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幸福家庭事蹟材料(精選9篇)
有關幸福家庭事蹟材料
一、事蹟材料的特點
鮮明地體現特定的時代精神。事蹟材料不是單純為其單位和個人評功擺好,而是為了鮮明地體現和積極宣揚一種特定時代所需要的精神。這是由事蹟材料的宗旨和根本目的所決定的。
以敘寫先進事例為旨要。事蹟材料以先進物件的先進事蹟為主要內容,以敘事為主要表達方式。事蹟材料所要體現的先進物件的先進思想、精神,特定的時代特徵都要透過敘事予以展現。
具有較強的觸發力和感染力。事蹟材料的寫作目的是為了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要達成此目的,首先要吸引讀者,感染讀者。這就要求事蹟材料要具有較強的觸發力和感染力。
二、有關幸福家庭事蹟材料(精選9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事蹟吧,事蹟屬於事務公文的一種,有弘揚正氣,表彰先進,推動工作的作用。到底應如何擬定事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關幸福家庭事蹟材料(精選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幸福家庭事蹟材料1
趙豔強、朱長霞夫婦,家庭幸福美滿,在村裡可謂是家喻戶曉。提起他們,村民都會流露出羨慕的眼神。因為她們孝敬老人、夫婦恩愛、家庭和諧、一對兒女可愛好學,他們是道德家庭的模範,更是致富的帶頭人,他們在善於經營家庭的同時也善於搞生產和經營。平時也熱心助人、鄰里之間相處和睦,生活、生產方面在村裡能起到帶頭作用。
一、響應村街號召帶頭致富
趙豔強一家在以前並不富裕,全家收入來源主要靠種地和打工,自從村裡成立了“計生協會”,號召計生家庭發展庭院經濟,由於趙豔強本人心靈手巧,能做的一手好風箏,所以村協會確定趙豔強等幾個家庭是村裡的重點培養扶持物件,但當時,他們的積極性並不高,風箏製作沒有開啟銷路,因此心裡沒有底,尤其害怕賠本,村幹部和計生辦的人員多次不厭其煩地開導他們,作動員工作。於是他下定決心起早貪黑地幹,不斷提高技術水平,鄉、村計生協會不斷幫助聘請專業人員到現場解答疑難問題。經過努力當年獲得成功,他們家第一次掙了1萬多元錢,不僅還清了貸款,也還清了部分債務,嚐到了甜頭。
二、文明守法,優生優育
趙豔強全家人擁護黨愛國家,遵紀守法,他本人也是積極在向黨組織靠攏,是一個政治上信得過的家庭。尤其在計劃生育方面他們更是響應黨的號召,嚴格按照政策、方針來執行,在平時,他們總是能積極地參加鄉上及村上組織的生殖健康服務檢查和講座,用自己的行動影響著四周的群眾,使他們能夠儘量自覺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他們還能很好教育子女,使自己的子女也能待人禮貌、樂於助人、尊老愛幼。他的大女兒趙洪雲多次在學校評比中獲得三好學生及優秀少先隊員的稱號。
三、互敬互愛,尊老愛幼
夫妻結婚多年來相敬如賓,孝敬父母,對待孩子們嚴父慈母。由於他們自己搞風箏生產的同時,還主動與計生協會會員結對子,給他們提供技術指導,儘管這樣,他們在家裡總是能及時搶挑重擔,任勞任怨。父子之間、兄弟之間、子女之間都能團結和睦、互相幫助,是一個和睦的大家庭。即使有時由於夫妻二人太忙不能很好的照顧孩子或老人,老人也會積極地支援夫妻二人的工作。這樣和睦的家庭經常被鄰里掛在嘴邊稱讚。
四、經營有方、樂於助人
由於趙豔強夫婦吃苦耐勞和誠信經營,他們生活條件逐漸得到改善。趙豔強等人在鄉、村計生協會的帶領下不斷繼承、發揚傳統文化、交流和傳播風箏文化藝術、大膽創新,不斷推動第什裡村風箏事業的發展,帶動協會成員共同致富。XX年6月第什裡風箏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近年來在我鄉、村計生協的支援下,趙豔強帶動廣大會員經過努力,精心製作了不少具有當地特色的風箏,在廊坊時代廣場、北京天壇等地常可看到由第什裡村風箏協會製作的風箏,受到遊客的好評。
近兩年來他們又在風箏製造上大膽試驗,嘗試各種高效經濟的製作方法,大大影響了周邊村民,改變了守舊的製作方式,讓他們都勞有所得。
總之,他們在生產經營、家庭建設上都堪稱模範,是村民一致稱讚的典型。
有關幸福家庭事蹟材料2
什麼是幸福?有人認為腰纏萬貫是幸福,有人認為位高權重是幸福,有人認為食可裹腹就是幸福,也有人認為平安即是福。正如“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人心中對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不同人對幸福的演繹也千差萬別。
有這樣一家人,他們是千家萬戶中普通的一員,他們是大千世界裡平凡的一戶,但就是這樣一戶平凡普通的人家,用自己的勤勞,樸實,寬容,相敬和愛護演繹著最真實的幸福,享受著最舒心的生活。這個家庭共六口人,戶主叫,今年44歲了,是縣鄉莊人,膝下一兒一女,尊父尊母康健,夫妻舉案齊眉,家庭其樂融融。他本人已經連任兩屆莊村委會主任,在的村委換屆選舉中因其為人善良謙和,處事公正廉明,又高票當選為新一屆的村委會主任。家庭和睦、事業成功的一家,成為大家學習的好榜樣,受到鄉里鄉親的一直稱讚和好評。
一、孝敬父母家庭和睦
古訓有言: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親敬老是營造幸福家庭的基石。二十五歲那年,與張新書結婚,倆人白手起家,開始了共同創業的步伐。創業初期,長年累月在外奔波,轉戰千山萬水,最長的一次在外面出差長達兩個月,無暇顧及家庭,常常心懷內疚。張新書在家服侍公婆照顧年幼的女兒和兒子,種責任地,養豬餵雞,裡裡外外一把手,給創設了一個安定的大本營。有一天,家裡打來電報,說母親中煤氣十分危險,正在外地出差的聞訊後一路風風火火趕醫院,看到妻子給婆婆倒便盆、擦身體,揹著母親樓上樓下檢查,他感動得熱淚盈眶。公公婆婆也逢人便誇兒媳賢惠勤勞、為人本分,自從嫁到董家來,張新書從來沒有和婆婆沒紅過一次臉,超過一次架,關係如同母女,家庭十分融洽。
二、同舟共濟事業有成
家庭是船,事業是帆,帆兒推動船行,船兒揚起風帆。有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援,安心的放開手腳大幹事業,1999年他透過市場調查後,決定飼養蛋雞,這樣就可以不用在外奔波,一邊經營雞場,一邊照顧家庭。張新書擔心丈夫一個人太勞累,也堅持要求去雞場幫忙,夫妻倆遇到事情一起商量,遇到困難一起解決,生活上共同照顧雙方老人,事業上互扶互持,二人互相理解、尊重、關心、支援,從來沒有因生活瑣事而吵架。由於夫妻倆誠信經營,本分做人,雞場很快打開了銷路,一年純利潤達4萬元,家庭收入翻番的增長,生活質量得到了提升,夫妻倆成為了該村的致富帶頭人。,夫婦找準時機,轉換經營專案,開始飼養肉豬,又取了成功,不但家庭收入再上一層樓,也給本村村民探尋出一條新的致富路。在,為了拓展業務,方便接送孩子和老人,夫婦購置價值10萬的索納塔一輛,生活提前步入了小康行列。
三、少生優生,善育重教
作為本村村委會主任,一直從自我做起,堅持貫徹執行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從沒有違反過國家的法律法規和計劃生育條例。並且,張新書還協助計劃生育宣傳員走訪串戶的講解政策,遇到違犯規定又不合作的家庭,她還會幾次前往做思想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幫助化解問題。另外,在教育孩子方面,夫婦更是言傳身教,做好行動表率。張新書說:“教育孩子,其實我也沒有什麼訣竅,就是遵循一個1>10的教育原則:與其說教孩子十句,不如父母認認真真做一件。“而且任何事情只有當父母的做到了,才有資格要求孩子。他們尊老愛幼、肯於吃苦、勤儉持家、任勞任怨的一言一行,兒子和女兒都看在眼裡。受夫妻倆的影響,兒子董,女兒董都形成了待人禮貌、樂於助人、尊老愛幼的良好品德,工作和學習上也十分上進,一直是鄉鄰們誇讚的好兒女。
四、愛崗敬業樂於助人
擔任莊村委會主任以來,工作中總是勇於吃苦,樂於奉獻,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對待每一項工作都能嚴肅認真、精益求精。由於他是主要幹部,很多時候都是在忙村裡的工作,而耽誤了自家的農活和經營,但他從無怨言,妻子父母也很理解,從不抱怨。夫妻二人的樂於助人也是人人知曉的,從義務傳授養雞養豬技術,到主動調節鄰里不愉快,在莊村,凡是有困難的地方都能看到夫婦的身影。鄰里鄰居好多時候找他都是村委工作之外的事,但也從不拒絕,每次都是一顆熱心腸的全力相助。
他們夫妻二人常說一個家庭,是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這個過程必須依靠共同經營。這種經營不僅是指物質上的,更多的還是強調精神上的,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等等。家可以不是奢華的,但一定是溫馨的。還有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尊老愛幼、坦誠相待等等。“家和萬事興“,一個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他們總結出一條經驗就是“真誠待人、和睦相處、互敬互愛“。
幸福是什麼?腰纏萬貫不一定幸福,位高權重也不一定幸福,一家用夫妻的相敬如賓,尊老的一顆孝心,助人的一股熱情,創業的同舟共濟,育人的言傳身教演繹了小家庭最溫馨的幸福,詮釋了平凡的偉大,樸實的珍貴,幸福的最真實內涵。
有關幸福家庭事蹟材料3
我的家庭是一個平凡的家庭,也是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我們家和大多數家庭一樣,只是一個平凡的家庭,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蹟,但是我們全家人遵紀守法,互敬互愛,積極進取、愛崗敬業、樂於助人,家庭和睦、溫馨,深受鄰里和社會的好評。
一、互敬互愛,和諧維家
互敬互愛是家庭和睦的基礎,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我們夫妻十多年來在生活中相互照顧、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援、相互取長補短,遇到困惑相互開導、相互幫助。我們認為,只要互相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待事物,思考問題,那沒有什麼事情是解決不了的。常言道:“成功男人的背後一定有一個賢惠女人的支援”。我平時忙於學校裡的工作,家裡的一切事情無暇顧及,為了不讓我被家中事務分心,他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主動承擔了照看孩子、做家務、等很多事情,家裡家外操持得有條不紊。他既是家中的賢內助,更是我努力工作的堅強後盾。在我的這個家庭裡,雖然各自的性格、文化、志趣有所差異,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現矛盾衝突,大家能互相體諒,寬容謙讓,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關愛的文明家風。
二、愛崗敬業,互相促進
我從事教育工作十幾年,為了不斷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我及時學習和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努力學習各種本領和專業知識;我積極參加了市區各級培訓的學習,我老公被派往武漢財校學習,透過三年的努力,我們各自取得了大專畢業證書。在工作中,我們兢兢業業,竭盡全力地投入到工作中,克服各種困難,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認可。
三、鄰里和睦,熱心公益
真心待人是我們全家的處事態度,我們一家人與鄰居都能夠和睦相處,鄰居們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的時候,我們都熱心幫助。我們一家人都希望透過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創造美麗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崇尚環保,勤儉持家
我們的家庭倡導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學理財、合理消費、勤儉節約。雖然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但是勤儉持家的傳統不能丟,生活中點點滴滴要從每件小事做起。我們注重美化環境,強化環保意識,從不亂扔垃圾,這些意識已深入到每一個家庭成員之中,併成為全家人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我們還在在房前屋後都種植了樹木、花草,為家庭創造了一個舒適、優美的生活環境。
五、愛國守法,廉潔奉公
我們三口之家中,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我們一直堅守的信念。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能積極維護社會公德,誠實守信,自覺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和公共秩序,維護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主動履行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在工作中,堅持廉潔奉公的原則,嚴於律己,寬於待人。
家是社會中最小的細胞,相親相愛、平等互助、理解寬容、尊老愛幼、艱苦創業、勤簡持家、文明和諧的家風更是經營一個幸福和睦家庭的重要根基,每一個小家庭的成員都應該為做一個愛國、愛家、敬業、誠信、友善的人而努力與奉獻,只有這樣,家人才會感到溫暖與幸福,也只有每個家庭都平安幸福了,我們的社會也才會更加美麗與和諧,一個幸福、快樂、和諧的.家庭需要每個家庭成員共同的努力。只有每個人都奉獻一點愛,家才會更溫暖,只有每個家庭都幸福了,我們的社會也才會更美麗和諧。
有關幸福家庭事蹟材料4
我家共有5口人,公公婆婆務農在家,我和愛人都是教師,女兒就讀於南陽市第二十三小學。我們一家老小安排的井井有條,全家相親、相敬、相愛,真誠相處,是一個和諧美滿的幸福大家庭。
一、恩愛夫妻,教女有方。
我和愛人是高中到大學的同學,共同的興趣愛好使我們走到一起,多年來我們相敬相愛,平時經常一起探討工作學習中的問題,共同操持家務活,愛人每晚堅持輔導孩子的學習。女兒在家中尊敬長輩,孝敬父母,自理能力強,是好孩子;在外遵守社會公德,講文明,懂禮貌,講衛生,愛清潔,是個好公民;在學校更是嚴格要求自己,刻苦學習,興趣廣泛,是老師的好幫手,是同學們的好夥伴。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好學生。每學期都被評為“三好學生”、“學習標兵”。我也更能更能體會自己的責任,在家裡任勞任怨、做家務、帶孩子、照顧老人,從未因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鬥嘴,在親戚朋友心目中,我們是一對模範夫妻。
二、和睦家庭,孝敬老人。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這種美德我們家中表現得細緻入微、堪稱模範。公公婆婆原本在農村生活,身患多種疾病:公公患嚴重腸胃疾病,整天破肚子;婆婆患高血脂病,天天吃藥。於是我把他們接來一起住,解決了兩位老人的後顧之憂。平時無論工作多忙,從不耽誤為老人買菜、洗衣、做飯……處處做到想老人之所想、急老人之所急。平日裡對任何人做到不計得失、不記恩怨、真心相助、親密無間。為確保父母的晚年生活的幸福安寧和精神生活的充實,雖然老人家裡經常是人來人往,他們二人從不厭煩,經常陪伴老人下下棋、打打麻將,只要兩位老人生活充實,整天樂呵呵的享受天倫之樂,就是他們最大的欣慰。
三、開拓進取,業績突出。
作為一名教師,對待工作認真負責、接人待物熱情周到、助人為樂,以身作則積極參與愛心捐款,救助弱勢群體,一直信奉兢兢業業工作、踏踏實實做人,對待工作和家庭做到協調兼顧、業績突出,多次被評為先進個人。本人在家中能搶挑重擔,任勞任怨。兄弟姐妹之間團結和睦,有困難互相幫助、是一個和睦的大家庭。經常受到鄰里的稱讚。
常言說的好:“家和萬事興”,家庭之所以和睦,總結起來就是做到了“真誠待人、尊老愛幼、和睦相處、互敬互愛”!我們做到了這些,確實是一個當之無愧的“文明家庭”!
有關幸福家庭事蹟材料5
丈夫林世威,38歲,中國共產黨黨員,新會區崖門鎮田邊小學高階教師、教導主任,區優秀教師;妻子梁明蓮,37歲,中國共產黨黨員,新會區崖門鎮交貝石小學高階教師,區優秀教師;女兒林於藍,10歲,少先隊員,崖門鎮交貝石小學三好學生。這三口之家在普通的日子裡沐浴著平凡的甜蜜,用他們的雙手和愛心共同描繪出了一幅“和諧家庭”的美好畫卷。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瞭解他們的真情故事。
一、和睦相處,好媳婦勝過好兒子
梁明蓮結婚之前就清楚丈夫的家庭情況:公公因病過早離開了人世,婆婆一個農村婦女帶著四個孩子,還有一個讀小學六年級的小叔。但是她知道丈夫為人憨厚、老實,能吃苦耐勞。因此不顧父母的反對,義無反顧地嫁給了丈夫。結婚後,她體諒到婆婆的辛苦,每逢暑假,她和丈夫都會盡快趕回老家裡為婆婆減輕一些農活,收割稻穀,播種插秧,當別的教師都在暑假觀光旅遊的時候,他們夫婦卻在體驗著地地道道的農民生活。每次農忙過後,梁明蓮總會帶上婆婆一起逛街給她買新衣服,看著婆婆滿頭的白髮,就會一邊幫她染髮一邊陪她聊天、拉家常。梁明蓮深感婆婆的孤獨之苦,晚上主動跟婆婆睡一個房間,讓孤獨的老人倍感高興。村裡的人常對婆婆說:“有這樣的好媳婦,是你的福份啊”!常言說:長嫂如母。自結婚後,小叔的學費就由他們哥嫂承擔起來,他們每天省吃儉用,把省下來的錢寄給小叔做伙食費,丈夫因為要把錢寄給弟弟交學費,很少給妻子生活費,她十年如一日從來沒有半句怨言。有一次丈夫對她說:“同事們家裡都有電腦了,我們也買一臺吧,這樣晚上備課查資料也方便些。”但梁明蓮堅決不肯買,並說:“弟妹正在上學,用錢的地方多,還是把錢用在急需的地方吧。” XX年來一直把小叔供到大學畢業。小叔逢人就說:“這個家全靠大嫂的理解和支援,要不然我不可能實現我的大學夢”。也有人說“姑嫂是天敵”,但梁明蓮和小姑情同姐妹,她們常常在一起說悄悄話,小姑常把有些不便對外人說的話對大嫂說,甚至連自身的終身大事也和大嫂商量,大嫂無微不至地關心小姑的生活和工作,她們成了無話不談的閨蜜。
二、彼此關愛,好女兒不如好女婿
女兒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女婿孝順岳父母是出於對妻子的愛。XX年岳父因病住進了醫院,林世威接到電話後,心急如焚,馬上向單位領導請假,火速趕回老家探望岳父,他還特意買了一臺微型收音機放在岳父的床頭,幫他消寂解悶,岳父拿著收音機喜在心頭,這位一直重男輕女的岳父感到十分欣慰,他和病友閒談時經常自誇找了個好女婿,還得意地說:“誰說養女不如男”,依我來講“女婿更比兒子親”。但岳父最終沒有戰勝病魔,半年後離開了人世。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岳父去世後,岳母因先天性心臟病發作,必須馬上住院安裝心臟起搏器,妻子拿著家裡僅有的兩千元存款,不知如何是好,林世威卻堅定的說:“把媽媽接到身邊,再去借錢吧,以後我們慢慢還”。一句話把妻子感動得熱淚盈眶,別人不理解,笑他笨“她自己有兒子,還有那麼多女兒,你把她接到身邊治病,自己家裡條件又不是很好,好蠢!”每每這時,林世威總是一臉憨笑:“岳母就是媽媽,女婿就是兒子,對她好是應該的”。 (事蹟材料 ) 他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後來小姨子畢業後,在附近的幼兒園找到了工作,一直住在林世威家,她多次都想在外面租房子住,他總是對小姨說:“你一個女孩子,搬出去住哪裡呀?沒有結婚之前這就是你的家,姐的家就是孃家。”小姨子一住就是四年,丈夫的體諒和大度令妻子感激不盡。
三、比翼齊飛,風雨十年自考路
自中師畢業登上講臺以來,林世威和梁明蓮倆常常感到“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這句古語說得好極了。日新月異的時代,對教育者的素質的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自己這桶水能夠長活長鮮,他們渴求進修提高的機會。朋友們都說,函授學習容易些,自學考試難得多。而夫妻倆最終還是參加了全國高等教育成人自學考試,他們都選擇了漢語言文學專業,夫妻一起跨進了自考這所沒有圍牆的大學。為了節省錢,他們倆同買一套書,同做一套題,妻子做過的答案,丈夫用紙遮起來重新做。兩人幾乎把所有的業餘時間都花在了學習上。夫妻倆曾為學習中的某個問題爭得面紅耳赤,曾為學習中的種種挫折相互勉勵,也曾為共赴考場雙雙凱旋而歡呼雀躍。最難得的是妻子在身懷六甲時仍然刻苦攻讀,女兒出生後的第四十天,小姑和婆婆在考場外抱著女兒等待了三個小時,當考試結束時,女兒已經哭得雙眼紅腫,累極而睡。哪怕是現在談及此事,夫妻二人都深感愧疚。上天總能憐憫艱辛付出的人,六年寒窗苦讀,夫妻倆於二零零五年獲得了專科文憑。現在,妻子撫摸著女兒的頭,回顧當年的攻讀情景,也戲言道:“這個孩子還沒出世就陪媽媽一起讀大學了!”接著夫妻倆一鼓作氣,繼續參加了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段自考,並於二零零九年論文答辯後取得了本科文憑。父母是孩子的榜樣,這點點滴滴的勤奮也在激勵著女兒,現在女兒也成了班裡的“小書迷”。回首十年來身後一串串堅實的腳印,夫妻倆感到:自考之路走對了!
這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他們所做的事是每個社會公民所應該做的平凡小事,但他們懂得:幸福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夫妻雙方用心照顧對方,用情建設家園,大事面前懂得奉獻,小事面前知道珍惜。當建立和諧社會成為主旋律的今天,林世威的家庭無疑是一個和諧家庭的榜樣!值得我們每個家庭學習和推廣。如果每一對夫婦、每一個家庭、都能樂觀向上、互敬互愛、任勞任怨,那麼平凡生活就會變得甜甜蜜蜜,普通家庭就會變得美美滿滿,整個社會就會變得更加和諧。
有關幸福家庭事蹟材料6
鄒小霞, 我校電教組老師, XX年8月參加工作,一直在電教組,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工作中,她勤奮學習、愛崗敬業、忠於職守、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工作踏實,五年來在教育教學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其實,許多成績的取得源於她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
一、家庭和睦,事業有成
她有一五口之家,丈夫陳曉東也是我校教師,由於丈夫常年做班主任,而且還帶畢業班,因此家裡就很少照顧了,但為了支援丈夫的工作,不讓丈夫分心,家務幾乎是她一個人的事,幾年如一日,毫無怨言。正是有著她的支援,丈夫在校工作得非常出色,丈夫經常對她說:軍工章有你的一半。有人說:天下的婆媳關係最難處,是一對天生的矛盾無法解決。但她的言行,對此做出了最好的回答。她對待婆婆比對自己的媽媽還要親,家務活總是搶著去幹,只要有時間就搶著把婆婆的衣服洗乾淨。只要婆婆有哪裡不舒服,都是她用電瓶車,帶著到醫院去,樓上樓下,忙個不停。到家後,該婆婆吃藥了,都是她倒好開水,拿給婆婆,結婚幾年來從沒跟公公、婆婆吵過嘴,紅過臉。小孩今年也上幼兒園了,考慮到婆婆上下樓梯不方便,兒子每天的接送都是她一人,到家還得陪孩子,哄孩子,但看到天真可愛的兒子一天天懂事,她說自己雖然辛苦了點,但也覺得生活得有滋有味。
多年來,她們夫妻和睦,對老人孝順,她們全家人相處融洽,互相幫助,其樂融融。
二、節儉持家,樂善好施
生活中,她崇尚節約,反對浪費,全家人能夠省吃儉用,勤儉持家。兒子吃剩的都是她吃,從不肯倒掉,但對外,他們全家非常善良熱心,極具同情心。丈夫做班主任,對班上那些家庭有困難的學生,她經常把暫時穿不上的衣服帶給他們,而且還經常叫丈夫把那些學生帶回家改善改善伙食,讓他們感到家的溫暖,這當中,畢業之後都不忘經常回來看看自己的師孃,用他們的話說:鄒老師對我們太好了,我們不能忘本。
三、鄰里相幫,發揚風尚
該戶與鄰居相處十分融洽,幾年來,他們搬過兩次家,但不管到哪兒,從沒有與任何一家鄰居吵過架,其家人待人真誠、熱情。用他們自己的話說:鄰居好,賽金寶。 只有家庭和諧,社會才能和諧。她的家庭確實是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有關幸福家庭事蹟材料7
一、互尊互愛
尊敬老人,工作上、生活上、學習上有什麼喜事陸亞紅總向老人及時彙報。家庭有什麼大事一家人也總是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商量解決。馬汝梅夫婦倆身體都不好,都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兩人相互關心。馬駿夫婦相互勉勵、努力工作,爭創佳績。
二、將愛落到實處
今年三月份,九十二歲的老奶奶中風了,頭腦神智不清,一側大腿股骨壞死,整天整夜不停地要上廁所、要人抓癢,鬧得家人吃睡不得安寧,馬老從不發火,總是耐心幫老人洗澡、換衣、抓癢、餵飯,儘可能滿足她的願望。為了幫老人消除寂寞,馬老還到街上幫老人買了搖鼓、塑膠鴨子等玩具。
老夫妻倆雖然身體不好,但很能體帖兒子、媳婦工作的艱辛,毫無怨言地包攬了全部家務。每天老人做好可口的飯菜等著一家人,泡著熱騰騰的牛奶等著孫子的回家。 陸亞紅一旦有機會外出總會幫老人買一些紀念品、衣物、生活用品或他們喜歡吃的東西,還幫老人買了深海魚油、血壓計、跑步機等保健用品。還經常帶老人外出買衣服。 老人過生日,陸亞紅再忙也要買上一個蛋糕和親自煮上一桌豐盛的飯菜。如果是逢九的生日,還會精心準備一桌豐盛的佳餚,請上老人的雙親和至親,親自下廚,親自祝福,還要備上豐厚的禮物。
每年學校組織老人外出旅遊,陸亞紅積極鼓勵老人外出散散心,還主動為他們交錢。 前年,馬駿調至搬經工作,陸亞紅每天和上高二的兒子一起來校上班,她婆婆幾次深夜心臟病發作,儘管她累得疲憊不堪,她還是用摩托車將婆婆送到醫院看病輸水。
三、做好表率
馬汝梅老師雖退休,仍能幫助社會處理好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老夫妻倆能在雙方的兄弟姐妹前做好表率,伺候好雙方老人。雙方親戚對馬駿、陸亞紅評價也很好。社會、鄰里對一家人評價都很好。
四、爭創佳績
馬良旭,今年剛考上清華大學,目前在大學發展態勢很好,黨史知識競賽全系第一名,期中考試線性代數、微積分、空間解幾等三門功課均取得滿分的佳績,他還積極參加學校各種活動,表現突出。陸亞紅,連任幾屆高三畢業班的班主任工作,教兩個班的語文,所帶畢業班在高考中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工作之餘,還發表了二十多篇論文,還有二十多篇論文榮獲全國、省、市級獎。馬駿這幾年在學校的總務、政教等方面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有關幸福家庭事蹟材料8
我叫xx,今年33歲,現做個體運輸生意,xx鎮xx村一組人。我們全家有父親及妻女共4口人。幾年來,我能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帶頭執行計劃生育,遵守家庭美德,誠實守信,幹事創業,受到鄰里及社會的一致好評。
在我的記憶中,我一直堅信一個溫暖幸福的家庭,能給人以不斷奮發向上的動力。記得我在13歲的時候,我母親因病去世,是父親一人承擔起了照顧我們全家的重任,他不僅要照顧年邁的奶奶,還要負責我們兄妹(我是兄妹兩人)讀書上學,教育我們立志成人成才,奉獻社會,因此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深深的懂得幸福家庭的涵義,雖然每個人對幸福家庭的定義各不相同,要求也有高有低,但我一直認為:只要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有樸實、寬容的情懷、有愛心熱心奉獻的精神,才能建立起自己真正的幸福家庭。
孝敬父母,家庭和睦。俗話說,百善孝為先。而孝敬,互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小時候是父親一人承擔起了家庭重任,父親言傳身教也深深的感染著我們。因此,我們兄妹在小時候就很聽話,懂事,我們成年後,更是懂得孝順。我因從事運輸長年在外,但我不管什麼時候,都不忘給父親報一聲平安,問寒問曖,回家不忘儘儘孝心,做做家務。我妻子也是一個懂得事理的女人,視我的父親為生父,視鄰里為親人,盡孝盡責,從做飯、洗衣、打掃房間、購物添衣處處為老人著想,鄰里關係也處得非常融洽。特別是我的女兒出世後,父親更是整天笑得合不攏嘴,每天精心呵護。如今上學後,還要負責來回接送,分擔我們的工作壓力,我父親還在裡村擔任副職幹部,工作也比較繁忙。但他能在做好村裡工作的同時,儘量去幫助鄉親們解決他的家庭生活的一些困難,鄰里們都說,一個好的父親帶好一雙好兒女。
執行政策,少生優生。我於XX年5月結婚,婚後第二年,我的家就多了個活潑可愛的女兒,女兒誕生給我們的家庭增添了許多歡笑和快樂,一家人在一起總是其樂融融,父親更是愛不釋手,我們夫妻也深深的感覺到了古訓中的一句話:當家曉得柴米貴,養兒方知報娘恩。就這樣,一家人歡歡喜喜地生活幾年後,農村養兒防老,傳宗接代封建舊傳統思想就從鄰里間傳到我的耳裡,父親也勸我們再生一個孩子。並且說,我們家按照政策可以批准再生育一孩。妻子也曾經有過再生一孩的念頭,但我想現在社會保障這麼好,生男生女都能防老,多子不一定多福,孩子多了,負擔也重。只要把我的女兒教育好,成長成才,我們會更幸福的,於是我做父親和妻子的工作,講清楚少生優生的好處,講清楚父親把我們兄妹帶大的艱辛,講清楚我們現在家庭的幸福感,終於使父親和妻子也同意了我的想法。後來,鎮村兩級計生幹部又熱心的幫我們辦好了再生一孩的手續,但我始終都沒有再生,就連鄰里都說,文剛這孩子真的懂事。
幹事創業,樂於奉獻。過去,由於我們兄妹是屬於單親家庭,上有年邁的奶奶(爺爺去世早),下有我們兄妹要讀書上學,家庭生活並不富裕,日子也過去時緊巴巴的。初中畢業後,我和莊裡的幾個年輕人一樣走上打工之路,出去闖生活,苦錢養家,但打工掙點辛苦錢並沒有改變現有的家庭生活,而且妹妹又要上學讀書。於是我和父親商議,自己創業,經過一段時間瞭解,我們家鄉道路便利,村裡企業多,於是我我東拼西湊,買了兩臺大貨車跑運輸,雖然也辛苦點,但比打工要好的多,經過幾年打拼,也有了點積蓄,於是我也買了兩輛小型車,路客運及短程運輸,現在我家的錢袋子也淅淅的鼓了起來,妹妹大學畢業也早已參加了工作,我們也裝修了房屋添置了家電裝置用品,買了轎車,過了上無憂的家庭生活,孩子也送到市區好的小學,接受良好的教育。家庭幸福富裕後,我們不忘鄉親們的關懷和鼓勵,幾年來,我們家也經常幫助一些家庭困難戶,資助一些還在貧困線上的學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動,受到社會和鄰里的一致稱道。
互敬互愛,尊老愛幼。勤勞致富,為我們營造了一個溫暖幸福的家庭,誠實守信、鄰里融洽、文明守法、樂於奉獻又為我們改變了社會性認可的人生價值觀。我們要感謝黨的政策,社會的幫助,鄰里的支援。感謝我的前輩培養教育,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我要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家庭生活,真正做好一個誠實守信的文明戶,勤勞致富幸福家!
有關幸福家庭事蹟材料9
在三口鎮汪家橋村,有這樣普普通通的一家人,他們是大千世界裡最平凡、最普通不過的一戶人家,但就是這樣一戶平凡、普通的人家,用自己勤勞、樸實、寬容、相敬和愛護演繹著人間最真實的幸福,享受著人間最舒心的生活。
這家人戶主名叫程日有,妻子錢愛珍,如今兒子已上大學,父母身體健康,夫妻舉案齊眉,一家五口其樂融融。夫妻倆從xx年開始嘗試發展苗木生產並逐漸自己承接綠化工程,從事園林綠化行業,如今已成立東太苗木專業合作社,帶動周邊三十多戶發展苗木生產,和他們簽訂合同,包技術指導、包銷產品,解決合作戶的後顧之憂。東太合作社每天用工量在30多人,最多時達60多人每天,公司用工除了必須的技術工種外,一律在本村請,為我村解決了很多剩餘勞動力的問題。他們自覺實行計劃生育、事業成功、家庭和睦,受到親戚朋友的一致好評和稱讚,也成了當地不少人羨慕和學習的榜樣。
一、自覺實行計劃生育,倡導文明婚育新風尚。
程日有,今年43歲,和妻子錢愛珍於1991年結婚,92年生一兒子錢磊,當時正值三口鎮撤併到仙源鎮,計劃生育管理幾乎處在真空狀況,生育一個男孩後再生育的現象很多,當時也有人勸他們夫婦趁在年輕也還生育一個,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長大以後孩子好相互照應。但是他們夫婦確實對那些勸他超生以及身邊的親朋好友說:生的多不如生的好,當年人多力量大的口號已經不適應現在的發展需要,人口素質才是最重要的,子女生多了家庭的生活壓力就會變大,必然導致子女的教育跟不上去,古語有云: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只有子女的教育跟上去了,下一代才會過的更加幸福,社會才會發展的越來越好。他們夫婦主動的響應國家計劃生育政策,果斷的採取避孕措施,再也沒生育過。這一行為在村裡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成了當時的一個典範。在他們的帶動下,夫妻雙方家庭中的兄弟姐妹,沒有一人違反計劃生育。所以就連年邁的老書記提起他們都豎起大拇指連連稱讚,說他們身體力行給全村宣傳倡導少生優生、計劃生育樹立了榜樣。在他們夫婦的言傳身教下,洋田組共有18戶獨生子女戶,其中有放棄二孩生育指標的6戶,92年以後只出現過兩位一男戶再生育,如今他們的兒子已上大學,父母身體健康,夫妻舉案齊眉,一家五口其樂融融。
二、積極參與人口和計劃生育公益活動。
他們夫婦不僅自己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帶頭實行計劃生育,還積極參與鎮村兩級開展的計劃生育公益事業,夫妻倆都是村計生協會的骨幹會員,充分發揮基層會員生活在群眾中的優勢,大力宣傳《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安徽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以及身邊發生的好人好事,帶動身邊的人參與到鎮村開展的計劃生育工作中來,在群眾中威信很高,是人口計生工作的帶頭人和志願者。
三、同舟共濟、勤勞致富後積極帶領和幫助群眾發展經濟。
程日友出生在一個典型的農民家庭,小時候兄弟姐妹眾多,貧窮的家境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塑造了他堅忍不拔、不畏艱難的性格,娶妻生子後日子更艱難,辛辛苦苦一年忙到頭,勉勉強強維持溫飽。他覺得對不起妻子和年幼的兒子,不能讓兒子再和自己的童年一樣,在貧困的家庭中長大,一定要給他一個好的成長環境。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想辦法富起來。因為貧窮,他只讀到初中便輟學了,回家後養過羊、養過鴨、打過工、後來聽說殺豬賺錢,還跟師傅學過屠宰,賣過肉,但這都不是他要想要做的,他不甘心只當一名普通的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一邊勞動,一邊堅持修完了整個高中課程,並於一九九六年當選為一體村村民組長,任組長期間,工作勇於吃苦、樂於奉獻,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為洋田組的公益事業積極奔走,還積極申請加入了黨組織,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一九九四年,不甘於平凡的他背起行囊到處去學習、考察,心裡一直有一個願望要尋找到一條適合自己、適合家鄉發展的路子,這個答案終於在浙江省蕭山找到了,那裡家家戶戶發展苗木生產,有固定的銷售市場,那些客戶來自全國各地,不遠萬里到這裡來拉苗回去做綠化,立即聯想到家鄉黃山是旅遊城市,綠化、美化環境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推行政策,第二天便回家與妻子商量決定發展苗木生產,於是便承租了鄰居十畝土地加上自家的四畝田便開張了,開始只是固定地採集一些樹種進行播種進行有性繁殖,慢慢發展到進行無性繁殖培育小苗,十幾畝樹苗培育起來了,緊接著問題又出現了,由於缺乏經驗、知識面窄,對市場瞭解的太少,自家生產的苗不是市場俏銷的,賣不出去,辛苦了兩年,指望著能有所收穫,可是結果卻另他們夫妻倆失望,村裡也有不少人在背後嘲笑他們,好好的田不種水稻卻種樹苗,要樹苗山上有的是,何必在田裡種呢,那苗再過兩年就成樹了,樹能吃嗎?這時錢愛珍說話了,做事不能中途打退堂鼓,遇到困難是難免的,我們應該想辦法解決當前遇到的困難,我們的路選的沒錯,只是我們掌握的知識不夠,園林綠化是一個系統的專業,有一系列的知識需要掌握,我支援你繼續做這行,他也不服這口氣,決定一定要幹出個樣子來。
在妻子的大力支援下,他先後走過十幾個城市,到過許多家苗木綠化公司學習、取經,回家後經過市場調研,虛心地請教老師,與當地園林局取得聯絡,請他出謀劃策,聯絡銷路,終於讓自己的十幾畝苗圃盤活起來,他的腰包逐漸鼓起來了。贊同一枝獨秀不為春,滿園春色春意才濃,夫妻倆決定擴大經營,帶動左鄰右舍跟自己一起變富,曲折的經歷讓他感受到知識的力量,二零零五年程日友最終選擇森和苗木發展有限公司,在那裡進行系統地培訓、實習,並取得市政二級建造師的資質。全面掌握園林綠化業知識,XX年回家擴大了經營規模,開始跨組承租土地培養珍希樹種,逐步走向專業化生產。並嘗試自己承接綠化工程,形成產銷一條龍。到XX年3月在汪家橋村拱家嶺組承租了一百多畝土地投資近兩百萬成立了黃山東太苗木專業合作社。XX年程日友被評為市級農民創業帶頭人,多次受到上級的表彰。
四、孝敬父母、家庭和睦。
中國有古訓:百善孝為先。孝親敬友是營造信訪家庭的基石,程日友兄弟姐妹共七人,他排行老五,一九九一年與錢愛珍結婚,一九九二年四月生下兒子程磊,父母已年老體弱,無力在給他任何幫助,夫妻倆白手起家,開始共同創業的步伐,錢愛珍在家照顧年幼的兒子服侍公婆,忙完這些還要幫丈夫管理苗圃,扦插小苗、澆水、施肥等,裡裡外外一把手,給程日友營造了一個安定的大本營。公婆子女眾多,其餘的也算孝順,但對錢愛珍卻有不同的評價,逢人變誇:日有的媳婦賢惠,為人本分,與妯娌相處事事謙讓,哪家兄弟多的人家妯娌間不吵架的,我家沒那事,因為愛珍省事,度量大,能吃虧唄,對我老倆口也十分孝順,自嫁到我程家來從來沒和我們紅過一次臉,吵過一次架,把我們當親生父母一樣對待,雖然在一起過,不愁吃、不愁穿的,但平時兒媳也會給一些錢說放兜裡,出去玩的時候遇到什麼可心的東西想買就可以買了,人老了,圖個什麼,不就圖個高興嗎,她不光自己孝順,還教育兒子不能忘本,不能忘了爺爺奶奶,去年寒假,孫子回家過年逢他奶奶生日,還買了一個大蛋糕,說是他自己的錢買的,是父母給的伙食費裡節省下來的,孫子學習努力用功,話雖不多但很懂事、很孝順,我真的很高興,其實能有這樣的兒媳婦,才是我真正高興的事啊。
如今程日有夫婦家庭和睦、與鄰里相處和諧,兒子也可謂教育有方,家庭生活已經步入了小康,在汪家橋村可以算是先富起來的人。但是他們夫婦卻總是說: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黨和國家的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和改革開放,有了國家的富強才有人民的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