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袁隆平的作文(通用76篇)

有關袁隆平的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袁隆平的作文(通用7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袁隆平的作文1

  就在2021年5月22日的下午在湖南長沙發生了一件令人無法描述的事情——袁隆平爺爺走了,中國的雜交水稻之父,走了,他永遠的離開了這一個美麗而奇妙的世界。

  因為袁隆平爺爺曾經餓過肚子,他為了解決中國糧食問題,農業部在1996年立下中國超級稻計劃。當時是五個程序,700公斤畝產、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袁隆平爺爺所在的團隊都順利實現了,他們現在向每畝1200公斤衝刺。袁隆平爺爺曾經說:“希望2019年就能實現每公頃18噸,向新中國70週年獻禮。估計10月中旬就能夠收穫,現在長勢非常好。如果沒有特大自然災害有90%以上的可能效能實現。”

  臧克家有一首詩: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當然,袁隆平爺爺只是表面上走了,但他永遠活在中國人民的心坎兒裡,他永遠活在全世界人的心裡。世界那麼大,沒有人會不記得他。

  袁隆平爺爺曾經說過:我有兩個夢想,一個禾下乘涼夢,還有雜交稻覆蓋全球夢。袁隆平爺爺希望水稻可以長得像高粱那麼高,希望米粒可以像花生那麼大,同樣還希望水稻可以覆蓋全球,讓全世界的人都遠離飢餓。

  袁隆平爺爺把舊果實帶走了,可他卻把新的果實就給了新時代的人。真是應了那句話:我們中國飯碗要牢牢掌握在我們中國人自己手上。

  袁隆平的作文2

  他是一位飽經風霜而消瘦的老人,太陽親吻過他黝黑的皮膚,歲月刻在他臉上一道道皺紋,時光將他的鬚髮染成花白,他卻絲毫顧不上這些,只顧著大步邁向田野,望著收成的水稻,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用粗糙的雙手,輕輕地撫摸著水稻,眼裡充滿了喜悅。他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

  袁隆平在研究雜交水稻的道路上,並不是一帆風順。在一次實驗中,他所研究的雜交水稻稻穀減少了5%,而稻草卻足足增加了60%,在這時有人就說:"人要是能吃草的話,你這個水稻就大有發展了。”面對無數的譏諷,袁隆平依然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終於將雜交水稻研究成功。每當有記者採訪他時,他總會像個小孩子樂呵呵的,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80歲時是80後,我90歲時就是90後。”他這種樂觀積極的心態,感染了我,對待事情總以一種樂觀的心態去看待,所有事情都會變得美好起來。

  我喜歡他從不言敗的精神、樂觀積極的態度、純樸而高尚的品德,他就是我的偶像,一個真正能讓我的肚子和頭腦都吃飽飯的男神——袁隆平。

  袁隆平的作文3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在湖南去世,享年91歲。

  我出生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這時的中國就算是像我們一樣閉塞的村莊,人們也都解決了溫飽,開始奔向小康。作為一個90後,我從未經歷過飢餓,對於爺爺奶奶口中的故事,也無法完全理解。就像是那位“何不食肉糜”的帝王,無法理解什麼是真正的飢餓。

  後來長大因為過敏,我曾經有過半個月忍飢挨餓的時間,但這種只是忌口的捱餓根本無法與饑荒之時相比。

  電影《1942》把重現戰爭時期的大饑荒,影片中有一幕甚至給我留下了陰影:狗在啃咬路邊的屍體,以此充飢。從此我再也不敢敢看此類的電影或者節目。我相信,真正經歷過大饑荒的人們,肯定有過更加殘忍的經歷。正是這部口碑不怎麼好的電影,讓我更加深刻的明白,我們如今的平安喜樂並不是上天的賞賜,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和堅持乃至犧牲換來的。

  袁隆平爺爺經歷過戰爭年代,經歷過吃不飽穿不暖的時代,所以他最大的願望就是飯碗要牢牢地掌握在我們中國人自己手上,他畢生所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他做到了,他研究出雜交水稻,提高了水稻的產量,讓更多的人吃飽了!

  我未曾瞭解過他的生平,但也能夠知道他為祖國做出了多大的貢獻,為人民帶了怎麼樣的幸福生活。他把一生浸在稻田裡,把功勳寫在大地上,把幸福的種子撒在每一個人的心上。

  有人說,他沒走,他只是帶著種子去了遠方。有人說,他進入了一個夢鄉,那裡的稻穗比高粱還高,穗粒比花生還大。風輕輕吹過,他戴著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涼。

  他走了,他又沒走,他永遠都在!

  袁隆平的作文4

  我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袁隆平

  耄耋之年,病榻之上,彌留之際,氣若游絲,卻心懷天下,心懷稻禾,心懷萬民,您是我心中的英雄。

  炎日高照,蟬鳴聒噪。你卻身著一件襯衣,彎下腰來,愈顯佝僂。手捧著稻穗,見證著肥碩。站起身來,一眼望去,廣闊的清淺水田上,一排排稻苗,甚是微小,卻是點滴的希望,匯聚而起,若繁星點點,匯聚為星海萬千。

  俯身望去,卻回憶起了從前。

  六十七年前,“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一屆人大的召開,使新中國過渡到了社會主義。那時的你二十四歲,躊躇滿志,但數十年征戰,祖國早已是積貧積弱,欲強國,必以民。民以食為天,稻乃民之本。多年的顛沛流離,一路上,餓孚盈野,硝煙四起,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十室九空,農田荒蕪,草盛稻稀。更深深刺激了你。

  “我畢生的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依稀可以想見,當年的少年豪氣干雲,忘身民生。令人驚愕,令人起敬。

  七十年代,歲月磨過稜角,時光滑過流年,下放的你,跋山涉水,披荊斬棘,不時滑倒,臉龐有著點點泥印,帶著滑破的血痕。卻一心執著,四顧地尋找著飽滿的野生稻,久不停息。你卻不覺苦累,懷念著昔日的慘幕,回想著讓所有人遠離飢餓的畢生追求,堅定不移地努力前行。

  恰如其所言:“成功沒有捷徑。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不在試驗田,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能使他數十年如一日的拼搏、奮鬥,更多的,應是一種信念,一種願望,一種豪情。

  在超市裡,他步履蹣跚,額角滿是白髮,卻風塵僕僕地走向米糧,察看著白米,只見粒粒白淨,俱皆飽滿,嘴角便出現了一絲笑意。又不放心似的,急切詢問道:“現在的米價怎麼樣?穩定嗎?”

  “袁老,現在的米價是2元一市斤,很是穩定。”一旁的工作人員趕忙回答道。

  袁老高興地點點頭。轉身離去,只聽他呢喃說道:“第三期超級水稻研製要加快了,要讓老百姓吃上更好,更便宜的米,造福更多人。”

  他已身價千億,卻仍穿著堪稱地攤貨的襯衣,功勳赫赫,卻仍奔走四方,為超級水稻的提高和改良盡心盡力。一位九旬老人如此關心糧價,糧為民之本,更見其以國事承擔,以民生自許。令人感慨,令人忘言。

  “榮譽是對我們成績的肯定,但我們不能躺在功勞簿上。”“人身上最值錢的東西是腦袋裡的知識,錢夠用就行了,多了是包袱。”袁老或許就是這樣一個功高而不自矜,財多而頗節約的人。

  樸素的偉人,一言一行,無不顯示著擔當與偉大。心比天高,路比海闊。不懈奮鬥,不懈成就。袁老一人,卻見九州風骨,華夏性情。一心為國,一心為民,功高而不自矜,財多而頗節儉。袁老,您這位當代神農,是我心中的英雄。

  袁隆平的作文5

  夏滿禾,秋金黃,滿城吹得稻花兒香。

  這稻花,香遍了中華大地,香透了世界。這稻花兒香啊,究竟是來自何方?

  窗外下起了雨,彩色的景,蒙上了灰灰的雨霧;猶如靈木上方的照片。黑,白,灰,世間最蒼涼的顏色,襯托的卻是一張最和藹可親的笑臉。——袁爺爺去世了。

  有人說,在中國吃飽飯,靠“兩平”,一是鄧小平,二是袁隆平。袁爺爺的成就舉世矚目,是他,讓全球7%的土地,養活了全球22%的人。他是天空的使者,聽從神的意旨,隱去了自己的翅膀,降臨在這江南水鄉,讓人們不再忍受饑荒。

  九十幾年的生命,手心盤虯臥龍般延伸的脈絡,訴說著從事科研工作60年來的滄桑故事,他是如此依戀這稻香。聶魯達說過:“當華美的葉片落盡了,生命的脈絡精晰可見。”袁爺爺生命的盡頭又是什麼呢?是金黃的稻。我想,應該是這樣吧。

  老將不死,薪火相傳,我們不會辜負,我們繼承了光,我們會守著這稻香,守著中國人民的根,將這稻花兒香啊,延伸,再延伸……紀念的鮮花匯成了海,花浪輕輕的將他送往天堂,那是一個沒有飢餓的地方。充滿著沁人心脾的,稻花兒香。

  這風,和著那稻花香,從袁爺爺那兒吹向我,不覺間,淚己經花了臉。願,吾國之棟樑,安息。

  袁隆平的作文6

  永遠的紀念——一代偉人袁隆平!

  2021年5月22日,我們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仙逝了,享年91歲。這是令人悲傷的一天。

  袁隆平爺爺是我國雜交水稻的開創者和領頭人,半個世紀來,他不畏艱辛、執著追求、大膽開創、勇攀高峰,用10%的耕地,養活了全球20%的人口。推廣解決了中國難題,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無論嚴寒酷暑,你都會在田間地頭看到一位彎著腰的老人在認真地觀察禾苗,他走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每一寸田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每一顆稻穗都印著他的豐功偉績。

  袁隆平爺爺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他名滿天下,卻只專注于田間,他有二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現在他的夢想實現了,他可以安心的在天國好好休息了。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珍惜糧食,踐行光碟行動;是我們對袁爺爺最好的紀念方式!

  袁隆平的作文7

  我畢生的願望,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袁隆平

  願我還能想起,面對一餐一飯之時,如洗碧空下翻滾的稻浪;願我還能看著,吟詠《觀刈麥》的雋語之時,老農粗糙的雙手捧起的新糧;願我還能聽見,此後風吹過稻花沙沙,應是他靈魂的迴響。

  “後來,歷史書上的人,真的成了歷史。”

  慢慢地我才明白,那些與我們同時代的光芒熠熠的人,其實和伴隨我們的日月星辰沒什麼區別,平時我們總不大會時常想起他們,我們總覺得他們永遠會在,因為有些人偉大到我們以為他沒有生老病死。然而,他們又與日月星辰不同,是西沉了就不會升起,劃過天幕就不會再回來。他們的光芒照耀的地方越多,我們就越會感覺到隨著他們的離去,時代的一部分也隨之定編。後人翻閱時代的書頁時,會清晰地看到這個天體上隕落的註腳。我們雖然無法抵禦浪潮,但會永遠記得燈塔。

  遙記國士袁老,曾將畢生的夢想匯聚為二:其一,乃禾下乘涼之希翼;其二,乃推動雜交水稻覆蓋寰宇之宏願。袁老曾說,他夢見水稻長得有高粱那麼高,穗子像掃帚那麼長,顆粒像花生那麼大,而他則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涼。最是難忘60年代,饑荒之難席捲華夏,飢殍遍野,滿地荒蕪。若非袁老領軍,三九嚴冬,步履不輟;三福酷暑,志意猶堅,歷十年坎壈,終成雜交水稻之盛果,又何來今日一國之河清海晏?“飽食者,當常憶袁公。”他的名字永刻大地,他的靈魂向死而生。禾下乘涼夢,後輩不敢忘!

  都說人的悲喜並不想通,但現在看來,並不是那樣,我和好多人一樣,我也不知道這是第幾次為了一個素未謀面的人哭。可我好像又與他有著一面之緣,或在課本中,或在飯桌上,或在電視機,或在中國的稻田裡。老一輩人十里長街送總理,我並不知道是什麼感受,但看見了長沙人乃至更多人送袁老我突然知道這種感受。總有人說中國人不懂浪漫,可我無數次為中國人特有的浪漫而熱淚盈眶。“浪漫至死不渝”。《覺醒年代》中辜鴻銘先生有言如是:“真正的中國人是有這赤子之心和成人之思,過著心靈生活的人。”

  世間最浪漫,莫過於中國人。是他們自發的聚集在醫院門口,看著靈車駛出,又緊緊追著跑;是他們紛紛停車,鳴笛致哀;是他們送去了三束水稻,帶著泥土和大地的氣息;是他們在給他的照片打傘;是他們在紙片上寫下“禾下乘涼,我們接棒”;是他們在天上看見了稻穗狀的雲,願意相信神明的存在;是他們傾盡了一城的花,只為祭奠一個人;是他們排了兩小時的隊,只為鞠躬說聲謝謝;也是他們免費發放口罩,提供鮮花,接送弔唁的人;更是他們熄滅了景觀燈,作出了稻穗狀的煙花……“國士無雙,一路走好”。這種特有的浪漫,我稱之為懷念。

  “一願社稷昌,二願黎民寧,三願我所愛無憂無慮,歲歲長安。”世人皆知袁老的兩個夢想,卻不知道他第三個夢想是與妻子白頭偕老。袁老曾說,他這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在人生最困難的時候,妻子始終和他在一起。當年,他的實驗種盆被人砸,是她在安慰;那年,她突發腦炎,是他在照顧;後來,他櫛風沐雨,穿梭田間,是她陪他粗茶淡飯,分外香甜。袁老自是幸運,遇到了他人生低谷中的一束光,伴他盛世將傾,深淵在側。

  《尋夢環遊記》中有句話,“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他把人民放心間,人民便把他高高舉起。我明白,他沒有離開,他只是帶著種子走向了遠方,秋天到來時,稻穗在烈日下低頭,那是他在身後。

  而在我心裡,他也應萬壽無疆,永遠健康,開著他的小車,帶著他的小貓,穿梭在他的實驗田,看著稻穗粒粒低垂。

  最後願,稻菽千層浪,禾下好乘涼。

  先生所做事業,千古流芳。

  袁隆平的作文8

  “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爺爺因多器官衰竭,於2021年5月22日13:07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之前我一直覺得袁爺爺只是一個活在教科書裡的科學家,但直到那一天,我看新聞裡有很多人追著袁爺爺的靈車跑,一邊跑還一邊喊“袁老,一路走好!”這件事讓我感到很震撼。在接下來的三天裡,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人們從四面八方趕到長沙、他的母校、他的家鄉,在他的雕像前送上一朵菊花。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去紀念他呢?我和媽媽翻閱了資料,發現他50多年來一直堅守在雜交水稻的試驗田中,為了高產、高產、超高產,辛勤勞作,讓全中國人民和世界部分人民不用捱餓。

  看了這麼多人去悼念袁隆平爺爺,我心裡也酸酸的。這樣一位科學家就離開了我們,但他堅持的精神是我們少年該學習的。袁隆平爺爺還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另一個是“雜交水稻遍佈世界夢”,我希望我們這一代人能把這兩個夢想變成現實。

  袁隆平的作文9

  《我有一個夢》這首歌的詞是一位老人抒發內心的呈現,他有著偉大的夢想,並透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給全世界交出了漂亮的成績!

  這位老人他有一種不服輸的勁頭,越挫越勇;不因失敗而氣餒,不因成功而自負,不斷的制定目標,不斷的進取,不斷的超越自己!

  這位老人他很樸實無華,他就是一顆定海神針,能帶給所有人安心!

  他就是袁隆平爺爺,一位非常慈愛的老人,我曾經看過老人的一篇採訪,其中他說:“在上個世紀的60年代啊,饑荒的時候餓死人啊,我親眼見過”主持人接著問:“您是不是害怕這樣的場景再次出現”老人連說:“不可能了,不可能了,一粒糧食能夠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可知糧食的重要性!”回想老人在採訪中的神情,大有憂天下之憂而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為了讓人民不再像他看到的那樣食不果腹,他帶領著團隊開始了漫長的攻堅之路!

  他瘦瘦小小的一個人,風吹日曬皮膚黑黝黝的,像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為人低調,他的獎項非常的多,但是他從不在意這些,攻堅克難,一絲不苟!

  還記得老人給自己母親寫的那封信,他為了人民不再餓肚子,卻給自己留下了永遠的遺憾,自己的母親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積攢了多少想對母親說的話,多少的悔,多少的盼,這已成為老人永遠的惦念了!

  這位老人永遠的離開了我們,在他離開的時候有那麼多的人主動的去送老人,為老人留下想念的淚水;他一次次向人民交出了漂亮的成績,他實現了自己的夢,他終於放心的離開了。

  袁隆平爺爺對您我們有太多的不捨,您一路走好!

  袁隆平的作文10

  袁隆平,相信這個人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世界雜交水稻之父,1930年9月7日出生於北京,在他小時候,那個時候經常鬧饑荒,整個中國都陷入飢餓當中。

  這時,剛剛考上大學的袁隆平,本來可以選擇別的科目,可是他在家人的強烈反對中,他選擇了農學。

  等他畢業後,他跑到一所農業學校,到那裡教人們農業知識。

  因為那時的袁隆平心中有個夢想——填飽中國人的肚子,於是他決定培育雜交水稻。

  經過袁隆平好幾年的努力,他終於培育出800多株雜交水稻的苗,結果晚上睡了一覺,第二天,這些苗就都被人連根拔起了。袁隆平很生氣,但又找不著是誰。

  幾天後,他在一個下水道旁邊發現了幾株沒有被破壞的苗,他又努力陪著這些苗,最終,他終於培育出了雜交水稻。

  最後,經過他幾十年的努力,他把水稻的畝產從300多公斤提升到1500公斤。

  因為袁隆平的堅持不懈,他才取得這樣的成就,我從中獲取了一個道理,只要堅持不懈,就可以把事情做成。

  袁隆平的作文11

  “一粥一飯,當思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從前,我國平均每畝田地只能產100多公斤的水稻,但是現在,您卻讓100公斤變成了1000公斤!感謝您,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

  童真可愛的你

  你是一個很可愛的人,你喜歡自由,有一把小提琴,還喜歡自稱九零後,把吃西瓜比作挖掘機,把吃糖比作粉碎機,把吃甘蔗比作壓榨機,你還有一隻袁花花——和你一樣可愛的小貓。記得有一次你剛接受完採訪,有些疲累,但聽到有幾個小朋友想和你合照時,立馬站了起來,親切的和他們說話,拍照時還把腰板挺的筆直,雙手緊貼大腿,特別精神。

  堅持不懈的你

  在當時,雜交水稻是科學界的一個難以攻克的難題,有很多人都不相信你憑自己一個單薄的力量能做出大的成就。但是你始終堅定自己的夢想,說“我畢生的願望就是讓世界沒有飢餓。”就這樣,不管酷暑的夏日還是寒冷的冬日,你都置身於田野裡,苦心鑽研,哪怕是眼睛做了手術,肺部感染,也堅持每天下田觀察,從不間斷。

  拯救世界的你

  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無數個日夜,雜交水稻在中國成功了!這就意味著中國有救了,世界有救了,讓那些處於水火之中,遭受飢餓的人,從痛苦中被拯救了出來!那一刻,你的名字瞬間家喻戶曉,袁隆平這三個字深深的刻在了我們的心中。

  你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而現在,“你進入了一個夢鄉,那裡的稻穗比高粱還高,穗粒比花生還大。風輕輕吹過,你坐在稻穗下乘涼。”

  雖然課本上屬於你的彩色照片變成了黑白,但是我心中的你仍是光芒萬丈,童真可愛。國土無雙,先生千古!

  袁隆平的作文12

  您來了,讓這淡淡的稻香變得愈發濃郁;您走了,讓這濃郁的稻香替您守護人間。您的一生不曾離開稻田。每當禾苗青青,那是您對人民最美好的祝福;每當稻浪翻滾,那是我們對您湧動的思念。

  那一年,您正青春年少,意氣風發,本來可以當一名農校的老師來維持生計。但您卻心懷天下,心懷人民。您放棄了安穩的生活,選擇了更為辛苦奔波的一生。每天,您戴著草帽奔走在田間地頭,樸實無華,像極了一個地道的農民。您說,您最大的心願是老百姓都能吃飽飯。您用您的知識、汗水、靈感灌溉著中國的雜交水稻。翻開中國的近代史,有多少青年才俊湧現,但沒有一個人像您那樣能徹底解決老百姓的糧食危機。

  這一生,您勤勤懇懇,碩果累累。發明了“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研究出了“兩系法”雜交水稻,建立了超級雜交水稻體系。您還提出了“種三產四豐產工程”,獲得了“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評上了改革先鋒,被授予了“共和國勳章”。在這些常人仰望的榮譽面前,您只是淡淡一笑。您對水稻產量要求高,對自己的生活質量卻沒那麼高的要求。您依然居住在簡陋到不敢想象的環境裡。沙發、桌子、床是舊的。那早就磨破了皮的椅子,您也捨不得更換。您對自己這樣吝嗇,對他人卻慷慨大方。您用自己獲得的各種獎金設立了袁隆平科技獎勵基金。多時有十幾人,每人獎勵數萬元,為的就是鼓勵更多人投身到解決人類溫飽問題的事業中來。

  那一年,您說您是“90後”,不會退休。“我們搞科研的,最怕痴呆。既然我沒有痴呆,就要繼續工作,退休對我來說,是不存在的。“90”後的袁隆平爺爺,站在烈日驕陽下,行走在田間泥濘中。您的汗水成了灌溉雜交水稻的清泉。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心中的兩個夢想,您的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因為有了像您一樣,將一生獻給雜交水稻事業的科技人員,讓全國人民吃飽飯,讓全球人民吃飽飯變得不再遙不可及。您的一生始終奮鬥著,不曾停歇,以至於我們都忘記了您的年齡,以為您還會陪伴我們很多很多年。

  那一天,2021年,5月22日。91歲的您停下了匆匆的腳步,離開了相伴一生的水稻,離開了您牽掛的人們,成了永遠的“90後”。“十里長街送總理”時我們尚未出生,但這一次,卻讓我們看到了相似的情景。傾一城之花,只為悼念一人。您來時,世間餓殍遍野;您走時,世間稻米滿倉。從此之後,人間每升起一縷炊煙,都是我們對您的思念。它會上升到遙遠的星空,到達一顆小行星——袁隆平星,告訴它,我們有多想您。告訴它,14億百姓吃得飽飽的,世間再無饑荒。

  那一晚,朗月清風,流水繞村。您回來了,黑皮鞋,黑西褲,白襯衣,短頭髮,如往昔精神矍鑠。您望著如樹一樣高的水稻,彷彿看見了人們端著的白米飯,您又笑了,是那熟悉慈祥的微笑啊!秋天的風兒拂過金色的稻田,掀起層層金色的稻浪。秋天的風兒送來陣陣的稻香,那是豐收的味道。

  您說,人生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我記下了,我們都記下了。我們會永遠懷念您,會循著您的腳印,步履不停,直到把夢想成真!

  袁隆平的作文13

  2021年5月22日,這是一個黑暗的日子。“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溘然長逝。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薄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穫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

  袁老大半輩子都在研究雜交水稻,以提高水稻的產量,讓全世界所有人都能吃上飽飯。他有一個夢,在夢裡,稻苗長得像高梁那樣高,稻穂比掃帚還長,稻米像花生米一樣大,他就在稻穗下乘涼。50年來,他用一粒粒種子改變了世界,卻只留給自己一個小小的願望——禾下乘涼。

  當大多數老人都安享晚年時,九十多歲的袁老依然親自下田察看水稻,水稻讓他精神,即使累了,在看到自己研製的水稻技術取得成功,疲憊也早已消失,只剩下滿心歡喜。

  雖然您死了,但靈魂依舊長存。

  袁隆平的作文14

  2021年5月22日,是一個舉國哀痛的日子。這一天,偉大的“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與世長辭了,他的逝世令全國人民都無比悲痛。

  通過了解,我知道了袁爺爺畢生都在研究水稻的育種,他解決了數十億世界人民的溫飽問題,也獲得了許多的榮譽。“偉大”一詞他當之無愧!曾有領導人這樣評價袁隆平爺爺,說他“熱愛祖國、一心為民、造福人類的崇高品德,與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同心同德的思想風範,勇攀高峰的創新精神,不畏艱險、執著追求的堅強意志,嚴以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是當代中國人學習的楷模,更是新世紀呼喚的時代精神”。的確,他崇高的品德值得我們學習,他偉大的事業需要我們傳承。

  就在同一天,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原第二軍醫大學副校長吳孟超爺爺也撒手人寰。吳爺爺也是一位偉人,他僅用7年時間就將中國的肝臟外科提升至世界水平。從醫77年,他主刀完成了1.6萬多臺肝膽手術,成功救治了1.6萬餘名患者,這些數字無不書寫著吳孟超爺爺的傳奇一生。在學習他先進事蹟的時候,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當一部以他為原型拍攝的傳記電影計劃在全國上映時,製片方請他題寫片名,這位聲名遠播的‘中國肝臟外科之父’沒有選擇準備好的詞,而是揮筆寫下了‘我是醫生’這個樸素的名字”。這麼一位功績卓越的偉人,始終銘記“我是醫生”這四個字,真正體現了優秀的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崇高品德,他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楷模。

  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們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打好基礎,將來也可以像袁隆平、吳孟超爺爺那樣潛心鑽研科學、醫學技術,用自己的辛勤努力,為廣大人民服務,為偉大的祖國作貢獻。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學會為人處事,就像孔子說的: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我們應該要團結一致,同心同德,而不是狼狽為奸互相勾結。

  當然除了袁隆平、吳孟超爺爺外,其實從新中國成立以來,還有許許多多的中國共產黨員默默地為祖國做著貢獻,他們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智慧和勇氣鑄就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正如《楷模》一書中所述的那樣,他們在科技、醫療、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果,有些成果不僅在國內,乃至在國際上都處於領先水平。這些成果體現了我們中國人的偉大,更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強大!

  我身為一名中國人感到無比的自豪與驕傲,也向奮鬥在各行各業平凡而又偉大的共產黨員們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

  袁隆平的作文15

  2021年5月22日,我們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仙逝了,享年91歲。這是令人悲傷的一天。

  袁隆平爺爺是我國雜交水稻的開創者和領頭人,半個世紀來,他不畏艱辛、執著追求、大膽開創、勇攀高峰,用10%的耕地,養活了全球20%的人口。推廣解決了中國難題,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無論嚴寒酷暑,你都會在田間地頭看到一位彎著腰的老人在認真地觀察禾苗,他走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每一寸田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每一顆稻穗都印著他的豐功偉績。

  袁隆平爺爺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他名滿天下,卻只專注于田間,他有二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現在他的夢想實現了,他可以安心的在天國好好休息了。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珍惜糧食,踐行光碟行動;

  是我們對袁爺爺最好的紀念方式!

  袁隆平的作文16

  不畏艱難,將個人價值與奉獻社會結合

  為了雜交水稻事業,袁隆平幾十年如一日,矢志不移,視科學為生命。剛開始研究時,許多人說他是自討苦吃,他坦然回答:“為了大家不再餓肚子,我心甘情願吃這個苦。”研究條件的簡陋艱苦、滇南育種遭遇大地震的威脅、上千次的實驗失敗,都動搖不了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的決心。強國必先強農,強農必先強種。袁隆平深諳這個道理。

  以實踐求索真理、驗證真理,不斷創新

  科學家是真理的捍衛者,是事實的追隨者。袁隆平堅信實踐能發現事實,發現真理,並能驗證真理。袁隆平常說:“電腦很重要,書本知識也很重要,都是基礎,但是電腦和書本里面是種不出水稻來的。”

  袁隆平認為,科學是沒有止境的。只有敢於探索敢於創新,才能成果迭出,常創常新。先後成功的“三系法”雜交水稻、“兩系法”雜交水稻、超級雜交稻一期、二期,從平均畝產300公斤左右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的水稻產量,就證明了這句話。

  “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我畢生的追求和夢想。

  引用指導:袁老與鍾老這對“衣食”無憂組合,可以用作聯絡現實的素材。袁老發展雜交水稻,解決飢餓問題,造福世界人民。鍾老疫情危急時挺身而出,堅守抗疫一線,力挽狂瀾。二老以一己之力,造福萬千人民。

  適用角度:責任,博愛,鴻鵠之志

  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不在試驗田,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

  引用指導: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認為,科學家的工作最重要的是“頂著太陽,趟著泥水,下田”。而七十多歲的高齡的袁隆平在獲500萬科技大獎之後仍然一天下田兩次。“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不在試驗田,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袁老用行動告知我們:實踐才是認識的唯一來源。日復一日田間的暴曬,讓袁隆平變得瘦削、黧黑。可這也正體現了他的堅持、努力與敬業。適用角度:實踐,敬業,努力

  袁隆平的作文17

  大家知道我們放碗裡的每一粒米都是如何來的嗎?沒錯,就是由農民伯伯在田地裡辛勤勞動的成果,我們現在全球各地幾乎用的全是袁隆平爺爺研究的禾苗。

  我們中國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在2021年5月22日13:07離世。他生前有兩個夢想,第一個夢是禾下乘涼夢,因為袁爺爺多次夢到稻稈,有人那麼高,稻穗有花生那麼大,第二個夢想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這兩個都關於吃飽飯。

  袁隆平爺爺出生於一九三零年九月北京一個知識分子的家庭,1949年8月~1953年8月,在西南農學院農學系農作物專業學習,1953年8月~1971年1月任湖南省安農業是學校教員。

  我們人人都知道開車需要考駕照上,全世界有兩個人沒有考駕照就開車了,其中有一個就是袁隆平。他因為某些原因無法考駕照,他原來沒有代步工具就步行去實驗田,因為他離實驗田有一段距離,就買了一個腳踏車。這輛腳踏車陪他了好長時間,接下來就是摩托車,最後慢慢變成了汽車。因為政府看他家離實驗田,教員就不讓他考駕照,就可以開車了。袁隆平爺爺非常遵守紀律他只在從家到實驗田這段路開車,其他路上絕不開車。

  向我們這位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致敬。

  就在2021年5月22日,有一個令所有中國人都意想不到的訊息,堪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在下午1:07逝事。袁隆平爺爺走了,長沙人民都傷心欲絕,但嘴裡一直說到:“祝您一路走好!”

  這個訊息從長沙立刻就傳遍了全國各地,各大新聞媒體、各大網站,在不間斷的傳播。每一個人都知道。來送別袁隆平爺爺的人大約有全國一半人,每個人都拿著新華來送別袁隆平爺爺。

  袁隆平同志是江西德安人,1930年9月出生於北京一個知識分子家庭。1949年8月至1953年8月,在西南農學院農學系農作物專業學習。……2007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袁隆平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傑出貢獻。他一生追求“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兩個夢想,把“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為畢生事業。全球共有40多個國家引種雜交水稻,中國境外種植面積達800萬公頃。

  袁隆平同志一生最大的貢獻,一是突破了傳統理論束縛,發明了雜交水稻;二是建立雜交水稻學科,構建了雜交水稻理論體系;三是攻堅克難推動雜交水稻技術應用,為我國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四是致力雜交水稻走向世界,為人類戰勝飢餓彰顯了擔當。

  袁隆平同志的一生,是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肝膽相照的一生,是勇於創新、追求真理的一生,是情牽祖國、心繫人民的一生,是胸懷世界、造福人類的一生,是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一生。

  袁隆平同志的名字,寫入了遼闊大地,印在老百姓心上。“袁隆平星”在太空閃爍,星耀大地。袁隆平同志的傑出成就,不僅屬於中國,而且影響世界。

  袁隆平的作文18

  說到袁隆平院士,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我國雜交水稻之父,也是雜交水稻研究的開創者、“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等。我們吃的大大小小的米粒都是袁隆平院士發明的各個水稻品種。

  是他對中國農業付出了很多,我們才能從貧困中走出;是他看著中國改革開放,給予了人們豐富的糧食。作為一個每天和水稻打交道的人,我們以為他會是那種挽著褲腿俯身在田裡的人。但真實的袁隆平院士顛覆了我們的想象,他每天在培育水稻,逐漸淡忘了他是一個知識分子。他的活力和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敬佩的!

  在袁隆平爺爺考大學時,他想學農,可父母不同意,在他說:“師範是大事,沒有農民種田,就不能生存。”這才說服了父母。他學了四年後說出一句話打動了我:“很多人對學農有想法,可我從來沒有後悔學農!”

  就在前幾日,袁隆平院士離開了我們,我們的心,如刀絞般痛。袁隆平院士,是真正的英雄,我們要向院士學習!致敬英雄!

  袁隆平的作文19

  他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斯瓦米納斯博士曾這樣評價過他“他的成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還給全世界帶來了福音”。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在湖南長沙開設了一片試驗田。他忘記自己是知識分子,烈日炎炎的夏日,袁隆平在似火的驕陽下,哈著腰、一株株、一穗穗的辨認尋找他夢寐以求的混生在稻田裡的雄性不育系。七月的陽光炙烤著大地,到田地裡就像一個悶熱的火爐,汗水流了一層又一層,在背上結了一層鹽霜,皮膚曬得黑得透亮。每天拖著沉重的身軀回到工作所,助手叫他明天在家休息,他去。

  袁隆平說:“要不我們倆一起去,這樣能快些找到雄性不育系。”他這樣艱辛的到稻田工作,就年常年家在水田裡不怕苦的農民都自嘆不如。他的行動讓人不解,很多農民兄弟都問他:“你個知識分子,月月有工資拿,每天講講課,做做實驗多清閒啊。和農民一起吃這個苦;遭這個罪是為啥呢?”是啊,為什麼呢?他們不知道,袁隆平心中藏著一個造福全人類的夢想,讓人類戰勝飢餓的夢想。每當這時,袁隆平都會手拿菸袋笑一笑,隨即又鑽進那一望無際的稻田裡。

  袁隆平就是這樣安貧樂道,不懼困苦,不怕失落,他會從雜交水稻事業的每一個微小的進展中得到鼓勵,得到靈感,而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昨天一條新聞在各大平臺上傳開了:袁隆平院士逝世了,全國人民哀悼。

  “我畢生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一句話感動到內心深處袁老幾乎傾盡所有心血研發了雜交水稻,讓全國人民不再飢餓,都得到了糧食。

  反轉又反轉,終究巨星隕落,雜交水稻之父,那個讓中國不再懼怕飢餓的袁隆平爺爺終究還是離開我們了,多希望這依舊是一條假新聞,多希望再闢謠一次。

  “我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我夢見水稻長得有高粱那麼高,穗子像掃把那麼大,顆粒像花生那麼大,而我則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涼。第二個夢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可以增產一億五千萬噸糧食!”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來種優勢的科學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獲得共和國勳章時曾說:“我不能躺在功勞薄上睡大覺,應該繼續努力!”這樣偉大的科學探求精神多麼寶貴,雖已獲得共和國勳章,但已高齡的袁老卻說要繼續努力。

  我們也應該學習袁老的不放棄,努力的精神品質,在自己的學業上多下功夫,就像袁隆平院士研究雜交水稻時一樣。禾下乘夢涼夢,丹心映青田,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更應該發揚這種精神。

  神農氏返回了他的天國,留下人間稻米滿倉,永遠懷念您、永遠感恩您,風吹稻花香兩岸,國士無雙,緬懷!

  袁隆平的作文20

  每當我們聽到“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時我們就會想到袁隆平。

  袁隆平是個偉人,他發明出了水稻,讓我們吃上糧食。袁隆平在小時候就很喜歡學農,媽媽卻告訴他說:“孩子,現在,你必須學會勞動。”後來他學習了很多的愛好,但他一點都不喜歡,只有媽媽才知道,“什麼是他最喜歡做的事情”,母親卻很擔心他,“你會苦一輩子的”母親說。他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那顆堅定的信念稻穗低垂的時候,稻子就要熟了。可是他的媽媽已經不在了。袁隆平一生都牢記著媽媽教他:“穀子成熟了,天天都很熱,到了明天早晨,我就去收割……”今天,他是去遠方尋找最親愛的媽媽去了。六歲時的他,和同學們一起去園藝裡參觀,從那以後,他就特別喜歡大自然,希望以後能學農,長大能創造出稻穀。

  時光如白駒過隙,一轉眼,袁隆平大半輩子都在與水稻打交道,他只要在。他最關心的,就是與水稻和糧食相關的事。從此以後,他開始自己的雜交水稻研究之路。一路走來,有汗水和辛酸,也有豐收和喜悅。科學探索無止境,在這條漫長而又艱辛的路上,他一直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他夢見自己禾下乘涼夢,袁隆平夢見水稻長得有高粱那麼高,穗子像掃把那麼長,顆粒像花生那麼大,而他則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涼,這是他永遠的夢想。其實他這個夢想的實質,就是水稻高產夢,讓人們吃上更多的米飯,永遠都不用再餓肚子。

  袁隆平爺爺曾經說過:“人像一粒種子,我們要做一粒好種子。我覺得袁隆平爺爺是一位捨己為公的人,他為我們付出了很多很多,他每天都在田裡研究水稻,最後他成功了。他為我們發明出了糧食不讓我們捱餓,他也是我最佩服的人,他是我們值得我們去學習的人,袁隆平是我們的水稻之父,我長大以後也要像袁隆平一樣,我們祖國做出貢獻,每當我們在吃糧食時,我們一定要記住袁隆平。

  袁隆平爺爺一路走好!

  袁隆平的作文21

  禾下乘涼夢,一夢逐一生。

  烈日當頭,身穿寬鬆粗糙白襯衫的老人站在的金色稻田間,一副近似老農民的樣貌,他時而觀望,時而拿著本子記錄著什麼,憔悴並飽經風霜,他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斯瓦米納斯博士曾這樣評價過他“他的成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還給全世界帶來了福音”。而我,有幸見過他幾面。

  懵懂初遇

  上小學時,一個,衣著平凡樸素的老人出現在品德書上,那是我第一次與老人相見,老師和我們說,他被人們稱為“當代神農”,一個人養活了全中國的人,就是這麼一個老人,他以祖國和人民需要為己任,以奉獻祖國和人民為目標,一輩子躬耕田野,腳踏實地把科技論文寫在祖國大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自豪喜遇

  2019年6月3日,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的鹽鹼地,老人和他的科研團隊試種下“海水稻”。伴隨著大型機械的轟鳴,稻苗在這片曾經寸草不生的荒地上紮下了根。如今,那片被大多數人認為不可能有價值的黃沙戈壁,在老人的耕耘下,變成碧綠良田。我坐在液晶屏前,與老人相見,心中無比的自豪,看到這位偉人的一個個功績,我不得不佩服,隨著共和國勳章佩戴在他胸前時,如稻穗一般的陽光灑在老人身上,那一刻,我才懂得了老人,才是真正耕耘者。

  悲痛哀遇

  今年年初,老人因傷入院,即使在身處重病中,老人最牽掛的還是科研。五月,老人去世,舉國為之悲痛,連老天都為老人傷心,雨一連下了兩天,那是我與老人的最後一次見面,手機上卒然多了幾滴水,我不敢相信老人逝世的會這麼突然,多麼希望他去世的資訊是假的,我多麼希望老人還能笑盈盈地出現在大家面前,也希望稻田上還有那個身著白襯衫老人——袁隆平。

  金黃沉甸甸的稻穀,讓無數人享受到了吃飽的幸福,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袁隆平的作文22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一首詩。而袁隆平爺爺也是家喻戶曉的一個名字。這位世界水稻之父所創造的奇蹟,備受全國人民的矚目,也造福了全世界。

  袁隆平爺爺生於1930年9月1日,上世紀60年代初。他目睹了全國人民食物短缺的整個過程。於是,下定決心改良水稻品種,在他的科技團隊一次次努力的試驗下,他終於研發出了雜交水稻。從1976年至1986年的10年間。全國累計中只有袁隆平研發出的雜交水稻佔10.5億畝。水稻單位產量由畝產三百公斤到九百公斤以上。為我國水稻增產增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在中國,袁隆平應該是知曉度最高的科學家之一。年紀大的,感嘆於他對“解決了十幾億中國人吃飯問題”的貢獻;年紀輕的,也經常聽聞老人的傳說。

  前不久,袁隆平又一次因為“飆英語”火了——在長沙舉辦的中非農業合作發展研討會上,袁隆平獻上一段英文致辭,贏得網友的紛紛點贊。之所以說又,是因為兩年前,袁隆平憑藉一場20多分鐘的英語演講,使這成為熱門話題。可是,他卻謙虛地回應:“不懂英語的人才說我英語好,我的英文是brokenEnglish。”

  不幸的是,袁隆平爺爺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於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就這樣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他靠一己之力,解決了全球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就算離開,也不會留下遺憾了。

  袁隆平的作文23

  5月23日,一個不幸的訊息從長沙的一角傳出來,在極短的時間裡傳遍了全中國、全世界:

  袁爺爺逝世了!

  花圈、唁電、挽辭、眼淚、哀哭從中國各個地方像洪流一樣地彙集到長沙來。每一位市民的臉上帶著哀愁的表情,每一位人民都為失去中華民族的一們燦爛瑰寶而惋惜。

  當我看到這個新聞時,我是震驚的,難以置信的,甚至懷疑這個訊息的真實性。當我知道了這個訊息是真的時,我心頭一震,不禁為中國失去這一技術人才而傷痛。這位手執放大鏡,穿梭於稻田中的老人,這個解決了全中國乃至全世界溫飽問題的老人,就這樣離開了人世……

  我沒有華麗的詞藻來哀悼這麼一位偉人,因為一切的語言都無法描述出這位有著:“禾下乘涼夢”的老人。正是因為袁爺爺的堅持不放棄,不懼艱險,排除人們的輿論的情況下,研究出了雜交水稻,救全中國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

  袁爺爺除了“禾下乘涼夢”還有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沒錯,袁隆平爺爺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不僅心繫全中國糧食溫飽問題,他還心繫著全世界的民眾!新中國雜交水稻事業能夠取得豐碩成果,離不開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和支援,但更離不開袁爺爺與廣大科研工作都的努力!袁爺爺為中國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

  袁隆平爺爺,一路走好!

  袁隆平的作文24

  昨天,爸爸說袁隆平爺爺去世了。電視裡好多人都在向袁隆平爺爺致敬,有很多人冒著雨、排著長長的隊伍,只是為了向他獻上一束花,表達自己的哀思。還有很多人在馬路上追趕著袁隆平爺爺的靈車,一邊追著一邊喊著:”袁爺爺,一路走好!”。還有的人在朗讀自己為袁爺爺寫的詩,念著念著就失聲哭了起來。

  我知道袁爺爺是研究雜交水稻的大科學家,但是我沒想到全國各地的人們都在掉念著袁爺爺。我問爸爸,爸爸告訴我說,他小時候買糧食和在外面吃飯都需要糧票。那會兒一畝水稻的產量大概只有八百斤,後來種上了袁爺爺研究出來的雜交水稻,一畝地的產量能達到3000斤。使得我們國家在耕地不斷減少的情況下,解決了我們十四億人口吃飽飯的問題,從而讓我們國家在糧食問題上可以自給自足。爸爸和媽媽在看電視轉播時也流下了眼淚,雖然他們是偷偷地流淚,但是他們用紙巾擦眼睛的動作讓我知道他們流淚了。

  我覺得當一名科學家真的很受人尊重,我上課要認真聽講,長大了當一名像袁隆平爺爺一樣的科學家,做一名對社會有用和有貢獻的人。

  你們知道嗎?“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也有一顆和我們一樣童心,可愛極了!

  一次,袁隆平爺爺來到動物園,在乘坐遊覽車遊覽時,忽然高興得拍起了手,激動地叫著:“嘎嘎嘎……”咦?怎麼回事呢?周圍的人隨著他的目光望去時,才發現不遠處的池塘裡有一群鴨子快活地暢遊,清清的水、藍藍的天、還有袁隆平爺爺那開心的笑聲:“好漂亮哦!”活像被蝴蝶或是螞蚱、蝸牛吸引住眼球的我們!你看,袁隆平爺爺可愛不?

  袁隆平爺爺的可愛還有另外一個表現——倔強!一次保姆為袁隆平爺爺做了一桌美味的飯菜,袁爺爺掃視了一下飯桌,好像在找什麼,坐下來便問:“我的豌豆呢?”保姆一臉茫然,袁爺爺比劃著:“就在一個袋子裡啊!我的豌豆。”保姆找了一會兒,發現一袋毛豆,袁爺爺很執著:“這不是我的豌豆啊!我的豌豆呢?我買的豌豆呢……”嘻嘻,像不像一個鬧著要糖吃的小屁孩。最後,保姆妥協了,決定明天給袁爺爺買豌豆。豌豆去哪裡了呢?真是調皮!而找豌豆的袁爺爺是不是也倔強的可愛呢?

  袁隆平爺爺雖然離開了我們,但看著他的影片,好像這位可愛的爺爺就在身邊、就在田埂上。袁爺爺是國家的棟樑,他是可愛的爺爺,更是可敬的爺爺,他才是我們應該追的星!

  袁隆平的作文25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中國工程院院士、“雜家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因多個器官功能衰竭而逝世,享年91歲。

  袁隆平爺爺對很多人講過他的兩個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另一個是禾下乘涼夢。為此,作文他做出了很大的努力,進行了無數次的實驗,雖然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但他依然沒有放棄。最終,在袁爺爺的不懈努力下,他終於獲得了成功,讓全中國的老百姓都吃上了飽飯!於是,就有了這樣一句話:“世界可以沒有蓋茨,但是不可以沒有袁隆平!”

  袁隆平爺爺為了這兩個“夢”,一直沒有停下過腳步,歷經半個世紀的水稻研究,成為了稻田的忠實守望者。為了表彰他對世界做出的巨大貢獻,在浩瀚無際的宇宙中,有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袁隆平星”!此時此刻,我想到了一句話:“有的人雖然活著,但他的靈魂已經死了;有的人雖然死了,但是他的靈魂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說的沒錯,袁隆平爺爺,您會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袁隆平爺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我一定會好好牢記您的話,做一粒好種子,做一個好人,做一個像您這樣為國家、為人民有貢獻的人!

  袁爺爺,您一路走好!

  袁隆平的作文26

  每當看見碗裡的米飯,我總是會想起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他用自己的汗水讓全國人民都可以吃飽飯,是一個大英雄。可惜,我們卻都收到了這樣一則新聞:袁隆平爺爺去世了,享年91歲。

  袁隆平爺爺從小時候去園藝園看葡萄就對稻田好奇,總是問這問那的,雖然因此遭老師的“討厭”,但是就靠自己的好奇心,成為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靠自己的發現和充足的農業知識,發明了一代又一代的雜交水稻,讓大家都吃的是好米。再回頭看上個世紀的大饑荒,餓死了許多的人,但我們多了一位英雄:袁隆平爺爺,我們以後再也不怕有這種事情發生。

  袁隆平爺爺用自己的一生,換取了世世代代人們美好的生活,因為每片金色的稻田,都可以讓我們想到袁隆平爺爺的身影。他的這種精神深深打動了我,用自己的一生為人民做貢獻,說起來簡單,卻沒有幾個人可以做到。即便袁隆平爺爺去世了,他也活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炎黃子孫將會學習他的精神,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我還看過一本寫袁隆平爺爺的繪本,叫《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裡面寫了袁隆平爺爺做過一個夢,夢裡自己在很高很高的稻穀下乘涼,穀子上的米還有花生那麼大,於是袁隆平爺爺勵志要完成自己的“禾下乘涼夢”。他鑽研苦學,歷來艱辛工作於農務發展,終於,他看到了一個特別好的穀子,穀子上有200多個麥粒!他把這個穀子起名叫鶴立雞群。他靠這個穀子開始鑽研雜交水稻,取得了驚天動地的成績。

  當我們看見碗裡的米飯和美麗的稻田,千萬不能忘記,那位偉大的英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的作文27

  “每個人都是一粒種子”這是袁隆平爺爺說的話,但是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意思是:每個人都是一粒種子,誰也不知道會長成什麼樣子,結出怎樣的果實,它充滿了希望和無限的未來。每個人剛出生的時候都無法預知未來,成長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不一定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但是總要去努力的成長,就像種子一樣喜歡接近陽光和雨露。

  袁隆平爺爺是我國著名的雜交水稻專家,解決了我國億萬人的溫飽問題,是令我們尊敬和敬仰的科學家。作為一個每天與水稻打交道的人,我們都以為他會是那種挽著褲腿俯身在稻田裡的人。像許多生物課本上的照片那樣,可真實的袁隆平卻是顛覆了我們的印象。他英文流利,俄語也不差,小提琴、踢踏舞,都不在話下,這真不像是一位上了年紀的老爺爺做的事,他的活力和他的精神令我們這些青少年都敬佩至極,他是值得我們敬佩的人,更是新中國的偉人。

  袁隆平爺爺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最後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都實現了。可我呢,記得有一次,爸爸媽媽給我定了個小目標,期中考試都考到90分以上,可以享有超市3分鐘自由購物,可我根本沒有把它當回事,覺得肯定沒問題,也沒有去認真複習,最後期中考試,考得非常不理想,我應該向袁隆平爺爺學習,學習他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精神,努力讓自己的夢想實現。

  2021年5月22號13:07袁隆平爺爺因為多個器官衰竭在長沙逝世了。他的離去,全世界都在為他悲痛不已,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一個讓中國擺脫飢餓的人,一個時時刻刻掛念著中國溫飽問題的人,一個讓中國端穩飯碗的人,他的突然離世怎麼會讓我們沒有感覺呢?現在,家家戶戶都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這些都離不開袁隆平爺爺必生的心血。沒有他的努力,就沒有我們的今天。致敬袁隆平爺爺,願你一路走好!

  袁隆平的作文28

  這數十年來,正如世界上大多數的傑出的科學家一樣,袁隆平一直站在公眾的眼前,一直站在第一線,一直給大家帶來振奮人心的訊息。

  15日,記者從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悉,袁隆平團隊選育的超級雜交稻品種“湘兩優900(超優千號)”,15日在河北省矽谷農科院超級雜交稻示範基地,通過了該省科技廳組織的測產驗收。平均畝產1149.02公斤,即每公頃17.2噸,創造了世界水稻單產的最新、最高紀錄。

  本該“頤養天年”的年齡,袁隆平卻依然奔走在田野中,做著自己的“禾下乘涼夢”。科學探索是沒有止境的,追求也是沒有止境的。活到老學到老,他的動力來自於他的夢想。袁隆平曾說到他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我的夢裡水稻長得有高粱那麼高、子粒有花生米那麼大。另外一個夢想就是,我希望我的水稻畝產1000公斤夢早日實現。

  誠然,這兩個夢想都是了不起的成就,如果能實現,對於解決全世界的糧食問題是重大的突破,但他的夢想又有別於一些科學家的夢想。他所從事的水稻育種,整天與泥土打交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與那些高大上的科學研究有很大的區別。某種程度上說,這兩個夢想就跟他一輩子打交道的泥土一樣樸實無華。這也正是他的偉大之處,他的夢想裡沒有花裡胡哨的概念,也很少有炫目的理論,也沒有圍著核心期刊打轉的焦慮,有的只是一顆為民分憂的心。在他的夢想裡,科學就應該成為社會進步的推動力。

  也許正是這份信念的力量,才成為他一直堅持下去的動力。87歲高齡,他依然奔波在田間地頭,依然不知疲倦地親力親為,為的是解決各種具體問題。這樣一份對科學認真的態度,當成為所有科研人員的座右銘,這樣一份精神頭,更值得所有人學習。

  他的成就與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的道理如出一轍,“因為發現青蒿素——一種用於治療瘧疾的藥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事實證明,科學需要高精尖、需要理論技術上的突破,但也需要基礎研究、應用性研究,甚至是實用性研究。袁隆平數十年來一直站在水稻育種的最前端,不是偶然的,心無雜念,拋去功利色彩,恰恰達到了夢想的彼岸。從全人類的根本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出發,恰恰成就了個人的夢想。

  袁隆平說“我的夢想很簡單”,而事實證明,這簡單的夢想卻解決了世界億萬人口的吃飯問題。

  袁隆平的作文29

  我最崇拜的人就是袁隆平爺爺,國際上有許多機構高薪聘請袁隆平爺爺出國工作,但是他都婉言謝絕了。

  袁隆平爺爺是我國當代傑出的農業科學家,被世人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他參加工作五十年以來,不畏艱辛、執著追求、大膽創新、勇攀高峰。“知識+汗水+機遇+靈感=成功”這就是他一生的縮寫。

  我作為一名小學生,一名普通的少先隊員,對您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崇敬,您曾說過:“搞科研,應該尊重權威,但不能過多去相信權威,應該多讀書,但不能迷信書本,如果迷信了權威,迷信了書本,創新就沒有了空間。”

  在您和其他讓我崇拜的人身上,讓我感受到愛國主義的情懷和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優良傳統,也體現出人民的自豪感,集中的體現出我們中國科技者的拼搏奮鬥的遠大抱負,您們用自己的心情汗水為我們的未來搭上了更高的階梯。

  爺爺,您的所作所為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您是我最崇拜的人。以前的我什麼都不懂,現在我準備好好學習,長大後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

  袁隆平的作文30

  我的偶像是袁隆平爺爺,來聽我介紹一下吧!

  袁隆平爺爺生於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中國研究院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

  袁隆平爺爺是我國當代傑出的農業科學家,享譽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他參加工作50多年來,不畏艱辛,執著追求大膽創新,勇攀高峰,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及應用領域領先世界水平,推廣應用後,不僅解決了中國糧食自給的難題,也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2021年5月22日下午13時7分袁隆平爺爺去世了,這讓全中國人民十分難過,有些黑心記者為了賺錢提前釋出袁老去逝的事情,這對袁老十分的不尊敬,也意味著就算沒有袁爺爺看著,我們也要珍惜糧食,好好吃飯,不浪費一粒米,要懂得體會袁爺爺辛苦的付出,勤勞的汗水,說到這裡我不禁想朗誦一首古詩: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這首詩透過寫炎炎烈日下農民勞動的艱辛,說明糧食的來之不易。

  從今天開始,珍惜每一粒米從我做起,做到飯吃多少盛多少,絕不浪費!

  袁隆平的作文31

  我的心裡就一個特別崇拜的人,我說的這個人。他的職業和本人可能都很渺小,因為他是一個農民。但是他做出的行動卻表現他非常偉大,他就是袁隆平爺爺。

  袁隆平爺爺是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法忘記的人。

  因為他袁隆平也是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法忘記的人。因為沒有他,我們連飯都吃不飽,袁隆平爺爺不大偉大,而且還善良,就連國家發給袁隆平爺爺的獎金。袁隆平爺爺不僅沒有把他用到吃喝穿身上,而是把它用到雜交水稻上,讓我們的糧食更上一層樓。

  袁隆平爺爺。還是雜交水稻專家,而且還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可惜這麼優秀的一個人,卻在2021年5月22日。在長沙,湖南仙逝,享年91歲,那一天真的很傷心。

  袁隆平爺爺雖然走了,但是他的靈魂卻一直都在陪伴著我們,我們手中的飯碗,都是袁隆平爺爺親自公眾的。只要我們不浪費手中的一粒米飯,一口飯菜,這樣袁隆平爺爺死的就有吃的。實在就有回報,所以我們要從現在開始,不再浪費任何一口飯。不會挑食,不在不吃飯。

  這就是袁隆平一夜,一個偉大無私奉獻的人。

  袁隆平的作文32

  “有些人偉大到使我們忘記了他們也是人,也有生老病死的啊。”

  今天在頭條上看到袁老去世的訊息還以為是訛傳,又或者潛意識裡希望是訛傳,點開才發現新華社等官方媒體都已經發文緬懷,微博留言句句如喪考妣,字字令人淚目。一時震驚之餘,悲切突如其來。

  已經不記得兒時

  是啊,就像稻穗沒辦法脫離吱吱作響的陽光,我們誰不活在泥土之上,衣食之源誰又淡漠能忘?……

  “如果他不在家,就去實驗田找他。因為他不是在家就是在實驗田,要不然,就是在去實驗田的路上!”

  印象中袁隆平爺爺是個很樸素的人。他心裡有一個小小的世界,那裡有——澄澈高遠的天,低矮的小屋簷,清凌凌的陽光,以及在溫柔光芒下茁壯生長的實驗田……在這個小世界裡,鋤頭邊的報告紙有點舊,但是有稻香味陽光很暖,“袁花花”(袁老的貓)爬在袁老膝下乖巧又慵懶……

  或許是另一個世介面臨糧食危機嗎?上帝召喚走了袁隆平爺爺。相信他在另一個世界沒有病痛折磨;會把他研發的雜交水稻種到每一個角落;也會過上這般怡然自樂的生活。

  “私者一時,公者千古。”

  他心中有自己的小世界,但同時更多的是眾生百態,民生疾苦。

  研究出雜交水稻之後,他沒有壟斷申請專利,反而連忙將自己的方法傳授於徒,記載於書,以求儘快應用於大眾農業生產,讓人民遠離挨餓受凍的日子,讓國人走向”糧食小康”。

  他年近九旬仍奮鬥在研發第一線,以至於好幾次記者採訪的地點都是在那一片實驗田;他站在農業科研最頂端,卻能附耳傾聽誰家“老翁七十自刀鐮”,欠身觀察誰家“邇來三月食無鹽”?

  他用盡一生的努力,為中國開創了“倉廩實,衣食足”的局面;他放棄自己一時的私慾貪念,為眾生謀萬世之全……

  他的汗水實驗田上方的天空都記得,因而原本晴朗無雲湖南上空“聞”他死訊突然大雨如瀉;他的成就人民都記得,因而遺體送行隊伍龐大,汽車讓行,群眾高呼“一路走好”,聲聲入耳,字字悲切……

  “當他在另一個世界遇到毛主席,周總理,終於可以又驕傲又光榮地說——中國人民都可以吃飽飯了”

  而袁老在下午一點溘然長逝,大抵是他想再看一次全國人民都可以吃飽飯吧?

  他看到公司的上班族沒有選擇麵包速食,而是把粒粒分明,香甜軟糯的米飯吃得津津有味。

  他看到一向調皮的小孩子實施了光碟行動,笑吟吟地說“不剩飯有沒有小紅花?”

  他看到在海外的留學生在超市意外找到一袋包裝上印有“Made in china”的大米,面色又驚又喜,激動自豪地曬出朋友圈。

  他看到年近古稀的夫婦攙扶而行,老婦盛了一碗米粥,老夫細細品嚐後讚歎“還是家鄉那個味道啊!”

  至此,他心已安,圓寂耄耋年。

  縱觀袁老此生——他在巨浪翻湧時成為燈塔,又在河清海晏時溘然長去。

  我相信另一個世界裡他會和毛爺爺,周總理並肩而立,帶去這新時代的一個又一個好訊息——“飛機不再飛兩遍,低保制度已完善,我們生產的水稻啊,粒粒飽滿,人民不愁吃穿。”

  他們說世事沉浮,白駒過隙,人生天地,不過飛鴻雪泥,但我知道,國士無雙,衣食之源永不會忘。

  微風不燥,燕子輕喃,他實驗田的稻香已四散,或許我們和他天上人間沒有再見,但又或許他能“再見稻香滿人間”……

  袁隆平的作文33

  在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敬愛的袁隆平爺爺去世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哭聲與悼念傳遍四方。他享年91歲。他不僅僅代表了中國的雜交水稻,其實也是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品質。

  他本是一個少爺,本應安安分分的讀書,卻甘心下地種田,在努力了26年,經歷了千辛萬苦,在無數的壓力之下,他終於研究出了雜交水稻,成為了雜交水稻之父。可他並不想就此止步,他沒有就此滿足,他帶著助手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而每一次獲得新的進展,都可以讓更多的人吃上米飯。

  雜交水稻是袁爺爺辛苦發明的成果,而他的技術卻不像一些歐美國家藏著,而是無私的給了更多的發展中國家,讓全世界的人都吃得上飯。他這種無私的精神,獲得了許多國的尊敬。

  在電視採訪的時候,我看見他的精神特別的好,雖然耳朵有些吃力,但他的樂觀和積極,是肉眼可見的。一般的老人到了他這個年紀心態早就迷離了,可他卻還在想著如何讓更多人吃上飯。

  袁爺爺的去世,讓我感到可惜。但他給我們的雜交水稻技術和樂觀的精神,卻是不朽的。

  袁隆平的作文34

  一位老人讓所有中國人吃上了飽飯,不再捱餓,他就是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人們稱他為袁老。

  袁隆平於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在長沙去了天國,袁老生前節約、刻苦,袁老的一個杯子用了十多年,依舊不肯換新的,每天坐的沙發、按摩椅也都用了十多年,按摩椅有些地方已經起了皮。袁老的一生幾乎每天都在工作中度過,在稻田中游走,從不停歇,只為讓更多人吃飽,過上更好的生活,有一天他去超市看了看米價,臉上便掛著欣慰的笑容離開了超市,他的身邊沒有任何一個人,甚至進了超市都沒有人認識他,袁老他自己從不覺得他為中國做出了多大的貢獻,為人低調,不擺架子,90多歲高齡的他,每天奔走於各種稻田之間,與同事研究水稻的發展,讓更多的人可以不去為吃不飽飯而犯愁,他參加工作50年以來,50年如一日、不忘初心,只為中國的糧食產量一年比一年好。

  袁老生前最喜歡吃的便是豌豆,一天他的家人出去買豌豆,結果買回來了毛豆,袁老沒吃上自己喜歡的菜不但沒生氣,還跟小孩子一樣和那位買菜的說這到底是什麼豆子,要是我們早就鬧不愉快了,從此可以看出袁老是個大度的人。

  袁隆平,這個偉大的人給我帶來了很多影響,讓我明白,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袁老,我們將永遠銘記你,袁老,您未完成的夢想由我們來替您完成,請您放心!

  袁隆平的作文35

  今天,中國一位老人離世了。

  他,帶領著團隊,默默走向稻田。他,因為兒時的一個願望而走到現在。他,一生功名成就卻將得到的錢投入到水稻研究,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先生小時候因為看過一座漂亮的花園,就決心務農,但他真正到農村時,卻發現,農村並不像他想象中那樣好。但他仍堅持初心。

  袁隆平先生遭遇過災荒,糧食緊缺,甚至餓死過人。為了不讓全中國在遇到這樣的情況,他下定決心研發雜交水稻提高糧食產量。那年,他三十多歲。

  為了找到雄性不育株水稻,他走向了茫茫稻海,去找這雄性不育株水稻,他頭頂烈陽,一株一株去找,經過14天的不懈努力,終於找到了這種沒人見過的水稻。他欣喜若狂。並在三年內找到了六株這種水稻,也在十年後發表了論文。

  又過八年,他過五關斬六將成功研製出雜交水稻的種子,並在1975年開始種植並大獲成功,開始推廣。1975年冬,國家開始用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來培育雜交水稻,他解決了人民的吃飯問題,被授予共和國勳章。

  在這九十餘年的路程中,他研製出了各種產量優秀的水稻,讓中國經濟直線上升,可是,在網際網路上,他卻被唾罵。

  有人罵他生活奢侈,有人說他拿國家的錢去買車,買房。可是房子是國家給的,已經被袁老改成實驗室,車是國產價值才十萬,還是因為袁老腳不好不能騎摩托車,用來代步。

  向袁老表達敬意,中國永遠以他為榮。

  袁隆平的作文36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國之功勳,民之福澤。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千古,國士無雙。

  您永遠活在全國小朋友心中,您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2021年5月22日,一個令全中國人無比悲痛的日子,一個讓全世界都震驚的訊息:享譽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去世,享年91歲。回顧袁隆平爺爺的一生,每個人的心底無不油然而生敬畏之心,他是我們心中永遠的豐碑!

  宋朝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詞最讓人動人的就是,人們沉浸在風調雨順的豐年裡,聞著十里稻花的香氣,體會著田園的富足和美好。

  因為糧食代表著富裕,代表著發展,代表著將來,代表著更好更安寧的生活。泱泱大國,億萬人的吃飯問題千百年來困擾著歷朝歷代的當政者,也困擾著每個家庭。國士無雙,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千古名臣武將,至多有功一國一代,袁隆平爺爺則是有功於全人類。他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可是他把這件事做到了最好,做到了極致,甚至到離開我們的前一刻還在唸叨著這一件事,極致者不凡,值得所有人致敬,值得所有人學習。

  袁隆平的作文37

  “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輕鴻毛。”2021年5月22日“共如國勳章”獲得者、“改革先鋒”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這樣重如泰山的人物永遠地離我們而去。長沙市全體市民為他送,全國人民都懷著無比沉重的心情惦念他。

  袁隆平爺爺1930年9月7日年出生於北京,江西德發縣人。1949年,袁爺爺各科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西南農學院,學習農作物專業。1953年,23歲的袁爺爺被分為湖南懷化一所農校當老師。1960年罕見的天災人禍,帶來了重的糧食饑荒,袁爺爺目睹了嚴重的現實,他輾轉反側不能安心睡覺。只有努力發揮自己的才智,用學過的專業如識,儘快培育出畝產過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種,糧食大幅度增產,用農業科學技術解決飢餓。他贊成這樣一個公式:知識十汗水十靈感十機遇二成功。他確信,雜交水稻能增產。可是雜交水稻是世界難題。因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難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雜交。袁爺爺知難而進,他邁開雙腿,走進水的莽莽綠蔭,去尋找這從未見過,而且中外賢料沒有見過報道的水稻雄性株,“功夫不怕有心人”,終於在第14天發現了一株雄花花葯不開裂,性伏奇特的品種。袁爺爺欣喜若狂。經過10年反覆討論與實踐,種植雜交水稻增產1000億公斤以上,解決了中國人民的溫飽問題。

  袁爺爺一生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您現在變成天上的星星照耀著我們,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為祖國做貢獻。

  袁隆平的作文38

  袁老千古,國士無雙。

  您曾說,“我畢生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您傾其自己的一生,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鞠躬盡瘁,把畢生心血都奉獻給了土地。終於,您讓人們告別了飢餓,讓餓莩遍野成為了永久的歷史,可您的青春,您的風華正茂,您的一切,卻被無情地吞噬。但您的所有:一切能帶走的和帶不走的,都已經留在了我們的身旁,我們的心裡。

  我好像與您見過一面,或在課本上,或在飯桌上,或在人間,就在我們身邊。現在唯一能對您做的就是懷念,就是翻開課本,看著課本中,稻田裡您樸實的笑容。在每一粒米飯上,好似都綻放著您的光輝,它們第一次讓我覺得,是那麼的香甜,那麼可口。您解決的是人類的根,為的是貧苦之人,心懷百姓。每一片土地上似乎都撒有您的汗水,任意一碗飯中都有您的笑臉,到處都是您培育出的糧食。

  一個超人走了,他戴著草帽,彎著腰。“我是九零後,我要繼續幹到百零後。”一位戴著草帽的農民,一生屹立在稻田中,那是您:您笑著,笑得那麼樸實,純真;你是個農民,誰也不能不承認;但您更是個科學家,這更是事實;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勳章”的獲得者!您是不畏一切,改變人類的英雄!您的身影會一直屹立在這田地中,任意一片田地中;您的年齡會一直定格在“九零後”,任何時候……

  也許是因為您太偉大了吧,我們竟然會忘了您也會生老病死。從此以後的課本上,也許就會有袁老您的生卒年月了。但一成不變的是,您那精神永遠被我們銘記,我們知道,不管什麼時候都可以看到您,開著您的小小車穿梭在田間,管他一百年還是兩百年,您都會帶著您的小貓守著您的田。

  可能是天堂鬧了饑荒需要您的幫助吧!袁老,若來世還生在中國,我們定讓您在田間乘涼,讓您看看這十四億中國人吃好,吃飽。

  我曾經不明白,為什麼那些為了人民幸福生活奉獻了一生的人去世,會有那麼多人明明與他沒有接觸卻會為他掉眼淚,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明白……淚水落在面前的筆記本上,浸透了紙頁,模糊不清的視線,看著紙上緩緩暈開的墨痕,竟覺得這好似盛開的水稻……值得我驕傲的是:我與您這位偉大的英雄,在同一個人間共同度過了十二年,和這顆天空中的星一同度過的這十二年,無疑是我人生中最值得驕傲的十二年。

  有個老人在禾下乘涼,麥子豐收了,成片成片,金黃金黃,老人淺笑著,盪漾著笑容,睡著了……

  袁隆平的作文39

  一日三餐,人之所需。當你手捧香噴噴的白米飯時,也許腦海中會浮現出李紳的詩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而如今我唯紀念這位“一生最大的心願就是讓天下人都吃飽飯”的袁隆平爺爺。

  第一次聽到袁隆平爺爺的名字是在我上中班的暑假。那一日,也許因為天氣炎熱,當媽媽做好飯菜時,我無緣無故發脾氣不肯吃飯。媽媽勸著我多少吃點,一不耐煩,我揮手將飯碗打翻在桌上。瞬間,餐桌上,地上,一片狼藉,一粒粒雪白的米飯如星辰灑落在餐桌上。媽媽生氣地讓我把米飯一粒一粒撿回到碗裡,餐桌上沒有弄髒的全部吃完。起先,我不依,就鬧騰,媽媽拿出戒尺,“啪啪啪”三下,打在我的小屁股上。“哇”地一聲,我忍不住大哭起來。這是出生以來,媽媽第一次打我。等我抽泣完,我還是順著媽媽的意將飯粒全部撿起,伴著淚水吃完了撿起的米飯。

  睡前,媽媽捧著平板電腦,走到我床前。“萌萌,媽媽首先和你道歉。今天衝動打你了。但是媽媽希望接下來和你說的話,你要認真聽哦。”只見媽媽開啟平板電腦,螢幕上出現了一位爺爺的照片,“這位爺爺,他叫‘袁隆平’,他是我們國家的‘雜交水稻之父’!”

  “他是水稻的爸爸麼?”我抬起腦袋,滿臉問號。

  媽媽撲哧一笑,摸著我的腦袋接著講:“袁爺爺非常的厲害。他僅僅用了世界7%的耕地,就養活了世界22%的人口。你還記得爺爺奶奶和你說過他們小時候吃不飽飯的事麼?”

  我重重地點點頭。雖然那時的我內心並不明白為什麼爺爺奶奶會沒有飯吃。

  “因為我們國家有了袁爺爺,我們才能今天吃飽,吃好……”媽媽一邊抱著我,一邊給我講述起袁爺爺的故事。

  聽著袁爺爺的事蹟。我不禁有點慚愧,“媽媽,我以後一定好好吃飯,珍惜每一粒糧食。”我篤定的和媽媽保證。說話算話,至今我真的有堅持在做:不挑食,不浪費,堅持光碟,珍惜糧食。外出旅行,不論點菜還是自助餐,吃多少點(拿)多少,堅決抵制浪費行為;在家用餐,每日都是光碟行動。

  時間拉回5月22日,我永遠忘不了這一天。中午11點我參加完四手聯彈鋼琴表演剛下臺,就看到媽媽眼圈紅紅的,一問得知,袁爺爺去世了。頃刻間我難以接受,因為袁爺爺的偉大,讓我以為他會永永遠遠地活著。我忍不住潸然淚下,媽媽拍著我的背和我一起相擁落淚。突然,旁邊的阿姨和我們說,這是假新聞。我一度喜極而泣,“真的嗎?是真的嗎?袁爺爺沒事對嗎!”我內心迫切地想得到一個肯定的答案——袁爺爺很健康,他沒有離開我們!正當我們沉浸在斥責假新聞,袁爺爺沒事的喜悅中還不足3小時,央視新聞報道:“袁隆平爺爺永遠離開了我們。“他把一生浸在稻田裡,把功勳寫在大地上!”我忍不住嚎啕大哭。

  今天是送別袁爺爺的日子,我想:懷念您最好的方式,就是珍惜每一粒糧食。“飲水不忘挖井人,吃糧不忘袁隆平。”袁爺爺,您將永遠在我們心中,永遠!永遠!向您致敬!

  袁隆平的作文40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小我們就會背這首小詩。幾十年之前,我們中國有很多人吃不飽飯,常常有上頓沒下頓,是一個人的不懈努力拯救了我們,是誰呢?他就是袁隆平爺爺。

  袁隆平爺爺生於1930年9月,江西德安人,漢族,無黨派人士,中國工程院院長,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

  他在年少時意識到要想中國強就得先讓老百姓吃飽飯,於是他立志要讓百姓吃飽飯。水稻是我國的主要糧食,所以袁隆平爺爺開始研究水稻,每天拿放大鏡在田裡,一呆就是一整天。

  經歷了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學習、改進,最後,他成為了國家研究與發展水稻雜交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科學家。因此,他獲得了一個稱號——雜交水稻之父。

  “人的夢想可以有許多,但實現一個就夠了。這是袁隆平爺爺的肺腑之言。”在今年五月二十二日下午一點零七分,袁隆平爺爺仙世了,享年九十一歲。他生前有兩個願望,一:禾下乘涼夢,二:雜交水稻覆蓋全國。

  袁隆平爺爺身價億萬,卻常穿十幾元的衣服,他笑著回答:“我已經很滿足了,身上的衣服別太貴,我昨兒穿的十五元襯衫,穿著就很精神,要說一點名利思想也沒有是不可能的`,但要淡泊名利,對物資要求別太高。”袁隆平爺爺淡泊名利的思想,很值得我們學習。

  同學們,我們日後決不能浪費,這是對袁隆平爺爺最好的尊敬。袁隆平爺爺,請您在禾下乘涼,我們會朝著您的夢想繼續奮發學習。

  袁隆平的作文41

  說起袁隆平爺爺,老百姓對他最熟悉不過了,是他研究出雜交水稻,從根本上解決了大家的溫飽問題,為老百姓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就在昨天上午也就是五月二十二號上午十點零七分,袁隆平爺爺永遠離開了我們,他的離去不但是我們整個中國的一大損失,更是這個世界的損失,我的心情難以平靜,因為我們現在能吃上米飯,完完全全就是靠袁隆平爺爺的,要不然我們現在連填飽肚子都不知道是不是問題。我和家人都很崇拜他,爸爸也給我講了他的偉大事蹟,各個網站也發出袁隆平爺爺生前很多感人的故事,我才真正的對袁隆平爺爺有所瞭解。

  袁隆平爺爺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當代神農”等,袁隆平爺爺是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絕對不是“一顆種子”那麼簡單的事情。

  袁隆平,雖然並不是雜交水稻最早的創造者,但是他普及了雜交水稻,將雜交水稻推向全國乃至全世界。袁隆平首先提出“要想利用水稻雜交優勢,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而這個理論是對傳統遺傳學理論的挑戰,等於否定了水稻這類雌雄共體,自己授粉作物,沒有雜交優勢的傳統觀點。這種“否定”在實踐中獲得了成功,而且效果很好,所以基本全盤否定了傳統水稻育種理論。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大家應該都聽過吧。意思就是我們不能浪費糧食。能有的吃已經很不錯了,袁隆平爺爺用大半輩子的精力發明出了雜交水稻也拯救了我爺爺當代的那些人。

  也才有我爸爸那代人,也才有我們這代人。現在的人都喜歡那些鋼鐵俠呀,蜘蛛俠呀,但是我覺得袁隆平爺爺才是我們真正的英雄。雖然我這三言兩語,並表達不了袁隆平爺爺的偉大,但我就用一句話就可以表達出來。“中國人的一口飯,袁隆平爺爺的一輩子。”

  我在此緬懷和感恩袁隆平爺爺,請大家珍惜我們現在的糧食,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袁隆平的作文42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小時吃飯總剩或米粒掉一桌子一地的時候,媽媽總是苦口婆心的教育我要節約糧食。媽媽還教會了我《憫農》這首詩,讓我知道了一粒一粒米飯,是經過多少辛勞,才出現在我的面前的.。就這樣我知道了糧食的來之不易,也改掉了剩飯掉飯的壞毛病。

  在學校的“光碟行動中”中我做到了光碟小達人,老師還給我發了表揚信,鼓勵我和同學們最節約糧食的帶頭人。在媽媽的故事中,老師的引領下,我知道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

  回顧人類發展的歷史,溫飽問題一直是我們人類在努力解決的問題,歷史上記載的一次次的饑荒事件深深刺痛著我們,馮小剛的電影《一九四二》就是反映了近代我國曆史上的一次饑荒事件。

  新中國成立之初,儘管政府廢除了封建土地制度,但由於底子太薄,很多地方依然要忍凍捱餓。袁隆平爺爺的“雜交水稻”解決了傳統水稻產量低的問題,大大解決了我國糧食產量低的問題,解決了世界1/5人口的溫飽問題,袁隆平爺爺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爺爺一生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雜交水稻的誕生,也歷盡艱辛。一項試驗,往往要經過幾年甚至十幾年,袁隆平爺爺建立超級雜交水稻技術體系,為我國糧食安全農業科學發展、世界糧食供給做出傑出貢獻。就是這樣一位熱愛國家與人民的老人,為了解決我們的糧食問題,近90歲了,還兢兢業業奮鬥在實驗室稻田上。

  他時刻關心著人民的生活,經常出入超市觀看大米價格;他淡泊名利,把專利無私的奉獻給國家;他生活樸實,在商場買三四十塊錢的打折衣服。他不愧是“共和國勳章”的獲得者,實至名歸。

  2021年5月22日13:07分,一個讓人悲痛的時刻,袁隆平爺爺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一日三餐,碗中粥溫時,莫忘種稻人,願聞稻花香,共築乘涼夢。當我們坐上餐桌,享用可口飯菜的時候,我們要懂得珍惜每一顆糧食,這是對袁隆平爺爺最好的銘記。

  袁隆平的作文43

  “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深深紮根於廣豪的大地,努力地吸取陽光與水分,奮力向上生長,哪怕做一株小小的秧苗,也要開出最絢麗的稻花,也要結出金燦燦的稻穀。這是袁隆平爺爺一生的真實寫照。

  袁爺爺夢想的起點就在那次吧!當小女孩兒捨不得吃手中的玉米餅時,他哽咽了;當他看到那一小袋種子是一家人全部的希望時,他心痛了;當男孩兒告訴他母親臨終前始終抓住袋子不肯鬆手時,他流淚了。

  就是從那一刻起,他堅定了信念,把“讓全球人吃飽飯”當做自己最大的夢想,從此走上了追求夢想之路,這是一條佈滿荊棘之路,從此,困難和挫折伴隨他的一生,但是他卻從未放棄,幾十年如一日,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堅持不懈。在日出之時,霞光照耀,鷹隼試翼,無畏前方,少年理想,終達彼岸。

  袁隆平爺爺的堅持之路伴隨他的一生。他每天不是在稻田裡,就是行走在稻田的路上,他不斷研究,反覆試驗。好不容易有了一絲希望,卻又一次次陷入絕境。

  暴風雨中有人拔了他的禾苗;大雨滂沱中有人砸了他的禾苗;十年事業沒有起色時,有人諷刺他、挖苦他,但袁隆平爺爺卻面帶微笑,目光堅毅:“即使國家停了經費,撤銷了專案,我袁隆平,絕不放棄!”正是憑藉著這股永不言棄的精神,始終奮戰在地裡田間,相信每天太陽照樣升起,只要有陽光,就會有生命的交響曲,他的雜交水稻終於成功了。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會深陷囹圄,只要努把力,不行,再用點兒勁走出去,想要的答案、生活,都會有的。滿懷希望,努力堅持,就會所向披靡。明日之我,胸中有溝壑,立馬振山河。

  如今,袁隆平爺爺走了,將寧靜且懶散的春末驚起了一片海浪。讓我們永遠緬懷他:這個讓我們吃飽飯之人!

  袁隆平的作文44

  2021年5月22日,下午一點零七分,“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院士與世長辭。

  他有兩個夢,一是稻下乘涼夢,二是讓雜交水稻走向全世界。在病床上的最後幾分鐘,他念念不忘的,還是心愛的雜交水稻。

  他曾經歷過饑荒,正是那段回憶,促使他不斷進行著實驗,他說他就像貪財的富人,對水稻的產量,幾百萬公斤時想著八百萬,八百萬時想著九百萬,九百萬時想著一千萬……他的發明與貢獻讓他成為載入人類史冊的當代科學家。他是如此偉大,偉大到讓我們忘記了他也會有生老病死。

  他說,此生最後悔的事情,是因為忙著實驗而忘記陪伴母親。如今,他去與母親團聚了,可以像孩童一樣,驕傲地將萬畝良田指給母親看!袁老先生,走好!

  袁隆平的作文45

  2021年5月22日,這是一個黑暗的日子。“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溘然長逝。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薄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穫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

  袁老大半輩子都在研究雜交水稻,以提高水稻的產量,讓全世界所有人都能吃上飽飯。他有一個夢,在夢裡,稻苗長得像高梁那樣高,稻穂比掃帚還長,稻米像花生米一樣大,他就在稻穗下乘涼。50年來,他用一粒粒種子改變了世界,卻只留給自己一個小小的願望——禾下乘涼。

  都說“民以食為天”,袁老他不斷突破糧食產量,一次次打破自己創造的紀錄,八百公斤到九百公斤,再到一千公斤……。袁老的目標永無止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實現了這個,又想更大的目標。

  當大多數老人都安享晚年時,九十多歲的袁老依然親自下田察看水稻,水稻讓他精神,即使累了,在看到自己研製的水稻技術取得成功,疲憊也早已消失,只剩下滿心歡喜。

  “四海無閒田,農夫尤餓死”。這是唐代人民的寫照。而現在,我們再也不用擔心會遇到饑荒了,袁老和他研製的雜交水稻,造福了中國,也造福了全世界。

  我認為,世界上任何一項獎項都無法概括袁老應獲得榮譽,“袁隆平”將會深深烙印在世界人民的心中。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毫無疑問,袁老定是重於泰山的,他的貢獻,完全稱得上是空前決後的。

  袁老,您一路走好,向您致敬!

  袁隆平的作文46

  當你吃著香噴噴的白米飯的時候,也許你會想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紳,不,我會想到“我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讓人類擺脫饑荒,讓天下人都吃飽飯”的袁隆平爺爺。他是解決一個國家吃飯問題的大功臣。

  我國政府授予袁隆平“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全國勞動模範”和“全國先進工作者”等光榮稱號。聯合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授予他金質獎章和“傑出的發明家”榮譽稱號。國際同行稱他為“雜交水稻之父”。他利用僅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從1976年至1999年,我國累計推廣種植雜交水稻35億多畝,增產稻穀3500億公斤,相當於每年解決3500萬人的吃飯問題。

  袁隆平爺爺是我們最大的貴人,沒有他發明的這個技術,我們可能會在今後幾十年依然會捱餓。

  袁隆平爺爺他說過他買過最貴的衣服是花了70元平常都是30,40塊錢。想想我們現在買一件衣服動不動幾百或者上千,可謂是浪費至極。

  近代的中國是非常落後的,人們幾乎連溫飽也達不到。是他讓我們吃飽飯能有力氣幹活,也是他讓我們現在的生活十分美滿。

  我們要學會感恩,如今他走了我們都很悲痛,我們今後一定要好好學習努力報效祖國,為祖國做出貢獻。

  我們都會像千百年來的那些人們一樣,為祖國奉獻出自己來換取更美好的生活。

  袁隆平的作文47

  夏滿禾,秋金黃,滿城吹得稻花兒香。

  這稻花,香遍了中華大地,香透了世界。這稻花兒香啊,究竟是來自何方?

  窗外下起了雨,彩色的景,蒙上了灰灰的雨霧;猶如靈木上方的照片。黑,白,灰,世間最蒼涼的顏色,襯托的卻是一張最和藹可親的笑臉。——袁爺爺去世了。

  有人說,在中國吃飽飯,靠“兩平”,一是鄧小平,二是袁隆平。袁爺爺的成就舉世矚目,是他,讓全球7%的土地,養活了全球22%的人。他是天空的使者,聽從神的意旨,隱去了自己的翅膀,降臨在這江南水鄉,讓人們不再忍受饑荒。

  九十幾年的生命,手心盤虯臥龍般延伸的脈絡,訴說著從事科研工作60年來的滄桑故事,他是如此依戀這稻香。聶魯達說過:“當華美的葉片落盡了,生命的脈絡精晰可見。”袁爺爺生命的盡頭又是什麼呢?是金黃的稻。我想,應該是這樣吧。

  老將不死,薪火相傳,我們不會辜負,我們繼承了光,我們會守著這稻香,守著中國人民的根,將這稻花兒香啊,延伸,再延伸……紀念的鮮花匯成了海,花浪輕輕的將他送往天堂,那是一個沒有飢餓的地方。充滿著沁人心脾的,稻花兒香。

  這風,和著那稻花香,從袁爺爺那兒吹向我,不覺間,淚己經花了臉。願,吾國之棟樑,安息。

  袁隆平的作文48

  記得在袁老去世那天的上午,我在虎撲上看到一條新聞:說是袁老去世的訊息屬於謠言,他本人在醫院裡但是身體狀況不太好。下面一條評論:“這真是一個好訊息。”我心中莫名地有一股踏實的感覺,看到袁老還活著,我也非常開心。

  剛吃完中飯,媽媽對我說:“袁老先生去世了。”我想都沒想,不以為然地回了一句“謠言”。但當媽媽把手機遞給我看時,我便發現我錯了。各大主流媒體紛紛釋出了袁老去世的訊息,開啟虎撲,熱榜第一寫著的便是“袁隆平院士確認逝世。”一時間,疑惑,震驚,悲傷的心情湧上心頭。明明在上午還是謠言,怎麼現在就變成真的了?一想到這麼一位偉人就這麼活生生地走了,心裡就堵得慌。

  我的腦海中,浮現的滿是袁老在稻田裡辛勤工作的畫面。小時候聽到袁老的事蹟,感覺他像個神仙,每隔幾年就能讓水稻不斷地增產增收。只要有他在,咱們的糧食就永遠也吃不完。長大了才發現,雜交稻產量一次又一次的飛躍都是袁老以及科研團隊用一次次的實驗和一滴滴汗水換來的。世界上沒有什麼神仙,有的只是像袁老那樣,為了國計民生,為了讓全國人民端好飯碗而不懈奮鬥的科學家們。

  袁老九十歲生日時曾說過他要奮鬥到一百歲,他說這話的時候,我並沒想到他會在不遠的將來離我們而去。如今,袁老仙去,但他的精神將會激勵一代又一代人為他所開創的雜交水稻事業不懈奮鬥。

  端在手裡的飯碗,現在顯得有些沉重。這裡面裝的不僅僅是米飯,還有袁老想讓全國人民吃飽飯的一顆樸素而至誠的心。端好手中的飯碗,吃光每一碗飯,就是對袁老最好的致敬和緬懷。

  袁隆平的作文49

  袁隆平爺爺,在2021年5月22日中午13時07分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

  袁隆平爺爺,我國著名水稻專家,在一次偶然的發現,他在稻田裡發現了一株鼓勵大多籽粒飽滿的野生水稻,他把這這些稻穗採集的回來,並進行了雜交實驗。經過多年的選育,他培育出了雜交水稻的新品種,是糧食產量大,不不提高,解決了世界農業科研究難題。2019年2月,他獲得首屆“國家最高階科學技術獎”。默哀!“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今日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他曾獲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共和國勳章。感謝袁隆平爺爺一生奉獻。給國家的糧食事業,讓中國人把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裡。記住這位中國人“端牢飯碗”的英雄。

  袁隆平爺爺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利用水稻雜交種優勢的科學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雖然我現在只是一名小學生,但我也應該努力學習袁隆平爺爺的崇高品質和精神。很多中國人在端起飯碗的時候,口中都會念起這個名字,眼中都會帶著淚光。我以後也絕不浪費糧食。

  袁隆平的作文50

  你知道袁隆平爺爺為什麼這麼受歡迎嗎?世間歡迎嗎?因為袁隆平爺爺是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爺爺生前有兩個夢想第一個夢想是和下乘涼夢意思是他希望水稻長得跟人一樣高,甚至比人還高這時候,人們就可以到水的下乘涼了第二個夢想,就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這個意思就是他希望水稻會把全球覆蓋這樣,人們就永遠不會在飢餓了,袁隆平爺爺還說過一句話:“中國人的飯碗要永遠的捧在自己的手裡,不要接受任何人的施捨,要看自己吃飽飯。”

  袁隆平爺爺在19歲的那時候開始研究水稻那一天,他走在水東里水袁隆平爺爺在19歲的那那時候開始研究水稻那一天,他走在水到田裡,他發現了一顆水稻,每科都很大。

  袁隆平爺爺在2021年5月22日下午19:07永遠的告別了,這個世界那時候他還是91歲,雖然他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我也想要對袁隆平爺爺說:“是您使我們吃飽了飯是你讓我們遠離了飢餓,我們應該向你好好學習。

  袁隆平的作文51

  一片土地,一把稻米。一片顆粒無收的土地,哭聲直上千雲霄。一把稻米,那會是幾十人,乃至百餘人的生命。“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一片土地,1100公斤。夏日的風吹過稻田,小小的稻苗隨風擺動,似乎是一片夏日的悠閒。可小小的稻苗永遠也不會知道,一位老人不再會開著小車在田間,小心地培育它們。

  小苗們會努力長的很高,長的很大,要像高粱一樣高,穗子要像笤帚那麼長,結出的稻米要像花生米一樣大……不會再有人為飢餓所迫,因為“我的畢生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

  我們害怕偉人的離去,我們害怕後來的人們不記得他們,害怕他們真的變成課本上的一行文字。最可怕的事情,是遺忘。我們害怕他們只知道假大空的概念和意義,不知道他們真正的付出了多少,真正的為什麼值得我們記住。我們真的不會忘記。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一粥一飯思來之不易!

  一位老爺爺,笑的那麼和藹,那麼開心,開著他的小車,行駛在田埂上。田裡的稻苗,比高粱還高,穗子比掃帚還長,稻米像花生一樣大。爺爺笑著,我們跑去告訴他,超級稻長遍了全球各地,他還是笑著,笑的那麼和藹,那麼開心……

  昨天,就在昨天,一則訊息讓天下人默哀。

  “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爺爺於5月22日13點07分在湖南長沙逝世,享年91歲。

  當媽媽告訴我這個訊息時,我很傷心,因為是袁隆平爺爺讓全國14億人吃飽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這是袁爺爺畢生的追求。袁爺爺還說過“糧食可以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感謝您為中國人能把飯碗牢牢的端在自己手中而做出的巨大貢獻。感謝有您!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如今我們能吃到香噴噴的米飯,是袁爺爺辛苦努力奮鬥一生所得。我們更應該乖乖吃飯,珍惜每一粒糧食。我們要永遠記住這位偉大的科學家――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

  袁爺爺您辛苦了!您在天堂好好休息!一路走好!

  袁隆平的作文52

  袁隆平爺爺是我國的水稻之父,也是人類史上首個發明出雜交水稻的人,我們今天所能吃到的大米小米都是由袁隆平爺爺發明出來的雜交水稻品種,稻穗不僅高,而且米粒顆顆飽滿,數量還不少。

  可是…………就是這麼一個偉大的人物,最終還是沒能躲過歲月的束縛。2021年5月22日13:07,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享年91歲。

  袁老的逝世引起巨大轟動,究其原因,便是因為袁隆平著三個字早已不是簡單的人物代號,而成為了華夏兒女的精神寄託。袁隆平爺爺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另一個就是自己的雜交水稻能風靡全球,禾下乘涼夢已經做到了。距離另一個雜交水稻風靡全球也快成功了。

  從開始燦型雜交水稻研發的那一刻起,這三個字就代表了絕處逢生,代表了艱難險阻中的不懈拼搏。這三個字見證了太多太多的歷史時刻,他看著中國改革開放,他和中國一起走向世界,他代表中國發出獨屬於我們的聲音,甚至可以說他的人生就恰恰體現了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整個過程。

  這就是袁隆平,一個偉大的人,我們要學習他敢於創新和善於研究優點。

  袁隆平的作文53

  在今天下午大概1點左右的時候,我們整個中國迎來了一個比不幸還更不幸的一個日子,因為被我們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爺爺去世了,對,沒錯,就在今天下午1:07左右的時候,我們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走了,他一生只活了91歲。

  袁隆平爺爺,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幾乎貢獻給了中國,自己只留下了短暫的幾分鐘來讓自己歇一會兒。

  袁隆平爺爺他有一個非常偉大的夢想,他希望地球上的所有人都能吃上一口飯,這幾乎是他一生中最希望實現的夢想了,袁隆平爺爺說過:他等待的是考試,而考生就是水稻,分數就是畝產,透過這句話,我們就可以體會到袁隆平爺爺是多麼厲害啊,袁隆平爺爺也希望能夠活到100歲,這樣,他就有足夠的力量來研究了,可是他卻只活了91歲。袁隆平爺爺還有最後一個夢想,那麼他就是希望大家也都能吃上飽滿的米飯,全國77億人都不再因為沒有飯而感到捱餓了。

  袁隆平先後成功研發出“三系法”雜交水稻、“兩系法”雜交水稻、超級雜交稻一期、二期,提出並實施“種三產四豐產工程”。並任湖南省政協副主席、全國  袁隆平院士是世界著名的雜交水稻專家,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為我國糧食生產和農業科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他的主要成就表現在雜交水稻的研究、應用與推廣方面。

  七十年代初,袁隆平利用助手發現的天然雄性不育的“野敗”作為雜交水稻的不育材料並發表了水稻  這就是我們中國為什麼偏偏把袁隆平被給評為雜交水稻之父,就是因為他很厲害,為中國做了很多貢獻,這就是我們中國偉大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的作文54

  2021年5月22日下午13:07,一個不幸的訊息,在湖南長沙的某一所醫院內傳出,雜交水稻之父一袁隆平袁爺爺去世了,享年91歲,他是我們真正的英雄,向英雄致敬。

  下午,我瞭解了袁爺爺的瓶身,背景,心願,以及寫的一首令人眼淚直流的詩,它就像一位英雄用了一生的時間研究雜交水稻,直到晚年才成功。他研發的雜交水稻,讓我們中國幾億難民都吃上了糧食,我會在因食物不足而被餓死了。

  1911年,袁爺爺出生了,直到1930年,19歲考上大學,看到許多人都因飢餓而死,雄心壯志的袁爺爺便選擇了農業這條不歸路。2014年,袁爺爺的雜交水稻試驗田已經穿了15噸雜交水稻,並頒佈了獎項。

  袁爺爺曾在幾次演講上說明並解釋了自己的心願,袁爺爺的第一個心願就是能夠希望讓全國人民不再因為糧食問題而擔憂。在這裡我想說的是,袁爺爺,您已經完美的做到了。

  第二個心願則是想法雜交水稻發展的重點發展到國外,這樣的話,全世界人們都不會因為糧食而發愁。據我所知,現在袁爺爺的雜交水稻已經在美國等幾個國家實行的大面積種植,現在在不遠的將來,全世界人們都不會再次捱餓了。

  一句媽媽,讓我眼中的淚水噴發,一句我多想,讓我眼旁泛起陣陣淚花。

  在這個富足的時代,年少的我們並沒有捱過餓,吃過苦,所以我們就瞭解不了袁爺爺的艱辛。從現在開始,我們要珍惜糧食,也是也是對袁爺爺在天之靈的一絲安慰。

  可謂是天下乘涼夢一夢竹一聲啊!我們要永遠紀念他,懷念他,告別我們真正的英雄,去致敬,才會理解到袁爺爺是多麼的高尚,多麼的偉大。

  袁隆平的作文55

  知識+汗水+機遇+靈感=成功”是袁隆平爺爺說過的話,至今還讓我記憶猶新。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我在網上查資料時認識了有“雜交水稻之父”之稱的袁隆平爺爺。袁隆平爺爺平頭小臉,其貌不揚,經常戴著草帽,卷著褲腳,在田裡做試驗,讓你第一次看見他照片時絕想不到他就是鼎鼎大名的袁隆平。

  但是沒有想到袁隆平爺爺,只活到了91歲,當我聽到這個訊息時,我就非常的傷心,袁隆平爺爺這樣偉大的人,應該被上天所眷顧。

  袁隆平爺爺出生在1930年9月7日,在他的一個夜晚,他做了一個夢,就是禾苗像高粱苗一樣高,米像花生一樣大。不管風吹雨打,禾苗都不會被折斷或被燒爛。袁隆平希望這個夢可以實現,也把它命名叫做禾下乘涼夢。一直到了中國人每天都能吃上飽飯,就開始了,對雜交禾苗進行了研究。

  經過了幾年的研究終於研究出了雜交禾苗的配方,別人稱他為“水稻之父”。這時別人國家用幾千億來買這種技術,但袁隆平,拒絕了它始終記著他的夢是讓所有中國人都能吃飽飯,他沒有為這些金錢所迷了眼。

  我相信袁隆平的這種精神和品質一定會流傳在世界上代代相傳,像王冕寫的詩一樣,“只留清氣滿乾坤”。讓更多人學到袁隆平的這種精神。

  袁隆平的作文56

  2021年5月22日下午13點07分,我國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長沙去世。袁爺爺的去世,對我們這些中國人來說是一件多麼悲痛的事情啊。袁爺爺這一生都為了讓我們吃飽,所以,我們要向袁爺爺致敬。

  袁爺我一直都在對我們說他一生中的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這兩個夢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但這兩夢都是為了能夠讓老百姓吃飽飯。因為袁隆平爺爺曾看到太多的人因吃不飽飯而死。因此,他學習農業,就是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夠吃飽飯。

  我們全國所有人都非常地感謝袁隆平爺爺,感謝他的苦苦付出。可大家又曾知道他在背後又承擔了些什麼。袁隆平爺爺曾寫過這麼一篇文章叫“媽媽,稻子熟了”。整篇文章都在寫作者對自己母親的懷念,並痛恨自己為什麼就不能多抽些時間陪陪自己的母親,哪怕就一次。這篇文章看哭了許多的人。

  現在袁隆平爺爺走了,他不在了,我們永遠也見不到他了。敬愛的袁爺爺,我們會永遠記住您。

  袁隆平的作文57

  你們知道嗎?“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也有一顆和我們一樣童心,可愛極了!

  一次,袁隆平爺爺來到動物園,在乘坐遊覽車遊覽時,忽然高興得拍起了手,激動地叫著:“嘎嘎嘎……”咦?怎麼回事呢?周圍的人隨著他的目光望去時,才發現不遠處的池塘裡有一群鴨子快活地暢遊,清清的水、藍藍的天、還有袁隆平爺爺那開心的笑聲:“好漂亮哦!”活像被蝴蝶或是螞蚱、蝸牛吸引住眼球的我們!你看,袁隆平爺爺可愛不?

  袁隆平爺爺的可愛還有另外一個表現——倔強!一次保姆為袁隆平爺爺做了一桌美味的飯菜,袁爺爺掃視了一下飯桌,好像在找什麼,坐下來便問:“我的豌豆呢?”保姆一臉茫然,袁爺爺比劃著:“就在一個袋子裡啊!我的豌豆。”保姆找了一會兒,發現一袋毛豆,袁爺爺很執著:“這不是我的豌豆啊!我的豌豆呢?我買的豌豆呢……”嘻嘻,像不像一個鬧著要糖吃的小屁孩。最後,保姆妥協了,決定明天給袁爺爺買豌豆。豌豆去哪裡了呢?真是調皮!而找豌豆的袁爺爺是不是也倔強的可愛呢?

  袁隆平爺爺雖然離開了我們,但看著他的影片,好像這位可愛的爺爺就在身邊、就在田埂上。袁爺爺是國家的棟樑,他是可愛的爺爺,更是可敬的爺爺,他才是我們應該追的星!

  袁隆平的作文58

  五月下旬,我們從千里之外的湖南長沙,知道了袁隆平爺爺已離我們而去。授予共和國勳章的畫面還恍如昨日,袁爺爺蹲在稻田的身影還在腦海中,這彷彿在昭示著:袁爺爺他,從未遠離。

  小時候的袁爺爺是幸運的,他有一個溫婉賢良的教師母親,得以媽媽的教導,他小時候就對這厚重的黃土地報著神聖的敬意;但袁爺爺也是不幸的,他生活在黑暗的年代,在抗日戰火紛飛中,一家人東奔西走,就像風中的浮萍,讀書都換了好幾所學校。

  袁爺爺是新中國第一批農學專業的大學生。畢業後的他,將其一生都奉獻給了稻田。我們難以想象、更難以感受袁爺爺在奮進的過程中遇到多少挫折,遇到多少詆譭。但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都嚇不倒他,更難不住他。

  還記得1968年的時候,袁爺爺開始做雜交水稻實驗。他滿懷希望地將700多株幼苗播種,看著他們一天天長大,這個過程漫長且枯燥,然而袁爺爺每天都興致勃勃。但是總有人居心叵測。5月19日清晨,當袁爺爺來到自己的試驗田時,發現昨天還好好的試驗田,一夜之間變得一片狼藉,秧苗被一掃而光,只剩下深深淺淺的腳印,袁爺爺呆住了,眼裡的淚水似乎要奪眶而出,他想要怒吼卻始終說不出什麼。他踉踉蹌蹌的邁入試驗田,盼望著還有幸存的秧苗,終於,幾天之後,袁爺爺在一灘汙泥中發現了五株半埋著的試驗秧苗,他小心翼翼的捧回家中視若珍寶、悉心照料,才得以繼續他的試驗。

  面對如此艱難的困境,是什麼讓他沒有放棄呢?我想除了讓中國人吃飽飯的夢想,還有頑強的意志與驚人的毅力!

  蒼天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努力,袁爺爺終於等來了發現野生雄性不育株的訊息。

  聽到訊息時的袁爺爺,如同在酷暑難耐之際,迎面吹來了一股清涼的風。後來他給這三株野生雄性不育株取名為“野敗”。它們帶給袁爺爺無比幸福的感覺,這種幸福感一直追隨了他的後半生。

  上帝給的並不多,只給了袁爺爺三株“野敗”,然而,他抓住了,他成功了……

  袁爺爺的故事太多太多,直到今年,他仍穿行在稻田裡,不斷探索雜交水稻的未來。他的初心與赤誠,化作春霖甘露,滋潤了一年又一年的稻花。七十歲、八十歲、九十歲,禾下乘涼的夢越來越近,雜交水稻發展前路似乎盡是坦途。然而袁爺爺卻悄然地走了。

  他來的時候餓殍遍野,走的時候稻米滿倉。

  若是某個午後風吹稻浪,我想那應是他的靈魂在迴響,在我們的課本中,在人們飯桌上,在全世界人們的心中!

  袁隆平的作文59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當我想到這句詩的時候,我就想起了在上一週要去死的袁隆平爺爺。他都90歲了,但是心態還是很好,身體還很健康,你們覺得他不是很偉大嗎?

  袁隆平爺爺,您的去世讓我瞬間感到不好。雖然我只聽說過你,但從沒與你好好的見過一次面或拉過手,但是我總是知道你,你為我們中國做出了許多貢獻,以前中國只是要維和國家的食物,但是當您到了一個農民以後。中國徹徹底底的出來了,您真偉大。為了不讓人餓肚子,你放棄自己的辛苦啊!

  袁隆平爺爺在大學畢業後就選擇了農業,他創造了13年。讓中國一大半的人都吃上了糧食。人生中有多少個13年的,可是袁隆平爺爺就在這一個13年的時間內,讓餓著肚子的中國人一大部分全都吃上了糧食。他現在90歲了,還一直辛勤勞動做啊,種糧食讓我們中國,吃上了食物。

  袁隆平爺爺,他是一個為祖國做貢獻的人,他為了我們放棄掉了自己的身體。他整整創造了13年。他就是想讓我們中國吃上糧食,因為有了它,我們才有了現在的今天。所以我們要珍惜糧食不浪費,光碟行動,我最棒。這是對袁隆平爺爺的一種尊重。

  袁隆平的作文60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首耳熟能詳的小詩,大家想必都背過吧!可是大家可知道這金燦燦的雜交水稻到底是誰發明的呢?他就是袁隆平爺爺。

  袁隆平爺爺乃是“雜交水稻之父”,他曾說過:“我有一個夢叫“禾下乘涼夢”。我們的水稻有高粱那麼高,穗子有掃帚那麼長,籽粒有花生那麼大,我看著好高興,坐在稻穗下乘涼。”但他靠著自己的努力和不斷的奮鬥,真的把夢想成真了。

  一開始,袁隆平爺爺還是一位懵懵懂懂的小少年,他什麼都不懂,袁隆平自小就嚮往田園生活,19歲的那年他第一次去農場,他被眼前的一幕給震撼,而且他在那個時代正處於災荒不絕的時代,所以他下定決心,一定要解決我國人民的“吃飯問題”。而那個美好的夢也給了他很大的鼓勵。袁隆平爺爺為了水稻的增長,每天不停的查資料,不停的給水稻做實驗。

  袁隆平爺爺還經常去虛心的向農民們請教,他不顧風吹日曬,也絲毫不休息。常常只帶些饅頭和水填填肚子就好了,吃完就趕緊蹲在稻田裡尋找長勢最好的水稻,他寧願不顧及自己的身體,也不願意浪費一點的時間,每天都與時間賽跑,那上萬株水稻看得他眼花繚亂,但他毫不放棄,每天就像在大海中撈針一樣,苦苦尋找著。

  到底是什麼讓一個年輕人有如此的衝動?究竟是什麼鼓舞著他?為何一個不好好的待在家,需要把這如此的重任交付給自己呢?我想應該不是別的,就因為他的心中有一顆夢想的心。

  終於有一天,在他不懈的奮鬥中,袁隆平爺爺終於發現了一株長得非常好的水稻,他欣喜若狂,就像夢想已經成真了似的。他看到了希望,他看到了一束光,指引他前行的路程。他給這些長得最好的水稻取名為“鶴立雞群”。接下來袁隆平爺爺帶著一批一批的團隊,將雜交水稻事業推進發展。

  我認為袁隆平爺爺是他們那個時代的英雄,更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大英雄。他是糧食界的頂樑柱,頂起了人們的溫飽困難。他是追夢人的領袖,敢做敢當,永不改變,永不放棄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更是中國的英雄,他用那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整片藍天。古有神農嘗百草,今有袁老扛重任。

  可是令人惋惜的是,前幾日袁隆平爺爺永遠的沉睡了。雖然他已化身為了天使,但我知道他本質的美好永遠留給了田間。謝謝您,袁隆平爺爺!您永遠是我心中的榜樣。

  為了不辜負袁隆平爺爺的一片真心,我們應該努力的學習,長大以後為祖國事業發揚張大,添磚加瓦。我們的學習可比袁隆平爺爺簡單多了,當時袁隆平爺爺頂著火辣辣的太陽,蹲在稻田旁仔細的尋找,別提是袁隆平爺爺了,我也找不到。而我們呢?每天坐在空調房下,卻又不好好的努力學習。還經常埋怨著作業多。相比之下,我們可比袁隆平爺爺差多了呢。

  袁隆平爺爺您的出現讓人世間多了一份美好,多了一份關愛,多了一份善良。您那偉大的事蹟,我們會永遠記在心裡。我們也會永遠記住這位崇高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的作文61

  在今天我聽到了一個不好的訊息,是南日的報道訊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爺爺去世了,因為是多器官功能衰竭,在2021年5月22日下午1點07分在長沙去世,享年91歲。

  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們中國的糧食不多,袁隆平爺爺報考大學時候,他跟父母說他要學農,而他的父母一聽說,傻孩子,學農多辛苦,你還是學別的吧,而袁隆平爺爺說了一句,吃飯可是天下第一樁大事,沒有飯吃,人類怎麼生存,最後沒辦法,父母只能尊重,他的意見。

  袁隆平爺爺畢業後他來到一個很偏僻的地方,在那裡他失敗過無數次,當時他想,能傳播農業科學知識,也是為國家做貢獻,沒想到,不過多久,就不上了困難的事,他當時想,這麼大一個國家,如果糧食不保障的話,其他一切都無從談起,所以我要為讓中國人吃飽飯而奮鬥!

  從這天起,袁隆平爺爺一直在學農業的知識,也在研究糧食怎麼能夠保障。結果在1973年袁隆平爺爺終於研製成功了新的中國也有了第一代雜交水稻。

  所以,在人們的心中,您就是我們真正的英雄,為我們度過了最困難的難關。致敬!袁隆平爺爺。

  袁隆平的作文62

  他是“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勳章”的獲得者。他的功勳攀比最先創造出微軟的比爾·蓋茨。他還曾經說過:“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中。”透過“雜交水稻之父”這個名稱,大家應該知道他是誰。

  對,他就是袁隆平老先生。但是他卻在2021年5月22日13:07分帶著夢想的“種子”去了遠方。當他悄然離去的時候,我們正在餐桌上一邊高聲談笑著,一邊吃著袁老先生經過60多年研究出來的雜交水稻。

  聽到這個訊息,我感到非常的悲痛。一位中國的“巨人”過世了。袁隆平在在上大學之前,堅持要學農,然而他爸媽不同意。但是他們的反對並沒有使袁隆平放棄學農的夢想,最終,他說服了他的爸爸媽媽,上了西南大學的農學系,他曾經說過:“我一點也不對當時學農的夢想而後悔。”儘管當時的科學家都對農也沒有什麼希望。他上完大學之後,一邊教書育人,一邊視察各地的農田,開始了“地毯式搜尋”,希望能搜出一些雜交水稻。

  但是這就像“大海撈針”。但是他在三亞找到了雜交水稻,並命名為“野敗”。就是因為這幾株“野敗”,讓他在全國科研水稻會議上,大聲的宣佈:中國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因為它,使人民不再像以前一樣餓肚子,使袁隆平先生變成了中、美二國的院士。

  為了不辜負袁老先生的希望,我們要好好學習,努力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成為國家新一代的“巨人”!另外,我們要好好吃飯,不能浪費糧食,因為這是袁老先生花了大半生研究出來的成果啊。我們要愛護糧食,不要讓它們的“新家”變成臭氣熏天的垃圾桶。

  袁隆平先生使我們中國變得更加美好!他那偉大的成就將永遠記在我們心中!我們要永遠記住這位偉大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的作文63

  瀝瀝微雨中,傳來朗朗書聲: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草帽掛肩,浸在汗水中的他,站在田地中央,望著隨風翻湧的金海,他歷經滄桑的臉上露出了微笑。不歷經風雨,不努力拼搏,怎能看見雨後的虹,烏雲上的天?

  他呀,就是袁隆平,一生把辛勤的汗水灑向大地的人。

  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他,不張揚,與妻子住在一間簡樸的屋子裡,他說過:“浪費著對你沒用的東西,需要它的人怎麼辦?”他和妻子的臉上總洋溢著幸福的笑。在他過生日時,第一口蛋糕融化在了妻子的口中。他愛他的家,更愛他的祖國。

  小時候的袁隆平,飽受了飢寒的困苦,他也看到過無數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那時,一粒小小的種子埋在了他的心底。經過艱苦的求學,那粒種子也經過風雨的洗禮,長成了一棵大樹!他立志讓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要吃上飽飯。他曾經說過,他有兩個夢想:一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他做到了,他沒有把夢想變為空談!他用勤勤懇懇的努力,把夢想帶進了現實。

  他始終把人民放在最前面,為人民謀幸福一生無私奉獻,他值得人們世世代代銘記。他用一生的行動與時間證明了不要任何華麗的誓言,不要任何沒有意義的金錢。他的努力令人信服,又敬佩。

  時間流,光陰又轉,風能刻下深深的皺紋,卻吹不散刻骨銘心的容顏。嘆歲月流年,留不住知己紅顏;恨昔時少年,守不住旦旦誓言!袁老,一路走好,你永遠是我的偶像,我的信仰。

  袁隆平的作文64

  媽媽告訴我說,袁隆平爺爺去世了,我不知道袁隆平爺爺是誰,但是媽媽很嚴肅的告訴我如果沒有袁爺爺,我們今天就吃不飽飯。

  聽了媽媽的話,我拿起手機查閱了一些關於袁隆平爺爺的資料,原來袁隆平爺爺是“”雜交水稻之父”和共和國勳章”的獲得者,袁隆平爺爺五月二十二日,在湖南長沙去世,享年91歲。一生樸實無華的袁爺爺養育了億萬人口。

  袁隆平爺爺不分夜晚和早晨,都在辛苦的研究雜交水稻植物,無論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他都穿著水鞋,在溼漉漉的水稻田裡親自插秧,培養水稻,袁隆平爺爺曾說過“成功沒有捷徑,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我不在試驗田,就在去實驗田的路上,有愛好,不但讓你的世界更豐富,還可以在知識,文化,精神層面上相互雜交,互相啟發。”

  袁隆平為能培養出超級雜交水稻,用了40多年的時間,經過了上千次上萬次的失敗。流了多少辛苦的汗水,都沒有放棄,最終終於成功了,這需要多麼大的毅力啊!

  當我們吃著香噴噴的白米飯的時候,就會想起,讓人類擺脫飢餓,讓天下人民都吃飽飯的袁隆平爺爺,他是我們國家的英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袁爺爺,以後我會乖乖把飯吃光,珍惜每一粒糧食。

  致敬袁隆平爺爺,袁隆平爺爺千古,爺爺一路走好!

  袁隆平的作文65

  當我們吃著香噴噴的白米飯的時候,我就會想起那句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聽了這首詩,你是否會想起對祖國糧食產量貢獻最大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正是他讓我們從飢餓中脫離出來,他是我國不可缺少的大功臣。

  袁隆平爺爺其貌不揚,經常戴著草帽,卷著褲腳在田中做實驗,你看見他,可能都想不到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於1930年,在2021年去世,他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是因為他的一生都在研究雜交水稻。他的夢想就是雜交水稻畝產達到1000公斤以上,讓雜交水稻走出國門,推廣到世界各地。

  袁隆平爺爺研究水雜交水稻的初心是什麼呢?因為他小時候曾經親身感受到飢餓的痛苦。袁爺爺的小時候正是饑荒年代,只能靠吃野菜、啃樹皮度日,整日被飢餓所折磨。當時有大批的老百姓沒有渡過難關,最後沉睡在泥土之中。而那時,袁隆平爺爺就立志要研究出高產糧食,讓人們不再活在飢餓中。

  袁隆平爺爺為了研究雜交水稻,每天不分晝夜,不眠不休,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可他仍然不氣餒。每次走到稻田中,他手握稻穀,於稻田中奔波,不怕夏日烈陽、秋日泥濘與冬日風雪,面朝黃土背朝天,他研究五十年的雜交水稻終於研究成功了。

  雖然袁袁隆平爺爺研製的雜交水稻使他身價千億,可他的生活卻異常簡樸,每月6000元的工資生活就讓他十分的滿意了。穿著幾十元的衣服,穿著百多元的鞋子,這種淡泊名利的品格讓人十分佩服。

  可是,世界上任何人都不能長生不老,即使是對國家有巨大貢獻的袁爺爺也是,活了91歲的袁隆平爺爺在2021年5月22日去世了。就算他去了天堂,他的精神和卓越的貢獻,卻永遠地留在我們的心中。

  神農氏返回了他的天國,留下人間稻米滿倉。我永遠懷念您,永遠感恩您!風吹稻花香,國士無雙,我們永遠緬懷“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

  袁隆平的作文66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當我讀到這首詩,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沒錯,正是這位偉大的爺爺,研究出了雜交水稻,才讓我們能吃上飽飯。

  爸爸經常會給我看科學家的生平資料,我就是從中瞭解到了袁爺爺這個對我來說有點陌生的人物。很快,我就喜歡上了這位認真嚴謹、慈祥友善的爺爺。沒事的時候,我就喜歡想象著袁爺爺工作的場景:烈日炎炎的一天,袁爺爺穿著白襯衫,戴著一頂大草帽,慢慢地走在一望無際的茫茫稻海之中,雖然已經大汗淋漓,但他仍仔細檢查每一粒稻穗。他的皮膚因長期暴曬變成了古銅色,臉上的皺紋好似田間的田埂一般,一道道刻在袁爺爺的臉上,書寫下了他的風霜歲月。

  就這樣,袁爺爺在實驗田度過了一天又一天,直到一輩子,按他自己的話來說,“我不在家就在實驗田,要麼就在去實驗田的路上。”袁爺爺還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袁爺爺就是為了這兩個夢和全球人民的溫飽,全身心投入實驗,將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農業,伴著雜交稻和中華人民,度過了漫長的九十一年幸福時光。

  這樣的精神怎能不令人敬佩?

  袁爺爺雖然已經離我們遠去,但他的精神永遠長存於我們心中。他的夢,是我們新時代好少年的夢,更是那十四億中華人民的夢。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從自己開始,好好學習,珍惜每一粒糧食吧!

  袁隆平的作文67

  作為大科學家,袁隆平自然而然成了人們尤其是年輕人心中的偶像,每年都要收到許多來信。有一次,他收到寄自上海的一位雙目失明的小朋友的來信,信中除了表達對他的崇敬以外,還道出了這位小朋友對前途的迷茫和困惑。讀著小朋友真摯的來信,袁隆平深受感動,立即鋪開紙,拿起筆,動情地題寫道:

  “生活是完美的,我們這個世界是完美的,並且會越來越完美。你雖然看不見,但你的心能感受到,周圍的爺爺、伯伯、叔叔們都在關心你,幫忙你。你是一個有志氣有夢想的孩子,好好用功讀書,將來長大了,必須會有比別人更加光明的前途。不知你聽過大音樂家貝多芬的故事沒有,這位大作曲家雖然雙目失明,卻從小發奮圖強,在鋼琴的鍵盤裡創作了美妙的。樂章,讓音樂伴隨著人類走向史詩般如痴如醉的境界,努力吧,孩子,你雖為盲童,但前途光明。”

  看得出來,袁隆平回這封信是充滿著真切的情感的,對於一個素昧平生而來自遠方的信,袁隆平尚且能夠認真對待,並動之以情,情真意切地親筆回信,從中,我們不難讀懂這位科學家的心地是何等的善良,社會職責感是何等的強烈,情操和人格是何等的美麗。

  袁隆平的作文68

  2021年5月22日下午一點零七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了,享年九十一歲。

  當我和媽媽聽到了這個訊息後,甚至還以為是個謠言,後來,才知道這居然是真的。在一瞬間,我的心中彷彿是灌滿了鉛,變得無比沉重,因為他可是我們的袁隆平爺爺啊!是他帶領著他的科研團隊,解決了整個中國所急的糧食困境,解決了十幾億中國人的吃飯問題,他是當之無愧的明星,永垂不朽的偉人!

  我平時最愛吃的主食就是大米飯,而這大米的絕大部分,不就是袁隆平爺爺研究出來的雜交水稻嗎?他曾說過:“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他則用自己畢生精力,去實現了這一句話。現如今,全球的百分之五十的水稻,已經中上了他的雜交水稻,這些水稻,餵飽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一的人。他畢生只做好了這一件事——雜交水稻,而這一件事,就足以讓他被世界銘記!

  願您一路走好,我們的袁隆平爺爺!

  霍金走了,可我不懂時空;

  金庸走了,可我不懂武俠;

  可是再笨的人,也是知道要吃飯的。

  袁隆平的作文69

  讀袁隆平,讀“雜交水稻”之父,我可以從中讀出精神,讀出品質,讀出境界。

  讀袁隆平,我知道人要有一個偉大的理想。

  “讓所有人遠離飢餓”。多麼偉大的理想啊!多麼崇高的追求啊!這是人類千百年來的夢想,是無數英雄為之努力的方向。凡成功者,必定有堅定而明確的理想。他們把理想作為自己人生的航標,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直達自己理想的彼岸。在理想的指引下,袁隆平宛如上緊弦的發條,拉滿弓的銳箭,展示出常人所難以想象的意志和力量,越過讓常人望而卻步的艱難險阻。終於,他實現了他的夙願:用佔全球8%的耕地養活了佔全球22%的人口,他讓中國人遠離了飢餓。

  讀袁隆平,我知道要想做事業,必須先學做人。

  只有做一個老老實實的人,才能踏踏實實做事;只有做一個淡泊名利的人,才能一心一意做事,只有做一個坦坦蕩蕩的人,才能明明白白做事。如果袁隆平貪圖名利,他可能早已是億萬富翁;如果袁隆平貪圖享受,他也不用以七十六歲的高齡流連於稻田之間。他是真正想為人民做點實事,為農民增收,為國家分優。

  讀袁隆平,我知道機遇寵愛有準備的人。

  從查得威克發現中子,到中國科學家合成人工胰島素。他們遇到機遇,獲得成功,哪一個不是做了充分的準備,哪一個不是經歷了數千次的實驗呢?有位名人說得好:“當你一切準備工作就緒時,就可以考慮機遇了!”是啊,機遇永遠偏愛有準備的人。

  讀袁隆平,我知道運動是很重要的,因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試想,如果所有的科學家都健康長壽的話,那麼,我們的社會將會增添多少新的發明創造啊!每次聽到有風華正茂的科學家去世,我都會為他們感到惋惜,為國家失去人才感到痛惜。經常運動,使自己身體健康,有了強健的體魄,才能為人類多作貢獻。袁隆平七十六歲了,仍然能在實地實驗,這與他平時經常運動,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有直接的關係。

  讀袁隆平,使我的精神得到昇華;讀袁隆平,使我的心靈得到美化;讀袁隆平,使我的生命得到增值。

  袁隆平的作文70

  我一直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夢……

  一片土地,一把稻米。一片顆粒無收的土地,哭聲直上千雲霄。一把稻米,那會是幾十人,乃至百餘人的生命。“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一片土地,1100公斤。夏日的風吹過稻田,小小的稻苗隨風擺動,似乎是一片夏日的悠閒。可小小的稻苗永遠也不會知道,一位老人不再會開著小車在田間,小心地培育它們。

  小苗們會努力長的很高,長的很大,要像高粱一樣高,穗子要像笤帚那麼長,結出的稻米要像花生米一樣大……不會再有人為飢餓所迫,因為“我的畢生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

  我們害怕偉人的離去,我們害怕後來的人們不記得他們,害怕他們真的變成課本上的一行文字。最可怕的事情,是遺忘。我們害怕他們只知道假大空的概念和意義,不知道他們真正的付出了多少,真正的為什麼值得我們記住。我們真的不會忘記。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一粥一飯思來之不易!

  一位老爺爺,笑的那麼和藹,那麼開心,開著他的小車,行駛在田埂上。田裡的稻苗,比高粱還高,穗子比掃帚還長,稻米像花生一樣大。爺爺笑著,我們跑去告訴他,超級稻長遍了全球各地,他還是笑著,笑的那麼和藹,那麼開心……

  袁隆平的作文71

  當你吃著香噴噴的白米飯,也許你會想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紳,不,我會想到“我一生的願望就是讓人類擺脫驚慌讓天下人都吃飽飯”袁隆平爺爺。

  袁隆平是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他利用僅佔世界7%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從1976年~1999年,我國累計推廣種植雜交水稻35億畝,增長稻穀3500億公斤吃飯問題。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農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世界權威的膽識,高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於研究,淡泊名利,一介農夫,三三所有的人遠離飢餓,喜歡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浪袁隆平。

  2018年9月8日獲得未來科學大獎。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鋒稱號。分手改革先鋒獎章,獲評雜交水稻研究的開創者。

  我也要像袁隆平爺爺一樣,不怕困難,努力學習,作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棟樑之才。

  袁隆平的作文72

  專於人生百態,必將活出精彩

  袁隆平致力於中國的雜交水稻研究成果,用數十年的時間救活了成百上千萬的人類,但一生勤懇的袁老也有自己的人生。

  人生科研至上,必將成就偉業。時至今朝,袁隆平仍舊挽起褲腿下田觀察,有記者說:“若不是袁老的豐功偉績,定會以為他是個地道的農民。”其質樸可見一斑。袁老一生奮鬥幾十年,不斷實踐,體現了胸懷天下的襟懷。作為我們青年一代,要對科研保有一顆堅定追求的心,要敢於追尋。北大博士生王麟,對科學飽含敬畏,用數年時間與動物糞便打交道,填補了國內戊型肝炎研究的空白。在科研面前,我們也要有不怕苦累的頑強意志,用一顆匠心成就偉業。

  人生心胸寬廣,必將有所作為。袁老研究初期,國際上很多科學家紛紛質疑他,甚至冷嘲熱諷,但他沒有停止鑽研。而在如今的成功下,他反而苦練英文以便更好地為世界解決糧食問題。我們要學習袁老無比寬廣的胸襟,心中有的並非私人恩怨,該有的是能夠造福人類的卓越的奉獻精神。中國“核司令”程開甲,從英國學成歸來後,並未在乎所謂“幾級教授”的薪水,甚至還把自己的房子分出去和南京大學物理學的一對夫婦共住。可見,真正能夠有卓越成就的偉人,心中有的從不是個人恩怨。做個胸懷寬廣的人,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作為。

  人生奮鬥不止,必將收穫滿堂。袁隆平的半輩子都與那一片試驗田共度。思考、實驗、下田、研究,便是對他一生的真實寫照。儘管年事已高,但他仍舊步履不停。程開甲為核事業終身研究至離世前的最後一刻;南仁東為中國天眼貢獻生命;許淵衝已93歲仍不停止工作……如此的例子在中華民族數不勝數。作為青年一代,我們更要傳承這種終身奮鬥與學習的精神!

  人生趣味不減,必將擁有好心態。袁老雖沒日沒夜地長時工作,但愛好卻沒有丟。不僅會拉小提琴,還能跳踢踏舞。由此看來,我們青年,更要安排好學習和志趣,在學習之餘有自己的愛好,鍛鍊自己的心性,培養情操。莫言握了半世鋼筆,如今也開始練習毛筆字。像他那樣的諾獎獲得者都明白人生應有趣味,我們又何來理由不去增添生活之趣?

  當代中國,袁老為我們帶來了如此多的啟示,望我們在未來能同袁老一樣,活出精彩!

  袁隆平的作文73

  “不要你離開,距離隔不開。思念變成海在窗外進不來……”耳邊傳來熟悉的旋律,外面是傾盆大雨,雨水中夾雜著全天下人的思念,風因之怒吼,彷彿都是為袁隆平爺爺的離開而悲傷……

  走在去食堂的路上,雨一直沒有停,反而越來越大;看著雨水打在透明傘上,又慢慢流下去,反反覆覆也不停息;心中的不安一直縈繞。

  人們常說,吃完飯後,所有的煩惱都會一掃而空,我一直都很相信這句話。吃飯吃到一半,教官讓我們放下筷子,當聲音再次響起,與以往不同的是,平時都會說“好好吃飯,不要講話”。今天講的卻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於今天下午一點零七分逝世,所以……”接下來的話難以再聽進去了,記憶頓了一下,心彷彿漏了半拍,一種突如其來的酸楚感攜同周圍的安靜席捲而來。為什麼這個素未謀面的爺爺去世我會那麼難過。

  不,我見過,是我熟悉的袁爺爺!回憶初中時老師和我所講過的不畏艱辛,迎難而上的袁隆平爺爺,高中時學過的關於他的課文《喜看稻菽千重浪--記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袁隆平》,那張照片瞬間浮現眼前:一位飽經風霜而消瘦的老人,歲月在他臉上刻下一道道皺紋,他望著收成的水稻,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用粗糙的雙手,輕輕的撫摸著水稻,眼裡充滿了喜悅。這位“泥腿子專家”“泥腿子院士”正在引導一場新的“綠色革命”的興起……回憶如花苞一樣綻放,如花香伴風而來,八十幾歲的他會去超市看米價,然後高興的離開。九十幾歲他會親自去田間用放大鏡觀察他心愛的稻穗,“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他高大的身影在腦海中持久不消。

  回憶起老師說的,他在別人還在安於當時的美好時,他已經開始在田間觀察水稻,提出了方案。“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說的大概就是袁隆平爺爺吧……所有的回憶來的太突然,讓我平時總是閉不上的嘴,都不知如何開口了……那頓飯,我格外安靜,吃的特別認真,生怕掉下一粒米飯,一粥一飯,來之不易,吃的乾乾淨淨才是懷念袁爺爺最好的方式吧。

  黑夜漸漸地爬上了雲間,為天空潑了一桶墨,將明亮的天空變得灰暗,沒有星星的裝點,也沒有月亮的修飾,將悲傷的氛圍一點點籠罩,輕聲哼起了腦海中浮現出的旋律“不要你離開……”眼淚在眼眶中堆積,順著臉龐緩緩滑下,流到嘴邊的淚水滲入口中,很鹹,但也瞬間讓我明白了……

  雖然我們沒有經歷過那個饑荒的年代,但我知道,袁爺爺帶給我們的不止是金黃的稻穗,更是讓中國挺立並昂揚的脊樑。“人不能只靠吃米而活著”,袁爺爺解決了十幾億人口的吃米問題已讓舉世驚歎,但他身上體現出來的人格魅力,更像是一袋袋的精神食糧,營養、滋潤著我們的心靈,激勵著我們手握歷史的接力棒,扛起使命,不負青春年華,追逐屬於我們自己的“星辰大海”!

  袁隆平的作文74

  大家知道我們吃的米飯是哪裡來的嗎?是對國家來說非常重要的一位偉大的英雄——袁隆平爺爺研究出來的。

  袁隆平爺爺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國之脊樑,他養活了半數的中國人。他是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是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

  袁隆平爺爺是位真正的耕耘者,他一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都遠離飢餓,他常說兩個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另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他還說:“吃飯是第一件大事,沒有農民種田,就不能生存。”他立志研究農業,讓老百姓們填飽肚子。

  袁隆平爺爺總是拿著放大鏡彎著腰在稻田間找好的秧苗,一待就是一整天,一次次挫折與失敗,一次次改進,一次次學習,有時他怕種子被破壞,把種子綁在身上育苗,最終雜交水稻的成功,轟動了世界,養活了半數中國人,大家再也不用餓肚子了。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袁隆平爺爺因病去世享年91歲。

  爺爺去世了,留給我們的是他的雜交水稻,他的精神,是他的夢想,我們該珍惜糧食,努力學習科學,堅定自己的夢想,報效祖國,這是對袁隆平爺爺最好的紀念。

  袁隆平的作文75

  在今天下午最後一節課的時候,我們開了一個悲慘的活動,那就是袁隆平爺爺在星期六的`下午離世了。當時我們的教室裡無限安靜。認認真真的老師講解中袁隆平爺爺對於那些資料的。

  在我們在看的時候有很多人都在那裡默默的唸叨著,我心想一定是在唸唸叨袁隆平爺爺了吧,袁隆平爺爺就是雜交水稻的創始人被我國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在之前那時候看紅花的地址,一起研究了很多很多的水稻。最多就是在無意間發現的之後他就開始研究水稻,最後年初出了高階水稻,在一些小村莊的旁邊都會有袁隆平種的水稻。這種型號是袁隆平親自重達水稻。這種水稻對人非常有營養。對人也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我們應該相信我們。袁隆平爺爺種的水稻,因為他種的水稻都是罪,有營養最有。很多的東西,所以說我們應該信袁隆平爺爺所研究的水稻。而袁隆平爺爺在逝世的時候,她他夢到了兩個夢。他第1個夢是想。水稻能夠長成高粱那樣高的水稻。第2個夢想是他所種植的水稻能夠在每個國家到各個地區都有他所研究的水稻。

  而在生活中他為了能讓我們吃上糧食,每天都在田裡耕種,90歲雖然他沒有退休了,但是他一直堅守在自己的崗位就算太陽再大,也不怕辛苦,他的名字值1000多個億,可袁隆平爺爺並沒有因為這些而亂花錢,她有一個習慣買東西就買便宜的貴的都不買,一件衣服十幾塊錢,他的錢都捐給了祖國。而在2020年的時候,因為疫情他向湖北捐贈了30萬元。而他的工資和資金沒有傳給後人,而是繼續在捐給了水稻研究中心。把那些良好人分一點錢還鼓勵他們。

  作為小學生,我們應該傳承他的堅持不懈的精神品質。他的精神是為了全中國都能吃上了可口的飯菜。而他也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中國的飯碗要牢牢的拿在自己的手裡。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讓別人拿走自己的飯菜。自己的飯菜要牢牢的拿在自己的手裡不讓別人拿走。

  袁隆平的作文76

  永遠忘不了2021年5月22日13:07。手機螢幕上的浮懸窗,突然彈出一條訊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13:07去世。看到這條訊息,我的心不禁咯噔了一下。

  袁隆平爺爺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這就是袁隆平爺爺獲得的稱號,榮譽。

  1953年人們已經有了自己的土地,中國人的飯碗要自己端牢。為了不讓人們再繼續飢餓下去,袁隆平在1949年的高考的時候報考了西南大學農學系。畢業之後他下鄉成為了一名中學教師,在稻田裡時,他無意間發現了一株鶴立雞群的稻株。這株水稻是天然雜交稻,第2年他播下了水稻的種子,結果長出來的水稻高的高,矮的矮,歪的歪,斜的斜。

  但他並沒有放棄,他一直堅持外國人沒有搞成功的中國人一定就不能成功。上世紀六十年代年6月到1965年7月,他和他的助手又找到了六株雄性不育的植株。在養成的時候,水稻的顆粒比原來減產了30%,而水稻的葉子比原來增加了70%,這給袁隆平爺爺一個巨大的打擊。

  又經過8年的磨難,總算研製出了雜交水稻,並在全國推廣。國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一年三代地進行繁殖,以最快的速度推廣。稻田每畝就產了900斤,這是多麼大的數字啊!可沒等到1300斤,袁隆平爺爺就……

  袁爺爺有兩個夢:禾下乘涼夢;讓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雖然袁爺爺去世了,但我們會幫他實現!

  禾下乘涼夢,丹心映青田……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