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精選39篇)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

  事蹟材料是指黨政軍機關為了弘揚正氣,表彰先進,,推動工作,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蹟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屬於事務公文。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精選39篇)供大家參考!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1

  我是一位鄉村醫生。為四周的鄉親們作預防保健,治病療傷工作。我拖側重度殘疾的雙腿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我不平凡的人生。我服務於社會,不但沒有成為社會的包袱,相反我的人生卻是那樣的出色。

  19xx年,一場蕭瑟的秋雨後,我不幸得小兒麻痺後遺症,從此就再沒有站起來走過一步路。清貧的家境,苦悶、旁皇、無助乃至失看伴隨我度過了本該是無憂無慮,從滿天真與童趣的童年。

  或許是命不當盡,上天固然沒有給我一雙健全的腿腳,卻賜予了我能吃苦刻苦而又發奮圖強的好父母,我們真情無私的庇護,不向苦難低頭的寶貴品質,還有那些好心村民對我的真誠鼓勵和開導,使我逐漸走出了生命的低谷,特別是看書學習,驅走了我心中久積不散的陰霾,感遭到陽光的明亮和燦爛。

  一九xx年的夏天,我開始嘗試著自學。家裡有《小人書》和一本撕的沒有部首的《新華字典》。我就把《小人書》上的字一頁一頁的翻字典查詢,找到後把拼音標到《小人書》字的旁邊,然後一遍一遍的往讀。不到半年我就熟悉一千多字。以後,我借來舊課本開始依照課本學習。

  這就是我自學的開始,從a o e開始念起,從一筆一劃開始寫起,從簡單的加減乘除開始算起。學習使我過於單調無聊的生活中有了樂趣,固然這背後要付出比凡人成倍的努力和辛勞。

  學習更給我打開了解外面世界的視窗,提供了對生存和生命進行深進思考的營養,特別是我知道了很多殘疾人的人生經歷,貝多芬、保爾、張海迪,他們也是殘疾之軀,處境也非常艱鉅,但是他們沒有由於身帶殘疾就失往對生活的勇氣,沒有怨天尤人,沒有迷茫不振,沒有迴避現實,而是英勇地直麵人生,昂開端,挺起胸,自立自強,向命運挑戰,向不幸抗爭,他們的事蹟和精神,深深震動著我,感染著我,並隨著我年齡的增長逐漸內化為我的人生信條:固然身患殘疾,但也要奮發努力,爭取做一個有益於他人、有益於社會、不成為社會包袱、不成為家庭拖累的人。張海迪不是說讀書可以給人帶來生活和克服困難的氣力嗎?那末小小的我就要為了本身站起、改變命運而刻苦學習。就這樣,白天苦讀,夜伴孤燈,七年辛勞自學,我完成了從小學到高中的全部課程。

  知識照亮我前進的航程,信念賦予我攀登的勇氣。1994年,我第一次走出鄉村,遠赴千里之外的省會石家莊,自費在一所醫學院跟班學醫。

  我想做一位醫生,為老百姓治病療傷,服務於社會。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在石家莊學習了的三年裡,我沒有回過一次家。環境變化和身體殘疾給我帶來了很多困難,作業的壓力我要堅持頂住,迎頭遇上。平常生活中,上樓下樓、打飯打水、洗衣服、上廁所等一些瑣事,對一個健全人來講是舉手之勞,可是對我而言卻是何等的艱鉅。但我沒有在困難眼前畏縮,依然以堅韌挺過每件難事,用微笑迎接每個拂曉。

  我的學習成績在全系也是很優秀的,教授們對我的經歷既感到驚奇又很是讚美。驚奇的是我的自學歷程,讚美的是我雖是自學,但成績卻一點也不比正式參加高考學生的成績差。xx,xx年我連續兩年被學校授與優秀學生的榮譽。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2

  有一種追求,看似平凡無奇,它卻成就著不凡的業績;有一種追求,看似樸實無華,它卻輝煌著一個人的一生,那就是:熱愛中醫,甘於奉獻。作為一名40歲左右中醫門診醫生,他看上去還那麼年輕,但是他的中藥卻是遠近聞名,他就是中醫院醫生周道春。

  說到中醫中藥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人們印象中中醫中藥在養生保健方面是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治病救人方面似乎西醫要來得快些。但是前不久因為一些事,讓人著實領教到中醫中藥的神奇,也讓筆者真正近距離認識了周醫生。一位朋友長期從事伏案工作,因為頸椎病嚴重影響到工作和生活,她原本患有強直性脊柱炎,長期吃激素類藥物,西藥這方面是不能考慮了,很多理療專案也不能做,除了針灸。無奈神經壓迫症狀太嚴重了,而且朋友也不能耐受針炙,治療效果自然不明顯,症狀越發嚴重。她讓筆者帶她找周道春醫生看看,據說這位醫生素有“周半仙”之稱。筆者以前只是聽說,從沒接觸過周醫生,礙於朋友請求,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找到了周醫生。雖然中藥沒有副作用適合養生保健,但是在治病除痛方面筆者還是側重於西醫。看了檢查單,周醫生詳細四診之後開了五副中藥,筆者看了下也就幾味中藥,也沒開西藥。他只是將中藥煎服法詳細告知患者,先吃吃看吧,不行再想其它辦法吧!這是周醫生的原話。老實說,當時也就是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所謂病急亂投醫,筆者只是希望能幫朋友做些事,至於效果自然要看吃藥後才能確定。在陪朋友就診全過程裡,至始至終周醫生都是面帶微笑心平氣和,這樣的醫生有時本身也是一種正能量的傳遞。朋友回家就開始煎中藥喝,第一天沒有什麼變化,到第三天早晨打電話給筆者,電話那頭她興奮告訴筆者,感覺疼痛好些了,上肢能抬高而且好像也沒有之前那樣僵硬了。筆者聽了之後心裡還是有點犯嘀咕,就幾味中藥,有那麼神奇嘛?朋友吃了五副中藥之後,迫不及待的讓筆者帶她再去找周醫生,去時病人很多,就陪朋友在一邊等,一邊看他給病人看病。周醫生看病那才叫四平八穩,無論病人如何多,始終堅持認真耐心,有時候遇到老人家,看上去狀態不好的,都是親自攙扶病人就座。後來聽朋友說她又去複診幾次,最後一次去時,周醫生說不用吃藥了,只要按照他教的方法堅持頸部活動就可以了。至今朋友頸椎病沒再復發過。

  也許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一次筆者先生同事到他辦公室玩,談及臉上患有激素性皮炎痛苦不堪,西藥是不敢吃也不能塗,但是臉部癢痛症狀卻很明顯。曾經如花似玉容顏現在變得紅一塊白一塊的,到了夏季更是痛苦不堪。之前看了不少地方始終不見效果,先生就建議她試試吃中藥調理,反正中藥也沒多少副作用,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實。如果說上次筆者是半信半疑,這次找周醫生則有點想挑戰的意思。周醫生在詳細四診之後還是隻開五副中藥,依然謙遜地說回家吃吃看吧,如果感覺皮膚不痛不癢症狀好些就再來。幾天過去沒有接到電話複診,想必這中藥也沒有那麼神奇,也就沒再多問。沒想到後來筆者先生告訴她說同事吃了中藥效果很好,臉部感覺舒服多了,因為不好意思麻煩筆者,她自己找周醫生又開了中藥,還一直在吃呢。為了美她打算堅持吃一段時間中藥,最重要的是她從周醫生那裡懂得一個道理,像她這樣的皮膚毛病更多的需要內調而非外治。這以後遇到難纏的問題都喜歡讓病人找周醫生,他都是隻開五劑中藥先吃吃看,這句話已成了他謙虛待人的口頭禪。

  作為一名醫生,他總是從病人的角度出發,理解病人的困難,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盡力讓病人少花錢看好病,能用中藥解決的儘量不開西藥,能不用檢查的就不檢查。在病人當中樹立了良好的口碑,病人之間口口相傳,慕名前來的病人越來越多,以至於他每天都不能按時下班,有時候病人實在太多了,就讓家人將飯送到單位,簡單吃點再接著看病人。因為有很多病人很多來自農村,難得上來看病,不忍心讓病人等太久。即使節假日休息,只要有病人打電話,他就到醫院來上班。他經常說的一句話:“生病也不能分節假日,人家也是沒辦法。”樸實的話語裡透露出周醫生滿滿的責任心和愛心。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3

  劉祥,男,40歲,本科學歷,學士學位,中共黨員,副主任醫師,,現任赤城縣中醫院副院長。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骨傷科臨床工作,是赤城中醫院骨科學術帶頭人。

  勤於學習,醫術日精

  1996年本科五年畢業,當其他同學都選擇留在大城市時,他毅然決定回到自己的家鄉赤城。那時,赤城中醫院骨科是空白,1999年5月—2000年5月在天津中醫學院一附院骨科進修1年。為了充分利用時間,在進修期間能汲取最大量的知識,他每天晚上騎車十多里地到天津醫院復位室學習骨折脫位的手法閉合復位,一個夜班之後,早晨再騎車去中醫學院一附院上白班,雖然很辛苦,但每晚十多例骨折整復的學習機會,使他在很短的時間內把從頭到腳人體每一處骨折的整復手法一一記在心裡。學習結束回到本院後將所學的知識運用於臨床實踐,運用小夾板治療四肢閉合骨折,患者痛苦小,費用低,術後功能恢復好。並逐漸總結出一套治療治療骨科常見病的綜合療法。該法包括推拿、牽引、烤電、小針刀、中藥外敷內服,為我縣許多多年的腰椎病、頸椎病、膝關節患者解除了痛苦,在當地和周邊地區群眾中建立起很高的信譽。為了全方位運用各種手段為患者治療,又師從於我國骨科前輩王家鼎教授一年半,到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骨科深造半年,使他的骨科疾病的診斷及手術技術大幅提高,逐漸成長為赤城縣一名優秀的骨科醫師,中醫院骨科學術帶頭人。聯合張家口第二醫院骨科為中醫院帶出了一批骨科技術人員,使骨科成為中醫院重點學科,開展四肢創傷骨折內固定手術,並完成赤城縣第一例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2009年該科被確立為河北省農村中醫骨傷科專科重點建設科室。

  深入科研,敢於創新

  他在診療工作中理論聯絡實際,不斷從實踐中總結創造,在繼承傳統治療方法基礎上自己摸索出一種獨特的治療手段——劉氏指標療法。指標療法在我國流傳已久,但近三十年來,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及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各種現代化診斷、治療裝置的廣泛應用,臨床治療越來越單純依賴藥物與手術,學術界對於一些傳統治療方法逐漸邊緣化。這樣,患者就診費用越來越高,藥物毒、副作用發生的事件越來越多。同時還有些患者恐懼手術、穿刺等各種有創治療,使一些臨床大夫束手無策。頸椎病、腰椎病、急性腰扭傷、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及部位軟組織損傷是中醫骨傷科常見病,幾乎佔骨科門診量的80%,其中絕大部分都具備非手術治療指徵,但治療起來病程長,保守治療需要多元化的治療手段。針灸與推拿手法作為主要治療手段,其療效已被廣泛認可。然而一些患者(尤其女性患者和兒童)素來懼針,不敢接受針灸治療。他在多年的臨床工作中,治療各種疾病多配合指標療法,有些單純使用指標,均取得滿意療效。為進一步系統、規範的研究指標療法在骨傷科疾病治療中的應用與規範,2008年申請科研課題“針療法在骨傷科疾病治療中的應用與規範”,2009年河北省中醫藥管理局批為指導性科研計劃專案。在他的主持下,課題組成員客服了條件與經驗的不足,使課題研究按期完成,達到了預期目標,並發表相關論文三篇。經專家組鑑定,認定該研究成果在國內具有創新性和先進性,具有同領域領先水平,2012年6月,獲省科技廳頒發的科技成果證書。他工作中勤于思考、不斷探索歸納,撰寫學術論文6篇,其中5篇發表於國家級核心期刊。

  勤修醫德、無私奉獻

  自2005年8月起擔任赤城縣業務副院長,一貫以身作則、高度負責、任勞任怨、敢於承擔責任。堅持每個工作日出門診,手術、查房等臨床工作不放鬆。2003年“非典”來襲,北京、廣州大量病例病重死亡,全民設防。醫院自然是第一道防線,每天接觸大量患者並負責發熱篩查。雖然醫院自制了防護服,但是作為醫生我們知道這種所謂“防護服”,其實根本起不到隔離病毒的作用,當面對感染或死亡的危險時一線醫生其實是用生命去博弈。縣裡成立抗擊非典搶救小組,報名時他曾經猶豫過,對自己到最前沿最危險的地方去他從不猶豫,因為他選擇了醫生這個職業的時候就註定要做人民生命的守護者,哪怕有再多的危險。但是當時他的女兒才剛剛出生1個月,他怕把病毒帶回家,傳染給沒有任何免疫力的女兒,所以他猶豫了。但最後他堅決的報了名,並擔任中醫院第一梯隊隊員。他的選擇是:放棄回家見女兒,直到抗擊非典勝利,一個人承擔所有的危險。2007年6月的一天,一輛裝滿液態氯的大罐車在我縣境內炭窯溝梁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卡車傾覆,罐內氯氣洩漏,司機及一名跟車人員生死不明。中醫院接到急診電話後,他作為急救小組組長,立刻組織人員隨救護車抵達現場。距離現場還有4、5百米時就聞到刺鼻的氯氣味,消防人員已經將周圍人員疏散,在距離現場大約1百米的地方几乎就無法呼吸,戴著防毒面罩仍然被嗆得鼻涕眼淚直流。當得知還有1人在事故現場未被救出生死不明,需要馬上搶救時,邊上有人說:“下面毒氣太濃,下去弄不好就得燻死,給多少錢也不能去”。他說:“只要有需要,我去,這是我們的責任。”最後,他帶領另一位急救人員衝進高濃度毒氣裡面將傷者抬了出來。每次有類似這樣的場面,他總是衝在最前面,把危險留給自己。他用自己的實踐行動詮釋了白衣天使的內涵——奉獻。做一名好醫生,要做到德才兼備而且是以德為先。在治療過程中,不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不管是領導幹部還是普通百姓以至於乞丐,他都一視同仁,根據病情需要診治。因為許多骨科疾病都和生活習慣有關,而最後恢復的情況也和功能鍛鍊有很大關係,所以治療中他總是不厭其煩地向病人及家屬講解護理要點。他經常對學生們說,我們治療的是完整的人,而不是單獨的器官。因此我們不僅要接好患者的骨頭,更要讓患者擁有好的功能,如果功能不行,骨頭長得再好也是失敗的。所以治療前確定治療方案時,治療過程中的護理及治療後的功能鍛鍊他始終貫穿這一思想。為了減輕患者負擔,一般他都會盡量少做裝置檢查,多做親手查體。一位患者說“我的膝關節炎疼痛,在北京、張家口大小醫院花了7、8千也沒看出什麼病,還一天比一天重,沒想到在中醫院花了2百來塊錢就看好了。”還有患者說“在劉大夫這裡看病,看完了清清楚楚,不像在別處,沒和大夫說兩句話呢就看完了,花了好多錢也沒搞清楚自己是什麼病該怎麼治。”就這樣透過一點一滴,一言一行良好的口碑在患者中樹立起來。現在,在縣城及周圍鄉鎮的百姓中許多人都知道在赤城中醫院有一位年輕的骨科大夫看病看得準而且態度好。在中醫院劉祥同志也成為年輕醫生的楷模。2010年度被評為縣級“優秀共產黨員”,2011年被評為“赤城縣十大傑出青年”。06至12年度連續七年專業技術考核為優秀。

  面對發展中的赤城縣中醫院,他深刻體會到,人生最大的幸福在無止境的追求中,最大的樂趣在“救死扶傷”中,最大的價值在無私奉獻中。他堅信他所選擇的路子是正確的,所從事的職業是光榮的,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他說,今後,他將更加虛心地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努力工作,以開創性的工作回報黨,回報人民,努力為赤城人民的醫療衛生事業奉獻自己的一生。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4

  29年中,王紮根山區服務家鄉人民的信念一直沒有動搖過,反而隨著歲月的推移越發彌堅。這些年,眼看著一個個醫生從她身邊調走,她從未向組織申請過調動工作。

  紮根山區,她要實現自己的夢想。王xx1962年出生在嶺南,因為從小生活在嶺南,常常看到當地群眾因為沒錢,小病拖,大病熬,等到重病了無法醫治的悲痛。她的心裡一直有一個夢想,做一名醫生,為群眾解決病痛。1982年,王中專畢業後,分配到嶺南鄉衛生院工作,做了一名婦產科醫生,她的人生夢想從這裡啟航。

  嶺南是上虞最偏遠的一個貧困鄉,57.4平方公里的山區分佈著29個自然村,交通閉塞,資訊落後。山區太缺少醫生了,婦產科只有王一名醫生兼護士,沒有人願意到這個窮鄉僻壤裡來,即使有醫生被調來,也千方百計地想走出去。曾經,衛生院分配來一名婦產科醫師,工作不到三年也調走了。王也曾經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畢竟山區條件太艱苦了。但是,山區的百姓尤其是婦女兒童離不開她,如果她走了,她們只能到章鎮、百官等地去看病,少說也得一個多小時車程,十分不便,萬一路上遇上急產更是危險。一想到這裡,王就不願再離開。“如果讓我離開山區的百姓,放棄我從小的夢想,我心裡不願意。”王說。

  在王人生字典裡,沒有“休息”兩個字,只要病人需要,無論深更半夜還是天氣多麼惡劣,她都是隨叫隨到。工作這些年,為了山區婦女兒童的身體健康,她幾乎是傾注了全部心血。一天晚上,王剛睡下,就聽到一陣緊急的敲門聲,原來是豐樹坪村的蘆孝幹妻子在家裡急產。天已經下了好幾天的雪,路上的積雪深得可至膝蓋。從鄉衛生院至豐樹坪村有3裡多路,王心急如焚,強烈的責任心,使她克服了路途艱難,連走帶爬在半小時內趕到蘆家。當雪人一樣的王出現在蘆家時,蘆家人像是遇到了救星般欣喜萬分。此時,孩子已經出生,胎盤還在母親宮內。如果處理不及時,大人和孩子都將有生命危險。王來不及喝口熱茶暖暖身子,趕緊投入工作,熟練地對新生兒和產婦進行臍帶及胎盤處理。之後,又在產婦家裡待了兩個多小時進行產後觀察,等到產婦和新生兒全都平安後,才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回到醫院,已是凌晨4時多了。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由於山區條件限制,在家老法接生現象相當普遍,也經常發生孕產婦和新生兒感染的事情。為徹底杜絕老法接生,王利用休息時間,風裡來,雨裡去,揹著藥箱獨自行走在大山深處,上門瞭解掌握孕產婦資訊,及時做好新法分娩宣傳和解釋工作,同時,做好產前檢查和產後回訪工作。經過幾年努力,嶺南衛生院婦產科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全鄉新法接生率達到100,衛生院連續三年被評為上虞市婦幼保健先進集體。

  一心為民情繫病患

  王從沒忘記自己的誓言和責任,始終將患者的安危掛在心上,處處為患者著想,一心為患者排憂解難,以精湛的醫術解除了病人的傷痛,以真誠的情感掃除了患者的憂鬱,獲得山區百姓的良好口碑。

  作為一名醫生,她具有高度的責任感。王時常告誡自己:醫生面對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任何時候都來不得半點馬虎和懈怠。今年47歲的蘆蘇雲說起王感激萬分:“是王醫生把我從鬼門關救了回來。”20年前的一個晚上,蘆蘇雲突然肚痛得厲害,正在休息的王立即叫上內科醫生一起出診,憑著職業的敏感和多年積累的經驗,她初步判定蘆蘇雲是宮外孕大出血。經過妊娠試驗,更加肯定了這一判斷。當時,病人已處於休克狀態,如果不及時搶救,後果不堪設想。危急關頭,王趕緊聯絡醫院,並找最快的車最好的司機,把病人護送到市人民醫院,連夜進行手術。蘆蘇雲後來被告之,如果再遲半小時,她的命恐怕就沒了。因為這件事,蘆蘇雲和王成了很好的朋友,有事沒事,她總會去王醫師處走走看看,20年過去了,她們的友誼越發深厚。

  工作中,王常常要接觸很多經濟條件相對較差的病人。她處處替山區患者考慮,始終堅持用廉價實用的藥物達到醫病救人的目的。她嚴格控制醫療費用,普通門診病人基本控制在三四十元之間。碰到患者一時拿不出錢來治療,她總是默默地為他們墊上,這麼多年,連她自己也記不清到底墊

  付了多少醫藥費。凡是她看過病的人,都記得她的好。只要王醫生下村去,村民們總會熱情地把她往家裡拉,一定要她吃了飯再走,或者堅持要送一些土特產給她,常常讓她感動至極,但每每都被她婉言相拒。

  王是嶺南老少皆知的名人,她的平易近人、寬以待人、熱心助人是家喻戶曉的。從事婦產科工作這麼多年,她也曾多次碰到大出血、難產的病例,受衛生院條件的限制,不得不轉送大醫院搶救,她都全程護送,直到病人轉危為安後才離開。凡是她看過的病人,總會說:王醫生真是個好醫生,她不但耐心、細心,還十分可親,就像是我們的親人。高超的技術,優質的服務,低廉的費用,使她聲名遠播,就連餘姚、陳溪等地的患者也都慕名前來就診。

  積極進取超越自我

  王一直認為,如果一個醫生僅有高尚的醫德,沒有高超的技術的話,她還不是一個好醫生。她不滿足於自己只是一個婦產科醫生,而是不斷拓寬領域學習提升超越自我,成了名符其實的全科醫生。

  婦產科是嶺南衛生院一塊響噹噹的牌子,全年門診收入佔衛生院總收入的1/3以上,在上虞基層衛生院中也獨樹一幟。經王診治的婦科疾病和兒童常見病有上萬人次,接生的新生兒超過名,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次醫療差錯。一次,一名赤腳醫生給產婦接生時,產婦突然全身抽搐,幾近昏迷。王趕到後一看就知道是產時子癇症發作,送上級醫院已經來不及。情急之下,她採措緊急措施為產婦解驚解壓,四五分鐘後小孩呱呱落地,大人小孩都平安。產婦家屬感激涕零,特地買來一袋蘋果表示謝意,被她婉言謝絕了。王每年都要經歷或多或少的急難危情,但每次都憑藉精湛的醫術成功化解。

  王不僅僅是一位出色的婦產科醫生,還是一名全科醫生,治療普通內外科疾病同樣十分專業。她先後在市人民醫院進修,在溫州醫學院學習,參加全科醫療崗位培訓,相繼取得大專文憑和全科醫生資格。,衛生院內外科力量隨著醫生的相繼退休和調離明顯薄弱。王更加註重提升自己的內外科業務水平,成了嶺南衛生院招牌式的全科醫生。一天晚上,病人徐金水因小肚疼痛被送到醫院。王對他做了驗血、b超、尿液等檢查後顯示均正常。病人家屬以為不會有什麼大礙,就要回家。王反覆勸說留院觀察,之後又給他量了血壓,顯示80/40mmhg,經綜合分析認為可能是內臟損傷,急送市中醫院,ct顯示結果是腸道破裂。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每當病人經醫治後重獲健康,那是王最幸福最滿足的時候。

  工作為重家庭為輕

  王總是把患者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與患者的需要相比,家庭的需要是微不足道的。一年365天,她總是像一隻停不下來的陀螺,不知疲倦地工作著。在她的心裡,醫生“拼命”就是為了救命。

  1988年3月22日,王預產期到了,當時在嶺南衛生院待產的孕產婦還有四個,衛生院又只有她一個婦產科醫生,王心裡放不下她們,沒有去住院待產,當她挺著大肚子剛為一名前來流產的婦女做好手術,就感到不適,發現羊水已經破裂,羊水一旦破裂,肚子裡的孩子就有可能缺氧,但她仍然堅持為等候門診的三位病人看好病,才乘上了駛往市婦保院的急送車。還好,女兒順利出生了。

  她為病人付出了百分百的愛心,一生無愧,卻對家人甚少關心,充滿了深深的遺憾和愧疚。女兒從出生到小學畢業,一直和她住在醫院裡,因為工作太忙無法照顧女兒,王只好僱了個保姆平時照看著。等到女兒到百官讀初中了,王更沒有時間和機會照看她,亦無法在學習上指導女兒。現在女兒已經上大學了,說起母親對她的照顧,仍會抱怨少之又少。

  王有兩個姐姐一個弟弟,1987年,她惟一的弟弟要結婚了,然而,弟弟人生中的大喜事卻因她的缺席讓全家人十分不悅。當時,她正在配合嶺南鄉計劃生育工作為育齡婦女放環,“因為嶺南鄉衛生院只有我一個婦產科醫師,如果我走了就會影響計劃生育工作。”於是,王選擇留下來工作,沒有去參加弟弟的婚禮,最終,父母不理解,弟弟無法接受,許多年過去了,這件事一直成為她的心頭之憾。

  三年前,王婆婆去世了,公公一下子失去依靠,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本想多陪陪老人,讓他好好安度晚年,可當時正逢衛生院搞基建,身為院長的她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哪裡有時間去老家陪公公,只好把公公帶到衛生院照看。公公不忍心看她這樣勞累,只待了兩個月就回家了,哪知這一去就離開了人世,她再也沒有機會盡孝,是她一輩子的悔痛……

  內強管理外樹形象

  在擔任嶺南鄉衛生院院長、黨支部書記的近時間裡,王樹立“向管理要效益”的科學理念,加強安全醫療、行風建設、人才培養和基礎建設等,使衛生院的業務收入從的30萬元提高到了和的100餘萬元。嶺南鄉衛生院發展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她內強制度抓管理,積極推進制度化建設,衛生院領導班子合理分工,明確責任,重抓落實,透過強化管理,提高了全院職工的戰鬥力和凝聚力。她外樹形像抓行風,深入開展衛生院職業道德建設和醫德醫風教育,透過激勵考核機制,切實推進行風建設,近幾年來,衛生院從未發生醫療糾紛、投訴、上訴等事件,,以滿分的優異評議成績在嶺南鄉基層單位(視窗)行風評議中獲第一名,並被市衛生局評為行風建設優勝單位。圍繞“落實醫改、提高服務、提升行風、促進健康、構建和諧”實踐載體,深入開展第三批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她帶領黨支部班子成員深入山區農村,和群眾交流談心開展調研,全面掌握山區群眾對醫療衛生的需求和查詢嶺南衛生事業在實現科學發展程序中的主要制約因素,並深入分析檢查,切實提出有較強可操作性和實效性的整改措施並加以落實,有力推動衛生院各項事業的科學穩步發展。

  “我生在嶺南長在嶺南,與嶺南有著深厚的感情,再說這裡的百姓需要我,我離不開他們。”這是她樸實的心裡話,卻更顯得她的高尚和博大。正因為有高尚的醫德,她才能滿腔熱情地去實踐醫生的職責與使命;也正因為有一心為民的博大情懷,她才能堅定理想紮根山區救死扶傷始終無怨無悔。山區需要王這樣的好醫生。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5

  人人都有一個夢想,我兒時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手拿手術刀的醫生,解除病人的痛苦,然而由於高考成績的不理想,加上填報志願時的不嚴謹,我被泰山醫學院放射系錄取,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我知道我成為一名拿手術刀醫生的夢想基本破滅了。既來之則安之,從事放射工作,也是會成為一名為病人解除痛苦的好醫生的。接下來,我度過了三年的放射學求學生活,為以後成為一名合格的放射科工作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00年10月我如願成為了一名放射科醫生,當時每天的工作就是操作各種放射機器,為病人拍片子,洗片子,讀片子,照鏡子。我雖然不拿手術刀,卻也決定了同行手術刀的方向。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接觸放射科的實際工作後,專科畢業的我感到大學理論與實際放射科工作的巨大差距,為此我積極跟著醫院的老醫生學習,遇到疑難問題積極向上級醫師請教,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透過各種關係到上級醫院偷師學藝。《X線診斷學》、《X線攝影技術學》從老師的手裡接過了學習資料後,白天在老同志指導下看新病人X線片,晚上在科室讀放射專業教材,翻閱片庫老片,全不顧悶熱的天氣、蚊蟲的叮咬。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個月後成功完成了畢業後的角色轉換,開始獨立值班、為病人檢查。

  完成角色的轉變並不意味著學習的結束,2005年5月,醫院由於CT室缺人,醫院決定讓我從事CT工作,派我到青醫附院影像科進修學習六個月,面對即將到來的挑戰、缺乏的新知識的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努力。六個多月的艱苦學習過後,開始了我CT診斷醫師的新工作,可六個月的積累面對每天的新病例,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學中幹,幹中學”,從那時起,到後來隨著單排螺旋CT、16排螺旋CT科室新裝置的增添,我一直堅持不懈的刻苦學習,緊跟影像學快速發展的步伐。每個病例都都認真面對,每張片子都仔仔細細,這已成為我多年來工作的習慣。

  工作以後我勤奮踏實,努力鑽研,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學術水平;工作中我始終如一,兢兢業業全身心的為廣大患者服務;以飽滿的工作熱情、紮實的工作作風、優良的工作成績,詮釋了醫務工作者敬業奉獻的高貴品質,贏得了全院醫護員工和廣大患者的好評。

  就這樣,從初窺門徑、漸入佳境,我一學就是19年,一干也是19年,由於工作出色我在畢業十四年後晉升為主管技師,並擔任了醫院醫技科主任。

  真誠關愛,嚴謹求實,努力服務廣大患者

  我在近二十年的從醫生涯中,始終將病人的生命健康放在心上,我秉著嚴謹科學的態度,認真對待每一位患者,每一張片子。近二十年來,我從未以任何理由推脫、拒絕過任何患者。

  一件件細小而又普通的事情,卻見證一位醫者仁心的樸素情懷。我真誠的去關愛每一位病人,認真的去為病人服務。畢業近二十年來我幾乎沒有休過病假、國家法定的放射假、公休假,即使是中秋、春節這樣萬家團聚的日子,我也絕大多數在醫院度過。任何時間只要一個電話,我就會趕到醫院,滿腔熱情的為病人服務。

  加強科室管理,提升科室業務水平

  我一方面注重科學管理,加強科室業務學習,同時又毫不保留的將自身的專業知識和臨床經驗傳授給年輕同志。我制定了完善的科室管理和業務學習制度,多年來一直加強疑難病例隨訪和科室內的回顧性讀片。每週的輪流業務學習講座加大了青年醫生的自學、交流的壓力和動力。我在影像中心內部實行的X線、CT等各崗位工作的輪換,切實提高了年輕醫生的各種影像綜合、分析、判斷能力。

  2015年3月,為了醫院的發展及保證病人的就診需要,醫院新購西門子16排螺旋CT一臺,為了儘早安裝使用,我從機房防護、機房裝修到新裝置基礎施工等方面提早介入,帶領同事們精心考慮,加班加點,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保障了臨床工作的順利進行。

  從醫近二十年來,我始終秉承“醫乃仁術”的理念,注重培養從醫的仁德,堅守從醫的良知,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學術水平,努力為廣大患者服務。作為一名科主任、一名醫院職工,我始終從醫院的大局出發,時刻維護醫院的利益,只要對醫院有利,對病人有利,我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紮紮實實把工作做深、做細。2014年被評為壽光市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我以自己的嚴謹、敬業的工作態度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6

  今年42歲的張志田,是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放射科醫生,宣恩縣李家河鎮老司城村人。

  1月19日,他帶著10歲的兒子從杭州回到家鄉與親人團聚。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原本計劃1月27日返回杭州的張志田取消了行程。

  1月29日晚,張志田主動向宣恩縣衛生健康局“請戰”,願意參與李家河衛生院疫情防控救治工作。1月30日早上,張志田走進衛生院,成為該院一名“編外醫生”。

  張志田從醫20餘年,主要從事放射科臨床醫學研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張志田發揮自己優勢,參與衛生院影像學報告診斷。

  李家河衛生院進出口只有一個大門,醫護人員和患者通道通用,張志田與衛生院商量改造,按照傳染病樓兩通道、三分割槽的標準,隔離出醫護人員通道、患者通道,分開清潔區、汙染區和半汙染物區。同時,針對通道還改造兩個小門出入住院樓,該院在衛生院大門,也專門用隔離帶分開為進、出口。

  該衛生院醫用物資緊張,張志田便多渠道聯絡,為衛生院籌集捐助醫用防護物資。“又捐物資,又捐技術,真的很感動。”李家河衛生院院長段萬能表示。

  家住來鳳縣大河鎮大壩社群的楊錚,2020年從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後在外地一企業上班。學習臨床醫學專業的楊錚看到監測點人手不夠,主動申請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服務。他每天工作12個小時,排查過往車輛,為車上人員檢測體溫,同時利用在學校學到的專業知識,指導執勤人員規範防護措施……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7

  xxx是xx區xx衛生院預防接種門診工作人員,大專文化,疾病控制主管醫師。xx年畢業於xx玉林地區衛校醫士專業;xx年畢業於廣東藥學院大專公共衛生專業。19xx年3月至今在xx區xx鎮衛生院從事預防接種工作,至今已經走過了27個年頭,多年來,他堅守崗位,兢兢業業工作,以其樸實肯幹、任勞任怨的工作態度、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飽滿的工作熱情和急他人所急的服務態度贏得了上級領導和同事的認可。用智慧和熱情服務廣大兒童家長獲得了群眾的好評,呈現了新時代預防接種門診工作者的高尚風格和嶄新面貌。多次榮獲“佛山市計劃免疫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一、開拓進取,樹立一個接種醫生的模範形象

  一直以來,他勤奮好學、力爭上游,堅持學習政治理論、科學文化、業務知識,努力提高文化素養和業務工作能力,不斷完善和提高自身素質,以滿腔熱情和幹勁投入到工作中。

  二、棄“臨床”從“防疫”

  他曾經是一名有著執業醫師資格的臨床醫生,有著豐厚的工資和優於別人的獎金收入,曾經在急診室搶救危急病人,一次工作任務介入,令他感覺從事公共衛生工作更重要。從此,他成為一名預防接種醫生走上傳染性疾病防控前沿的陣地。在這個崗位上,他依然能用自己的臨床專業知識結合傳染病防控大局觀應用到傳染病防控工作。

  作為一個科班出身的臨床醫生,本來可以風吹不著、雨淋不著,他怎麼甘於平凡做個接種醫生呢?跟過他拍檔的臨床工作人員曾說,他在臨床工作的時候,因曾多次在醫院坐診時看到,大量因未及時接種或者未接種疫苗的小孩子感染了相關的傳染病,花費了家長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有些還是因感染了傳染病留下後遺症,終身受到影響,甚至致殘,深感同情和感概,用xx自己的話說“我在臨床診室思考了很久,總覺得如果能避免這些疾病發生,比疾病發生後再想辦法救人重要得多。”抱著這種想法,xx在當時接種門診工作人員收入低,沒人肯幹的情況下,主動請纓報名當上了一名接種醫生。從此走上了一條有著不被人認同,艱辛、加班加點、日灑雨淋的“不歸路”,為成千上萬的兒童開展了預防接種工作,為他們免於傳染病感染建立一道牢固的防護牆。

  三、敢於創新、開創流動兒童查漏補種試驗點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商品經濟的發展,xx經濟騰飛發展,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的輸入,城鎮流動人口與日俱增,越來越多外地人員到xx務工,流動人口家長文化程度較低,衛生保健意識差,且流動性無規則,隨意性大,又相對分散,難以管理,給流動兒童計劃免疫工作增加了難度,提出了新挑戰。針對面臨的困境,他提出當前發展形勢,要做好兒童預防接種工作,就要改變以往坐在辦公室等家長過來接種的觀念,當務之急需要拓展外勤的工作,在流動兒童中開展每週的查漏補種工作,並主動提出將xx鎮作為流動兒童外出查漏試驗點。

  一年實踐證實,在流動人群中開展每週外出查流動兒童接種情況,明顯提高流動兒童預防接種知識知曉率,顯著提高一類疫苗接種率。同時流動兒童家長的接種計劃意識和接種相關知識得到明顯提升,兒童建證率及五苗接種率顯著提高。我區也將xx鎮流動人口外出查漏經驗推廣到各鎮街,也正是他有著前瞻性觀點,根據我區發展形勢,結合我區預防接種格局轉變,穩步發展開創出xx區流動兒童更接地氣的管理模式。

  四、不辭辛苦,甘於奉獻,真心工作的感人事蹟

  佛山第一峰皂幕山位於xx鎮,xx鎮有一半區域屬於山區,山林茂密,鬱鬱蔥蔥。每年都引來很多從事砍樹行業的外來務工人員,這些務工人員絕大多數都是來自於雲南、貴州。他們的文化水平低,生活衛生差,預防接種意識薄弱,很少主動帶孩子附近接種點進行接種。由於他們長時間住紮在山上很少外出,缺少與當地群眾交流溝通。xx醫生在一次偶然機會了解到這一情況後,便對周圍山頭展開主動搜尋,這一搜索就是十幾年,十幾年來為了不漏種一個孩子,xx醫生幾乎踏遍xx鎮的所有山頭。由於路途較遠來回一趟不容易,為了節省時間,xx醫生常常吃過早餐帶上午飯,從開始騎著單車到後來騎上摩托車載著工作夥伴,來到大山附近的村莊,便開始徙步上山。幾十年來翻過一山又一山,穿過一坳又一坳。夏天走在山路上,常常是上氣不接下氣,衣服被汗水溼了又幹,幹了又溼了,結果衣服的表面形成一層白色鹽霜;雨後山路更是難走,走在山路上摔倒是常有的事,有時扭傷關節,有時摔得傷痕累累,雖然是這樣但是xx醫生及他的工作夥伴還是無怨無悔繼續前行。多年來,山上的孩子走了一批又來一批,xx共同工作的夥伴換一個又一個,xx也從年輕小夥仔變成了五十多歲老頭,但是他依然不願放下肩上重任,帶領新同事繼續行走那崎嶇山路上,去尋找那些外來砍樹的務工人員的孩子。不斷向這些外來的砍樹工,宣傳計劃免疫的作用和意義,促使他們及時帶孩子到附近接種點接種疫苗。用辛勤汗水為這些住在山上的孩子築起一道免疫城牆。

  xx年5月xx剛做完痔瘡手術回家臥床休息,傷口還在隱隱作痛。恰逢上級通知要開展麻疹疫苗查漏補種,由於其他工作人員對外來兒童聚居的地方不熟識,外出巡查小組工作依然由他負責。他不顧傷痛騎著摩托載著另外一名工作人員奔走在外兒童聚居的出租屋、磚廠、菜場、養殖場、建築工棚等地方。由於以上地方都是一些坑坑窪窪的路,每一次顛簸傷口都令他疼痛難忍。雖然是這樣,但他依然堅持下去,直到完成所有巡查補種任務,保證每個漏種兒童都得到及時補種。

  xx年xx鎮衛生院依據上級的通知精神開展脊灰強化免疫接種工作,他繼續負責外出脊灰強化接種工作。他騎著摩托載著另外一名工作人員到獨崗村出租屋查漏,遇到一個老人家在帶小孩,經瞭解這個老人家及該小孩剛才老家xx過來幾天。他們做好相關登記工作及宣傳後,正準備給小孩進行補種時,卻遭到老人家的反對。老人家說:憑什麼要我相信你們是接種醫生呀?他說:老人家我們都戴有查脊灰強化免疫接種工作證,我們接種都不收錢。老人家說:偽造一個工作證是很容易的事,雖說不收錢我也不能相信你們,因為我們剛來不久,除非你們用車送我到衛生院。他二話不說請老人家帶小孩上車到衛生院接種門診進行接種。從此之後,他們每次到獨崗村查漏,那位老人家都主動向他們打招呼,並主動告訴他們那間出租屋有新來兒童。

  20xx年冬季的一個接種日,天氣寒冷下著小雨,在上午12時零3分左右正準備關門下班之至,三個婦女帶四個小孩來到接種門診,經詢問得知他們菜場從本鎮圓崗村已經遷到新會市大澤鎮去了。由於某些原因當地衛生院不為他們提供預防接種服務,他們只好幾度轉車從70公里外的大澤來到人和。瞭解情況之後深受感動,xx立即為他們安排接種,並進行接種後30分鐘觀察。當下班去到單位飯堂的時候已經12時40分,這時飯菜早已涼了。

  長期以來他為了消除免疫空白不斷提高接種率,他採用室內、室外查漏雙結合的方法。利用電腦對在冊兒童進行篩查,並用電話查漏及時掌握在冊兒童的變動情況,及時動員漏種物件到來接種;採用上門方式,到外來兒童聚居點進行巡查。及時發現新來兒童,及時建證和補種漏種疫苗,以此築牢適齡兒童免疫屏障。

  雖然計免工作任務繁重,加班加點已經是他的家常便飯的事,但是在他心裡,只要每個適齡兒童都按時完成規劃免疫,建立和提高保護兒童健康成長的免疫屏障,使到廣大兒童免於傳染性疾病的侵害,就算工作再辛苦再繁瑣也是值得。

  xxx作為一名基層疾控工作者,負責該鎮免疫規劃接種工作,他堅守平凡的工作崗位,默默無私地為當地兒童健康成長辛勤工作,用他平凡的工作為當地兒童撐起健康的保護傘。他的樸實肯幹、敢於擔當的工作精神,是我們每位醫務工作者的學習典範。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8

  上世紀90年代初,作為第一批面向基層的中專生——我從衛校畢業後服從組織分配來到了人們戲稱的“東北三省”——。雖然有一定的思想準備,但面對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距,激情很快被淹沒,怨天由人顯然無濟於事,調整心態,埋頭苦幹。春秋輪換二十年,人生最美麗的青春和汗水早已融入了這片水鄉熱土,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蹟,但充實的每一天在平凡中更凸顯真實和樸實。

  年的大地剛剛經歷了一場傷寒病的肆虐,病毒性肝炎這一傳染性極強的病魔又接踵而至,醫生少,病人多,條件差,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我需要快速成長起來,起早貪黑,深入病房,關心病人,收集資料,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很快掌握了該病從防到治的一系列工作,在短時間內便能獨擋一面,人們也很快知道了一個叫小王的醫生,此一役充分贏得了領導、同事和病人的信任和尊重。工作中我深深感受到理論與實踐的聯絡、知識更新的重要性。年根據醫院安排我到市人民醫院進修,我充分珍惜這一年的寶貴時間,主動放棄節假日和夜班休息,加班工作,儘可能多地接診病人,參加手術,增加知識,兢兢業業的工作不僅圓滿完成了學習任務,同時也說來獲得了帶教老師的一致好評。回院後在上級醫院醫生的指導下克服困難,順利開展了我院上腹部及其它難度較高的手術,同時還帶動了其它科室相關業務的迅猛發展,醫院整體業務水平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年因工作需要再赴市人民醫院用三個月的時間完成了胃鏡從理論到實踐的培訓,當年回到醫院開展了胃鏡檢查,在一個一萬多人的小規模鄉鎮至今檢查病例已逾例,無一差錯事故,並在極其簡陋的條件下開展了食管取異物術。此舉不僅解決了本地區病人往返大醫院的勞苦,而且為臨床醫療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據。為配合全院向更高層次的發展再次舍妻別子前往蘇北人民醫院外科進修,一年時間不僅在學術上得到了提高,開拓了視野,而且在醫院管理層面上站在一定的高度審視了一個未來現代化醫院的發展之路。

  二十的經歷,工作是我生活的一條主線,在這條線上病人是我工作的全部。每天上門診,下病房,做手術,值班、會診,用熱心、耐心、精心、細心圍著病人轉,雖然工作平凡、枯燥,但面對一張張痛苦面容,你沒有選擇,病人的需要就是我的第一目標。除夕之夜,時鐘已近深夜11時,正當全家歡聚度佳節的時候,醫院一個電話要我馬上趕到醫院緊急會診,一個下午剛剛手術的病人出現異常情況,面對風雪交加,冰凍近尺厚的積雪滑冰,歡樂的節日氛圍即刻淡去,父母擔心,年幼的孩子渴望,沒有猶豫,頂著風雪徒步往醫院趕,妻子不放心,打著手電一路陪行,平時騎車十分鐘的路走了近五十分鐘,到醫院時整個人身外是一層冰凍而裡面卻是一身然汗。問題解決後,回家的路上零點的鐘聲早已敲響,看著萬家燈火,絢麗的禮花,疲憊的身心卻是坦然和塌實的。不眠的夜晚何止記憶中的點點!為了開展上腹部等一系列在當時鄉鎮醫院屬於高難的手術,白天上班手術,晚上守護病人二十四小時在醫院連續工作早已不是偶然。非典,面對未知的生與死的考驗,沒有退縮,帶領一班人走上最危險的預檢門診,面對一張張外地歸來者驚恐的面容,一絲不苟的接診、登記、篩查,宣傳隔離、防護知識,悶熱的天氣,簡陋的條件,厚厚的隔離服下滿是汗水,連續超負荷的工作考驗的是意志和精神,沒有白天黑夜,沒有節假日,哪裡有險情我就需要出現在哪裡。是一個偏僻的少有人知的地方,在百強縣市的是一個相對貧窮落後的地方,而今一個開放的、一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有哪個願甘守清貧?

  面對醫療系統一些地方的紅包、回扣,我獨賞由淤泥而出盛開的蓮花,她是那麼美麗、聖潔而高雅。今年初,一居姓病人為一長期困擾身體的腹股溝斜疝特地從外地趕回我院就診,當我根據其病情決定為其採取較前沿的無張力修補手術時,病人及其家屬出於複雜的心理幾次將一隻鼓鼓的紅包揣進我的口袋和抽屜,面對無法推卻的熱情,也為了寬慰病人只好暫時儲存,手術、治療結束,當病人出院前我和病人及家屬再次就此事進行了溝通,向他們宣傳醫院的規章制度,講明道理,用心交流,最終順利退還紅包,病人由衷地高興,我也如釋重負。類似久遠的事情在我從醫生涯中早已不必作為記憶,因為頻繁而平凡。

  我是一名臨床醫生,而且負責全院藥事工作,在一般人的眼裡這是一塊肥缺,然而,當第一次我把遠道而來陌生的藥商送來的回扣上繳醫院會計室時,他們表現出是滿臉的驚訝和不解。“其身正不令而行”,我院因此成為沒有被藥品腐敗的一方淨土,多年來和我院打交道的藥事人員由衷感嘆——乾淨!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9

  他出生在醫學世家,耳濡目染,從小就希望長大成為一名醫生,為病人解除痛苦。見到了各種病人的疾苦,高考後如願以償成為一名醫學院學生,在五年的醫學生涯中,他學習刻苦,成績優異,實習的時候,多次受帶教老師表揚。2002年7月他來到了天長市中醫院開啟人生的新篇,跨入了職場生涯。從住院醫師到主治醫師再到副主任醫師,14年的醫生生涯,他勤奮工作,始終以科學的態度信服別人,以崇高的醫德塑造自己,在平凡的崗位上熱心服務病人。

  工作以來,沒有完整的節假日,只要醫院需要,不分白天黑夜,只要病人需要,風雨無阻。把苦、累、髒留給自己,將樂、安、康送給病人。他曾經持續給一位沒有心跳呼吸的病人按壓一個多小時,只是源於對職業的執著和對生命的敬畏,不想如此一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結束。有時遇危重病人,他以院為家,一夜一夜的守護,直到病人轉危為安。曾經有一次千辛萬苦把病人搶救成功準備出院,病人卻因其他疾病突然死亡,但是患者家屬還是非常感謝他,因為家屬能感覺到他的堅持不放棄,這是對生命最高的尊重。“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待患者如親人。”簡單的話語卻是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和職業操守的人才能做到。

  2012年,他在江蘇省人民醫院進修呼吸內科,1年的進修時間中他刻苦學習、虛心請教,深受黃茂主任的讚賞。回到醫院後參加了數十次呼吸危重病人的搶救及會診,把一個個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與同事們一起開啟了醫院呼吸危重病人搶救的新紀元。與張曉東醫生一起開展了氣管鏡的檢查與治療,提高了醫院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治水平。在內二科工作,雖然他的專業是呼吸內科,但他們科是綜合內科,什麼樣的內科病人都有,本著對病人負責的態度,他一直堅持不斷學習,主動請教。14年的堅持,不為什麼,只因為病人以命相托,他要以心相對。在本科室同級別的醫生中,他始終病人最多,服務最好。病人多,事情就多,除了外出學習,長年累月堅持早晚查房,瞭解病人病情,以便拿出最好的治療方案。對病區急危重病人的診治能做到隨叫隨到,對院內急危重病人的會診也同樣如此。一週工作時間70小時以上成為常態化。工作過程中經常遇到病人送紅包的情況,他一概婉言謝絕,實在推不掉的就悄悄的給病人存在賬戶上。

  作為一名醫生,他深深懂得敬業精神至關重要。敬業就是要忠於職守、熱愛本職工作;就是要以病人為中心,全力為病人解除痛苦;就是要對工作精益求精,對患者極端負責;就是要關愛病人,甘於奉獻。選擇了醫生這個職業,就選擇了神聖,選擇了偉大,選擇了高尚,選擇了奉獻。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10

  由於組織的信任和關心,我被調到剛剛成立的維揚區疾控中心工作。7年多來,我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實際行動忠實地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認真真學習,踏踏實實工作,兢兢業業奮鬥在傳染病防治工作一線。以保護廣大群眾身體健康為己任,以較強的政治責任感、強烈的事業心和求實創新精神,忠實履行一名疾控人員的工作職責,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一定的成績,在默默無私的奉獻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20XX年,我被單位評為優秀醫生光榮稱號。

  一、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始終保持過硬的政治思想素質

  一直以來,我始終堅持政治理論的學習,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實際工作忠實地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我始終牢記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嚴格要求自己,保持不驕不躁的工作作風,忠實履行工作職責,並得到了服務物件的稱讚。作為傳防科副科長,我以身作則,吃苦在前,在科內起到網模範帶頭作用,盡心竭力帶領和團結同事做好各項工作。

  二、勤奮好學精益求精始終保持不斷進取的學風

  多年來,我始終堅持把業務學習與工作實踐相結合,在學習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工作中實踐所學的知識。利用業餘時間,透過自身的不懈努力,獲得了江蘇職工醫科大學預防醫學大專學歷,並取得了疾病控制中級職稱。作為一名疾控技術人員,我利用培訓、自學等多種形式和途徑不斷豐富、更新自身的業務知識,來應對日新月異的疾控工作。透過自學、摸索,我掌握了網路的一些基本知識,在領導的信任下,我兼任單位的網路管理員。單位的電腦、網路出了故障,我總是隨叫隨到,不辭辛苦,盡力幫助解決。

  三、愛崗敬業忠於職守始終奮鬥在傳染病防治工作一線

  作為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工作的業務骨幹,我始終戰鬥在疾控工作的第一線。在工作中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疾控中心任務重,人員少,我所分管的工作專案多,要求高。把領導分配的所有工作當作對自己的信任,考驗和鍛鍊,盡職盡責,加班加點,努力使各項工作爭先創優。遇到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暴發疫情時,我總是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及時調查事件的原因,採取有效措施,把疫情撲滅在萌芽狀態。在那場抗擊“非典”鬥爭中,我舍小家顧大家,把不滿4歲的兒子送回了老家,以解決我工作的後顧之憂。作為疫情現場處置人員,我總是不顧個人安危,主動要求深入現場,參與現場流行病學調查處置,為我區抗擊“非典”鬥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始終把關心艾滋病人及病毒感染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放在首位,以疾控工作者崇高的職業道德和責任心,主動去貼近他們。面對患者的心理問題,及時與他們溝通,使他們進一步瞭解自己的病情,消除對疾病的擔憂與懼怕,使患者從痛苦和沮喪中擺脫出來,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給他們送去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關愛,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贏得了他們的信任。在結核病防治工作中,我主動承擔責任,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經驗,指導基層單位開展工作,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被揚州市衛生局授予結核病防治工作“先進工作者”稱號。今年4月起,甲型h1n1流感疫情肆虐全球,我認真做好應對疫情的準備工作,參加多次的業務培訓和演練。每當接到疫情命令時,我作為一線應急隊員,首當其衝趕到現場開展工作。我想,為了人民的身體健康,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總之,在組織的關懷下,在領導的幫助下和同事的支援下,我在我熱愛的疾控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成績面前,我感到更多的是責任和壓力,我將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紮紮實實,無怨無悔投入到工作中,投入到崇高而平凡的疾控事業中,做一個守護人們健康的忠實衛士。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11

  “人就算活150歲,如果沒為別人做點有益的事,那也是虛度了年華。”鍾晶,一個80後獨生女,一個堅守在大山深處的鄉村醫生。2008年,她為了與在鄉鎮工作的丈夫團聚,辭掉貴陽大醫院的工作,來到貴州省黔西南州貞豐縣龍河村衛生室,做了一名鄉村醫生。不久,丈夫調入州府,她卻仍然獨自堅守。沒有澡堂、時常停電、沒有城市裡五彩斑斕的時裝和琳琅滿目的零食,鄉村的寂寞無邊無際……但她一一承受,並用精湛的醫術和貼心的服務為當地少數民族群眾解除病痛。她的付出換回的,是鄉村百姓無限的信任,以及來自網友的聲聲祝福,她是網民眼中“最美鄉村女醫生”。

  勞動,是美麗的:貴州“最美鄉村女醫生”記事

  她獨自堅守在偏遠大山中的村衛生室,用盡所學為當地老百姓解除病痛,把最美的青春留給了偏遠的少數民族地區。網友稱讚她為“最美鄉村女醫生”。

  最近,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貞豐縣龍河村的鄉村女醫生、一個來自省城的“80後”鍾晶成為網路紅人。她的故事在網路多家論壇上流傳。

  五一節前,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來到大山深處的龍河村,走近這位甘於清貧寂寞、傾力治病救人的“最美麗”的勞動者。

  記者到達時,臨街的龍河村衛生室中,不少村民正在看病買藥。一個溫柔的聲音不斷叮囑道:“老人家,這個藥晚上睡覺時才吃。”“頭痛粉吃多了不好,你要一盒我不能賣,但可以送一包給你吃。”

  說話的就是鍾晶。她出生於1982年,是個漂亮的貴陽姑娘,個子嬌小,皮膚白皙,一雙眼睛大而明亮。

  2008年,她辭去貴陽長江醫院的工作,跟隨在鄉鎮工作的丈夫來到龍河村,為當地缺醫少藥的老百姓開起了村衛生室,這也是龍河村4000多名村民唯一能進行新農合報銷的衛生室。

  豈知兩個月後,丈夫被調至黔西南州委工作。“走還是留?”她很糾結。她發現,由於貧窮閉塞,當地農村婦女大都缺乏基本的衛生保健知識,不少婦女患婦科病後,找不到女性婦科醫生,一直拖到病情惡化。龍河村還是個風溼病高發村,老人幾乎都患有風溼病,一些村民40來歲就骨骼變形、直不起腰。而村民最缺乏的就是能夠對症下藥的好醫生。

  留下來為當地百姓治病!

  下了決心的鐘晶拿出2萬元購買了理療儀、治療婦科等疾病的儀器,所有用具每週消毒一次,還按大醫院要求設定了垃圾分類。龍場鎮黨委副書記孫志宏說,她的衛生室是鎮裡最正規的之一。

  鍾晶一家三代行醫,她又託均為醫生的外婆和母親打聽了一副治療風溼的草藥方。48歲的龍慶昌患風溼病14年,多次外出求醫花費上萬元。“最後找到鍾醫生,20元6包藥就好多了,介紹的幾個朋友用藥後也都有好轉。”龍慶昌說。

  村裡不少苗族群眾不懂漢語,她就靠打手勢,或請懂漢語的苗族學生幫忙翻譯。2010年國慶節,鍾晶還自掏腰包,請來貴陽的婦科專家為村民坐診,她也趁機學習。“我為自己學有所用感到安心。”

  早上7點20分鐘晶就起床開門了,她在露天水管前洗漱完畢,不施粉黛就開始打掃衛生。不到20分鐘,就有村民來輸液。她來不及吃早餐,卻關心病人是否餓肚子,並把豆漿分給病人喝。

  “病人多時一天看上百人,一天只吃一頓飯,一直忙到晚上11點,有時臉也不洗,倒在床上一覺睡到天亮。”鍾晶說。

  但最初多數村民對這位年輕醫生持懷疑態度,一天只有兩三個病人。遇到不信任自己的病人,鍾晶就先給他們配一天的藥,僅兩三元錢,告訴病人若有效再來。每個病人進門,她總是先端上一杯熱水。

  漸漸的,“鍾醫生醫術高、態度好”的口碑越傳越遠,鄰村的群眾趕來找她看病,外地來的建築工人也把這裡當成了“固定”醫療點。

  鍾晶看病賣藥十分便宜,有時幾元藥錢都免了,錢不夠也可以賒賬。村裡一位78歲的空巢老人靠撿塑膠瓶為生,全是一兩毛的零錢,這樣的病人,鍾晶不僅不收錢,還常留他們吃飯。

  時間一長,村民們把鍾晶當成了朋友,沒病時也來拉拉家常,趕集時常來歇歇腳。也常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快樂和溫暖。衛生室裡的燕子窩每年都有燕子返巢;村民們常送來自家地裡的蔬菜,逢年過節大家又不約而同的送來餈粑、紅米飯;鄉親們一起看露天電影有說有笑,感覺人與人很近;她記得每一個醫治過的孩子的名字,孩子們也親切的叫她“姨媽”“小嬢”。

  一次,一個老大媽對她說:“你一個城裡的女娃娃,丈夫也不在這邊,跑到我們山溝裡來又掙不了錢,何苦呢?”這樣的關心讓鍾晶倍感溫暖。在她看來,農村很能體現人生價值。在大城市,醫生和病人多是純粹的醫患關係,但在農村,村民們卻把醫生當成了一家人。

  鍾晶在病人面前沉穩幹練,私底下也是個典型的80後,她是家裡“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獨生女,喜歡吃零食、逛街、跳舞、看電影……

  但在龍河村衛生室,衣櫃是裝藥的紙箱,只有單調的三四種蔬菜,買不到愛吃的巧克力和奶茶,更沒有五彩斑斕的時裝。電力不足時還常停電,晚上只能靠蠟燭或應急燈照明。丈夫剛調走時,她獨自躺在衛生室裡,聽著山風呼嘯,害怕得睡不著,只好爬起來靠在牆上坐到天明。

  沒有澡堂,只能用兩個大桶提水到屋內,蹲在一個大盆裡洗澡;農村簡易廁所臭氣沖天;夜深人靜時,還能聽見老鼠窸窸窣窣從床下爬過的聲音。

  最難以忍受的莫過於寂寞。剛來時,沒有電視和網路,也沒有朋友,病人又少,找不到人說話,“衛生室裡靜得很可怕,感覺外面的世界很遙遠。”

  但她嬌小的身體裡有一顆強大的心。鄰居徐顯佳說,有一次鍾晶得了重感冒,只能自己往腳背上扎針輸液。“有人來買藥,她還一隻腳跳到藥櫃邊拿藥。我怪她不找我們幫忙,她卻說能堅持就不麻煩大家。”

  鍾晶也試著從貴陽請了3位醫生來幫忙,長的呆了3個月,短的只呆了3天,都因無法忍受鄉村的艱苦而離開了。

  她坦言,自己也打過“退堂鼓”,朋友們都勸她離開,也有機會調到興義市工作,和丈夫團聚。但鄉親們聽說她可能離開時,紛紛跑來打聽:“鍾醫生你要走了嗎?”“我們捨不得你啊……”

  “老百姓這樣需要你,怎麼忍心舍他們而去?”鍾晶說。

  她的故事在網上流傳後,被感動的網民,稱讚她是值得學習的“美麗天使”。鍾晶聽後笑著說:“和那些更偏遠的鄉村醫生相比,我的條件已經很好了,起碼油鹽醬醋俱全。”

  而在丈夫龍瑞見眼中,鍾晶就像“礦泉水”一樣簡單純淨,“善良寬容,不計得失,凡事總往好的方面想。”

  如今鍾晶有四個家:貴陽市父母家、興義市丈夫家、女兒所在的奶奶家,以及衛生室這個家。她對女兒和父母心懷愧疚,只能靠電話溝通,夫妻倆也很少在家裡正正規規的吃頓飯。

  但鍾晶說自己並不後悔,她和丈夫都覺得,有時一個眼神、一句關懷都能感受到默契和幸福。“我會幹下去,直到更優秀的醫生來給鄉親們看病。”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12

  河有多深,能不能過?過不了!這是新疆鄉村醫生居馬泰護送小病人阿革蘭時在路上和同伴的對話。鄉村醫生居馬泰被冰河攔住了回診所的路,他懷裡抱的孩子名叫阿革蘭。只有8個月大,由於上呼吸道感染髮高燒已經兩天了,在這樣的高原和高寒地帶,隨時可能會轉發肺炎,危及生命。牧場裡缺少藥品,居馬泰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把小阿革蘭帶回到50公里外的診所。而這天山最艱險的一段路程被當地的牧民稱之為“魔鬼路”。

  冰看一下!冰看一下!可以過得話,我們看一下,抓緊時間,過不去!冰太軟!繞過山從那邊走吧!阿革蘭。高燒不退的小阿革蘭,一直哭鬧不止,居馬泰想盡辦法,逗小傢伙開心,8個月大的小阿革蘭很快就跟他熟悉起來。阿革蘭的笑容讓48歲的居馬泰想起自己的三個孩子。居馬泰滿心愧疚。他的大女兒高哈爾說:我爸一般都說:有你在我放心,可是我嗎能幹什麼呢?

  我們都上學的,這次居馬泰出門診前,妻子剛剛的做完子宮切除手術,可等不得妻子出院,居馬泰就又要出發了。他必須趕到在大雪封山前把藥品送到冬季牧場把危重病人轉移出來。因為自己是天山深處一塊2200平方公里冬季牧場中唯一的醫生。女兒高哈爾說:我爸走的時候,我媽就又掉眼淚說肚子疼,然後我爸就給她給了一些藥說可能過幾天就好了。

  把生病的妻子交託給15歲的大女兒和9歲的小女兒照顧,居馬泰的心一路上牽掛。可這時,他卻不得不將精力放在眼前這50米的溜索上。溜索距離河面不到2米,不及一根拇指粗。居馬泰在冬季牧場出診已經在這根溜索上來回20年了。可是這一次,要抱著小阿革蘭。他雙手根本沒辦法抓住溜索。居馬泰把小阿革蘭緊緊綁在自己身上。路過的牧民找來繩子,把他倆拉過了河。

  阿革蘭!阿革蘭!居馬泰在溜索上不停的叫著哭鬧的孩子。小心點!鄰近傍晚小阿革蘭體溫突然升高,咳嗽的更加嚴重了。居馬泰停了下來,給小阿革蘭餵了僅剩下的一點藥。拔山涉水後。大家都很疲憊。居馬泰卻一個人在冰河邊剃起了鬍子。這也是他每次轉診病患孩子時必須做事。居馬泰說;一邊打鞭子,一邊抱孩子。那時候看看娃娃的體溫怎麼樣,這樣子面對面(測體溫),但是娃娃不舒服,鬍子刮掉好。上午十點回診所路上,第二天小阿革蘭病情加重,但回診所,卻要面對4200米的雪山。在這樣的冬季翻雪山被當地牧民認為是最危險的事。

  在厚厚的白雪下面,掩蓋著無數的懸崖和冰川。居馬泰在這條路上往返20年,熟悉這裡每一條路的分佈,可依然不敢有絲毫的掉以輕心。他的三匹馬都曾摔死在這樣的路上。我和馬一塊下去了,摔倒了,馬死了,我活著。這讓居馬泰身上留下了三處舊傷,每到寒冷天氣就會傷痛加劇。可他還是毫不猶豫的承擔起最危險的用自己的身體為阿革蘭和媽媽開闢出一條安全道路。峰頂氣溫驟降到零下25度,撲面的冷風空氣讓人無法呼吸,一米多厚的雪,讓每一步移動都非常艱難。4個多小時不停息的趕路,馬終於支援不住了。

  兩晝夜的奔波,居馬泰已經體力透支了極限,可是他知道自己是小阿革蘭最後的生命保障,無論腳下的路多麼艱難,多麼漫長。無論還要面對怎樣的風雪,除了堅持他已別無選擇。兩個小時後,居馬泰帶著孩子終於回到診所。經過一個星期的治療,小阿革蘭恢復了健康。

  他是居馬泰在天山深處“魔鬼路”上轉診的第92個病人。在這20年中居馬泰救治過192位病人。他冒著生命的危險在極地行走,守護著1500多戶牧民的健康。

  主持人問居馬泰:北京冷嗎?居馬泰答:北京不太冷。但對我們來講,剛剛過去的這個元旦是三十年裡最冷的一個元旦。零下十幾度相當於您那兒的什麼季節居答:現在我們那兒是零下30度。在這種天氣下,您還得進行巡診,繼續巡診。我手中拿的是一份病歷,我仔細看了這份病歷,分別是居馬泰所在那個縣和所在的州醫院所開的病歷證明,這上面醫生寫的是什麼,心力衰弱,您有這麼重的心臟病換個人行嗎?換個人去,換個人也行。但是我們牧民想有點擔心。擔心什麼?擔心他們為了需要我們這樣子。我們擔心他,擔心別人對路途不熟悉是嗎?到底有多危險?又高又那個啥?滑的很,雪也大,學業厚。那樣子,特別危險。一走就是20年。據說您是從父親的手中接過的藥箱。嗯!對,我父親留給我的。這個藥箱你想傳下去嗎?想傳給誰?那個藥箱,傳給誰?我的丫頭,兒子他(們)用。幾個孩子您?一個兒子,兩個丫頭。年紀最大的是女兒是嗎?對!她希望當醫生嗎?她也希望當醫生。

  有請居馬泰的大女兒高哈爾登場獻獎!小姑娘今年話不能不到16歲,家裡很多活是她幹。自己想當醫生嗎?想!我的夢想就是當一名醫生,像我爸爸這樣的醫生。其實居馬泰的妹妹和妹夫也是鄉村醫生。這一家人對周邊的很多百姓就是生命的護衛,真應該向他們致敬。這座獎盃所包含的是所有的那份敬意,浮雕上面有真實的鄉村中國,上面綻開的是岩石上的花朵,生命如花,十字交叉。神聖的醫生責任,向所有鄉村醫生致敬!向居馬泰致敬!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13

  安冠魁,男,44歲,現任醫務科科長、體檢中心主任、內科主治醫師。近年來,曾多次獲得“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在“創先爭優、爭做齊魯先鋒”活動中,他嚴格按照科學理論武裝、具有世界眼光、善於把握規律、富有創新精神的要求,不斷提高政治思想水平,敬業愛崗,把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體現在本職崗位上,落實在日常工作中,帶頭學習提高,帶頭爭創佳績,帶頭服務群眾,帶頭遵紀守法,帶頭弘揚正氣。帶領體檢中心全體人員,為醫院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受到了全院職工的一致稱讚。

  一、 加強學習提高能力

  努力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深入學習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國家法律法規,專業技術知識。並對全院職工進行了培訓。醫院成立體檢中心後,由安冠魁同志兼主任。體檢工作需要利用電腦對檢查結果進行統計、整理以及綜合分析,對於電腦,他是一個門外漢,連一簡單的電子表格也不會做。為了工作需要,他努力學習電腦技術,每天提前1小時來到醫院,查詢資料,上機練習,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半年多的學習,他已成電腦方面的專家,許多體檢用的表格和軟體都是他自已製做的,為醫院節省了大量資金。隨著我區經濟的發展,工廠企業的職業危害也越來越嚴重,根據區政府要求,我院決定開展職業健康體檢工作,這項新的工作,我區以前從來沒有開展過,沒有經驗可以借鑑。安冠魁同志參加由市衛生監督所舉辦、省專家授課的培訓班,並取得了職業健康體檢資格。但短短的7天培訓,遠遠滿足不了工作需要,為使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更上一層樓,他不斷向上級專家請教,學習法律法規和職業健康體檢技術規範,經過他和全體體檢中心醫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院取得了省衛生廳批准的職業健康體檢資質。每週一下午,他都組織醫院全體黨員和幹部職工觀看吳春榮等專家的講座,提高黨員幹)部的執行力,轉變全院職工的服務觀念,培養黨員幹部的敬業精神。他更是帶頭建設學習型黨小組,帶領體檢中心黨小組和全科職工,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堅持創新,大膽探索,積極拓展學習的內容、途徑、渠道,創新組織學習的思路、辦法和機制,健全有效的學習制度,營造了重視學習、崇尚學習的濃厚氛圍,增強了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二、敬業愛崗無私奉獻

  在安冠魁同志的帶領下,體檢中心全體人員以開拓“職業衛生健康監護市場、保護企業職工健康”為活動載體,創新思路,開拓進取,務求實效,為醫院的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推進,部分從業人員體檢辦證從衛生監督所劃規到工商局和技術監督局,我院又承擔了從業人員健康體檢任務,許多企業為了不影響生產,要求我們到企業為職工體檢,安冠魁同志帶領科室成員每天6點從醫院出發,奔赴廠礦企業,為企業職工進行職業健康體檢。有時中午12點多才回來,還要分析體檢結果,常常中午不回家。5月份取得職業健康體檢資質以後,體檢科的任務更重了,除承擔本區內企業職工體檢外,我院還承擔了東明幾家工廠的體檢任務。在東明石化體檢期間,正直炎熱的盛夏,由於用的是新開發樓房,裡面沒有空調,也沒有風扇,安冠魁同志帶領科室成員不畏酷暑,堅持工作。為了不給企業增添麻煩,他們自帶筒裝水。有一天,由於天氣悶熱,做電測聽的同志有些中暑心慌頭暈,暫時下去休息,這時他親自上陣給職工查聽力,由於聽力室密不透風,不大一會,他也感到心慌頭暈,但為了工作,他還是堅持給工人查完才下樓休息。同志們看到他面色蒼白都為他捏了把汗,隨即扶他坐下,待喝了杯水後才稍稍緩解。回到醫院後,同志們去休息了,他還要進行綜合分析體檢結果,編寫體檢報告。自活動開展以來,已先後在牡丹區、東明縣、曹縣、開發區完成職業體檢8000餘人次,從業人員健康體檢8000餘人次,普通健康體檢5000餘人次。同時,他還兼著急診值班。夜以繼日地工作,使他很少過上一個完整的星期天,把精力獻給了他鐘愛的醫療事業。他帶頭髮揚“紅燭精神”,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重樹白衣天使形象。作為一名黨員,安冠魁同志能夠忠於職守,積極奉獻,時時刻刻把黨對他的信任,作為自已不斷前進的動力,盡職盡責地履行著黨員義務,他用自已的行動積極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為我院醫務工作者樹立了楷模。

  三、 抓好班子 帶好隊伍

  他常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他認為,要想搞好工作,只靠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自己努力工作的同時,還要注重領導班子建設,提高科室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做為科室帶頭人,他以身作則,刻苦鑽研業務,技術上做到精益求精,在不斷提高自己技術水平的同時,他還進一步加強科室管理,對科內人員,從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抓起,根據每個人水平的不同,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和考核。透過加強管理,使大家無論是理論知識,還是技術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他對職工嚴格要求,多鼓勵,少批評。常和職工談心,組織職工參加學習培訓,提高職工思想覺悟。由於他以身作責,每次工作都能順利完成,外出體檢沒有出過任何差錯。在他的關心和支援下,許多同志從體檢中心走向了領導崗位。面對所獲得的獎勵和取得的成績,安冠魁同志深深地感覺到,成績總是屬於過去,展望未來,任重而道遠。他會更加努力,繼續探索和不斷追求;為了黨旗的顏色更加鮮豔,為了不斷體現黨員的先進性,他在平凡的崗位上更加無私奉獻、銳意進取。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14

  她,穿街走巷,樓上樓下,門裡門外,不論是炎熱的夏季還是風寒料峭的冬季,從2007年起至今不曾停過,心繫百姓健康這個社群夢。

  為了實現這個夢,她心繫著這片土地,細緻入微地在這片土地上撒播健康的種子。時常,你可以看到她時而俯身傾聽著老年人喃喃道來娓娓自語、娓娓道來,然後感同身受地為她們擦去淚滴;時而嚴肅慎微,心細得跟針式地為社群居民患者望聞問切、排疾解痛。

  為了實現這個夢,她向社群居民公示了自己的聯絡電話,方便社群居民的健康諮詢和問診,成為轄區居民名副其實的家庭醫生。這不,恰巧一次團隊業餘拓展訓練活動期間,她的電話如同往常一樣又一次響起,家住排尾新村的一名70多歲、行動不便的依姆頭痛又患了,家屬希望能上門幫忙看看。她不假思索地答應了,放下手頭業餘拓展活動課程便匆忙趕往依姆家。而這,對她來說這已是一個尋常得再平凡不過的例子,但是對居民來說這也許是一道生命線。這恰恰體現了她非常人地堅守著居民這一道生命線,時刻守護在居民身邊。

  為了實現這個夢,她守護這這片土地快接近10年了,這麼多年來她沒有一句怨言,反倒更學會了堅守、更懂得了呵護。記得有一次,跟她走在去入戶隨訪的小巷,我說:社群衛生服務工作這麼累,枯燥無味的健康檔案,你是靠什麼堅持下來的?。她笑了笑,指著旁邊一位正在跟她打招呼的大媽說:你看,我們雖累,但能看到他們健康快樂,能看到他們如同街坊鄰居、親朋好友式在跟我們打招呼,再累再苦也值、也得堅持,這就是我們不同於其他崗位的驕傲和自豪。所以,這裡的社群居民都很喜歡找她,我們常常能從社群居民中聽到讚美她的話,“責任心強”、“把我們都當親人了”、“貼心呵護著我們”、“細緻”等等。

  為了實現這個夢,她,精於勤,成於思。於勤,她勤於學習,學習專業技能,通過了全科醫師崗位及骨幹崗位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知識和提升技能操作水平,成為一名全科主治醫師。于思,她專於在實踐過程中,善於發現,發現社群居民的服務需求,新需求;善於尋找,尋找服務群眾的新方式;善於思考,思考如何更好地擔當居民健康守護人,成為一名群眾滿意和信得過的好醫生。

  為了實現這個夢,她以身作則,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道德素養,嚴格恪守醫德醫風,乾乾淨淨地服務百姓健康;勤於助人,積極“社群居民微心願服務”活動,不論是大事還是小事,總能在點滴中找到她的影子;勤於愛護自己的同事,成為一名居民群眾喜愛的家庭醫生。她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榜樣,樹立了作為一個社群居民健康守護人的榜樣,凝聚了一顆追夢的心。

  她就是我們中心職工陳銘同志,一名全科業務骨幹,一名默默甘當社群健康守護人的白衣天使,一名年輕的共產黨員。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15

  我是一名鄉村醫生。為周圍的鄉親們作預防保健,治病療傷工作。我拖著重度殘疾的雙腿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我不平凡的人生。我服務於社會,不僅沒有成為社會的包袱,相反我的人生卻是那樣的精彩。

  1975年,一場蕭瑟的秋雨後,我不幸患上小兒麻痺後遺症,從此就再沒有站起來走過一步路。貧寒的家境,苦悶、彷徨、無助甚至絕望伴隨我度過了本該是無憂無慮,從滿天真與童趣的童年。

  也許是命不當絕,上天雖然沒有給我一雙健全的腿腳,卻賜予了我能吃苦耐勞而又自強不息的好父母,我們真情無私的呵護,不向苦難低頭的可貴品質,還有那些好心村民對我的真誠鼓勵和開導,使我逐步走出了生命的低谷,特別是看書學習,驅走了我心中久積不散的陰霾,感受到陽光的明亮和燦爛。

  一九八六年的夏天,我開始嘗試著自學。家裡有《小人書》和一本撕的沒有部首的《新華字典》。我就把《小人書》上的字一頁一頁的翻字典查詢,找到後把拼音標到《小人書》字的旁邊,然後一遍一遍的去讀。不到半年我就認識一千多字。之後,我借來舊課本開始按照課本學習。

  這就是我自學的開始,從a o e開始念起,從一筆一劃開始寫起,從簡單的加減乘除開始算起。學習使我過於單調無聊的生活中有了樂趣,當然這背後要付出比常人成倍的努力和辛勞。

  學習更給我打開了解外面世界的視窗,提供了對生存和生命進行深刻思考的營養,特別是我知道了許多殘疾人的人生經歷,貝多芬、保爾、張海迪,他們也是殘疾之軀,處境也非常艱難,但是他們沒有因為身帶殘疾就失去對生活的勇氣,沒有怨天尤人,沒有迷茫不振,沒有逃避現實,而是勇敢地直麵人生,昂起頭,挺起胸,自立自強,向命運挑戰,向不幸抗爭,他們的事蹟和精神,深深觸動著我,感染著我,並隨著我年齡的增長逐漸內化為我的人生信條:雖然身患殘疾,但也要奮發努力,爭取做一個有益於他人、有益於社會、不成為社會包袱、不成為家庭拖累的人。張海迪不是說讀書可以給人帶來生活和戰勝困難的力量嗎?那麼小小的我就要為了自身“站起”、改變命運而刻苦學習。就這樣,白日苦讀,夜伴孤燈,七年辛勤自學,我完成了從小學到高中的全部課程。

  知識照亮我前進的航程,信念賦予我攀登的勇氣。1994年,我第一次走出鄉村,遠赴千里之外的省會石家莊,自費在一所醫學院跟班學醫。

  我想做一名醫生,為老百姓治病療傷,服務於社會。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在石家莊學習了的三年裡,我沒有回過一次家。環境變化和身體殘疾給我帶來了許多困難,功課的壓力我要堅持頂住,迎頭趕上。日常生活中,上樓下樓、打飯打水、洗衣服、上廁所等一些瑣事,對於一個健全人來說是舉手之勞,可是對於我而言卻是何等的艱難。但我沒有在困難面前退縮,仍然以堅韌挺過每件難事,用微笑迎接每個黎明。

  我的學習成績在全系也是很優秀的,教授們對我的經歷既感到驚訝又很是讚賞。驚訝的是我的自學歷程,讚賞的是我雖是自學,但成績卻一點也不比正式參加高考學生的成績差。05—06我連續兩年被學校授予“優秀學生”的榮譽。

  三年寒窗苦,不付有心人,我拖著癱瘓的雙腿,以一個跟班生的身份,圓滿完成了醫學大專課程的學習,留給老師和同學的是身殘志堅的感動和優秀的學業成績,留給自己的是沉甸甸的收穫和開啟人生新篇章的力量。

  踏著香港迴歸祖國懷抱的腳步我也回到了哺育我成長的故土。

  記得我剛回來就趕上夏秋季節時的腹瀉流行,這種病幾乎每年都會流行。原因就是個人衛生和飲食習慣的不良。鄉親們知道我回來了,有的人試著來找我看病。望著鄉親們那種期盼已久的眼神,我既是憐憫又是同情。他們太需要懂得醫學知識的醫生為他們服務了。我把帶回的藥品無償的分發給了已發病的人們,然後向健康人群宣講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腹瀉流行期間應注意的起居飲食。人們很樂於接受我的宣講。同往年比較,這一年的腹瀉發病率明顯的下降。

  開辦診所,對於一個靠手搖三輪車才能出行的殘疾人而言,困難可想而知。辦各種手續的周折,特別是開始資金僅有500塊錢,所進的藥品數量少,品種單一,每週都得往十幾公里外的縣城跑一趟進藥,每趟都要花上半天的功夫。這裡的土路並不平坦,斜坡坑窪隨處可見。路上每逢斜坡坑窪都得使出全身的力氣,搖著車努力向前衝,因為只有靠這一點點的衝勁兒慣性才可能衝上斜坡,穿過坑窪,滑下來了還得再來一次甚至兩次三次四次,胳膊累得抬不起來,即使在冬天也累的渾身是汗,好多次趕上手搖車壞了,不管寒冷、暴雨還是狂風,就只能在路邊等,等著路過的好心人來幫忙推一推,或者給家裡報個信兒……命運是不公的,生活是無比的艱難,但是我沒有因此而流淚。當手搖車壞了,有人路過時我還是以微笑來邀請幫忙,決不把痛苦與無奈表露在外,因為我不願意在人們的同情中活著。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16

  彭林,男,44歲,大專文化,村醫,貴州省遵義市新蒲新區永樂鎮高粱村人。自1998年擔任高粱村衛生室鄉村醫生以來,他立足農村,在最基層的醫療衛生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守護著當地農民群眾的健康。他憑著崇高的醫德、精湛的醫術,為病人除疾祛病,排憂解難,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信賴和讚譽。

  一、情繫農村,服務百姓無怨無悔。

  2008年,他在參與統一的手足口病防疫任務時,有一次晚上出急診,由於雨天路滑,不幸跌倒。為了完成工作任務,儘管控制手足口病疫情,她帶傷仍然堅持戰鬥在一線,到病患者家中督導消毒殺菌,宣傳疾病防控知識。群眾看到她有時痛得直冒冷汗,感動地流下了眼淚。

  得到彭醫生精心醫治的人,都誇他是個“學歷不高水平高,年齡不大學問大,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好醫生。

  二、紮根農村,辦好百姓家門口的醫院。

  2008年,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工作在我縣進行試點。為了辦好百姓家門口的醫院,他積極配合上級,按照鎮衛生院的統一標準要求,建成了佈局合理的規範化村衛生室,實現了六室分開、配備了微機和規範化的診療設施,並實現了微機收費,合作醫療門診統籌刷卡,讓村民在衛生室門診看病就能報銷藥費,把黨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受到廣大群眾的支援擁護和交口稱讚。

  同時,建立健全了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積極主動地做好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現已為轄區2000多名常住居民進行了健康查體並建立了居民健康檔案,為轄區200多名老人,123例高血壓病人,32名糖尿病人,7名重型精神病人建立健康檔案並納入健康管理,提供每三個月一次的上門隨訪服務。他特別關心老年人健康狀況,每年都親自上門為65歲以上老人進行一次健康體檢,並及時將查體資訊存入檔案,成為老年人的貼身健康顧問。

  三、支援改革,利為百姓謀。

  實行藥品零差價銷售,嚴格執行國家基本藥品目錄制度,從根本上改變以藥養醫的局面,解除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是一項利國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但對於鄉村醫生來講, 是個全新的挑戰,壓力重,任務多,每天都是超負荷工作,而且待遇大幅度地降低。彭林醫生沒有絲毫 怨言,還是一如既往地完成各專案標任務。

  四、積極配合村支兩委工作

  作為村醫,還是一名老百姓信任的村醫,他除了日常工作還大力支援高粱村村支兩委各項工作,遇到有不理解的群眾,做出正面解釋,還幫忙收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17

  最近,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陸續播出了最美鄉村醫生的事蹟,他們都奮鬥在最艱苦的地方,為邊遠山區的廣大人民提供醫療服務。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鄉村醫生是李前鋒和居馬泰。

  橫縣大浪村扁擔村醫李前鋒一根扁擔,一頭挑著藥箱,一頭拴著乾糧,累了就席地而坐,渴了喝點山泉,身子虛弱的他十年如一日地在大浪村崎嶇不平的山路間來回不停地穿梭,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他的身影。扁擔醫生李前鋒身患尿毒症身體羸弱的他卻在大山深處的鄉村診所堅守10年,讓許多人為之動容。

  居馬泰1992年7月畢業於伊寧衛校臨床醫學專業,畢業後分配到包紮墩牧區衛生院,一干就是20年。包紮墩是特克斯縣三個鄉鎮、兩個牧場以及尼勒克縣一個牧場的牧民過冬的冬牧場,總面積2200餘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000多米,共1500戶4000餘人。進包紮墩冬牧場路途十分艱險,身邊是懸崖峭壁,腳下是萬丈深淵,路是由牧民鑿出來的,所以僅能容一匹馬或一隻羊透過。每年冬季牧民趕著牛羊轉場,只要稍一不慎,人和馬就會墜崖,連屍首都無法找回。就在去年秋天,一位年輕的母親抱著年幼的嬰兒騎著馬轉場時,馬失蹄,結果連人帶馬摔下懸崖,母女和馬都沒能找回來。所以,包紮墩也被當地的人成為“天塹之地”。居馬泰在這樣的地方一干就是20年,更讓人肅然起敬的是:他身患心臟病,不能在高原山區工作,隨時有生命危險。加之他妻子動了5次手術,3個孩子還年幼。當地衛生局領導籤於他的實際情況,準備把他調至農業村,但是他婉言謝絕。

  還有很多很多的鄉村醫生奮鬥在幫助邊遠地區居民遠離病痛折磨的第一線上,他們不辭辛苦,不怕困難的精神十分值得我們學習。結合中共中央十八大會議精神,我們要把學習最美鄉村醫生的先進事蹟聯絡起來,不僅自己要學習,還要帶動身邊其他人一起學習,要把學習這種先進事蹟形成一種風氣,讓我們每一位醫務工作者形成學先進,趕先進,超先進的濃厚氛圍,形成立足崗位爭貢獻,愛崗敬業爭奉獻的良好作風,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新的貢獻。我們要不斷總結經驗,學習之後要互相對比,尋找個人不足之處,把學習這種典型先進事蹟長期貫徹下去,執行下去。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18

  田徑,男,39歲,中共黨員,中專文化,畢業於銅仁職業技術學院,系印江自治縣纏溪鎮方家嶺村人。

  一、義無反顧 立志農村衛生事業

  醫 生這個職業是光榮而崇高的,不僅是能以肉體上解除人的痛苦,而且在精神上也能給人安慰,所以選擇了這個職業必須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 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所在的'村衛生室轄區服務四個行政村,共服務3000人口,能愛崗敬業,紮根在農村最基層衛生服務,遵守 國家法律法規,嚴格執行規定的收費標準,堅持從正規渠道進藥,藥品價格,收費標準公示上牆,不開大處方,不亂收費,讓群眾花小錢,就能放心就醫。 醫者父母心,對群眾熱情,關心,耐心聽取病人描述病情和痛苦。分析他們的需求和意見。時時急病人這所急,痛病人之所痛,上班時嚴肅認真,細緻診查每一例病 人,謹慎用藥,嚴格執行操作常規,避免醫療事故的發生。不管是寒冬還是酷暑,白天還是夜晚,下雨還是下雪,上班時還是下班時,隨叫隨到,無怨無悔言。有時 一晚能出診數次,一夜都睡上覺,有時剛端上飯碗,吃了一口飯,就被病人叫去,就是大年初一,也沒輕閒過,更談不上平時節假日,曾有人問,這麼沒日沒夜,圖 的是什麼,即沒有高的收入,也沒有政治地位,回答的是憑一個人的良心,一個醫生的道德。

  二、顧全大局,完成公共衛生任務

  在防控非典,手足口病,h1n1流感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非典期間早出晚歸,整天排查從疫區迴歸人員,為他們早晚測一次體溫,不畏懼隨時被感染的可能為轄區內兒童檢查手足口病,做好散區兒童的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防控h1n1流感,做到發現疫情及時上報,認真篩查轄區內出國迴歸人員,做好登記,嚴密防控h1n1流感的發生和流行。

  所在村衛生室,管理規範,制度健全,資料齊全,去年被評為鎮先進村衛生室,個人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從事鄉村醫生工作後,多次被評為先進鄉村醫生,鎮優秀共產黨員,纏溪鎮第五屆、第六屆人大代表。

  在 轄區內經常開展巡診工作,及時送發防保所下達的各種宣傳資料,使防病抗病知識普及到全村各家各戶。向村民宣傳黨的衛生工作方針,宣傳新型家村合作醫療的優 越性。配合主管部門村委員會開展改水改廁工作,主動參與,當好參謀,向村民宣傳改水改廁對人的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使人民群眾健康意識不斷增強,把各種疾病 控制在萌芽狀態。經常為60歲以上老人健康體檢,聽心肺、測血壓,建立了村民健康檔案,規範管理性高血壓、糖尿病慢性病人。定期為他們檢查,建議治療和康 複方案。開展35歲以上測血壓,及時發現高血壓病人,提出最佳治療意見。及時通知轄區內孕婦去醫院體檢,向她們宣傳住院分娩的好處。夏秋季產後訪視的同時 宣傳預防產婦中暑。做好兒童保健和計劃免疫工作,及時發放預防接種和體檢通知單,結核病督導工作一絲不苟,主動與患者達成服藥協議,發現副反應及時報告。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19

  他現在從事中醫理療科,中醫理療科作為我院的一線服務視窗,醫院的重點特色科室,每天都要接待許多病人。為了方便患者,不讓患者長時間的等待,他一直堅持早到晚退的原則,耐心的傾聽每一位患者的講述,認真地分析,遇到疑難雜症積極向上級醫師請教,多查閱資料,為每一位患者針到病除,減輕痛苦。因為理療科的患者大多數伴有疼痛的症狀,時間久了往往會心裡壓力大產生抑鬱,所以我一邊治病的同時,一邊還和患者拉家常進行心裡疏導。並教會患者多種釋放心裡壓力的方法。記得曾經有一位急性腰肌勞損的患者,從偏遠山區來,到醫院都已經11:50了,患者腰痛非常劇烈,為了讓患者得到及時的治療,減輕疼痛,他絲毫沒有埋怨患者怎麼來的這麼晚,而是迅速的投入到治療當中,經過針灸、按摩、理療的方法,患者疼痛感得到了明顯的減輕。這才安心的去吃飯,此時已經下午一點了,簡單的吃了點午飯他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了。像這類的事情很多很多,他覺得作為一名醫生最大的快樂就是為患者治好病。

  他同樣具備了吃苦耐勞、勇於奉獻的精神。既沒有像老師那樣桃李滿天下的驕傲,也沒有明星那樣耀眼的光環,更沒有其他特殊行業豐厚報酬的喜悅,有的是年復一年重複著的繁重的工作;一個接著一個終身不斷的學習與考試,既沒有天與黑夜之分,也沒有雙休的概念,常常遠離節假日的歡聲笑語和親人的守望,更多的是堅守在病人的身旁。對自己的這一職業選擇,他從來無怨無悔,從醫以來一直堅持在臨床第一線,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數年如一日,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隨叫隨到,從不推諉病人,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儘管如此,雖苦猶甜,生活的既充實又快樂。

  醫療衛生事業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只憑一顆仁慈而善良的心是不能實行救死扶傷的,同時擁有精湛的醫術才是病人的真正福音,濫竽充數的醫者常使病人遭受更大的傷害,從醫以來,他一直保持良好的繼續學習的習慣,持之以恆地鑽研專業知識,及時瞭解國內外新進展、新動態,經常走出去,請進來,不斷開拓視野,總結經驗,收取教訓。

  在今後的工作中他會努力鑽研業務技術,熱情為群眾服務,積極參與臨床醫療、預防保健等工作,救死扶傷,解除患者疾苦,用實際行動實踐自己的信念,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平凡的崗位上譜寫一曲當代醫務工作者的奉獻之歌。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20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她始終把對黨的忠誠和對事業的執著作為自己的人生座標,始終把讓患者滿意作為自己在技術水平上不斷創新,在服務水平上不斷提高的精神動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條件的改善、醫生先進事蹟材料,社會因素要求剖宮產的孕婦越來越多,剖宮產率明顯增加。在日常工作中她大力宣傳自然分娩,使孕婦及其親屬懂得自然分娩是人類繁衍生息必然的生理過程,產婦和胎兒都具有潛力能主動參與並完成分娩過程,產婦子宮的擠壓、收縮,不僅有利於降低新生兒肺炎發生率,而且對於產婦的體能恢復、哺乳等都有好處。剖腹產只是解決難產和重症高危妊娠、高危胎兒需要終止妊娠的有效方法。經過宣傳有一部分孕婦改變注意要求自然分娩。對於產程觀察我也是一絲不苟,部分頭位性難產的孕婦,經側臥位、曲大腿法、徒手轉頭法、適當加強宮縮後轉變為順產,明顯降低了剖宮產率,縮短了住院時間,為病人減輕了思想負擔及經濟負擔,使病人滿意而歸。

  縣醫院收治的病人大多是來自農村的病人,到了醫院,她們往往感到陌生、緊張。查房時,我認真聽取病人的敘述,耐心給每一位病人講解病情、治療,需要完善的相關輔助檢查及疾病的預防等,消除她們的不安情緒。並針對不同原因做好解釋工作。

  有人說過,醫生"需要一個科學家的頭腦和一顆傳教士的心靈"。從醫以來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對生命懷有更深的悲憫之心和敬畏之情,對患者從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和馬虎,用真情、知識和技術為患者解除病痛,是我一生的追求。

  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是我人生的理想,也正是為了這個理想,我選擇了醫生這個職業。我認為選擇了醫生職業,就註定了一生的平凡與奉獻。只要病人平安,再苦再累我也不後悔。為了人民的健康,為了美好的醫療衛生事業,我願意奉獻自己的青春。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21

  5月15日,星期天,下午5點30分,正在礦社群衛生服務站附近遛彎的牛光利接了個電話,就快步走進了社群衛生服務站,告知正在值班醫生王豔萍,礦機修廠一職工,突發右手活動不靈,需緊急出診。王豔萍聽後,二話沒說,拎起急救箱,就和牛光利走出大門,開上自己的私家車飛奔現場。

  一到現場,牛光利和王豔萍馬上給患者做起了檢查。原來這是一位多年的高血壓患者,突然右手不能持物,活動受限,高度懷疑腦血管意外,急需到總院行頭顱CT檢查。但此時患者身邊既無家屬,又無交通工具,怎麼辦?時間就是生命,病情容不得等待,牛光利和王豔萍當即決定開車親自送患者到總院,並在路上聯絡上了患者家屬到總院會合。

  到了總院急診室,牛光利和王豔萍,跑前跑後,又幫患者掛號、繳費、進行CT檢查,直到和患者家屬一起辦完手續,安排好住院後,兩人才放心離去。此時時間已近晚上10點。

  當一個人需要幫助的時候,能夠及時最大努力的給予。作為醫者,不僅是解除了患者身體上的痛苦,更是給予了精神上的慰籍和心靈上的溫暖。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22

  自參加工作以來,他一直堅持“對病人負責、對工作熱忱”的態度,腳踏實地、兢兢業業。在日常工作中,熱情接待患者,詳細詢問病人病情,耐心回答患者的問題,做病人的貼心人。為了能夠給更多的患者做更詳細的檢查,加班加點是常有的事,無論寒冬還是酷暑無一例外。在B超室的候診大廳裡,通常是同事們都下班了,可他的診室卻燈火通明,室外還有不少患者在候診。

  業務上,他精益求精,嚴格要求自己,勤學善思,勇於創新。2013年,在全市率先開展四維產科超聲檢查專案,重點篩查胎兒先天畸形,有效地降低了畸形新生兒的出生,深得準爸準媽的信賴,受到廣泛好評,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目前該專案在滁州地區也處於領先地位,全市每年有近一半孕婦的產前超聲檢查都經他之手。他不僅努力學習新知識、新技術,而且很善於總結經驗及成果,在2014年及2015年的滁州市醫學會超聲分會學術年會上分別作了題為《四維產科超聲檢查體會》、《產科危急症超聲檢查思路》的學術報告,獲得了同行們的高度評價和認可,極大地提高了醫院在滁州地區超聲學科的影響力。

  對於新開展的上肢血管、血液透析病人動靜脈造瘻術超聲檢查和腫瘤科PICC置管術後病人超聲血管評估,由於目前科室只有他一人做這項檢查,為了不耽誤這些危重患者的及時診治,他經常犧牲自己個人休息的時間,加班加點。透過與這些患者的接觸,並結合自己的學科知識,在這個領域他也有了一些自己的體會和見解,並及時向院領導和相關科室作了彙報和溝通,獲得院領導的充分認可。他提出:“這些病人都是飽受病痛折磨的人,保護他們的血管就要像保護我們的眼睛一樣,一個人只有兩隻胳膊,這邊的血管壞了,可以用那邊,如果那邊也壞了,怎麼辦?所以,我們不能等病人的胳膊腫了疼了再來處理,而是應該在置管前、造瘻前就充分做好血管的評估,選擇條件較好的血管,這樣就能減少血栓發生的機率,做到未雨綢繆,就能減輕病人的痛苦。將來有條件,我們有了自己的超聲介入診室,可以在超聲實時引導下進行穿刺和置管,那麼就能有效避免誤穿、反覆穿刺的發生,這都是很好的技術”。

  作為一名青年超聲醫師,他深知自己還有很多不足,需要不斷向老師和前輩們學習。他認為:“要做好一名超聲醫師,不僅要學習自己的專業學科知識,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要多向臨床的老師請教,和臨床多溝通。臨床需要的,就是我們要做的,臨床困惑的,就是我們要研究的”。例如,剖宮產術後子宮切口瘢痕妊娠,正是由於臨床存在極大的困擾,中醫院也曾出現過這樣兇險的案例,現有的資料不多,為此他做了很多工作,反覆大樣本對照觀察,總結了一套可行的診斷方法,給臨床提供了重要的資訊。還有一次在給一位高齡孕婦(孕36周)檢查時,發現羊水過少、臍動脈S/D異常升高,舒張期血流消失。根據他的超聲檢查經驗,胎兒存在嚴重的宮內缺氧,隨時都有發生宮內窘迫的危險,他立即聯絡了主治醫生,說明了病情並告知家屬,主治醫生隨即上報醫務科,請予剖宮產手術。第二天,孕婦的婆婆親自來到診室,當面告知母子平安並表示感謝。

  沒有追求與理想,人就會碌碌無為;沒有信念,人就會缺失人生航線的座標。在工作中,他始終能做到勤奮肯幹、開拓創新、得失不計,他的目標就是要當好臨床的左右手和患者的小旗幟,盡職盡責、踏踏實實地完成工作任務,為醫院發展盡一份力。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23

  吉琴(1995年生)——希望一切都能快點好起來

  “1號床,心率有些快,等下複測,多關注。”

  “32號床,要核酸檢測複查。”

  2月15日上午,在武漢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吉琴迅速地將醫囑記在本子上。吉琴是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的護士,也是此次支援武漢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的醫療隊員。

  “抗擊疫情,我責無旁貸。”吉琴說,剛得知湘雅二醫院要組建援助醫療隊時,她就報了名。2月4日,吉琴跟著救援隊抵達武漢。

  從5日開始,吉琴就一直忙個不停,預檢分診、協助查房。即使完成了本班的職責,吉琴和同事們也會隨時待命,“一有緊急情況,我們就要頂上去。”

  吉琴說:“這裡的患者很熱情,非常配合治療,醫患相互加油打氣。我喜歡武漢,希望一切都能快點好起來。”

  吉琴老家在湖南沅陵,哥哥是一名醫生。“醫生護士,救死扶傷。這是一份價值無法衡量的工作。”吉琴說。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24

  賈娜(1996年生)——痊癒後毅然重返崗位

  2月15日,是賈娜重回戰場的第五天。從早上8點開始,她一刻不歇地為患者打針、上呼吸機、抽動靜脈血、寫護理文書,連吃飯的時間都很緊張……工作雖然忙碌,她卻十分篤定。

  賈娜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去年才剛入職。自1月以來,急診科每天都要接診大量發熱病人,賈娜負責護理觀察室裡的患者。

  1月23日,賈娜感到有點不舒服,就去拍了CT。影像結果讓她有些緊張:肺部呈現磨毛玻璃樣。大年三十這天,她拿到了核酸檢測報告單——兩個“+”號,她被感染了。“到底是怎麼感染的?”那一夜,她輾轉難眠。

  醫生告訴她,病灶比較小,暫時回家隔離治療,避免交叉感染,做到“三好”——吃好、睡好、心態好。

  剛居家隔離時,她內心十分煎熬,不斷找同事、好友線上聊天,轉移注意力。接下來,她調整心態,按時吃藥,自己做飯保證營養。同時,每天都用消毒液拖地、擦桌子。

  2月4日,立春那天,賈娜的核酸檢測結果顯示為陰性,她痊癒了。“我是一個普通人,但普通人的抵抗力也能戰勝病毒。不要恐慌,就算真的被感染了,也不要放棄與病毒做鬥爭。”

  2月11日,賈娜重新穿上了那身熟悉的“戰袍”。看著鏡子前的自己,她暗自打氣:病毒不可怕,一起戰勝它!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25

  xxx,浙江xx人,xx市第一人民醫院口腔科主任、副主任醫師。

  服務患者獻真情。自穿上白大褂的第一天起,xxx始終做到“把病人的需求當作自己的追求”,兢兢業業於為口腔疾病患者服務的工作。慕名前來找xxx看病的人絡繹不絕,而不管是新病人還是老病人,都能自覺挨號排隊,等再長時間也沒有怨言。為照顧年老體弱和路途較遠的病人,免除他們因為人多排不上號而需跑第二趟的麻煩,xxx幾乎每天都要加班、延時下班。在口腔科,每天第一個到科室的往往是xxx,而最後一個離開科室的肯定是他,學習醫生先進事蹟26年如一日,決非常人能做得到的。對xxx而言,休息天只是名義上的,在家也隨時會被叫來醫院急診或查房、換藥、改醫囑。有一次,有個患者上頜竇癌晚期術後由浙醫二院轉來xx一院,病情危重,xxx連續三天堅守在病人床前,組織搶救,直致他轉危為安。

  培養新人強隊伍。作為口腔科的負責人和業務骨幹,xxx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傾注在科室的業務和發展建設上。除了日常的門診,xxx還親自帶教新分配來的實習生和鄉鎮衛生院來的進修生,每年都要帶教3-4人,對他們,xxx沒有半點門戶之風,盡心盡力,傾囊相授。二十餘年來,xxx帶出了60多名學生,如今,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已成為xx市各鄉鎮衛生院的專職口腔醫生,服務於當地的群眾,充實和壯大了xx市的口腔醫療隊伍。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引進新技術,精神科醫生的先進事蹟xxx積極參加培訓、進修、學習,加強同外界同行的學術交流。近年來,xxx帶領科室同事開展了人工牙種植術、烤瓷牙修復術、覆蓋義齒修復術、經典根管充填術、固定整畸術等先進技術,使xx乃至浙西地區的口腔疾病治療水平緊跟當今新潮流,保持與杭州等大城市的同步水平。

  在做好日常工作之餘,xxx積極總結臨床經驗,學習、吸收學科新理論,撰寫學術理論文章,為傳授學生和臨床實踐再服務。他撰寫的《蒂喙突肌皮正常旋轉修復顱底組織缺損體會》、《口腔頜面部多發性骨折及併發疹的治療》、《老年心血血管疾病患者拔牙問題的初步探討》等文章在省級專業刊物上發表。

  為了發展口腔科室,xxx廣泛注意口腔醫學新動態,並利用自己分佈在全省各地的同學、老師的關係,互通聲息,為口腔科室努力爭取新裝置。許多新儀器的添置,從效益預測、可行性論證、檔次級別選擇、價格效能比值確定等方面,作為科室主任,口腔醫生先進事蹟xxx都要親力親為。在xxx和同事們的不懈努力下,口腔科擁有了可與省內多家省級醫院相比美的先進裝置,xx市第一人民醫院口腔科的名聲越來越大,成為浙西地區的一面旗幟。

  無怨無悔顯醫德。在醫患關係緊張的今天,醫生的職業道德成為最受關注和非議的問題。在經濟大潮的面前,保持行醫者的職業操守,已越來越顯得難能可貴。

  在xxx看來,行醫者,德必先行。醫生不能利字當頭,救死扶傷、憐恤患者是醫生永遠的職業操守。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富裕,人們越來越注重追求生活質量,“牙疼不是病”之類的觀念,被牙齒美容之類的時尚所替代。健康觀念的更新帶來的是巨大的患者市場和商機。私人口腔(牙科)診所利潤豐厚,能賺錢,而且是賺大錢,這是業內人土所共知的。xxx的大學同學中,有不少人已辭職開診所,有一份令人羨慕的豐厚收入。周圍的人都說,以xxx的名氣和技術,開個體診所或跳槽到民營醫院去,發財不過是小菜一碟。

  顯然,xxx沒有這麼做,他依然痴心不改地致力於xx一院口腔科的發展壯大的事業上。援疆醫生先進事蹟面對周圍的人,包括自己妻子的不解乃至小有抱怨,xxx顯得非常坦然,他認為,別人發財,說明口腔科(牙科)醫生的地位和價值越來越得到社會的認同,是件好事,但自己有自己的信念,有自己的做人原則,不能只顧個人賺錢發財而置集體於不顧。xx的口腔科醫生隊伍還不算強大,人才還非常短缺,別看滿街都有口腔科(牙科)診所,實際上,絕大部分是不具備執業資職的。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自己應該帶頭努力改善目前這種狀況。

  xxx將集體利益看得如此之重,也深深地感染著口腔科的全體同事。大家都努力為提高科室的知名度、塑造本科室的新形象而群策群力。口腔科是全院最團結、最具活力的科室之一。口腔科的業務量和門診人次連年遞增,位於周邊縣市的前列。而這樣的驕人業績是在周圍私人診所遍地開花的情況下取得的,尤為不易。但xxx把這歸功於全體同事,歸功於這個集體的共同奮鬥。

  某些醫生愛給患者開大處方,開新藥、貴藥,全科醫生先進事蹟而不管患者的疾病情況和經濟條件是否承受得了。對此,xxx堅決反對,他認為這樣的做法有悖於醫生的職業道德,玷汙了醫生這一職業的神聖。儘管這種現象非一日形成,也非一日能革除,但自己完全可以在自己負責的科室裡作出表率。xxx要求全科室的同事不開大方,對那些價格不菲的藥,能不用的儘量不開,儘量為患者減少負擔。在科室運作機制普遍實行獨立核算的情況下,這樣做是需要極大的勇氣和堅實的底氣的。這種勇氣和底氣來自於xxx和他的同事們精湛的專業技術、熱情的服務態度。事實證明,口腔科不靠開藥費,靠治療費,一樣能把科室業務辦得生機勃勃,大有前途。

  xxx是一個普通的人,他有自己的業餘愛好,比如圍棋、橋牌、球類賽事,等等。但這些年來,有許多愛好只能忍痛割捨,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因為實在太忙了,忙到連兒子的學習都顧不上多輔導。上班之餘,除了隨時侍命外,絕大部分時間用在進修、學習和交流上;作為xx市的口腔醫學學科帶頭人,他深感不斷學習和提高的緊迫性和必要性。當今醫學界新理論層出不窮,新技術應用日新月異,固步自封無疑是自我拋棄xx口腔醫學在浙西的領先地位。

  面對接踵而來的榮譽,xxx沒有太多的激動,他覺得,所有的榮譽只代表他過去所做的工作得到認可,是褒獎,更是激勵。自己將還有更多的事要做,並且要付出全力做得更好。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26

  浙江省寧波市一名牙科醫生謝靜忠近日在遇見一起車禍事故時,挺身而出救傷員,骨科醫生先進事蹟並自告奮勇擔任手術醫生,為搶救傷員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他的事蹟受到網民廣泛熱議,被稱為“最美牙醫”。

  他把私家車當成了救護車

  謝靜忠是寧波市鄞州口腔醫院副院長,兼任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科帶頭人。11月16日晚6點左右,謝靜忠駕車行駛在寧波市機場路上,突然一輛大貨車快速超過了他,跟正在前方變道的水泥罐車撞在一起,傷及正在人行道上行走的一名女子,將她撞飛一米開外,兩車駕駛員下車後神色慌張、束手無策。

  謝靜忠立即靠邊停車,走到傷員跟前,發現是名30歲左右的女子,躺在地上已昏迷不醒,地上流淌著一大灘血,血液是從口腔裡不斷流出來的。根據自己多年行醫的經驗,謝靜忠初步判斷這名女子受腦震盪後,牙齒將口腔磕破,導致大出血。

  他叫兩名司機趕緊報警和撥打120,中醫醫生先進事蹟當時正值下班高峰期,120救護車遲遲不來,為了能夠及時救助傷者,謝靜忠當機立斷,將這名女子搬到自己的車上,送到最近的寧波明州醫院。

  臨陣頂崗顯神技

  為了能夠儘快趕到醫院,爭取更多的搶救時間,謝靜忠加快了行車速度,選擇最快捷的道路,闖了幾個紅燈,平時半個小時的路程,這次他只花了15分鐘就開到了。

  到了急診科後,值班的外科醫生立即給這名女子做了緊急護理和檢查,初步診斷跟謝靜忠的判斷基本一致,但口腔創口需馬上進行清創。可口腔科沒有急診,口腔的清創跟一般的外科傷口縫補不一樣,這可難倒了值班的外科醫生,於是,醫生建議立即轉院。

  謝靜忠心想,轉院又得要耽誤一個多小時,就怕傷者情況會惡化,就對值班外科醫生說,我是口腔科醫生,又做過急診,不如讓我試試吧。

  “那真是太好了,這就交給你了。”值班外科醫生一聽他就是口腔醫生,醫院醫生先進事蹟便立即吩咐準備手術。在其他醫生護士的幫助下,謝靜忠顯示了精湛的技藝,僅半小時即將口腔創面縫合處理完畢。

  隨後,院方和這名女子的家屬聯絡上了,謝靜忠見這名女子的情況基本穩定下來了就悄悄離開了。

  “救人是醫生的天職”

  但是將這名女子載到醫院的途中連闖幾個紅燈可能要被扣分,這讓謝靜忠有點擔憂,於是他回去後在自己的微博上講了晚上救人的過程[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到的是,這條微博在一夜之間就被轉發三百多條、評論一百多條,謝靜忠路見危急、挺身救人的事蹟很快在網上傳開了。

  談到自己救人的時候,謝靜忠告訴記者,針灸科醫生先進事蹟救人是醫生的天職,當看到那名女子倒在血泊中時,我腦子第一下閃過的念頭就是救人要緊,所以我將私家車當作救護車,自告奮勇給她做口腔清創,都是醫生職責的本能。

  有網友戲謔謝靜忠給傷者做口腔清創是“非法行醫”,因為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口腔醫生只能在註冊的地方行醫,他註冊地方是鄞州口腔醫院,當時他在寧波明州醫院給傷者做口腔清創就算是“非法行醫”了,而且這位醫生還闖紅燈,真是大膽。對此,謝靜忠說,闖紅燈是不對的,“非法行醫”也認了,但不是我大膽,而是我的職責使命,再給我一次選擇的機會,我還是會這麼做,不然我的心會不安。

  更多網友對謝靜忠表示了敬佩和讚譽,網友“快樂三角哈”說,社會需要正能量,謝醫生的善舉為救死扶傷的醫生樹立了正面形象,詮釋了“醫者仁心”四個字的內涵。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27

  XXX,男,1968年8月17日出生。於1990年7月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民族學院醫療系,被分配到縣人民醫院從事外科臨床專業工作。參加工作後以科室為家,視病人為親人,勤奮好學,很快成長為一名業務骨幹,於1997年取得外科主治醫師資格。

  工作中始終堅持加強政治學習,加強思想道德教育,關心國家大事,關注民生,關心疾苦。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自覺抵制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多次拒收紅包禮品,想方設法解決病人的痛苦、減輕病人的負擔,做到廉潔行醫、文明行醫。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從一個黨外積極分子成長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

  剛參加工作時,為了能學到更多的知識,曾在科室24小時值班長達兩年之久,兩年裡,值班室就是他的家,兩年裡幾乎接待了無數的病人,上了所有能上的手術,也給後來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其後的工作中始終保持吃苦在先,享樂在後,始終堅持一切為了病人、為了一切病人、為了病人一切,保持謙虛謹慎的工作作風,不管是酷暑嚴寒還是白天黑夜,不管是逢年過節還是生病不適,只要病人需要或同行召喚都隨叫隨到,加班加點,也因此參加工作十多年來難得回家看看父母、難得回家吃個年飯,始終保持著極高的出勤率和飽滿的工作熱情。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28

  餘琳歡(1995年生)——想家,但武漢更需要我

  “病毒我不怕你,你快給我走開!”1月29日,餘琳歡在日記中給自己加油。從這天起,她有了一個全新的身份——浙江支援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醫療隊隊員。

  凌晨3點上班,上午9點下班,連續工作10多天,這個25歲的姑娘聲音略顯疲憊。“疫情發生後,我每天都刷微博、看新聞,眼瞅著確診人數不斷增加,心裡又急又難過,當時就報名來支援。”沒過多久,餘琳歡便被選中。

  入院後,餘琳歡與另外兩名護士照顧40多名患者。定時巡視病房、觀察生命體徵、上藥抽血補液……十幾天奮戰下來,如今的餘琳歡心裡有底、手下不慌。“戴著兩層手套,也能快速摸到靜脈抽血;穿上厚重的防護服,也不影響倒水送飯。”餘琳歡說。

  2月14日,餘琳歡護理的兩名患者治癒出院,她非常興奮:“特別開心,這是我們團隊戰鬥的成果。”

  最近幾天,餘琳歡明顯感覺許多患者變得更積極樂觀。“前兩天給一位大叔送藥,他突然說了句,你們都來了十幾天了,想家吧?等疫情過去,再來武漢我給你們當導遊。”餘琳歡鼻子一酸,卻還是露出微笑:“當然想家,但這裡更需要我!”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29

  95後”醫護人員,聆聽她們的戰“疫”故事。

  崔肖(1995年生)——恨不得插上翅膀回去支援

  “同事們在前線勇往直前,我怎麼能當逃兵?”崔肖語氣堅決。

  春節前,武漢市中心醫院麻醉科護士崔肖回到家鄉黑龍江過年。關注著疫情,崔肖的心也不斷揪緊:“馬上飛回武漢,恨不得插上翅膀回去支援。”

  2月1日晚9時許,崔肖趕回武漢。第二天,崔肖就回醫院報到。3日起,她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發熱門診上班,主要負責收發物資和診區消毒工作。消毒器一手拎不起來,就讓同事幫忙抬起來背到肩上;每次消毒一個小時、每天消毒3次。一天下來,肩膀被勒得生疼,胳膊也抬不起來。

  此外,她還要監督同事規範穿戴防護裝置。現在,一天6小時的班,加上穿脫隔離衣、交接班的時間,崔肖通常要在診區待上7個小時。工作更累、風險更大,但崔肖毫不畏懼:這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義務!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30

  古語云:寧治十男子不治一婦人,寧治十婦人不治一小兒。凡人皆知小兒疾病診療不易,戲稱兒科為“啞科”。小孩子都是父母心頭肉,任何一點不舒服都會引起孩子哭鬧,長輩的驕縱,父母的疼愛伴隨著孩子們的哭聲,所有承載給兒科醫生身上都是壓力。小孩子身體適應性低,體質敏感嬌弱,容易生病,所以醫院裡兒科門診一直人滿為患;所以,做兒科醫生要付出的不僅僅是愛心和耐心,還需要強健的體質和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說起中醫院兒科醫生朱培林,他那質樸、正直、平易近人為很多人所稱道。有很多家長小時候吃著朱醫生中藥長大的,如今自己的孩子生病了還是找他看。他作為一名中醫兒科門診醫生,每天要面對大量的門診病人,遇到有季節性流行病時,門診量更大。孩子們來看病了,只要掛了號就必須看完,有時候一個上午坐診下來,連喝茶的功夫都沒有,即使這樣他也能始終保持和顏悅色,無論孩子有多鬧,他都不厭其煩。給小孩子看病不同於大人,沒有明晰的說明,更多的需要醫生多詢問細觀察。兒科門診有一個奇怪現象,醫生一搭脈,家長就不說話,總覺得醫生摸摸聽聽就能知道原因了,這時候就需要醫生耐心地問診了,可是這一問不要緊,家裡來的人少還好,一問一答之間思路也很明晰,就怕家裡來的人多,醫生一問,家長搶著答,單選題立馬變成多選題。還有的家長更奇怪,怕醫生用藥重了,刻意將病情說輕點,有的家長怕醫生不重視,又刻意說重點,這時候就要考驗醫生的診斷水平了。朱醫生總是能透過細緻入微的望聞問切,給予準確的辯證施治,他開的中藥一般被家長稱作為“香茶”。

  對濫用抗生素副作用的擔憂也讓家屬帶孩子看病的同時依從性很差。有時候孩子的病看過了,藥也拿來了,朱醫生也交代清楚了:中藥如何服,配合的西藥如何吃。結果家屬還是問個不停:中藥苦不苦?西藥有沒有副作用?喂不下去怎麼辦?諸如此類的問題讓人應接不暇。更有甚者,有的家長在家藥喂不下去,將孩子帶到醫院喂。生病總得有個過程,道理人人都懂,但是作為家長一旦遇到孩子生病了,就會有些不理性,總希望可以藥到病除。經常有的孩子回家才吃一兩次藥,家長就打電話詢問朱醫生,燒為什麼還沒退完?咳嗽為什麼還不停?這樣的電話幾乎每天都接到,可無論白天晚上,他都是耐心給予解答。他經常掛在口邊的一句話,為人父母,能理解家長的心情。

  作為一名兒科醫生,除了有過硬的醫術外,還要有高度的責任心。有一次,有位家長半夜裡打電話給他,說發現孩子用藥後面色通紅,一直睡覺不醒。在電話裡看不到患兒情況,他讓家長立即將孩子帶到醫院,親自查體再加上仔細詢問之下才發現,原來家長給孩子一天藥量當成一次喂進去了。虛驚之後家長也很不好竟思,畢竟大半夜裡還驚動醫生。他卻安慰家長,能理解家長的心情。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

  作為一名兒科醫生,除了看病還要面對一些醫學之外的問題。曾經在門診親眼見到過這樣一個例子:一個小孩子生病了,家裡來了父母還有老人,朱醫生在看病問診的時候就聽那小夫妻抱怨帶孩子的老人,一定是給孩子吃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衣服也穿少了。眼看著兩代人在為孩子生病引發的爭吵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的開始了。小小的診室裡孩子的哭聲,家長的吵架聲,沸騰著至少有80分貝的噪音,再加上一些孩子排洩物的氣味,讓人不堪忍受。沒想到他倒是一副淡定自若的樣子,一邊看病一邊勸架。既要安撫老人委曲,還要指導年輕父母負起責任。真是打心底裡佩服他,換作旁人估計吵就被吵暈了,還談什麼看病!

  《2015年中國衛生統計年鑑》資料顯示,我國平均每千名兒童只有0.43位兒科醫生,而在美國,這一數字為1.46位。醫患比例嚴重失調,導致兒科醫生每天都是超負荷運轉,而朱醫生這一堅持就是30多年。作為一名兒科醫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體現的也不僅僅是奉獻精神,更是無私的境界。正所謂“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31

  想起精神病人大家的心中總會出現這樣一幅恐怖的形象:蓬頭垢面、衣衫破舊、目光痴呆、眥牙裂嘴、行為怪異、嘴裡喃喃自語著一些不可理喻的話語……這就是世人眼裡的“瘋子”。在市精神衛生中心有這麼一位醫生,在工作的xx年中他每天的職責就是與這些瘋子打交道,給他們看病,與他們交流,用自己的真心去關懷、瞭解、呵護他們,獲得了病患和家屬的尊重和愛戴。今年他被評為衛生機制“質量明星”榮譽稱號。他就是市精神衛生機構院長助理、精神五科主任。

  xx年,22歲的醫專畢業後,選擇到地區精神病院,做了一名臨床醫生。提起為何選擇這個職業時,說:“那時候想法很簡單,因為有一個火車站,圖的是回家能方便些”。可當從事了這個職業,他才真正瞭解到,做一個精神病醫生有多麼難。那時候的精神病院被人們稱為“瘋人院”,深受社會歧視,為了不讓家人難堪,一直沒敢告訴家人,直到三年後家人才知道他在精神病院工作。

  xx世紀年代,精神衛生工作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學校裡也沒有這樣的專科,上班後,接受了醫院簡單的培訓後,就開始從事臨床工作。那時的精神病院床位少,來的都是重症患者,多數是被家人五花大綁來的。看到這種情形,心裡很害怕。有一次,一位來自的病人,患有非常嚴重的精神分裂症,大小便都吃,病發時給一個棉紡廠放了火,被人打得鼻青臉腫。在為他做檢查時,冷不防被他飛起一腳踹倒在地,年輕的當時流出了委曲的淚水,可轉念一想,這些病人都是受了刺激神經不正常的人,自己從事的工作就是救治他們,於是他從容站起來,繼續為病人治療。在接下來的三個月裡,除做好藥物治療外,還親自參與該病人的護理工作。病人思維清晰後,瞭解到自己病發時的過激行為,主動找道了歉。

  “在我們醫院,只要在病房幹過的,沒有沒捱過打的”感慨地對記者說。有一天中午臨近午飯的時候,幾位家屬綁著一位男性患者來到的診室,該男子蓬頭垢面,狂躁不安,情緒不穩。一面幫著安置病人,一面進行常規的問話,沒防備患者劈面就是一拳,正打在他的上唇上,頓時鮮血直流,“上唇只剩一張皮了,再破就又開一個洞了”笑著說。還有一次查房,他剛走進病房,就被一個病人抓住撕打起來,把他一件價值七、八百元的羊毛衫撕破,“妻子為此心痛了好長時間,幸好她也是本院的醫護人員,對這項工作理解”。由於精神衛生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醫生在為患者診治過程中,會遭遇很多不測,飽嘗很多委屈。國家為了照顧從事這項工作的醫務人員,每月加了12元的補助,現在增加到60元,這項補助被同事們戲稱為“捱打費”。

  “那些病人太可憐了!”說。為了弄清精神病人的發病原因和藥物治療的最佳方法,他自己購買了很多書籍,翻閱了大量的資料,積極探索藥物治療加心理疏導的治療方法,實行心病心醫,用真情關愛病人,悉心照顧病人,為病人解憂解煩,收效顯著。許多患者家屬慕名而來,每年由他接收的住院病人就達200餘人次。回想起這些,顯得非常滿足。他說,挽救一個病人就等於挽救一個家庭,能看到病人情緒穩定,家屬心裡安慰,即使自己委屈點,也心甘情願。

  儘管當時分配工作時是為了回家方便,然而自從從事了精神衛生工作,卻很少回煙臺老家,就連過春節,有時為了讓同事們能過上一個團圓年,都自己值班。他的同事告訴記者,有一年春節過後,院領導得知已經三年沒回家過春節了,非常過意不去,院領導班子集體買上禮物,硬逼著和他們一起到煙臺老家,去看望家中二老。說,這個集體給予他的關愛,也成了他工作的動力。

  說,精神病人需要社會的關愛,而從事精神衛生工作的醫護人員也需要社會的理解與支援,他希望社會能更重視精神衛生工作,將更多的關愛灑向精神疾病患者,因為多一份包容,就多一份希望。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32

  從事醫療工作三十多年來,自己在平凡崗位上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刻苦鑽研,得到了患者的讚譽、同事的好評。

  一、全心全意,熱情為患者服務。

  從醫三十多年來,自己急患者之所急、憂患者之所憂、想患者之所想,始終堅持“醫者父母心”的原則,對待患者不分家庭境況是富是貧、社會地位是高是低,始終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對待每一位病人,自己都能做到認認真真檢查、詳詳細細解說、兢兢業業施診。當遇到患者家屬不理解時,不厭其煩地耐心做好解釋工作,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堅持每天下班前詳細檢視每一位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變化。不能正常下班,半夜起來搶救病人是常有之事。在工作中,時刻為病人著想,從檢查到治療,為患者精打細算,如果遇到遠道而來的患者,還會跟相關科室溝通聯絡,儘量當天能做完檢查,明確診斷,給予及時治療。

  二、不斷學習提高醫療技術水平。

  作為一名醫生,只有透過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才能贏得患者的信任。於是自己在工作中不斷學習,苦練過硬的基本功,掌握本專業基本理論、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新療法,瞭解內科疾病發展的新動態,積累新經驗。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加上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心,成了醫院的業務骨幹,受到了患者的信賴。

  三、工作嚴謹,責任心強。

  從醫多年來,自己一直保持著高度的責任心、良好的職業道德、嚴謹的工作態度,並有較強的綜合分析能力。在空前緊張的醫患關係面前,不抱怨,牢記救死扶傷的職責,嚴格要求自己,加強醫患溝通,提高服務品質,不斷學習掌握醫患溝通技巧。此外,自己還非常重視診療過程中的心理疏通,在給病人看病時,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堅定不移地認為一個親切的笑臉、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溫暖的問候語、一個拉扶的細心動作本身就是一味對症良藥。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做起,視病人如親人,從而贏得了病人的理解、支援與尊重,減少了醫療糾紛發生。

  四、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自己以身作則,積極參加單位組織的政治學習,認真領會理論精神,並積極參加各種義務勞動,積極參加醫院的下鄉任務,不怕苦,不怕累,先後到過王寨、界都、冶頭、皋落、西寨等邊遠鄉鎮,立足於本職,立足於社會,為群眾提供醫療服務、醫療諮詢、衛生保健、精神慰藉服務。依靠熟練的專業技術、良好的醫德醫風及高尚的思想品質,得到群眾的廣泛好評。

  五、在工作中自己踏實認真,待人真誠,勤勞樸實,團結同志,寬以待人,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無論上班還是休息,病人利益第一,隨叫隨到,合理用藥,合理治療,不以權謀私,不開搭車藥,在病人中樹立了良好的職業形象。

  在今後的工作中,自己將更加努力,弘揚老一輩的醫德醫風,愛崗敬業,取信於民,在競爭中求生,在競爭中求發展,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中,爭創一流,再攀高峰。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33

  1996年7月,從內蒙古醫學院畢業後,從小在城市長大的她放棄了在大醫院工作的機會,帶著內蒙古人的熱情、直爽、善良,不遠千里隨著丈夫來到淮陰這片熱土上,並很快克服因異地生活而語言不通的不便,投入到一個極其偏僻的鄉鎮衛生院婦產科工作中去。工作的十幾年來,曾多次獲得過先進工作者、區衛生系統先進個人、區衛生系統醫德醫風標兵等榮譽。她用平凡的事蹟詮釋了一名白衣天使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全部;她就是南陳集中心衛生院婦產科醫生——潘秀枝

  因為熱愛所以無比執著

  現今社會生活和工作壓力大,尤其是從事繁重且高風險工作的醫務人員,當別人發牢騷或吐苦水的時候,同樣身處“高壓鍋”的潘醫生卻依然淡定從容。在潘醫生看來,工作中總會免不了有些辛苦、委屈,但歡樂和笑聲卻是她看重的,尤其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是她作為一名婦產科醫生最感神聖和喜悅的事情。潘秀枝清楚的記得,那是一個難忘的夜晚,正在晚查房的她,突然聽見走廊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憑著職業的敏感,她奪門而出,迅速跑到跟前,映入眼簾的是一位被家屬抬著的滿臉、滿身血汙的孕婦,就聽家屬大聲哭喊:“醫生,救命啊,我家兒媳婦羊角風發了啊!”。她不顧汙血染到身上,跪伏在孕婦身旁,經過詢問和詳細檢查,有著多年工作經驗的她,迅速判斷出孕婦是“子癇合併胎盤早剝”。生命危急,時間緊迫,她立即向產婦家屬交待了病情的嚴重性,同時用電話緊急“拽”醒備班的手術護士、麻醉師……,一個科室迅速被調動了起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生命戰役”就此打響,經過爭分奪秒的搶救,最終母子平安。“熱愛這份工作是我堅持下去的理由,雖然忙碌、雖然辛苦,但當看到產婦生產後舒展的眉頭、一個個呱呱落地的小生命和病人家屬微笑的臉龐,心裡就特別甜,特別有成就感,所有的辛苦好像瞬間被抽走了。”潘秀枝常常笑著與人說。

  醫德高尚治病順帶濟貧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慾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潘秀枝便以此作為道德上的追求。時至今日,她也記不得有多少質樸的患者或家屬拿著“紅包”或農產品感謝她,而她總是婉言謝絕。不僅如此,還會自掏腰包,幫助一時拿不出醫藥費的患者先墊付上醫藥費。2012年3月份的一天,一位產婦需要住院分娩;由於家屬來得匆忙沒有帶夠醫藥費,正好被潘醫生撞見,她二話沒說,當即掏出400元幫其墊付了住院費,解了家屬的燃眉之急。這樣的事情很多,她自己都不記得給病人墊過多少次醫藥費了,有的人忍不住會問:

  “你不怕他們借錢不還或忘記還嗎?”而她總是大方的說:“那就當是濟貧吧。”這就是潘秀枝,樂觀而快樂,大方而坦然。

  內外兼修工作家庭不誤

  “一個醫師何時能休息是由病人的病情決定的,”潘秀枝說。工作繁忙的她常常處於24小時待命狀態,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通宵達旦也是常有的事。對於一個女人來說,似乎家庭和事業就像“魚”和“熊掌”一樣不可兼得。但是,雖然工作異常繁忙,潘秀枝還是盡心盡力兼顧好家庭。潘秀枝的婆婆全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她就每天早上做好一天的飯菜,留著丈夫下班回來熱著一起吃。下班回家後,第一件事就到婆婆身邊問長問短、擦洗身體,不怕髒、不怕累。潘秀枝的兒子今年正逢高三,關鍵時刻,怕兒子在學校營養跟不上,影響學習,她就湊空做些營養餐遞給兒子補充營養。懂事的兒子十分理解母親的工作,優異的成績也讓潘秀枝心裡感到莫大的安慰。在別人眼中,在醫院,潘秀枝是個好醫生;在家裡,潘秀枝更是一個好兒媳、好妻子、好媽媽。她崇尚一種海一樣深的情感、天一樣闊的人生態度,因此她自然取得了工作和家庭之間的平衡、和諧。

  “人生有兩大快樂:一是有個夢想,二是實現自己的夢想”。在潘秀枝的心中,從事婦產科行業就是她的夢想。從一個對社會充滿憧憬的少女到自己的子女即將長大成人,面對彈指已逝的青春年華,她始終選擇默默地奉獻著。作為一名婦產科醫生,她所做的是那樣樸實無華,但點點滴滴卻散發出耀眼的光芒。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34

  xx,女,xx歲畢業於xx中醫藥大學xx學院中醫繫結合專業,畢業後響應國家號召於2009年8月,經“三支一扶”考入xx縣xx鎮衛生院,從事內科、婦科、藥局、心電科及防保等輔助科室,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工作認真負責,技術精益求精,於20**年6月至20**年7月於東寧縣人民醫院心電科學習有幸獲得主任帶教,認真學習的態度受到了主任及其他帶教醫生的好評。

  在工作中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恪盡職守,銳意進取,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又考慮理論知識需要經常更新,我又再次考取了xx中醫藥大學的本科班,其次:我在日常工作中,在行動中以希波克拉底誓言為自己的行動準則:

  (一)心存感激。

  (二)為患者減輕痛苦。

  (三)不利用職業作缺德事。

  (四)保守秘密。

  一個好的醫生只有德藝雙馨才能有能力救治他人,手藝的提高來自於臨床的經驗的積累和勤奮的理論學習,而對待患者的態度如沐春風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他們的疼痛,古語有“醫者父母心”,讓患者痛苦而來,微笑而歸一直是我服務和工作的宗旨,患者就診,是信任我,把健康乃至生命交給了作為醫生的我,在值班時有兒童來診治的時候我總是不厭其煩,因為兒童不能敘述自己的病痛,小點的以哭鬧代替,做心電的患者,上了年紀的,我幫助他們翻身有時脫掉襪子,從來沒有嫌棄,在大內科的急救中,尤其是服毒患者,我不嫌髒,不怕累,還耐心的做服毒患者的思想工作,終於把他從死亡線上搶救了回來,在那一刻我用我所學,救治了一條生命,我的靈魂得到昇華,也更加愛惜自己的工作崗位,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是我工作的前提,把患者放在第一位,使單純的醫患關係變成了親情關係,有時患者只是來諮詢,這時我總是耐心解釋,使他們滿意而歸,給患者消除心中的疑慮也是我的快樂之源,在非常簡陋和艱苦的工作環境中我爭取為患者把好第一關,保證及時就診,及時定診儘量作到不延誤患者病情,遇急重患,及時轉診,總是任勞任怨,毫無怨言。

  在對待同事關係上,業務中我們經常溝通,如有不明白跨科的問題我總是虛心向他們請教,在日常生活中,我對待同事就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每逢節假日同事要求和我串班和親人回家團聚,我都會欣然同意,保證同事節日期間順利回家。

  然而工作中總是積極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經驗,指導基層單位開展工作,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我想為了人民的身體健康,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總之,在組織的關懷下,在領導的幫助下和同事的支援下,我在我熱愛的醫療衛生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成績面前,我感到更多的是責任和壓力,我將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紮紮實實,無怨無悔投入到工作中,投入到崇高而平凡的醫療衛生事業中,做一個守護人們健康的忠實衛士。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35

  20XX年初,新性冠狀病毒肺炎席捲全國,她所在的__鎮衛生院臨危受命,由預料分診變成市定點醫院發熱門診和全區醫學留觀點,讓這個小小的衛生院擔負起了重要的使命,她成為一名發熱門診的檢驗醫生,和全院的醫護人員一起為廣大患者服務。面對疫情全院上下齊心,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共同抗疫,勇敢的逆行而上。

  一、強將手下無弱兵

  集團的書記從疫情伊始就常駐醫院,院內改造,人員防護,患者診斷,樣樣都有他的身影,每天都忙到深夜,兩個月的時間他累的瘦了一大圈,即使這樣他也常抽時間到發熱門診休息室去看望她們,每次都要與大家反覆強調防護安全,因為隔離區內不能帶手機,只能用對講機與外界聯絡,書記就常在對講中讓她們互相檢查,看有沒有暴露的地方,囑咐她們做好消毒措施。書記還很關心她們的身體健康,有一次她的白班,在隔離區內連續工作了八個小時,因為長時間戴口罩,她的臉上起了兩個水泡,書記晚上知道後,特意讓回來的同事給她帶碘伏和棉籤,囑咐她處理傷口,好好休息。她心中充滿感動,有這樣的好領導給她們當後盾,她能拋開一切顧慮,勇敢的對戰疫情。

  二、歲不寒,無以之松柏;事不難,無以之君子

  從大年初一全省醫務人員停止休假到確定她們院是發熱門診和醫學留觀點我們這個小小的衛生院用了四天,通知不斷地來,任務也不斷加重,這對於她們衛生院來說是個大挑戰,同時也是對她們院長的一個大挑戰,大年初七就開始封院,全體醫務人員不得回家,封院是為了避免醫源性感染,但這麼多人的衣食住行怎麼解決,成了他的頭等大事,首先就要解決住的問題,因為需要規劃隔離病房和隔離區,院內重新改造,她們住的地方是原來的診室,裡面沒有床,初七的晚上院長帶領她們搬運床和物資直至深夜,為的就是大家第二天能順利的住進來休息好,院長還是個特別細心的人,知道她們這些孩子嘴饞,正月十五的時候不知道院長從那給她們變出來的蛋糕,上面還貼心的寫著“注意防護”,深夜才能休息已經成為這兩個月來他的常態,院裡總有忙不完的事,不管是與患者的溝通,治療,還是她們的衣食住行樣樣都需要院長操心,總是能井然有序的解決一切問題。記得二月二那天,她看到306的患者寫給他們的感謝詩,她不由自主的朗誦起來,

  你是天使可是你不能飛翔,

  你被瘟疫牢牢的鎖在病房,

  你是天使可是見不到爹孃,

  你把思念轉化為國家力量,……

  朗讀的時候她的眼裡放著光,發著熱,所有的辛苦都不會白費,春天就快來臨。

  三、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總有人用平凡成就偉大

  醫院的發熱門診是防護疫情的第一道防線,她們24小時不停診,一天兩班倒,為更好的服務患者她們還主動調整午餐和晚餐的時間,錯開就診高峰期,改成了下午三點和晚上八點,進入工作區時,她們要戴好口罩,帽子,鞋套,手套,護目鏡穿防護服和靴子等防護用品,現在天氣越來越熱,溫度高時能到達20多度,這一套防護物品穿戴完常常就已經是一身汗了,發熱門診的工作是辛苦與危險並存,防護服不透氣,她們常開玩笑說防護服就是一個行走的桑拿間,走幾步就是一身汗,時間長了,汗水都會從護目鏡裡往下淌,悶熱的感覺格外難受,尤其對於女生來說,月經期值班可謂是痛苦翻倍,難受時甚至要吃止疼藥,進入工作區後,就不能吃東西,不能喝水,也不能去廁所,在工作區一待就是七八個小時不能出來,渴和餓都能挺的住,但人又三急,不能去廁所才是最難受的,有些人怕浪費防護服,進入工作區前都會穿上成人紙尿褲,但大家從不叫苦叫累,科室蘇姐,長的瘦瘦小小,為了節約防護服,每次進入工作區前都不吃不喝,我們科專案雜,種類多,還要負責給患者採血和採集核酸檢測的咽拭子標本,咽拭子採集時我們要讓患者摘掉口罩,正對患者的鼻咽部採集,風險就比其他醫務工作者更高一些,採集時有些敏感的人會有一點噁心,採集前她們會與患者溝通注意事項告訴患者怎樣配合她們採集,來就診的老年人和小孩居多,老年人聽力不好,怎樣跟他們溝通也是蘇姐將要面臨的一大難題,蘇姐平時溫聲細語的,有了口罩遮擋,她說的話老人們聽不清,也發生過“大爺您張嘴“要採血啊,孩子我早上吃飯了”這樣驢唇不對馬嘴的聊天,為了讓老人聽清她說的話蘇姐會大聲的喊出來的對患者耐心解釋,常常會出現下班後嗓子都是啞的,因防護服不透氣,又常在裡面忙的腳不沾地,一工作就是八、九個小時,出來時脫掉防護服裡面的衣服都溼透了,臉上也佈滿勒痕,問她累不累,她笑著回答“不累那,我好像一進去就跟打了雞血似的,活力四射”但活力四射的她也僅限於在工作中,她總是用最充沛飽滿的熱情對待工作,把疲憊辛苦留給自己,不信,你看回到休息區後那個默默躺在床上錘腰的人一定是她,還有很多很多向她一樣不辭辛苦,無私奉獻的人為疫情戰鬥,她們是戰士也是最美的人。

  四、身著白衣,心有錦緞

  有一次,發熱門診來了一個兩歲的小姑娘,高燒38.5度,小臉紅撲撲的,躺在媽媽的懷裡,膽怯的看著她們,做完流調後,為了鑑別診斷,需要給小姑娘採血和做咽拭子採集,採血時小姑娘害怕掙扎,哭的特別厲害,小女孩媽媽都抱不住她,不停地扭動身體,不讓她們檢視血管,就在這時屋裡傳來可愛的兒歌聲,是發熱門診大夫孫超慶為了安慰小姑娘特意找的,“看我,我是大白”,來到小姑娘身邊,一米八的大個子不停的跳來跳去,用帶著手套的手變換各種姿勢,逗小姑娘開心,吸引小女孩的注意力,好讓她們方便採血,採血結束後,小姑娘緊緊的抱著媽媽的脖子,小聲哭啼,孫大夫搖著頭往外走“真不忍心看她扎針,這孩子沒比我兒子小几個月,看到她就想起我兒子了,唉,孩子啊,這也是為了你好啊”是啊,他也是一個年輕的爸爸,因為隔離在醫院,有半個多月沒見到自己的孩子了,每次與孩子影片,孩子都會問她“爸爸你什麼時候回來啊”,他只能笑著說“快了,快了,爸爸就要回家看你啦”院裡還有很多孩子兩三歲的年輕父母,她們舍小家為大家,將孩子交由家人照料,義無反顧的投身到工作中,與全國的醫務工作者一起對抗疫情,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大家勠力同心,戰“疫”必勝。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36

  xx,女,39歲,xx市第三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19xx年畢業於xx大學醫學院臨床醫療專業,從事呼吸專業至今,曾先後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北京天壇醫院等進修,並參加了加拿大湯姆遜大學的呼吸治療師培訓。現任xx市醫學會呼吸內科分會、重症醫學分會委員。

  作為一名內科醫生,從醫十六年來,xx始終以堅定的政治思想、樂於奉獻的精神,全心投入到臨床診療的一線工作中;她能夠心繫患者敬畏生命、努力治病救人,深受同行們的肯定和尊重,也受到廣大患者及其家屬的好評。

  作為一名呼吸專業的科主任,xx能夠圍繞醫院的發展戰略,以高度的責任意識和發展觀念,銳意進取、勇於奉獻;她勤於學習、刻苦鑽研,發表多篇論文,她銳意創新,主動提出高階的培訓學習要求,完成了呼吸道微創治療的專項培訓,先後開展了氣管鏡下氣道病變的冷凍治療、氬氣刀治療,氣道金屬支架的植入,支氣管肺泡灌洗檢查和治療,縱隔淋巴結透壁針吸活檢,內科胸腔鏡檢查和治療,氣道球囊擴張等專項手術,填補醫院和xx市的專業空白。

  在平凡的工作中認真做好應盡的職責,可以說無須稱道。但在嚴峻的工作任務面前能不畏風險、挺身而出,則是值得讚揚、敬佩的。xx就是這樣一個能夠經受長期繁瑣工作,並能接受危急重任考驗的優秀醫務工作者。

  xx年8月29日深夜,市衛生局醫政科的緊急電話打到醫院總值班,要求立即組織2名醫護人員和急救車1臺到新安第二人民醫院集合,參加甲流緊急隔離診治任務。當時任務交到呼吸科,值班醫生通知了xx主任,她立刻從家趕到醫院,簡單做了準備,安排值班醫生繼續留守院內工作,帶領科室一名護士上了急救車奔向疫區。由於行動迅速,她們第一個到達指定地點,並立即投入隔離處理工作。由於疫情緊急、當地防護條件難以與市級大醫院的規範相比,但她沒有絲毫退避,在最簡單基本的防護下就全力投入到病人的詢問、診察處理工作中。由於篩查病人任務重,每天只休息4小時。隨著工作就緒,緊張程度緩和了。但面對確診病人,她仍然堅持走到病人身邊去查房交流,給病人更多的安慰、化解恐懼心理。其他值班醫護人中,很多對甲流也有恐慌和錯誤認識,她耐心講解和示範,使她們消除恐懼提高防護意識。為了減少同事們的接觸風險,她自己能解決的,總是自己更多的出入病房而安排其他人員在安全區備班。考慮到她們小組單獨工作時間長,醫院要安排人員輪換,她卻主動提出要堅持到底,從而避免新手到位高的醫務人員感染風險。她就這樣繼續14天,直到圓滿完成首批任務。對她來說,經受這樣的考驗不是第一次,在2003年的“非典”防控工作中,她也是毫不猶豫地首先到偃師緱氏去,並在危險的工作環境中工作了一個月。

  在危險面前是考驗一個醫務人員是否具有真正的職業精神的時刻,這樣的時刻,她兩次都沒有絲毫猶豫和退縮,勇挑重擔,表現出無私奉獻、不畏危險、無愧使命的可貴品質。

  “以高的標準要求自己,以醫院的發展作為自己的使命”,這就是xx的工作原則。社會需要這樣愛崗敬業的優秀醫生,患者需要這樣技術精湛的優秀醫生,醫院需要這樣的優秀科室管理者。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37

  他是一名急診科大夫,肩負著‘白衣天使’的崇高使命,恪守著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宗旨原則,行使著讓患者滿意的行為準則,堅守著準確及時診斷的職業追求。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地,無私地,對此付出堅信的努力和汗水。

  作為一名黨員始終不忘黨的宗旨原則,以優秀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履行著一個黨員的錚錚誓言。在平日裡,他愛崗敬業,恪守職業操守。從未收過病人紅包,從不向病人索要卡要,始終保持著共產黨員的高風亮節。謹記職責要求,救死扶傷的形象。

  二零零三年突如其來的非典期間,他響應組織的調配參與到第一線,作為一名醫務人員完全清楚地知道工作的風險,但他沒有推脫。每天檢查一百多人次,到晚上兩腿腫脹難忍,然而他沒有放棄一個病人,堅持每天工作。在禽流感期間他又投入到第一線。在二零零八年冬天的一個夜裡,水面已結了一層冰,120接到急救電話說:一小夥跳下河畔,趕到現場是隔著河,母親喊著救命,夜深人靜找不到路,情急之下他和護士趟河過,也不知水有多深,更過不了水的寒冷刺骨,水満過了膝蓋又滿過腰,就這樣把病人從對岸抬了過來。贏得了搶救時間。

  又是二零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凌晨四點多,120接到求救電話,第一隊人馬走錯了路,他是第二隊出發,當到現場又是兩名小夥子跳下河涯還是找不到過河的路,他們的同伴跪在對岸求救人,時間就是生命,一分一秒也耽擱不的。他從河牆上溜了下去,這一下去褲子扯了個大口子,屁股也摔的痠痛,那能過得了,還是過河救人,把病人接回來,天已矇矇亮。他這才發現冷,他拖著溼淋淋的衣服,腿麻木了,冬天的水是那麼的刺骨,牙齒上下打個不停,回到家鑽進被窩好長時間腿暖不下。這樣一次又一次,他的腿已落下風溼。在急診科工作,難免有危險,曾經兩次在急救的途中,車禍受過傷,身體上留下許多傷疤。二零一零年九月十五日在急救途中,救護車和一輛機動三輪車相撞,由於慣性作用,他一頭頂破了擋風玻璃,造成顱腦損傷住院一個月。然而車禍沒嚇到他,痊癒後他又回到工作崗位上。

  二零一三年五月十五日又是在急救途中,救護車和一輛小轎車相撞,救護車摔出三十八米遠,連打幾個滾,當時他什麼也不知道了,醒來後遍體鱗傷,造成二次顱腦損傷,至今他還頭痛頭暈,記憶力下降,失眠,健忘。他多麼渴望回到工作崗位。

  作為一名普通醫務工作者從事著平凡工作三十餘載的從醫生涯,無驚人的壯舉,也沒有耀眼的光環,唯有一份執著,僅有一份追求,那就是踏踏實實做人,端端正正行醫,讓病人早日掙脫病魔的困擾,還他們一個健康的體魂,讓他們再次擁有陽關燦爛的一片晴空。他沒有老師那樣的桃李滿天下的驕傲,也沒有明星那樣頭頂光環的榮耀,有著日復一日單調枯燥的工作,有時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吃飯沒規律,甚至雙休日也在加班,經常遠離節假日的歡聲笑語,少了與家人相伴,多了一份對病人的堅守。

  從醫以來他一直堅持在第一線,數年如一日,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隨叫隨到,從不推諉,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醫療事業是一項技術很強的工作,只憑一顆善良的心是不能實現救死扶傷的,擁有精湛的醫術才是病人的福音。從醫以來,他堅持良好的學習習慣,持之以恆地鑽研專業知識。經過多年的醫學基礎理論學習實踐,在中國現代醫藥衛生研究進展上先後發表了論文《腎病綜合證臨床診斷及治療要點》,《中西醫結合治療乙型肝炎的體會》,優秀論文《中西醫治療精神疾病》。他曾今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38

  盛偉,男,45歲,中專文化,山東省平邑縣白彥鎮姜莊村人,在本村擔任鄉村醫生已25年。

  一、子承父志,服務鄉鄰

  我的家住在南部山區,四面環山,地廣人稀,衛生室服務的轄區內有十多個自然村,大多數自然村交通極不便利,道路崎嶇,廣大人民群眾打針吃藥極為不便,有的人為了拿一點要就要走一個多小時,看到這種情況,我立志當一名醫生,從而方便廣大人民群眾。

  1988年9月,我進入平邑衛校學習,畢業後,就回到了姜莊村父親的診所,我父親是六十年代的赤腳醫生,他老人家大半生的精力都用於基層的衛生工作,無數次被評為市縣級先進工作者。2000年秋查出肺癌,仍堅持工作了六年才退了下來。正是父親的影響我才選擇了鄉醫生涯,剛開始,沒有幾個人願意來找我看病,我並沒有氣餒,日診臨床夜讀書,刻苦學習,勤奮鑽研,儘可能多地學習和掌握醫學知識。在專業上力求精益求精,對一知半解的問題,經常到鎮衛生院、縣醫院找老師虛心請教。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人們相信了我。那是家住西岔村的徐孝海,他一次去診所給家人拿藥,我看他眼瞼浮腫,面色牙齦蒼白,我問他是不是有身體乏力,尿血史,他反問我怎麼知道的,後來我建議他去醫院檢查雙腎結石,右腎已無功能。病人家屬來我的診所,對我千恩萬謝,直到今天,病人見到我還一直唸叨:“多虧了有盛偉大夫,我的命就是您給救回來的!”

  正是靠著紮實的醫學理論基礎知識、過硬的實踐操作技能、熱情和藹的服務態度,再加上手腳勤快隨叫隨到、用藥合理價格便宜,在附近的四鄰八鄉逐漸贏得了極好的口碑,周邊村甚至外鄉鎮的病人都慕名而來。

  二、風雨行醫路,培育杏林花

  到了1996年11月,因為政策的原因,全縣進行鄉村組織一體化辦醫管理,整合原來各自為政的個體診所,統一轉變為一體化村衛生室。已經小有名氣的我自願服從大局,不計個人得失,領頭做出表率,積極配合鎮衛生院,僅用了1天時間,就完成了相關工作,為全鎮一體化村衛生室的順利建設,帶了一個好頭。

  在村衛生室工作期間,我立足農村,在最基層的醫療衛生工作崗位上默默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由於工作認真出色,任勞任怨,深得同事和群眾好評,1996年11月,被推薦為衛生室室長,成了當時全鎮最年輕、在全縣也為數不多的室長之一。為做好工作,我個人投資數萬元,在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的基礎上,超標準建設了一所衛生室,達到了六室分開、佈局合理、制度齊全、規範有序的標準,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打下了一個好的基礎。

  村衛生室工作人員,精誠團結,出色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個人連續10餘年受到縣、鎮主管部門的表彰他鄉醫,村衛生室也多次被命名為縣先進村衛生室。

  三、一心一意,情繫群眾

  當年,轄區內老山頂村有幾十戶人家,地處一座山頂之上,沒有鄉醫,那些年老體弱或稍微病重的,我就要出診,需要走十幾裡山路,每年都要上山出診百餘次,無論是下雨下雪,白天深夜,摔個跟頭,擦破點皮,更是家常便飯,記得1996年冬天夜半,老山頂的盛文山突然腹痛、噁心、嘔吐,我連夜趕往山,頂經診斷患者麥氏點壓痛、反跳痛、發燒39度,我立即給他輸上液體,並幫助抬下山送往鎮醫院。當夜進行了闌尾切除,當夜回到家已經凌晨2點了。

  也是1996年的隆冬,當年還在老山頂居住的謝恆英老人,她患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多年,當時因急肺部感染好,持續高熱,家人極力反對下山診療,我連夜到白彥鎮衛生院諮詢了醫生在山上治療了兩晝夜,老人終於轉危為安。下山的時候摔進了溝裡,斷了三根肋骨。

  記得1998年3月的19深夜,村民程學東,突發上腹疼痛,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前來就診,我通過了仔細檢查,考慮病人系急性上消化道穿孔,併發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病情十分危險。在患者無錢的情況下,我帶來現金把他送到了白彥鎮衛生院連夜做了手術,我到家已是第二天的中午了。我從事鄉村醫生工作以來,除了每天上門就診的病人非常多,沒有什麼太轟動的大事蹟,總結起來只有一個“忙”字:23年來日常診治病人二十餘萬人次,出診近萬人次。任務多了,壓力就大了,每天都是超負荷工作,我也更忙了:除了日常診療工作,我還堅持兩月組織一次群眾健康教育活動,堅持每月以黑板報等形式,宣傳公共衛生知識和防病治病衛生常識;要對所建立的2256人的《居民健康檔案》,逐一校對和完善,對60歲以上的老人作重點健康體檢,對孕產婦作定期隨訪,此外,還幾乎天天要為幾個行動不便的老人上門診病、檢查,跑遍了村裡的每一條山間小道,對每一戶村民的身體健康狀況瞭如指掌:誰患過哪些慢性病、誰對哪些藥物過敏、誰家有幾個小孩、誰有沒有菸酒嗜好、誰有什麼飲食習慣等等,在我心裡一清二楚。

  四、堅守陣地,無悔人生

  在現今醫無悔患關係緊張的大環境下,太多的人不願意讚美醫生,更多的是口誅筆伐。但是,我作為一名鄉村醫生,卻一直沒有這種感覺,感受著的都是病人的信任和依賴。因為我不會給人開大處方,能吃藥的決不打針,能打針的決不輸液,我總覺得如果單純地去追求經濟利益,我會良心上過不去,行醫與我不僅是職業,還是一種救助與守護。

  二十五年如一日我堅守在姜莊流域這片熱土,把美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農村基層衛生事業,期間我經歷了太多的變故,生老病死酸甜苦辣。同時也獲得了眾鄉親的呵護和肯定,更獲得了衛生行政部門的無數次的獎勵。也使我的生活更加充實,幸福和成就感。無論未來的路多麼艱辛和曲折,為了山區的父老鄉親,我會一如既往地堅持走下去。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39

  “鄉親們需要我,我也離不開他們”

  “我原來工作的村衛生室有4名醫生,活不多,我們都覺得這裡更需要我們。”謝愛娥說,船上的日子確實很苦,2005年以前連電視都看不了,家裡的收音機不知道聽壞了多少臺。“開始幾年熬不住的時候也想過離開,可是鄉親們需要我,我和鄉親們的感情也越來越深,離不開他們了。”2002年,謝愛娥又被村民推選為村委會成員,分管婦聯和計生工作。

  謝愛娥告訴記者,剛到船頭咀時,湖上常有大風大浪,讓她這個“旱鴨子”很不適應。“有時候一個浪拍過來,立馬渾身就溼透了,我就緊緊地把住船沿兒,一刻也不敢鬆手。之前那個皮質的藥箱落到水裡散了架,我就自己用木頭重新做了一個,到現在用了十多年還好好的。”記者注意到,只要一坐到船上,謝愛娥就始終把藥箱緊緊抱在懷裡。

  如今,謝愛娥的兄弟姐妹幾乎都外出打工,哥哥一家人一年能賺上7萬元左右,而謝愛娥夫妻倆一年的收入還不到2萬元。她說,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政府能出錢把村衛生室再好好修繕一下,再給配備一艘專供出診用的小汽艇。“這艘船屋已經好幾年沒修過了,下雨天還會漏雨。”

  “她就像我的親人一樣”

  順著村衛生室的後門走出去,記者來到了村民段秀的家。段秀說,自己患有比較嚴重的關節炎,需要定期到村衛生室就診。今年洪湖水小,出門不方便,就乾脆把船靠過來住了。

  記者見到謝愛娥時,她正要去村民董繼財家。今年59歲的董繼財去年12月做了肺葉切除手術,恢復期需要定期打針吃藥,因為身體狀況不能來回顛簸,謝愛娥便定時送醫上門。今年洪湖大旱,水淺的地方,機船無法透過,她就從老鄉家裡借了一條更小的船,一路用竹篙杆撐了過去。謝愛娥說,為了挨家挨戶發放淨水藥品,她特意準備了膠鞋和探路棍,到了船過不去的地方就換上膠鞋,拄著柺杖走過去。

  說起董繼財,還有一個小插曲。謝愛娥說,原本老董是堅持自己上門就診的,有一次該就診了卻遲遲不見人來,她便上門瞭解情況。原來老董因為在衛生室欠了賬還不上,不好意思再來了。此後,謝愛娥往老董家跑得很勤。

  謝愛娥說,去年澇災、今年旱災,漁民的收成受了很大影響,欠賬總是難免的,可不能因為他們手頭不方便,就耽誤了給他們治病。在謝愛娥家裡,記者看到了她的記賬本,截至去年年底,沒收回來的醫藥費總共有11903元。這其中,還不包括由於一些漁民的遷移而留下的8000元死賬。而令謝愛娥感動的是,每到年底,漁民們總是給她送來自家養的魚,即使她一再謝絕,還是會有人趁她不注意的時候,悄悄把魚放在衛生室門口。

  記者離開村衛生室的時候大約是19時。在返回岸邊的途中,天色漸暗,湖面變成黑漆漆的一片,記者乘坐的小船竟迷失了方向,在水上打起了轉轉。

  6月9日20時左右,謝愛娥給記者打來電話說,洪湖下雨了,這會兒正在關窗戶呢。她說,之前洪湖也下了雨,但降雨量只有10毫米,洪湖水位還不高,船還是劃不起來,那也得出診呀。打電話時,她剛出完診回家不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