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文獻資訊檢索的心得體會1200字(通用13篇)

學習文獻資訊檢索的心得體會1200字(通用13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習文獻資訊檢索的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習文獻資訊檢索的心得體會 篇1

  透過學習資訊檢索課程,我認識到文獻資訊檢索是一門十分重要並且值得學習的課程,因為在21世紀經濟和資訊全球化的今天,身邊有著成千上萬的資訊,而且新資訊的更新速度是非常快,如何能快速準確的掌握資訊對於我們的學習、工作都有極大的作用,而資訊檢索作為一門可以快速且有效搜尋大量有價值資訊的學科就表現出了它的重要性。

  下面就學習資訊檢索談談自己體會。本課程先後學習了什麼是資訊以及與資訊有關的一些定義名稱含義,和文獻的相關基本知識。如文獻的載體型別 文獻的級別,文獻的出版型別,介紹了現代文獻的特點:

  第一、電子文獻數量大、增長速度快;

  第二、文獻分佈集中又分散;

  第三、時效性強;

  第四、內容交叉重複;

  第五、載體及語種增多。讓我們懂得了文獻對人類文明進步具有重大意義。

  接著我們學習了資訊檢索基礎,最重要的瞭解了文獻資訊檢索的基本原理,既文獻檢索包括文獻的儲存和檢索這兩個過程,它們的實現有賴於檢索工具的存在。文獻的存貯過程就是檢索工具的編制過程;而文獻的檢索過程則是檢索工具的利用過程,可由文獻需求去完成。所以任何檢索工具都具有存貯和檢索兩方面的職能。檢索過程是與存貯過程相對應的逆過程,連線兩個過程的紐帶就是情報檢索語言。文獻檢索的基本原理就是檢索者將主題檢索概念與儲存在檢索工具(或系統)中的檢索特徵標識進行比較,最後達到一致,以此來有效地查得並獲取文獻。而且懂得了文獻資訊檢索的兩種途徑,既文獻資訊的外表特徵途徑和內容特徵途徑。然後又學習了文獻主要的幾種主要的檢索方法。

  隨著對文獻資訊檢索的學習,老師結合我們學院的具體實際情況給我們講解了中國圖書館分類法,使我們更加明白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知道了圖書館基本大類是分類表中第一次劃分的類,一切中小類目都是以基本大類發展分化而來的,它集中體現了分類法的思想和觀點。在基本目類中,由於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這兩個學科內容多、發展快,《中圖法》在社會科學部類下展開為九大類,自然科學部類下展開為十大類,進一步形成了一個擁有二十二大類的分類表,每大類用一個漢語拼音字母表示並固定其先後次序。大類下再按照圖書的不同屬性劃分為若干基本類目,然後繼續逐級劃分為若干小類。一般用一個字母表示一個大類,用字母加數字表示大類下類目的劃分,這樣層層類分,便形成了一個有條理、有系統、有一定內在聯絡的逐步展開的類目表。

  不同的檢索工具(資料庫)所使用的檢索語言不同,所提供的檢索入口也各不相同。在檢索過程中,應根據選用的檢索工具(資料庫)的具體情況確定正確的檢索途徑。根據課題

  要求,對檢索工具或檢索系統進行檢索,選出符合課題要求的檢索條目,並將所查得檢索條目記錄下來。

  如利用《萬方資料庫-數字化期刊》檢索利用《萬方資料庫-數字化期刊》:

  (1)原文型別:期刊論文;

  (2)檢索年份:2000-2010;

  (3)檢索入口:本資料庫提供檢索入口有:論文題名、著者、著者單位、刊名、關鍵詞、文摘等9個。可採用上述任何一個檢索入口或其組合進行檢索,例如,“論文題名”與“關鍵詞”或“論文題名”與“文摘”等;

  (4)編制檢索式:服裝業(論文題名)and後現代主義(論文題名)服裝業(論文題名)and後現代主義(論文題名)and藝術流派(關鍵詞)服裝業(論文題名)and後現代主義(論文題名)and藝術流派(文摘);

  (5)閱讀、記錄(下載)文獻條目。使用第一個檢索式“服裝業(論文題名)and後現代主義(論文題名)”查得5篇相關期刊論文檢索條目,選取其中1篇並經整理得:

  檢索條目1:

  【論文題名】【作者】【作者單位】【刊名】【年卷期】【分類號】淺談後現代主義服裝設計的表現形式,高海波,湖南·衡陽,祁東縣職業中等專業,421600科教導刊2009/3,J06。

  在當今社會計算機的應用已經很廣泛了,因而之後我們主要學習了計算機資訊檢索基礎,以及網路資料庫的檢索與利用,知道了計算機檢索的中文資料庫及網路資源有:

  1、檢索中文圖書的資料庫——超星數字圖書館全文圖書,如CNKI。

  2、檢索中文期刊的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維普期刊、人大影印資料等全文期刊資料庫。

  3、檢索中文科技資料的資料庫——-萬方資料庫、碩博論文、中國專利資料庫等。另外,還有許多網路資源供查詢中文科技文獻資訊,如國內各種大型站的搜尋引擎,網易、搜狐、新浪、雅虎中文等,這些網站也能進行分類瀏覽,查詢相關學科資源,同時中國教育科研網、中國科學院網、國家圖書館網、上海圖書館網及各高校圖書館網站等國內大型文獻資訊機構也有許多中文科技文獻資訊。這些網路資料庫的學習對我以後在查詢文獻方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網路資料庫雖然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想要熟練的實用它還是進行認真的學習的,因為我們在查詢有用資訊的同時還要摒棄那些無用的資訊,在學習之前,我也在百度,googl等搜尋引擎上搜索過一些文獻,認為搜尋很簡單,但是經過學習之後,我知道我先前的想法是錯誤的,利用網路資料庫是要了解很多事情的,如要知道各搜尋引擎的特點以及特殊的使用方法,而且要知道各個資料庫自己的特點,要抓準關鍵詞,關鍵詞選正確會大大提高檢索的速度和質量,因此要快速而準確的找到自己想要的文獻就一定要選好關鍵詞。

  在學習文獻資訊檢索課的過程中,我雖然對資訊檢索還不過了解,掌握的不是很熟悉,但是透過學習現在我基本上能應用資訊檢索中的知識來查詢到我想要的文章和書籍,這對我以後寫論文有很大幫助,更重要是對我以後工作查詢資料也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總之,經過學習,我對文獻資訊檢索這個課程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必須儘可能多的掌握更多的資訊,儘可能多的完善自己的知識,所以掌握文獻資料庫的應用對今後的學習、生活會有很多幫助,文獻資訊檢索必將成為我們今後走向成功的紐帶。

  學習文獻資訊檢索的心得體會 篇2

  一、學習資訊檢索的重要性

  我記得我學習這一門課程的第一堂課時,老師就清楚地告訴了我們,學習科技文獻檢索,就是為了培養我們這些在校大學生的資訊意識和資訊素養,從而提高我們大學生獨立獲取資訊的能力,最終促進我們的自學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

  資訊資源是一筆無價的財富,如果我們善於更好地整理與利用,那將對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帶來巨大的益處。資訊意識主要表現在人們認識資訊的自覺程度、需求資訊的迫切程度、獲取資訊的敏銳程度、利用資訊的準確程度、創造資訊的能力程度。資訊意識強的人能夠從自身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環境中捕捉有價值的資訊,也能從散亂無序、紛繁複雜的文獻資料中尋找有價值的資訊,不斷更新知識。現在,科研成果從發明到推廣應用的週期大大縮短,知識的有效性也在逐步縮短。據估測,大學畢業後5年之內不學習補充新知識,原有知識的50%將陳舊失效;10年之內不學習補充新知識,原有知識將100%陳舊失效,即由原來的先進知識變成一般性知識。可見,熟練掌握資訊搜尋和資訊篩選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這可以讓我們跟上時代的脈搏,與時代一同進步。

  二、學習資訊檢索的收穫

  (一)資訊搜尋途徑的拓展

  本來我們在網路上搜索資料,一般都是用的“baidu”、“google”等搜尋引擎進行搜尋。搜尋的資源有限,而且重合率較高,權威性也不高。自從學習了這門課程,讓我瞭解到了更廣的資源庫。比如“中國學術期刊全文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萬方資料庫”、“超星電子圖書資料庫”等等。這些資料庫裡面的圖書資源和期刊論文資源都非常的寶貴,搜尋起來也非常的方便。透過一定的搜尋步驟,可以將大量的同主題的圖書或期刊一起尋找出來,這很大程度上為我們尋找資料者帶來便利。比如“中國學術期刊全文資料庫(簡稱中國期刊網)”,它是我國第一個大型的、多功能的、整合化的電子期刊全文資料庫。它提供全文服務,8000多種學術性期刊數字化。為我們蒐集資料帶來很大幫助。現在,這些資料庫已經成為我搜集資料、撰寫論文時,經常使用的資訊蒐集途徑了。

  (二)資訊搜尋精確度提高

  運用資料庫搜尋資料,有多種途徑。如按篇名或文章題名搜尋、按作者或責任者搜尋、按作者所在單位搜尋、按摘要搜尋、按關鍵詞搜尋、按分類號搜尋等等。這些具體的搜尋方式可以適應我們不同的搜尋資料的需求。比如在資料庫進行搜尋時,可以在作者、單位、關鍵詞、時間等方面分別進行設定,這樣就可以保證搜尋出來的文獻都是有價值的、可以加以利用的檔案。而在普通搜尋引擎中,就達不到這樣的效果,有時會因為輸入的限制太多,而導致搜尋到的文獻非常有限。而且有時普通的搜尋引擎會顯示出相關性不是特別強的文獻,因為使用者往往還要進一步地親自進行遴選,這就無形中增加了檢索者的壓力了

  (三)讓我瞭解了文獻的分類

  以前去圖書館借書時,往往查到了圖書的分類號,但是不知道在第幾層樓。所以有時候要在圖書館裡一層一層地找,非常麻煩。現在,學習了文獻檢索以後,知道了文獻的分類,找圖書也就方便多了。如“h代表語言文字”類的,“i代表文學”類的,“k代表歷史、地理”類的,這些都屬於文科性質的,所以我就知道該去圖書館二樓或三樓尋找。而如果遇到分類號為“o”的,我就知道應該去五樓尋找,因為o代表了數理化,所以在我們圖書館,應該在五樓左右尋找。

  學習資訊檢索的收穫還遠不止這三點,如要靈活運用各種檢索方法,以達到滿意的檢索效果,如讓我瞭解到了世界上幾種大百科全書等等。這些知識都讓我覺得受益匪淺。

  三、學習資訊檢索的意義

  (一)提高學習和工作的效率

  學習資訊檢索可以更好地繼承前人經驗,加快學習進度的步伐。我們閱讀的科技文獻、學習的教材內容,往往是幾年、幾十年前的發現或研究成果。雖然這些成果對我們現在的研究往往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而且學習學習資訊檢索,可以避免學習研究工作的重複勞動,使自己的成果始終建立在最新成果的基礎上。

  (二)開闊視野、拓寬知識面

  當今,資訊呈爆炸式增長,不僅如此,資訊載體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除傳統紙介質資訊外,每天都有大量的磁載體資訊、電子版資訊及各類網上資訊湧現出來,這些浩如煙海的資訊的多樣性、離散性與無序性及其複雜的檢索介面和使用方法,增加了資訊利用的難度,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獲取資訊的質量與效率。資訊是促進社會經濟、科學技術以及人類生活向前發展的重要因素。一個國家的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越來越取決於對資訊的開發與利用,誰能充分開發和有效地利用資訊資源,誰就能搶佔科學技術發展的制高點。一個國家是這樣,一個人也是這樣。誰能充分掌握時訊,把握住時代的脈搏,誰就能站在高點。

  (三)促進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研究能力

  聯合國一位官員曾經預言,“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方法的人。”文獻檢索教育可以有效地解決學習技能和方法問題,因此在這一點上,其意義重大。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文明成果在迅速積累和擴充。高等學校只有在重視專業基礎知識傳授的同時,十分注重引導學生自學,加強自學能力的訓練,才有可能讓學生在今後的長時間內,不斷吸取新知識,改善知識結構,從而具備創新精神。有的專家說:“就是大學畢業生,一生所用的知識,只有10%左右是在學校學習的,絕大部分要在工作以後不斷地學習,接受終生教育。”終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持續不斷地自學和獨立研究。以培養大學生自學和獨立研究能力為重要目標之一的文獻檢索教育,作為一門課程,彰顯了其這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總結

  文獻檢索課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基礎課程,隨著資訊科技的迅猛發展,資訊網路化的廣泛應用,開設文獻檢索課程是十分有必要的。我們必須重視文獻檢索課的地位,明確文獻檢索課的培養目標,全面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使他們的學習和工作能力得到提高。資訊檢索作為一種方法和技能,有利於人們適應科技和生產,隨時補充、更新知識,改善不合理的知識結構,提高解決科技難題的能力。掌握各種檢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能,是增強資訊意識、提高自學能力的有力措施,也為實現終生學習提供了一個有效門徑。

  學習文獻資訊檢索的心得體會 篇3

  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的現階段的水平和能力選擇合適的文獻。過於強調閱讀“著名”的文獻常常可能適得其反,打消科研的積極性。選擇合適的文獻並不是單指選擇同一水平的文獻,更要儘可能分出層次,以期可以一步步到達最終理解“著名”作品的程度。那麼如何選擇呢,下面講幾點個人體會。

  讀“著名”作品作者的學生的文章。他們的學生由於能得到親身指導,耳濡目染,更能體同身受理解老師的想法。同時你的難點可能也是他們的學生同樣曾碰到的難點,這樣你就可能從他們的文章看到他們是如何理解的,這樣就更容易學會。總之一句話,學生的水平通常比老師差,但有條件很接近導師,因此閱讀學生的作品無疑是通向名著的一個途徑。

  閱讀作者早期的作品。通常一個人的作品會反映出來他思想發展的軌跡:從簡單到複雜,從具體到抽象。文風也會越來越簡約和凝練。後期的作品雖然更趨成熟,但同時理解起來會更困難。這時候不如逆著來,更容易跟得上。同樣的思路,讀別人的博士論文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方法。具體就不分析了。

  那麼如何真正的,而不是假裝的理解了呢?

  前文的基本觀點是讀文獻過程是努力試圖從作者的角度去理解文獻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想法也常會不知不覺地被作者的思想所“綁架”,成為作者的“代言人”。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時候覺得自己把一篇文章看的很懂了,對其中的各個細節都掰扯的很清楚,但當脫離論文給別人解釋的時候,別人一問問題,就不知道怎麼回答了。或者也只是憑著記憶說出作者的解釋,而非自己消化過的解釋。所以說我們需要從文獻中走出來,從作者的影子中走出來。

  那麼如何從文獻中走出來呢,我認為就是如費曼所說的,透過獨立思考在我們的大腦重新創造出作者要表達的思想。這裡的“創造”有如下兩層含義。能否創造是檢驗是否理解的一個重要標準

  讀文獻的時候, 就像看戲。從一開始就已經不知不覺的被作者帶入了作者設定的情境當中,也就不可避免的會被作者牽著走。當我們對論文有了基本的瞭解以後,我們就要放下論文。常言說的好,功夫在詩外。同理,理解文獻是發生在不讀文獻的時候。這樣的時候可以是:

  “以賣促學”的時候。就是與合適的人討論自己學到的東西。合適的討論者主要指那些願意學習你正要講的東西,並且還會不時的提出問題的人。在這種交流中,你也要儘可能降低身段,不要因為對方問了一些太初等的東西,就覺得講下去沒什麼意思。

  討論的過程,雙方平等的心態很重要:既願意問,也願意回答。在講解的過程,你也會發現你自己不理解 的地方,這樣就會催進你獨立地思考。

  “內省反思”的時候。現實中,找到合適的討論者並不容易。中國的教育不鼓勵提問,再加上人情面子問題,不懂者常常不願意提問,反而以恭維來取代提問,這樣就阻塞了交流的進行。因而內省反思就也變得更加重要,而且也現實一點。

  “內省反思”主要是指脫離論文的情形下,在閒暇的時間裡,在自己腦子裡獨立地重構出論文的結果。具體一點兒說:

  要在閒散的時間進行。特別要選擇在”無法面對”論文的時候,這樣才強制你獨立地思考(當然對於意志力特強的除外)。比如在中午去吃飯的路上,回家的路上,旅行(坐車)的路上,睡覺前或早上醒來的時候。總而言之,是各種手邊上無法看到文獻的時候。

  要有明確的目標。這段閒散時間裡,自己要儘可能明確在要想清楚一個什麼問題,要搞明白一個什麼難點等等。

  發現那些“唐突”的或“缺失的”中間步驟。在我們獨立思考的過程中,要慢慢地想問題是怎樣表述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存在,問題的難點是在哪裡,為什麼難等等。在這個時候,我們不可避免地去回憶作者的思路和解決方法。這個過程很重要。

  在回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那些自己感覺到很“唐突”的中間步驟。這些地方一般你不理解或者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對這些唐突的地方,要儘可能用自己的方法去理解或補上缺失的環節。即使你最後還是沒有想通,但事實上你已經進步許多了:當你下次再翻開論文時,你的理解就更有針對性,而且讀起來也容易很多了。

  學習文獻資訊檢索的心得體會 篇4

  讀文獻的實質:teach yourself,也即是自學。但是中文“自學”字面意義上沒有反映出閱讀中的一些關係。teachyourself,誰teach?第一反應當然是自己教自己。我看更準確地說應該是,作者教你。

  這怎麼是可能的呢?作者不在你身邊,你只是和他的文字打交道,“他”如何教你呢?根據個人的閱讀經驗來看,閱讀的過程似乎是兩個人之間的對話,作者和自己的互動的問答過程。在這裡,我更願意承認在閱讀的時候我們的個人人格實際上“分裂”為了兩個人,一個代表作者,一個代表自己。

  當“自己”不懂的時候,透過文字去努力理解作者意圖的時候,實際上就是自己努力變成“作者”的過程,試圖從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去回答“自己”的問題。這樣,閱讀就是“自己”努力地去“移情”成為作者從而教會自己的過程。

  因此,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始終要有一個“作者的意識”,始終要考慮和琢磨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而不要那麼些,他當時的意圖是什麼?他當時心裡是怎麼想的?為什麼?這應該是通往作者心理的不二法門。

  “數學書有兩種,一種是看了一頁就不想看下去的,一種是看了一行就不想看下去的”,楊振寧曾這樣講過。這大概也是不少學科文獻閱讀的感受。事實上,萬事開頭難。我個人的閱讀經驗經常是這樣的:第一次努力讀下來,可能只懂了全文的1%,讀第二次大概懂了5%,可是第三次我大概就懂了30%。也就是說理解的程度是隨次數增加而指數增長的。

  所以說如果一篇文獻你沒有(認真地)讀過3次,你是沒有資格說難的。許多人常常只讀了第一遍以後就覺得難讀不下去放棄了。我相信他如果再讀上兩次,他可能就不這麼認為了。“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會很美好,但絕大多數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卻見不到後天的太陽,所以我們幹什麼都要堅持!”馬雲的說法和這裡“文獻至少讀三次”有異曲同工之妙。

  首先應分清楚著名作品和經典作品的一些區別。在科技文獻中,經典作品應該屬於一個領域相對基礎性的優秀作品。著名作品常常是指一個領域裡程碑式的作品,比如代表著前人幾十年研究而最終被攻克的某難題的文章,或者橫空出世的某一新理論等。

  從這裡的區分講,經典文獻是那種寫的很仔細,可以用來打基礎,進入某一領域必讀的優秀作品。反之,著名作品常常很艱深,就不一定是要非讀不可了,特別是在個人能力還不足以做到的時候。這時候我們該怎麼做呢?

  學習文獻資訊檢索的心得體會 篇5

  本學期,我們學習了一門很特別而且很有用的學科,名字叫文獻檢索,這門課程給我帶來了不少收穫。文獻檢索課程是高校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門課程, 是素質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當代大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文獻檢索教育是培養我們大學生的資訊意識,使我們掌握用手工方式和計算機方式從各種文獻或網際網路中獲取知識和資訊的一種科學方法學,是資訊素養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是大學生素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高校的文獻檢索課作為我國高校情報使用者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學生學習資訊知識、掌握資訊檢索技術、普及資訊素質教育的基礎課,它和外語、計算機等一樣是當代大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所以,對我們來說,文獻檢索十分有必要。而且我們必須好好掌握這樣一門課程。

  文獻檢課程從第五週開始,到十三週結束,在這期間,透過網路學習,我們對計算機檢索基礎知識、中文資料庫檢索、專利基礎知識及專利資料庫檢索、常用英文資料庫檢索等檢索知識和方法有了一個深刻的瞭解;透過上機實驗,我們經過實際操作,對清華資料庫、維普資料庫、方正電子圖書資料庫以及springer資料庫、ei village 2 資料庫等各類中英文資料庫都加深了印象。同時,學習了具體的文獻檢索知識,對於我們的日常的學習和工作也很有幫助,例如,當我們需要查詢專業課程的相關文獻用以學習的時候,我們便可以利用這些文獻檢索資料庫來搜尋到我們所需要的論文和書籍。另外,在必要的時候,為了方便搜尋,我們還可以在網上申請個人圖書館,專門查詢一些自己所需的不易隨便下載的文獻。

  學習了文獻檢索這門課程,我才發現,透過圖書館的電子資源,我們可以查詢到許許多多的有用文獻,對我們的學習具有相當大的作用,另外,還讓我形成了藉助這些資料庫進行自主學習的習慣,只要有需要,我就會在這些資料庫中查詢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用來豐富自己的綜合知識。可以說,透過文獻檢索的學習,我瞭解到了很多我以前所不知道的東西,以前在需要學習資料的時候不知道在哪裡找,而現在完全不用茫然無頭緒了,各種資料庫所包含的強大的檢索功能和豐富的資訊資源,給我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當然,文獻檢索這門課程很有用,可是要學好也不是很容易,我們必須多練習、多搜尋,經常去查詢、去摸索,並且要仔細的靜下心來學習,只有真正熟悉了各種資料庫的檢索方法,掌握正確的檢索方法,才能夠快速而準確的找到自己真正所需要的文獻資料。聽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要感謝老師的耐心教學,要感謝同學們的熱心指導,感謝你們的幫助讓我順利完成了這門課程,並學到許多有用的東西。

  學習文獻資訊檢索的心得體會 篇6

  一週的文獻檢索實習結束了,這次的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以前我很少上圖書館的網頁,進去了也只是去申請存包櫃,很少去看圖書館裡有些什麼東西,這次的實習讓我認識到圖書館裡面有很強大的資料資源,有很多資料庫,例如維普、中國知識網、萬方等資料庫,這些資料庫裡面有成千上萬篇文章,而且這裡面的資料都是一些碩士、博士論文,或者是在期刊雜誌上發表的文章,論文質量比較高,對我們平時寫論文或是寫畢業論文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就算不寫論文,我們也可以去看一些文章,瞭解當前各方面的學術研究,增長知識。以前寫論文就到百度上搜索文章,透過文獻檢索的實習,我學會了利用圖書館的資料庫資源檢索資料,我們只要把想查詢的資訊的關鍵字或篇名、作者等搜尋途徑輸入資料庫,就能得到有用的資訊,非常方便快捷。我們也可以透過書目檢索瞭解圖書館裡的存書,在“書目檢索”專案中根據不同的查詢途徑輸入自己想要查詢的書目的相關資訊之後,就會得到圖書的資訊,比如作者,出版社,是否在館,索引號等,查詢到書目的索引號之後就可以很快的到書架上找到書籍。還可以在圖書館的網頁上了解圖書館新書的資訊,便於及時閱讀新書。

  當今社會資訊膨脹,我們必須學會如何篩選有用的資訊,摒棄不良資訊,必須學會在眾多紛繁複雜的資訊中檢索出自己想要的資訊,這就要求我們要學會文獻檢索,學會利用已有的資料庫資源方便快捷的查詢所需資源。剛開始實習時,對於很多東西我感到很困惑,不知道該怎麼搜尋,透過老師的講解和親自的搜尋實踐,我學會了怎樣去查詢相關文獻資料,我想學會了文獻檢索會讓我在以後寫畢業論文時節省很多時間,少走很多彎路,而且會查詢到高質量、有含量的資訊。以後我會經常打到圖書館的網頁上去看看,瞭解一些圖書和期刊雜誌的資訊,充分利用圖書館的資源,增長知識。

  學習文獻資訊檢索的心得體會 篇7

  不知不覺中文獻檢索課已經結束,這是我在本學期最期待、最想學、也是最感興趣的一門課程,只可惜學時有點短、上機時間有限,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但其實用性不可小覷。透過這8周的學習,我學到了很多對今後學習和生活有用處的知識。在學習《文獻檢索》前,對於專業性較強的學術文章的搜尋,我基本上是用百度和谷歌等搜尋引擎來完成的,但檢索的文章不僅在數量上少,而且專業性差,根本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透過對文獻檢索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的學習,我學到了Internet公用檢索工具和多種經典資料庫的應用方法,三大索引(SCI、EI、ISTP)、專利及其文獻的`檢索,中國期刊網、萬方資料庫等檢索工具,對我以後在查詢文獻方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透過對《文獻檢索》課程的學習,我在文獻檢索基礎理論和對基本知識方面的認識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什麼是資訊素養,身為資訊時代的大學生,如何提高資訊素養,這都是對自己負責任的研究課題,對各個資料庫的瞭解以及如何檢索文獻、篩選資訊讓我們更充分的學習專業性知識,拓寬視野。《文獻檢索》課是開展資訊素養教育的最佳途經。在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這門課程,在提高資訊意識的基礎上,我培養和提高了自己的資訊素養能力,提高了獲取資訊資源的能力,鍛鍊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推進專業資訊素養的能力和培養採用新型學習方式的能力。具體到實際學習中,可以獨自檢索所需文獻、資訊和知識,受益匪淺。

  當今時代是一個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資訊時代,也是一個競爭、充滿挑戰的知識經濟時代,大學生如何立足於資訊社會,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除了應該具有廣博的人文素質、深厚的科技素質、理性的思維和創新素質、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身體素質外,還必須具有一定的資訊素養,這是大學生擁有高水平綜合素質的基本要求,也是資訊化社會的迫切要求。

  在這八節課中我學到了很多對今後生活很有用處的知識,例如:學到了CNKI、維普資料、萬方、超星數字圖書館、中國專利資訊網、中國標準全文資料庫、SPRINGER、OCLC、EBSCO、EI、SCI這十一個數據庫的應用,學會使用這些資料庫對我以後在查詢文獻方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雖然現在我會用資料庫,但利用資料庫檢索文獻是要了解很多事情的。例如:要知道各個資料庫都有自己的那些特點,要抓準關鍵詞,等等。最重要的就是要抓準關鍵詞,因為輸入不同的關鍵詞檢索出來的文獻會相差很大,關鍵詞選正確會大大提高檢索的速度和質量,因此要快速而準確地找到自己想要的文獻就一定要選好關鍵詞,所以選好關鍵詞是使用資料庫首先應該學會的。

  在學習資訊檢索課的過程中,我認識到了什麼是資訊檢索,資訊檢索的方法,資訊檢索的工具及途徑,以及它的應用。雖然對資訊檢索還不是夠了解,掌握的也不是很熟悉,但我基本能運用資訊檢索中的知識來查詢到我想要的資料。在每次的實際課程中,我都能夠找到相關的書籍,在實際中有著很好的應用。這對以後我們要寫畢業論文有很大的幫助,甚至到了工作崗位上我們也需要用到這方面的知識。最起碼我能夠有效利用我校圖書館的資源幫助我學習。我很喜歡資訊檢索,不僅僅是因為他是我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學習工具,還是一種很好的文化,素質,使自己應該具備的!它讓我們有目的性,有方向性地查詢我們需要的東西,讓我們掌握資訊,讓我們在資訊時代立於不敗之地。文獻檢索確實帶給了我極大地方便,也讓我開闊了視野,更加全面的瞭解認識了我的專業相關領域的發展情況及前沿動態,滿足了我的求知慾。總之我不僅瞭解了文獻檢索課程,還為我以後收集一些前人的科技文獻資料,尤其是一些比較前沿的資料,為明年畢業論文的順利完成做好準備工作,也為將來的工作學習打好基礎。

  透過這個學期的學習,我對資訊檢索與利用這門課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渴望能在將來有進一步的深入學習。也感謝周老師不吝教導,給我帶來了很大幫助。

  學習文獻資訊檢索的心得體會 篇8

  在期末考試結束後,我們進行了為期一週的資訊檢索課程,透過學習讓我對資訊有了進一步的瞭解。資訊不只是訊號或訊息,同時也包括一切事物在大腦中的反應。

  在學習中我認識到了資訊檢索對科學研究的重要性。資訊檢索的意義就是充分發揮人類知識寶庫的作用,有利於開發智力資源。目的就是提高資訊素養。資訊的廣義含義是訊號與訊息的簡稱,狹義含義是一切事物在大腦中的反應。人類資訊是知識,記錄知識的載體有文獻,文獻的構成要素包括知識內容、符號系統、文獻載體和記錄方式。資訊的載體是資訊源,按載體形式分為印刷型文獻、感光型文獻和機讀型文獻;按加工深度劃分為一次文獻、二次文獻、三次文獻和零次文獻;按出版形式劃分為十大資訊源即圖書、期刊、報紙、科技報告、會議文獻、專利文獻、標準文獻和學位論文。

  我在做老師佈置的題目的時候查資料很認真,因為要了解我做的課題,要寫總結,我以為這樣已經足夠了,但是在實際操作時我認識到自己知道的還都只是表面現象,因為在你做課題的時候還要密切關注本領域的動態,這是我沒想到的,這是第一個收穫。

  透過學習以後發現,資訊檢索的策略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原來誤以為一個好的檢索策略只能提高查準率,大不了我多看幾篇文獻,現在發現它還能提高你的查全率,而且對於你從較高層次上把握課題的研究方向、發展脈絡是極有幫助的。這是第二個收穫。

  透過學習這門課程,掌握一些基本的網上搜索技巧可以說是必需的。

  第一:搜尋片語:如果只給出一個單詞進行搜尋,經常會出現數以千計甚至以百萬計的匹配網頁。然而如果再加上一個單詞,那麼搜尋結果會更加切題。在搜尋時,給出兩個關鍵詞,並將兩個詞用與邏輯結合起來,這種與邏輯技術大大地縮小了搜尋結果的範圍,從而加快了搜尋。幸運的是,所有主要的搜尋引擎都使用同樣的語法。一個帶引號的片語意味著只有完全匹配該片語包括空格的網頁才是要搜尋的網頁。把這幾種符號結合起來使用,能大大提高搜尋效率。

  第二:選擇片語:一般說來在網頁搜尋引擎中,用片語搜尋來縮小範圍從而找到搜尋結果是最好的辦法。但是,運用片語搜尋涉及到如何使用一個片語來表達某一具體問題。有時簡單地輸入一個問題作為片語就能奏效,然而簡單明瞭地提問方法只對一部分搜尋奏效。選擇合適的片語對提高搜尋效率是很重要的,實在找不出時可以試試下面的方法。

  第三:查詢資訊源:有時片語搜尋太精確或者一個片語無法準確表達所需資訊。那麼可以直接到資訊源,這種技術“簡單得似乎不值一提”,但卻很有效。根本不用搜索引擎,直接到提供某種資訊組織的站點去。

  最後,我很高興我學習了這門學科,不僅學到了一些實用的技能,還知道了幾個有用的資料庫,這對於以後寫論文是很有幫助的。更重要的是,透過這門課我還學到了一些做人和人生的道理,這在其他課上基本是不可能學到的。也許這些東西現在看起來沒什麼用,但其實他們才是我今後會受用一生的。總之,學習這門學科使我受益匪淺。

  學習文獻資訊檢索的心得體會 篇9

  透過修井工程網上學習系統,我閱讀了很多與修井作業有關的優秀文獻,其中很多都讓我學到知識,以下是我精心選取的部分文獻,一併談談我在其中學到的知識。

  文獻一:封隔器受力

  封隔器解封和管柱永久變形是混相驅油田高壓注氣過程中遇到的重要問題之一。高壓注氣作業過程中溫度和壓力的劇烈變化引起管柱伸縮或受力變化,其主要影響因素有:溫度變化引起的溫膨效應;壓力變化引起的膨徑、活塞和螺旋彎曲效應。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給出了複合管柱的各種計算模型。初始力是預防管柱損壞的可操作性重要因素,它和管柱各種受力及應力之間有密切關係,對此做了定量分析。研究結果對礦場作業具有一定指導意義。

  文獻二:高壓注水井套管保護管柱受力分析探討

  針對中原油田注水壓力逐年增高及套損嚴重的問題,開展了注水井套管保護技術研究工作,其管柱由水力錨+Y341封隔器+大通徑注水器+球座組成。該管柱下部可接入分層注水管柱,實現多層分注管柱的上部套管的有效保護,延長套管的使用年限。文章詳細分析計算了該管柱在加壓錨定前、坐封、注水等狀態下的受力、變形情況。其結果可指導現場施工及今後的工具設計工作。

  文獻三:兩層壓裂井下管柱力學分析及其應用

  不動管柱兩層壓裂技術是環保施工、提高勞動效率的新型工藝。為保證該工藝的科學有效實施,對井下管柱及各種壓裂工具進行了屈曲分析、變形分析、軸向受力分析、應力與強度分析,確定管串的危險截面為井口和封隔器上截面,並編制了應用軟體。透過輸入油井的井眼軌跡、井身結構、油管柱組成、摩擦係數、油管內流體效能、溫度、注入方式、井口油管內壓力、錨定狀態等各項引數,給出了井口與井下封隔器處的內外壓、軸力、應力強度、安全係數及軸向變形情況。在實際井上進行了應用,有效地指導了壓裂管柱設計及工具的選型,從而保證了壓裂施工的順利進行。

  文獻四:斜井油管柱封隔器最最佳化

  從理論上分析管柱在斜井中的受力,考慮到虎克定律效應、螺旋彎曲效應、溫度效應等因素,計算油管上提高度、上提前地面已下放丈量油管長度、最佳坐封載荷和坐封高度,並編制相應的計算機程式,為現場估算鑽具在井中伸長變形及確定封隔器坐封高度提供了一種簡便計算方法。其計算結果與現場資料吻合。

  文獻五:油管柱的受力與變形

  隨著深井技術和壓裂工藝的日益發展,對油管柱的要求便越來越高。因此,必須研究管柱的受力與變形,以選用可靠的管柱,並作為封隔器設計和使用的基礎。油管柱(簡稱“管柱”)在採油工藝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採油和注水是油氣水流動的通道,而且還利用它來下入各種井下工具和進行各種井下作業等等。

  由於管柱在踩偶工藝中擔負著許多重要任務,因此要求管柱:

  1、強度必須滿足工藝要求;

  2、各種井下工具下到井下的位置必須準確;

  3、工藝可靠;

  4、儘量簡化施工工序和減少管柱的起下次數。

  學習文獻資訊檢索的心得體會 篇10

  任何一門學科,就向一棵大樹,有繁茂的樹葉、錯綜的樹枝、粗壯的樹幹和深埋在土裡的樹根。

  當我們看到關於這個學科的一本書、或者一篇論文時,我們也就看到了這棵大樹上的一片片樹葉,開始第一次接觸到了這棵大樹,對這棵樹有了第一次的感性認識。這時候,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多的閱讀一些文獻,儘可能多的瞭解這棵大樹的最基本的資訊,並對每一份自己閱讀的文獻做好詳細的筆記和詳實的讀後感,為自己能夠更進一步瞭解這門學科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在觸碰到了很多很多的樹葉之後,我們對這棵大樹逐漸有了一個全方位的感性認識,這時候,我們要開始整理我們所掌握的這些樹葉。透過自己的不斷的學習,將這些樹葉整理到他們所屬的枝幹上面。這些枝幹或代表關於這個學科不同學派的觀點,或代表這門學科的不同分支,雖然我們不一定能對每個枝幹都有很深入的瞭解,但是至少現在我們能明白哪些樹葉是屬於哪根枝幹的。枝幹之間或許會有相互交錯的部分,這時候我們要透過自己的學習和閱讀,找出他們的共同點和不同之處,加深自己對這棵大樹的瞭解。

  在對樹葉進行了梳理之後,我們還要對這些枝幹進行梳理,透過對不同學派、或者不同學科分支的分析整理,然後找到他們共屬於同一棵大樹、但又屬於不同枝幹的原因,分析出各學派或各分支的不同之處以及相似之處,這時候我們對這棵大樹的瞭解已經又深入了一步,幾乎已經能夠全面的掌握這棵大樹的絕大部分資訊了。當我們的學習到了這一步的時候,我相信,已經能夠寫出一篇非常像樣的文獻綜述了。

  當然,對於一篇完整的論文而言,一篇非常像樣的文獻綜述是必不可少的,但僅有文獻綜述也是不夠的,這時候,我們就要開始尋覓這棵大樹的根了。當我們看到一棵大樹能有如此粗壯的樹幹時,我們不禁會問自己,能夠長出如此粗壯的枝幹,他的養分從何而來,他的根在哪裡?這時候,我們需要透過我們所瞭解的這棵大樹的全部資訊,包括我們閱讀過的所有文獻、我們做的所有筆記和讀書心得、我們整理出來的條理脈絡,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這門學科的本質——這棵大樹的根,所有的枝繁葉茂到了這裡,也許只是一兩句話,亦或許是幾段話。也許我們不能瞭解每一片樹葉如何長出、如何形成,但是隻要我們找到了它的根,我們至少能知道每一片樹葉中的養分、成分與我們在根中找到的元素、本質是相同的。

  當我們結束綜述,提筆論文正文時,我們從根開始向上生長,或生長出一片新葉,或另發出一條新枝,我們的論文也會和春天的新葉、新枝一樣,散發出無限的新意。

  學習文獻資訊檢索的心得體會 篇11

  我認為文獻綜述的門檻不高,因為撰寫文章之前,必須大量閱讀。簡單的文獻綜述法只描述各家思想盡量少加入自己的觀點,我想這對於作者自身的學術水平的要求不會很高,但這也不是說可以讓對綜述領域毫無瞭解的人隨意閱讀幾篇一級文獻,簡單羅列文獻中的觀點;也不是說像介紹“研究進展”一樣,只陳述科學的程序即可。綜述的一個特點在於綜,這就要求我們在閱讀了解的基礎上歸納整理、綜合分析,寫出更有邏輯層次的文章;另一特點述,要求對綜合整理後的文獻進行比較專門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統的論述。我想要寫好綜述,其實是件很難的事情,在國外,宏觀的或者是比較系統的文獻綜述通常都是由一個領域裡的泰斗來做的,但在沒有人生來就可以成為泰斗大家,在之前也需要不懈努力地朝那個方向奮鬥。

  依我看來,學習嘗試寫綜述不失為了解某一個領域的一條道路。在寫綜述文章之前,需要儘量全面瞭解某領域中某分支學科或重要專題的發展歷史、研究現狀、最新進展及各家觀點。當然在瞭解這些的同時,也熟悉了蒐集專業文獻的方法和資料積累的方法。這可以說是我們圖書情報專業學生的看家本領。但是就我自己而言,在看家本領方面還存在很大的欠缺,本科時學的很雜很淺,希望能在慢慢學習中逐漸得到提升。在綜述的寫作過程中,需要對一級文獻中的各家觀點進行分析、歸納、綜合,這也提升了我們在這些方面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我們獨立思考能力和科研能力。

  目前,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綜述文獻的數量越來越多,如果有志於發表綜述文獻,就應該修煉好內功。當然在寫綜述文獻時,應當注意選題,選題應該要做到三個字——“新、精、少”。“新”即選題反應新思路、新技術;“精”即關注國際國內的前沿研究,權威刊物的優秀論文;“少”就是有關領域綜述文章不多。至於修煉好內功,我也在探索碰壁,希望早日找到出路!

  下面是約翰W克雷斯威爾曾提出過文獻綜述必須具備的因素的模型。希望能在大家撰寫綜述時給以幫助。

  克雷斯威爾認為,文獻綜述應由五部分組成:即序言、主題1(關於自變數的)、主題2(關於因變數的)、主題3(關於自變數和因變數兩方面闡述的研究)、總結。

  1、序言告訴讀者文獻綜述所涉及的幾個部分,這一段是關於章節構成的陳述。在我看也就相當於文獻綜述的總述。

  2、綜述主題1提出關於“自變數或多個自變數”的學術文獻。在幾個自變數中,只考慮幾個小部分或只關注幾個重要的單一變數。記住僅論述關於自變數的文獻。這種模式可以使關於自便量的文獻和因變數的文獻分開分別綜述,讀者讀起來清晰分明。

  3、綜述主題2融合了與“因變數或多個因變數”的學術文獻,雖然有多種因變數,但是隻寫每一個變數的小部分或僅關注單一的、重要的因變數。

  4、綜述主題3包含了自變數與因變數的關係的學術文獻。這是我們研究方案中最棘手的部分。這部分應該相當短小,並且包括了與計劃研究的主題最為接近的研究。或許沒有關於研究主題的文獻,那就要儘可能找到與主題相近的部分,或者綜述在更廣泛的層面上提及的與主題相關的研究。

  5、在綜述的最後提出一個總結,強調最重要的研究,抓住綜述中重要的主題,指出為什麼我們要對這個主題做更多的研究。其實這裡不僅是要對文獻綜述進行總結,更重要的是找到你要從事的這個研究的基石(前人的肩膀),也就是你的研究的出發點。

  像我這樣幾年沒學數學的人已經早已忘記自變數、因變數,而且我也有些被它們繞迷惑了,下面是我在理解上能稍微輕鬆的的綜述的部分:

  1、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範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

  2、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蒐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3、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對所綜述的主題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4、參考文獻雖然放在文末,但卻是文獻綜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不僅表示對被引用文獻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獻的依據,而且為讀者深入探討有關問題提供了文獻查詢線索。因此,應認真對待。參考文獻的編排應條目清楚,查詢方便,內容準確無誤。關於參考文獻的使用方法,錄著專案及格式與研究論文相同,不再重複。

  學習文獻資訊檢索的心得體會 篇12

  透過本學期對科技文獻寫作這門課程的學習,我認為要做好文獻綜述寫作,首先要搞清以下幾點:

  第一:什麼是文獻綜述;

  綜述就是作者在博覽群書的基礎上,綜合地介紹和評述某學科領域國內外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並表明作者自己的觀點,對今後的發展進行預測,對有關問題提出中肯意見或建議的論文。所謂的文獻綜述即是文獻綜合評述的簡稱,即在對某一方面的專題、資料全面蒐集、閱讀大量與你所研究的課題有關的研究文獻的基礎上,經過歸納整理、分析鑑別,對你所研究的問題(比如說學科或者是專題)在一定時期內已經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的問題以及新的發展趨勢等進行系統、全面的敘述和評論。它是一種學術論文,也是科學文獻的一種。文獻綜述是反映當前某一領域中某分支學科或重要專題的最新進展、學術見解和建議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關問題的新動態、新趨勢、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術等等。總之,文獻綜述就是對文獻的綜合與評述,是作者對某一方面問題的歷史背景、前人工作、爭論焦點、研究現狀和發展前景等內容進行評論的科學性論文。

  第二:為什麼要寫文獻綜述;

  因為文獻綜述在科技論文和畢業論文、碩士、博士論文的協作中也佔據著重要地位,它是論文中的一個重要章節。寫文獻綜述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1)有利於更新專業知識、擴大了知識面。文獻綜述能夠反映當前某一領域或某一專題的演變規律、最新進展、學術見解和發展趨勢,它的主題新穎、資料全面、內容豐富、資訊濃縮。

  (2)有利於選擇科研方向。綜述透過對新成果、新方法、新技術、新觀點的綜合分析和評述,查詢文獻資料、寫文獻綜述是科研選題及進行科研的第一步,能夠幫助科技人員發現和選取新的科研課題,避免重複。

  (3)有利於查閱相關資料。由於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每時每刻都有大量的文獻產生,要全部閱讀這些文獻,時間和經歷都是不夠的,透過閱讀綜述,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瞭解有關領域的發展情況、發展趨勢,節省大量的時間。總之這三個就有利於提高你的獨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第三:文獻綜述怎樣寫以及要注意哪些事項:

  我們要寫文獻綜述那麼我們首先要準備材料和選題準備材料和選題材料的準備收集的材料(主要是相關課題的最近3~5年的原始文獻和自己崗位工作上的研究成果)往往是寫好綜述的關鍵。材料收集越多越好越新越好,最好是有專業學者最近所寫的綜述性文獻。

  注意事項:

  1、蒐集文獻應儘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獻資料是寫好綜述的前提,否則,隨便蒐集一點資料就動手撰寫是不可能寫出好多綜述的,甚至寫出的文章根本不成為綜述。

  2、注意引用文獻的代表性、可讀性和科學性。在蒐集到的文獻中可能出現觀點雷同,有的文獻在可讀性及科學性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在引用文獻時應注意選用代表性、可讀性和科學性較好的文獻。

  3、引用文獻要忠實文獻內容。由於文獻綜述有作者自己的評論分析,因此在撰寫時應分清作者的觀點和文獻的內容,不能篡改文獻的內容。

  4、參考文獻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論文可以將參考文獻省略,但文獻綜述絕對不能省略,而且應是文中引用過的,能反映主題全貌的並且是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文獻資料。總之,一篇好的文獻綜述,應有較完整的文獻資料,有評論分析,並能準確地反映主題內容。第五:文獻綜述的格式和寫法;文獻綜述一般都包括題名、著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幾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體和總結組成。

  一般認為,綜述是專業人員寫給同專業和相關專業人員看的,要求系統、深入;“綜”是要求對文獻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歸納整理,使材料更精練明確、更有邏輯層次;“述”就是要求對綜合整理後的文獻進行比較專門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統的論述。總之,文獻綜述是作者對某一方面問題的歷史背景、前人工作、爭論焦點、研究現狀和發展前景等內容進行評論的科學性論文。

  關於教育研究方法教程的學習,尤其是對文獻綜述的瞭解和深入咀嚼,讓我懂得文獻綜述對於學習者研究文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文獻綜述是學習者研究文獻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工具。非常有幸洪老師帶我們入門,讓我們在未來研究道路上更通暢。

  學習文獻資訊檢索的心得體會 篇13

  學習網路資訊檢索這門課程後,對其應用有了學習、熟悉的過程,從中得到了很多體會與心得。

  透過對資訊檢索的學習,不僅讓我真正懂得了資訊檢索的深刻涵義,更瞭解到怎樣選擇正確的檢索詞來構成檢索策略進行檢索。在實際檢索過程中,僅需一個檢索詞就能滿足檢索要求的情況並不很多。通常我們需要使用多個檢索詞構成檢索策略,以滿足由多概念組配而成的較為複雜課題的要求。對於文獻資訊檢索的方法,最重要的是關鍵詞的選擇,即檢索詞和檢索策略的選擇。檢索詞選的精確,不僅可以節省時間,提高檢索速度,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檢索結果的質量,更容易找到自己所需資料或文獻資料。

  書本檢索工具具有查閱方便的特點,但有時受出版時間的限制,往往不能反映最新的資料。期刊式檢索工具能反映最新的資料,但由於篇幅的限制,又不能全面反映資料的歷史內容。查詢學科方面的專題資料,首選的是專業性檢索工具,因為它反映的是本學科領域內的文獻,專指性強,能節省時間和精力。但同時,也要注意配合使用綜合性檢索工具。綜合性檢索工具能反映各個學科的內容,開拓知識面和視野。

  現代學科之間的滲透很多,查閱綜合性檢索工具有時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尤其是國內的一些檢索工具,往往採用分類進行編排,一些跨學科的文獻往往分散在不同的類目中,因此更要注意利用綜合性檢索工具。在檢索中要注意將專題書目與綜合性書目、專題索引與綜合性索引、專業資料庫與綜合性資料庫等配合起來使用。中文檢索工具,如中國知網、萬方資料資源系統等,只能反映國內的研究成果,要注意充分使用外文的檢索工具如EBSCOhost—外文期刊全文資料庫、Springer—Verlag,WorldSciNet(WSN)全文電子期刊,獲得世界上最新的研究動態。只有瞭解國內外的研究動態,才能使論文具有較高的水平。

  學了資訊檢索後,我對自己想要掌握的知識來源都有了瞭解,在生活中,我能透過資訊檢索查到我想要的資料。這門課程真的讓我受益匪淺,不僅僅因為它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學習工具,還是一種當代大學生應該具備的很好的文化素質!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