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幼小銜接觀後感(精選16篇)

2022幼小銜接觀後感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醜惡現象的抨擊。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幼小銜接觀後感(精選16篇),歡迎閱讀參考!

  2022幼小銜接觀後感1

  “幼小銜接”這一詞,從前覺得離我還挺遙遠的,一眨眼就到了東東準備上小學的時間了。

  艾立森在幼小銜接上花了蠻多的心思,當孩子從開筆典禮上,穿過啟智門,有著濃濃的儀式感,口號一喊,小筆一揮,感覺到自己要長大了;當我拿起毛筆給東東額頭點硃砂時,我不禁感慨:長大了,不再是粘人蟲了,心裡盡是開心,又是失落。

  “幼小銜接”不是讓孩子提前學習小學應該學習的東西,而是培養孩子坐得住、聽得進、會提問、能交流,有進入小學心理上、習慣上、情感上的準備,並掌握應該具有的基本知識,就達到了就讀小學的基本條件。

  透過莫老師現場授課,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嚮往。要孩子有心裡準備,瞭解小學生活,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

  二、養正。要鍛鍊孩子生活自理,培養良好生活習慣;

  三、守規。引導孩子交往合作,增強自律的規則意識;

  四、好學。激發孩子興趣愛好,提高綜合的學習能力。

  作為家長,要與孩子建立平等的朋友關係,放平心態,不焦慮,用心陪伴,相信孩子能順利平穩度過。

  現在的孩子不論學習還是生活,各種條件盡是優越,必然挫敗感承受力也弱一些,希望家長孩子在配合老師的工作下,能讓孩子打好紮實基礎,做最好自己,以愛護航,快樂而堅定的成長,不負使命!不負童年!

  2022幼小銜接觀後感2

  透過王海英老師本次課程的講解,讓我們對“學習品質”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過度擔心”和“盲目從眾”等因素的影響讓我們作為家長陷入了更加焦慮的境地。關注孩子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個體差異性;理解孩子的學習方式;重視孩子的學習品質才是現階段最重要的事情。

  本次課程中王海英老師用了大量的篇幅講解了重視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如何在平時的生活中進行實踐,也給我們家長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1、不能別把自己的興趣或者盲從眾的興趣強加給孩子,應該讓孩子自己選擇。

  2、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選衣服、繫鞋帶、刷牙、洗臉、收拾玩具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忙做(倒垃圾、洗碗筷、幫忙擇菜洗菜、幫忙拖地、抹桌椅等)。

  3、讓孩子透過計劃能夠想好自己決定做什麼、怎麼做,作為父母要有平常心、避免焦慮和恐慌,避免嘮叨與催促。

  4、保護好孩子的專注力讓他們從容地做完他投入的“工作”。在不受打擾的前提下,注意力是孩子自然具備的一項品質。

  5、和孩子分享“勇氣”:鼓勵幼兒透過分享自己的親身體驗,幫助幼兒理解“勇氣”的含義。與此同時要激勵內生力多帶孩子去田間地頭,去體育場管、圖書館、校園和父母工作的地方,培養孩子傾聽別人的好習慣和建立規則意識。

  最後王老師也強調了讓孩子獲得受益終身的學習品質比鼠目寸光學習小學知識更重要。作為家長我們更要從自身做起多關注孩子學習品質方面的培養。童年很短,我們一定要珍惜和孩子一起玩遊戲的美好時光。

  2022幼小銜接觀後感3

  幼小銜接一直是家長相互之間交流的話題。“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類似這樣話,讓大多數家長讓孩子本該在幼兒園上大班的時候,紛紛為孩子報了社會上的教育機構學前班,學拼音、寫漢字、算算術、學英語等,提前進入學習狀態。作為一名孩子家長的我,也有類似的想法。

  今天,有幸透過“幼教三六五”平臺,觀看了王海英老師關於《幼小銜接:學習品質比學習知識更重要》的講座。王老師透過大量的事例和實踐理論,講述了培養孩子學習品質的重要性,講述瞭如何在實踐中培養好孩子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學習行為等,為家長對幼小銜接問題有了正確的認識和更深層次理解。

  幼小銜接是孩子從幼兒園順利過渡到小學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中,需要培養好孩子的心理準備、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來適應小學生活,並不是以“搶跑”和“先學”來打好學習基礎,更多地的是對孩子進行學習品質的培養。作為家長,我們要做得是調整好心態,讓孩子自然過渡。從孩子升入小學的那一刻,將接受更多的新知識,結識更多的新同學、新老師,開始新的生活。為了更好地幫助孩子的提前適應小學,就要重視學習品質的培養,從端正孩子的學習態度、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升有效的學習效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入手,為孩子在步入小學前打下牢固的基礎。

  一要培養求知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家長,就要培養好孩子學習的興趣,在家庭教育中,注重把孩子學到的知識和學習的內容,融合到遊戲以及親子互動中,多鼓勵多表揚,在寓教於樂中讓孩子感受到快樂,從而培養孩子的濃厚學習興趣。

  二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作業是檢驗孩子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作為家長,每當孩子放學後就要明確告訴他,放學回家後要先寫作業,寫完作業在幹其它的事,這個學習習慣從幼兒園就要培養好,要讓孩子從小懂得這個道理,不能等上小學以後再說。

  三要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一方面,要抓住孩子問你為什麼的時候,與孩子一起查閱資料獲得“答案”,激發孩子的求知慾;另一方面,要言傳身教,放下手中的手機,有意識地帶孩子做運動、陪孩子玩遊戲來提高專注力,增強他們的自控力,養成高效的學習習慣。

  四要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孩子的天性就是玩。作為家長,這個時候,需要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學會去觀察孩子,瞭解孩子、尊重孩子、欣賞孩子,因材施教,激發出孩子身上更多的優勢,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自信、快樂、智慧的孩子,才能“讓孩子贏在終點線”。

  孩子的成長,是自我完善的過程。幼小銜接是孩子學習生活的開端,作為家長,要放寬心態,尊重與理解孩子,陪伴孩子健康成長,你會發現孩子更好的一面。相信我們的孩子,他們會變得更優秀。

  2022幼小銜接觀後感4

  透過今天的《基於幼兒真實需要的幼小銜接課程實踐》我瞭解到幼小銜接,是幼兒園教育向小學教育模式轉變的過渡性階段,是小學教育的開始階段,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幼小銜接主要目的在於:一是讓幼兒非常自然、順利地適應小學學習生活;二是透過學習,培養幼兒的自主意識、自理能力、和生活能力。本學期,我們幼兒園大班成立了”幼小銜接”小組,並積極開展研討會,制定幼小銜接具體計劃,在家園共育的基礎上幼小聯手,實現幼兒向小學生順利過渡。

  為了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和責任感,孩子升入大班後,教師制訂了“今天我值日”計劃,給每位孩子安排了值日。現在,大班自然角每天由值日生負責澆水,有些孩子會粗心大意,忘記照料自然角,對此,教師採用“小紅花”的激勵形式,鼓勵幼兒自己完成自己的任務。對於整理玩具、圖書角、學習用品等事情,我們也很重視,鼓勵孩子認真仔細地完成,最後對認真完成任務的幼兒進行表揚、鼓勵。現在,大班幼兒的責任感明顯增強,完成任務由老師提醒變成幼兒間相互提醒或自己自覺完成。

  總之,老師和家長要積極配合,增進交流,共同努力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共同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掌握豐富的知識和技能,使幼兒願意上學,喜歡上學,同時又具有一定的克服困難的能力,順利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學生。

  2022幼小銜接觀後感5

  透過曹老師針對基於幼兒真實需要的幼小銜接課程實踐的獨到剖析,令我學到的乾貨滿滿,有感而發。

  首先堅持以兒童為本。關注兒童發展的連續性,尊重兒童的原有經驗和發展差是;關注兒童發展的整體性,幫助兒童做好身心全面準備和適應:關注兒童發展的可持續性,培養有益於兒童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要引導幼兒堅持雙向銜接。強化銜接意識,幼兒園與小學協同合作,科學做好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促進兒童順利過渡。

  同時,堅持系統推進。整合多方教育資源,行政。堅持規範管理。建立動態監管機制,加大治!理力度,糾正和扭轉校外培訓機構、幼兒園和小學違背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做法和行為。

  其次要全面關注:基於行為現狀的能力培養,科學的幼兒入學準備教育要以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為目標,注重身心準備、生活準備、社會準備和學習準備幾方面的有機融合和滲透。

  而這樣的準備必須基於對幼兒日常行為的細緻觀察和記錄,並對照《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的發展目標和具體表現,開展有針對性的課程活動,才能讓幼兒得到各方面能力的有效提升。

  引導幼兒對小學生活充滿嚮往,有上小學的願望,是幼兒開啟小學學習生活的情感動力,也是重要的入學心理準備。

  建立積極的入學期待。發現每個幼兒對小學學習生活的興趣點,小學,對小學生多從正面引導,減少幼兒對小學學習生活的壓力和負面感受。如:組織幼兒討論、分享對小學的認識、期待和擔心,成為針對性引導,強化入學期待,緩解入學焦慮。

  總之,童年期具有其特定的社會、心理與文化價值,童年期幸福對於兒童而言,存在著特殊的意義,對於兒童的心理、教育、生理都有著別樣價值,幼小銜接一定要促進兒童樂於當下,幸於未來。

  2022幼小銜接觀後感6

  今天聽了曹老師關於幼小銜接的講座,曹老師主要講了幼兒園階段與小學階段的不同以及教師、家長和孩子需要在家裡準備的相關工作,聽了以後覺得非常接地氣,受益匪淺。

  為幼兒順利進入小學做好準備,是幼兒園重要的教育任務也是衡量幼兒教育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幼兒園與小學是鄰近的兩個教育階段,由於這兩個教育階段教育物件的身心發展水平、內容、方法和生活制度等各不相同。因此,兩階段之間既存在聯絡又各有特點。幼兒從幼兒園進入小學,由於教育重要條件及周圍環境的變化,必然面臨許多新的問題,也必然有一個新的適應過程。

  幼兒園與小學階段完全不同,幼兒園教養並重,主題遊戲較多,小夥伴固定,朝夕相處,老師像媽媽一樣照顧孩子的起居,且整天陪伴,上學時間彈性,有加餐,有午休,相對較寬鬆:而小學以學科學習為主,規範學科,限時課堂,格式作業,老師相對較多且不是一直陪伴,沒有午睡,沒有加餐,相對較嚴格,所以在幼小銜接階段,各項習慣和意識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

  那麼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培養呢?

  1、首先要給孩子一種期待感,讓孩子覺得我馬上就要變成一個小學生了,這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因為長大本身就是一件超級驕傲的事情。

  2、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包括起居時間,遊戲時間,閱讀時間,做家務時間,與家人共處時間,作業時間。有句話說想讓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你首先先變成那樣的人,所以最好是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時間表,父母也早睡早起,這樣就以身作則的幫助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其實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就是自律,良好的作息習慣可以幫助孩子培養自律。

  3、家庭環境:在家裡爸爸媽媽要做好環境建設,孩子有自己獨立的書桌,父母以身作則,平時也多看書學習,變陪讀為共讀;在家裡家庭成員之間要經常說謝謝,你好等文明語,和睦相處,關愛彼此就是給孩子最大的安全感。

  4、學習習慣:八個力的培養: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維力,閱讀能力,說的能力,做的能力。培養觀察力,可以多觀察身邊的細小事物,找不同,擺積木,報些興趣班如音樂,多做家務,培養孩子的忍耐力堅持力,多讀書。

  5、其他能力培養:如獨立自主的能力,獨立完成作業,面對挫折的能力,時間管理的能力,精神專注能力,能坐的住,鍛鍊身體,有固定的體能訓練,負責任的意識,社會公德意識,辨別是非的能力等等。

  聽完真心覺得的責任重大,總之,幼小銜接工作是幼兒教育教學工作中不容忽視的一個部分,我們要把為幼兒做好入學準備當成我們的任務,切實有效的完成,使孩子們順利地過渡,開始他們的小學生活。

  2022幼小銜接觀後感7

  在看完三位老師對於“幼小銜接,家庭在行動”之身心準備的直播講解後,感觸頗多。對於家長而言,由於自身的工作及生活節奏,很容易忽略孩子在幼小銜接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覺得順其自然即可。另一方面,即使家長能夠想到孩子對於幼小銜接所面臨的問題,但是往往也不知道需要做什麼準備,從哪裡下手,心態很焦慮。但是透過今晚的直播講解,讓作為家長的我有了很好的方向。首先,做好孩子幼小銜接前的情緒調控,讓孩子能夠堅強的面對,激勵孩子對小學的嚮往。同時家長之間的交流或者家長在給孩子提前進入小學前的事項講解時,要避免輸出負面資訊給到孩子,可以多向孩子講解小學生活的美好場景,讓孩子有積極、輕鬆和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以後的小學生活。其次,多帶孩子去做一些戶外活動或者體育運動,鍛鍊孩子的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發展孩子的大肌肉動作,普及好孩子的精細動作。同時,家長也應以身作則,積極的影響孩子,做好孩子一輩子的老師。

  2022幼小銜接觀後感8

  孩子上了大班以後,作為家長很直接的面臨一個孩子上小學這個問題。家長焦慮的是孩子能不能適應小學生活,能不能跟上小學的學習節奏。專家很細緻的講解了作為家長,如何在這段時間和孩子一起過渡。

  講座中老師們細緻分析了《幼兒園入學準備指導要點》,告知我們要從身心準備、生活準備、社會準備、學習準備,幾大方面同時著手,真正培養幼兒成為具有獨立的學習能力,優秀的學習品質,快樂的學習心態的孩子。並且老還舉例說到小班的拍球其實也是鍛鍊了幼兒的手部肌肉,為後期孩子的書寫打下堅實的基礎,而早期閱讀會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後期的語文學習作文寫作都有很大的幫助和提升。所以作為一名小班家長我認為我們真的要擺正自己的心態,陪伴孩子快樂遊戲,在過程中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孩子優秀的學習品質,獨立的學習能力,才是在這個年齡段我們的孩子最需要的。

  2022幼小銜接觀後感9

  幼小銜接並不是單純的知識學習,而是包括身心準備、生活準備、社會準備、習慣準備、學習準備多方面。我們要了解孩子對於上小學的擔憂之處,幫助孩子認識幼兒園與小學的不同,從熟悉環境、心理疏導等方面緩解孩子對於小學未知的陌生緊張感。從生活日常中培養孩子規劃安排自己生活,按時做事、及時完成小任務。學會整理管理好自己的物品,提高自我服務能力。與同伴友好相處,用積極陽光的心態和他人交往。同時,不要忽略加強體育鍛煉,擁有強健的體魄和精力。以從容的姿態、期待的心態、健康的體態迎接小學生活。

  2022幼小銜接觀後感10

  今天我聽了幼教三六五平臺教授和專家的講課學到了很多知識。幼小銜接不僅僅是知識上的銜接,更是心裡和身體、習慣上的銜接。所以家長在幼小銜接的問題上,一定要及時和老師、幼兒園進行溝通,搞清楚幼兒園教育和小學學習區別,家長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幼小銜接準備,讓孩子做好上小學的心理準備。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培養自我服務能力。加強孩子情緒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培養孩子的運動能力和孩子的動作協調能力比如(大肌肉運動和小肌肉運動的認知),加強幼兒的社交能力。要讓孩子學會承受挫折,學會忍耐,學會與小朋友分為家長我們更應該做好堅強的後盾,做好心裡輔導,讓孩子知道學習的好處跟用處,多和小學生接觸用他們的言行舉止來感染孩子。

  其次我們更應該培養孩子的。自己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情,會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

  孩子是自己的,更應該尊敬那些管教孩子嚴厲的老師。我們共同努力,讓孩子明天會更好。

  2022幼小銜接觀後感11

  一直以來,對於孩子即將進入小學階段的準備工作都是茫然焦慮的。孩子能否適應新的生活節奏,能否獨自面對困難,能否應付繁重的學習壓力等等問題接踵而至。作為家長,都想為孩子準備的細緻入微、面面俱到。在聽完幼兒專家的講座後,我對於幼小銜接教育有了全新的認識。

  第一、樹立信心,注重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良好的生活習慣能夠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更能磨練孩子的意志,讓孩子樹立信心,從而為學習能力的.培養做好準備。

  第二、有的放矢,放手讓孩子自主探索。對於孩子的教育,作為家長總是小心翼翼,希望孩子一直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長,不願意放手讓孩子自主探索。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與行為,只有放手讓她自己摸索,才能獨立成長。

  第三、協同合作,共同努力陪伴成長。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家長的配合,一味地依賴於學校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父母是孩子做好的老師。只有父母的言傳身教與學校的整體教育相配合,才能更好的促進孩子的成長。

  2022幼小銜接觀後感12

  今天觀看學習了《幼小銜接,家庭在行動》活動,感悟頗深。我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一個兒子一個女兒,正好湊成一個好字。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沒什麼經驗,好多地方做的不好。聽了講座有些感悟,和大家分享一下。

  每個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父母是原件,孩子就是影印件。如果原件出現問題了,影印件肯定會出錯。這句換一語中的很有哲理。“言傳”不如“身教”,以身作則,與孩子一起成長,一起進步。一起體驗生活。好父母,首先要做好自己,管理好自己。父母的言行舉止無時無刻都影響著孩子,如果你有早起早睡的習慣,孩子也會養成。如果你喜歡看書,孩子也會喜歡。如果你喜歡刷手機,孩子也就愛玩手機。有時間多一些陪伴,多一些耐心,多帶孩子去感受大自然,讓孩子有一些愛好和興趣。這樣孩子的世界就不孤單,就會豐富多彩。

  做父母不要總是高高在上的去說教孩子,要和孩子做朋友。給與孩子尊重和認同,孩子才能獲得自信,有什麼話都和你說,好好溝通,會變得越來越好。當然,孩子如果犯錯誤,大多數家長都是火冒三丈,這個時候我們更應該控制好情緒,好好溝通好好說話。讓孩子在錯誤中能成長,知道以後怎麼做事。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與其跟孩子硬碰硬,不如以退為進。站在孩子的對立面,強硬的跟孩子講道理,反而會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緒,讓孩子朝著反向發展。這時候家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隨便發火。給孩子試錯的機會,讓孩子學會自我成長,則會比任何建議和幫助都有效。養育孩子就是一場修行。我們可能不是完美的父母,但我們可以是一個成長型的父母。陪孩子一起長大。

  對於孩子來說,如春分般溫暖的愛,才是最有力量的教育。

  2022幼小銜接觀後感13

  觀看了幼教三六五平臺直播課,主要探討內容為:入學準備教育指導,三位教育專家就幼小銜接教育中,家長們最關注的問題給予明確解答並指明方向,俗話說“千里之行,始於腳下;合抱之木,生於毫末”,背起書包,走進小學的大門,這既是一個新的起點,也是孩子走向成功的起始階段,現總結為一下幾點:

  一、關注孩子身心發展,比成績是否優秀更加重要

  關注孩子每個時期的發展需要,培養孩子各種興趣和能力,提升自信,瞭解各種規則,與小朋友和平相處,有責任、有擔當,做個有愛、自信、快樂、陽光的孩子。

  二、教會孩子快速適應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會孩子在陌生的環境中,遇到困難和問題時,要學會向身邊的人員求助,比如高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或者是老師們;同時正確引導孩子與家長進行分享,無論開心、難過等心情,與人分享,讓孩子快速適應新環境、新同學,輕鬆、愉快的完成各項任務。

  三、養成好的習慣至關重要

  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對孩子的一生髮展都極為重要。這些習慣包括行為習慣:坐、立、行、走,放學站隊、過馬路、公共場合的行為;能靜坐認真學習的習慣;在家裡要謙讓,在集體中要愛護、關懷他人,主動參與各種力所能及的勞動中,都是培養孩子好習慣和好品質養成的重要環節。包括做好自我管理,比如管理好自己的學習用品、物品,安排好自己穿衣、喝水、入廁等習慣,需要家校聯合,共同努力,讓孩子養成好習慣,走好習慣養成“第一步”。

  最後,感謝老師們的用心安排,讓我們這些幼兒家長在幼小銜接這條路上不再迷茫,今後將於老師們共同努力,為孩子快樂學習、快樂成長一起努力!

  2022幼小銜接觀後感14

  “幼小銜接”估計是面臨幼升小的家長們最關心的話題了,雖說我的孩子還在幼兒園小班,但在我們家已經提前狀態。因為幼兒園和小學分屬不同的教育機構,孩子的角色、任務也不相同,遇到挑戰不可避免。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是人生的重大轉折,要在一系列的變化中適應,就要提前做好入學的準備。幼兒園和小學的銜接教育,就是要了解孩子入學困難的原因,化解難點,幫助孩子們做好科學、充分的入學準備,助推孩子順利度過適應期。

  關於幼小銜接,我們家在以下方面做了準備:

  一、創設利於學習的環境,自從孩子進入幼兒園,我們就在家裡為孩子創設一個學習的小角落,備有寫字檯、書架等,以擺放遊戲和學習用品,使之成為孩子學習的主要場所。井然有序的物品擺放和獨處的空間,可以使孩子在學習上處於自然、放鬆的狀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保持和睦的家庭氛圍,家庭成員之間互尊互愛、互幫互助,會使孩子心情愉快,從而形成情趣高漲、精力旺盛的良好學習狀態。

  三、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讓孩子的作息時間逐漸與入學要求靠近,每天早睡早起,有固定的學習與遊戲時間。認真落實幼兒園佈置的各項任務,讓孩子養成遵守幼兒園各種規矩的習慣。

  四、激發其對成長的自豪,我們利用節假日帶孩子外出遊玩,共同討論有趣的事物與現象,激發孩子認識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從而萌發對入園入學的興趣。

  總之,在這個階段中我們會更多關注孩子能力和習慣的養成,為孩子今後的主動性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和幼兒園教育保持一致,認真做好入學準備工作,讓孩子幸福而快樂地奔向學習的殿堂。

  2022幼小銜接觀後感15

  好好“說”話

  “說”是我們和孩子建立聯絡的交流方式和溝通技巧。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情景,我們剛接孩子回到家,她會說,媽媽我餓了。媽媽總會說,怎麼會餓呢?下午不是剛剛在幼兒園吃過了嗎?帶孩子出去玩兒,不小心摔了一跤,我們會說,不疼不疼,快起來。所以我們經常跟孩子說:“不要緊,沒關係,這有什麼了不起的呢?你怎麼這麼小氣?”這種話都是對孩子感受的忽略。

  那麼當孩子表達感受的時候,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第一招,傾聽就好。其實有時候能夠耐下心來聽,說些“嗯、哦、真是”。這就已經夠了,如果想做的更好,可以說出孩子的感受。比如看到孩子摔倒了,我的做法是趕緊跑過去抱起她,邊揉揉可能摔疼的地方邊說:哎呦,一定把哪兒摔疼了吧,媽媽看著都心疼,媽媽幫你揉揉,順帶著好好抱著她……因為媽媽的關心和理解,孩子即使真的疼過會兒也就好了。

  第二,關於尋求合作這件事。希望孩子聽話,常見的誤區是什麼呢?包括指責、辱罵、威脅、命令。這些方法可能都只會讓孩子當下配合你一下,但她內心當中是抗拒你的。因為她的情緒無法安置,因為她本身就不願意聽你講這些東西。所以這四種常見的誤區是不對的。

  舉個例子,有時候孩子吃的零食袋或水果皮隨手就放在玩兒的地方,這時候為了讓她配合養成好習慣,可以這樣。簡單一點,用一個詞表述其實就可以。比如孩子把香蕉皮放沙發上,你看著她只需要堅定地說一句“香蕉皮”,她可能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還有就是描述你所看到的東西。我看到沙發上扔著一個香蕉皮,沒有人管它。那我希望你能夠把它收拾了,因為一會兒要是誰做沙發不小心會坐到香蕉皮的。

  還有一個方法是提供選擇。你可以說:把香蕉皮扔到廚房的垃圾桶裡面,或者扔到外面的垃圾桶裡面。讓她去做。

  還可以描述自己的感受。比如,我看到沙發上有一個香蕉皮,覺得很不高興,因為我覺得咱們家很亂,沒有人管這個家。這幾種方法都是不錯的選擇。

  好好“聽”話

  很多時候,父母都想培養一個聽話的孩子,那麼其實聽話的孩子也有很多種型別,未必所有聽話的孩子都是你渴望的。例如孩子失去自我,盲目、逼迫或者習慣聽從父母的,那未必就是好事。所以啊,我想父母真正希望的是,有一個願意聽話的孩子,但又不是事事聽從父母的孩子,要想有這樣的孩子,這就需要我們有一個聽話的父母,那如何聽呢?

  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要能夠學會首先理解她的感受,傾聽她的感受。比如有時候晨晨在回家路上會告訴我,媽媽,小朋友今天打我了。我回應到:聽你這樣說,媽媽很擔心,我想知道發生了什麼情況。她說:把我氣死了。這時候怎麼回應呢?不能說你怎麼那麼容易生氣呢?你要跟同學和平相處。而是要說:我能夠理解,小朋友一定把你氣壞了,她做了什麼把你氣成這樣?然後我會鼓勵她講出那些事情。講完之後,可以總結一下,說:我知道了,她搶了你想玩的玩具,又不跟你打招呼,還打了你,所以讓你很生氣,對嗎?當她說完之後,傾聽者如果能準確的總結出來,她會覺得很愉快,因為這代表著尊重。總結之後,可以說出自己的感受:“我聽到你這樣說,真的很擔心,害怕你和同學作出互相傷害的行為來,你能理解媽媽的擔心嗎?”“咱們有什麼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你能不能跟媽媽一塊兒想想怎麼來解決這個問題?”

  善於傾聽孩子話的父母,本身就是在給孩子願意傾聽父母說話樹立榜樣,而榜樣的力量又是巨大的。所以想有一個聽你話的小朋友,我們首先要做一個忠實傾聽者。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會聽到各種聲音,正向的語言讓我們自信、樂觀,更有動力進步,而負面的評價會讓我們懷疑氣餒、畏懼不前……那如何運用好語言這個橋樑工具呢?那就要好好說話、好好聽話,其實,無論是“說”還是“聽”。首先,我們要能夠尊重孩子的感受。當你把孩子的感受安撫下來、認同出來以後,孩子才願意跟你溝通,然後邀請孩子跟你一起解決問題。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夠成為一個善於與孩子溝通的人。家庭的氛圍就是透過這樣一步一步提升能力而建設的,希望大家都能夠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給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

  2022幼小銜接觀後感16

  透過觀看“幼小銜接,家庭在行動!”的直播感觸頗深。字面意義來理解就是幼兒園與小學教育銜接,也是幼兒在其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重大的轉折期。幼小銜接”成為父母們高度關注的話題!幼小銜接不僅是知識層面的銜接,更重要的是心理品質、行為習慣、學習能力等全方面的銜接。面對即將開始的小學生活,孩子們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家長需要做好“四個準備”,幫助孩子積極面對,順利適應小學新環境。

  一、心理準備

  1、嚮往小學生活,讓孩子知道馬上要成為一名小學生了,為自己的成長自豪。幫助孩子瞭解附近的小學,與熟悉的小學生交流,初步瞭解小小學生活,激發入學願望。父母心態平和,以積極的態度感染孩子,避免將焦慮的情緒傳遞給孩子。

  2、樂意主動表達用尊重、平等的態度與孩子交流,多鼓勵孩子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培

  養孩子清楚表達自己的意願和需求。

  3、學會情緒調控,和孩子一起閱讀情緒類繪本,培養孩子開朗的性格和良好的溝通能力,幫助孩子適應小學集體生活。

  二、生活準備

  1、早睡早起愛運動

  2、自我服務講衛生

  3、收拾整理物品。

  三、學習準備

  1、閱讀傾聽能力

  2、動手操作能力

  3、思考想象能力。

  四、社交準備

  1、喜歡和同伴交往組織社交活動,幫助孩子多認識夥伴。

  2、具有規則意識,父母言傳身教,自覺遵守各項規則。

  3、責任感,父母可以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入手,培養孩子的任務意識。

  從幼兒園到小學,不是翻山越嶺,而是童年生活的自然延伸和過渡!父母應當以積極、從容的心態,幫助孩子科學銜接,切莫用孩子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作比較,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每個孩子都是有發展潛質的,唯有信任和鼓勵,才能讓每個孩子用自己的方式發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