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精選38篇)

有關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精選3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1

  透過對新課標的研讀,讓我對新課標有了新的認識,更深入的瞭解。新課標強調體育核心素養,立足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三要素,透過課程設計、實施、評價全方位讓核心素養落地,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突出體育課程的育人功能,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突出教會勤練常賽。《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版》中基本理念明確提出:體育與健康課程依據學生的需求和興趣愛好,面向全體學生,落實“教會、勤練、常賽”要求,注重“學、練、賽”一體化。體育課堂教學中,“教會”“勤練”“常賽”是落實“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的基本要求。對於我們而言,如何“教會”,如何知道學生“學會”,採用什麼方法實現“勤練”,“常賽”。新課標,新理念模式的體育課堂需要我們深研新課標,滲透,實踐於教學課堂中。

  教會

  學生能用,會用是教師教會的重要標誌。教會即是學生從理解,掌握到能用。學生對所學習內容的理解,明白學習內容是什麼?為什麼學?作用是什麼?知其所以然,然後反覆去練習,知識能記住了,技能熟練掌握了,轉而能夠精準靈活的去運用,這才是真正意義的教會,學生能用、會用!

  勤練

  “練”是體育課堂最重要的一個部分。“練”是“學”的鞏固與提升,兩者相輔相成。把握好勤練的度至關重要,會讓“練”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勤練不僅要練得多還要練的好。質量要有保證。練的動作要標準,利於身體發展,技能掌握,強度要到位,增強體質,錘鍊意志,練的形式要多樣,利於激發興趣,享受樂趣。

  常賽

  讓比賽成為課堂常態。“賽”能夠體現綜合育人功效,透過“賽”對“練”的高層次強化,學生以賽促練,以練促學,練習成果利用比賽進行展示,學生在比賽展示過程,不僅提高了技能水平還激發了學生的榮譽感。透過比賽就可以來檢驗學生學習的效果,透過“賽”培養拼搏進取、團結協助等的體育精神,透過“賽”激發學生對運動的熱愛及濃厚的興趣,錘鍊品質。

  學是前提、練是保障、賽是強化。學、練、賽、評一體化的系統實施,有利於保障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學生在“學,練,賽”一體化課程體系下進行學習,能夠更加有效地獲得體育知識,掌握體育技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全面發展。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2

  根據課改的要求,透過近一年的實踐,教師和學生逐步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和教學方法,對新課程有了一些具體的感性認識。下面談談自己在學校一個學期課改實踐中的心得體會。

  一、更新觀念,提高認識。

  1、新的課程標準,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即體育教育從學生的發展、學生的需要出發。根據課改的指導思想,學生是知識的建構者。

  2、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體現身體、心理、社會“三維”健康觀,實現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個領域目標。

  3、教法要求創新,開放和放開,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主,採用探究教學、情景教學等、重視學生學法指導。

  4、課程是經驗。課程不僅僅是現成的教科書,而是教師為學生提供的學習機會,是師生互動產生的經驗。課程不僅僅包括了知識,而且包括了學習者佔有和獲得知識的主體活動過程,課程知識是在充滿生機的社會交往中建構生成的。

  二、實踐過程。

  1、瞭解學生。

  初一新生入學後,從介紹教師希望達到的目標入手,與學生共同制定課堂常規,然後進行教學調查,瞭解學生的興趣、愛好、體育基礎,最後確定學習目標。

  2、制定教學計劃。

  根據對學生的調查瞭解,對照體育與健康水平四的標準,確定學年、學期教學目標。例如:球類教學,根據學校的場地器材條件、學生的興趣等因素,籃球、排球教學計劃在初二第一個學期就完成基本技術教學,達到水平四的要求:基本掌握一兩項球類運動的技戰術。以後的教學以鞏固提高為主。

  3、初步確定評價方案。

  根據課改要求,考慮可操作性,初步確定的體育與健康評價方案。例如體育理論考察:學生自己命題,寫好答案,填上自評分,教師進行評分。

  三、對新課程實踐後的一點體會。

  (1)、“課堂”的觀念變了。

  1、課堂不是教師表演的舞臺,而是師生之間交往、互動的舞臺。在過去,我們常常把教師的課堂行為類比成舞臺表演藝術,把課堂當作教師表演的舞臺,認為教師只要表演到位就可以了。其實不然,表演可以是無互動、無交往的,而教學必須要藉助交往來進行。只有在真正有效的交往與互動中,學生獲取的知識才是“內化”了的,增長的能力才是“貨真價實”的,養成的情感才是“真真切切”的。從這個角度來說衡量一堂課的標準不只是在於教師的行為舉止是否大方,時間控制是否合理,而更多的在於學生交往、互動的程度、水平;交往、互動的方式與成就。

  2、課堂不是對學生進行訓練的場所,而是引導學生髮展的場所。把訓練等同於教學,把訓練當成課堂中的主要行為,是我們課堂中常有的一種現象。這種現象忽視了學生的能動性和個體差異,體育教學需要練習,但更需要興趣。獲得知識有兩種:一種是知識走向學生,一種是學生走向學生。前者是在仔細的“加工”知識的前提下,在課堂上再現知識,以單位時間傳授知識為主,後者是在仔細分析學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去探求知識,使學生最終成為知識的佔有者。

  3、課堂不只是傳授知識的場所,而更應該是探究知識的場所。讓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學習的本領,養成不斷求知的習慣,形成終身學習必備的素質,是時代的發展對學生的期盼。我們體育課改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更要注意讓學生體會體育鍛煉的價值,牢固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

  4、課堂不是教師教學行為模式化的場所,而是教師教育智慧充分展示的場所。

  (1)課堂情景是極為複雜的

  從不同的角度,課堂展示的是不同的情景,課堂總處在一種變化的狀態,要求教師必須要根據變化的情形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把學生置於出發點和核心地位,應學生而動,應情景而動,課堂才能生動,有活力。

  (2)、教學內容選擇餘地大。

  教師可以根據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教學,針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教師對教學內容和教材處理更加機動靈活,以往在小學或高中教材內容,現在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安排在初中進行教學。

  (3)、評價方法的改革:

  評價功能從注重甄別與選拔向激勵、反饋調整。新課程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要求評價採用自模評價和常模評價相結合,重視學生的點滴進步。透過實踐,學生的積極性、自主意識明顯提高。

  (4)、體育與身體健康相聯絡。

  提出身體、心理、社會三維健康觀和五個領域的目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考慮的更多、更仔細,充分利用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5)、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

  在教學實踐中,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形成特長,為學生終身體育打好基礎。課堂上重視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學習表現出積極、認真,學習效果好。

  我現在正在探究:根據學校的體育競賽,確定教學計劃和進度,讓學生學與用結合,提高興趣,進而形成學校制度,促進學生課餘體育活動的開展,使體育教學形成良性迴圈。

  (6)、課堂較多地出現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生動局面。

  現在的課堂形式多樣,經常有學生討論、評價、交流,讓大家共同提高,教師多是鼓勵性語言,學習內容寬泛,學生興趣和積極性比以前更高。

  (7)、加強引導。新課程要求學生積極參與教學中,自主言行,各抒己見,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引導。防止這種情況:教師非常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積極性,而同學間的言行傷害另一個學生的自信心。

  (8)、教師要多嘗試各種教學方法。

  在教學實踐中注意嘗試各種教學方法,或由學生提供他們喜歡的練習方法,提高教學實效,同時體育教師應由教練型向陪練型轉變。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3

  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版)》,聚焦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發展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教育的目的不是知識的堆砌,而是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學從“知識導向“向“素養導向”轉變、從“單一技術導向”向“結構化知識和技能導向”轉變。幫助學生從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獲得健康的身心、強健的體魄和全面的發展。

  整體設計,落實體育核心素養培育

  大單元教學設計就是強調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理念,以核心素養為導向,整體統籌安排單元的教學目標、內容結構、學習方式、資源體系、作業系統及評價方式。讓學生透過大單元的學習,能對某個運動專案內容有一個整體化的學習、認識與掌握。核心素養中的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在一節課或一個小單元的教學中是無法實現的,需要時間上的積澱,大單元的提出正是針對這個問題,讓學科核心素養以運動技能教學為載體,在18個課時以上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的滲透,逐步形成素養。

  興趣導向,落實“教會、勤練、常賽”理念

  體育“教會、勤練、常賽”理念是實現新時代學校體育“四位一體”目標的有效途徑。大單元教學有效地將學校“教會、勤練、常賽”理念融入教學當中。透過專項大單元的教學,“教會”學生。透過創新、趣味性的練習進行技能的鞏固和強化,讓學生在“勤練”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透過課課賽、小賽季、專項運動會等,讓學生在“常賽”中享受樂趣。透過大單元教學進行“學練賽”一體化的課程教學體系的構建,激發學生學練興趣,幫助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

  以生為本,落實核心素養深度學習

  深度學習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素養導向的學習目標的引領下,展開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與活動,將所學知識應用於不同情境的自主學習者,是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的重要方式。大單元教學可以實現深度學習,讓學生深入掌握知識技能與學練方法,並培養學生“學會如何學習”的能力。同時,大單元教學,可以推動體育教師改變“教師為中心”的體育學習方式,從而讓學生在深度學習中感受體育學科特有的價值,最終實現體育的育人價值。

  大單元教學是體育教學改革的方向。開展大單元教學有利於課標倡導的新知識觀的貫徹和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落地。新時代體育教學深度變革需要體育學科專家的引領,更需要廣大中小學體育教師落地課堂,基層體育教師要具備新的知識觀,從知識的結構化來考慮單元的建構。堅持不懈不斷嘗試、探索,用每一節課來踐行大單元教學。讓學生真正在體育課堂上“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4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提出,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的評價與考試是透過系統收集學生的課內體育學習態度與表現、課外體育鍛煉情況與成效、健康行為等資訊,依據學業質量對所反映的核心素養水平及學生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情況進行判斷和評估的活動,是不斷完善課程建設的重要環節和途徑透過多樣化的學習評價,促進學生達成課程目標,發展核心素養。下面我將從評價任務、標準、方式三個方面談談理解和感受。

  設計評價任務

  評價任務有單元前測、課堂活動表現、課時作業、單元后測等。我重點探討的課堂活動表現,這是一種表現性評價任務,也是課堂學習活動,主要作用在於預設水平、診斷反饋和自主反思改進。如果要評價學生是否達成目標的要求,那麼評價中給予學生的任務就必須能夠引出目標所要求的那些反應或行為。比如,想檢測學生能否“掌握廣播體操”,那麼評價中給予學生的任務、活動或試題就應當要求學生展示“掌握”,如跟著音樂連貫完成廣播體操。

  細化評價標準

  有了評價任務,該如何讓持續性評價落地呢?我們應該細化了評價標準。這些評價標準源自三個方面:

  1、基於評價內容/指標

  2、學科核心素養內涵

  3、能力表現

  4、已有經驗,預設學生表現水平,形成評價標準。

  這一步比較考驗教師的教學經驗。評價標準與評價任務一一對應,教師預設學生可能達到的表現水平,設定不同的層級標準。課堂學習活動就是評價任務,針對學習活動設計評價方法。評價任務可以是一個或者多個活動,要涵蓋評價內容,但不是一一對應的。也就是說,有四塊評價內容,但是可以設計三大評價任務來評價學生是否達標。此外,評價任務應嵌入教學活動中,我們傳統的做法是先教學後評價,而教學評一體化理念倡導我們將評價活動直接設計成教學活動,以評促教,以評促學。

  多元評價方式

  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際,綜合運用清單式評價、觀察評價、等級評價、展示或比賽評價、書面測評、口頭測驗、成長檔案袋等方法,充分發揮不同方法的特點和優勢,多角度評定學生的核心素養水平。比如學習過程評價中的活動表現評價,根據評價階段的不同,在單元前測階段,常用的評價方式有紙筆測查、問卷、前置性學習單等,在學習過程評價中,常用的評價方式有活動表現評價、課堂學習單、課後作業等,在單元后測階段,常見的評價方式有單元檢測、素養闖關等。我們要透過評價活動診斷和反饋學情,從而幫助學生自主反思改進。

  新課程標準下的的課堂評價是一種持續性學習評價,是指教師根據學習目標,在學習過程中或者學習結束後,透過對話、觀察、作業、評價量表、單元測試、個別化指導等方式,對學生學習目標達成情況進行分析、診斷,發揮調控學習過程、反饋與指導教學改進,以及促進學生進行反思改進的作用。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5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版)》的釋出,是今後我們基礎體育教育發展的綱領性檔案。新課標指出: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與目標,確立健身育人的目標導向,提高運動能力,形成健康行為,養成良好的體育品德。體育課從傳授知識為主到發展能力為主,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而且要更加註重知識的運用。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指導學生學會基本運動技能、體能和專項運動技能,在教學中逐漸形成“學練賽”一體化教學,在課堂中增加學生的運動量,在課程中多方面的發展學生的能力。基於學習新課標的契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與收穫。

  健身育人

  體育與健康課程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從發展學生能力的角度出發,課程是圍繞核心素養即(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體現課程性質,反映課程理念,確立課程目標。體育與健康課程不僅有健身的目的,更有育人的目標。

  在課堂教學中,首先應更新教學觀念,提高對新課標的認識,以新課標的思想為指導,應用於課堂。在健康課中提高認知,運用運動技能去發展體能,培養學生的鍛鍊習慣,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課堂中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體育品德。透過對學生運動能力的提高,健康行為的形成和體育品德的養成,達到健身育人的目標。

  全面發展

  體育與健康課程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以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為引領,重視育體與育心、體育與健康教育相融合,充分體現健身育人的本質特徵,引導學生形成健康與安全的意識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全面發展。

  在學校體育中,我們不僅要上好體育課,還要多加組織體育社團活動,落實大課間,組織競賽活動,讓學生以體育課為引,在課堂中“教會、勤練、常賽”,並且會運用到課堂之外的活動,競賽,在體育活動中滲透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使學生更加全面的發展。

  落實課堂

  新課標的修訂堅持創新導向,重視教學方式的改革。以“教會,勤練、常賽”為抓手,構建學、練、賽、評一體化教學體系。

  在日常教學中,應該要積極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採用啟發式教學、情景教學,比賽模擬教學等多種方式去豐富課堂,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獲得長足發展。例如:在董翠香教授在《基於新課標準的中小學體育教學設計》培訓中的一個教學案例,圍繞一個主題,將運動技能、體能、健康知識、跨學科知識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主題學習活動中提高綜合能力。在足球課中,模擬世界盃的比賽過程,設計課堂,課堂中就如比賽一樣,有裁判,有運動員,有啦啦隊……讓所有學生在課堂中各司其職,在模擬比賽中學會知識,提高能力,培育健康的行為以及培養良好的體育品德。

  新課標帶來了新變化,我們將在新課標的引領下,明確體育課程健身育人的本質特徵,以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為抓手,落實課堂教學,發展學生的能力,將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6

  剛剛過去的暑期,對體育老師來說是一個收穫頗豐的暑期,這個暑期,教研員給我們進行暑期培訓,培訓主題鮮明,教師專業成長及有效課堂教學,給予了我們強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論引領,一個個教學資源例項、一個個有效教學的內涵,使我們在感悟中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

  首先,老師對課程改革做了回顧,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主要特點進行了闡述。面對社會的發展,我們體育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必須遵循體育教學的規律,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然後,對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教學內容的構建以及編寫依據、體育教學方法與體育教學行為的區別、評價體系的變化等方面做了詳細的講解。

  其次,重點講解了當前體育教學方法改革的問題分析和當前體育教學方法帶來的利與弊等。重點講解了體育教學方法的運用,並結合教學實際,在新課改下的體育課教學方法,學生學法。怎樣評課等,教師素質的提高和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等內容。對我今後的學習有了更大的幫助。

  再次,講解了關於體育課的教學反思的寫法,並要求教師們動手寫一寫,舉例說明了課改的關鍵是什麼,教師角色轉變和要提高自身的素質,重點講解了,怎樣提高體育教師的教科研水平,在科研研究方面還存在著很多不足,如本質的東西,論文的抄襲性,要有自已的獨立風格,性格,和實效性。

  透過學習重新認識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的深刻內涵,透過老師的舉例,對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的方法與組織,有了重新的認識和理解。在看、聽、討論中,使過去的體育課非常的單一,課堂上教師就是全權代表,教什麼,學什麼,學生沒有主動權,學生與教師之間是很被動的。我們和老師一起學習和研討,我們深刻認識到,只有我們體育教師的觀念轉變,把適應新的課程方法和理念應用到我們的教學中,才能使我們的學生在體育課堂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達到我們追求的讓學生在樂中求學,在學中取樂。

  學習的時間是短暫的,雖然身體很累,但留給我的收穫卻是無窮的,頭腦是充實。透過學習,我收穫了很多平時很難了解到的經驗和教學方法,透過學習讓我更深的認識了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與體育課的樂趣,也對教好新教材充滿信心。

  我於20XX年11月2日至11月3日,參加了區教育局組織的中小學體育教師培訓。在這2天的學習培訓中我聆聽了教育局領導和在教學一線的體育教師的精彩講座,給我以深刻的啟發與思考。聽完這些講座不僅讓我瞭解了前沿教育教學改革的動態,而且也理解了一些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和實際操作方法。

  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以增進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課程。新課程標準貫徹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與性格培養,把學生的健康意識、交往合作意識作為重點,對於同一教學目標、教材內容,採用新穎獨特的教法,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使一些單調枯燥的教材內容,透過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快樂、愉快、和諧的情感與氣氛,充分照顧到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滿足學生的需要,既讓學生喜歡學、樂於學,又讓他們知道學習的目的和意義,自覺主動地發展體育能力和性格,增強體力和智力,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確保人人皆有所獲,充分享受體育的樂趣。快樂體育簡而言之就是愚教於樂,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著重圍繞《新課程標準》進行改革,走進學生心靈,尊重學生的選擇。我們的教學目標應定位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上,應該讓學生喜歡並且會進行體育鍛煉,傳統的體育教學,教師關注的是教學計劃、內容是否完成,忽視學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體驗,出現了喜歡體育但卻不喜歡上體育課的怪現象,體育新課標的實施,使廣大體育教師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突出以學生為本,所有的教學內容須為教學目標服務,教師要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重新選擇,建構教材來教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這才是增進健康的第一步。

  在新課程改革實施中,我深切地體會到,體育教師不再是消極地扮演教材執行者的角色,而是一個新課程的設計者;體育教師不應是一個只懂得教人如何運動的教練員,更應該是一個具備現代觀念和教育素養,知道如何進行課程建設以及如何運用體育教學方法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專業人員。新課標的實施,改變了以往的那種師道尊嚴,新穎的師生關係正在形成。我在實踐教學中,讓學生自信地想,大膽地說,給他們一片自由的天空,經常進行師生互動,透過讓學生做小老師,喊口令,做示範,教師可以到學生中間,充當他們的一員,學生的主體地位正在凸現,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在教學方法上我們應採用符合學生身心特點,學生能接受具有有效激發,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方法。勇於突破以往教法的框框。如我在做準備活動時,輪流選擇一學生帶隊,並組織全班做好帶隊同學自編的徒手操,讓全班同學一起喊口令,既整齊,又使學生易於集中注意力,為學好下一環節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激發學生興趣上可採用“興趣導練法”“競賽法”“自主練習法”“啟發法”等,使學生愛上學習專案;在教學形式上應採用簡化的寬鬆的、民主的教學組織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中進行學習,如在學習廣播操時,我在教完兩遍後,給5分鐘的自由時間,讓同學討論,互相學習,並學會本節,然後再進行統一練習,這種形式讓同學記憶較深刻,學會快且不易忘記,在進行遊戲競賽時,充許學生進行大聲加油,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

  總之,透過這此培訓學習,使我認識到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以新的角色和學生相處,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把選擇權讓給學生,授於魚不如授於漁,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運用新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主動求知的慾望,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設想,促進學生自主性和獨立性,突出學生的性格,培養學生具備現代的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教育的主體和獲得知識的主動者,讓我們走進學生的心靈,讓課堂追求一份詩意,讓孩子們享受到體育的快樂!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7

  體育教學是落實課改的主渠道,課改理念應主要在教學中得以體現。但在最近組織的評優課上,出現的問題很多,教師學習理解新課程標準存在偏差,不得不引人思考。

  一、教學要注重實效

  在課堂上,有的教師為了便於控制學生,有大場地不用,而是在很小的場地上或在籃球場上上課,學生活動空間受限,活動量達不到要求。再看教師的教學內容安排,也只是圍繞學生“玩得興趣”做文章,課堂場面看似熱鬧,卻忽視了對學生的全面鍛鍊。一節快速跑課只在十幾米的場地上安排學生跑4次,遊戲安排也是沒有什麼鍛鍊價值的拼圖“2008”,其結果是把課的運動負荷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課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體育的根本特徵是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健康第一”應該首先保證學生體能的增強,沒有一定的“運動負荷”做保證,就不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健康,單一的教學內容設計同樣會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體育課應該注重教學效果,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教學評價要全面

  有位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投準練習,由於投擲物太輕,投中的學生很少,教師在評價時只鼓勵投中的學生,而沒有投中的學生則出現了消極練習的現象。其實投準只不過是一種練習手段,發展學生投擲能力才是目的,只要學生參與了,教師都應當給予恰當的評價。

  教師應當把握好評價時機和評價的角度。在體操練習中,有位學生在給同伴保護幫助的時候漫不經心,發生了學生摔倒受傷的事故。教師本應該抓住這一時機對學生進行加強責任心的教育,而他卻對學生進行了勇敢精神的教育。體育課上,安全重於泰山,如果出現上述現象,教師就應當首先從安全的角度去考慮評價的問題。課堂上,教師必須應用豐富的教學語言,抓住時機,適時、適度對學生進行滲透教育,如團結合作、不怕困難、公平競爭、尊重他人、增強責任感等,這些教育隨時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會對培養學生奮發向上的精神、形成開朗樂觀的生活態度產生積極的影響。可以說只有技能學習,沒有思想教育就是不合格的體育課。

  有的教師沒有把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落實在課堂,評價還是教師一人的事情。儘管教師很累,但效果不好,缺乏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很難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中,有的教師讓學生滾動4次,有的讓學生創造過障礙方法,有的讓學生創造玩的方法等。但練習之後要看學生練習是否達到目標,教師應該及時進行針對性評價,同時還要組織學生進行相互的評價。這樣每個學生的練習情況都可以在別人那裡得出結論,才能讓學生產生成就感和知道自己的不足。

  三、自主要有目標,要體現成功感

  有的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了自主空間。例如,讓學生利用小墊子討論滾動方法,讓學生實踐把紙片放在胸前活動中怎樣才能不掉下來,等等。但學生不知道這些活動的目標是什麼,不知道達到什麼要求才算成功。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有目標設計:創造了3種滾動方法、跑了4次紙片不掉下來才算成功。然後讓學生根據設定的目標討論、探究、實踐。有了目標,教師的教學評價也就有了依據,評價就會科學合理、具體生動。如果只提供自主空間,沒有目標要求,沒有相應的評價,那麼這種自主只是一種放任。

  四、注重挖掘教材內涵,激發學生運動興趣

  教師一隻哨子通領課堂,對學生“統”的過死,教師雖然很賣力,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和模仿,沒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效果顯然不理想。有位教師在武術課上用枯燥的訓練方法替代了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學生學習毫無生氣,體現不出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關鍵就是沒有挖掘教材的內涵,沒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死板的教學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如果利用所學動作,讓學生兩人一組進行攻防練習,同時進行武德教育,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大大得到激發。

  五、評課反思

  (一)努力學習,加強教學研究,才能提高教學水平

  教師應該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注意汲取他人教學經驗和新的知識資訊,注重自身教學研究。如果不對教學過程進行經常性的反思和研究,要想提高教學水平,只能是一句空話。因為教師自己對自己的課堂設計、操作和評價往往具有片面性。實踐證明,任何一堂好課,不是一個人可以完成的,而是集體智慧的結晶,當然不可否認,這裡面有個性化的東西。但是,一節課只自己說好是遠遠不夠的,而要其他人說好,包括學生說好才是真正的好課。都說新課程的課沒有一個具體的衡量標準,但是我們認為,對新課程目標完成了多少,對新理念體現了多少,學生上課是否生動活潑、是否積極參與、是否有一個好的課堂氣氛、是否能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應該是顯而易見的評定標準。而達到這一標準要求,只憑自己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況且自己是否真正地努力過還要打上一個問號)。這就出現了以下一些問題:我們對課堂教學付出了多少?我們對待這個問題的態度是什麼?我們對新課標研究得有多深?對於運動訓練,有人說,平日訓練的水平就是比賽的水平。對於新課程我們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說,平日研究多少,上課就能體現多少。這就要求教師在加強自我研究的基礎上,要多加強橫向聯絡。同伴之間、校際之間的互相看課、評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強縱向聯絡,求得同行專家或專業人員的指導也是必不可缺少的一環。此外,還要加強理論方面的學習研究。“課程標準”是課改指南,《中國學校體育》《體育教學》《課程·教材·教法》《中小學教材教學》《試教通訊》等刊物對我們有很大的指導作用,關鍵在於努力學習和理解。

  (二)注重教學環節,提高綜合素質

  在課上,如果能處理好細小環節,針對一件很小的事情進行教育滲透,對教師來講可能沒什麼,但對學生來說就不一樣了。例如,平時課上經常有以下現象:自覺地去幫助別人、主動幫助教師安排器械、練習的積極性很高、不小心從器械上掉下來或不小心摔倒了、不按規則要求進行遊戲、對小組長指揮不服從、自我展示時向後退、怕苦怕累,等等。這些現象的出現是動態的,如果教師不聞不問,那就會一晃而過,久而久之,學生會意識到:原來體育課是這麼上法,我表現得好(積極)或不好(消極)老師看不到,不公平的事情老師也不管。這時,學生的惰性就會抑制其積極性。其結果是符合學生口味的練習就去做,不符合口味的就去應付。要知道,體育課不只是完成技能目標的問題,還有其他維度目標需要完成。所以說,上課的每一個環節和細節,都要去觀察,去考慮,去處理。在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同時,也要看到他們不成熟的一面。在發揮教師主導性的同時,更要考慮教師自身對課的設計是否周全,教師所扮演的角色是否符合新課程的多目標要求。集中精力每週研究一節課,或者每兩週研究一節課,積累起來就是一筆豐厚的財富。研究要從一個點上去搞突破,這個點就是一個班或一個現象。可以想象,如果教師在課堂上沒有激情,那學生更不會有什麼激情可言。所以說,在課上教師要善於“煽情”,用優美規範的動作,用富有鼓勵性的語言,吸引學生積極練習,這也是體育教師必備的基本功。

  (三)課堂教學要注意教材內涵的開發

  課堂教學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但不要一味幼兒化,不要一味迎合學生。學生是主體,但他們是不成熟的主體。我們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的身心得到鍛鍊和發展。對學生興趣的激發,不只是對教材的選擇上,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對教材本身的興趣挖掘。這是比較難的一項工程,只有想辦法挖掘才能挖出來。此外,教學場地器械的多樣化也是激發學生練習興趣的辦法之一。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8

  新的體育課標頒佈以來,我還沒有仔細的研讀過,利用暑假的時間,我粗略的閱讀了一下。新課標已逐漸改變傳統體育教學中的教師的灌輸式、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方式,並向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發展,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廣泛採用了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新型學習方式,有利於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堅持鍛鍊的意識和習慣,增強學生學習效果,透過學生的探索活動,獲得運動知識和技能。

  我覺得新課表更突出了,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視。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教學質量的好壞與學生主體精神發揮的程度有直接關係。《體育課程標準》關注的核心是滿足學生的需要和重視學生情感體驗,促進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信任的成長,始終把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防在中心地位。在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特別強調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體現。因此,評價體育教學課時,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主體精神發揮的程度是非常重要的標準之一。一是學生體育教學活動中是否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活動的內容和方法是否經過自身的肯定和選擇。簡單的觀察方法是看學生體育活動中熱情的程度。應該說,學生如是積極投入體育教學活動,那麼該課便發揮了學生的能動性。其次是看體育教學活動中學生自主意識的表現,主要反應在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把握情況,以及學生自主學習的行為和質量,學習的情感狀態和心理投入程度。如果學生對學習內容把握準確,以自己的自主學習為主,動機明確,活動興趣高,且有愉快的心理體驗,說明教師在該課堂中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應該說明的是,學生主體精神的發揮,是教師施以誘因條件的結果,而學生主體精神發揮的程度如何,關鍵看教師藝術性運用誘因方法的能力。

  體育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是教師教育教學理念的具體體現。

  新的課標帶給我們新的體育課程標準教育理論思想,為如何評價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提供了新的指南。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9

  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所有學生應具有的最關鍵、最必要的共同素養,是知識、能力和態度等的綜合表現。

  體育學習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科學協助下,將書本上的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認知結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意無意地把抽象、推理等體育素養滲透到教學中來,潛移默化,提升學生的能力,激發學習體育的興趣。

  一、在教學中滲透體育思想和方法。

  體育思想是對體育和它的物件、體育概念,命題和體育方法的本質的認識。體育方法是解決體育問題的方法和策略。體育教學要在重視傳授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體會體育方法、感悟體育思想,這樣才能使學生學會用體育思維、體育手段和體育方法去分析和解決體育中的具體問題以及其他的一些現實問題,這是體育教學要追求的境界,也是體育教學的本質要求。體育思想和體育方法是體育知識在更高層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蘊含在體育知識發生、發展和應用的過程中。體育思想方法的教學要由表及裡,循序漸進。要在知識發生過程中滲透體育思想,要在問題的探索和解決過程中揭示體育思想,使學生從中掌握關於體育思想方法的知識,並把這些知識應用在後續的學習中,科學地獲取體育知識。知識的記憶是暫時的,思想方法的掌握是長遠的。知識使學生受益一時,而思想和方法使學生受益一世。

  二、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思維作為一種能力和品質,作為人的智力的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建立“發現式學習”的教學新模式,營造學生思維的平臺。思維的發展,需要土壤,需要平臺。好的教學策略是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進一步釋放學生的思維潛能、進一步保護學生的思維火花。凡是學生能透過自己努力學到的知識,絕不授予學生,凡是學生經過思考能解決的問題,就放手讓學生去思考,把“教-學”活動中的自由還給學生。把學生當成主體,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既給了學生思維的自由,也給了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壓力,從而迫使學生去思考。

  三、引導學生用體育的眼光看待事物。

  身邊的事物體育問題很多,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把生活中的問題抽象為體育問題,進一步揭示具體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聯絡,既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又有助於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在體育教學中注重保護和培養學生的直覺意識,講一些體育的發展史,多參加體育社會實踐等,都能使學生的體育素養得到一定的提高。體育素養歸根到底是一種文化素養,體育教育也就是一種文化素質的教育,它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們教師貴在重視和堅持。要透過學習使學生感受到,體育不僅僅是一系列抽象的知識,更多的則是一種方法,一種文化,一種思想,甚至於一種精神和態度,從而讓學生滿懷樂趣和憧憬地去學習它。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10

  2022年4月,教育部新版《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終於釋出。這次新版課標更加強調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與運動技能的習得兩個部分。

  我們合肥市曙光小學桐城路校區體育組在組長的帶領下共同研讀了新課標。新課標的研讀有助於我們全體體育教師提高對新課標的認識,更好的指導我們開展體育課教學。體育組最終確定了堅持健康第一、落實“教會”“勤練”“常賽”的指導思想,這一指導思想也來源於新課標。但如何將“教會”“勤練”“常賽”落到實處,需要每位體育教師認真思考。

  我認為“教會”“勤練”“常賽”是遞進關係,可以總結為先“教會”學生動作技術,“勤練”動作技術,最後透過“常賽”鞏固和提高動作技術。如何“教會”學生動作技術,體育教師應該及時參加培訓、開展研討活動,對新版課標有一個整體認識。積極推動體育課堂教學改革,突出單元教學,落實“教會”。抓好體育課教學和課餘體育訓練,落實“勤練”,最後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區級比賽,在比賽中檢驗訓練成果,最終落實“常賽”。

  結合在前不久開展的資訊科技能力提升2。0工程,我認為新課標還要求各位體育教師運用所學資訊科技知識開展體育課教學,體育教師雖然開展的是室外體育課教學,但是教室內的班班通,班班通上各種教學軟體要會使用。並且學會課件和微課的製作,有時候一味的講解不如讓學生透過觀看影片來進行學習和模仿來的更快捷。畢竟體育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更好的學。師生互動更多的需要一些資訊科技,這是新時期教師教育教學理念的具體體現。新的課標帶給我們新的體育課程標準教育理論思想,為如何評價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提供了新的指南。學習了新課標,還要將新課標的指導思想落到實處,接下來我將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積極落實新課標的新指導思想。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11

  復課後,學校組織我們每個教研組學習了新課程標準解讀。體育組利用教研時間,閱讀《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體育新課標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堅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從新的課程標準中我們可以提練出的關鍵點是:著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最佳化課程內容結構、設立跨學科主題活動、增強指導性、加強學段銜接。這要求我們必須轉變對體育課的認知。

  “雙減”下的體育課要凸顯體育素養的培育,不只是簡單的、模式化的練習,要和學生的生活相結合起來,學知識只是第一步,能把運用知識並養成終生體育觀,這才是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

  其次,各門課程用不少於10%的課時組織開展綜合性的跨學科主題學習,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體育課程標準中也特別將跨學科融合作為課程內容之一。如何尋找與體育教學的融合點?我想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我們可以從生活中切入,如地震、溺水等自然災害中的安全教育,我們可以利用PPT、影片、圖片等進行安全教育教學。在學習瞭解生活常識時,學會自救和他救。

  第二,也可以從場景中切入。我們在體育教學設計時,採用情景教學。在開始部分,由王二小送信的故事匯入,本節課內容可以為障礙接力或者快速跑。

  第三,還可以從節慶中切入,如冬奧會、民族傳統體育。在疫情期間,我們做到停課不停學,將民間體育健身專案與體育居家鍛鍊相結合,使兒童在快樂的遊戲之中潛移默化地認同民族體育文化,並傳承和發揚。

  新課標還對幼小銜接、學生個體差異、提升女生體育課興趣與參與度等問題提出瞭解決辦法。在“新課標”的指導下,作為體育教師的我們必須在實踐中學習,不斷研究、反思,讓學生在體育課中得到更好的發展,為學生創造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課堂。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12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並將於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正式施行。從2011走向2022,從31頁增加至141頁。10年的光景,匯聚名師的思想結晶,迭代更新了原有的課程標準,以更加明確的導向指引、更加具體的文字描述、更加新穎的理念為廣大教師群體提供課程設定的依據。

  對症下藥,高效學習

  教師在制定學習目標和選編教學內容時,既要關注學生體能發展與運動技能學練的外在表現和效果,也要關注學生在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態度和價值觀。對應不同水平的學生應基於核心素養制訂明確的學習目標,之後再對應學生的特點選編教學內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使學生的學習更加高效。

  迭代課堂,主動學練

  如何將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實現從“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的真正轉變?如何將傳授知識與技能轉變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如何促進學生自主形成積極的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和學習行為?我想回答了這三個問題,應該就能促使學生主動學練。

  設計完整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具有目標引領,提起學生興趣;創設多種複雜的運動情境,使學生融入其中,加強學生興趣;採用多樣化的方式,使學生能積極思考;科學設定運動負荷,在合理的範圍內使學生得到鍛鍊;運用資訊化教育手段和方法,真正契合時代,使學生能打破學習的壁壘,拓展體育視野。以此迭代的新課堂,令學生主動的學練起來。

  內外結合,習慣養成

  新課標指出:落實“教會、勤練、常賽”“學生每天校內鍛鍊1小時、校外鍛鍊1小時”的要求,加強課內教學與課外體育活動的有機結合,以及學校、家庭和社群體育的多元聯動。”這一指出,我們就應聯合“家、校、社”積極開展合作,共同促進學生的體育學習。體現新階段的教學,不再製約於校園,更應多開發周邊近鄰資源,以多方力量推動每一位孩子在體育學習中的真正提高。

  面對嶄新的課程標準,我們需要更加細緻的學習。同時也要將新課標的理念活用至我們自身的課堂,以迭代的方式,最佳化我們原有的體育教學形式,豐富學生的思想及學練方式。使學生更加願意進行體育學習,逐步發展至主動參與體育鍛煉,最終走向終身體育,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13

  2022版課標明確提出:“體育與健康課程依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愛好,面向全體學生,落實‘教會、勤練、常賽’要求,注重‘學、練、賽’一體化教學…”這種提法明確告訴我們,要引導學生養成運動習慣,努力組織好“教會、勤練、常賽”,落實好學生每天“校內鍛鍊1小時、校外鍛鍊1小時”的要求,以此來增強學生體質,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教會是基礎、會用是關鍵

  “教會”是指教師依據課程標準,結合學校實際情況,設計行之有效的教學活動,學生透過積極的課內外學練,掌握“體育與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和專項運動技能”,且能在特定的環境中快速、準確地做出反應,運用所學的知識、技戰術,在行動中表現出良好的學科素養。例如:一年級的學生學習籃球運球,能夠知道手張開拍球、上下肢動作比較協調連貫,能夠連續拍球30個以上不掉球就算基本“教會”了。

  興趣為先導、練習不可少

  體育課是“勤練”的主陣地,要最佳化教學設計,做到二個“提高”。

  一是增加學生的學練時間。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練時間的重要性,要多法並舉地為學生贏得足夠的課堂學練時間。

  二是提高學生的學練積極性。教師要綜合各種教學要素,有效設計教學,確保課堂具有吸引力,寓練於樂。

  當然體育運動許多動作技術的複雜性,註定了學練的長期性。僅僅靠校內的時間進行學練是遠遠不夠的,校外的“勤練”也是必不可少的,是“勤練”的重要補充。

  全員齊參與、比賽促提升

  競爭性是人類的天性,每個人都希望在競爭中取得勝利。比賽既可以促進學生積極參加學練,以賽促練、以賽代練,加快“教會”的程序。同時也可以為學生提供交流的平臺,檢驗學生的學練效果。例如:在跳繩學習後,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跳繩比賽,“看誰一次跳的次數多,看誰一分鐘跳的次數多”激發學生的趣味性,體驗運動的樂趣。

  以“教會、勤練、常賽”為抓手,不再僅僅盯著某個單一技術的教學,更加註重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整體實施,透過課內外、校內外一體化開展學、練、賽活動,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熱愛體育,促進體育教育高質量發展。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14

  教育部於2022年4月釋出了《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簡稱《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了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核心素養。核心素養的提出,是踐行“健康第一”指導思想、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內在需求。

  在發揮體育與健康課程以體育人與育心的獨特功能,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方面體現出價值,我將從立德樹人、實踐性、多樣化教學這三個方向淺談與感受。

  以“立德樹人”為引領

  凸顯育人功能

  《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課程理念中明確了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調重視育體與育心、體育與健康教育相融合,充分體現健身育人本質特徵。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中落實核心素養的培養,堅持以“立德樹人”為引領,以核心素養為媒介,使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各個環節始終能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從而凸顯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育人功能,在堅持以“立德樹人”為引領的過程中,牢牢把握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育人方向。

  以實踐性為原則

  提高身體素質

  課標中提出:“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為主要學習內容,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和增進學生身心健康為主要目的”。在平時課堂中透過“教會、勤練、常賽”落實核心素養培養,堅持實踐性原則,提高學生身體技能和身體素質水平,讓學生積極踴躍參與運動,養成終身體育鍛煉意識。

  堅持多樣化教學方式

  在教學中要將教師指導與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有機結合。改變教師示範講解、學生模仿練習的單一教學方式以及集體操練的教學組織形式;將教師的示範講解與師生互動相結合,將集體操練與分組合作學練、個人學練相結合,實現“教師中心”的教學方式向“學生中心”的教學方式轉變,以這種方式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充分體悟、積極思考,促進以傳授知識和技能為主的教學向培養核心素養的方向轉變。

  以課標引領、教學實踐、校本研修為載體,提升自身核心素養,促進專業發展。體育教師自身核心素養的形成能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建立堅實的“底盤”,從而形成“學生-教師”雙向互動的核心素養髮展觀。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15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版)》一經發布,在學校體育業內反響強烈。作為一線體育教師,認真研讀新課標是當下我們迫切要做的事。《課準(2022版)》較之以往的課程標準有了較明顯的變化,強化了課程的育人導向,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增強了指導性,加強了學段銜接。緊扣核心素養確立課程目標,明確了以發展學生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為出發點。在我看來,這是體育課從體育到真正的體育與健康質的飛躍。此外,新課標還增設了跨學科主題學習模組,解決了各科各自為戰、分離割裂、學而無用的問題,有助於實現體育與德育、智育、美育、勞動教育以及國防教育有機融合,多措並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特別是在落實“教會、勤練、常賽”這一理念,指導師生以賽促練、以賽促學,學、練、賽融會貫通。

  教會

  即教會學生健康知識、基本的運動技能、專項的運動技能。基本的運動技能即人類基本的生存能力,此外,還應該掌握專項的運動技能,才能形成終身受益的運動習慣,享受運動的樂趣,才能夠參加競賽,在競賽中去健全人格,錘鍊意志。真正意義上的“教會”是要從學習運動技術,到掌握運動技能,再到形成運動能力的系統遞進,這就需要我們讓孩子不光學會並且還要會應用。

  勤練

  俗話說,“三天不練手生”,勤練不光是在學校,在課堂中,而需要更多的課外時間和家庭時間。同時“勤練”也不只是量的積累,還要注重質的保障,這就需要練習方法和動機教師必須教授到位。而“勤練”的結果指向養成習慣、掌握技能、增強體能;這也就需要我們要讓孩子明明白白勤練的目的。

  常賽

  “常賽”中的“賽”並非只是正規高水平的競賽,在課堂上,處處皆可賽,學生學習一項單項技術就可以隨學隨賽。兩人可以賽,小組可以賽,組合技能也可以賽。課外比賽可以舉辦班級賽、年級賽等,也可以組織單項籃球賽、足球賽等。“常賽”組織形式靈活,內容豐富多樣,其目的是全面育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經常參加比賽,可以培養學生勝不驕敗不餒、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等體育精神,從而促進人格更加健全,意志更加堅強。

  “教會、勤練、常賽”的提出,為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確立了新方向,為體育教師專業發展明確了新要求,認真把握其內涵,一體化推進才能更好地將其落細、落實、落全,從而更有效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16

  首先,教師無小節,處處為楷模。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我心目中的理想良師應該儀表端莊、態度溫和、言談文雅、言行一致,做到“慧於心而秀於行”的境界,從而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要做到這一點,非常難,需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儀容儀表,不斷培養自己的氣質,豐富肚中的書墨,這也是一切後話的基底。

  其次,作為優秀教師要擁有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學生的求知慾望強,可塑性強,正是受到外來影響最為突出的時候。在這個期間裡,教師需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為學生樹立一個標杆、榜樣,這樣才有利於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使學生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之材。作為教師更要樹立高尚品格、良好的形象,這樣才能使教師自身具有較強的親和力,使教師在與學生的交往中成為每個學生的知心朋友,受到學生的尊敬和愛戴。

  再次,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教育的本質要回歸到“立人”上,教師的關注點要轉變到促進人的發展上,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那麼在課堂上,當學生在觀察討論時,教師並不應該清閒地看著,而是積極地看,積極地聽,真實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思考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念是否積極正確,應該給予怎樣的引導與鼓勵。

  然後,還有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淵博的學識和較高的專業素養。教師之所以能夠“傳道授業解惑也”,主要的原因是教師繼承著前人的文化成果並擁有開拓創新的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專業素養過硬,這是一名合格教師應具備的最基本條件。只有知識淵博,術有精專的教師才可能受到學生的尊重。常聽人說,作為老師,想要教給學生一瓢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就是陶行知先生說的:“要想學生好學,先得先生好學。”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育理念的轉變,教師教學不能再是一股腦的“傾倒式、獨白式”,不能只停留在對於課本知識的學習。知識是一個四通八達的大網路,由一點可以外延到很多相關的點,教師在課本知識足夠紮實的基礎上,要做一位終身學習者,去了解更多知識,增加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在共同探討中傳道授業,這就要求教師擁有深厚的知識儲備和強大的外延能力,來隨時應對學生的發問,使課程活泛,內容豐富,效果顯著,使學生信服。

  最後,愛崗敬業、盡職盡責。作為教師要熱愛教育、熱愛學校、熱愛學生。教書育人,要學習陶行知先生的“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教育思想,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努力做到愛崗敬業,對知識問題小心求證,不誤人子弟。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17

  轉眼間,為期五天的培訓結束了。在這次培訓中有幸聆聽了各位專家的講座,讓我收穫頗豐。

  首先轉變觀念,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人們都說,給人一碗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體育教師也是如此,只有認識到了體育課的重要性,理解了體育課的實質和意義,才能不斷強化自身的綜合素質,研究學生的身心成長髮展規律,多學習和掌握與體育有關方面的知識,練就一身紮實的教學基本功。才能嫻熟地駕馭體育課堂,提高教學質量,及時地發現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透過自己的主觀努力得到有效改善,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

  透過這段的培訓,我發現了自身視野之侷限,猶如井底之蛙。我隨即想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如果孩子固守陳舊僵化的理念,那將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我們培養的學生是完整的社會人,不僅僅是接受知識,還需要我們瞭解學生成長需求,創造各種有利於學生成長的條件。培訓是我更進一步地明白了走進新課程的教師也不再是充當“傳道、授業、解惑”的單一角色,而更多扮演“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研究者”、“開發者”、“協作者”、“參與者”、“學習者”等多元角色。為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以適應新課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學活動,我們教師應自覺成為教學的研究者、終生的學習者、教學實踐的反思者。透過學習,讓我茅塞頓開。我深深感覺到,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與時代同行。我們的課堂變革與學校變革,都與社會變革血脈相連。透過學習,我的思維方法與思想方法都得到了轉換。希望今後的我能夠立足課堂,跨越時空,讓我的課堂更能體現時代性和社會性。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18

  透過本學期的培訓,我對新課程改革內容有了更深的認識和了解。學校體育教育要發展,體育教師必須要有新理念、新思路,就要不斷的探索、研究與學習。作為一線體育老師,要把這次遠端培訓作為學習新課程、執行新課標和實踐新課程的切入點。

  聽著各位專家的講座,感覺每一句話都那麼貼近我們的課堂教學,而平時的教學中自己還缺乏深入思考,同時也發現對一些教學的理論知識和新名詞自己尚未了解。

  面對體育新課程,我們每一個參與者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要重新學習、改造自我,適應新課程。觀念是行動的靈魂,是實踐的先導。 談幾點學習體會,在以後的教學中,貫徹新的思想和觀念,請專家和老師批評指正:

  1、由重視知識傳授向重視學生髮展轉變,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技能同時,還要學會互促、探究,學會做人和生存。

  2、由重視教師“教”向重視學生“學”的轉變。

  3、由重視結果向重視實施過程的轉變,教師不但要使學生“學會”,而且要使學生“會學”。

  4、由權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關係轉變。

  5、由教材的接受和傳遞向教材的開發和創新轉變。

  新課改向我們老師提出了挑戰,老師就要改變觀念,由原來以教師教為主的課堂模式轉為以學生主動學的課堂模式,需要我們發揮能動性,不斷的探索、研究、學習與提高。

  在今後的教學中,選擇合適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合理運用探究、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設計有針對性地練習,努力構建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不斷加強自我反思,與其他教師之間加強合作、交流與研討。這樣才能站在一個體育教師的高度去教學生,才能與學生共同享受體育的魅力。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19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於今年4月正式由教育部發布,對推進我國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深化改革和高質量發展具有現實意義和長遠作。新課標明確在基本理念中提出,落實“教會、勤練、參賽”要求,注重“學、練、賽”一體化教學。其中,“教會”是實施勤練和開展常賽的基礎,“勤練”是掌握技能和增強體質的過程,“常賽”是運用技能和培養品德的有效手段。三者相互聯絡,相互促進,互為依存。下面將談談我個人的心得體會。

  “教會”——循序漸進,因材施教

  “教會”是指體育教師依據課程標準,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發展特點,設計行之有效的教學活動,循序漸進,因材施教。學生透過積極的課內外學練,掌握體育與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和專項運動技能,且能在特定的環境中快速、準確地做出反應,運用所學的知識、技戰術,在行動中表現出良好的學科素養。每個水平段“教會”的標準不盡相同,應是一個螺旋上升的呈現,最終達到學生在日常生活或比賽場景中靈活自如的運用。

  “勤練”——質量兼併,寓練於樂

  “勤練”是指儘可能地多練、經常練,時間是前提,主動性是關鍵。體育課是“勤練”的主陣地,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練時間的重要性,要多法並舉地為學生贏得足夠的課堂學練時間。不過,“勤練”也不只是量的積累,還要注重質的保障。教師應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練積極性,綜合各種教學要素,有效設計教學,確保課堂具有吸引力,寓練於樂,樂不知疲。新課標強調採用遊戲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透過不同數量、時間、形式、場景,以及個人與小組間的各種練習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練習環境中體驗運動的樂趣,讓學生愛上體育與健康課,能夠真正瞭解體育、參與體育、享受體育。

  “常賽”——賽中檢驗,賽中成長

  “常賽”是指透過比賽對學生運動技能掌握程度和體能發展水平進行實戰性檢驗。它能展示學生的運動風采,給學生帶來榮譽感和自豪感,讓學生對體育運動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使學生從內心深處真正愛上運動。同時,競賽還是實現體育特殊育人價值的重要手段,對培養學生積極進取、遵守規則、責任擔當等良好體育品德發揮積極作用。我們可以利用體育課組織豐富多彩、靈活多樣的競賽活動,可以使學生充分體驗運動的樂趣與魅力,有助於學生學習、鞏固和運用運動技能,還能促進學生體育品德的形成和發展。

  “教會、勤練、常賽”是對體育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與當下的社會發展形勢相適應,是新時代的發展新要求,同時反映出國家對體育教育事業的重視,以及未來體育工作的重點方向和工作特徵。作為新時代的體育教師,我們更應該將“教會、勤練、常賽”一體化教學新模式落實到位。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20

  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恰當的問題能夠帶領學生找出正確答案,對學生具有引導作用。因此,在設計體育情境教學模式時,體育教師應該設定一些問題情境,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鼓勵其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去解決問題。

  落實因材施教,關注差異共受益

  體育與健康課程在高度關注對所有學生進行激勵與指導的基礎上,針對不同身體條件,運動基礎和興趣愛好的學生因材施教。高度關注對所有學生進行激勵與指導的基礎上,針對不同運動基礎、身體條件和興趣愛好的學生實施因材施教,並提出不同的學習目標,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採用多樣的教學方法與學習評價方式,促進每一位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練體驗,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更好發展。

  妙用合作學習,生生互動共進步

  合作學習是體育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形式,它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有利於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群體合作與創新意識。在合作學習中可以進行任務分配,人人有角色,人人有事做,讓學生充當小老師、小裁判,促進生生互動、生生交流,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新課標,對我們一線教師來說,是方向,也是挑戰,更是機遇。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應根據課程標準、學習目標和學習進度等方面,結合學生的運動基礎、興趣愛好等特點,合理選擇和設計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方式,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21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版)》的課程理念基於發展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科三大核心素養的育人要求。依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愛好,面向全體學生,落實“教會、勤練、常賽”要求,注重“學、練、賽”一體化教學。這一課堂教學模式,以進階式提升、單元式呈現、結構化實施為統領,使得學生在序列化的體育課堂上享受運動樂趣,增強體質健康水平,並在掌握知識技能、比賽及評價過程中收穫意志品質、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以下是我的學習心得:

  立足學情巧用手段,突破重難點促“學會”

  教師的“教會”最終體現就是讓學生“學會”,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已有認知和技能水平,精準確定教材重難點,制訂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促進學生“學會”,達成既定教學目標。如五年級的“8”字繞長繩教學設計時,注重細節,做到目標明確,步步有“招”,環環相扣。讓學生嘗試先練後學,學生在前後對比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再根據教師的講解有針對性地練習,逐步掌握重難點。根據生情進行分組,把同等水平的學生分配到一組。一是縱向自我突破;二是橫向突破他人。根據進步幅度分類獎勵,讓學生“邊練、邊學、邊悟”。

  玩趣增味合作學練,增強認同感促“勤練”

  小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點主要在於一個“玩”字,因此,體育教師可以透過增強教學內容和形式的趣味性、合理分組、合作學練,增強學生自我認同感,引導學生“勤練”。在小組合作學習情境中可以做到觀看平板電腦和展板不擁擠嘈雜,小組展示環節不拖沓。透過合作練習感受集體與團隊的力量,優生找到自豪感,後進生也會以能為團隊貢獻一份力量而增強自我認同感,從而使全體學生明白相互幫助的重要性,感受到合作進步的喜悅,提升勤練的積極性。

  明確標準以賽代練,層層遞進促“常賽”

  “常賽”要抓住課堂主陣地,無論何種階段、何種形式的“賽”,教師都要讓學生明確比賽規則和要求,當學生學會技術動作之後,教師就可以組織對應水平階段的實賽模擬,並且以賽代練,鞏固技術動作的同時促進專項體能提升。利用組內個人賽、小組展示賽、全班表演賽,層層遞進的比賽形式,不僅遵循了技能掌握規律,而且難度適宜,大部分學生經過努力都可以達到比賽要求,學生不僅感受到了花樣跳繩比賽的氛圍,而且透過比賽進一步鞏固了動力定型,同時發展了相關體能,使動作更熟練、省力、自如。

  想讓體育課程的“培養運動能力,轉化運動行為,塑造體育品德”的學科素養收到實效,需要高效體育課堂的推進。而“學、練、賽”一體化有利於推動課堂向高質量方向發展,提高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學生以“學、練、賽”的閉環模式學習,無形中掌握了一套運動方法,是日後體育學習和鍛鍊必不可少的技能。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22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自發布以來引起了大家廣泛關注,課標提出了體育課程應該要堅持“健康第一”;落實“教會、勤練、常賽”;加強課程內容整體設計;注重教學方式變革;重視綜合性學習評價;關注學生個體差異。

  正確理解和把握體育與健康課程理念,結合課程的性質和特點及發展學生核心素養、落實義務教育總體培養目標,才能分析其課程的價值取向,轉變觀念,樹立新理念,踐行新改革。我將從專案特性、大單元教學、課內外一體化三個方面談談理解與感受。

  緊抓專案特性,發展專項運動能力

  體育運動專案都有各自的特性,體育教師要抓住專案特性,深入挖掘,將其滲透融合在教學中,發展學生的專項運動技能。如球類運動的結果的不確定性,應激反應的即時性,技能操控的複雜性、戰術選擇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等。根據球類專案特性,可以培養學生球類專項能力,如快速反應能力、預判能力和決策能力等。這樣即強化對所學運動專案的深度理解,也促進學生專項運動技能的發展提升。

  倡導大單元教學,引領課程整體設計

  大單元教學是對某個運動專案或專案組合進行18課時及以上相對集中、系統和完整的教學。運用大單元教學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系統分析和整體規劃,提高教學效率,減少不必要的和重複性的課時安排。教師從大單元視角切入,進行課程整體設計,可以最佳化單元教學和課時教學,將相關知識進行聯絡與整合,實現課程多樣性、綜合性與邏輯性的有效提升。透過這樣的課程設計與實施,學生在掌握所學專案的運動技能的同時,也在加深對知識與技能完整的體驗和理解,還可以增強聯絡與運用的綜合能力。

  課內外一體化,培養良好運動習慣

  體育教學除了關注課內行為,也要將課內轉化為學生課堂外的成長行為。課內所學的內容不結束於課堂,而是課外的開始。教師在課堂中激發學生運動興趣,讓學生體驗運動的魅力,領悟體育的精神與意義。課堂中掌握了,課後學生就會將課堂所學,在課外延續練習、比賽,並形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真正的自由教育意味著對學生的整個生活發生重大的影響,他所學的東西將會影響他的行為、興趣與選擇,意味著他對過去的一切都受到審視和重新評估。我們要從專案特性入手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整體設計課程內容,關注學生課內到課外的遷移與生成,真正做到以體育人,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提升!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23

  當前,學校體育改革的重點聚焦在“教會”“勤練”和“常賽”,透過課堂教學實施“學、練、賽、評”一體化推動改革深入,帶給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這種一體化的初心和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一脈相承都指向人的發展,即超越知識與技能,聚焦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

  明確關係整體設計

  體育課堂教學一體化,應先明確“學、練、賽、評”四者關係,是認識、理解和實施的基本條件,也是重要條件。描述四者關係,從學習角度說,學是基礎,練是提高,賽是運用,評是對“學、練、賽”的反饋。課堂中,一旦將“學、練、賽”有機和結構地關聯起來,並做到啟用和解放學生,那麼就會從中獲取學生各種客觀的表現性評價資訊,繼而形成準確的評價結論。反之,學生表現不充分,既影響評價資訊獲取,又影響評價客觀性。而一旦評價做得適當且合理,則對於學生“學、練、賽”積極性和學習效果提高起到良好的作用。由此可見,“學、練、賽”和“評”是一種互動關係。從結構角度說,“學、練、賽、評”是一個整體,彼此關聯,相互作用,表現的既是一種整體關係,其中“學、練、賽”三者又是一種遞進關係。總之,在結構化教學視角下實施一體化,其目的是透過四者結構化的相互作用,在知識與技能結構的相互關聯下,共同構建起學生知識結構並提高認知結構力量。

  完善結構打通雙向傳輸

  學生學習知識與技能,不僅有輸入,而且有輸出。這樣的學習過程,才是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在結構化教學看來,輸入是基礎和前提,是知識與技能結構的輸入,輸出是將輸入的知識與技能結構編碼輸出,去演練或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的過程。知識與技能的意義表達,只有透過結構才能實現,學生才會在結構的作用下,窺到知識與技能的全貌。所以,實施一體化要高度重視知識與技能結構的完善,摒棄“碎片化”教學。

  整體教學深化課堂學習

  挖掘四者之間結構的關聯點,並透過整體教學貫通起來,讓賽因學和練而精彩,讓學和練因賽而不可或缺,並在評價的策動下,“學、練、賽”迴圈起來,這樣體育課堂將充滿活力、生命力、凝集力和挑戰力,進而透過整體學習和整體的知識與技能去涵養整體的人,聚焦學科核心素養。

  體育課堂教學實施一體化,在結構化教學策略下,還原整體學習,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沿著一體化的學習路徑,重組結構化的學習素材,強大學生認知結構,啟用知識與技能結構,循序遞進,一定會逐步實現整體教育培養整體人的目標。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24

  最近,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版)》指出:體育核心素養由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三要素組成,其將培養學生體育學科素養作為“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體育教學中如何發展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成為值得思考的問題,那麼。在體育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能動性且注重學生能力全面發展,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要想真正讓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不斷完善,我們應以學生髮展為中心,落實“教會、勤練、常賽”的教學模式,落實核心素養觀。

  1、實踐轉化,落實課堂

  傳統教學模式立足於知識、技能的系統傳授,遵循“由下至上”的學習模式,簡單概括為從分解技術動作學習到綜合運用的規律,即“分總”的過程。而新課標的學習讓我產生的改變,應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遵循每節體育課體育教師要引導學生完整地體驗一項運動,即大單元的學習。是一種“由上而下”的學習模式,過程由整體到區域性再到整體,即“總分總”的過程。可以看出其在學生能力培養方面突出了“全面”二字,新課標的引領能有效落實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2、突破常規打造新課堂

  “以學生髮展為中心”讓學生能夠享受運動樂趣,掌握與運用體能與運動技能,提高運動能力。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先創設比賽情景、熟悉比賽的基本輪廓與規則、採用技戰術解決比賽中的問題。例如籃球教學或比賽中,我們透過創設球類比賽,讓學生在競賽中將運動能力得到不斷的提升與突破,其次把球類運動競賽戰術認知作為主線,有效融入健康行為與體育品德,讓學生體育核心素養得到全面發展。

  3、學練賽結合,提升素養

  在教學中,教學的結果受教學過程的影響。對比2011版的課標,2022年版的課標對我們提出了更大的挑戰,而如何真正落實於課堂還得我們不斷去實踐與學習。我們要抓住學生運動技能形成的“視窗期”採用“學、練、賽”一體化教學,讓學生在比賽中“學與練”,在“學與練”中促進“賽”。例如在籃球傳接球的學習中,可以採取攔截傳球的方式,設計簡單的比賽環境,傳球的學生會在比賽中有意識地思考利用怎樣的傳球方式或傳給誰才能避開攔截人員等問題。整個學習過程是讓學生理解並運用實戰中,從多角度、多維度出發,不僅能反映學生的技能水平,還能有效踐行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內容。

  基於此,當下我們要緊扣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要求,從多角度、多方面落實。而作為一名一線的體育教師我們應該深入學習2022版課標的各個要求,積極探索新方向,樹立核心素養觀。從課堂實踐中改變以往的方式讓學生真正學到技能,真正懂得運用技術,讓核心素養的培育之路不斷實現。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25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堅持“健康第一”教學理念,以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為引領。落實“教會、勤練、常賽”是達成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目標的途徑。從實現體育育人價值、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角度審視,“教會”是實施“勤練”和開展“常賽”的必要前提,“勤練”是掌握技能和增強體能的重要條件,“常賽”是運用技能和培養品德的有效平臺。有效運用這三路徑,能夠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下面本人將圍繞“教會、勤練、常賽”這三個環節,談談自己的所思所想。

  “教會”——以人為本,因材施教

  “教會”其目的是要教會學生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和專項運動技能。教學要摒棄以往“滿堂灌”、“一言堂”的教學方式,要根據各水平段學生的特點和個體差異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分層教學。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運動。例如:體型偏胖、體質較為薄弱的學生學習耐久跑時產生厭跑、跑不動、走路的現象,教師可透過引導調整其呼吸節奏、控制跑步速度、適當減少距離、利用優生帶領跑、言語激勵等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練信心,激發學習驅動力。透過遊戲化、趣味化的練習方式,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享受奔跑所帶來的快樂,形成自主學習和終身鍛鍊的意識。

  “勤練”——遊戲設計,寓教於樂

  “勤練”其目的是讓學生養成鍛鍊習慣、掌握運動、增強素質。如何讓“勤練”持續有效,在體育課堂上或是課外活動中,可採用遊戲化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學練,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例如:“追逐超越”發展速度耐力;“木頭人追拍”發展靈敏、速度及反應能力;“縱跳摸高”發展爆發力和跳躍能力;“投籃比準”發展專注力和手腳的協調性等方法。透過遊戲化的“勤練”既能讓學生掌握技能,又能會讓學生更加投入學練,從而更加熱愛體育運動。

  “常賽”——鼓勵成長,賽在日常

  “常賽”不全是指各級各類的正式比賽。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可把競賽活動與體育課堂相融合。比賽的內容和形式可以新穎多變、靈活多樣,例如:兩人賽、男女賽、小組賽、班級賽、年段賽等形式開展跳繩比賽、拔河比賽、接力比賽、小籃球比賽、韻律操比賽等競賽活動。在多樣化的比賽模式下能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真正地參與到比賽中,在比賽中感悟所學技術動作的重要性、感受體育競賽的魅力。在享受比賽樂趣的同時增強體質健康。

  “教會、勤練、常賽”之間存在密不可分的關係,三者相互聯絡,相互促進,互為依存。在科學有效地“教會、勤練、常賽”體育模式下,才能在強身健體中讓生命之花怒放,才能助力學生健康發展,為建設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加油助力!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26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理念主要集中於堅持健康第一、落實“教會”“勤練”“常賽”、加強課程內容整體設計、注重教學方式變革、重視綜合性學習評價、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六個方面。發展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必須形成體育課堂課內學習的有機銜接性,而“學、聯、賽”一體化教學是重要的促成抓手與落實環節。在體育課堂中,“學、練、賽”各自獨立運作的個體組成一個緊密銜接、相互配合的教與學雙邊活動的整體,需要先學、後練、再賽,也可以是學中練、練中學、練中賽、賽中練。相比“練”,“賽”是更高階的訓練、鍛鍊,是呈現“學”與“練”的成效、促進學生能力提升的平臺。

  “學”——精準“學”

  是指學生在教師講解示範或引領下進行的體育運動技術的學習,是學生實現從無到有、從生疏到熟練、從不會到會的基本路徑,學具有教師的教學能力因素也有學生領悟能力的因素。作為體育教師,應該改變以往教什麼、怎麼教的觀念,更多關注學生怎麼學、學得怎麼樣。強調學的過程,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升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性和有效性。

  “練”——精巧“練”

  是指體育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采用多種形式有效練習方法,圍繞技能學習與體能發展,是學生對體育知識內化吸收的過程,達成運動技能目標掌握。在教學中要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始終遵循科學性、系統性、連貫性原則而進行的教學活動。

  “賽”——精妙“賽”

  是指在體育課程學習中學生進行的各種比賽,包括單人的比賽、集體合作的比賽等,是學、練的有效補充和拓展,也是檢驗體育學練效果的重要手段。我們知道在賽中要會用,能“用”的技術才是真技術,“用”才能把技術轉化為技能,“用”才能把動作技術的學練轉化為能力的提升,使學生能用、會用、善用,做到學以致用。

  “學”是“賽”的基礎,“賽”是“學”的延伸,“練”是“學”的認知過程,練”在學與賽之間發揮著橋樑作用,可以確保學生體育知識與體育技能進行良好轉化,在一體化視域下開展“學、練、賽”是一個學生體育學習的有機整體,是整個體育課程學習過程良性運轉的保證。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我們要積極推動體育課堂改革,踐行“學練賽”一體化制度,突出大單元教學,著力解決當下學生運動技能掌握不牢、各學段教學內容不街接問題。最後,我們還應該積極探索體育與其他學科有效融合路徑,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27

  新課標是《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在學校的具體實施,是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發展,激勵學生積極進行身體鍛鍊的教育手段,是學生體質健康的個體評價標準.新課標的實施將對促進和激勵學生參加體育活動,養成體育鍛煉習慣,新課標背景下倡導自主、合作、創新的學習方式,以目標統領內容,以學生為主體.新課標改變了過去以接受性學習為主、以記憶模仿為主、以書面知識為主和間接經驗為主的傳統模式,融學習於活動中,寓樂於教育中.學習中,我根據學校現狀和教學平臺,以及自己的教學水平,學生情況分析,進行了教學的重新定位.以下是這次學習新課標的學習心得.

  一、更新觀念,提高認識.

  1、新的課程標準,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即體育教育從學生的發展、學生的需要出發.根據課改的指導思想,學生是知識的建構者.

  2、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體現身體、心理、社會“三維”健康觀,實現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個領域目標.

  3、教法要求創新,開放和放開,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主,採用探究教學、情景教學等、重視學生學法指導.

  4、課程是經驗.

  課程不僅僅是現成的教科書,而是教師為學生提供的學習機會,是師生互動產生的經驗.課程不僅僅包括了知識,而且包括了學習者佔有和獲得知識的主體活動過程,課程知識是在充滿生機的社會交往中建構生成的.

  二、實踐過程

  1、瞭解學生

  新生入學後,從介紹教師希望達到的目標入手,與學生共同制定課堂常規,然後進行教學調查,瞭解學生的興趣、愛好、體育基礎,最後確定學習目標.

  2、制定教學計劃

  根據對學生的調查瞭解,對照體育與健康水平標準,確定學年、學期教學目標.例如:球類教學,根據學校的場地器材條件、學生的興趣等因素,籃球、足球教學計劃在第一個學期就完成基本技術教學,達到水平要求:基本瞭解熟悉一兩項球類運動的技戰術.以後的教學以鞏固提高為主.

  3、初步確定評價方案

  根據課改要求,考慮可操作性,初步確定的體育與健康評價方案.例如體育理論考察:學生自己命題,寫好答案,填上自評分,教師進行評分.

  三、對新課程實踐後的一點體會

  1、“課堂”的觀念變了

  (1)、課堂不是教師表演的舞臺,而是師生之間交往、互動的舞臺.在過去,我們常常把教師的課堂行為類比成舞臺表演藝術,把課堂當作教師表演的舞臺,認為教師只要表演到位就可以了。其實不然,表演可以是無互動、無交往的,而教學必須要藉助交往來進行.只有在真正有效的交往與互動中,學生獲取的知識才是“內化”了的,增長的能力才是“貨真價實”的,養成的.情感才是“真真切切”的.從這個角度來說衡量一堂課的標準不只是在於教師的行為舉止是否

  大方,時間控制是否合理,而更多的在於學生交往、互動的程度、水平;交往、互動的方式與成就.

  (2)、課堂不是對學生進行訓練的場所,而是引導學生髮展的場所.把訓練等同於教學,把訓練當成課堂中的主要行為,是我們課堂中常有的一種現象.這種現象忽視了學生的能動性和個體差異,體育教學需要練習,但更需要興趣.獲得知識有兩種:一種是知識走向學生,一種是學生走向學生.前者是在仔細的“加工”知識的前提下,在課堂上再現知識,以單位時間傳授知識為主,後者是在仔細分析學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去探求知識,使學生最終成為知識的佔有者.

  (3)、課堂不只是傳授知識的場所,而更應該是探究知識的場所.讓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學習的本領,養成不斷求知的習慣,形成終身學習必備的素質,是時代發展對學生的期盼.我們體育課改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更要注意讓學生體會體育鍛煉的價值,牢固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

  (4)、課堂不是教師教學行為模式化的場所,而是教師教育智慧充分展示的場所.課堂情景是極為複雜的,從不同的角度,課堂展示的是不同的情景,課堂總處在一種變化的狀態,要求教師必須要根據變化的情形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把學生置於出發點和核心地位,應學生而動,應情景而動,課堂才能生動,有活力.

  2、教學內容選擇餘地大.教師可以根據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教學,針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教師對教學內容和教材處理更加機動靈活,便於進行教學.

  3、評價方法的改革:評價功能從注重甄別與選拔向激勵、反饋調整.新課程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要求評價採用自模評價和常模評價相結合,重視學生的點滴進步.透過實踐,學生的積極性、自主意識明顯提高.

  4、體育與身體健康相聯絡.提出身體、心理、社會三維健康觀和五個領域的目標 ,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考慮的更多、更仔細,充分利用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5、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在教學實踐中,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形成特長,為學生終身體育打好基礎.課堂上重視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學習表現出積極、認真,學習效果好.

  6、課堂較多地出現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生動局面.現在的課堂形式多樣,經常有學生討論、評價、交流,讓大家共同提高,教師多是鼓勵性語言,學習內容寬泛,學生興趣和積極性比以前更高.

  7、加強引導.新課程要求學生積極參與教學中,自主言行,各抒己見,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引導.防止這種情況:教師非常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積極性,而同學間的言行傷害另一個學生的自信心.

  8、教師要多嘗試各種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注意嘗試各種教學方法,或由學生提供他們喜歡的練習方法,提高教學實效,同時體育教師應由教練型向陪練型轉變.

  總而言之,只有不斷學習,總結教學經驗,嚴格要求自己,提高業務素養,才能超越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體育教師.

  包含總結匯報、外語學習、人文社科、考試資料、專業文獻、文件下載、旅遊景點、經管營銷以及學習初中《體育與健康》新課標的心得體會等內容.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28

  課改向我們體育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學中要樹立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學生髮展為本“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班都有肥胖的學生、性格內向的學生、遺傳因素導致缺乏運動細胞的學生較多,在技能要求比較高的專案練習時,常受到同學嘲笑,因而這些學生雖喜歡上體育課但又怕遭到同學的嘲笑,久而久之,便疏遠了體育活動,成了體育課上受冷落的旁觀者,特別是體育課改的今天,此類問題更加突出。那麼如何使這些同學象其他學生一樣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體育鍛煉中並獲得樂趣,是我們每個體育教師的職責和追求目標,也是課改的今天要解決的問題。透過教學實踐,我感悟到只要教師努力去關愛這些特殊學生,這個目標是一定能夠實現的。

  現在可能所有班級中都有一位或是多位同學人特胖,有的不但胖個子又高,跑起步來挺費力的(200米都跑不完),別說跟隨隊伍跑步了。所以這樣的學生在分組練習時經常受到小組同學的批評及責罵,甚至遭到嘲笑。我所教的初一年級就有這樣一位同學,不太愛和同學們一塊活動,做練習時總是往後溜,摸底測驗成績也比較差。課後我找到他,問他為什麼上課不積極活動?開始他不說,在我的啟發下,他才說:“其實我很喜歡體育活動的,可我長得這麼胖,做起動作來很吃力,又不好看,同學們會笑話我,所以就不想動了”。

  根據他的想法,我誘導說:“不管誰在學習新動作時,都不可能做得很好,再說對於你,重要的是參與、體驗體育活動的樂趣。練習的次數多了,動作也就好。老師相信你,你一定會戰勝自我,找到體育活動的樂趣。”在後來的活動中我仔細尋找該生的閃光點。不久在練習耐久跑時他總是堅持到底,不管和其他同學有多大的差異,始終堅持到底。久而久之,在他的自信、堅強下完成了和其他一樣的練習內容。在體育課上,我及時表揚了他,並要求其他同學多向他學習。同學們也報之以熱烈的掌聲,紛紛向他詢問起來。老師的表揚,同學的鼓勵給這位同學裝上了自信、堅強的翅膀。自此以來的體育課他上課很投入,與同學合作的也很愉快,體育成績也有了相應的提高。在上課時每個人一定要克服內心的自卑心理,融入到集體的大家庭之中,不懂不會的主動請教,反覆練習,同時常於同學合作、交流。

  總之,“在課堂上只要主動參與、積極練習,就一定能獲得快樂,獲得成功”。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29

  4月21日,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新課標將於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正式施行。我將學用新課標,探索如何讓學習任務不僅有形式的創新,而且能真正推動教學觀念、課堂結構形態和運轉模型等根本性轉變,助力學生體育能力和核心素養的發展。

  快樂視角,創新課堂

  新課標特別強調,新興體育類運動在增進學生對不同國家和地域體育文化的瞭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與探索欲、好奇心與冒險精神等方面具有獨特的育人價值。其中時尚運動類專案有助於培養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我們的體育課堂要能創新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建立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感受到運動的快樂,使其在快樂的氛圍中進行學習,感受體育的樂趣,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質得以提升,確保學生在課堂中的全面發展。

  以人為本,立德樹人

  新課標明確要求學校關注學生個體差異:體育與健康課程在高度關注對所有學生進行激勵與指導的基礎上,針對不同身體條件、運動基礎和興趣愛好的學生因材施教;提出不同的學習目標,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採用多樣的教學方法與學習評價方式,為學生創造公平的學習機會,促進每一位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練體驗,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更好發展。每個學生都具有自身的獨特性,我們要能夠“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特點,採用針對性的方法因材施教。關注細節,結合教材特點,滲透德育工作。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揚長避短,用心培養學生道德品質。

  激情調動,彰顯魅力

  教師要能用自己的激情點燃學生的激情,能依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在課堂教學中調節語速、語調及語言的激情,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感染學生,吸引學生,讓學生愛上我們,愛上體育課,也就是人格魅力吸引學生。

  不斷學習,完善自我,用心教學,在體育教育研究中砥礪前行!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30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版)》中提出,要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愛好,面向全體學生,落實“教會、勤練、參賽”要求。從學科的育人價值來看,“教會”是“勤練、常賽”的基礎,“勤練”是“教會”的主要手段是“常賽”的必經之路,“常賽”是“教會、勤練”的延伸和拓展。三者之間相互促進、相互依存。基於核心素養下,我們該如何有效的落實“教會、勤練、常賽”,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理解與看法。

  巧設“教會”內容,提高運動能力

  “教會”是教師要做好課程設計,讓學生能夠更容易的去理解學習內容,熟練掌握技能,提高運動能力。如在傳統籃球教學中,教師多以籃球的技術為教學重點,從而忽視了對籃球本身的基本知識學習。學生往往只學會了籃球的技術動作,卻無法瞭解籃球的比賽規則和技術的運用場景。所以,我們在教學中不僅要教給學生某個技術,更要教會學生如何運用該技術,做到學以致用。

  最佳化“勤練”手段,形成健康行為

  “勤練”可分為校內和校外兩個主陣地,校內在動作技能掌握的前提下,保證每天鍛鍊一小時,並結合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使學生能夠反覆的練習鞏固課上所學的知識技能。校外可以佈置體育家庭作業,引導學生多參加校外體育鍛煉,可以是獨立完成,也可以是與家長共同完成,以此達到“勤練”的目的,形成健康的安全的運動習慣。

  豐富“常賽”活動,養成體育品德

  “常賽”是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也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手段,重點在於全員參與。“常賽”可分為兩個部分:

  一是體育課堂內的教學比賽,可以是簡單的體能競賽,也可以是單個技術動作學習過程中的比賽。如學習完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后,可以讓學生體驗三對三的半場籃球比賽,讓學生在懂得該技術在賽場中的運用場景。

  二是課外的體育競賽,如以班級、年級為單位的籃球賽、足球賽、乒乓球賽等,也可以是以俱樂部、興趣班或小團體組織的競賽。目的便是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自身特長參與更多的體育競賽。

  基於核心素養視角下的“教會、勤練、常賽”,體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圍繞運動技能的掌握與提高,採用豐富多樣的練習手段,廣泛開展各類競賽。讓學生從“學會”向“會學”進行轉變,從而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31

  利用寒假休息時間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進行了學習,透過學習體育與課程標準,使我對體育課又有了新的認識,就對認識談談我的感受。

  轉變教育思想,樹立新的教育理念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強調實踐性特徵,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努力構建較為完整的課程目標體系和發展性的評價方式,重視教學內容的基礎性、選擇性及教學方法的有效和多樣性,注重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引導學生掌握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強學生的體能,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為學生終身參加體育鍛煉奠定基礎,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

  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

  初中的學生處在青春期,興趣愛好廣泛,為了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在課程目標的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方面,注重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經驗相聯絡,引導學生體驗運動樂趣,提高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的動機,重視對學生進行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和責任感動教育,培養學生刻苦鍛鍊的精神,促進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基本形成體育鍛煉習慣。

  以學生髮展為中心,幫助學生學會體育與健康學習

  初中的學生課程較多,學習任務繁重,為了使學生學會體育與健康學習,在體育課中重視學生的發展,以學生的身心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掌握體育與健康學習的方法,並學會體育與健康學習。

  關注個體差異,使每一位學生受益

  每個學生在體育方面的能力各自不同,為了使每位學生受益,因此要充分關注每個學生的差異,在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及課程內容,因地制宜,合理選擇和設計教學內容,有效運用教學方法和評價手段,努力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接受基本的體育與健康教育,促進學生的不斷進步和發展。

  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

  在繁重的學習中,中學生心理壓力加大,為了釋放他們的壓力,在體育課中開展豐富的體育遊戲,使學生的壓力得到緩解,從而使學生的心理和生理上得到充分的放鬆,以此使學生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32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從課程角度來說,體育課是學生最喜愛的課程之一,運動迴歸自然,愛玩好動的自然天性,是每個所具有的,因而,作為體育老師的我,更容易瞭解他們最真實,最天性的一面,更容易在輕鬆和悅的氣氛中與他們溝通,在細微的角度,潛移默化的給他們以影響。而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從年齡的節度而言,我覺得一個年輕教師具有更多親近於小朋友的特質。在這一個高度發展的社會,孩子們所接觸的是一個日新月異的世界,他們身邊充滿新鮮的事物,這就滿足孩子們好奇的天性。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調皮總能讓自己有不同的感受,但工作,尤其是人民教師的工作,總會使自己多一份責任感,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使工作做得更出色。孩子是一個鮮活的生命,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需要得到關心和幫助,他們也希望老師能尊重他們獨立的人格,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我注意到以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為原則,使他們也因為喜愛老師而好好學習。

  反思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常常以大人的眼光、以一個教育者的眼光在區分什麼是對孩子適合的,什麼是對孩子不適合的;什麼是對孩子有利的,什麼是對孩子不利的,於是,我們總喜歡以一種先知先覺的態度,處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對學生的主體性發展,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課堂上不能很好給予學生自由發揮、充分展示的空間和舞臺。所以,當孩子破壞課堂紀律的時候我們總是指責他的不是,當學生測試成績差的時候我們說他學習不努力,當學生與老師有對抗情緒的時候我們總是暴跳如雷,覺得這是“大逆不道”,可是當我們回過頭來重新審視這一切的時候,我們發現這樣的“教育”產生過“多大”的教育效果呢?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讀罷此書,深受啟發。我將努力著,履行好體育教師的職責,用心走近學生。努力使百分之百的學生都得到百分之百的發展!

  一、更加註重學生自身的發展

  傳統的教學觀念認為體育課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術和體育知識,所以體育課又被認為是技術學習課,因此在體育課中過多的強調了學習技能、技巧。小學體育教育並不是要讓每個學生都成為運動員,在體育課中把體育技巧作為每課必學的內容,並且把會不會技巧作為學生會不會體育的標準,不但偏離了教學體育的方向,而且由於純技術訓練帶有一定的強迫性,容易使學生產生對學習的體育懼怕心理,進而造成了學生和體育之間的距離,以致學生喪失了學習的體育熱情和信心。心理學家卡格安在觀察兒童的行為時發現"只有那些與他們熟悉的事物有所不同,但又看得出與他們有一定聯絡的事物,才能真正地吸引他們"。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運用多種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辦法,巧妙地將學生與體育拉近,使學生獲得良好的體育感受,逐漸地喜歡體育。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如果單純的說教,死板的講述體育知識,那隻會扼殺孩子們的想象力、創造力,而且,也無法令孩子們喜歡。

  我在對低年級學生教學實施新教材的過程中,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設定了許多與傳授體育技能有關的小遊戲,並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創想的內容。引導學生做一些小動物的外形模仿。讓學生自主地進行練習,逐步發展下去,可以自由發揮。學生自編的動作源於自己熟悉的小動物,由於性格和愛好的不同,每個學生創想的動作各不相同,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隨著課堂教學的深入,學生的動作已不僅僅侷限於模仿動物了,甚至連劉翔跨欄的動作都出現在了課堂上。不知不覺中既培養了形式的記憶力,模仿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

  二、設計好課堂教學的環節

  一堂課四十分鐘,是老師和學生相處的最重要時光,把握住這四十分鐘是十分重要的。運用多種方法和手段,激發起學生的興趣。精心設計好“開頭”、“銜接”和“結尾”這三個環節,讓學生像欣賞一首旋律優美的樂曲,觀看一部引人入勝的影視片那樣津津有味地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更能使課堂教學具有“磁性效應”。

  首先,一個良好的開端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開頭的設計上應該注重新穎,吸引與調動學生的各個感官,讓他們把注意力都投放到課堂上來;其次各環節的銜接要巧妙,使課堂教學流暢自然,各環節自然過度,保持課堂教學的整體性。且不中斷學生的思路,易於學生接受;再次,把握好結果的處理,讓學生有一種精彩的感覺,就如同一齣戲,一部電影,必定有高潮。

  同樣,一堂體育課也應該有“高潮”之處。這個“高潮”一般宜在一堂課的結尾前夕。“高潮”往往是課堂教學的“畢彩樂段”,此時是學生注意力最集中,興趣最濃厚,積極性最易發揮的時刻,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時機,推敲再三,精心設計,使學生意猶未盡,期待著下節課的到來。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我認為現在的教學重要的是去"做"。怎麼做,做得好不好都是其次的,我們要使學生樂意與自己合作,不應把目光盯在道路盡頭教學結果上,要集中精神引導學生在道路上如何前進。

  作為教師的我,必須在實踐中學習,不斷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把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找到自己在這場改革中的位置,作出自己的回答!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是我們的根本出發點,在教學中,讓我們“以生為本,以學定教,以練促學”,儘快適應“新課程”,克服自身工作中的不足,讓我們為自己和學生創造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課堂。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33

  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除了突出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三個方面外,更加具體並強調了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方面的目標體現和滲透。可見,學校體育煉“身”的同時更要煉“心”。不僅要鍛鍊學生健壯的體魄,更要培養學生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透過對新課標的認真解讀,我覺得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一是要在講解知識的同時關注學生的反應,恰當的時候提出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並對其回答更多的作出肯定的評價。

  二是要在平時要有對課堂紀律的一個嚴格要求,禁止出現那些講話、睡覺等影響課堂教學的行為出現。

  當然在運用教師的強制力的同時,不能忽視跟學生的交流,為教學贏得一個相互尊重的的環境與氛圍。總之,在新課程的浪潮中,為了更好地教,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學,教師必須真正地從事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提高課堂效率,要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課程理念,在教學活動中體現學生的主人翁地位。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34

  學習《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順應新時代發展。新課標中要求在教學中強調以學生為主體,關注每一位學生。摒棄應試教育的舊觀,培養學生課堂中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終身運動思想的萌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首先,體育從課時量來說,已經是勝似主科的科目,符合了國家對教育的教改要求,不再是唯分數論的選拔標準去評價人才。進一步強調了健康第一,課堂上要更加重視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綜合能力。新課標中,強調了不同水平段每節課的運動量與強度,全面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內涵。新課標中更要求學生在體育課中要有“教會、勤練、常賽”的能力,逐漸養成“校內鍛鍊一小時,校外鍛鍊一小時”的習慣。

  其次是設計好課堂教學的環節。如何體現出一堂體育課是否有趣又達到運動量,就看孩子們在體育課中是否有“歡聲、汗水”兩點。更是對體育教師強調課堂內容設計要新穎,小學階段多結合遊戲的方式運動,吸引與調動學生的各個感官,讓他們把注意力都投放到課堂中來。

  新課標是新時代下對體育老師的進一步要求,體育教師肩負使命,將認真落實新課標中的指示,增強學生體質,少年強,則國強!不負韶華,砥礪前行!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35

  如何透過體育教學,實現新課程標準,滿足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適應社會的需要,學會體育的學習,並且透過學習的過程掌握某一專案或者多個專案的自學能力,終身的受益,是教育改革形勢下,對體育教師提出的要求。那麼單靠原有的知識儲備,個人積累的經驗已經很難適應教育改革對體育教學所提出的要求,因此體育教師必須加強學習,做學習型的體育教師。

  首先體育教師要學會讀書。很多教師一旦走上工作崗位,滿足於現狀,不思進取。把工作中的失意歸咎與其它眾多的原因,把教育教學中的失誤或者錯誤歸咎到學生、社會、家庭,推卸自己的責任。拋開其它課程,體育課堂會出現學生逃課、稱病請假、或者無所適從,什麼都不會,什麼又都不參與的尷尬局面。為什麼,課堂教學設計不合理,學生沒有興趣。教了十幾年的體育課,課堂結構還是老樣子。其次體育教師要勤於動筆。

  人的思維是跳躍的,閃現的,因此必須勤於動筆,即使的把自己對體育教學的理解、感悟、思想火花及時的記錄下來,形成自己對教育教學的獨到理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認識,人與人的交流,不是一個蘋果交換一個蘋果的數學等式交換,交換兩種思想,不會僅僅產生兩種想法與結果,應該是無數個,因此體育教師首先作為教師,也必須即使把自己對教育教學的理解及時的記錄下來,便於自己去分析理解,同時便於與別人交流學習,共同的探討,共同的提高。

  每個體育教師在自己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都有成敗得失,及時的總結經驗教訓,會為自己以後的教育教學提供更好、更多的方法技巧。尤其是課堂設計,一個技術動作或者身體練習有好多個,課堂設計,而地區有差異,學生有差別,學校實際有不同,因此如何與教學實際更好的結合起來,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就要求體育教師習慣於經常練筆,堅持寫好教學反思。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36

  透過近階段的學習《體育新課標》,透過自學、看錄影、聽講座等多種形式,並積極實施,對新課程標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感到收穫很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

  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已逐漸被廣大體育教師所認同,無論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還是在教學方法的採用上,都充分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傳統教學過分關注學生的運動量,重視機械地練,忽視對學生興趣的培養,這樣做將有損於學生身心健康。“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習慣,興趣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課標的實施,使我們感到學校和教師有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可以重新建構教學內容。在平時教學內容的設計,我儘量創設情景,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選擇富有生活氣息的教學內容,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使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地進行體育課程的學習。

  二、轉變自己的教學過程:

  在新課程改革實施中,本人真正體會到體育教師不再是消極地扮演教學大綱和教材執行者的角色,而是一個新課程的設計者;體育教師不應是一個只懂得教人如何運動的教練員,更應該是一個具備現代觀念和教育素養的,知道如何進行課程建設以及如何運用體育教學方法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專業人員。新課標的實施,使過去那種師道尊嚴不見了,新穎的師生關係正在形成。在我的體育課堂教學中,師生間的互動,學生可以上來做小老師,喊口令,做示範;教師可以到學生中間,充當他們的一員。學生的主體地位正在凸現,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當然,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並不意味著“放羊”,並不放棄教師的主導作用。關鍵的動作和要領需要教師的講解、示範,當然可不必過分強調,儘可能給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時間和空間。

  三、提升自己的教學評價:

  傳統教學對學生的評價侷限於對體能、技能的評價,忽視了對學生學習態度、情感意志、習慣養成等方面的教育。因此,作為教師,我們對學生的評價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是一個微笑,一朵小紅花,掌聲和鼓勵等。平時,我經常鼓勵學生“行不行,努力就行!”“好不好,進步就好!”。

  新課程帶來了新變化,使我們看到了體育課程改革的美好前景和希望,更加堅定了深化體育課程改革的信心和決心。我要更加努力,煥發出更大的創造性和高昂的工作熱情,為我們的體育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37

  這學期,學校組織我們每個教師重點學習了新課程標準的正式版本。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堅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學習新課標明確了課程教學目標和內容標準,但具體的教學內容需要我們體育教師根據《課程標準》進行自主選擇,這更加需要我們體育教師在內容的選擇上謹慎仔細,考慮周全,使必學內容成為體育教學中身體鍛鍊、技能學習和身心教育的主要載體,結合自己的經驗紮紮實實的落實好教學內容,根據自己對教學理論、教材的理解重組教學內容,最佳化教學設計,把自己的教學思想和經驗滲透到教學中去,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新課標的學習對我們在教學觀念的轉變上有一定影響。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這就要求我們在內容或方法等的選擇上都必須以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為首要目標。在教學的過程中,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形式,傳統的教學以教師、課堂、教材為重心,學生跟著教師轉。新課標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教師在課堂中起著引導的作用,不再是消極的扮演教學大綱和教材執行者的角色,而是把課堂還給學生,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給與他們自由發揮、充分展示自我的舞臺。讓學生在樂中學,在學中樂,真正達到身心的全面發展。教師在體育課中要以鼓勵表揚為主,不僅僅是對學生技能上的評價,還包括學生的學習態度、情感意志等方面的評價,樹立平等、和諧的的師生關係,增強教師和學生的情感,激勵學生的自信心和活動的積極性。

  在新課標的學習中,要求我們教師在課堂中要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和體育鍛煉的習慣。一節體育課的時間畢竟有限,我們需要的是透過我們的教學、我們的引導,讓學生培養體育鍛煉的習慣,對學生的一身造成深刻影響。

  作為體育教師的我們,必須在實踐中學習,不斷研究、反思,讓學生在體育課中得到更好的發展,讓我們為自己和學生創造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課堂。

  總之在我教學實踐中,從教材方面,大膽改革,改革傳統教學中的各自獨立的目標內容,注重動作技術的訓練,學科知識本位,書本為中心。以新課程教材為準繩,以人的發展為宗旨,層次目標清晰,內容有較大的自主性和選擇性,五個學習領域互相聯絡,呈現方式的多樣性,靈活性。把難、繁、窄、舊。唯大綱,唯課本,專案——訓練——成績,從教材中獲得結論性的知識技能,學生被動接受。變為淺、寬、活、新,形式為人——健康——鍛鍊——生活——經驗——適應——體驗。重視過程,強調體驗,自主學習、自主評價、自主發展,在實踐中獲得知識技能。對老師來說,改變傳統的以大綱和統編教材內容為準,以新課標為主導,充分挖掘課程資源,以三級目標為依據,以學生的實際需要和發展為基礎。在展現課上,改變傳統的以增強體質為指導,以競技為中心,以技能為追求目標,突出生物功能。新課程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強調身心多維健康觀,圍繞學生的發展的需要。把傳統課程中的一言堂,傳授者,管理者,體現權利,兵操式。新課程標準中教師是組織者,指導者,引導者,參與者,平等中的首席,生活式,親切,平等交流。作為體育教師,我們應繼續深入的進行探討,大膽創新,勇於實踐,總結經驗,為進一步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而努力。

  體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38

  假期,我閱讀了《體育新課程標準》並結合自己實踐教學頗受很深,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以前在大學時代中,利用課餘時間所看到過課堂教學和體育課程標準方面的理論知識,以及在大學課堂當中的學習,課堂教學的效率問題,可是更多的流於理論上的說教,讓人無法真正瞭解課堂教學的有關細節的琢磨與把握。在讀了《體育新課程標準》以後,為我今後體育教學的道路上亮起一盞指航燈,透過對新課程標準的解讀,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以下就自己所讀談談體會:

  體育新課程標準,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課程。貫徹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與個性培養,把學生的健康意識、交往合作意識作為重點,所以在教學中始終參考體育新課程標準來進行教學。

  體育課是學生最喜愛的課程之一,愛玩好動的自然天性,是每個學生所具有的,而作為一名年輕教師的我,從年齡角度而言,沒有老教師有經驗引導學生投入到課堂,我覺得首先要學生喜歡你,和學生有一種親近感是上好課堂的第一步,在教學中,不能忽視對學生興趣的培養,這樣做將有損於學生身心健康。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習慣,興趣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透過觀摩公開課以及影片,讓我懂得儘量創設情景,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選擇富有生活氣息的教學內容,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使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地進行體育課程的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不要一味的教師教,應該發揮學生自己的想象能力來上好課堂,吸收學生的想法。所以在教學中師生間應多互動,學生可以上來做小老師,喊口令,做示範;教師可以到學生中間,充當他們的一員。學生的主體地位正在凸現,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儘可能給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時間和空間。

  透過公開課上有經驗的教師點評以及自己上的課在教師的點評上,應該提升自己的教學評價,所以,在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是一個微笑,掌聲的鼓勵,翹起大拇指等,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管是好是差都要進行鼓勵,反之這樣會使差的學生產生失落感,從而障失對體育課的興趣,所以評價是一把雙刃劍。

  總之透過學習,使我理清思路,更新觀念。是我對新課標有了更深的瞭解和更深層次理解。從過去的體育變為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從課的性質,課的價值;課的理念;課程的目標體系等,在我的腦海中有了新的認識,就像大海中的航標,使我在茫茫大海中,不會迷失方向,在公開課的教學中,我能看到他們如何把新課標的理念,落實在他們的教育教學中,在我以後教學中要認真貫穿其中,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在今後的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中,使學生的認知、技能的提高,更要重視情感與價值觀的培養。不僅在備課中,在教學中不能心中無人,目中無書。應努力提高備課質量。如果不被時代所淘汰,不斷學習是必然趨勢!凡是能夠成為名師的老師,都是善於不斷學習的老師。我始終記得。一位教授的一句話:沒有最好的老師,只有不斷學習的老師。如果你覺得自己最好,不去學習,那你就不能教好自己科目。我們正在經歷跨時代的變革,每一位教師都將在這場變革中重新洗牌。學習新課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我們在以後的教學中只有不斷學習,完善自我,才不愧於人類靈魂工程師稱號,培養人才,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