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綜合實習心得體會範文

模擬綜合實習心得體會範文

  一、實習回顧

  xxxx年12月13日,各不同專業的,即將接受完大學本科學歷教育走向社會或其他的精英們濟濟一堂,每13人一組組建一個管理團隊,去模擬運營一個資產達六千多的電子產品製造公司。這個小組的成員是按不同專業背景組合的,以適應公司運營所需的分工。

  工商管理專業很容易的讓人想起MBA,進而想到CEO;而最重要的是因為我大三曾經選修了一年的ERP,期間擔任過各個職位,對這個實習比較熟悉,所以就當選為CEO了,另外的12人成員也找到了各自的位置。

  組建了新的組織架構之後,制定新的公司章程,部門管理制度,經營政策,財務建賬等,而後是公司變更。公司變更意味著我們新任管理層領導下的企業運營開始了……

  作為CEO,最重要的是把握大勢,掌好舵,於是,一拿到經營規則等相關資料之後,二話不說,先熟悉了再算,因為不知道遊戲規則的人是不可能遊戲的。

  為了得出公司的戰略規劃,我們結合了公司的遠景與使命,綜合考慮企業內外部相關因素,運用了I-E矩陣,行業競爭五力分析模型以及SWOT分析方法。

  規劃好了,接下來就是結合實際情況按戰略規劃進行實操了。

  當我制定了公司的戰略規劃,需要拿去實施的時候,我才發現,我們公司好像沒什麼人。或許是這個實習安排的時間不大適合吧,13個人裡面,2個考研,2個已經在工作,1個考證,還有很多都在找工當中,另外還有1個不知道什麼原因整個實習只見了幾秒鐘。似乎每個人都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性格決定命運”,過度付責任,過於追求完美與卓越的我,註定了是辛苦勞累的命。在叫不動人的情況下(不過如果沒心做出來的事,也不會好吧),我決定自己做了。一個人既要負責公司的整體規劃,也要負責市場,還要搞定生產與採購、儲運、招聘等,光桿司令,期間多少的徹夜不能眠與多少的辛酸,不知該如何訴說。

  還好,經過了大概一個星期左右吧,有人說是被我的行為感動了,我的幫手多了起來,各個部門都開始有人掌舵了。於是公司開始進入了飛速的發展上,雖然前進中有曲折,但是曲折之後,我們繼續的前進。總體來說,三年的模擬經營中,我們的經營業績還是很不錯的,三年,基本連連翻番了,尤其最後一年,稅後淨利過億,資產負債結構合理,保值增值率高。

  第八年我們提升了公司的人員結構和產品結構,申請了ISO9001和14000的認證,成功研發了P2和P4產品,開發了國內和國際市場以及國內市場的所有客戶,為公司的發展拓寬了空間;

  第九年,我們進一步研發了P3產品,擴大產能,提高了銷售額,同時更為重要的舉動是為了在第十年實現質的飛躍,我們一下子買進了4條全自動線,8條柔性線,3套動力裝置以及自建2個A廠房;

  第十年,這一年,我們真的實現了質的飛躍,總資產達到3.5個億,當年稅後淨利潤高達1.06個億。

  三年累計,我們開發了國內和國際市場以及所有的客戶;成功研發了P2~P4產品並取得相應的生產許可證;成功申請了ISO9001和14000,資產總額從接任前的6380擴大到第十年的3.5億,累計實現營業收入3.7億,實現利潤1.1億。

  二、心得體會

  整個ERP模擬實習下來,給我最大的回憶應該是每天都繃緊的神經和不知多少個奮戰至深夜甚至次辰的日夜,有很多時候,腦袋在天旋地轉的,眼睛嚴重睜不開了,但是,CEO要對整個公司負責的,自己的工作,不用說,肯定是自己做的,但同時,缺席的人的工作,你也得做……當然也少不了當時取得成績時的歡愉與遇到挫敗時的傷感了以及一起奮戰了一個多月的組員們:

  高度積極、負責並且絕對服從組織安排,隨時準備著衝向有需要的地方的黃桂同學;

  能力超強的同時具有高度責任感並且非常喜歡這個刺激的遊戲的兆元同學;

  即便需要工作,但同樣擠出一切可以擠出的時間和精力來撐起整個市場部的東華同學;

  誠誠懇懇,兢兢業業的德炎、敷永、志皩、雪友、旺枝、譚勁……

  他們絕對是公司的大功臣,同時也是值得深交的朋友。

  三、思考與感悟

  整個的實習過程中,有過共同努力實現目標的愉悅,也有過單槍匹馬的孤獨與苦悶,甚至還有跟組員鬧矛盾的情況,我將來出社會的目標也是CEO,所以就想得特別多。

  (一)關於溝通

  從一開始的時候,我就似乎忽視了溝通,主觀的認為每個人都會自覺的完成自己負責的部分的。但是後來工作斷節了,我才發現原來有些人並不這樣想,以致於使得公司運營出現了間斷。

  (二)關於員工激勵

  硬性的任務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做的,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要想你的下屬按照你的期望來做的話,你得找到他的激勵點並刺激它。譬如有些人,他不是負責人,但是如果你給他負責人的感覺,他會加倍的努力的。

  (三)關於價值觀

  有些東西是可以調和的,但有些東西卻不一定,就像是價值觀,不是一時半刻形成的',而一旦形成將會是根深蒂固的,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以”。有些人覺得事不關己,得高高掛起,諸如說出“我問過老師了,這個專案是給你打分的,如果我做了,但是我又沒有分,那不就白做咯”,我不會去探究他說的是真是假,也不去計算一個部門的10個作業裡面你做一個,其他的都留給另一個來做是不是公平,但我不喜歡這句話,一個集體的,我不喜歡這樣分,互相幫忙不是更好嗎。什麼都不看,就衝這句話,我不喜歡跟這個人合作,這樣子的話,無論怎樣,都不可能完美的合作的。所以,如果要招聘的話,得仔細考察該應聘者是不是跟企業已有的價值觀,企業文化融合得來。

  (四)關於授權——想起諸葛亮

  小時候聽故事,喜歡上了前知500年,後知500年,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諸葛亮,想想看,一個死了的人都可以嚇退一隊大軍,多麼的有能耐,多麼的威風啊,所以一直以他為榜樣,向他學習。後來看了三國,覺得他死得好慘,很不甘,在想:其實如果他能授權,不是事必躬親的話,應該會長壽一點,對蜀國也會更好吧。

  針對自己,我發現,能力我是絕對不能跟神算諸葛亮比的了,但是事必躬親這一點似乎可以較較高低。有時候覺得只有一個人在忙,其他人很閒,但卻不知道怎麼幫忙,就好像這次的實習,很多時候,我一個人搞定公司的整體規劃,然後跑市場,搞生產,搞採購,搞倉儲、搞人力……

  (五)關於優秀CEO的評判標準

  1.CEO的知識技能結構應該是廣而深的

  CEO管理的不僅僅是某個部門,而是整個公司,這要求其具有的不僅僅是某一兩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而是全面的能力,而面廣的同時還需要有深度,否則你都一知半解的話,怎麼去管理呢?

  2.關於“一個好的CEO應該是使得企業在你離開三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後仍然能夠照常執行”的思考。

  我覺得應該分情況考慮吧,如果企業是我的話,最好是這樣子咯,但是如果我僅僅是職業經理人,出現這樣的情況,我應該隨時需要另謀高就吧。當然我不是說企業一刻都不能離開你是好的,但起碼不要說CEO的離開不會讓企業有留念的價值吧。

  實習期間,因為急症,去了醫院一天,事前已經知道由於之前自己過於事必躬親,致使其他人都不清楚狀況的了,所以在開訂貨會前就跟我一直負責的本地和國際市場的客戶都基本談好了,只差沒有簽約,同時也一而再再而三的交代過公司的情況的了,但是在我在醫院的時候,電話還是不斷,公司的什麼什麼怎麼啦?……他們向我投訴,公司就只能用“混亂”兩個字形容,同時也是因為那節課,我們組沒有及時參加工商行政部門的誠信企業評比,以至於我們組這麼好的經營業績,尤其是第十年,稅後利潤都高達過億元,都沒有得到任何的優秀,有點覺得自己好失敗。而其實我們組的同學都堅信,我們是排第二的。

  3.關於凝聚力

  管理小到幾個人的小食店大到龐大的公司集團,工作和任務都是繁多的,誰也不可能單幹的了,也就是說,合作是必然的,能否合作,我覺得CEO的責任不小。相信,一個優秀的CEO,應該是能夠使企業具有凝聚力的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