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專業成長培訓心得範文(精選7篇)

教師專業成長培訓心得範文(精選7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就可以透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專業成長培訓心得範文(精選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師專業成長培訓心得 篇1

  這次培訓我主要學習了4門,專業課學了6門,學時42小時45分。我主要學習了《公共課:教師專業成長—教師心理與良好的教師行為》《公共課:教師專業成長—教學創新與教師專業成長》《公共課:教師專業成長—校本研修與教師專業發展—來自一所小學的實踐》、《公共課:課堂教學—三維目標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設計》、《專業課:小學語文—寫作類課堂關鍵問題的解決策略》等課,我線上聆聽到了專家學者研究的最新理論講座和優秀的教育戰線的代表的示範課例,在班級論壇裡積極發主貼和回帖、認真做好作業、與其他同事共同探討如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令我受益匪淺。我最有興趣的還是學習《教師專業成長—校本研修與教師專業發展—來自一所小學的實踐》透過觀看影片,下面分享一下我的體會:

  一、在實踐中努力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色,務求實效。

  學校應該根據教師的實際,有意識地以學校發展中的具體問題為中心確立校本培訓專案——“校本教研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研究。”在校本培訓專案的確立上做到從“微觀”到“宏觀”的轉變,在校本培訓專案的管理上做到從“自主”到“統一”的轉變,在校本培訓專案的評估上做到從“結果”到“過程”的轉變。這三大轉變,不但促進了我校教師校本培訓有序化、規範化發展程序,而且也提升了教師專業化水平,達到了促使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二、圍繞校本培訓專案,以“四字”為中心,引領教師專業化發展。

  (1)學:即向書本學,向他人學。

  在現代社會中,“只有學習精彩,生命才會精彩;只有學習成功,生命才會成功。”學校在全體教師中開展了以“創學習型學校,做研究型教師”為主題的學習活動,把“學習為先”的學習理念深入到每個教職工心中,掀起一場“頭腦風暴”,要求教師在學習好繼續教育所有讀本的基礎上,每學期每位教師做到選讀一本教育專著;寫一篇3000字以上有質量的心得體會,學校於每學年末精心篩選,編輯成冊;每學期寫出1萬字以上的讀書學習筆記;每學期寫出不少於16篇的教育教學隨筆。同時學校以網站為載體,不斷刊發教師優秀文章。

  積極為教師學習創造條件。每年學校都要為教師精選適合校本研培的圖書1000餘冊,報刊90多種,供大家瀏覽、借閱;利用校園和校報等形式,將先進的教育教學類文章和資料介紹給教師;同時,對於申報的各級科研課題給予充足的經費保障,對於教師培訓和外出學習提供最大支援。讓教師開啟窗子,厚積而薄發,打造自己的滿腹經綸,打造自己的文滔武略,打造學習型組織。

  (2)領:即專業引領。

  我校確定專業引領的方針是:校外延伸,校內培植。校外延伸的專業引領人員主要指教育教學方面的專家和專職教研人員,邀請=國家、省、市、區專家及教研員到校為全體教師作專題講座;校內培植主要是以校內骨幹教師為主在校本培訓的過程中都能以身作則、示範及指導。總之,校外的專業引領側重於理論導向,校內的專業引領傾向於實踐探究,理論與實踐兩者有機結合,使我校校本培訓工作開展得紮實而有效。

  (3)思:即在思中教,教中思。

  “學而不思則罔”,反思是一個教師成長的重要歷程。我們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把自己作為研究物件,研究、反思、探索和解決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行為及教學效果等問題,努力成為“反思型”教師;堅持教學前、中、後反思,教師透過反思發現問題,個人不能解決的年級組要努力為之解決;教學反思做為教案檢查的主要內容,也做為教師業務考評的重要內容,考評結果納入量化考核,並記入個人業務檔案;我們把優秀案例編印成冊,及時發給每位教師閱讀。每個教師從教學實踐反思中感受到了教學反思對提高自己專業水平的巨大推動作用,同時也體會到了教師反思教學實踐的過程是教師由經驗型走向學者型必須經歷的過程。

  (4)研。即集體合作教研。

  教師集體合用教研是校本教研的標誌和靈魂。在合作教研中,我們倡導合作、研討、交流,反對“孤芳自賞”,提倡“百家爭鳴”“和諧共進”;我們採用的形式有:主題教研、典型教研、集體教研……;學校對教研時間做到雷打不動,中層以上領導都要深入自己所任學科和自己所管學科組參加教研。

  首先採用“同課異構”教研方式,她們教學經驗背景不同,教學個性、教學風格各異,對所教內容有不同的思路和觀點,但是她們執教的《七顆鑽石》一課,都充分發揮了她們的主觀能動性和教學創造性,為我校嘗試“同課異構”的校本教研方式打響了頭炮。在評課的過程中,每位語文教師都很認真地對每節課的優點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分析上課教師在各個環節中的表現,從而發現每個教師的亮點,取長補短,在對比中大大地提高了老師的專業知識與教學水平。

  教師專業成長培訓心得 篇2

  今年的7月,我參加了杭師大組織的高中物理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培訓為期12天,這段時間的培訓內容豐富,感受很深,收益匪淺。既有專家的講座,得到理念的提升,又有中學同行的表演,感受新課改的精神,同時還有領導的鼓舞和鞭策,讓我們一線教師得到理論與實踐的充實。

  讓我們感受較深的有富陽中學趙力紅老師帶來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講座,整個講座過程中所有參加培訓的老師都是聚精會神、目不轉睛地盯著z老師,生怕錯過哪個精彩的片段,聽他的講座就像觀看一場雜技表演,讓我們深深體會物理的魅力。聽完他的講座,我們都在想,原來物理課可以上得這麼精彩,這麼有意思?這與我們平時上課的模式極不一樣,平時我們有很多時間都用於做題目、講題目,好像只要會解題就可以了,回頭想想,物理的基礎就是實驗,實驗教學在整個物理教學過程中本來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無論是概念的理解還是規律的建立,很多時候藉助實驗可以省事很多,而且多做實驗還可以讓物理課堂變得更有趣,可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精神。看來,以後我們物理組應該多研究研究實驗,這個要團結全組老師的力量。

  當然,這次培訓中很多講課的名師、專家們都頻頻提到了今年的高考試題,對今年和去年的試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研究。聽取了這些講座後,我有幾點很深的體會。我們今後在物理學科的教學是應關注以下幾點:

  1、物理實驗技能不能忽視。物理重在以物明理,正如楊振寧教授所說“物理學時現象的物理學”,而不僅僅是做題的物理學。學生會把滑動變阻器的接線畫到滑片上,這些都是黑板上畫實驗,紙上談兵的惡果。從培養能力出發,探究性實驗,設計性實驗時今後的重要取向,考前必要時還得動手做一做實驗。

  2、教學中應多關注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也是今年來高考追求的方向。

  3、教學中對於探究性試題要探究。這類試題的共同點是,展示問題情境,要求學生收集資訊、處理資訊、並得出結論

  培訓中還有關於導課、情景設定、提問技巧等很多方面的內容,可以說,這樣的學習機會是難得的,是很寶貴的,我們都希望透過這樣的培訓來提高自己的修養和素質,使自己成為學習型和專家型的中學教師。

  教師專業成長培訓心得 篇3

  古人說,作為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我們要有一桶水,我則認為,作為21世紀的教師,我們要努力成為常流水。今年的7月15日到26日我參加了為期12天的教師成長專業培訓。這次培訓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每天的感覺都是新鮮的,因為每一天都是面對不同風格的名師,每一天都能聽到不同型別的講座,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感受。透過這次培訓學習,我收穫頗多,在感觸較深的同時,也認識到了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因此,可以說這次培訓來的很及時,培訓內容很深刻,培訓的效果將影響深遠。不但使我提高了認識,而且使我學到了許多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開闊了視野、拓寬了知識面,提高自身教育教學及科研水平,現將我的感受總結如下:

  一、透過培訓,提高了我的思想認識

  透過這次培訓,我對目前高中物理教育的現狀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也清楚地知道了新課程改革對我們高中物理教師所提出的新要求。我們要以新的目光看待我們從事的教育工作,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不斷地總結自己的得失,提高認識,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教育發展對我們教師的要求。

  二、透過培訓,學習到了新的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

  透過這次培訓,我瞭解到:高中物理課程改革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透過對物理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知識的學習,最佳化教師的學科知識結構,促進其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更新和拓展;透過對高中物理教學案例的觀摩和研討,提升教師對物理課程的理解水平以及實施能力。

  三、透過培訓,促使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水平。

  古人云:“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想這也是學生學習物理這門課程的唯一準則,特別是剛接觸物理的高一新生。

  物理學科,說白一點可以解釋為“萬物之理”,但是這些事物的道理是要求學生在學的過程中去認識和理解,而不是老師以解說員的身份把一條一條的理論敘述給學生聽,那樣學生完全是在知道理論而不是在理解接受理論。現在的學生在舊的教學方法的學習過程中無形的被舊的學習理念所誤導,認為老師在上面講是天經地義的,我們作為學生的任務就是在下面專心的聽,這樣就可以進行一堂成功的課。

  在這種學習心理的影響下,一些學生逐漸的覺得我在課堂上要是有自己的意見就是搗亂,就是影響課堂秩序,有自己的觀點也不敢發表,有不同於書本上的理解也不敢隨便的說出,老師說的話和書本上寫的,不管自己理不理解,也不管他為什麼,一定是對的,長此以往有相當的學生就在學習物理這門課程上迷失了方向,覺得學物理就是解題,會做題目會背理論公式就可以了,而忽視了學習物理過程中的探究與動手能力的培養。

  因此漸漸的對物理的學習失去興趣,甚至到後來越學越煩。做為本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想這就是我們最大的悲哀,因此針對新教材,我們的物理教學工作者更應當把扼殺學生動手能力與創新思維的方法給徹底的拋棄。

  教師專業成長培訓心得 篇4

  昨日,受邀在蘇州和安徽的一些老師交流。交流結束,請老師們提問,先後有三位老師提出問題,當時對這三個問題做了回答,今早起來,再把這三個問題想一想,這裡先把其中的一個問題整理成文字。

  一位老師問:“教師為什麼會越來越沒有幸福感?教師的幸福到哪裡去了?”

  當時我有一個反問:“那你覺得哪一個行業,現在會有很強的.幸福感?”記得今年3月在成都和一些中學老師交流,有老師看到PPT出示的標題是“創造教師幸福生活”就對我說:“如果教師的工資都達到公職人員的水平,教師也就幸福了。”聽了他的話,我當時也問了他這樣的問題:“那你是不是覺得公職人員就是最幸福的了?公職人員就沒有不幸福的了?”這樣的回應方式,是我自覺教育變革的關鍵“是從提供思想到促進思想,教師的角色要從思想的提供者到思想的促進者”。我以為,促進思想是促進自我教育,是促進反思、改善自己思考和看待問題的方式,是一種“價值澄清”的方式。我的提問也算自己的觀念實踐,知行要合一。

  思考和回答“那你覺得哪一個行業現在會有很強的幸福感”這個問題可能會讓我們悲觀地發現:在當下可能已經很難有哪一個行業能說很幸福的了。為什麼在現代科學高度發達、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人們生活越來越簡便的當下,人的幸福反而成了問題?這是一個大問題,但這很難獲得一個比較完滿的統一答案。很難尋找到滿意答案並不意味著自己不必尋求答案。我找到了這樣一個答案:那就是今天的時代變化太快。因為變得太快,生活的穩定感越來越差,不安全感加劇了;也因為變化太快,社會財富的獲得和變化也越來越多樣,差距越來越大,比較起來,不平衡感也越來越強烈;變化還帶來了社會對各行各業更加精細、完美、多樣的要求,從業者工作的成就感和榮譽感似乎也在下降……

  在看到各行各業都可能對自己生活吐槽的同時,我們又會注意到在各行各業有都有曬幸福的個體。比如,在教師隊伍中就能發現很多享受幸福、表達幸福的老師。這讓自己有這樣的認識和結論:在任何時候可能都沒有絕對幸福的行業,只有在這個行業幸福生活的從業者。

  觀察幸福的從業者,我以為他們具有這樣一些共同特徵:知道自己是誰,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好高騖遠,他們不做讓自己感到痛苦的攀比;知道自己要幹什麼,不忘工作初心,能夠有所堅守和堅持;知道自己身處何處,想要什麼,知足常樂,悅納自己的工作崗位和環境,不放縱自己的慾望;另外,是透過成長的過程和體驗緩解本領恐慌、生存恐慌和生存壓力,他們能幹成自己想幹的事……

  從他們身上獲得一些啟示,做出一些改變,或許可以或多或少地找到一些自己的幸福。

  教師專業成長培訓心得 篇5

  今天聽了幾位名師教育教學經驗介紹,深深地吸引著我、感動著我,讓我的心潮起潮伏,讓我的心靈震撼。讓我從全新的視覺角度審視“我”、“教師”這個職業,好多以前處於朦朧狀態的問題迎刃而解,眼前豁然開朗。我收穫最大的是體會到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養,豐富自身的底蘊,傾情投入教育教學工作,積澱方法,摸索經驗,在活動中歷練,才能促成自身的專業成長。要想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有一番出色的表現,沒有捷徑,只有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實實在在地去學習,去探索,去實踐,去思考。教師,作為培養人才的人,教學素質必須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必須樹立現代教學思想,掌握淵博的知識,具有較強的資訊素質和學習能力。我作為教師中的一員,必須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教學工作,必須腳踏實地地學習研究,才能在自己的專業素養上成長起來。

  一、時刻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

  教師是一份平靜的職業,教師的工作是平平常常的,心態決定教師的素質和教育教學工作業績。教師要以良好的心態勇敢地面對挑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工作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們主動去做,這樣不但會鍛鍊自己,也提高了自身的素質,同時也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的機會。作為一名教師要有奉獻精神,不去計較個人得失。如果什麼事情都需要別人來告訴我們,我們就已經很落伍了。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缺陷,都有自己相對較弱的地方,只要不斷學習,去吸收時代的、別人的、科學的、優秀的東西。學會學習,就會成功。

  二、做個有心人,及時的反思教學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波斯納說,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是膚淺的知識。因此,他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我們最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教學行為,從教材解讀與設計、教法與學法的選擇、課堂細節的處理等層面去反思。作為日常的教學,近年來我常常用這樣的幾個問題去反思自己的教學:這節課,我投入激情了嗎?對教材的解讀,有更恰當的角度嗎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合理可測嗎?這節課中最難忘的一個細節是什麼?這節課最大的遺憾是什麼?如果重新來教這節課,哪個地方最值得改進?反思的深度,決定著教學所能達到的高度。活躍在教壇上的大師們,其實也是反思的高手,也是透過一步步的成長,才成為今日的“明星”。

  三、要上善於讚賞孩子

  讚賞孩子、信任孩子、鼓勵孩子,讚賞每一個孩子的獨特性,讚賞每一個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進步,讚賞每一個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現出來的善意。幫助孩子揚長避短,克服自卑,樹立自信心,讓孩子感到學習是自己的一種榮譽。

  教師專業成長培訓心得 篇6

  金秋十月,秋風送爽。在西子湖畔我參加了浙江教育報刊總社主辦的培訓。此次培訓的內容是“高中英語課堂改革與有效教學”。專心聆聽並學習了z老師等專家的生動報告後,感觸頗深,其中z老師提出的“對文字的有效解讀”給我留下較深的印象。

  一直以來,英語閱讀教學中語言點處理和文字資訊處理的關係是我的困惑。閱讀課也似乎開始千篇一律地遵循著“讀前‘有趣熱身’”—“讀中‘提問和應答‘”—“讀後’熱烈討論‘”—最後的“語言點講解”這些步驟。教師在教授閱讀文字時總侷限於對課文意思的理解、段落大意的概括、句子機構的分析、詞彙短語的掌握,閱讀課上的訓練活動也往往是圍繞學習語言知識而展開。在這個閱讀教學過程中,只是為文中的資訊而讀,只是為文中的語言點而讀。而葛炳方老師提出的“對文字的有效解讀”使我豁然開朗。他提出首先要轉變觀念:閱讀課是一種高度綜合、培養思維能力的課型,需要我們認真對待。

  首先,要充分解讀教學。材料教材解讀的核心指向是幫助教師做好基於文字解讀的目標定位與教學決策。其中要關注詞彙教學,即把握詞彙數量和詞彙技能的關係;要關注閱讀的深度,如評判性閱讀,把握文字理解與觀點評價之間的關係;在設計讀後活動時,要平衡活動設計中的價值取向,把握注重強化語言運用的活動與基於評價的延伸性活動之間的關係。簡言之,就是要解讀教材的背景、內容、語言等等,如:文字以什麼樣的框架、藉助什麼樣的語言、表達什麼意思。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要充分關注對教學材料的解讀,要在解構文字的基礎上建構學生的學習。

  其次,透過基於教學過程的反思,我們或許能夠細化一些現象背後的成因,使之成為具體的研究問題。例如我們對每一個單元的“主課文”的教學,常常用兩個課時——“第一課時講內容,第二課時講語言點”,為什麼?透過對閱讀課教學的反思,我們發現,我們應該研究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閱讀課堂教學中“理解”與“語言點”截然分離?再去思考我們課堂上組織閱讀教學的行為,發現也許是因為“理解”沒有基於文字解讀。以此為起點,我們著手對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教學行為、教學效果等進行調控,做行動研究。基於課堂觀察,實實在在地研究‘本土的’學生、教師及其英語教學活動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益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綜上所述,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不僅要幫助學生對語言(詞彙和結構)和資訊(文字的主旨大意和細節)進行(表層的)理解,而且還要幫助學生對文字進行深層次的理解,關注作者觀點、作者情感和態度、寫作意圖,把握文字的脈絡層次和結構特點,瞭解文字中遣詞造句和謀篇佈局等方面的技巧,進而鑑賞語言文化。“鑑賞是讀者和文字之間的對話,是一個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過程。鑑賞以文字為憑據,但又不侷限於文字;它能促使我們聯想和想象,引申和擴充套件課文的主題思想,開發智力,喚起創新意識。”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就是透過引導學生閱讀文字去理解作者所要傳遞的資訊,藉此學習語言,並透過運用一定的閱讀策略,提高閱讀能力,形成評判性思維能力,提高自主閱讀水平的過程。反思自己的英語閱讀教學過程,我在關注教學材料的選擇與解讀,特別是關注對教學材料的深度解讀方面做得不夠到位。閱讀是非常複雜的解決問題的體驗,這種體驗讓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使得他們能夠利用已有知識和背景知識從文字中建構意義。這次培訓讓我深深記住了z老師的倆句話:

  深入淺出——深入即解讀,淺出即教學。

  舉一反三——舉一即內容,反三即思維。

  教師專業成長培訓心得 篇7

  20xx年9月12日上午,有幸聆聽了縣研訓中心教研員王泰期的精彩講座,受益匪淺,下面淺談幾點心得。

  一、確定聽課、評課物件

  一般來說,每次聽課都有一定的目的,任務,為完成一定任務而確定聽課物件。聽課是為了瞭解教師的教學情況,例如教學水平、教學能力、駕馭課堂的實際能力等,根據課題研究的實際情況,選取聽課物件,總之每一次聽課,都力圖達到一定的目的。

  二、怎樣去聽課

  (1)課前要有一定準備,準備包括理論的儲備、資訊的收集。理論的儲備靠平時,資訊的收集需要教師在聽課前對聽課學校、教師、學生等情況儘可能透過各種方式進行了解,另外對教材特別是新教材的相關內容在聽課前突擊閱讀,要掌握課程標準和課程實施的新要求,否則你就不知道教師的觀念是否有改變,就不一定能聽出教師是否進步了,教師是否抓住了重、難點等,聽課也就缺乏針對性,評價也難保證客觀性和公正性。

  (2)聽課中要認真觀察和記錄

  聽課,聽什麼,記什麼,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但在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理念下,我覺得首先要確立一個指導思想,然後依據這個指導思想再去聽課或評課就不會偏離方向。這個指導思想體現在三方面,一是促進學生的發展。二是促進教師成長。三是“以學論教”,以學生的“學”來評價教師的“教”。強調以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呈現的情緒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和目標達成狀態為參考,來聽或是評價教師教學質量的高低。聽課既要看教師的教,又要看學生的學,同時要進行適當的筆錄。

  二看學生的學。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因此課堂教學應該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透過創設富有情趣的教學情感組織學生參與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體現學生主體,尊重學生個性和人格,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和探索,主動發現與創新。我們在評課中,主要評價學生學習中的四種狀態:

  參與狀態,看學生是否主動參與,是否全員參與、參與的面有多大;

  交往狀態,看課堂上是否有多向資訊聯絡與反饋、學生的活動時間是否充足、人際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圍、交往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技能(合作的方式,合作的態度,合作的成果)怎樣;

  認知狀態,看學生是否具有問題意識,敢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看學生提出的問題是否有價值,探究問題是否積極主動,是否具有獨創性;

  情緒狀態,看學生是否有適度的緊張感和愉悅感、能否自我控調學習情緒。有時課堂會突然爆出笑聲戛然而止,有時會從激烈的討論轉入冷靜專注的聆聽,這就是一種良好的情緒狀態。

  三是要適時地進行教學記錄和教學評點。

  聽課記錄:我們一般把“課堂教學案例記錄本”分為三大部分:一是教學步驟(教學流程),二是板書設計,三是總評(又分特色評述和改進建議兩部分)。根據上課實況著重做好記錄,同時還要記錄學生的發言人次,佔全體學生的百分之幾,從而得知學生的參與率。

  聽課過程中我們還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透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活動觀察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否養成,教師平時的訓練是否有效,學生的接受程度的高低,是啟而不發,或啟而難發,還是一啟而憤發。

  (3)聽課後要思考和整理。

  課後要對記錄進行整理,要思考:教師為什麼要這樣處理教材,換個角度行不行;如果是自己來上這節課,應該怎樣上,進行換位思考;新課程的理念、方法、要求到底如何體現在日常課堂教學中,並內化為教師自覺的教學行為等。如果我是學生,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教學內容。

  三、怎樣評課

  (一)評課應遵循的基本理念

  有利於改進課堂教學,有利於教師的不斷反思,有利於促教師專業水平的不斷提高,有利於校本教研的發展。總之有利於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評課應圍繞以下內容

  (1)評教學思想。即從教學思想這一角度出發,依據課堂教學活動的例項,評議教學思想在課堂教學中的體現。包括:教師面向全體的思想,培養學生能力和發展學生整體素質的思想,運用現代教育觀樹立學生主體地位的思想等。

  (2)評教材處理。即從教學內容處理角度,評誶教材體系及知識體系是否把握得準確、教學重點是否突出、教學難點是否突破、內容定量是否妥當等。

  (3)評教法運用。即從教師對教學方法處理的角度,評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用教法是否符合學生心理特點、是否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能力、是否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等。

  (4)評學法指導。即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學法指導的情況進行評議。

  (5)評教學過程。即從教學結構這一環節出發,評議教師在教學組織活動中,教學環節安排是否合理、教學的組織形式是否科學、教學的整體結構是否嚴謹、教學節奏是否得當等。

  (6)評教學效果。即教學內容的完成程度、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生能力的形成程度、學生思維的發展程度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