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改學習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

課改學習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課改學習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課改學習心得體會1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出臺,指明瞭我國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改革的前進方向。歷史的使命,促使廣大師生必須儘快更新觀念,及時趕上改革的步伐。於是,如何組織教學,怎樣才能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成為“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如何使學生不僅“喜歡數學”而且“會做數學”“會用數學”真正使學生在情感、能力、知識等方面獲得全面發展等一系列的問題成了數學教學活動中備受重視和焏待解決的問題。

  誠然,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入嶄新時期的道路上,教師和學生都焏需打破教與學的陳舊模式。在《數學課程標準》的指導下,結合幾年來的教學經驗,我深感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大部分學生表現為:被動地接受知識、簡單操作和硬性記憶,缺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未能發掘出學生內在的潛力。為了能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我認為,教師要做到兩個“轉變”學生要實現三個“互動”

  一、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

  在課程標準理念下的教學創新是每一位教師應當思考和實踐的任務,同時也是為了適應今天學生的學習需要。因些,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樹立新的學習觀、教學觀和發展觀。各種新觀念正在日益深刻地影響著小學數學的學習,特別是在教學中的師生關係、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所處的地位等方面對傳統教學觀念提出了嚴重挑戰。我認為,要轉變教師的教學妠應該做到:

  1、教師要透過學習《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把新的理念帶進課堂,最佳化學生的學習過程。

  2、教師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對學習方法的選擇,允許他們用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法去構建數學知識的體系。另外,還要尊重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個別差異,允許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

  3、教師要重視學生對數學學習過程的自我反思和改進。一方面讓他們在反思中感受學習成功的喜悅,進一步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在反思中發現自己學習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並據此採取有效的措施改進自己的學習,從而更好地實現數學知識的主動建構。

  4、教師應成為小學數學學習的促進者,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幫助他們更好地建構數學知識的體系。

  二、教師角色的轉變。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古至今教師所扮演的單純的教師角色。可現行《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強調“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這一理念怕提出,大大改變了以往存在的“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我出題你做題”的被動學習局面,實現由傳道、授業、解惑向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轉變。在“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現代教育觀的指導下,我們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在教學中我時刻注意自己角色的轉換,儘量做到從原來的傳授者轉化為促進者;從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從居高臨下轉向“平等中的首席”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係可以為學生創造一種民主、平等、寬鬆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心理輕鬆的情況下形成一種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能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產生愉悅的求知慾望。例如:在學生產生不同意見時,我們可以說:能讓老師發表一下意見嗎?你還想說點什麼嗎?在學生有不同的計算方法時,我們可以說:想看看老師的不同演算法嗎?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的同時,我們可以說:歡迎老師加入你們的行列嗎?以“和藹可親”的態度,“商量”的口氣,以“參與者、合作者”的身份與學生共同學習。既起到“引導者”的作用,又為學生營造了一種愉悅、輕鬆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探索數學知識的同時經歷豐富的情感體驗。

  三、學生“互動”之一動手實踐。

  動手實踐是一種特殊的認知活動。學生藉助手的活動能夠實現和反映其內部的思維活動,讓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改變了“耳聽口說”的學習模式,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學到獲取知識的方法。尤其是在低年級的學習過程中,加強學具操作既能幫助學生豐富表象,架起由感性認識到理髮認識的橋樑,實現新舊知識的轉化,形成新概念;還能為學生的主動探索提供機會,為學生感知具體數學知識的現實背景和來源創造條件。因此,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知識基礎和認知規律,結合教學內容,多讓學生擺一擺、畫一畫、折一折、拼一拼、想一想、說一說。儘可能多給學生提供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如教學“平面圖形的拼組”這一課時,從做風車引入,讓學生先把一張長方形的紙剪成正方形,再用正方形剪出四個三角形,就做成了風車,當風車轉起來時就形成一個圓……讓學生在摺疊、比較、測量的動手實踐過程中知道了各種平面圖形之間的聯絡、區別與相互轉化。再如,在教學“找規律”這一新內容時,透過塗色、擺學具、佈置教室的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激發創新意識。只有大膽採用“聽會忘、看能記住、做才能學會”的教育理論為指導,才能充分體現出新標準“玩中學、做中學”的新理念。

  四、學生“互動”之二自主探索。

  著名數學教育家波利亞指出: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屆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絡。正如現代教育理論主張讓學生動手去“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一樣,對知識而言,學生的獨立思考、相互討論、思維澄清的過程,就是自己發現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由教師講授轉向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只有讓學生親自做一做、試一試,有探索才會有創新、才能有成功的可能。教師要先設計好問題探索過程和要求,使學生帶有目的性,任務性去進行探索,不做形式,要使學生有所得有所獲。就拿教學“兩位數減一位數”裡的例子來說吧。“36—8”個位上的6不夠減8怎麼辦呢?要求學生動手擺小棒,透過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得出五種不同的計算方法。演算法一:從10根小棒裡去掉8根剩下2根,再和26根合起來是28根,10—8=2,26+2=28。演算法二:從30裡拿出2和6合成8,30—2=28。演算法三:8—6=2,30—2=28。演算法四:把36根小棒分成20根和16根,16—8=8,20+8=28。演算法五:從30根裡拿出8根還剩22根,22+6=28。透過在這個充滿探索和自主體驗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掌握了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的演算法,也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同時也能體現現代教學思想的演算法多樣化,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只有透過教師合理的引、得當的放,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在探究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使學生勇於創新。

  五、學生“互動”之三作交流。

  合作精神是未來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小組合作學習是培養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徑。長期以來,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利於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更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同時,也使學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新課標裡指出的“合作交流”是針對傳統集體教學的弊端而產生並逐步推廣開來的。小組合作交流體現了教學活動中各動態因素的多邊互動,尤其是生生互動佔據了課堂教學的重要地位,改變了在傳統集體教學中師生單向交流的被動局面,對於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真正體現了以學生髮展為本,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較好方式。可要真正做到小組合作學習不“流於形式”不“為了合作而合作”針對低年級學生年齡小、自律性差、合作意識淡薄等因素,我是這樣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

  1、合理組建學習小組,安排好小組合作學習的人數。

  以4~6人為一組,成員以異質分組按好、中、差搭配,成員之間要有明確分工,落實具體任務,每個人擔任不同的角色。在一定的時間內互換角色,使得每個人在不同角色、位置上得到鍛鍊與提高,全球學生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2、安排富有挑戰性的問題作為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

  當學生明確了主攻方向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之後,我會適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起,使學生明白怎樣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這一課時,我向學生提出了:你們是怎樣記住這麼多種不同面值的人民幣?這一問題。當時各小組討論得激烈,有的回答看圖案;有的回答看字樣;有的說認顏色;還有的說認大小等等。這樣不僅使學生在合作交流中解決了問題,而且加深了認識各種面值人民幣的印象。再如,教學“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的問題”之後有這樣一道練習題(練習十三的第5題)。

  我把“你還能提出其它問題嗎”下放到各個合作小組。隨著成員們激烈、投入的探討,一系列的問題出現了:①鴨比鵝少多少隻?②鴨和鵝一共有多少隻?③鴨比雞少多少隻?④雞、鴨、鵝一共有多少隻?……從而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創設一個有利於學生積極思考的空間和時間。

  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生如何交流;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如何主人別人的優點、缺點。千萬不要為了急於彙報結果而把正在進行的“交流會”終止,也不能任由學生漫無邊際地說下去,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同時,還要對各小組開展交流的發言順序作出合理的安排。教師要始終作為小組合作學習的設計者和引導者,教給學生小組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組合作的質量。

  總之,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道路上,作為一名教育者的我們應該努力按照新的課程標準指導教學,積極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引導學生採用新型的數學學習方式。只有教的主導與學的主體有機結合、共同進步,才能落實課改的要求,在課改中,實現教育的最最佳化。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出臺,指明瞭我國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改革的前進方向。歷史的使命,促使廣大師生必須儘快更新觀念,及時趕上改革的步伐。於是,如何組織教學,怎樣才能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成為“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如何使學生不僅“喜歡數學”而且“會做數學”“會用數學”真正使學生在情感、能力、知識等方面獲得全面發展等一系列的問題成了數學教學活動中備受重視和焏待解決的問題。

  課改學習心得體會2

  在本次新課程的培訓中,我們聽了王尚志教授以及其他各位老師的辛苦講解,使得自己對此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也使自己認識到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下面是我參加培訓的一些心得:

  首先是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怎樣作到這一點呢?我認為關鍵在於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啟發,點拔?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儘量地蒐集,製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積極源於興趣,我認為,在新課改條件下,要上好高中數學課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同時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數學,感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絡。

  2、獎勵激勵,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在提高學生積極性的同時,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以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對於教學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為目的的教學已經不符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3、學生應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4、靈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許多教師不適應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與實際聯絡起來。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5、追求形式和效果統一的課堂

  現在,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於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組織有效的、科學的活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問題情境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內容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著自己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現自己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識最佳化組合,完成篩選,做出正確判斷。

  課改學習心得體會3

  年5月5日至9日我參加了到蒙山縣觀摩學習課堂教學改革先進經驗的培訓,在培訓過程中重視了學員的參與和體驗,極大地調動了學員主動參與到培訓中的積極性。

  我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實踐中,在體驗、深入思考中得到了提升。在這次培訓中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透過培訓和學習拓寬了知識的視野。

  這次學習後我認識到,蒙山縣新圩中學等學校在教學中採用“自主、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其基本做法是師生互動,以教材為憑藉,走向未知。教師與學生平等合作,相互作用,共同研究教材,一道探討新問題。教師既是學生學習的示範者,又是一名學習者;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透過教材這座橋樑,走向更廣闊的研究領域,探求更博大的未知世界。正因為如此,所以它以鮮明的時代性、開放性、探究性、實踐性和創造性,而越來越為教師所喜愛和採用。

  二、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被動的接受學習為主動的合作、探究學習。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發展的主體,是“教學之本”,因而自主學習是實現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基礎。學生經過自主學習就會產生疑惑,有了疑惑不能獨自解決,於是就有了交流合作的必要;學生可以透過合作和交流,來切磋學問,共同完成學習任務,透過探究,質疑問難,深入分析問題,研究並解決問題。由此可見,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體現了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的教學思想,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最佳途徑。

  三、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理念。

  在以往教學中,教師獨霸講堂,控制著一切,使學生喪失了主體地位,失去了自主性,泯滅了學生的個性,極不利於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我們應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轉換教學理念。在培訓中讓我認識到教學過程實際上是在一種民主、平等、融洽的氣氛中,在教師組織、引導和示範下的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既是學習者、發現者、欣賞者,又是開發者、引導者、組織者,也是研究者、反思者、創造者。因此,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又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

  總之,透過這次培訓對我來說有了很大的收穫,給我帶來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在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上有了更新換代,讓我有機會嘗試和實踐全新的教學模式。我要把這些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教學模式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在學校的新課改教學中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

  課改學習心得體會4

  課改中,我和同行們努力探索,大膽實踐,認真思考,把課程實施落到了實處,收到了明顯的成效。尤其在數學課堂上發生了許多可喜的變化。課改使學生在數學課堂上開闊了思維,豐富了語言,課堂上再不是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情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學得輕鬆,學得愉快,課堂真正成了孩子們的天地。

  (1)創設良好教學氛圍。

  良好的.教學氛圍對促進學生學習乃至知、情、意、行的全面協調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注意創設平等和諧、合作交流的教學氛圍。尤其是對待學困生,教師不僅要付出愛心和關心,更多的是耐心,細心,為每個學生提供良好教學的機會和保證。採用小組合作交流的教學形式,學生間互相激勵,互相促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愉悅感,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激勵學生去探索,去創造。

  (2)創設問題情境。

  以圖畫情景展現,使學生親自體驗數學就在生活當中,給學生提供充分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主動研究充滿數學的實踐問題。教學中,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創設充滿趣味的問題情景,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設與現實生活相聯絡的問題情境,力求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並在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認識到數學的價值和數學的魅力。

  (3)開放課堂。

  把時間和空間交給學生,讓他們透過觀察、操作,獨立思考及群體討論,獲得數學知識,真正讓課堂“活”起來,學生“動”起來。開放學生的眼睛,提供觀察機會。開放學生的嘴巴,提供表達的機會,開放學生的頭腦,提供思考的機會。在解決問題中,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經過學生自身積極地思考,探究發現數學結論,體會數學的魅力和活力;開放學生的雙手,提供操作的機會。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維的起點,透過“塗一塗、分一分、圍一圍、折一折、拼一拼”的實踐活動,認識長方形、正方形;開放學生的空間,提供表現的機會。

  以上就是我個人對新課改以來,在數學課堂上的一些收穫。課程改革正在全國各地全面鋪開,我將更加努力地投入到課改活動中去。

  課改學習心得體會5

  為了使課改推向新的階段,實現高效課堂的目標,我校組織我們赴課改之前沿陣地的太谷觀摩學習,取經解惑。而今實地感受,確是印象深刻,觸動頗深。那裡的課堂改革搞得真是熱火朝天,如火如荼。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影響,下面就談談我的收穫和體會。

  一、促進了我的認識。

  1、新教學觀念。透過學習和新課改的不斷實施,我逐漸認識到教學的本質不再是傳統教學中教師單向的灌輸和講解,而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學是交流的過程,是探究的過程,是師生合作,互動的過程。課堂教學關注的是以學生形成積極進取樂觀的人生態度為宗旨,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不僅要使學生具有適應社會的能力,更要強調學生獲取知識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新課程觀念。透過學習和聽課,我逐漸認識到課程是體驗和感受,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的整合。教材不是教學內容的唯一載體,課堂也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場所,教師更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教師要懂得只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3、新學生觀念。透過學習,我領悟到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尊重學生,承認不同學生具有獨特性,併為其創造成功的機會,教師要樹立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相信學生,熱愛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新的感受。

  1、挖掘教材,精心編寫導學案。

  大家都知道,在新課改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主體作用首先體現在導學案的編寫上。課改以來,他們認真鑽研,靈活挖掘教材,重組教材中的知識點,形成知識鏈,構成知識網。透過多種形式的問題設計,把散亂的知識,語言,語法變為簡單有序的知識系統,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導學案,在設計導學案時,集體備課,集體研課,並裝訂成冊,為上好不同型別的課打好基礎,作好鋪墊。所以,從這一點來看,很值得我們學習。

  2、充分展示,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新課改告訴我們,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則是每個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一個平臺。一直以來,他們堅持使用學案課堂模式來進行英語教學,儘可能的將課堂交給每一位學生。主要方法如下:

  第一,大膽放手,耐心指導。在課程改革的教學中肯定會失敗。面對失敗,不要氣餒,而是用平和的心態和學生一起分析失敗的原因,然後鼓勵他們繼續大膽的向前邁進。在展示環節中,要一改過去每節課都是優等生在發言的狀況,規定每個學習小組的每個成員必須輪流上臺展示,主講或當小老師。放手讓他們用各自喜愛的方式來嘗試,來體會,然後耐心地指導他們用更全面的方法來改進,來創造。在展示過程中,有表現得非常到位的,也有表現得特別欠缺的。但即使再展示不好的學生,也要靜靜地等待他們展示完,絕不要中途打斷他們。因為一旦被完全否決,他們的信心將倍受打擊,其他的後進生也會因此產生恐懼的心理,教學又會回到由優生主宰課堂的原路上。“不經歷風雨,哪能見彩虹。”只要耐心的指導,放手讓學生一次又一次地去嘗試,去探索,去總結,不用著急教學內容是否能及時完成,不必擔心教學質量暫時是否受到影響,只要讓所有的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成功便指日可待。

  第二,多點獎勵,少點批評。在教學中,應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態度,儘可能較多的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的真好!你懂得真不少!語音語調相當漂亮!真有創意!等等。並在教學當中採用激勵性評價,如加分或髮卡等多種形式,來調動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

  3、反饋檢測,落實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

  課改過程中,反饋檢測也是相當重要的。這是檢測學生對知識的落實情況和學生透過學習體驗成功,享受快樂的有效環節。內容主要以口語檢測和筆試相結合,形式可以多樣。時間充足的話,可對學生進行當堂檢測;也可利用早自習或晚自習對部分學生進行綜合抽測;還可在課餘時間,讓每組的小組長對本組的學生進行簡單的測試;每天的導學案檢查也是一種方式。及時發現學生在知識掌握或口語表達方面的不足,並及時進行補充講解,不讓一個學生因此而掉隊。

  三、我的收穫

  在經歷了這兩天的思想洗禮之後,增強了我們課改的動力。促使我們努力在教學中嘗試,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上充滿了笑語,氣氛非常活躍,學生爭著回答問題,小組合作的非常好,真正做到了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感受快樂;儘量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從單詞到句子,再從句子到短文,從對話表演到知識點講解,儘量讓學生說,講;儘量培養學生的集體協作能力,讓大家都懂得如何分工協作,如何團結友愛;真正讓學生體會到課堂是他們獲取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

  四、我的反思

  在觀摩回來的路上,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回憶我們走在課改的旅程上,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中存在著許多美中不足的地方。如課堂秩序較難維持,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學內容難以完成,教學進度緩慢;課堂用語母語使用過多,語音語調不夠準確;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不能持久,積極性出現差異等等。面對以上問題,我們每一位教師要把課改工作做得細之又細,每一個環節都要穩紮穩打,落到實處,要把課改作為一項持久的工作,不厭其煩地去做,同時還要求我們善於總結得失,及時修正,及時完善,讓我們的課改工作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