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科學銜接教研活動心得體會(通用11篇)

幼小科學銜接教研活動心得體會

  我們心裡有一些收穫後,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小科學銜接教研活動心得體會(通用11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小科學銜接教研活動心得體會1

  自2021年4月教育部出臺了《關於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以來,我園2021年9月與鳳城小學在幼小銜接(試點)工作啟動後,進行了多次聯合教研。近期,我們又針對學習準備與學習適應進行了聯合教研。研討中發現孩子在閱讀能力、書寫能力、數學能力等方面存在問題,我們再次共同研讀了指導要點,針對存在問題,找到了理論支撐,共同研討出銜接的方向和具體做法。在閱讀能力提升方面,幼兒園和小學都從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著手。家園(校)合作共同為孩子創設閱讀環境,潛移默化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而在提高孩子數學學習興趣方面,幼兒園和小學都從利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入手,開展了系列活動,如:給植物角的花草測量;和老師比高低,給老師測量身高;數一數今天有多少為小朋友來園等。

  今天非常榮幸聆聽了唐海燕老師的《幼小科學銜接,賦能生命成長》,唐老師從多樣性課程,全方位銜接;視覺化環境,多經驗獲得;反思性學習,高質量提升三個方面讓我們更加了解在幼小銜接的過程中,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做,做什麼。讓我們與小學教師做好觀念上的統一後,在具體實際生活中為孩子解決學習準備和學習適應中問題,讓孩子能順利地適應小學的生活,其中唐老師講到專項的幼小銜接課程,舉了生動的案例,展示給我們,讓我們一線的老師能更清楚的知道我們應該從幼兒的一日生活當中去尋找契機。

  為了讓幼兒順利地從幼兒園階段過渡到小學,讓幼兒及早的從心理上和能力上適應環境發展的變化,我們需要從小班就開始做好幼小銜接工作。透過聆聽唐海燕老師和幼教365近期的專家講座我們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培養幼兒渴望進入小學學習的激情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做事往往憑藉興趣,幼兒園大班的幼兒雖然意志、品質已有很大發展,但仍然需要有意引導。幼兒嚮往小學生的生活,可能只是看到小學生有漂亮的文具盒、新課本、紅領巾等,這種入學的願望雖然是幼稚的、膚淺的,但也是可貴的,教師應該保護幼兒的這種積極性,因勢利導地進行教育,鼓勵幼兒努力學習,激發幼兒做一名優秀小學生的強烈願望。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優秀小學生的故事講給幼兒聽,使幼兒不僅喜歡做小學生,而且讓幼兒明白做一名合格的小學生是不容易的,是要付出努力的。

  二、增強幼兒體質,促進幼兒動作發展

  幼兒進入小學後,要承擔緊張的腦力勞動和獨立作業的能力,這就需要幼兒有健康的體質和良好的耐力和抵抗力。在幼兒階段要保證充足的營養和體育鍛煉,預防疾病注意安全。同時,必須保證幼兒的遊戲活動。因為在遊戲中,幼兒情緒愉快,有利於提高機體各器官的功能。戶外遊戲使幼兒接觸空氣陽光,可充分利用自然因素鍛鍊身體。

  三、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

  對任何人來說,從小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終身有益的。例如上課遵守紀律、不做小動作、不隨便講話、會動腦筋、能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等。對於幼兒來說,在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時,要引導幼兒學會有目的、有順序、較準確的觀察習慣。如觀察單個物體會從左到右或從上到下的進行觀察等。

  四、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幼兒園要培養幼兒獨立的生活能力。如會整理書包、愛護書籍、不浪費用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中大班,每天都安排值日生負責整理圖書、玩具。用餐時幫老師發勺子。舉行穿衣服、疊被子比賽活動。既鍛鍊了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也促進幼兒手部能力。在活動中教師要及時表揚態度積極認真能獨立完成的幼兒。對個別能力差的幼兒要和家長配合,在家園的共同努力下,幫助幼兒提高。

  總之,幼小銜接工作是我們幼兒教育教學工作中不容忽視的一個部分,我們要了解兒童的立場,從兒童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從兒童的世界發現兒童潛在的天賦,然後因材施教,把為幼兒做好入學準備當成我們的任務,切實有效的完成,使孩子們順利地過渡,開始他們愉快的小學生活。

  幼小科學銜接教研活動心得體會2

  幼小銜接就是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銜接,也是幼兒在其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重大的轉折期,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對幼兒今後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其核心就是這年齡段幼兒的怎樣有效的從思維方式、學習習慣、社會技能等方面適應小學生活,順利實現幼小銜接。

  近期國家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有關教育的政策檔案,如雙減、幼小銜接以及家庭教育促進法等,旨在以高質量發展為基礎教育階段的目標追求,努力重構基礎教育的新生態,在全社會營造一種尊重兒童、保衛兒童的良好氛圍,從而促進每一個兒童身心健康成長,還兒童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

  提到幼小銜接大部分人理解的是學習文化知識,包括拼音、算數、古詩等,但其實幼小銜接教育從幼兒入園那天起,就已經開始進行。由於幼兒園教育和小學教育的性質不同,幼小銜接不光是知識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激發幼兒對小學的嚮往,提高幼兒對小學的適應能力。作為幼兒園教育的實踐者,透過講座我想談一談我的體會。

  一、幼兒園教育方式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保育結合,讓幼兒在直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中學習各類經驗,虞永平教授說過:讓幼兒動用各種感官,去探索、交往和表達讓幼兒在活動中經驗得到延伸、擴充套件。而小學教育注重知識的傳授,課堂遊戲性不夠,這就使幼兒容易失去耐心,注意力分散。這就需要幼兒園教師逐漸向小學教育靠攏,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逐漸增加集體活動的時間,由小班的10-15分鐘逐漸增加到大班的25-30分鐘,同時透過遊戲、手工等活動逐漸延長幼兒注意力的時間。

  二、幼小銜接可以說是無時無刻不再為幼兒進入小學做準備,進入小學,幼兒需要生活上、學習上都養成良好的習慣養成、自我服務,人際交往、快速融入集體生活等。這就需要幼兒園教育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包括根據天氣增減衣物、整理自己的學習用品、書包,處理和同學的關係,遵守集體生活規則、建立集體榮譽感,養成合作、分享、謙讓等良好社會品質,這些好的習慣有助於幼兒快速適應小學生活。

  三、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雖然幼兒園的教育方式以遊戲為主,但是透過各種遊戲可以讓幼兒增強各種能力,例如幼兒園的閱讀分享活動,可以讓幼兒養成每天閱讀,增長知識,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同時可以讓幼兒閱讀中學會堅持;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可以透過提問、交流等方式讓幼兒學會傾聽他人講話、與同伴合作交流;在集體遊戲中幼兒學會了分享、輪流等,在潛移默化中獲得這些美好的品質。

  幼小銜接從幼兒入園那天起,貫穿整個三年的幼兒園生活,作為教師需要以幼兒為主體地位,有目的、有計劃的幫助幼兒從心理、生理、社會適應等方面做好充足的準備。幼小銜接也並不是幼兒園的單方努力,需要幼兒園、小學、家庭三方合作,這樣才能達到1+1+1效果大於3。

  幼小科學銜接教研活動心得體會3

  兒童職業體驗是一種以寓教於樂為宗旨,透過扮演各行各業的成人職業角色,讓小朋友瞭解社會、培養理想、規劃未來的新興行業。這是一個微縮的現實社會,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體驗未來職業的場所,讓小朋友提前感受大人的工作與生活。在適當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透過讓孩子體驗父母的工作,從而增強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感。

  有意識地交給孩子一些任務,如擦桌子、倒垃圾、喂貓餵狗、給花兒澆水等,鍛鍊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要逐步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之前提出要求,鼓勵孩子認真完成;做的過程中,家長要及時地評估、給出反饋;最後也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

  責任心,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從小就應該培養,這樣對於他以後長大的人生和發展,都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這樣也就能讓他更加有責任感,也能夠變得更加優秀。

  幼小科學銜接教研活動心得體會4

  《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中提出“關注幼兒發展的連續性,注重幼小科學銜接,有針對性地幫助幼兒做好身心、生活、社會和學習等方面的準備”與《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中的內容一脈相承。幼小銜接就是幫助幼兒形成一種適應小學生活規律的行為模式。

  幼兒園的課程是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方式,傳遞知識和培養習慣。孩子從進入幼兒園開始就已經在進行幼小銜接的綜合能力的培養。比如我們小班孩子自己用畫圓的方式簽到,中班幼兒寫數字簽到,大班就寫自己的姓名簽到,在幼兒園的三年裡,孩子們從老師盛飯到自己盛飯,從老師幫助穿脫衣到自己穿脫衣,整理衣服等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也逐漸養成。

  幼小銜接,我們在行動。作為幼兒園老師,我們除了在園幫助幼兒做好入學準備,還需要我們與家長達成理念一致,在尊重幼兒的原有經驗和發展差異的基礎上,幫助幼兒做好身心全面準備和適應,堅持培養有益於兒童終身發展的習慣和能力。我的孩子就是零起點上小學,在家裡,我們家人保持一致,注重培養她的生活習慣、自理能力和學習習慣,上了小學後自然地適應了,我常常以自己孩子為例,講給家長聽,引導家長們要樹立正確的心理定位,不盲從不跟風。

  有這樣一句話“教育的本質,不是把籃子裝滿,而是把燈點亮。”作為教師,我們要以幼兒為本,不斷最佳化教育行為,全面做好孩子的入學準備,為了孩子順利適應小學生活打下堅實基礎!

  幼小科學銜接教研活動心得體會5

  幼小銜接一直以來是比較熱門的話題,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深知其重要性。幼小銜接指的'是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處於幼兒園與小學階段的兒童具有不同的身心發展特徵,解決好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問題至關重要。

  教育部頒發了《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以促進幼兒身心全面準備為目標,圍繞幼兒入學所需的關鍵素質,提出身心準備、生活準備、社會準備和學習準備四個方面的內容,每個內容由發展目標、具體表現和教育建議三部分組成。發展目標部分明確了與幼兒入學準備關係最密切的關鍵方面;具體表現部分提出了對幼兒實現入學準備的合理期望;教育建議部分明確了發展目標的價值,列舉了有效幫助幼兒做好入學準備的一些教育途徑和方法。透過認真學習之後,我深刻地認識到幼小銜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麼結合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我感受到了我們幼兒園的特別用心之處和科學的理念,結合自己的教育經驗並有了一些小小的感觸。

  一日生活皆課程: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我們堅持做好科學幼小銜接,並且一直在行動,我們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依據,將“幼小銜接”融入到每個年齡階段幼兒的一日生活中,為孩子們後續的學習和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會時刻提醒孩子去掌握正確的坐姿、握筆姿勢,如果這些基本姿勢正確,從小好好培養,步入小學會受益頗多。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要在常規上有要求,如引導幼兒在一日活動中逐漸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及專注的學習品質。集體活動時能專心聽講,積極發言,教師加強對孩子進行注意力和思維敏捷性的鍛鍊,培養幼兒內在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我們尤其注意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學習專注性和永續性的培養。一日活動中,孩子們隨渴隨飲的好習慣也會受益終生,逐步養成自主飲水的好習慣,不用老師經常提醒,自己就可以做到。同時,教師也要充分認識到幼兒園升至小學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才能科學地從身心、生活、社會和學習等方面為孩子做好入學前的準備。

  銜接貫徹於每個年齡階段:幼小銜接我們不只是大班的事,從小班開始我們就注重培養孩子各個方面的能力,注重給幼兒鍛鍊的機會,讓孩子們獨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從小班開始孩子們自主端餐、中班小小值日生,大班小小營養師、氣象員,逐步培養孩子自主服務的能力和愛勞動的好習慣,家長配合幼兒園的目標要求,引導幼兒堅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掃地、擦桌子、整理自己的衣物等。從小班開始注重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每天堅持簽到,結合孩子的年齡特點運用不同的方式:畫圈、打對勾、寫時間,孩子們的時間觀念逐步養成,我們家長反饋到:以前真的是每天催著孩子上幼兒園,但是現在孩子會主動說自己不要遲到,要簽到,而且每天堅持按時入園。由於疫情關係,我們的幼兒園分年齡段組織孩子自主入園,這其中讓我們看到了孩子自己的成長,更看到了教師、家長相信孩子的力量。

  科學幼小銜接全方位準備:幼兒入學準備教育要以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為目標,幼小銜接的準備工作應注重身心準備、生活準備、社會準備和學習準備幾方面的有機融合和滲透,不應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準備,更不應用小學知識技能的提前學習和強化訓練替代全面準備。從孩子進入幼兒園開始,老師非常重視孩子身心健康,結合孩子的年齡特點,運用各種形式,教孩子保護自己的方法,不隨便與陌生人說話,遇到困難如何求助等,另外,還要教孩子們懂得遵守交通規則,注意自身安全。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應從小事做起,學會謙虛、有禮貌,不大聲喧譁等,有利於增強孩子們的交往能力。在幼兒園鼓勵孩子與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交往,多結交夥伴,讓孩子成為一個樂於交往和善於交往的人。

  總之,幼小銜接不能急於求成,每一位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老師要做孩子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科學幼小銜接的過程中孩子的身心、生活、社會和學習得以充分的準備,幼小銜接不只是知識經驗的銜接,而應該是知識能力、學習品質的儲備,只有能力的發展才會讓孩子長久受益,相比於知識學習,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內在驅動力更為重要,希望在幼兒園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孩子們都能平穩順利的邁入小學,開啟新的征程。

  幼小科學銜接教研活動心得體會6

  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對幼兒和小學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幼小不銜接造成了幼兒入學後各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如不能很好解決,不僅會嚴重影響初入學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而且還會對其今後的學習和生活產生消極影響。

  透過學習這次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這次講座公益講座,聆聽各位園長的分享,結合我們幼兒園的現狀,結合幼兒身心發展現狀和家長重視程度、配合程度,我園對原有的計劃進行了一些調整。希望我們的銜接工作既有利於兒童入學前後的學習和發展,也為小學生在中高年級以及以後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更為順利實施九年義務教育、解決學生中出現的厭學、輟學等問題,進步提高教育質量提供保障因此。

  (一)長期性而非突擊性

  我們不應當把幼小銜接工作僅僅視為兩個教育階段的過渡問題,而應把它置身於終身教育的大背景下去考慮。應當看到,讓幼兒順利地進入小學只是幼兒園教育的近期目標而已,它是實現幼兒園教育長遠目標的一個組成部分。要以兒童的長遠發展為目標,對兒童進行全面的素質教育。在時間上,要把幼小銜接工作貫穿於幼兒園教育的各個階段而不僅僅是大班後期;在內容上,要涉及幼兒發展的各個方面而不僅僅是如識準備;在人員上,要包括幼兒園全體人員、家長及有關成人而不僅僅是大班老師。對小學來講,也不能僅僅把銜接工作看成是幼兒園的事情,而應當遵循緊質教育的精神,改革不適合兒童發展的教育形式、方法等。總之,雙方都應該立足於兒童的終身發吸勢動小街接工作,為兒童適應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整體性而非單項性

  幼小銜接工作應該是體、智、德、美全方位的素質教育使幼兒在全面發展中順利過渡、面決不能搞單項突破上或後面發展。

  (三)培養入學的適應性而非小學化

  我們要引導幼兒適應小學的學習方法和一日流程,而不是一味地灌輸小學知識。提前組織幼兒學習小學的教材和用小學的組織形式與方法對待幼兒嚴重違背了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是造成幼兒厭學、養成不良學習習慣的重要原因。

  幼小科學銜接教研活動心得體會7

  幼小銜接是根據幼兒過渡期身心的特點,從體、智、德、美諸方面,為幼兒入學、也為其長遠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在幼兒園教育階段,應該從以下方面培養幼兒。

  (一)培養幼兒對小學生活的熱愛和嚮往

  幼兒對小學生活的態度、看法、情緒狀態等,對入學後的適應關係很大。因此,幼兒園階段應注意培養幼兒願意上學、對小學的生活懷著興趣和嚮往,為做一個小學生感到自豪的積極態度,並讓幼兒有機會獲得對小學生活的積極情感體驗。所以,大官廳幼兒園會透過多種教育活動,特別是加強與家長、小學的合作,來讓幼兒逐步瞭解小學、喜歡小學、渴望上小學,最後愉快、自信地跨進小學。

  (二)培養幼兒對小學生活的適應性

  幼兒入學後,是否適應小學的新環境,適應新的人際關係,對其身心健康影響很大。培養幼兒的社會適應性,特別是主動性、獨立性、人際交往能力等,不僅關係著幼兒入學後的生活質量,也關係著他們在小學的學習質量,是幼小銜接的重要內容。

  1、培養幼兒的主動性

  培養主動性就是要在幼兒園教育中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對周圍的人和事物的積極態度,激發幼兒對活動的參與慾望和興趣,我園會為幼兒提供自己選擇、自己計劃、自己決定的機會和條件,鼓勵他們去探索、去嘗試,並使他們儘量獲得成功的體驗。

  2、培養獨立性

  幼兒的、獨立性、生活自理能力對入學後的適應關係很大,很多幼兒因為不能自己管理好自己的學習用具、生活用品,不能自己按情況穿脫衣服,不能記住喝水或害怕獨自上廁所等等,而影響身體和學習,在小學生活感到困難。

  獨立性和生活能力必須透過家庭和幼兒園的合作才能實現。我園會向家長傳遞正確的銜接方法,引導家長要求幼兒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幫助幼兒字會必要的技能,如自己整理書包,自己收拾玩具、自己穿脫衣服等等。同時,做老師和家長的小幫手,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

  3、發展人際交往能力

  幼兒人際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表現在入學後對新的人際環境的適應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差的幼兒膽小,不能主動地與同伴交往,或者不能與同伴友好的相處,遇到問題也不敢去找老師反映或尋求幫助,就造成了沒有新朋友,他們會感到孤獨、沮喪,學習的興趣大大降低,學校的吸引力也隨之消失。

  因此,我們幼兒園著重培養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這一能力與主動性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基本的方法是全園創設寬鬆、自由的交往環境,改善師生關係,鼓勵幼兒之間的交往,讓幼兒真正感到與教師同伴在一起的歡快,從而願意投入到交往活動中,增長自己的人際關係知識、技能和能力。

  4、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和任務意識。

  要引導幼兒學習一些規則。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可以透過開展規則遊戲,讓幼兒逐步懂得生活學習遊戲等都是有規則的,並讓他們有機會體驗到,如果不遵守規則會造成怎樣的後果,有意識的發展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

  大班幼兒在生活制度、作業課紀律等方面有一些改變,比如縮短午睡的時間、適當延長作業課、要求舉手發言等,讓幼兒逐步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有助於縮短入學後適應小學規則的時間,還可以請家長進行配合,為幼兒創造更多的發展任務意識的機會。

  (三)幫助幼兒做好入學前的學習準備

  學習準備是著眼幼兒終身學習的需要,發展他們基本的學習品質,大致要從以下三方面進行:

  1、用遊戲的方式培養幼兒

  遊戲是幼兒園的主要活動,不管幼兒在哪個年齡階段,我們培養幼兒都要從遊戲的方法上來進行創作,更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更利於幼兒理解與接受,這是所有銜接活動的基礎。

  2、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幼兒期間,家長和教師應當從日常生活中的每件事嚴格一致一貫的要求,才能夠養成良好習慣。

  3、培養良好的非智力品質。

  非智力品質是指影響智力活動的各項個性品質,主要是認識興趣、學習積極性、意志、自信心等。教師和家長應當重視培養幼兒的好奇心、對外部世界的興趣和探索積極性,培養幼兒做事堅持到底、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讓幼兒從被動的“要我學”變成主動的“我要學”。只有這樣,幼兒才能形成自信、主動的學習態度,才能產生學習愉快這一積極的情感體驗。

  4、發展思維能力和基礎能力。

  中大班教師應當從根本上發展幼兒的智力,特別是智力的核心思維能力,讓幼兒從機械訓練中解放出來,發展思維能力、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後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感謝這次“幼小銜接,我們在行動”的培訓,不僅給我們很多啟示,更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方法,把這些方法結合本園現狀進行調整,幫助幼兒更好的過渡,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學生。

  幼小科學銜接教研活動心得體會8

  今天上午的幼小銜接講座,園長主要講了幼兒園階段與小學階段的不同以及家長和孩子需要在家裡準備的相關工作,聽了以後覺得非常接地氣,受益匪淺。

  幼兒園與小學階段完全不同,幼兒園教養並重,主題遊戲較多,小夥伴固定,朝夕相處,老師像媽媽一樣照顧孩子的起居,且整天陪伴,上學時間彈性,有加餐,有午休,相對較寬鬆;而小學以學科學習為主,規範學科,限時課堂,格式作業,老師相對較多且不是一直陪伴,沒有午睡,沒有加餐,相對較嚴格,所以在幼小銜接階段,各項習慣和意識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

  那麼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培養呢?

  1、首先要給孩子一種期待感,讓孩子覺得我馬上就要變成一個小學生了,這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因為長大本身就是一件超級驕傲的事情。

  2、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包括起居時間,遊戲時間,閱讀時間,做家務時間,與家人共處時間,作業時間。有句話說想讓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你首先先變成那樣的人,所以最好是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時間表,父母也早睡早起,這樣就以身作則的幫助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其實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就是自律,良好的作息習慣可以幫助孩子培養自律。

  3、家庭環境:在家裡爸爸媽媽要做好環境建設,孩子有自己獨立的書桌,父母以身作則,平時也多看書學習,變陪讀為共讀;在家裡家庭成員之間要經常說謝謝,你好等文明語,和睦相處,關愛彼此就是給孩子最大的安全感。

  4、學習習慣:八個力的培養: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維力,閱讀能力,說的能力,做的能力。培養觀察力,可以多觀察身邊的細小事物,找不同,擺積木,報些興趣班如音樂,多做家務,培養孩子的忍耐力堅持力,多讀書。

  5、其他能力培養:如獨立自主的能力,獨立完成作業,面對挫折的能力,時間管理的能力,精神專注能力,能坐的住,鍛鍊身體,有固定的體能訓練,負責任的意識,社會公德意識,辨別是非的能力等等。

  聽完真心覺得家長的責任重大,育兒就是一場修行,期待我們都變得更好,再次謝謝幼兒園舉辦的這場活動!

  幼小科學銜接教研活動心得體會9

  針對父母擔心自家寶貝“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情緒,方園長向爸爸媽媽們詳細介紹了孩子各階段“敏感期”的特點及注意事項、幼兒園和小學階段不同特徵的學習活動以及幼兒園在“幼小銜接”階段的課程安排。轉眼間,咱們馬榮國際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們即將結束幼兒園的快樂生活,邁向小學的學習生活了。幼兒園特地為家長們準備了一場貼心的“幼小銜接解讀”講座。針對父母擔心自家寶貝“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情緒,方園長向爸爸媽媽們詳細介紹了孩子各階段“敏感期”的特點及注意事項、幼兒園和小學階段不同特徵的學習活動以及幼兒園在“幼小銜接”階段的課程安排。此外,方園長還無私地分享了兒子在幼兒園、小學的種種心得,讓大家獲益匪淺。家長們瞭解到,知識儲備、學習能力以及心理準備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應該是要讓孩子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這樣,孩子們才會在小學階段遊刃有餘。

  用心播種,靜待花開。感謝幼兒園為我們舉辦的這次家長會,務實而詳盡的解說幫助我們解除了心理上的忐忑和疑惑,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及時的引導,讓家長們在今後幾個月的時間裡,更加清楚如何做好孩子思維、學習習慣以及社會技能方面的銜接、培養。相信孩子們在幼兒園老師和家長的密切配合下,一定能順利的度過人生的第一次轉折。

  幼小科學銜接教研活動心得體會10

  時光匆匆,我們的寶寶就要結束了幼兒園生活,升入小學,成為一名小學生。有否很快完成由幼兒到小學生的轉變,能否很快適應小學生活,是我們每個家長擔心焦慮的事情。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呢?聽了xx的課,也經過自己的經驗和資料查詢,我們可以試試重以下幾個方明進行:

  1、加強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從幼兒園到小學,是一個全新的環境。老師不同,小朋友不同,學習方式方法不同,課堂要求不同,行為規範也不同。這許許多多的不同,往往會使幼兒難以適應,容易導致幼兒學習興趣低落,影響學習成績,打擊幼兒的自信心,對幼兒的健康成長不利。我們可以在入學前幾個月,有意識地多向孩子介紹一些小學裡的學習、生活情況。包括學習哪些課程,每天上幾節課,作息制度,上下課應該注意些什麼,老師和同學們的相互關係等。讓他對學習生活有一定的瞭解,並盼望自己做個小學生,從思想上作好入學的準備。同時,為了使孩子逐步習慣學習生活,在家可以適當減少孩子活動、遊戲的時間。這樣,從思想、時間、學習習慣和認識技能上逐步過渡,這樣讓孩子比較容易適應學校環境。

  2、培養孩子與他人的交往能力

  孩子入學後,進入新的“大家庭“,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際關係”,接受新老師,結交新朋友。而能否很快融入新集體與老師同學和睦相處,則有賴於一定的與人交往能力。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應從小事做起。例如:叫孩子學會謙虛、有禮貌,不大聲喧譁,不與小夥伴搶玩具等等。這些事情看起來很小,但卻有利於創造出友好合作的氣氛,有利於增強孩子們的交往能力。

  3、培養孩子的聽讀寫能力

  逐漸培養孩子講述故事,複述故事的能力,發展未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選擇喜歡的讀本陪讀。再讓孩子多玩些安靜的遊戲,比如下棋,畫畫,摺紙,適當減少遊戲時間。可以讓他每天練習寫自己的名字,學寫數字,做一些簡單的加減法。

  4、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現在的娃娃很多事情都是有長輩包辦,生活自理能力差。讓他們自己拿個飯,整理個書包都是無從下手,平時我們就有意識加強他的次序感,條例性。讓他們自己吃飯,穿衣,自己整理東西等等。自理能力有增強,孩子在入學後也比較適應小學的集體生活。

  以上幾點總結,希望對我們的孩子有所幫助,願我們的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願意上學,又喜歡上學,有就具有一定的克服困難的能力,順利完成由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學生。

  幼小科學銜接教研活動心得體會11

  進入小學對於幼兒來說,是一個人生新的轉折點,讓幼兒在未來能夠更好的適應小學生活,幼兒教師應該積極注重幼兒園生活與小學生活的銜接。做好幼兒生活與小學生活的銜接可以有效避免,因為生活環境,作息規律,以及人際交往等的變化,帶來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問題。

  良好的幼小銜接,會使幼兒增強社會適應能力,減少情緒方面的不良反應,保證幼兒轉折期間的身心健康發展,為了幫助其做好生理、心理、行為習慣等方面的準備,因此做好幼小銜接工作不僅十分必要而且意義重大。它既有利於幼兒未來的學習和發展,也為以後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幼小銜接並非只涉及大班教育,在整個幼兒教育階段都應當為其做準備,特別是需要幫助幼兒做好智力和非智力方面的準備。在智力培養方面,幼兒教師應當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徵,制訂合理的教育教學計劃。主要應當培養幼兒的專注力、語言表達能力,使其能夠發音準確、口齒清楚、語句連貫,可以清晰表達自身的想法。此外,還要培養其動手操作能力,使其能夠使用一些簡單的文具、工具等。非智力因素培養方面,應當結合幼兒的興趣點,引導其自主探究知識或問題,培養其求知慾並增強其意志力。這些都能為其日後更好的適應小學生活打好基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