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站等你來出差觀後感800字(精選8篇)

中國空間站等你來出差觀後感800字

  當你看過中國空間站等你來出差,你是否有什麼感想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收集整理的中國空間站等你來出差觀後感800字(精選8篇),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中國空間站等你來出差觀後感800字1

  當代中國青年最牛的背景,就是生逢盛世。我們肩負著重任,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幸福,時代呼喚擔當,民族振興早已是我們的責任。護國佑民,將之大任,而浩瀚的宇宙就像祖國的藍天,讓我們從航天知識學起,瞭解並學習祖國航天事業的發展。

  在“中國空間站,等你來出差”中令我感慨方分,從2003年中國第一艘載人火箭神舟五號升空,成功繞地球十四圈,從2008年神舟七號首次承載三名宇航員進入太空,從2016年神舟十一號實現與天宮二號自動對接的組合體在軌飛行30天,到今年的神舟十三號載人火箭中的三位宇航員們重新整理在軌飛行記錄183天,中國空間建造和運營關鍵技術獲得全面驗證。如此等等都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里程碑,從這一系列的里程碑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祖國的進步與未來,我相信我們總有一天會做到“敢教日月換新天!”

  在提問環節中,我明白了許許多多航天知識。在失重環境下將會導致宇航員們肌肉無力以及骨骼中的鈣質流失,所以宇航員每天需要健身運動。宇航員們在穿過氣溫達到1200度的大氣層時為什麼會平安無羌呢?在設計師設計返回艙時,就已準備好了。當艙外受到高溫時,用100多餘種材料製作的防熱層就會啟動,而防熱層的內部還夾著隔熱層,從而形成一個防熱罩。

  正如毛主席所說,我們要作一個“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限、勇於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少年。“十年寒窗磨一劍,只待今朝問鼎時。”在清晨被鬧鐘吵醒,於燈火闌珊處穿梭。消逝的微光透過窗戶,灑在手中的試卷上。定理與公式,單詞與句型,枯燥乏味的書本上全是祖國的希望與未來。讓我們在沉沉的黑夜中,執筆為劍、身披星芒,守護祖國的航天夢。祝願我們在祖國的藍天上一鳴驚人、頂峰相見!加油吧!充滿青春的少年們,充諾熱血的少年們,充滿狂妄的少年們!

  中國空間站等你來出差觀後感800字2

  今天,看了“同上一堂思政大課”後聽著王院士給我們的講解,我對“航天逐夢”有了新的感悟。

  古時候,“嫦娥奔月”、“牛郎織女”等飛天故事,已經牢牢抓住了人們想要插翅而飛的心;李白一句:“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形象地點出了中國“上天”之路的不易。從萊特兄弟發明第一架飛機到我們中國的“神舟十三號”發射成功並在太空生存了一百八十三天後成功返回祖國的大地。這期間,幾十年飛天之路的坎坷是無法言說的,多少次的失敗為如今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縱觀中國飛天發展史,中國從1992年開始,中央就決策(實施)載人航天工程;2003年發射第一艘“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楊利偉頂著巨大的風險進入太空,成功返回;2004年“神舟六號”飛船,實現兩人在軌多天飛行,飛船執行期間,兩名航天員進入軌道艙;2008年“神舟七號”兩名航天員配合實現了中國人首次太空行走;2011年“神舟八號”飛船順利完成的多次變軌操作,並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剛性對接,實現了中國空間技術的重大跨越;2012年“神舟九號”三個人在軌飛行三天,首次由女航天員參與了航天飛行任務;2013三個航天員在軌執行十五天任務;2016年有兩個航天員在軌飛行了三十天,驗證了二氧化碳淨化和電解質水製氧技術,一直到2021年“神舟十三號”發射。

  這幾十年來,有多少人為航天事業默默奉獻,這些人讓我們敬佩;我在此衷心祝賀中國的航天事業,希望中國“飛天”之路越來越好!

  中國空間站等你來出差觀後感800字3

  飛離地球遨遊太空,是中華民族很久以來的夢想,在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話,有人飛上、天空飛車等傳說,還有“鯤鵬展翅”“九天攬月”的奇妙想象服有激情和超凡想象的炎黃子孫,在千百年的歲月流傳之中,不斷地嘗試實現自己的美好願望。

  今天老師讓我們去看了“中國空間站,等你來出差”的影片,兩位老師及幾位同學給我們帶了有趣的科學實驗,中國工程院院士,人機與環境工程技術專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王浚老師,給我們講述了關於航空航天的知識。北航實驗學校中學部高二年級的陳孟濤,北航實驗學校小學部六年級四班的易思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生徐維樂,三位同學給我們講了他們自己的感想和感言。

  從“嫦娥奔月”到“萬戶飛天”種火箭研究機構成立,到天宮空間站的建設,從古至今,我們從未停止過對浩瀚宇宙的探索,赴九天,像蒼穹,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國航天事業正蓬勃的發展。

  1970年4月24日中國成為世界上的五個能夠發射衛星的國家,2003年10月15日早晨九時。衛星發射中心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5號”飛船被送上太空,2007年10月24日我國成功發射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1號”,2019呢。“嫦娥4號”探測器實現了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2022年4月16日上午“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歷,歷經進駐天宮,出艙漫步,天空授課,太空過年等多件大事,一百八十三天後,“太空出差三人組”在創造多個首次後,“摘星”歸來平安凱旋,這趟奇妙的太空之旅也在無數青年心裡下種下了科學的種子。

  透過這次的學習,我知道了空間科學知識,深入瞭解我國載人航天精神,增強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讓我感到了作為一名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

  中國空間站等你來出差觀後感800字4

  看了今天的直播,讓我感受很深。我瞭解了作為一名合格的航天員所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他不僅體現在身體上和心理素質上,還體現在宇航員的智慧上。因為人一旦進入太空,將會面臨著多重考驗。比如在失重的情況下要怎麼保持身體平衡;再比如在只有少量水和缺氧的情況下,需要宇航員有豐富的物理和化學知識去生成水系統和製造氧氣。他們要在保證實驗平臺正常運轉的同時,保持減少氧氣資源和水資源的補給量需求,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他們長時間在軌任務圓滿完成,這就是物化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統。雖然我現在還不太明白這其中的原理,但是當我看到幾代宇航員們為我們偉大祖國的航天事業不斷努力不斷奉獻的時候,我就特別自豪,因為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很多閃光點,夢想和希望是初衷、學習和堅持是過程、追尋和探索便是永無止境。

  我觀看了天空直播課堂,也跟著王亞平做了幾次有趣的科學實驗,覺得特別神奇。學校老師也會在科學課上給我們講解許多科學知識,還讓我們做過好多實驗,每次實驗成功都會讓我心潮澎湃,激動不已。好奇心驅使我想了解更多航天知識,我會將這顆希望的種子在心裡紮根,然後生根發芽再到長成參天大樹。就從現在開始,在各個階段不斷地學習和探索,去追尋我心中的夢想。我希望能做一個像王亞平一樣美貌與智慧並存的人,為祖國的強大貢獻一份力量,成為祖國的棟樑。

  我們都要向航天員們學習,去追逐夢想,勇於探索,我們的國家才會越來越強大!

  中國空間站等你來出差觀後感800字5

  從1970年我國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在浩瀚的宇宙中奏起那首《東方紅》起,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便從未停歇。

  我們中國能在航天事業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離不開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付出,也離不開祖國的辛苦栽培。因為技術的不斷髮展,我們與宇宙之間的.距離也不再遙遠;小小的太空飛船,聯絡著我們每一箇中國人民與浩瀚的宇宙之間的關係。

  偉大的中國一次次突破自己的技術,努力向更好發展。這是中國航天人努力進取的最好的詮釋,這就是偉大的航天精神!

  航天精神靠的是一代代航天人的薪火相傳,一脈相承。他們為了祖國前赴後繼,絕不止步。他們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們有:熱愛祖國,為國爭光的堅定信念;勇於攀登,敢於超越的進取意識;淡薄名利,默默奉獻的崇高品質……

  學習了今天楊利偉老師上的公開課,學習了載人航天的精神,我立志:作為新時代的少先隊員,我應該學習我們中國的航天精神,積極上進,團結進取,認真學習,默默奉獻,勇於擔當。時刻牢記”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爭取早日成為像楊利偉老師一樣為國爭光,為民造福的新時代棟樑!

  中國空間站等你來出差觀後感800字6

  觀看完《中國空間站,等你來出差》航天精神思政大課以後,我不禁百感交集。在十分惡劣的太空環境下,不僅有每90分鐘就會發生的高溫低溫劇烈變化,而且還具有生命危險。很難想象航天員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還能堅持工作183天。如果是我,我可能連一分鐘一秒鐘都待不下去。想到這裡,一種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也為我們中國航天技術,感到驕傲自豪。

  從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我國宇航員在空間站生活從原來的33天到現在的183天,再從航內實驗到太空行走。在中國人民的不斷努力下,我們的航天技術正在以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益的“三高”標準下,一步步提升。其中兩彈一星精神、探月精神、載人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看到中國科學家孜孜不倦的航天精神,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我想到了我自己。在生活中,我是一個“拖延症患者”,做什麼事情都是隻說不做,為什麼我不能像那些科學家一樣,有了計劃就立即實施,即使失敗了也沒有關係。我應該慢慢改掉這個習慣,比如說先認真練好每天1個小時的小提琴、完成自己定的背古詩任務的小計劃小行動開始,再到將來考上心儀的大學,學到有用的知識,也為我們國家貢獻一份力量的大計劃大行動做起。

  身為小學生的我們,雖然現在還不能為祖國效力,但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為未來打下基礎,而航天員王亞平、葉光富、翟志剛正是我們學習奮鬥的目標榜樣。

  中國空間站等你來出差觀後感800字7

  從萬戶實驗火箭升空,到中國載人火箭上天,再到現在空間站作業的英雄出差歸來,短短時間,但卻鑄造了一個偉大的歷程,中國已在航天事業是領先了很多國家,作為中國人,我感到十分的驕傲和自豪。

  《中國空間站等你來出差》裡面主要講述了載人航天技術的發展歷程及主要環節,如排洩物的處理和太空生存方式及太空中工作原理,讓我對太空探索有了全新的感受,感嘆航天真是一個偉大的歷程。2021年,2022年,  從神一到神七,每次都是新的征程,每次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航天取得了航天事業豐碩的成果,它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但又卻近在咫尺,無時無刻都在創造奇蹟,離不開航天人的努力,他們默默堅守,無私奉獻,把個人理想和祖國榮譽聯絡在一起,贏得榮譽同時也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航天,一個偉大的歷程,讓我們從小做起,從點滴做起,學習航天人堅定的理想,更要學習航天人積極探索,勇於挑戰的無畏精神,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見證中國航天新徵程。

  中國空間站等你來出差觀後感800字8

  2022年4月16日9時56分,神舟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神舟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當三位宇航員一個個從返回艙中被送出,他們帶著完成使命的光芒向世人宣告:我們再一次圓夢天宮,英雄一般,凱旋歸來!宇宙探索無止境,太空奏響中華曲。每一次神舟發射總是激動人心,為祖國自豪,每一次太空探索總是鼓舞人心,為時代點贊。

  從這次中國載人航天精神的偉大。每次飛行任務都是一項“大工程”,背後凝聚著成千上萬人的心血智慧,為確保任務順利實施,各系統各單位全力備戰,以優異成績迎接未來,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無數先輩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心血汗水鑄成了一種永不言棄、持之以恆的精神,我們作為新時代青年,更要將這種精神發揚光大。

  在這個科技力量主導的時代,我們航天技術的發展,不僅僅讓我們在國際上有著更加響亮的聲譽,更讓我們感受到身為中國人由衷的自豪,這更加激勵著我們在未來發展的道路上,要學好科學,熱愛科學,正確使用科學,科學與人文都需要我們同時高高地舉起,在未來的詩篇中書寫下更美麗的篇章!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