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怎樣才能更方便地比較上海的出生人口數和死亡人口數呢?

  生答:我們可以把這兩幅圖畫到一起就好比較了……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複式折線統計圖)。

  【新課講授】

  1.怎樣才能更清楚地表示出兩條不同的折線呢?

  教師用電腦演示畫圖過程(可以用不同的顏色來表示,並用圖例說明)。

  2.學生在課本中畫出死亡人口折線後。提問:複式折線統計圖與單式折線統計圖有什麼不同?著重強調要用不同的線段來分別連結兩組資料中的數。也就是製作複式統計圖時,先要畫出圖例。

  3.引導學生回答教材例2中的問題,從而進一步認識到兩條折線變化的趨勢。

  【課堂作業】

  1.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109頁練習二十六第4題。

  這題是讓學生進一步熟悉複式折線統計圖。練習時,教師讓學生結合甲、乙兩地月平均氣溫的複式統計圖,分析複式折線統計圖包含的資訊,從而瞭解甲乙兩地的`不同氣候特點,然後由學生解決3個問題,再全班反饋。

  2.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109頁練習二十六第5題。學生看圖回答問題,得出7~15歲男生、女生平均身高都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高,但13歲之後的女生的身高增長趨於平穩,增長速度比男生慢。

  3.課餘時間完成第6題。

  【課堂小結】

  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了複式折線統計圖,透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不僅會畫複式折線統計圖,而且還能從複式折線統計圖中獲得許多資訊,並根據這些資訊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課後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板書設計複式折線統計圖

  折線統計圖教案7

  折線統計圖的畫法是在學生已經學過了折線統計圖的認識,知道了折線統計圖不但可以清晰呈現數量的多少,還清晰地表現數量變化的情況,並且可以進行簡單的預測。折線統計圖的製圖原理與條形統計圖是一樣的,都是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的數量,不同的是條形統計圖是用直條的長度表示數量的大小,而折線統計圖是用點的位置的高低來表示數量的大小,而且還把各點用線段順次連線成折線,清楚、直觀地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繪製統計圖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小學生一般不易把握。而小學生學習的主要目的是滲透統計思想,增強統計意識,學會一定的畫統計圖的方法,培養簡單分析資料或作出判斷的能力。因此,我在設計教學時,降低了繪製統計圖的要求。在設計例題教學時,課前先畫好統計圖中的橫軸縱軸的位置資料,讓學生在這幅沒有畫完的統計圖上補充完成,然後出示教材p47頁的例1,帶有變式的半成品統計圖,讓學生體會到橫軸必須是等間隔的標時刻。掌握統計圖的畫法後,緊接著讓學生試著根據給出的例題自己來確定縱軸的資料,從而來判定所畫出的統計圖是否合理。整堂課不要求學生獨立繪製折線統計圖,而是透過小組討論,團結協作來共同完成。這樣可以減輕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的負擔。

  一、教材內容分析

  1.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7單元書114—116頁

  2.提高學生的製圖能力

  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製作方法。

  2.讀懂折線統計圖,屆時統計結果,根據結果作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並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體驗折線統計圖的作用,感受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這個學段的學生製圖能力較差,本節課學生已經認識了折線統計圖的特徵,教師引導學生分組合作繪製統計圖,提高製圖的能力。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學生分組合作,動手實踐

  五、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收集一些折線統計圖、實物投影儀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預設學生行為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

  一、引入

  1、出示114頁第4題的病人體溫記錄折線圖。

  2、小結:這也是一種統計圖,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折線統計圖

  1.學生分組觀察討論:從圖中你能瞭解到哪些資訊?

  2.彙報:剛進醫院時病人正發著高燒。病人體溫最高時是39.5度,最低時是36.8度。……

  二、生活中折線統計圖

  師:同學們,你們剛才從報紙上、網站上、課外讀物等收集到了許多折線統計圖,這說明折線統計圖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那你不想動手製作一幅折線統計圖呢?

  製作步驟

  1、看一看:一幅完整的折線統計圖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2、比一比:折線統計圖與條形統計圖相比,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3、議一議:折線統計圖中的這條折線應該怎樣畫?

  師小結:定寬度、描點、連線、標數量

  1、課前佈置收集生活中的折線統計圖。

  2、請把收集到的折線統計圖拿出來,說說你是從哪裡收集到的,圖中表示什麼內容?

  2、展示交流:每個組推薦一份較好的在全班交流展示。

  3、製作折線統計圖

  4、學生討論收集一些折線統計圖

  三、小組合作動手製作

  老師也在生活中去調查收集了許多資料。

  1、北京地區近六年來的年降水量統計表。

  2、北京20xx年各季度旅遊人數統計

  3、北京20xx年各季度旅遊人數統計

  預測:從20xx年和20xx年的旅遊人數統計圖中,你能預計一下,再即將到來的20xx年的第二季度遊客將達到多少萬人?

  請從三組資料中選擇一組,製成折線統計圖

  評一評:在小組內會軒昂評一評看誰製作的折線統計圖最正確、美觀

  想一想:你製作的折線統計圖中,能向別人傳遞哪些資訊?

  全班展示、評價

  收集了許多資料,例降水量統計表,旅遊人數統計圖

  四、小結師總結本課學習情況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收穫

  板書設計:製作折線統計圖

  定寬度、描點、連線、標數量

  折線統計圖教案8

  一、說教學內容

  這節課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資料的基本方法,會用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來表示統計結果的基礎上,又一次認識一種新的統計圖單式折線統計圖。單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除了可以表示一個數量的多少之外,最主要的作用是表示一個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本課內容又為以後的複式折線統計圖作準備,透過正確地認讀統計圖,為今後的統計圖分析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1、在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認識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初步瞭解繪製統計圖的過程。

  2、根據折線統計圖,學生能描述,分析資料,解決問題,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3、根據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會根據資料的變化,學會預測問題的結果

  二、說教學程式

  (一)引入

  以學校氣象小組測得了20xx年上海市月平均氣溫的變化情況為材料引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有效教學資源。

  (二)開展活動,解決問題

  教師敘述:為了清晰地表示出每個月平均氣溫變化的情況。他們將這些資料繪製成了條形統計圖。(課件出示條形統計圖)在這張條形統計圖上,你們又瞭解到哪些資訊?讓學生仔細觀察,思考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在討論交流中解決問題。透過問題:折線的上升說明什麼?折線的下降又說明什麼?從而突出折線統計圖不但可以表示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這一特點。

  (三)強化應用

  透過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冊P38 A級部分內容來加深對摺現統計圖的認識,並進一初步做出預測。鞏固練習中嘗試獨立思考交流。此題檢驗學生是否看懂折線統計圖,作出簡單的分析;又訓練了學生的語言、思維的能力。

  三、說目標達成

  折線統計圖從學生觀測氣溫這個生活情境中來,使學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看懂折線統計圖,會根據折線統計圖上的資料去分析、預測事件的發展,並且使學生體會到折線統計圖的優勢和作用。

  在觀察、比較中,體會到了折線統計圖的優勢:不僅能清楚地反映資料的多少,而且能更好地看出資料的增減變化情況,培養了學生的統計意識。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表及裡認識,培養學生的思維也應是由淺入深。在學生認識了折線統計圖的結構後,教學觀察折線統計圖時,我分了二個層次讓學生思考。第一,讓學生觀察表格,能得到哪些直接資訊。學生能看出圖上所顯示的資料及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這是表面的資訊。第二,讓學生思考根據這些資料組織起來的有聯絡的資訊。如:氣溫升得最快是幾月到幾月?降得最快呢?這些問題是需要學生根據資料分析、思考才能得出的。

  四、說教法

  針對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以及他們現在的知識水平。我主要採用了演示法、練習法等教學方法,讓儘可能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藉助課件演示展示知識的生長過程。一開始出現的統計表,根據統計表又繪成了條形統計圖。(這些前面學生已經學過)然後將條形統計圖進行變魔術,讓一個個的長條隱去,只剩下最上面的一橫,後來索性縮成一個小點。最後再將這些高高低低,錯落有致的點用線連線起來,就變成了一幅折線統計圖。用課件演示線段的的上升、下降及傾斜角度決定增減幅度的特點,從而突破畫圖和歸納折線統計圖特點這一教學難點。

  五、說學法

  本節課的學習著重讓學生體會生活中的統計圖,用統計圖解決問題的過程。我透過氣象小組測得的20xx年上海市氣溫情況引入,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數學,使學生體會到觀察、概括、想象、遷移等數學學習方法,在師生互動中讓每個學生都動口,動手,動腦。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六、說板書設計

  我設計的板書既簡潔明瞭,又一目瞭然,體現了這一節課的重點與難點。但粉筆字寫的不好,需要加強。

  折線統計圖教案9

  教學目標

  1、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並知道其特徵。

  2、初步學會繪製單式折線統計圖。

  3、能從單式折線統計圖中發現數學問題,同時能夠依據資料變化的特徵進行合理的推測。

  4、透過對資料的簡單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會看單式折線統計圖,能夠從圖中獲取資料變化情況的資訊。

  教學難點:繪製單式折線統計圖。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激趣促學

  提問:小朋友們知道2008年第二十九屆夏季奧運會在哪裡舉行嗎?(北京)

  師:那你知道在過去的幾屆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獲得金牌的情況嗎?

  教師出示:24屆奧運會獲5枚金牌;25屆奧運會獲16枚金牌;26屆奧運會獲16枚金牌;27屆奧運會獲28枚金牌;28屆奧運會獲32枚金牌。

  提問:這樣表達大家認為好嗎?為什麼?

  教師:大家提出了自己的理由,那我們還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表示?

  學生:統計表、條形統計圖

  教師投影出示:

  提問:從這統計表中你能獲得哪些資訊?(教師引導學生探討)

  二、探究新知,強化技能

  1、教師出示完整的單式折線統計圖

  教師:除了用條形統計圖畫以外,我們還可以這樣畫,看看和剛才的統計圖有什麼不同?你能給這種統計圖起個名字嗎?

  讓學生髮揮想象自由闡述,教師小結: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折線統計圖(教師板書課題)

  2、觀察這幅折線統計圖有哪些要素?

  學生觀察後回答:標題、橫軸、縱軸、線段、單位長度等

  3、掌握折線統計圖

  提問:你能從這張折線統計圖中得到哪些數學資訊?

  教師讓學生同坐之間交流,然後集體彙報。

  4、比較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異同

  提問:今天學習的折線統計圖與以前的條形統計圖有什麼異同?哪個能更好地反映我國奧運代表團奪取金牌數的變化情況?為什麼?

  學生充分探討,然後教師小結:折線統計圖能夠清晰地顯示資料的增減變化規律。

  5、聯絡實際生活舉例論證折線統計圖的優點

  提問:你有沒有在其它地方見過類似這樣的圖?

  學生回憶在生活中見到的折線統計圖,如股票分析圖、病人的心電圖等,根據學生介紹可出示相關圖片加深印象。

  6、繪製折線統計圖

  教師:折線統計圖有這麼大的優點,那怎樣畫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它的畫法。

  讓學生開啟課本看第110頁例2,教師課件出示“陳東0~10歲身高情況統計圖”。

  提問:觀察與前面的折線統計圖有什麼不同?

  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理解縱軸上0~50釐米用折線表示的意義(在繪製折線統計圖時要注意選擇正確而合理的刻度)。

  教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繪製折線統計圖的方法,先確定位置再描點,然後再將這兩點連成線段。(教師課件演示0歲~2歲的描點、連線過程)

  提問:你能把這張折線統計圖完成嗎?

  讓學生按照教師的方法在課本上繪製折線統計圖,完成後教師課件演示繪製的完整過程,同時選取部分同學繪製的折線統計圖在實物展臺上展示。

  三、全課總結,構建模型

  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新知識?你有什麼收穫?

  學生自由闡述自己的想法,教師適當點撥。

  四、鞏固拓展,內化新

  1、收集從今天起一星期的本地最高氣溫或最低氣溫情況,並製成能折線統計圖,預測本地近階段的氣溫變化情況。

  2、完成課本第112頁練習十九的相關習題。

  課後習題

  完成課後練習題。

  折線統計圖教案10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折線統計圖,知道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2、能看懂折線統計圖所表達的資訊,並能根據數量的變化趨勢作出適當的推測。

  3、使學生樂於參與統計活動,在活動中主動與人合作,感受到統計與生活的聯絡,體會統計在日常生活裡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初步認識折線統計圖,知道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看懂折線統計圖所表達的資訊,並能根據數量的變化趨勢作出適當的推測。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1、學校氣象小組測得了20xx年濟南市月平均氣溫的變化情況如下:

  課件出示條形統計圖

  師:從條形統計圖中的直條的長短可以看出氣溫的什麼?

  師:條形統計圖可以反映出各個資料的多少。

  2、折線統計圖的引入:

  師:從條形統計圖能夠清楚地看出每月平均氣溫值,並能直觀地比較每月平均氣溫的大小,但不能直觀地反映每月之間月平均氣溫的變化情況。

  師:用怎樣的統計圖能夠直觀地反映每月之間月平均氣溫的變化趨勢呢?

  3、揭示課題:認識折線統計圖

  二、新授

  (一)探究一

  1、認識折線統計圖(課件出示折線統計圖)

  (1)在折線統計圖中看到了一些什麼?

  (2)介紹橫軸與縱軸、刻度

  師:橫軸表示什麼?縱軸表示什麼?(月份、溫度)

  師:縱軸上的1小格表示多少℃?(1℃)

  (3)折線統計圖與條形統計圖的比較

  相同點:橫軸與縱軸

  不同點:直條表示數量、點表示數量。

  (4)看資料師:20xx年3月濟南市的平均氣溫是多少℃?

  你是怎樣看的?(先看橫軸、再看縱軸)(11℃)

  師:哪個月的平均氣溫最高?(7月)

  (5)看上升與下降幅度

  師: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幾月和幾月之間?上升幅度表示什麼意思?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幾月和幾月之間?

  你是怎樣知道的?(看折線越陡峭程度)2~3月,3~4月

  師:平均氣溫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幾月和幾月之間?(10~11月)

  師:可以透過折線的升降來看統計量變化的情況。

  (6)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折線統計圖來表示氣溫等數量的變化情況,透過圖中折線的升降來反映數量增減的變化趨勢。

  (二)探究二

  快去看“科技展”!

  你能獲得哪些資訊?

  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數量變化趨勢

  中小學生參觀科技展的人數有什麼變化?

  在這裡又一次說明折線統計圖有什麼特點?

  折線統計圖主要透過折線的起伏,來清楚的表示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總結:在折線統計圖中,為了清晰地看出變化的情況,常使用省略號省去空白部分。

  “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它們各有什麼特點(優點)?

  (1)“條形統計圖”主要反映的是數量的多少;

  (2)“折線統計圖”,不僅能看出數量的多少,而且還能體現數量的增減變化。

  三、鞏固練習

  1、說一說:某地區一天室外氣溫情況統計圖

  它們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1)相同:都反映一天各個時刻氣溫的高低情況;

  (2)不同:折線統計圖還更能反映一天中氣溫先上升後下降的變化趨勢。

  2、比一比:

  當然是折線統計圖!

  3、選一選:

  (1)某廠長想了解今年每個月生產

  增減變化情況,那生產科長該製作。

  (2)某數學教導主任想了解期中測試各班每個分數段的人數,進行比較分析,每班數學老師會製作。

  A。統計表B。條形統計圖C。折線統計圖

  4、用一用:

  (1)哪個月的平均氣溫最高?哪個月的平均氣溫最低?

  (2)哪兩個月的平均氣溫上升得最快?哪兩個月的平均氣溫下降得最快?

  5、猜一猜:

  下面的圖誰說得對?為什麼?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

  總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折線統計圖,知道了使用折線統計圖可以表示氣溫等數量的變化情況,透過圖中折線的升降來反映數量增減的變化情況,折線越陡,變化越大。

  折線統計圖教案11

  教學內容:

  課本第37頁例2;練一練;《作業本》第17頁。

  教學目標:

  1、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掌握折線統計圖的繪製方法和步驟,初步學會繪製折線統計圖。

  2、理解折線統計圖中所表示的資料的意義和數量關係的變化情況,能根據折線統計圖對數量的變化過程作簡單的描述。

  教學重點:

  使學生了解折線統計圖的格式和作用,培養學生分析資料的能力。

  教學難點

  使學生初步學會折線統計圖的繪製方法,並能在教師幫助下進行繪製。

  教學過程:

  一、學習折線統計圖的特徵

  出示:反映同一統計內容的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各一幅(圖略)。

  1、請學生觀察: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1)學生觀察統計圖,同桌或小組討論。

  (2)彙報交流。學生說出自己的,觀察結果,師生共同評價並概括出:相同的地方:都有標題、單位、製圖日期和縱橫軸;

  不同的地方:條形統計圖用直條的長短來表示數量的多少,而折線統計圖是用折線上的點來表示數量的多少。

  2、討論:比較一下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你覺得折線統計圖有什麼不同於條形統計圖的特點為?

  (1)學生討論。

  (2)反饋交流,師生共同討論明確:折線統計圖不但可以表示出各種數量的多少,而且還能清楚地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情況。

  3、想一想:透過剛才的比較,你覺得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在製作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你會畫折線統計圖嗎?

  二、學習折線統計圖的製作

  1、出示例2:某地20xx年各月平均氣溫

  (1)思考題:根據題目中的最高平均氣溫,縱軸上1格表示幾度較好?那麼縱、橫軸各要畫多少長?

  (2)學生嘗試繪製統計圖,教師巡迴指導。

  2、反饋交流。(投影儀)

  (1)展示作品(2)說說製作過程(3)教師概括製作方法

  三、讀圖練習

  1、從圖中可以看出:哪個月的平均氣溫最高?哪個月的平均氣溫最低?

  2、哪兩個月之間的平均氣溫上升最快?哪兩個月之間的平均氣溫下降最快?你是怎麼看出來的?說說你的方法。

  3、你能否說說這個地方20xx年全年氣溫的變化情況?你認為全年氣溫變化的轉折點在哪裡?

  4、你還能從圖中想到什麼?說給其他同學聽一聽。

  四、練習(讀圖與畫圖)

  1、試一試。

  2、練一練。

  折線統計圖教案12

  [設計意圖]

  資訊社會已經到來,資訊的獲取、分析處理將成為現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的標誌。本課正是基於這一理念,選擇具有豐富現實背景的學習材料,學生了解了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作用後,在應用部分設定了分析資料、處理資訊的練習題,以培養學生根據資料、影象分析事物並作出合理推斷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初步學會折線統計圖的繪製方法。

  2、能分析折線統計圖,培養學生利用資料、影象分析、判斷、預測問題結果或趨勢的能力。

  3、讓學生體驗折線統計圖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培養正確的數學觀,並透過相互交流、討論,培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出示:條形統計圖

  (1)某電影院上月各類影片觀眾人數統計圖

  (2)新芽書苑20xx年3月第一星期故事書銷售情況統計圖

  2、提問:你已知道了條形統計圖的哪些知識?

  3、現實生活中還有另一種統計圖,你見過嗎?出示:折線統計圖。

  (1) 上虞電影院20xx年(1~6)月觀眾人數統計圖。

  (2) 百官鎮一農戶96~20xx年人均收入統計圖。

  二、展開:

  (一)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1、四人小組討論;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1) 學生自由討論交流。

  (2) 這兩類統計圖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2、結合條形統計圖的特點,歸納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3、從折線統計圖上我們能看出數量的多少嗎?還能瞭解到什麼?

  4、結合課本進一步深入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二)折線統計圖的繪製。

  1、你認為哪幅條形統計圖用折線統計圖來繪製更合適?

  2、小組討論:把這幅條形統計圖繪製成折線統計圖你有什麼辦法?

  A、小組討論 B、彙報 C、提問:繪製的關鍵是什麼?

  3、學生嘗試繪製。

  (1) 出示“我們的調查資料”。

  (2) 想一想,哪幾組資料用折線統計圖繪製比較合適?

  (3) 請選擇其中一組資料繪製。

  (4)小組交流繪製情況,分析增減變化的情況,並 推斷髮展趨勢。

  (5)大組交流繪製情況,並糾錯。

  三、應用

  1、出示:體溫變化情況統計圖,提問:看圖後,你能推斷出什麼?

  2、出示:百官鎮一農戶96~20xx年人均收入統計圖。

  思考:A、看圖後你有什麼感受?

  B、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3、對比練習:

  (1)出示:“吉祥鞋店20xx年涼鞋、棉鞋銷售情況統計圖”。

  思考:A、兩種鞋的銷售趨勢分別怎樣?

  B、你有什麼建議?

  (3) 出示:兩家游泳衣專賣店的銷售情況統計圖。

  思考:A、比較這幅圖,說說哪一幅比較符合我們的生活實際?

  B、猜猜為什麼樂樂專賣店會有這樣的銷售現象

  四、總結

  你又有什麼新收穫?你是用什麼方法學會的?

  五、課外作業

  折線統計圖教案13

  課前準備:

  由於學生是在一年以前學習過了複式統計表、複式條形統計圖,儘管折線統計圖還沒有正式學習,但從其他一些媒體中是見過的,學生對此並非一無所知。為了喚起學生對相關內容的回憶,引導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自然呈現折線統計圖,課前預設了一項作業:透過報紙、書刊、電視或網路瞭解並收集不同形式的統計圖表。

  教學過程:

  一、交流收集的各式統計圖表,引入新課

  1、交流並展示同學們課前收集的統計圖或統計表。(教師有意識地將學生中的單式統計表、複式統計表、單式條形統計圖、複式條形統計圖以及單式折線統計圖和複式折線統計圖進行展示)指著折線統計圖問學生:你們知道他們的名稱嗎?這就是我們在本單元要學習的折線統計圖。(板書課題)

  2、老師也在課前進行了調查,用多媒體或掛圖出示“非典”圖片。介紹2003年發生在我國“非典”期間的一些事例。在講到全國人民都很關心北京這個“非典”重災區的情況,報紙、電視和網路每天都要公佈新增病人的人數,這也是全國人民瞭解疫區情況的重要途徑時,同時出示教科書提供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讓學生觀察這兩份統計圖表。

  (1)說說你從中瞭解到了哪些資訊?

  (2)請上臺來指著統計圖或統計表說說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學生交流的資訊主要包括:不同日期所對應的人數和不同人數對應的日期,以及新增病人最多與最少的日期,其中可能會有個別學生能說出新增病人人數越來越少。

  教師:剛才我聽到有個別同學說新增病人人數越來越少,你們覺得是這樣嗎?是怎樣看出來的?(請這個學生上來講一講)

  教師:這個資訊在當時可重要了,讓人們心理安穩了許多。為什麼這麼重要的資訊只有少數同學看到了?如果把它換成這種形式的統計圖,這個資訊就很明顯了。(出示折線統計圖)

  二、認識折線統計圖

  1、師:從折線統計圖上你都看到了些什麼?(透過看圖,學生明確折線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一樣,有統計圖的名稱,統計的時間,統計圖的橫向表示日期,縱向表示新增病人數。)

  2、師:請同學們觀察統計圖,你從圖中瞭解到了哪些資訊?是怎麼看出來的?(先獨立思考,再與同伴說說)

  學生:我看到了5月1日對(對應)的點最高,說明這天新增病人最多。

  學生:我看到了5月31日對應的點最低,說明這天新增病人最少。

  學生:我看到從5月1日以後的線在一直往下走(用手勢在邊說邊比劃),所以新增病人在不斷地減少。

  學生:我看到從4月26日到5月1日,新增病人還在增加,因為這個時間的線段在往上走。

  教師:同學們不僅能說出新增病人的變化情況,還能從折線統計圖中點的位置來說明人數的多與少,從線段的上升和下降說明人數的增加和較少。很了不起!

  教師:剛才同學們已經從折線統計圖中發現了5月1日以後的新增病人在逐漸減少,那麼是不是每個月減少的人數都一樣呢?能不能從圖上看出來那個月人數減少得最多呢?(學生討論)

  學生:每個月減少的人數,我可以將挨著的兩個點的人數相減,再比較就可以知道了。

  學生:不用那麼麻煩,我只要看哪一段斜得最厲害,這期間的新增人數就減少得最多。

  教師:他說“那一段斜得最厲害”是什麼意思?誰聽明白了?

  學生:我知道,比如說5月1日到5月6日,豎著看,人數減少了2?5格,1格代表20人,2?5格大約就減少了50人。在看5月6日到11日,也是豎著看,人數減少了1?5格,大約減少了30人。

  教師:把相鄰兩個點豎著比較,看人數的減少情況,是個好辦法。誰再來說說你又有了什麼新的認識?

  學生:我發現相鄰兩個點橫著的距離都是一樣的,豎著減少得越快,這部分的線段就越陡,說明人數減少得越多,也可以說,如果線段越平,人數減少就越少,就像26日到31日那樣,減少的人數最少。

  教師:透過我們的研究發現,線段傾斜的程度就表示了人數減少的快慢。

  3、根據折線統計圖獨立完成第117頁下面的填空。

  教師:請同學彙報自己是怎樣填的,並說明你是怎樣從圖中看出來的。

  學生:第1題新增病人在5月1日最多,達到122人,以後人數在逐漸減少。因為5月1日的點最高,所以人數最多。達到的人數我是從統計表中看到的,統計圖上看不準確。因為在5月1日以後的折線都在不斷下降,所以人數在逐漸減少。

  學生:新增病人減少最快的時間是在5月2日到5月6日,減少了52人。我發現從5月2日到5月6日的線段下降得最快來找到的,減少的人數也是從統計表中查到的。

  學生:我覺得6月初的新增病人的人數會更少,說不定沒有了。

  教師:做出這個預測有道理嗎?依據什麼?

  學生:看這個折線的變化就知道,新增病人人數越來越少,折線越來越向下降,所以可以估計6月初的新增病人會更少。

  教師:怎麼理解?

  學生:就是看折線一直往下降的趨勢。

  教師:看“趨勢”來做預測,很有道理!

  【簡評】

  該案例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關注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課前佈置學生收集不同形式的統計圖表,既有利於喚起學生對已有統計知識的回憶,又能在課堂教學中自然地引入折線統計圖,同時豐富的統計圖表還能為統計知識的後繼學習留下一些直觀印象。

  二是在折線統計圖之前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的認讀中,抓住學生在觀察交流中對於“新增病人人數越來越少”這個重要的資訊只有少數同學能看到的現象,直接換成折線統計圖形式後,學生明顯感覺到折線統計圖的優越性,初步體會折線統計圖的價值,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願望。

  三是教師將認識折線統計圖分成了兩個環節,在第1個環節中,給了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與發現的空間,在學生容易看出的現象中,突出落實在折線統計圖中點的位置與線段上升與下降的認識。尤其在認識線段的傾斜程度就表示人數減少的快慢這個教學難點上,教師讓多個學生用自己語言來表達,教師用不多的語言,抓住學生話語中有價值的字眼,如“斜得最厲害”、“把相鄰兩個點豎著比較”來引導全班同學去理解、咀嚼與分享,使學生的思維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不斷地昇華。第2個環節則是一方面鞏固前面的認識,並著重將怎樣看“趨勢”和以此進行預測落到了實處。

  折線統計圖教案14

  教學內容:

  課本第37頁例2;練一練;《作業本》第17頁。

  教學目標:

  1、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掌握折線統計圖的繪製方法和步驟,初步學會繪製折線統計圖。

  2、理解折線統計圖中所表示的資料的意義和數量關係的變化情況,能根據折線統計圖對數量的變化過程作簡單的描述。

  教學重點:

  使學生了解折線統計圖的格式和作用,培養學生分析資料的能力。

  教學難點:

  使學生初步學會折線統計圖的繪製方法,並能在教師幫助下進行繪製。

  教學過程:

  一、學習折線統計圖的特徵

  出示:反映同一統計內容的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各一幅(圖略)。

  1、請學生觀察: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1)學生觀察統計圖,同桌或小組討論。

  (2)彙報交流。學生說出自己的,觀察結果,師生共同評價並概括出:相同的地方:都有標題、單位、製圖日期和縱橫軸;

  不同的地方:條形統計圖用直條的長短來表示數量的多少,而折線統計圖是用折線上的點來表示數量的多少。

  2、討論:比較一下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你覺得折線統計圖有什麼不同於條形統計圖的特點為?

  (1)學生討論。

  (2)反饋交流,師生共同討論明確:折線統計圖不但可以表示出各種數量的多少,而且還能清楚地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情況。

  3、想一想:透過剛才的比較,你覺得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在製作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你會畫折線統計圖嗎?

  二、學習折線統計圖的製作

  根據上表中的資料,製成折線統計圖。

  (1)思考題:根據題目中的最高平均氣溫,縱軸上1格表示幾度較好?那麼縱、橫軸各要畫多少長?

  (2)學生嘗試繪製統計圖,教師巡迴指導。

  2、反饋交流。(投影儀)

  (1)展示作品(2)說說製作過程(3)教師概括製作方法

  三、讀圖練習

  1、從圖中可以看出:哪個月的平均氣溫最高?哪個月的平均氣溫最低?

  2、哪兩個月之間的平均氣溫上升最快?哪兩個月之間的平均氣溫下降最快?你是怎麼看出來的?說說你的方法。

  3、你能否說說這個地方2004年全年氣溫的變化情況?你認為全年氣溫變化的轉折點在哪裡?

  4、你還能從圖中想到什麼?說給其他同學聽一聽。

  四、練習(讀圖與畫圖)

  1、試一試。

  2、練一練。

  五、課堂小結。

  折線統計圖教案15

  教學內容:

  單式折線統計圖(教材第104~105頁例1及第108頁練習二十六第1~3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讓學生在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認識折線統計圖,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數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絡。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會看折線統計圖,並能根據資料進行合理分析,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良好學習品質及科學的態度。

  教學重點:

  會看折線統計圖,能夠從圖中獲取資料變化情況的資訊。

  教學難點:

  繪製單式折線統計圖。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課件出示資料。

  20xx年:426支;20xx年:394支;20xx年:468支;20xx年:454支;20xx年:489支;20xx年:499支;20xx年:519支。

  這是老師收集的20xx~20xx年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參賽隊伍支數的資料。像老師這樣整理資料的方法好嗎?你想怎樣整理這些資料?(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

  你能說說用統計表或條形圖來呈現資料有什麼好處嗎?(統計表更清楚,更有條理;條形統計圖更形象直觀)。

  人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還經常用這種方式來表示這些資料,課件出示課本105頁例1折線統計圖。(揭示課題:單式折線統計圖)。

  二、新課講授,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

  1、讀懂圖意。

  談話:看來折線統計圖的用途真不小!你能看懂這個折線統計圖嗎?

  請同學們先與同桌互相說一說,折線統計圖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它是怎樣表示資料資訊的?

  學生活動,教師組織全班交流。

  提問:表示20xx年參賽隊的點在哪裡?這一年有多少支參賽隊?20xx年呢?

  2、資料分析。

  談話:你能回答下面的問題嗎?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說一說。

  出示問題

  (1) 多長時間記錄一次資料的?

  (2) 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多?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少?

  (3)參賽的隊伍上升得最快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下降得最快呢?

  全班交流,讓學生說一說是怎麼看的,怎麼想的。

  3、小結。

  人們在表示這些資料時可以選用折線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有什麼特點?(不僅能夠看出數量的多少,而且還能清楚地看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你還在哪兒見過折線圖?

  展示課前收集的折線圖(略),讓學生說一說每個統計圖所表示的內容,以及從圖中能瞭解到的資訊。

  談話:認識了這麼多折線統計圖,想不想繪製一個折線統計圖呢?

  三、製作單式折線統計圖。(課本105頁"做一做")

  你能根據統計表(陳東調查自己0-10歲的身高情況,並製成統計表)完成下面的折線統計圖嗎?

  出示統計圖(沒有描點),教師示範前兩個點的畫法。

  學生嘗試畫圖,並組織交流(讓學生說一說製作折線統計圖時,要注意些什麼)。

  提問:從這幅圖中知道了什麼?

  提問:從圖上看,陳東的身高有變化嗎?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追問:為什麼身高長的速度越來越慢?

  四、課堂作業

  完成第108頁練習二十六第1~3題。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折線統計圖,你有什麼收穫?

  六、課後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板書設計:

  單式折線統計圖

  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不僅能夠看出數量的多少,而且還能清楚地看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單式折線統計圖的畫法: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數量,根據數量多少描出各點,然後把各點用線段順次連結起來。

  折線統計圖教案16

  教學要求

  使學生認識折線統計圖,知道折線統計圖的意義和用途瞭解製作折線統計圖的一般步驟,初步學會製作折線統計圖。

  教學步驟

  一、複習

  1.條形統計圖的特點是什麼?

  2.條形統計圖有什麼優點?

  教師指出,從條形統計圖裡只是很容易看出各種數量的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不能清楚地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二、新授

  1.引入新課。

  教師出示課前準備的折線統計圖。教師指出:這種統計圖是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的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描出各點,然後把各點順次連線起來。(上面內容,教師指著圖說明。)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統計圖-折線統計圖。

  板書課題:折線統計圖(-)

  2.介紹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提問:與條形統計圖比較,其特點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引導學生回答:相同的地方都是用一個長度單位表示一定的數量;不同的地方,條形統計圖表示多少的是用直條的長短,折線統計圖是根據數量的多少在圖中描出各個點,然後把各點用線段順次連線成折線。

  因此,折線統計圖不但可以表示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夠從折線的起伏,清楚直觀地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3.教學制作折線統計圖的方法。

  (1)教學例3。

  出示例3:(課本第62頁)

  理解題意後,教師提問:

  折線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有哪些相同的地方?(都是先確定水平射線的長度和與水平射線垂直的射線的高度;都是用

  一個長度單位表示一定的數量;都要寫統計圖的標題;註明製圖日期和單位。)

  折線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條形統計圖要畫直條,折線統計圖先根據數量描點,並依次把相鄰兩點連線成一條折線,再在各點旁註明數字。)

  學生弄清楚上面的問題後,教師介紹具體制法。

  ①描點。

  教師先描一月2C的一個點,再指名學生在黑板上試著描點。

  ②連線。

  教師指導學生順次連線。並提醒要寫上標題、單位和製圖時間。

  今天我們學習了製作折線統計圖的方法,誰能說說,製作折線統計圖和製作條形統計圖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三、鞏固

  四、全課(略)

  折線統計圖教案1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根據統計表正確繪製單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折線統計圖對資料進行分析,對資料的變化做出合理的推測,並能提出和解決數學問題。

  2、過程與方法:透過已有的統計經驗遷移學習單式折線統計圖。透過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比較,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優勢。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資料和合理推測能力。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

  教學重點:

  認識單式折現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優勢。會看、會繪製折線統計圖,並能夠根據折線統計圖提出和解決數學問題。

  教學難點:

  感悟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對資料的變化做出合理的推測。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談話:同學們喜歡機器人嗎?參加過機器人大賽嗎?沒有也沒關係,以後會有機會的。 在中國,自20xx年起,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全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記得在第一屆大賽時,全國的參賽人數僅為200。不過後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青少年中敢於進行科技創新的人才越來越多,參加機器人大賽的人也越來越多。在20xx年時,已有約1100名選手,參賽隊伍是426支;到20xx年,參賽隊伍達到了499支。老師還查詢了其他幾個年份的參賽隊伍數量,大家請看。(教師邊說,邊透過課件出示統計表)

  二、複習舊知──條形統計圖

  1.教師:請同學們思考,從統計表裡你得到了什麼資訊?(學生回答)

  教師:剛才說的資訊,大家能用我們學過的統計圖表示出來嗎?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橫軸表示什麼,縱軸表示什麼?根據資料的情況,第一個起始格應該表示多少?接下來一格代表多少合適呢?

  2.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條形統計圖。(課件演示)

  3.教師:觀察完成的條形統計圖,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多?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少?這些問題都一目瞭然了。如此看來,條形統計圖比統計表更加清楚、直觀。

  設計意圖

  透過複習條形統計圖的知識,為學習折線統計圖做好準備。

  三、探索新知

  1.認識折線統計圖

  (1)課件出示折線統計圖。 教師:有一種比條形統計圖更加強大的統計圖,同學們想不想認識一下?請看大螢幕。

  課件出示: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參賽隊伍統計圖(20xx-20xx年)。

  教師:統計圖還可以這樣畫。這種統計圖叫做折線統計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折線統計圖的知識。(教師板書課題:折線統計圖)

  (2)初步體會折線統計圖的繪製過程。

  教師:我們首先來觀察一下折線統計圖的橫軸與縱軸,與條形統計圖相比,它們相同嗎?(學生回答相同)

  教師:想知道其中的折線是怎樣畫出來的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教師邊介紹邊描點,最後把這些點用線段順次連線起來。

  折線統計圖教案1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及其特點,知道製作單式折線統計圖的一般方法,學會在有橫軸和縱軸的方格圖上畫出折線統計圖表示資料及其變化,

  2、能看懂單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單式折線統計圖中的資料及其變化情況作數量的簡單分析。

  3、能體會到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認識統計圖的意義和作用;進一步滲透統計,培養學生觀察、操作和分析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能體會到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認識統計圖的意義和作用;進一步滲透統計,培養學生觀察、操作和分析的能力。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備註

  一、 複習引新

  二、教學新課

  三、鞏固練習

  四、課堂

  1、複習條形統計圖

  我們以前學過統計中的哪些內容?

  條形統計圖的橫軸代表什麼?縱軸代表什麼?每個專案相應的直條的長度是怎樣確定的?

  2、引入新課

  有時候,我們還用與條形統計圖類似的一種統計圖,(出示折線統計圖)來表示數量多少和增減變化的情況。

  問:你能說出這張統計圖表示的意思嗎?

  折線的上升和下降各表示數量怎樣的變化情況?

  1、折線統計圖及其特點

  問:你能用自己的話來描繪一下折線統計圖的基本形狀嗎?

  指出:折線統計圖是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描出各點,然後順次連線各點成為折線的統計圖。

  問:與條形統計圖相比,你認為折線統計圖有哪些特點和作用?

  指出:從折線統計圖上看,它不僅可以表示數量的多少,而且還可以清楚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2、教學例題

  (1)出示例題,要求製作折線統計圖

  問:你能想出怎樣製作折線統計圖嗎?

  指出:折線統計圖底製作步驟與條形統計圖基本相同,只是表示數量的方法不同。條形統計圖用直條表示,折線統計圖是按照數量的多少描點連線。

  (2)製作折線統計圖

  說明:先要表示出什麼統計圖和製作日期

  提問:按照例題統計表裡的資料,先畫什麼?橫軸上要有幾個月份的位置,縱軸上至少要表示出多少毫米?

  讓學生自己動手完成統計圖

  (3)分析統計圖

  問:你從這個折線統計圖裡看到了哪些情況?

  指出:折線圖不僅可以表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表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做練一練

  讓學生說說統計表裡的資料。

  讓學生說一說圖裡已有的意思。

  讓學生描點、連線,老師巡視輔導

  問:你從統計圖裡看出了哪些情況?

  這節課學習了什麼內容?

  折線統計圖是怎樣的統計圖?它的特點、作用是什麼?

  課後感受

  統計的內容學生已經喲一定的瞭解。特別是已經掌握了條形統計圖的有關知識。所以學得非常輕鬆。

  折線統計圖教案19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教科書第108頁第七單元《統計》

  教學背景:

  學生已經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資料的基本方法,會用統計表(單式和複式)和條形統計圖(單式和複式)來表示統計結果,並能根據統計圖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在這些知識的基礎上,認識一種新的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教材提供了很多富有現實意義的現實素材,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的現實意義,使統計知識與生活建立緊密的聯絡。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以知識遷移的方式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絡,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互相合作,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思維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1)、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並知道其特徵。(2)、初步學會繪製單式折線統計圖。

  2、過程方法目標:能從單式折線統計圖中發現數學問題,同時能夠依據資料變化的特徵進行合理的推測。

  4、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對資料的簡單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

  教學重點:

  1.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掌握繪製折線統計圖的一般步驟。

  2.能根據折線統計圖對資料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難點:

  能根據折線統計圖中的資料進行分析,並作出預測。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儀、折線統計圖。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激趣促學

  大家都知道去年是我們中國的奧運年,那麼在第29屆北京奧運會上我國獲得了多少枚金牌呢?(51枚)對,我國代表團以51枚金牌100枚獎牌,成為百年奧運史上最強東道主。那麼你們知道我國在前幾屆的奧運會中各獲得多少枚金牌嗎?

  1、老師課前進行了調查整理,仔細看(課件出示中國代表團歷屆奧運會金牌獲獎情況的條形統計圖)

  2、提問:從這個條形統計圖中你能知道哪些資訊?

  師:看來大家已經能透過條形統計圖讀出數學資訊。那誰能說說用條形統計圖表示數學資訊有什麼特點?

  生:很容易看出哪個數量多,哪個數量少。

  師:條形統計圖用直條的長短表示數量的多少,直觀,也很形象,還便於比較數量的多少。體育部的叔叔阿姨也對近幾屆奧運會我國的金牌獲獎情況製作了一幅統計圖,我們一起來看看!

  3、(教師演示單式折線統計圖的製作過程)

  教師:這還是剛才的條形統計圖麼?它又該叫什麼名字呢?

  教師小結: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知識——折線統計圖(教師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

  由於折線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比較相似,只是不畫直條,而是按照資料的大小描出各點再用線段順次連線起來。因此選用資料富於變化的條形統計圖,從而引出另一種表達方式,自然地過渡到折線統計圖。

  二、探究新知,強化技能

  1、觀察

  老師投影出示xx市中小學生參觀科技展人數條形統計圖。

  老師:透過觀察統計圖,你知道了哪些資訊?還可以提出什麼問題? 學生甲:我知道了,19xx年參觀人數為3萬人。

  學生乙:我知道了,19xx年到20xx年每年參觀的人數。

  學生丙:我可以知道,20xx年參觀的人數最多,1998年參觀的人數最少。 學生:20xx年比19xx年參觀的人數多多少???

  老師:同學們回答的非常好。

  2、自主探究。

  老師:除了我們所學過的條形統計圖,其實統計圖我們還可以這樣畫。(老師出示課件演示折線統計圖的繪製過程)大家請注意觀察,這個統計圖是怎樣完成的。

  老師:這種統計圖叫做折線統計圖。你們從這個統計圖上還能獲得哪些在條形統計圖上不能獲得的資訊呢?同桌互相討論一下。

  學生:能看出從19xx年到20xx年參觀的人數逐年增加,而20xx年和20xx年人數是一樣的。

  老師: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呢?

  學生:折線從下往上就是增加,折線是水平線,就是不變。

  老師:對,你觀察得真仔細,折線上升也就表示人數增加,折線是水平線,也就表示保持不變,那如果是下降呢?

  學生:就是減少。

  老師:很好,也就是從這條折線可以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同學們你們真棒。現在我們再來觀察折線統計圖,它是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 學生:標題、橫軸、縱軸、點和連線的線段。(老師板書)

  老師:請同學們比較一下這兩個統計圖(課件出示上面的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它們有什麼異同?

  設計意圖]

  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合理運用遷移規律,引導學生掌握新知識,是使學生認識折線統計圖的主要方法。由於折線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比較相似,只是不畫直條,而是按照資料的大小描出了各點,再用線段順次連線起來,學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討中會很快比較出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明確條形統計圖可以看出數量的多少,而折線統計圖不但可以看出數量的多少,而且可以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在對比中讓發現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不僅如此,還讓學生從中感受到與人合作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樂趣;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了合作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意義,使每一位學生都意識到了自己在集體中的作用;還透過讓學生觀察、比較和合作探究,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嘗試製圖,看圖分析

  明確製圖步驟:

  教師:這是陳東媽媽為他記錄的0~10歲的身高統計表,如果要清晰地呈現在折線統計圖上要先怎麼做?再怎麼做?

  預設: 生:先描點,再標上資料,然後連線。

  師強調:找準點,標準數,線要直。並按順序連線。

  折線統計圖教案20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簡單的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結構,體會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會在的表格中製作簡單的折線統計圖。

  2.讓學生體會統計與生活的緊密聯絡及作用,能根據折線統計圖進行簡單的分析或預測,體會統計是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使學生樂於參與統計活動,在活動中培養與他人合作的態度。

  教學重難點

  掌握用簡單的折線統計圖表示資料的方法。根據標尺確定表示資料的點。

  課前準備

  小黑板、學具卡片

  教學活動

  一、揭示課題

  1.出示書本例題圖片。談話:你知道這兩個同學在幹什麼嗎?(觀測氣溫)我們學校氣象小組的同學將他們在5月21日這一天觀測到的氣溫情況記錄成表。屏示統計表:深圳市5月21日白天室外氣溫情況統計表(略)

  2.分析統計表。談話:你能從這張統計表中瞭解到哪些資訊?對學生意見的預設:早上7點到晚上7點,每2小時觀測一次,共7次;各個時間的氣溫情況;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

  3.揭示課題。教師邊出示統計圖邊說:為了更便於分析;後來他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還將這些資料繪製成了一張統計圖深圳地區5月21日.白天室外氣溫情況統計圖談話:你知道這是一張什麼統計圖嗎?(預測學生能說到是折線統計圖,如果學生不知遭,可由教師揭示)教師板書課題:折線統計圖。

  二、合作探究

  1.探究特徵,感悟優點。談話.剛才我僻在統計表中瞭解的資訊在這張折線統計圖上都能找到嗎?(能)那他們為什麼還要將資料製成這樣的折線統計圖呢?(學生可能說到:容易分析氣溫的變化情況)原來如此,你還能從這張統計圖上一目瞭然地看到哪些資訊?(溫度變化情況、最高最低氣溫、早晚溫度低中午溫度高、各時間段內溫度上升或下降的趨勢)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追問;你能從圖上看出哪段時間氣溫上升(下降)得最快哪段時間氣溫上升(下降1)得最慢嗎?.請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師加以指導,學生可能會說到比較相差數或看折線的上升或下降幅度。談話:那你認為就分析氣溫變化的情況來說,用統計表好些還是用折線統計圖好些?為什麼?

  2.聯絡生活舉例。.你有沒有在其他地方見過類似這樣的圖?(學生應該在生活中見到過折線統計圖.,如病人的心電圖、股票分析圖等,根據學生的介紹可出示相關圖片加深印象)教師折線統計圖的優點:不但能表示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3.瞭解結構。談話:既然折線統計圖能反映資料的變化情況,那我們是否需要了解一下它的結構呢?

  看了圖,你知道一張完整的折線統計圖應該由哪些部分組成,在製作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呢?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再全班交流,教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進行補充,並相應介紹折線統計圖各部分的名稱,在介紹各部分名稱時明確其作用以及畫圖時的注意點:(1)橫軸:一般用於標明時間的前後,每個時間段都要平均分;(2)縱軸:標明資料,單位長度表示的資料大小要_致,一般最高資料比統計到的最高資料稍高一些(和條形統計圖相同);(3)描點、連線:要找準資料,看清橫軸、縱軸進行描點。當的資料與縱軸上的資料沒有直接對應時,要把縱軸上相應的一小段平均分後再找點;在點與點之間連線時不能漏掉或連錯。(4)標註資料:在所描的點的上邊或下邊寫上資料,不要寫在折線上。(5)填寫製表日期。

  三、製作統計圖

  談話:事先我們一起收集了這幾年中我們班同學家庭擁有計算機的情況,並製成了統計表,誰來介紹一下。(學生利用事先製成的統計表介紹資料)如果將它製作成折線統計圖,你有信心完成嗎?學生獨立在練習紙上嘗試練習。、教師指名展示製成的統計圖,同學互相併改正,重點關注所描的點的位置與縱軸上的標尺是否對應。,統計分析:從這張統計圖上你可以獲得哪些資訊?對學生髮表的意見的預設:每年度的資料;變化情況;哪兩年間上升得最快等等。談話:你能預測今後幾年中我們班同學家庭擁有計算機的情況嗎?(可能逐漸穩定,也可能還有上升空間,但上升的空間不是非常大)比較折線統計圖和統計表,你有什麼想法?(折線統計圖不但和統計表一樣可以反映資料的多少,並且比較易於反映幾年中本班同學家庭計算機擁有量的變化情況:持續上升,沒有下降)

  四、綜合運用

  1.統計心跳情況。談話:同學們都喜歡運動吧,你有沒有注意過運動前後咱們的心跳情況?誰能說說?這裡有一幅折線統計圖,反映了一個小朋友在跳繩前後的心跳統計情況,我們一看。出示下圖,從這張圖上,你可以知道些什麼?或者你有什麼問題想考考大家嗎?(學生交流自己的發現或相互問答)你能預測再往後幾分鐘小紅的心跳情況嗎?(趨於穩定,不會一直下降,因為小朋友的心跳穩定在每分80~90次左右)

  2.統計身高。談話:除了剛才我們討論的這些情況外,還有很多資料比較適合用折線統計圖來統計分析。比如我們同學的身高情況。課前我們一起收集了自己每學期期末時的身高情況,讓我們一起來試著將它也製成折線統計圖,看看我們的身高增長趨勢如何。學生獨立將自己的身高資料製成折線統計圖,並在小組內交流,說說自己的身高增長情況,再和小組內的同學進行比較,說說能從圖上發現什麼。

  對學生意見的預設和對策:(1)每個人的身高都在增長,增長的情況各不相同,但大致的增長趨勢是相同的。(2)這份統計圖和其他的統計圖有明顯區別,底部從0到110這一段用了折線和虛線。讓學生說說為什麼要這樣表示。指導學生髮現最低身高資料在110以上,省略0到110這段資料可以使110~145釐米之間的每一段放大,使資料的增減變化情況更明顯,而且使統計圖更美觀。

  3.分析判斷。我市人民商場服裝部就去年襯衫和毛衣的銷售情況作了一些統計,你能從中知道這兩張圖各表示什麼服裝的銷售情況嗎談話:兩種衣服銷售量的增減變化情況有什麼不同?你會作出怎樣的判斷?小組討論後指名回答。(上圖為襯衫銷售情況,下圖為毛衣銷售情況)教師:有了形象直觀的折線統計圖,更便於我們對一些情況的分析和了解。

  4.教學“你知道嗎”。讓學生閱讀“你知道嗎”的內容提問:透過閱讀你知道了什麼?你認為這幅統計圖是什麼統計圖?(既是不完整的條形統計圖,又有折線統計圖的成分)它有什麼優點?(簡明、生動、形象,給人的印象深刻)

  五、課堂提問:

  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掌握了什麼本領?用折線統計圖描述資料有什麼優點?製作折線統計圖時要特別注意什麼?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