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團隊經理培訓心得
關於團隊經理培訓心得
關於團隊經理培訓心得
景隆在陳述美國的遊學經歷時,我最有感觸的是富國銀行的員工在沒有高薪和高職的情況下,平均司齡卻在10年之間,這是為什麼?這不就是企業文化的影響嗎?這跟我小小團隊的文化力量不謀而合,我們所打造的團隊雖然小,但是是不可缺少的,就像一臺機器,大齒輪的轉動是由各個小齒輪驅使的,我們需要文化,渴望文化,這是我們公司發展並壯大的基石。
我將兩天的培訓心得總結如下:
1、過去不等於現在,須為發展而變革,為結果負責。自2013年8月晉升團隊經理以來,團隊運營已經近兩年。團隊從開始的驍勇善戰到現在的岌岌可危,經歷了很多,有過輝煌、榮譽,有過晉升、嘉獎!團隊到了現在,真的疲憊了嗎?答案是NO!總結過去,讓我更加直觀的面對我的問題與不足,總結過去,讓我讓我知道只有變革才能繼續前行。總結過去,讓我清醒認識我要積極向上,努力去開創未來!引用景隆的話——心不死,事竟成!
2、資料分析,直面問題,對症下藥!
區辦李燕傑講解各項資料指標的定義及團隊現狀風險分析,讓大家更加深刻的認識到工作中的不足,風險指標的定義都沒有搞明白我們的風險肯定是做不好的,資料指標的完善梳理讓大家更加清晰的直麵糰隊問題,從銷售到團隊管理:銷售總人數、離職率、銷售MOB、諮詢量、進件量、出單人數、活動率、銷售人均產能、銷售人均進件、批核量、拒貸貸、批核量及其他風險類資料。幫大家對關鍵指標進行講解。之後透過各小組結合上個月的各項資料進件剖析,發現問題根源。在以後工作中,會利用各項資料指標進行團隊整體分析,結合銷售個體進件各類資訊彙總,發現個體自身與團隊問題,逐個解決!
3、持續的行動與學習。在區培訓李允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以《如何提升團隊活動率》展開了行動學習,透過李老師的引導大家發現制約團隊活動率提升的各項因素。各小組成員透過梳理、討論、推到再討論,找到了提升團隊活動率的方法,並以此來改善團隊業績提升的難點。透過行動學習,讓我意識到自身的不足,沒有能從團隊中找到制約團隊的各類問題與快速解決團隊問題的方法,在以後的工作中會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完善自己,要做到:敢想、敢做,沒事不惹事,事來了也不怕事!
4、預、控風險。透過菊英對風險指標及其相互關係的講解、紅橙線的解析及風控方案的分享和討論,讓大家直觀的面對了各自現有的風險顯現,提升了大家對風險指標的系統理解,對風控的深入思考。新風險考核指標的宣導,讓大家更加明確了以後工作中要控制的方向,貸前—貸中—貸後的各項問題解決與預見,做了詳細的梳理。讓我更加明白了各項風險資料的預期與控制方法。
5、性格與工作的匯入管理。透過DISC性格的分析,讓我清楚的發現自身性格的缺陷與自身性格對團隊管理產生的影響,同時也給自己擺脫性格找到了關鍵行的因素與解決方法。在團隊中也會階段性的對團隊成員進行各自性格的剖析與問題指出,讓其改正與完善。在工作中擺脫:人情、不好意思、懶惰、不顧及別人等等制約因素,甩掉一切思想包袱,輕裝上陣,提升業績!
在培訓過程中,很多城市的團隊經理拿出了不少的乾貨分享。讓人受益匪淺。包括在管理沙龍的環節裡,就團隊的管理,人員的招聘以及用人留人方面給出了很多不一樣的思路和方法。其中印象最深刻的,當屬有些團隊中老人的佔比。甚至達到了3年以上的50%,2年以上的80%。這對於我們來說是極其羨慕,又迫切想了解學習的地方。其實,人的問題,在每個地方都存在。()如何能真正的將那些有能力的老人留下來,是我們管理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基礎。不至於讓每天的工作就在於招聘和培養新人上疲於奔命。這又涉及到一個團隊文化的問題。如何建設好自己的團隊文化,太原的同事給了很大的啟發。其實用人和留人,團隊文化的建設,總結出來,就又回到了開課第一天區域經理景隆的開課致辭中的一個觀點,即,企業的常青來自於穩定的管理團隊和企業文化。美國的富國銀行是這樣,宜信也應該是這樣,我們的團隊建設更應該向這樣的方向發展。
區域經理劉景隆先生在開幕詞上分享了他去美國遊學的感受和體會,重點提到了富國銀行的歷史和企業文化並和我們的實際工作相結合給出了深切的期望。整個講話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三點:
1.自己當初選擇宜信的.初心是否還在?
2.向優秀的公司學習,我們今後的工作標準只有一個—只對結果負責。
3.首次提到了“商業價值”這個概念。
針對第一個點我當時在內心已經有了很明確的答案—沒有變,而且更加強烈。因為我用了將近1年的時間沉澱、蛻變,不是為了向別人展示我的毅力有多強,我的遭遇有多麼坎坷,而是為了之後的展翅翱翔。另外我已經將自己近期的人生規劃與宜信緊密結合,我堅信在宜信這個平臺上能夠實現,而且只有在這才能實現。
針對第二點“只對結果負責”明確了自己以後的工作標準和方向,回到邯鄲之後我也第一時間將該思想傳達給團隊成員,將近2年的感情固然難以割捨,和諧融洽的團隊氛圍固然難得,但是這一切都不能凌駕於“最終的結果”之上。團隊每位成員留在組織繼續奮鬥的前提就是必須對自己的“工作結果負責”。
針對第三點“商業價值”概念的提出我是十分認同的,任何一家公司都是以營利為目的的。大到一個區域,小到一名普通員工,如果你無法為公司創造出基本的利潤產出,或者你為公司造成的損失大於你創造的利潤值,那麼你就失去了自己的“商業價值”,換句話說,你也就沒有繼續待在公司的必要了,因為不改變現狀的話,你多待一天,公司就會多一天的商業損失。及時清理掉起碼可以“止血”。
回到公司的第一天我就已經著手統計每位在職員工的總放款金額,以及他們的逾期金額,計算了每位員工目前的“商業價值”,這幾天正在分批次逐個的跟每位員工分析資料,明確責任目標。做的好的給予肯定和表揚,做的不好的幫助他們樹立危機意識,給出補救措施和方案,先把亡羊補牢的工作做好。另外,從下個月開始,針對“商業價值”較低的員工制定出一個為期5個月的“利潤創收”方案,儘快“補血”。2個月後為第一次中場“檢測”,跟上進度的保留,跟不上進度的直接“砍掉”,最終的目標是年底之前團隊所有在職員工為“+商業價值”,從而保證整個團隊的“商業價值”,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隻“值錢”的團隊。
面對市場變革,我們需要快速做出改變,改變要從本身的心智上開始,打破對行業變化的畏懼,有了問題能解決問題,這才是人才。企業需要盈利,任何團隊的存在都是為了商業價值,一切以結果為導向。
我們都需要給自己做個計劃,三年也好,五年也好,來展望未來,幾年後我是誰?是家庭生活更幸福了,還是社會地位提高了?我們得到了怎樣的提升?
工作中,我們相互之間沒有失望,剩下的就是心存希望的執行和創新,工作做明白了,才能得到生活上的富足和幸福感。
培訓回來之後我召集同事開會:
1、我給大家佈置了任務,每個人寫出五條影響進件量的因素,我運用了李允培訓的微行動學習和二維法者幫大家端正了心態。
2、要求團隊招聘上給我動作,每人每天在銷售類行業交換50張名片,每人每月至少約3-5人進行面談。
3、團隊分兩個小組進行PK,小組長由報名參加團隊經理競聘的同事擔當,讓他們制定8月的激勵方案和工作計劃。
這次培訓真的收穫甚多,對我以後的工作提了更高的要求,以後要更加努力的學習和不斷的學習,在學習後把所學的運用到管理上並不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