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8篇)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8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1

  寒假,我捧起了學校下發的《愛心與教育》一書,認真研讀,書中的內容深深地吸引著我,李老師運用許多學生的原話真實地寫出他怎樣地愛學生,學生又是怎樣地愛他,真是感動人。

  李老師和學生間的一個個故事都體現了他為人師表的盡心,超越了一般父母對子女的愛。他對學生的愛是一種真正的愛。一般的老師是難以做到的,他對學生的愛,不但是愛優秀生,而且更愛差生。尤其我在書中讀到他從不忘記學生的生日,還在學生生日時給學生送上一份生日禮物;在課間經常和學生一起活動;在課餘時間或假期中帶領學生一起走進大自然;對班級中的優生、中等生、差生堅持按號輪流家訪等等,李老師在教育崗位上處處閃耀著愛的火花。

  李老師在書中這樣寫道:“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什麼?”“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他還說:“離開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師愛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劑。愛學生,就必須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基礎教育階段的兒童處於生命中最主要的集中學習時期,他們缺乏社會經驗,各方面處於形成階段,有著多方面的需求和發展,充滿生命活力和潛力。這段時期的教育影響遠遠越過該階段而擴充套件到終身。

  因此最需要老師對學生的愛,懂得兒童時期對生命的獨特價值,並善於開發其生命潛力。如果一種教育未能觸動人的靈魂,無法引起人的共鳴,不足以震撼人的情感,那就不是成功的教育。師愛的最高境界是友情,具有愛心和知識,對學生來說,他們喜歡前者。學生們特別渴求和珍惜教師的關愛,師生間的真摯的情感,必定有著神奇的教育效果。愛學生就讓我們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吧。

  這本書給我一種領悟,一種發現!將心比心,以心換心,用愛去贏得愛,用愛去化解許多的矛盾。愛我們身邊的人,無疑是播下愛的種子,讓他們也懂得去愛護和關心別人,尤其是當老師的我們,面對的是正在成長,性格還沒有定型的孩子,他們最需要的是愛的滋潤,我們給予他們的愛心也一定會影響到日後他們對待別人的態度。曾幾何時,看到書上有幾句話:“不會對別人寬容的人,對自己也不會寬容的;不會愛別人的人,別人也不會愛你的!”總相信你負出的愛越多,你也會獲得越多的愛。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2

  有幸買到了李鎮西老師寫的《愛心與教育》這本書,細細捧讀,書中所描述的師生真實情感深深地感動了我,更為李鎮西老師那充滿愛心、民主、真誠、人性的教育所折服。就這樣,在陶醉中、感嘆中,帶著自己的心去讀,帶著自己的夢去讀,帶著自己的實踐去讀,帶著自己的思考去讀。當我靜靜地閱讀他的一個個小故事時,像走入了他的班級,跟他一起經歷了那一樁樁平凡但又耐人尋味的事情。讀完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內心的感受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震撼”。只有一個真實的人才能夠寫出那麼一本真實的書。

  “愛心”充滿了李鎮西老師《愛心與教育》這本書的每一個角落,我被他的愛心所震憾;被他用全身心的愛心投入到教育事業所震撼;被他的一幕幕真實的、感人的故事所震撼;為他的所教的學生而感到自豪和驕傲。從而讓我深深體會到“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就如李老師在書中所說的“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愛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後一道防線”;“我們對學生充滿真摯的情感,無疑會使學生親近我們並樂意接受我們的教育,但僅此於此是遠遠不夠的。愛的教育,最終目的應該是使學生在感受到老師無私的愛後,再把這種愛自覺地傳播給周圍的人,進而愛我們的社會,愛我們的民族,愛我們的國家”。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3

  李鎮西1982年2月畢業於四川師範大學中文系,2003年6月蘇州大學教育哲學博士畢業。先後任四川樂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學,成都石室中學班主任和語文教師。成都市教科所教育發展研究室主任,現任成都武侯實驗中學校長。

  本書是著名教育專家李鎮西的成名作、代表作。以手記的形式敘述了李鎮西老師教書育人的感人故事。學生汪斌的父親執意留下一筐雞蛋,感謝李老師對來自兒子的關愛。李老師每天早上煮一個雞蛋給汪斌送去。家境困難而品學兼優的寧偉,生活節儉,李老師送錢給他補充營養。父親病逝,家庭欠債的伍建,有了輟學的念頭,李老師支援同學們給他捐錢捐物。假期裡,老師帶著學生步行30多里山路來到伍建勞作的田頭,齊聲大喊:伍建你好!伍建淚水長流。李老師教育後進生萬同轉化的過程,更像是一個驚心動魄的傳奇故事。

  李鎮西老師再對於後進生萬同的教育過程,讓我感觸很深。我想,一個教育者更應該有耐心和童心。後進生萬同屢犯錯誤,李鎮西老師仍然敦敦教導,不離不棄。讓他當班幹,在國旗下演講,課堂上《烈火金剛》,讓萬同一步步成長起來。儘管萬同最後沒有考上大學,但是萬同去選擇了當兵,準備考軍校,這種不輕言放棄的精神,是李鎮西老師所教給萬同的,讓他成為了一個對他人對社會有用的人。教育應該是讓人學會感恩,學會做人。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4

  該書是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成名作、代表作。以手記的形式,敘述了李鎮西老師教書育人的感人故事。1999年,本書榮獲中共中央宣傳部“五個一工程”大獎、冰心圖書大獎、中國教育學會“東方杯”科研成果一等獎,全國各大媒體紛紛拒道傳播,時至今日,因為廣大教師的追捧,《愛心與教育》已成為教育新經典。

  李鎮西對學生真摯的愛,學生對李老師愛的回報,讓成千上萬的讀者一教授、學者、學生及其家長感動流淚。李老師所到之處,總有很多風塵僕僕朝聖般趕來聽他講座的教師和學生。很多教師讀了本書後,深為震撼和自省,從此改變了態度,因而改變了人生。

  學生汪斌的父親執意留下一筐雞蛋感謝李老師對兒子的關愛,李老師每天用小煤油爐煮上一個雞蛋給汪斌送去。家境困難而品學兼優的寧瑋善良節儉,李老師送錢給她補充營養。在高考以幾分之差落榜後,寧瑋情緒波動很大,李老師一直鼓勵她,八年如一日的通訊,電話聯絡,成為寧瑋成功人生的最大動力。父親病逝,家庭欠債的伍建有了輟學的念頭,李老師支援同學們給他捐款捐物。假期,李老師帶著學生步行三十多里山路,來到伍建勞作的田頭。齊聲大喊:“伍—建—你—好!”伍建淚水長流。李老師教育“後進生”萬同轉化的過程,更像一個驚心動魄的傳奇故事。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5

  我們常常發現教師會找學生進行談話,內容從家庭環境到內心癥結,從人際關係到成績起落。教師們總是在竭盡所能地靠近學生,但卻常常不得其法。究其原因,教師們總以為自己的閱歷豐富,學識淵博,雖不至於高高在上,卻總會不自覺地把自己擺在較高的位置上,俯身傾聽學生的內心。

  學生卻不願仰著頭敞開自己的內心,於是這種隔閡便橫亙在師生之間,漸漸變得難以跨越了。然而李老師總有辦法走近學生的心——面對內心封閉的洪菁,他選擇與她進行朋友般的書信往來藉以瞭解她的內心;班上孩子們情竇初開,懵懂又躁動,李老師又跟萬同一起商量著回覆了司婷婷的“情書”。他不刻意要求學生敞開心扉,也不強行壓制孩子們懵懂的心思,循循善誘,不過如此。

  李鎮西老師最高明的地方便在這裡了,他總是能夠和學生並肩前行,他所給予的尊重不是施捨,而是一種與朋友相近的以心交心,他們平等地進行溝通,商量對策,不存在主導與被動的地位之分。這種平等相待的行為看似簡單,實際實施起來卻又發現其中困難,與學生交友,平等雙方地位可能會對老師,尤其班主任樹立威信造成不利影響,這對班級管理來說將會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如何把握其中的度,我想應該結合各方面因素(包括學生性格,班級氛圍等)進行考慮,這對教師而言也是一項考驗,一旦透過,未來無論是在督促學生學習還是解決班內學生各方面問題上都將事半功倍。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6

  看著書目裡那麼多的好書,一時不知道看哪篇,不過我感覺《愛心與教育》應該是一本不錯的教育類書籍——著名教育家李鎮西老師的代表作《愛心與教育》。細心研讀,在感動之餘常常受到很多啟發。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對於居住空間有限而閒暇時間也極少的教師來說,讀書無疑是開闊視野最好的捷徑。我在讀書的過程中便常常感嘆於“開卷有益”的道理所在。讀書是一種享受,可以暫時忘卻自己所處的空間位置,忘卻繁雜的瑣事。尤其是讀教育類的書籍時,經常對號入座,感覺身邊發生的好多事和書上講的比較類似,在書中可以學習怎樣教育教學,能從中獲得許多啟迪,讓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開展得更加從容,這樣的感覺很真實也很充實。

  “做一個有智慧有人格魅力的教師,過一種有尊嚴的教育生活。”是我作為人民教師的一個目標。讀了李老師的書,感觸頗深。

  感受之一:作為教師,應該多讀書,讀各種各類的書,尤其是文學名著更要捧讀不輟。都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確實有這種感覺,讀書不僅增長見識,還可以在寫作時有所借鑑。李鎮西老師經常向學生推薦各種有意義的課外讀物,以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獲得自我教育的動力。當然,推薦給學生讀的書李老師都是先讀過的,有的學生甚至從李老師的書架上借書去讀。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7

  “關注後進學生,轉化後進學生”是個永久的話題。

  對於後進生們,不少的教師都有自己的見解與處理方法。我們總是期望透過一次談心、家訪、班會等,便使“後進學生”改變,這無疑是想得太簡單了。李鎮西老師說的好:“‘犯錯—認錯—改錯—又犯錯—又認錯……’這是‘後進學生’普遍存在的迴圈。教育者應該容忍‘後進學生’的一次次‘舊病復發……’”,而不是斥責學生“屢教不改”、“光說不做”、“本性難移”等等。

  是啊,難就難在我們是否能夠容忍,是否能夠繼續充滿熱情和信心地鼓勵學生一次次戰勝自己,並引導學生從自己“犯錯週期”的逐步延長或者錯誤程度的逐漸減輕過程中,看到自己點點滴滴的進步,體驗進步的快樂,進而增強繼續進步的信心。

  我們應該知道我們眼裡的“後進學生”其實是很痛苦的,上課無法聽懂卻又不得不日復一日地坐在教室裡,作業往往不會做便只好胡亂應付,明明心裡很自卑卻表現地滿不在乎……

  所以“後進學生”教育要個性:不以分數論英雄。其中,我最喜歡這段話:如果一個人只是在分數上表現自己,那麼就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他等於根本沒有表現自己,而我們的教育者,在人的這種片面情況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們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沒有看到整個花朵。李鎮西老師和萬同的故事中,我看到的是李老師追求給予孩子“幸福和充實的精神生活”,才有後來的《烈火金剛》手抄本的誕生。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8

  讀完李鎮西的《愛心與教育》,他的愛心,他的思想,他的教育,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用愛贏得心靈,用愛走進後進學生的心靈,發現閃亮之處,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讓我值得學習的是他的愛,他的愛不是一種教育技巧,而是一種對學生的真誠關懷,當後進學生犯錯誤的時候,我需要做的不止是批評,把學生那種想成為一個好學生的火花熄滅,還應該多和他們溝通,引導他們內心深處的善良,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心中的美好的道德萌芽,長成參天大樹。

  李鎮西老師不僅是對後進學生的轉化,還是對優秀學生的培養,他的愛無不滲透其中。後進生的問題一直是我教學中最頭疼的地方,透過讀此書,我感到很羞愧,我要向他學習:學習他怎樣和學生相處,學習他怎樣愛學生。只有愛是開啟學生心靈大門的鑰匙,只有愛才能換回學生的真心和信任,成為真正受學生愛戴的老師。

  作為一名數學老師,在言語上,關懷上都很缺乏,語言表達上,有時候不能深入學生的心裡,不能產生心靈共鳴,總是不能留有充足的時間去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沒有把學生當作朋友,不能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總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是呀,在讀的過程中,我時時反省自己,反思自己與老師之間的差距,怎麼樣走出淺薄,走出自滿,走進學生,走進教育,對於我這個數學教師來說,是一個挑戰。

  今後,我打算這樣做起:真正愛自己的學生。去注視他們成長中的每一個細節,去感知他們的苦惱和困惑,從而盡力解決他們的問題,正如他所說,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

  讀完這本書使我的心靈很震撼,他的案例都是那麼樸實無華,但卻深深地打動了我,激勵我暗暗立志:一定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做好每一天。讓我們用愛心化甘露,去滋潤每一位學生的心田,讓我們的愛在每一個學生心間生根發芽!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9

  空閒之餘,我細讀了朱良才先生《愛心與教育》這本書,書中作者對理想的德、智、體、美、勞動技術教育都作了深刻的闡述,讀過之後,從事教育工作的我受益無窮。

  《愛心與教育》這本書中寫到這樣一位母親,女兒高中畢業後沒有考上大學,被安排在本村小學教書。結果,上課不到一個周,被同學轟下講臺,灰頭喪氣的臉色回家了,母親為她擦乾淚水,安慰她說:滿肚子的東西,有的人能倒出來,有的人倒不出來,也許有更合適的事情等著你去做。

  後來,她外出打工又被老闆轟了回來,原因是手腳太慢。母親對女兒說:“手腳總是有快有慢,別人一直幹了好多年,而你一直在唸書,怎麼能快得了?”

  女兒先後當過紡織工,幹過市場管理員,做過會計,但是一事無成全都半途而廢。然而,每次女兒失敗回來的時候,母親總是安慰她從來沒有說過抱怨的話。

  30多歲的時候,女兒憑著一點語言的天賦,做了聾啞學校的一位輔導員。後來,她開辦了一所自己的殘障學校,後又在許多城市開辦了殘障人用品連鎖店。

  有一天,功成名就的女兒向已經年邁的母親問道:“媽、那些年我連連失敗,自己都覺得前途非常渺茫,可你為何對我那麼有信心?”

  母親的回答樸素而簡單:“一塊地,不適合種麥子,可以試試種豆子,豆子也種不好的話,可以種瓜果,瓜果也種不好的話,撒上一些蕎麥種子也能開花。因為一塊地,總會有一粒種子適合它,也總會有屬於它的一片收成……”。

  聽完母親的話之後,女兒落淚了。

  如果所有育工作者,所有的父母家長都具有這種教育智慧,而少說一些抱怨的話,多說一些鼓勵的話。將會少多少厭學的孩子,少多少學生自殺的悲劇。我們的孩子會有很多很多童年的快樂。

  我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定將“大愛無疆”作為我的施教方法,把“愛心”化作春風細雨,去滋潤每位幼兒的心田,使每位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10

  之前聽說過李鎮西老師的書很值得一看,說的話很有道理,於是就利用假期拜讀了一下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讀完之後覺得深深地佩服他。

  李鎮西老師說:“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我非常認同用愛心去教育孩子的學生,也一直用這樣的方法去感化學生,去教育學生。對於品行端正、成績優異的學生,我想每個老師都是愛的,但是對於一些總是惹禍、成績不好的學生,老師們也都是頭疼的。對於後進生,我總覺得是個巨大的麻煩,有時會想他要是不在我們班該多好啊,但這樣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也不對,正因為有了後進生,才有我們教師存在的意義,如果每個孩子都是聰明伶俐的,那還要我們老師做什麼呢?

  對於後進生,我們更要用真誠的愛去教育他們,把他們當做朋友,去了解他們,或許你把他們當朋友時,他們也願意敞開心扉和你交流,告訴你生活中、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你對學生的關愛,學生是能感覺到的,只要真心付出,學生也一定會真心喜歡你的,利用你的人格魅力,讓學生喜歡你的課,這也是一個好辦法。李鎮西老師有關後進生的每天“自省”的習慣,我覺得非常好,也想以後用到自己班級中去:一問今天影響同學學習沒有?二問今天上課開小差沒有?三問今天學習上提出什麼問題沒有?四問今天的功課複習預習沒有?五問今天做過什麼不文明的事沒有?六問今天說過髒話沒有?七問今天戰勝弱點沒有?八問今天有進步沒有?九問今天有什麼遺憾沒有?這些都是平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小事,學生也會經常打小報告,那透過學生的每天自我反省,發現自己存在的不足,從而自己改正問題。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應該以李鎮西老師為榜樣,奉獻我們的愛心。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11

  上教育類網站時,第一次看到《愛心與教育》,沒看內容時,我想這一定是本人文性很強的教育類書籍。處於喜好,於是我利用空餘時間上網讀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這本書。一個個感人肺腑的生動故事深深地吸引、震撼著我。

  一個教師“製造”一個感人的場面並不難,但一個教師,能夠長期地像李老師對待萬同這樣地對待一個學生,難!在這份長達幾十頁的轉化一個學生的教育手記,是我見到過的最翔實最感人的後進生轉化手記。在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地被感動,不斷地在想,我能有多少耐心來對待萬同這樣的學生,來對待他身上的這些讓人難以預料的反覆?羞愧無比!於漪老師說:“對孩子的愛,能夠使一個老師變得聰明起來。”李老師就屬於這樣的人。李老師每帶一個班,便把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最為他思考、研究、傾聽、感受和欣賞的物件。這樣的老師能不讓人敬佩嗎?

  李老師是一個心靈自由的人,擁有自由飛翔的心靈。教育與文學,思想與激情齊飛,青春與童心為半,生命與使命同行。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而李老師時時都在收穫!當看到學生精心準備的生日禮物時,那一刻,難道不是為人師者最大的幸福嗎?什麼叫享受教育?這就叫享受教育!而當一個教師能夠真正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獲益,提升自己的時候,他收穫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李老師就是這樣的幸福者!

  帶著自己的心去讀《愛心與教育》,帶著自己的夢去讀《愛心與教育》,帶著自己的實踐去讀《愛心與教育》,帶著自己的思考去讀《愛心與教育》。時時反觀自身,反觀自己與李鎮西老師之間的差距,我們才能走出淺薄,走出自滿,走近學生,走進教育!

  《愛心與教育》讓我得益匪淺。不僅知道了怎樣跟學生怎樣相處,怎樣教育學生。同時,也讓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學工作中需要的那一份愛心與耐心。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12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間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愛心與教育讀後感:心兒花開,讓愛說話。老師正是將自己的愛給了學生,給了教育事業,讓教室,讓校園變成了愛的海洋,鑄就了師生的"愛情海"!

  作為一個特殊學校的老師筆尖沒有豪情壯語,取而代之的是平鋪直敘的真實的生活化的故事;沒有華麗辭藻,取而代之的是一番番發自肺腑的聲聲嘮叨與囑咐!這樣的文字是生活之樹上最大的果,實踐的枝頭最美的花!一個教師,能夠做到書裡面所寫的這些已經相當不易了,在做到這些的同時,又能夠有豐厚的理論素養,能夠以一種高度的自覺意識來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就更屬鳳毛麟角!

  作為一個特殊學校的老師,面對的是一群天真無邪、稚淳可愛的孩子們。有時孩子的淘氣,有時教的東西沒有一點反應,讓我們動不動就煩躁;有時孩子的人性,讓我們拿她們毫無辦法;有時孩子會闖禍,我們是批評是職責;有時…這樣的事件層出不窮,幾乎每天都會發生,或大或小。我們處理了,但同時心理又是那樣的不順心,因為事情實在是多之又多。要建立良好的師生伴關係,讓孩子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援、鼓勵、吸引孩子與教師、同伴交流。因此,教師的真愛成為構建這一和諧關係的首要因素。我們在教學中要學會以一顆真愛的心去面對孩子,用真愛去融化孩子的心靈。及時發現孩子們點點滴滴的進步,哪怕是稍縱即逝的閃光點。

  以一顆智慧之心,仁愛之心,包容之心去擁抱我們的事業,擁抱我們的孩子!不要吝嗇自己動人的微笑,由衷的讚歎,熱情的鼓勵,真誠的幫助和無私的愛心,它們是滋補孩子們心靈的靈丹妙藥。讓我們也擁有屬於自己的那片"愛情海"!

  "以心靈贏得心靈,以人格塑造人格"。《愛心與教育》給我教師生涯低谷的一支強心針。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13

  這些日子深知自己對教育理論的匱乏,同時為了提高自己的作為一名教師的修養自身的理論修養,提高我們自身的教育理念,我在寒假閒暇之餘,打算到書店買幾本關於教育心理學方面的書籍來給自己進一步提高。當我走過喧譁熱鬧年味十足的大街,漫步走到一家書店雖是春節期間,人們很多都去走親訪友,但是這裡也不乏有許多學習之人,有很多人來這裡挑選自己喜愛的圖書,還有的為自己的孩子來挑選等等之類。當我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來到書店街來尋找我心目中的導師——教育中書籍。面對著許多壓力更感覺著自身學習的必要的必要性。問了這裡的人員,來到教育書籍的書架前來挑選自己喜愛的教育書籍。

  面對琳琅滿目的書籍頓時使人感到無所適從,不知挑選哪一本書較好,這時我無意間發現了李鎮西老師寫的有關愛的教育書籍《愛心與教育》深深所吸引,《愛心與教育》裡面有很多有關如何轉變差生的經典案例,有時在教育教學中,我們大部分老師都喜歡班裡面聽話的學生。對班裡的差生很是反感,也有事對他們的行為也是束手無策,差生在許多老師眼中也基本上變成無可救藥的學生,他們經常在班級裡是比較份子,有的時候在上課的時候還帶頭給老師搞一個對抗活動。

  但是李鎮西老師寫的《愛心與教育》是一本成功的“例項教育學”。此書既有精深的教育理論的闡述,又有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和剖析。尤其李鎮西對“逆境”學生的關懷,那些缺少關愛的學生更是愛護有加,特別是對“後進”學生的轉化工作,如何改變他們的缺點,讓那些調皮的學生能夠進一步的迎頭趕上,和對“優秀”學生的培養問題,李鎮西老師都做了教育方法的闡述。

  同時他更注重對“中學生健康心理教育的養成,他認為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不但有健康的體魄而且有健康的心理,成為一個合格的中學生。加強對學生素質教育的培養,首先是讓學生充滿感情的教育。對每一個學生擁有愛的教育,一個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必須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做一個真誠的人道主義者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這樣的老師才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同樣李鎮西老師要求教師的教育應全面提高人的素質是教育的出發點,也是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教育的歸宿提高全民素質。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14

  《愛心與教育》終於讀完了,我想,自己內心的感受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不是"感動",而是"震撼"!李老師對學生充滿了愛,他的這份愛總覺得與其他人不同。老師對學生表達愛的方式各不相同。有保姆式的愛,有恨鐵不成鋼式的愛,有施恩式的愛,無論哪種,總是在潛意識裡把學生看成是教育的物件,能夠明顯地感覺到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感覺到為人師者深藏骨髓的那一份道德優越感。而鎮西老師卻不止一次地說過,學生的心靈往往要比教師純潔得多,學生在道德上也往往高出教師,這是此書中我引以為然的結論!

  我由衷地佩服李老師,尊敬李老師,因為他是那麼富有愛心,童心,真心,信心。也正是因為是這樣的人,李老師與學生的交流總是充滿無限真情,也正是因為這樣,李老師以愛回報愛,從而使教育獲得最終的"成功"。想著,看著,愧疚之心不自覺地油然而生,誠然,我也是愛孩子的。我會為孩子生病而憂心忡忡,我會為孩子的退步而發愁,我會為孩子的一點進步而感到欣慰萬分……但,我的性子有些急燥,常常忍不住發火,而且,是復一日,年復一年,繁瑣而平淡的工作,讓我漸漸地迷失了,麻木了,失去了往日的激情,李老師卻能始終如一,堅持不懈地播撒愛的種子,細心呵護著那顆粒幼芽,讓他們不斷地成長,這一點無穎深深地震憾了我,直至我那顆煩燥,迷失的心,是的,我們對學生充滿真摯的情感,無穎會使學生接近我們並樂於接受我們的教育,但僅止於此是遠遠不夠的。愛的教育,最終目的應該是使學生在感受到老師無私的愛後,再把這種愛自覺地傳播給周圍的人,進而愛我們的社會,愛我們的民族,愛我們的國。

  讀了這本書,我深深地懂得,做一個教師,愛心更重要。如果說最初的愛來自於職業的要求,自己命令著自己,自己提醒著自己,那麼,能讓這愛綿延不絕的,是我們的"心"。用心去愛孩子吧,讓愛一路伴隨他們成長。縱然不能給予鳥語花香,也可以帶來些微綠;用心去愛孩子吧,讓愛成為畫中和諧的一味色彩,即使不是畫龍點晴的神來之筆,也不會是大煞風景的塗鴉之作;用心去愛孩子吧,讓愛回報愛;用心去愛孩子吧,讓愛地久天長。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15

  《愛心與教育》是一本值得精讀的書籍,書中記錄了李老師對“逆境”學生的關懷,對“後進”學生的轉化,對“優秀”學生的培養,對“心理”教育的嘗試,對“有效”德育的探索,對“班幹部”的選舉培養,對“青春期”教育的重視,對“民族教育”的宣揚,難得可貴的是書中披露了他曾經失敗的教育案例。他提倡“用‘學生的大腦’去思考,用‘學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學生的情感’去體驗,用‘學生的興趣’去愛好”,他認為愛的教育不是一種教育,而是一種生活,一種常態的生活;愛的教育要從細節處入手----如學生生日親自送上一本書,一張賀卡等等。這本書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年輕教師的成長之路;更像一位引路人,引領我們走出教育的誤區。這本書,真的讓我受益匪淺。

  李鎮西老師還談到要多讀書,多寫作,尤其是讀一些有關教育方面的書籍,如,陶行之,蘇霍姆林斯基的書籍。我覺得這一點我做得不好,有時候是想讀書, 總是抱怨沒時間,一直沒付諸行動。李鎮西老師負責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還經常要外出講學,每天還要看上萬字的書籍,寫上千字的教育日記。和李老師相比我們的時間應該是相當充足,應該善於利用一些零碎的時間去讀書、去思考、去寫點教育敘事和教學反思,做一個反思型的教師,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說過:“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的確,教師這個職業是需要愛心的職業,沒有愛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師的。做學生的好老師,首先就要愛學生。要把學生當作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對待,用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去關懷每一個學生,去愛護和培養每一個學生。對待後進生更應該如此,李老師向後進生伸出了溫暖的雙手,獻出了真情和愛心,幫助他們一步步成長。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充滿了愛,教育將永遠是豔麗的春天!多年的教學也證明了這一點,你只要真心關愛每一位學生,再頑皮的學生也會和你真心相對,和你交朋友,我願在今後的教學中把真愛奉獻給每個孩子,使他們能夠健康成長。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16

  這段時間裡,我讀完了《愛心與教育》這本書,這本書是著名教育家李鎮西老師寫的,這本書打動過無數人的教育著作《愛心與教育》,本書敘述了李鎮西老師教育的感人故事,書中故事都體現了李老師和學生那種超越了一般父母對子女的愛。他對學生的愛是一種真正的愛。一般老師是難以做到的,他對學生的愛,不但是愛優秀生,而且更愛差生,讀完這本書我感觸很深,自己內心的感受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不是“感動”,而是“震撼”。李老師運用許多學生的原話真實地寫出他怎樣地愛學生,學生又怎樣地愛他,真是讓人感動。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尤其是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的手記一,一個個感人肺腑的生動故事深深地吸引震撼著我。我更是對他萬分崇敬。在“手記一”裡,李老師所具有的一顆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師對學生的愛心更是令我震撼!學生生日時親手送上的一本書、一張賀卡、幾句誠心的祝福,為學生辦生日晚會,跟學生一起舉行篝火晚會,一直關注高考落榜學生寧瑋……

  令學生感動的同時,也折射出了師者崇高的師德風範,然而李老師卻把這一切說成是“在還學生的債”,這是何等的難能可貴!“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而李老師時時都在收穫!當看到學生精心準備的生日禮物時,那一刻,難道不是為人師者最大的幸福嗎?什麼叫享受教育?這就叫享受教育!而當一個教師能夠真正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獲益,提升自己的時候,他收穫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李老師就是這樣的幸福者!

  書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鎮西老師對教育的深思。對於工作多年的我來說,也想過該如何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想過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也想過該如何讓學生喜歡我……但我從未想過,當我讀到李老師的教育就是要“每一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使我深深震撼了,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但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師的血液當中,成了李老師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僅僅在學生在校期間盡職盡責,即使在學生離開學校後仍牽掛著他們!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17

  《愛心與教育》終於讀完了,我想,自己內心的感受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不是“感動”,而是“震撼”!每一頁都寫著這樣的字眼:“愛心”、“良知”、“思考”、“責任”、“憂患”……《愛心與教育》應該怎麼讀?我以為,應該帶著自己的心去讀,帶著自己的夢去讀,帶著自己的實踐去讀,帶著自己的思考去讀。時時反觀自身,反觀自己與鎮西師之間的差距,我們才能走出淺薄,走出自滿,走近學生,走進教育!

  《愛心與教育》最能打動人的故事是什麼?是每天煮給汪斌的雞蛋,還是特別感人的生日祝福?是寧瑋帶給我們的感慨,還是對伍建的那份愛傳遞給我們的感動?都是,但是最能打動我的,毫無疑問,是萬同的故事。在我眼裡,一個教師“製造”一個感人的場面並不難,師道中不乏煽情高手,但一個教師,能夠長期地像李鎮西老師對待萬同這樣地對待一個學生,難!這份長達五十頁的轉化一個學生的教育手記,是我迄今為止見到過的最翔實最感人的後進生轉化手記。在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地被感動,不斷地在想,我有多少耐心來對待萬同這樣的學生,來對待他身上的這些讓人難以預料的反覆?這麼一問,羞愧無比!在萬同的身上,我看到了轉化一個差生到底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為人師者的愛心、耐心、信心。萬同的每一點變化,無論是朝哪個方向,都牽動著老師的心,而萬同身上所體現出的反覆,足以考驗最有耐心的教師。

  當整個教育體制並不特別有利於人的發展的時候,一個普通教師如何能夠與整個制度對抗,從而一步步地落實自己的理想?這些問題值得思考,然而正是這些問題,反襯出了鎮西師的偉大,反襯出了鎮西師的人格魅力!而我在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也在想,其實這本書裡面記載的許多案例,都有它具體的背景甚至特定的時代背景,而現在的社會又發生了許多的變化,刻舟求劍,膠柱鼓瑟式的閱讀或許並不聰明,重要的是這本書裡所體現出來的教育者的愛心,教育者對教育這一份深沉的思考,教育者對大寫的人的張揚,應該成為我們從事教育的這個群體的出發點。是的,所有讀過這本書的同行,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李鎮西老師出發,傳送這份珍貴的薪火,走向真正的教育,充滿愛心、民主、真誠、人性的教育!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18

  每每問自己,我要做一個怎樣的老師呢?我想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之後,我心中已經有了答案,那就是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做一個愛學生的老師,做一個富有童心,心中充滿愛的老師。

  李老師說:“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

  其實現在的社會何嘗不需要有愛心的老師呢?每次和家長交流,已不多是以前家長所要求的嚴厲與管束,更多的家長現在會說,希望這位老師是我孩子喜歡的老師,是教育有方,態度和藹可親,能正確引導孩子的老師,是能夠讓孩子愉快學習,經常能搞些活動來豐富孩子生活的老師,或是能讓孩子有一些鍛鍊的機會,提高能力的老師。總之是一位擁有愛心和童心的好老師,讓孩子能在他的教育下快樂成長的老師。聽聽要求還真不少,而且還很高。不過這話一點也不假,作為每個孩子的家長,都是這麼想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遇到一位好老師,讓孩子在他的引領下健康快樂的學習和成長。

  現在的我已經是一位家長同時是一位老師,捫心自問,我是一位好老師嗎?這個問題總是引起我的思考,工作認真負責,鑽研教材,備課一絲不苟,上課認真投入,批改作業認真及時,這樣充其量是個合格的老師。而在大家心中一致的好老師,我想做到這些肯定是不夠的。就如上面所說的,做一個有愛心和有童心的老師,是多麼難能可貴,也是所有孩子和所有家長都期盼的,也正是老師最難做的。

  “素質教育的大旗上,有一個大寫的‘人’字:它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滿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為了一切全面發展的教育!”“素質教育是“民主,科學、個性”的教育。”李老師的這些話不正是詮釋了素質教育的真諦嗎?不正是告訴我們童心和愛心是開啟學生心靈之門的兩把金鑰匙嗎?

  一位被孩子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個富有愛心和童心的人。只有具備了童心,才會理解學生看似幼稚的言行,珍惜學生的奇思妙想;知道了具備一顆愛心,才能寬容學生在學習中的失誤,耐心對待學生千百次的發問。“老師的尊嚴都是學生給的。” 細細發現,其實每個孩子都很可愛,都值得用我們的心去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