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8篇)

教育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8篇)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透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育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 篇1

  在參加學校組織的“教育思想大討論專家報告會”及學工系統、本系組織的“教育思想大討論”活動後,自己感覺收穫很大,深刻認識到學校正處於內涵建設的關鍵時期,對學校的發展也充滿了信心。我就結合自己的本職工作崗位從以下五個方面談談自己的學習心得體會:

  一是充分認識到學校正處於內涵建設的關鍵時期。

  在專家的報告會中指出,隨著生源的下降,未來的高校招生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在我國目前的高等教育體系中,民辦高校的招生形勢不容樂觀,現在已經出現個別民辦高校沒有生源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民辦高校只有不斷改進教學質量,提高畢業生競爭力,才能夠獲得生存和發展。專家們結合教育部評估專家組20XX年11月份在我校進行的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工作指出,我校克服了辦學時間短、辦學經費緊張、師資力量不足等困難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存在的問題卻是不容忽視的。學校要想持續科學的發展,就必須要加強內涵建設,儘快解決影響學校發展的各種問題,提高學校的綜合實力。現在學校已經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作為一名輔導員,我也要根據學校內涵建設的需要,認真完成學校佈置的各項工作任務,努力提高學生工作能力,為學校的內涵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二是深刻理解了學校應用型本科的辦學定位。

  在聽完專家的報告後,我認識到,內涵建設的核心內容就是做好學校的頂層設計,而學校的辦學定位就是頂層設計的一個關鍵內容。辦學定位問題關係到學校能否科學發展的問題,辦學定位準確與否,關係到學校辦學的成與敗、得與失、進與退。我校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及地方區域經濟情況,確定了應用型本科的辦學定位,這是很恰當的。在認真查閱資料後,我進一步瞭解到,學校在辦學層次上,以本科教育為主體,本、專科並舉;在學科專業設定上以生命科學為特色,理工結合,逐步實現農學、管理學、文學、教育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在人才培養目標上,培養的是基礎理論較紮實、知識面較寬、實踐能力強、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高階專門人才。專家的報告會進一步加深了我對學校辦學定位的認識,也對如何培養學生有了新的思考,明白了要將培養應用型人才作為自己的工作目標,要更加註重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是熟練掌握了應用型本科教育的主要特徵。

  在聽完吳平教授和陳嘯教授的報告會後,我對學校應用型本科教育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但同時也存在一些疑惑,就是應用型本科教育和高職高專教育有何區別?學校會不會照搬高職高專教育來辦應用型本科教育?李建啟教授的報告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很好的回答。李教授系統闡述了應用型本科教育的內涵,並將應用型本科教育與高職高專教育、研究型本科教育進行了認真地比較,自己也對應用型本科教育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四是深刻理解了教育的本質目標。

  吳平教授在報告中指出,學校的真正宗旨不在教會學生知識、教會學生思想,而是教會學生懂事、教授人情事理與公民知識、教會學生學會關心別人。在以前的教育學理論學習中,自己也曾看到類似的闡述。但是在學生階段的自己對這個觀點並沒有認真地去體會,現在聽了吳教授的報告,並結合工作實際,我深刻地理解了這句話的內涵。作為一名輔導員,我要經常和學生打交道。在和學生打交道的過程中就發現,現在的學生個性比較突出,考慮問題很簡單,對和自己沒有利益關係的事情不夠關心,甚至一些基本的禮貌都很缺乏。現在明白了這並不是由於學生不懂事,而是教育的缺失造成的。現在的教育過於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了,而忽視了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這給我的啟發式要更加重視學生的基礎文明教育、感恩教育,要教會學生為人處世,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五是充分認識到了學校以後的努力方向。

  在參加完教育思想大討論活動後,體會到了學校對內涵建設的重視。明白學校將會以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整改為契機,努力提高學校應用型本科辦學質量,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學校將會大力推進課程體系改革,並圍繞課程體系改革不斷完善各方面的工作。我將會認真配合學校完成各項工作,推動學校科學發展。

  教育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 篇2

  透過學習市長熊清華的講話,進一步弄清了“打牢一個基礎,構建五個支點,全面振興保山教育”的思想內涵,開展了教育思想大討論,本人感想頗多,我深刻地認識到:

  教師,作為精神文明的開拓者,文化知識的傳播者,在社會發展中,起著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作用。

  隨著現代教育事業的不斷髮展,普及義務教育的確立及其年限的不斷延長和終身教育的蓬勃興起,教師勞動在社會總勞動中的比重日益增加,教師職業已成為整個社會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職業。教育和科技是當今社會各個國家的興國之本,國際間各種競爭之本。所以,各國都很重視教育、重視教師。因此,作為教師應自覺地認識到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社會意義、國際意義和民族意義。教育不好學生,不僅僅是誤人子弟的問題,而是涉及一個國家的興衰,一個民族的強弱的大問題。

  當前,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使國民經濟整體素質和綜合國力都邁上一個新臺階。這時教育工作者既是難得的機遇,又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在新的形勢下,教育工作的任務是:遵循黨的十六大精神,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以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武器,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把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作為工作的最終目標。誠然,作為一個從事基礎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必須冷靜地看到我國教育的負面影響,我國教育在總體上還比較落後,不能適應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教育的戰略地位在實際工作中還沒有完全落實,教育投入不足,教師隊伍建設有待加強,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程度不同地脫離實際,多數農村和偏遠地區的辦學條件較差,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和制約教育的發展。我認為,在影響教育發展的首要問題還在於教師隊伍的行風建設。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教師隊伍職業道德、素質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係到素質教育的實施,直接關係到青少年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直接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在師德師風的建設方面,自改革開放以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經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努力,我們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大多數教師能忠於職守,辛勤耕耘,為人師表,無私奉獻,為教育改革和發展作用了應有的貢獻,贏得了黨和人民的信賴,體現了讓社會滿意、讓家長放心、讓學生成才。但是在我們教師隊伍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有部分教師,經不住商品經濟的誘惑,不安心地工作,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搞第二職業上,千方百計撈取個人收入,熱衷於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敷衍學生,怠慢工作,甚至根本不把本職工作放在眼裡;有的卻不注意加強業務素質方面的學習,教育教學方法老化,遇事不冷靜,隨意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以罰代教,致使學生身心受到嚴重傷害;有的只追求個人利益,利用職權,向學生濫發學習資料,人為地加重學生經濟和學習負擔,有的借輔導之機,巧立名目,亂收輔導費,致使有些本來就困難的學生,雪上加霜;個別教師道德敗壞,聚眾賭博,打架鬥毆,擾亂社會治安,做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有的甚至觸犯刑律等。這些現象,無一不嚴重影響人民教師的形象,損害得聲譽,給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帶來不良影響。因此,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育隊伍,進一步增強廣大中小學教師遵紀守法、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意識,樹立良好的行業形象,是一件刻不容緩的大事。

  那麼,作為教師,怎樣做才能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怎樣才能做到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讓社會滿意、讓家長放心、讓學生成才。教師又應該具備怎樣的心態呢?

  首先,要明確教師這一職業的社會地位和價值。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教師的職業不再是一種謀生的手段,而是社會主義事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和《教育法》中也明確指出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教師對此應有深刻的認識,並透過工作實踐去體驗,對此認識越深,體會越全面、越深刻,職業的信念就越堅定。就能自覺地熱忠於本職工作,獻身教育,從而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和無私的奉獻精神。

  其次,教師的勞動是一種創造性勞動,教師的教學態度、治學精神,直接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和效果,也關係到學生的成長和教育事業的發展,乃至整個社會的利益。教師工作的目的是教書育人,是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教師的言行是一股感誘力很強的教育力量,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特殊作用。故教師隨時應注意“以身立教”、“為人師表”的影響。

  第三,要明確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教師是完成這一工程的重要人物,教師之間、教師同領導之間、教師同職工之間是團結協作的關係,它影響著學校教育的“綜合成果”。因而,教師要有團結協作的精神。

  第四,要確立“人民教育人民辦,辦好教育為人民”的思想。不論在何種情況下,應總是堅持工作為上、他人為上、集體為上,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貫穿于思想和行動的全過程。

  第五,要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的思想。一名好教師,必須有崇高的師德、淵博的學識、高超的教學藝術,必須不斷學習,自我提高。教師終身生教人,也需終身受教育。否則,最終被社會、時代所淘汰。

  經過這次教育思想大討論,我受益良多;要建設滇西教育強區,需要有具有奉獻精神,業務素質高的教師,為此我們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加強學習,完善自我,踏實認真地工作,為加快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而不斷努力、拼搏!

  教育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 篇3

  1、轉變觀念,學生中心

  讓學生收穫更多,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加大因材施教的力度,改進課堂教學方式,由原先的以教師為主的授課模式,轉變成以學生為主的學習模式,幫助大學生逐漸消除長期養成的“傳授式教學”習慣,對學生學習過程加強指導,培養他們“獨立自主地學習”方式。

  2、積極實踐,智慧教學

  高校教師不僅自己要立志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還應透過教學模式、教學手段的變革,將現代媒體與教育深度融合,利用網際網路+高等教育產品MOOC等手段,成為一名與時俱進的卓越老師。積極踐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利用現代化的資訊手段,提升學生獲得知識的效果,增強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做資訊化環境下教學模式改革的踐行者。

  3、課程思政,教書育人

  將思政元素融入到專業課、基礎課中,是每個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將育人要求和價值觀教育內容融入話語體系,從而強化教師作為學生領路人的影響力,真正做到教育與教學的有機統一。

  教育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 篇4

  1、育人情懷,仁愛之心,是做好教學的本質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這是新時代賦予教師的重大責任和神聖使命。毛澤東說過:人是要有點精神的,這裡的精神就是情懷,它是一種境界,一種擔當,一種超越,一種奉獻,一種不懈的追求和品節。情懷是做好教學的內生動力。

  仁愛之心是教育的心靈基礎。“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南航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教師,熱愛教學,全身心的投入教學,將教學視為他們一生相伴的事業;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敬畏學生的未來,願意把時間花在教學和學生身上,使學生們能夠時刻感受到他們自己的“珍貴”,進而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好奇心和對生活的熱愛,引導他們向更高的目標出發,成就彼此的幸福。

  2、重視教學,研究教學,是做好教學的內在需要

  重視教學,就是真正熱愛教學,把它視為自己的職業使命。重視教學,必須堅持教學與科研結合,透過提煉科研成果,豐富教學內容,拓展科技活動等,把科研優勢轉化為教學資源,強化對學生實踐能力、創新思維的培養。

  研究教學,就是聚焦教學內容,深入研究教學新理念、新知識、新工具。採取有效方法幫助學生成功地進行學習,使學生有獲得感、滿足感,進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感情產生持久、真實和積極的影響。研究教學,必須與思維訓練、人文薰陶、價值塑造有機結合。為此,大學教師必須有較寬廣的科學和人文素養的專業知識;掌握當代重要的工具性學科知識與技能;更多地瞭解學科發展史及趨勢和科學家的創造活動、科學精神及人格力量。這三層面知識相互支撐、滲透,共同構成一個優秀教師的高尚師德,良好的文化素養、複合的知識結構。

  3、改革創新,追求卓越,是教學工作的不懈追求

  一流的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學最本質的特徵與底色,需要全體南航人矢志不渝去建立。聚焦核心問題,攻堅克難,透過體制機制改革與創新,解決人才培養的薄弱環節和頑症痼疾,釋放教與學的潛能。積極探索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學生培養與教師發展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課外教育相結合、校內資源與校外資源相結合、人文素養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線上教學模式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整體培養和個性化拔尖培養相結合、全面改革與重點突破相結合等,開啟南航教學工作的新篇章。

  “教育,是師生間的幸福體驗”。盧瑟福、波爾等人因他們的慧眼識才和對一群極具天賦人才的培養撐起了20世紀上半葉物理學的天空。學生是南航最寶貴的財富,也是南航最美好的未來,讓我們重視教學、研究教學、做好教學,為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新人做出南航應有的貢獻,讓更多的吳光輝、吳希明、黃領才從南航走向祖國的大地。

  教育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 篇5

  生本教育體系的理念就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它是一種能讓師生產生快樂的“靈丹妙藥”,從而讓學生喜歡學習,教師喜歡教育教學工作。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說:“快樂的感受是人更好學習的情感基礎。快樂的日子使人聰明,使人產生心理的興奮和生理的活躍。在興奮中,他會獲得最高的學習效率和最好的學習效果。”當一種教育為孩子、家庭、學校、社會帶來了快樂與幸福的時候,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來反對它呢?

  奧修把這樣一句話稱為偉大的禱文:“當鞋子合腳時,腳就被忘記了”。這段表述生本教育的話,給予了我深深的啟迪:腳被忘記,也可以說是腳處於“忘我”狀態,忘我地工作,工作得非常好。反之,如果鞋子不合腳,腳疼了,腳就被時時記起,就走得不好了。今天,如同給腳提供合適的鞋,我們需要提供給兒童適合的教育,當教育適合兒童時,我們也就可以看到兒童忘記了自己在學習,忘記了自己是在課堂上,甚至忘記了自己,這時人的內部自然起作用了,兒童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空前提高了。所謂適合兒童的教育,就是生本教育。我們只要給了兒童生本教育,他們就會忘我地活動和遊戲,也就是進行忘我的學習,這是一種忘我的境界。作為教育者,我們要創造適合兒童的教育,而不是選擇適合教育的兒童。

  這樣的課堂不要怕走向杜威的“兒童中心論”,生本教育改革是在東方文化背景下進行的,“東方講究系統的、秩序的儒家文化傳統,這種作為背景的文化,是不可能也不必要抹去的,它會頑強地表現出來,成為教育改革的潛在的穩定的甚至是制衡的力量。由此,我們朝著生本的方向進和體系性的較為徹底的改革,亂不到哪裡去,反而會在獨特的文化背景下結出豐花碩果。”《新基礎教育改革不是“哥白尼式的革命”》中也強調了這樣的觀點,“基礎教育改革不是一場哥白尼式的革命,它不是簡單的將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徹底分離,而是取長補短、相互融合和與時俱進的過程”。美國素來就比較強調兒童個性,推進兒童中心教育當然也是必要的,但卻可能產生較多的問題;然而,“在我們傳統的文化氛圍之中的生本教育改革,如同晴空之見雲霓,會產生優勢互補的效應”。

  韓愈也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在生本課堂的討論中,教師會遇到學生提出的許許多多的問題,可能會經常面臨難以回答的情況。這是十分正常的現象。學生能詰難老師,能提出別開生面的問題,乃是我們教學的成功。

  書中還談到了生本教育的方法論,即“先做後學、先會後學,先學後教、以學定教、不教而教”。江蘇洋思中學聞名遐邇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與生本教育的方法有異曲同工之妙,不知該校蔡林森校長是否讀過這本書或聆聽過郭教授的報告?洋思中學取得了巨大成功,生本教育也取得了重大成果,應該說,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教育實踐取得了同樣令人矚目的成績,充分體現了這種理念和教育體系的強大生命力。

  反思我們的教育習慣,有太多的“以師為本、目中無生”,也有太多似是而非的“看似以生為本、實則以師為本”的例證。包括學校內部的某些彙報課,包括我自己的某些教研課,當然也包括某些帶頭人、特級上的示範公開課,或多或少過於強調教師對文字的解讀。我不由得想起我們“課程資源開發”小組研究的“核心課程資源——教材的適應性應用策略的研究”子課題,分明也是在適應教師適應學生等角度改變、替換、拓展、重構、自主開發教材,原來一切的適應就是為了學生更自主高效快樂地學習。但願我們在實踐“生本教育”的過程中少走彎路,在彷徨中探索,在摸索中奮進,也在反思中不斷落實和提升我們的“生本”理念。

  教育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 篇6

  在楊浦做教師的,無不久聞於漪老師的盛名。這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一直以來都是全國教書育人的楷模,也是同行眼中仰望的高峰。

  第一次見到於漪老師是在今年楊浦區第28屆教師節慶祝大會上。已是耄耋之年的於漪老師被攙扶著出場,上臺帶領20xx年全體新教師進行宣誓。燈光華美的舞臺上,於漪老師瘦小的身影只著一件樸素的素色襯衫,被寬大的舞臺佈景襯顯得微不足道。

  “忠誠人民教育事業,依法履行教師職責”這段誓言於老師也許已經唸了許多遍,但每次念來都是發自肺腑的真誠。

  “為人師表,敬業愛生。”於老師從教60年來,完美的詮釋了這八個字。從風華正茂的少女到年過八旬的老嫗,於漪在教育的原野上耕耘至今。五十九年,對學生摯愛不曾改變,對師德的堅守不曾改變,傾力育人的拳拳之心更不曾改變。多年來於老師始終把教育當作一項偉大的事業,把當好教師當成一輩子的追求,把教學當作一項創造性的工作。她既是學生的良師,亦是他們的益友。“你既然選擇了當教師,你就選擇了高尚,你就必須用高尚的標準要求自己,用一個人民教師的良知來告誡自己,自己是教師,和市儈不一樣,不能把教書當生意做,從學生身上揩油;把知識當商品販賣,撈取高額回報。如果那樣的話,一名教師的道德底線就崩潰了。” 於老師說:“三尺講臺,要播撒做人的良種。”所以於老師的語文課堂,不僅僅是教在了課堂,還把課教在學生的身上、教在學生的心中,最後成為他們素質的一部分,讓學生銘記於心。於漪老師稱之為老師最大的安慰。於漪老師從教近一個甲子,桃李滿天下,其中不乏教育界一線的骨幹教師。

  十分幸運的是,我也同於老師一樣是一位中學語文老師。還是新教師的我一直仰望著於漪老師的教育成就,但我並不認為那是畢生高不可攀的高度。因為於漪老師是那樣的親善,那樣的謙遜,又是那樣的關注和支援著新教師們的發展。

  於老師是一名語文教師。在她的心目中,課堂教學要給孩子們傳授知識,更要傳授精神。她認為,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合二為一、不可分割的,民族精神滲透於語言文字而得以代代傳承併發揚光大:“民族精神教育是德育的根基,教師要善於挖掘課內民族精神教育資源,依託民族語言教育,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有機、無痕地把民族精神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

  正值10年上海世博會舉辦,於漪老師把“世博”納入教學計劃,設計了《金色的記憶,燦爛的前景》教案。動感版《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底蘊和現代特色,以及延伸開去的人物活動、城市化程序,都可以給學生帶去豐富的感悟和思考。每次上語文課,於漪老師都力求打破平鋪直敘的套路,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帶給學生深刻的課堂體驗。在講授古文《賣油翁》時,於漪老師準備了一枚銅錢,說到賣油翁“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溼”,她拿出銅錢進行示範,如此一來,學生邊聽邊看,既領會了“瀝”字之妙,又驚歎老翁的絕技,教學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時代的活水要在課堂上流淌。”於漪注重結合時勢特點,從身邊吸取教學資源,提高教學的效果。看到很多學生喜歡周杰倫的歌,七八十歲的於漪老師就找來專輯認真試聽,琢磨周杰倫吸引孩子的原因,發現《青花瓷》等歌詞從古典名章中尋找靈感,借鑑了傳統文化元素,讓學生樂意親近;現代獨生子女無人傾訴,煩悶時哼哼周杰倫的說唱音樂,是種很好的宣洩。許多學生得到了於老師的理解,高興地說:“再告訴您第三個原因,周杰倫的歌,好就好在學不像!”半個多世紀的代溝一下子消除了,師生關係更加融洽,開展課堂教學時就有了更強的感染力。 於漪老師說奉獻是教師的天職,所以她多年來一直孜孜矻矻地奉獻付出著。她關注著學生,哪怕是一顰一笑或眉頭一皺;她關懷著學生,哪怕是一餐一飯或外套一件;她關心著學生,哪怕是一讀一寫或圖書一本。作為一名新教師,我捫心自問,我能否做到像於漪老師那樣的無私付出,那樣的畢生奉獻?那是一種多大的力量才能支撐一位瘦弱的女教師抵住當初文革殘酷的迫害,那是一種多大的信念才能使得一位原本平凡的教師無私傾獻六十年,那是一種多大的眷戀才能讓一位耄耋老人不捨她多年付出的三尺講臺。

  今年,於漪老師上臺帶領全體新教師莊嚴宣誓。她的身後,那面大螢幕上顯示著兩個醒目的大字——師魂。那一刻,我突然覺得於漪老師的形象正如大螢幕上的兩個字那樣,濃墨重彩,無法忽視。於漪老師以超越為生命的姿態,站上講臺就是生命在歌唱。而我,作為今年楊浦區新進的一名新教師,覺得是那樣的光榮。

  不計辛勤一硯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殘,種花容易樹人難。幽谷飛香不一般,育無止境,愛滿天下,英才濟濟笑開顏。

  教育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 篇7

  今天我學習了魏書生教育思想,頗有感觸,魏書生不是一般的教育家,他立志獻身教育事業,有一種忘我精神,他想著全體學生,要把所有的學生教好才甘心。

  一、他保持充沛的精力。

  魏書生做了31年教師、22年班主任、20年校長、9年盤錦市教育局局長,在他的工作生涯中堅持每天跑早操。如今他每週一到週五到局裡上班,週末兩天到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做報告。儘管他今年已經五十六歲,但他站著一口氣做三、四個小時的報告卻沒有疲憊感,這種精神狀態,或許比他年輕二十歲的人也沒法比。這得益於他多年如一日的鍛鍊。人要有充沛的精力去生活,去工作,無論做教育還是別的行業都需要如此。

  二、他“幹一行,鑽一行”。

  魏書生的報告中沒有一個華麗的詞藻,沒有一句動聽的口號,有的是實實在在的自己的故事,有的是真真實實的自己的經驗。魏書生在專題報告會上給初二年級的學生講授了高三語文課本中的一篇古文《孟子見梁襄王》。在正式上課前他與學生們的親切溝通讓人感覺那不是在上課而是在聊天。整篇課文中的字、詞、句、譯文,他只講了三個詞、一句話,其餘全部由學生們自己解決。他戲言自己無論是上課還是做班主任都“偷懶”,在他“偷懶”的同時調動了學生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幹一行,愛一行”。

  教育是一種清苦的工作。他告誡老師們:當你無可選擇地站在三尺講臺上時,與其悶悶不樂地被動難受,不如心情愉快地主動接受,然後津津有味地去享受。“當一個困難你必須面對的時候,你應該以苦為樂”,這是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應該保持的態度,當我們言傳身教地把這個態度傳給學生們,他們就會享受學習的快樂。 因為世上誘惑太多,如果沒有堅持自己的愛好,那麼你的靈魂會在一片無邊的空間流浪,於是絲毫感覺不到幸福。守住一顆心,讓“精神不再流浪,思想不再飄泊”,學會“鬧中求靜、苦中求樂、失中求得、忙中求閒”,其實苦與樂僅在一念之間。洗盡鉛華,退卻浮躁。我們在“欣賞別人喜歡那個”的同時,也“享受自己喜歡這個”。當教師真正明白了“教學是生存的需要時”,他怎麼會不為了自己的生存而去努力工作呢?當學生們真正理解了“學習是生存的需要”時,他怎麼會不為了自己的生存去努力學習呢?

  最欣賞的是“樂真、樂善、樂學、樂恆”是魏書生為匯龍中學的題詞。他把自己多年的教育人生總結為四個字:“松、靜、勻、樂”,其含義是:“身體要放鬆,心情要安靜,呼吸要均勻,情緒要快樂”。有了這四字秘決,他才成為中國著名的教育家,成為中國唯一一個兼任大學課程的市級教育局局長。解讀魏書生的教育學理念正如他在結束語中所說:保持一顆平常心,平常就是平凡、平等、平靜、平和。

  教育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 篇8

  一、具有神聖的、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

  陶行知先生的一生獻給了中國的教育改革,“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正是先生一生的寫照。陶先生為了“要使全中國人民都受到教育”,他毅然脫下西裝革履,拋棄極其優越的大學教授的職業,穿上布衣草鞋,奔赴鄉村,深入基層為中國最底層的勞動人民從事著他最神聖的教育事業。他的奉獻精神為現在我們教師投身教育事業提供了一種巨大的精神動力,激勵著一代代熱血青年為實現陶先生的未竟目標而不斷奮鬥。

  愛就意味著奉獻。從古到今,教育在人們眼中都是充滿無私奉獻精神的神聖職業。從物質財富上看,教師是清貧的,但在精神上,他們卻是富有的。作為一名教師,如果沒有崇高的職業道德,如果沒有崇高的理想和為祖國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是不能擔當培養現代社會需要的人才、造就人才的重任的。在知識大爆發的時代裡,我們尤其要向陶行知先生學習,以一種奉獻的精神提升自身的職業道德。

  二、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真人”是陶行知先生最根本的育人目標,他告訴我們:“真”比一切都重要。真人在陶行知先生的思想體系中,指自立立人、求真實幹、忘我為公、一心向農,為民服務,為民謀福利的有用之人。

  陶先生用一個“真”字廓清了幾千年來中國封建教育中存在虛假偽善的塵垢,陶行知先生指明瞭現代教育最重要最本質的屬性。我們作為現代教育思想的實踐者,應牢記陶行知先生的話,指導學生求真知,學真本領,養真道德,說真話,識真才,辦真事,追求真理,做真人。以“真”字作為自己的立教之本,教好書育好人。因此,教人求真,學做真人,必須從教師自身做起,教師要以真教人、以真待人、以真做人。

  三、“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創立了珍貴的教育理論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中心。陶行知認為,生活和教育是同一過程,教育含於生活之中,教育必須和生活結合才能發揮作用。“社會即學校”來源於杜威的“學校即社會”,是在對杜威教育思想批判的基礎上得出的。陶行知認為,在“學校即社會”的主張下,學校裡的東西太少,不如反過來主張“社會即學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學生、先生也可以多起來。“社會即學校”是與“生活即教育”緊密相聯的,是“生活即教育”同一意義的不同說明,也是它的邏輯延伸與保證。因為生活教育的“生活”是社會生活,所以“整個社會的運動,就是教育的範圍,不消談什麼聯絡而它的血脈是自然相通的”。

  “社會即學校”的根本思想是反對脫離生活、脫離人民大眾的“小眾教育”,主張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打通學校和社會的聯絡,創辦人民所需要的學校,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社會為學生的更好的成長創造最好的社會氛圍。

  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陶先生就提出了“教學做合一”的主張,這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論。“教學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話說,是生活現象之說明,即教育現象之說明,在生活裡,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為教,學也不成為學。”他還說“中國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腦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腦,所以一無所能,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手腦聯盟,結果是手與腦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議”。因此,“手腦雙揮”是陶行知創造教育的精髓。他曾經說過:“人生兩塊寶,雙手和大腦。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腦,飯也吃不飽。手腦都會用,才算是開天闢地的大好佬。”這是他創造教育的目的的集中體現。

  陶行知以開拓創新的勇氣,細心探索的科學態度,投身於教育教學實踐之中,創造了一系列創造教育的原則和方法。教學中,教師必須貫徹理論與實踐結合和學以致用的原則,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啟發引導,因材施教。他提出了“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創造教育思想及實踐是創造教育研究領域的瑰寶,對於我們今天的教育教學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四、創立了“不要教死書”、“不要死讀書”的教育教學方法

  陶行知認為舊社會的教育在教學方法上存在著許多弊端,其主要表現是教學領域中存在“重教太過”、“教學分離”等主觀主義痼疾。這種主觀主義的特徵是教學過程被演化成簡單的告訴與被告訴的過程。教師只知道自己做自己的教授,不管學生能否接受,只知道反覆地一味灌輸和強化作業。陶行知指出教學方法必須革新,用新的教學方法取代舊的教學方法。

  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陶行知先生總結出一套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這套方法在當時是水平極高的教育教學理論,對近代教育教學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他是現代教育的奠基人。同樣,他的教育教學理論也適用於現代的教育教學。我們可以從中吸收、借鑑其教育教學思想的精華,用於現在教育教學當中。

  陶行知曾經說:“不要教死書”,“不要讀死書”,提倡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他說:“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的責任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學校必須給學生注入生活的動力、活力,使他們能夠單獨或共同去征服自然,改造社會。”

  他認為:“教育中要防止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種是將教與學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師主導作用的錯誤傾向;另一種是隻管教,不問學生興趣,不注重學生所提出問題的錯誤傾向。前一種傾向必然是無計劃,隨著生活打滾;後一種傾向必然把學生灌輸成燒鴨”。在教育教學當中,陶行知非常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要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要充分將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結合起來,才能做到教和學統一,成為一體。實現教學。他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自覺地學習,有主動的追求,要求教師使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他說:“學生的生活,學習,倘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貫穿於全部生活工作和學習之中。”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在中國現代教育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成為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也為我們指明瞭正確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方法。讓我們以陶行知教育思想為指導,學習陶先生的偉大精神,總結並借鑑他的教育理論,為深入開展課程改革、有效推進素質教育而努力!

  教育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 篇9

  “書讀好、讀好書、好讀書。”這是一位師範班主任給予我的讀書贈言,它不斷地激勵我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要不停地讀書、不斷地來充實自己。走上教書的工作崗位,一直與班主任工作打交道,自身除了擁有一些班級管理的實戰經驗外,也不得不向書本學習先進的班級管理等藝術方法,來提升班主任的業務能力。近期正在閱讀《魏書生教育教學藝術》一書。

  讀了魏書生的文章,如同聆聽一位智者的心靈獨白,舉手投足、字裡行間無不感受到他質樸的人格魅力與務實的工作作風,如品香茗、如嚼菜根。

  魏書生的語言,一如他的為人,樸實無華。對環境的知足常樂、隨遇而安,對自我的把握機遇、不斷完善,對工作的以微為巨、一事百法……沒有豪言壯語,沒有空洞說教,從容中蘊含巨大的凝聚力與感染力,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把普通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時代的脈搏緊密聯絡起來,是心與心的交流,也是一首愛國敬業的頌歌。魏書生是個實實在在的人。

  魏書生對教師職業的迷戀,源於教師是最有利於培養真誠、善良、美好的職業。帶著這份樸素的情感,他放棄許多機會、經過多次申請,終於成為一名教師、一名終身教師,以至在擔任眾多的行政及兼職工作時都不曾離開三尺講臺。教育的理想主義,體現在教育教學中,是那些閃爍人性光輝的舉措:對待犯錯誤的學生,用唱歌、寫說明書、做好事、寫心理病歷,堅持每天做100次仰臥起座、俯臥撐,”一分鐘競賽”等方法,幫助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對教育、對教學、對學生,魏書生有著真真實實的情感。

  魏書生是一個教育改革家,工作務實高效吸引了整個教育界的目光;他一靠民主、二靠科學,”千方百計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和”從管理的角度組織教學,減少無效勞動”的思想、方法,極具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引領當今所倡導的新課程改革。在”兼職多、會議多、訪客多、信件多、稿債多”的情況下,始終敢於、始終能夠堅持在教育教學第一線的事實,檢驗並證明了魏書生教育教學思想方法的生命力。他所具有的理論家的思考、實幹家的行動,不浮躁、不虛功,對今天浮躁喧囂的教育界來說,是一支冷靜劑,也是一個有為教師所必需的功力與定力。魏書生做的是踏踏實實的事。

  作為教師,能夠從魏書生身上習得一個”實”字,定會受益良多,至少,不會只是教書匠;至少,不會愧為人師。

  教育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 篇10

  最近幾個月來,我如飢似渴地利用業餘時間搜看了《魏書生教育思想》一系列報告影片,感想頗深,略述拙見。

  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魏書生講的關於教學上的“兩大點”

  “一小點”。“兩大點”即一靠民主,二靠科學。“一小點”就是“一鬆二靜三勻四樂”,就是說:“身體松心靈靜呼吸勻情緒樂”。簡單的一句話讓我明白了人凡事要想的開、想的透,要樂觀進取,不管有多大的事都要保持“心靈靜”“情緒樂”。要時時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這樣就可以讓我們在一個輕鬆愉快的環境中生活、學習。

  教育家魏書生談到教學管理時,特別強調了兩點:其一是在處理班級的事情方面,要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給班裡的每個同學都分個職務,以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發展學生的特長。這樣他們就會認為老師很器重他們,把分配的任務儘可能做到極致。“人盡其責,人盡其才”的思想在這裡得到了充分體現。其二是要發展學生的人性和個性。要想改變一個人,就要發現他存在的問題的多種因素。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優點,根據他們的優點去鼓勵他們,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班裡的一些重大事情一定要採取民主的方式去解決。凡是“一般學生能幹的事,班幹部不要去幹,”“凡是班幹部能幹的事,班長不要幹”,“凡是班長能幹的事,班主任不要幹”。總之,凡事要靠方法,這樣,班主任幹起工作來就很輕鬆了。他強調必須注重管理,但管理不是老師來約束學生,而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自我約束。透過引導學生對管理的認識,使學生自覺意識到管理的必要性,特別是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在客觀效果上,減少了學生對管理的牴觸情緒,提高了管理實效。比如,在學生中建立起了自檢、互檢、班幹部檢查、班集體檢查等制度,考試時由學生分工出題互考、補考等,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另外,教育家魏書生還非常注意鍛鍊身體,他每天都帶領學生長跑3公里的路程,無論是颳風還是下雪,從不間斷。科學的管理方法,加上持之以恆的信念,使魏老師的成功成為必然。

  魏老師在作報告時,幾十歲的人一站就是半天,而且一直是“金雞獨立”的姿勢,用他自己的話說,“能一個人乾的事不要讓兩個人去幹,能一隻腳站著,就不要讓兩隻腳都受累”。

  魏老師的睿智與幽默,精闢的見解與淵博的學識,從容不迫的敘述與抑揚頓挫的語調,感染並折服了我。讓我領悟到教育教學的真諦和人生中的某些哲理。魏老師用四個小時述說快樂人生,笑聲掌聲不斷!從他的報告中,我認識到自己應該學習的還很多。我們應該學習他對教育事業的無比熱愛和執著。他把從事教育工作看作是對黨、對人民的回報,把工作看成是品嚐人生的歡樂,樹立視事業如生命、愛在其中、以苦為樂、為之獻身的信念。學習他埋頭苦幹、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和艱苦奮鬥、樂觀向上的生活作風。他對待教書育人工作真心實意、踏踏實實,達到捨身忘我的境界。不管在做人還是在做事上都能守住一顆平常心,盡到生存的責任,享受生存的快樂!他把平凡的崗位看成一個宏大的世界。他說:“人盡其才固然可喜,大材小用何嘗不是一件幸事呢?”

  我要學習他健康的情緒、平穩的心態和樂觀的精神;善於適應環境、利用環境和改造環境;多看前面,少看身邊;多看有利,少看不利;多看自己的長處,少望自己無法改變的弱點。千方百計地解放自己、珍愛自己、超越自我,珍愛自己的每一段,珍愛自己的每一處,珍愛自己的長處和特點。真正樹立笑對人生的境遇觀,以積極向上的態度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

  魏老師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思想,他腳踏實地的精神,他的教育工作熱情,和他在任何境遇下都不計較個人得失的樂觀精神,深深地感染著我。

  七月底,在xx局長親自率領下,我區校級領導一行懷著崇敬的心情前往魏書生教育思想的誕生地——遼寧省盤錦市參觀學習。雖然沒有見到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老師本人,但經過在魏書生老師工作和領導過的學校近一週的訪問學習,透過深入到學校、班級、師生、領導中,近距離的看、問、交流,魏書生教育思想逐漸地深入到我們的內心,我們無不深深地被魏書生教育思想所折服,對魏書生教育思想又有了更深的認識與感悟。下面談幾點主要體會和思考。

  一、領悟魏書生教育思想核心,找準辦學思想。

  魏書生育人成功的重要原因是他真正地悟出了教書育人之道,並堅定地踐行之。魏書生教育思想核心是民主與科學。

  首先,要深刻領悟民主思想,運用好民主思想。

  魏書生教育民主思想解決了教育發展的本質問題。教育發展與改革的本質在於以人為本,調動師生髮展的積極性,而推動教育發展與改革的關鍵點在於調動教育者教的積極性和被教育者學的積極性,魏書生教育民主思想解決了”我想教“和”我想學“的問題,這樣就解放了師生,也就解放了教育。此行,我們在盤錦市的學校裡看到了一個個的鮮活事例項證。

  1、民主思想體現在學校管理上。

  校長治校民主。

  一所學校能不能做到真正的民主,校長是關鍵。盤錦實驗中學的現任校長談到他第一次上任做校長時去請教魏書生老師該如何做校長,魏書生老師只送了一句話:”做好自己“.這真是耐人尋味,讓我深思,魏書生老師講的校長”做好自己“包含深意,校長”做好自己“就意味著要率先垂範,要求師生做到的,自己一定先做到;校長希望學校能”民主“起來,校長自己一定得”民主“在先。做好自己還要修煉好自己的人格。只有當教育者自覺地完善自己時,才能更有利於學生的完善與發展。教師的人格不僅影響著學生的學業,更影響著學生的人格形成的發展;它不僅影響著學生的今天,更影響著學生的明天和未來。魏書生非常重視自身人格的修養,他的人格魅力就是一本最好的教材,他努力地實現人格的提升,用自身的心靈塑造學生健康的心靈。我們看到魏書生老師是這樣,他的追隨者也是這樣,我們見到的幾位盤錦學校的校長在管理上都有這樣的特質:事業至上、真誠待人、決策民主、做事光明磊落、做人坦蕩大氣。可見校長做人比做事更重要!

  學生管理民主。

  學校的民主要體現在學生管理上。對學生要給予充分的尊重、信任與理解,管理重在管心、重在自我管理。要建立互助的師生關係,要發展學生的人性和個性,以及決策過程要懂得與學生商量。魏書生老師說:”凡是學生能幹的事,班幹部不要幹;凡是班幹部能幹的事,班長不要幹;凡是班長能幹的事,班主任不要幹“,這種民主、科學的管理思想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管理的積極性,解決了學生服從管理、投入管理的問題。”讓班上的事事事有人做,讓班上的人人人有事做“這是魏書生老師的教育理念,又何嘗不是我們今後班級管理的改革方向呢?

  在訪談中我們得知,學校在解決學生早戀、帶手機上學、迷戀時尚、嚴重違紀等的棘手問題時,無不首先站在學生的立場考慮問題,認為學生出現的一切問題都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在理解的前提下學校不是靠簡單粗暴的”堵“,而是因勢利導,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討論制定解決辦法,讓學生透過民主、自主、自治的`方式實現學生管理民主,管理效果自然理想。我們看到和感受到這樣管理所帶來的自律、自由、清新的管理文化氣息。

  2、民主思想體現在課堂教學中。

  解放學生就要解放學生天天學習的課堂,課堂民主了學生的學習也就解放了。在盤錦我們聽了幾節課,深深地感受到魏書生教育民主思想在課堂裡的體現。盤錦學校的課堂基本的特性是強調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師生平等交流,同學習慣於小組合作學習、習慣於大膽發言積極參與;有時師生共同探討、有時學生做起老師、有時圍著各自的小黑板激烈辯論…這樣的學習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角和主人,這樣的學習方式就是民主的學習方式。

  3、民主思想體現在文化、風氣中。

  民主思想在學校的最高表現形式應該呈現在學校文化、風氣中。透過觀察和座談,我們發現盤錦學校裡的師生關係和幹群關係都呈現出一種令我們羨慕的平等、民主、和諧的氛圍,決策喜歡在商量中進行,執行在自覺、自動中完成,評價在嚴格和”正常“中展開,民主思想讓學校人際關係簡單而純潔起來,讓工作專注而高效起來。可以看出魏書生教育民主思想在盤錦的教育人中已深深紮根。同時,我們還發現這裡的老師和領導特別愛”面子“.他們的”面子“是怕競聘不上班主任、怕表現不好班主任不聘自己;他們的”面子“是唯恐自己的工作會拖了集體的後腿、自己的行為有違集體的榮譽。這種”面子“觀就是一種正能量,它利於學校統一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它讓學校積極向上的風氣和主流文化長盛不衰。

  其次,要深刻領悟科學思想,掌握好科學思想。

  魏書生老師不僅有一套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同時還有一套嚴謹、科學的方法論。魏書生老師提出的教育科學思想解決了教師”怎麼教“和學生怎麼學的問題。魏書生老師強調科學化分三段,第一段,叫做建立計劃系統。第二段,建立監督、檢查系統。最後一段叫總結反饋系統。民主的層次越高,制度的規範越細。在盤錦學校實地參觀,我們真切地觸控到魏書生老師科學思想的實踐與發展。

  1、管理形成科學體系。

  縱觀盤錦的幾所學校的管理,在操作層面上都已形成完善的現代化科學管理體系,忠實地踐行著魏書生老師提出的”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的科學管理理念。精細化的管理讓我們在參觀的學校裡的每個角落幾乎發現不了垃圾;讓我們在參觀學校裡的課堂上發現了在落實”每節課都有檢查評價“的課堂管理人員;讓我們在參觀學校大課間時發現各個環節和流程管理的細緻與到位。我們感受到盤錦教育高品質的背後支撐著的科學管理。

  2、養成教育形成科學體系。

  我們發現盤錦教育的窺見了養成教育不僅僅只是大課間搞得好這麼簡單。我們從師生的文明程度、校園的環境衛生、一日常規、每天七個一分鐘、課堂和活動的組織紀律、嚴格有章法的過程管理中窺見了盤錦養成教育科學體系的端倪。

  3、教學改革形成科學體系。

  盤錦的課改在魏書生的六步教學法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我們在盤錦的課堂裡看到了杜郎口中學的教學模式、江浙一帶的教育風格和國外先進教學的理念。雖然只是走馬觀花,但從他們實施的教學案、教學過程監控、教研教學整體水平中也看得出他們的教學教改組織實施體系也很齊備和成熟。

  二、堅定魏書生思想不動搖,創造性地踐行魏書生思想 .

  1、帶動師生深入學習魏書生思想。

  僅是學校領導領悟了魏書生思想是不夠的,校長要積極地透過開專題講座和帶領大家共讀有關魏書生思想書籍,及時在實踐中總結踐行魏書生思想的心得體會,表彰學習實踐先進,讓魏書生教育思想在小林實驗小學的師生心中紮根。

  2、在實踐中,創造性地踐行魏書生教育思想。

  學習踐行魏書生教育思想要抓住本質,因地制宜,創造性地開展。抓住本質就是要緊緊抓住魏書生教育思想的民主和科學兩大核心來指導學校教育教學改革,這樣我們的改革就會保持正確的方向。同時,在踐行魏書生教育思想的中要注重行動智慧。要虛心地學、創造性地學;要在借鑑中做、改進中立。要以民主科學管理、大課間、課改三個方面為為重點,紮實而創新地開展下學期的踐行魏書生教育思想實踐活動。讓我們起而行,用魏書生教育思想為學校發展注入一股強大的動力和活力。

  教育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 篇11

  “於漪“老師是我國語文教育界一位資深教師,“於漪”也逐漸成為一種教育精神和教育理念的象徵。“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是於老師的名言。這體現了於老師的謙遜、執著、負責的精神以及她對於教育工作的熱愛。

  閱讀於漪的文章,我們會發現其中最鮮明的一個觀點就是“教文育人”。教文,即教會學生文化知識;育人,即培養人高尚的道德品質。於老師堅決反對把教文和育人對立起來或割裂開來的做法,主張必須在語文訓練的過程中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於漪老師重視“學生”的個體,對於“人”本身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在教育方法上,於漪老師提出,要以“學生為中心”,瞭解學生,以學生的需要、學生的基礎決定教學的方法和教學的進度。於漪老師關注同學對於知識本身的掌握,更注重在知識的傳授過程中對於每一個“人”的培養,包括同學的學習興趣,個人品德、愛國情操,等等。

  於漪老師不是用單純的言語去突出這些情感,她更以滿懷激情來演繹她的名言,就是“丹心一片是關鍵”。她說老師心中要有一團火,這團火是愛祖國、愛學生的激情。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激情是教師的基本素質。在五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於漪老師一次次超越自我,她不顧自己身體健康,背學生上醫院;接手亂班,把學生一個個找回來……支撐她的始終是充滿胸膛的師愛。她說:“你對孩子是全心全意,還是半心半意、三心二意,孩子心中清清楚楚,只有把愛播撒到孩子心中,他們心中才有你的位置。”她對於學生的愛撒在學生的心間,也在他們的心靈中埋下了愛的種子。這樣對於身邊的人和生活的愛的教育也擴充套件到對於愛班、愛國的教育中。

  於漪老師對於學生的愛,更體現在她願意深入地“學生“,尊重學生的狀況和現有水平,並根據所瞭解的學生的狀況,有的放矢。我從她的言傳身教中體會著她對於教育的責任感,對於同學的愛,她踐行著“眼中有人”,即眼中有學生,時時想著學生的需要。她是有心人,經常分析學生的各種練習,瞭解學生現有的讀寫水平,並有意識的參加他們的活動,聽他們講話,看他們寫的東西,瞭解他們在看書時遇到的問題,研究他們的學習方法。摸清孩子們的狀況,就能依次為依據,決定講解的取捨詳略,才會使得課堂的內容更好的幫助學生。

  於漪老師不僅認真地指導學生讀教科書,引導他們理解和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她“把課堂還給學生”,不是一味地認為只要自己講得系統、完整、生動,學生就一定能理解得透,掌握的牢。她體會學生的狀況,從學生學習的實際效果出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重視實踐的重要作用。她突破不講時效的“形式主義”做法,努力把課上得對學生最有益處。她指導學生在新課之前仔細看書,提出要主義的問題,讓學生心中有數,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又會產生新的問題,

  這樣帶著問題聽講、學習,就可以積極思維,打主動仗。於老師還主動深入到學生的生活中去,瞭解大部分學生的感受、困惑和需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進行相應的練習,使得學生成為學習和課堂的主角。

  學生在生活中點滴的進步都給與及時鼓勵,並提出新的要求,樹立學生的信心,使學生的學習更主動。

  激發興趣也是於老師教學的藝術特質。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也是創新的源泉,於老師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於老師培養學生興趣有四點經驗:一是課要有新鮮感;二是課要有趣味性,使學生迷戀;三是要重視教學中的情感因素;四是增強教學過程中的智力因素,用學生的智力活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於老師的這些經驗是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積累得來的,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興趣愛好,培養學生的

  興趣一定要了解學生的個性特徵,取長補短,博採眾長,尋找適當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計劃,完成教學任務。

  於漪老師看重學生,瞭解學生,以學生為中心設計課內和課外的內容。她積極在教學上鑽研,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能力。她讓我也深深體會到“胸中有書”是老師不斷的追求,著才能更好的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服務於學生。胸中有書,要求我們“讀懂教材”,根據文道統一的精神去鑽研教材,明確每一篇教材的目的和基本要求,決定講解的取捨詳略。另外,要求我們不斷與時俱進,擴充自己的專業知識,為同學們拓寬自己的視野、更密切的練習書本知識和實際生活做相應的準備。

  教師是一個光榮的職業,我們的事業是“棟樑”和“未來”,這激勵著我們以於漪老師為榜樣,兢兢業業,上下求索,在教育中去實踐“胸中有書,眼中有人”的教育理念和為人的理念,把學生培養成國家的人才。

  教育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 篇12

  陳鶴琴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及兒童教育專家。他懷著熱愛祖國、振興中華民族之志,以培養民族幼苗為己任,認為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提出了“熱愛兒童、瞭解兒童、尊重兒童”、“一切為兒童。”他一貫重視兒童和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並認為“對於如花含苞,如草初萌的小孩子,我們應當用很好的教育方法去教育他,使他們關於體德智三育都從小好好學起。”經過長期的探討實踐,並提出了一套“活教育”的訓育原則,體現了“活教育”理論的全新的教育觀念。他把“活教育”訓育原則作為實施“活教育”德育目標“做人,做中國人,做現代中國人”的基本原則,在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我讀了陳鶴親先生的《怎樣做小學教師》,深受啟發。

  陳老的教育思想並不是高高在上的大理論,細細讀來著許多的思想都是陳老一生工作經驗思考的精華。特別讓我感動的是陳老的任何一條箴言的提出都是從小處入手,從排隊的問題到禮貌的訓練,以及教室裡的佈局和桌椅的擺放,這些看似無傷大雅的小問題,陳先生都事無鉅細地進行了詳細的要求。例如教室裡展板的高度,並不是以好看為首要目的,而是要求既美觀又便利,教室的門吱吱呀呀的響動這些讓我們司空見慣的現象,陳先生也同樣關注到了。“愛生”的理念融入在陳先生的思想中。這樣我想到了我們學校的諸多細節:我們教室裡的講臺邊、櫥櫃角上的護邊、護角;我們教室門上的防護包邊;我們精心倡導的六項兒童禮……這些不都是陳鶴琴先生的教育思想的踐行嗎?

  小中見大,見微知著。做教育也好,做教師也好,無論何時都不能忽略細節、忽略最微小的根本,從小處入手,把點滴做實,也是功德無量的吧。

  教育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 篇13

  陶行知是20世紀中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我認真地學習了他的教育思想,讓我的思想進行了一次徹頭徹尾的大洗禮。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從陶先生的作品中隨處可見他對好教師的殷切期望。作為一名教師,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識,真的本領,真的道德。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現在的社會日新月異,我們周圍時刻充滿著變化。我們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而不被社會所淘汰。我們要心懷進取心,下苦功夫學。我們要虛心地跟一切人學,跟大眾學,跟朋友學,跟大自然學,也跟大社會學。人類發展永無止境,科學永無止境。我們要時時更新自己的觀念,及時獲取相關的資訊,不斷進取,發展自己,完善自己。

  陶先生提出“教學做合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會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好的老師不是教書,也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對於一個問題,不是要老師全現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而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過程,組織好,指導學生,使學生以最短的時間,經過類似的經驗,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並且能夠利用這種經驗來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有了這種經驗,學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識,從而成為學習的主人。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確,選擇了教育,就選擇了奉獻。有人將教師比作園丁,但是,“園丁的汗水,在綠葉上閃光,教師的汗水,在心靈中結果。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裡發出來,才能打到心靈的深處。”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陶行知為了使大眾掌握文化知識,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開展文化教育活動。在我們前輩中間,也有許許多多平凡的教育工作者,無怨無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精力揮灑在教書育人這塊神聖的土地上。他們都是我們教師的一面鏡子。

  作為一名教師,我將永遠牢記陶先生的教誨,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論為指導思想,引導學生手腦並用,學會過硬的技能,使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成為新世紀的創新型人才。

  教育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 篇14

  以前看過魏書生老師的書,這次有幸聽了魏老師報告,很精彩。魏書生能有今天卓著的成就,決不是因為機遇與巧合,而靠的是他自強不息的精神,靠的是他教學中的睿智,靠的是他把鑽研作為一種快樂來經營的積極態度……我想從我感受最深的幾個方面來談幾點體會:

  一、養成少說多於做的好習慣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以德治教,身教重與言教是教師必須牢記在心,實踐在身的,要少說多幹、養成習慣。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教師無小節,節節皆楷模。學生往往把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作為自己學習的內容,教師要從言行到舉止,處處帶頭做到最好,以利於潛移默化地感染、教育學生。

  二、科學管理班級工作

  魏書生的教育思想和實踐概括起來就兩個字“商量!”他做班主任,凡是和同學們商量,沒有一件事是他主觀臆斷的。他們班上的班規班紀,沒有一條是他定的,都是全班開會,然後同學們討論,最後全體透過,就定下了。聯想到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班中也有班幹部,可為什麼他們凡是還都來問我:“老師,這件事該怎麼做?那件事該怎麼做?”當他們問我的時候,還搞得我心情煩躁,心想呀,你是班長,是班幹部,怎麼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來問我呢?今天我從魏老師這裡學了一召。在今後的班級管理中把權力還給學生,透過科學的管理,達到“人人有事幹;事事有人幹;時時有事幹”的效果。

  三、用平常之心追求卓越

  魏書生身兼數職,卻輕鬆自如,用他自己的話說:“我是提倡苦中求樂、忙中求閒、失中求得、鬧中求靜。”松、靜、勻、樂這四個字說的太好了,給我的教師之路指明瞭方向。

  魏書生老師用他自己的智慧、豁達和獨特的人格魅力為我上了寶貴的一課。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我要不斷的學習教學的藝術,從魏老師身上找到適合自己的育人策略,讓自已的工作、生活相得益彰,健康快樂的過好每一天。

  教育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 篇15

  久聞魏書生思想席捲中國教育界,假期讀了有關他的教育理念這方面的著作。從中我發現書中他寫到的並不是純理論的東西,而更多的事那些特別實實在在的,在他從事教師這個職業時的一些具體教育方法。拜讀了以後,我從書上真實體會到了魏書生的人格魅力。在這教育改革的年代中,魏書生的教育理論無疑就是一盞啟明燈,為教育大潮的師者們指明瞭航向!

  魏書生的教育思想精闢地歸納為:一句話;兩本書;三個魅力;四字精髓;五點啟示;六步教學法;七個一分鐘。全面且簡潔明瞭地涵概了魏書生的基本教育思想。其中的“三個魅力”讓我的內心募然升騰起一種前所未有的清新,魏書生的人格魅力、知識魅力、成就魅力使他在惡劣的環境中催化自己發奮圖強而更加卓越,他以自己的經歷勉勵著取經者要做到“天人合一,解放自我”,正是這種解放才使魏書生有能力有勇氣去創造一般人難以創造出來的奇蹟。作為一個師者,不能用狹隘的人與人之間權與利爭禁錮自己的內心世界,作自己的心靈主人,胸懷坦蕩,淡泊名利,發揚光大自己內心的大智慧,真正的將生命付於教育事業,真正地做到燃燒的蠟燭,在發光發熱中不斷思考、學習與進步,自強不息,真真做到博學為師,厚德為範。

  透過閱讀,我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肩負的光榮與責任。老師就是給孩子提供服務,要給不同的孩子提供不同的服務,要以孩子為中心,牢固樹立服務的觀念。“沒有壞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教育是一門藝術,我們要琢磨怎樣才能發揮它的藝術性,我們要把能走上講臺培育下一代,能傳授自己的所學所知而感到自豪和榮耀。

  書中我也非常欣賞的魏書生老師的一句話,“當你每做一件極小的事,都能做的如詩如歌,有滋有味,你就能夠享受快樂!”。現在讓我們也這樣想:我正在從事著快樂的事業,也正在享受快樂!

  教育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 篇16

  最近,我透過學校組織的校級網路培訓學習了魏書生教育思想的有關講座,我的心靈經受了又一次震撼,思想又一次淨化,認識又一次提高,觀念又一次轉變。學習了魏書生教育思想,更進一步堅強了我愛崗敬業、立足本職、無私奉獻和振興地方教育事業的決心。

  一、教師要能包容社會現實,把責任和奉獻作為享受

  社會讚譽"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卻是清貧的。面對金錢與名利的誘惑,面對行業不正之風的侵蝕和社會偏見的壓力,只有那些立下崇高志向的教師,才能不受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甘守清貧、敬業愛崗,全心全意地為社會造就人才、貢獻力量。老師要學會對待工作和生活的關係,"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是不適當的說法。社會讚譽"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你要有清醒的認識。面對教育改革的考驗,教師任重而道遠,如果矢志不堅,又怎能無怨無悔、迎難而上呢?

  二、教師要有務實的品德,把職業當事業

  教師的良好品德情操對學生的思想品德的發展有很強的感召力。它不僅影響一個人的學生時代,還可能影響他們的一生。教師要務實,把師德規範內化為自身內心信念,化作行為品質並時時處處以此支配自己的行動。只有給予學生愛,讓學生感受到愛,體會到被愛之樂,他們才會學著去愛別人。

  教師一個重要的勞動成果是收穫真摯的感情。人是有感情的,特別是學生時代培養的感情尤為真摯。師生的心與心之間的呼應就象人們在群山之中得到的回聲一樣,教師對著學生心靈的高山呼喚:"我尊重你,理解你,關懷你。"學生也會在心靈深處回應:"我尊重你,理解你,關懷你。"

  三、教師要有無私的愛心,把學生當作自己的朋友

  崇高而無私的愛心,是魏書生身上熠熠閃光的燈塔,照亮了學生內心深處頹廢、陰暗的角落。他有著海洋般寬廣的胸懷,能容納和理解學生所有的錯誤。因而,他從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公平、公正地善待每一個學生,從不偏私。對待學生的錯誤,從不體罰,而是讓學生唱歌或做件好事來改正錯誤。在充滿愛的教育中,真正體現出他在學生心目中偉大的地位。學生怎能不受到感動,不受到愛的薰陶呢?學生從內心深處信服、崇敬和愛戴他,所以,能夠主動認識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在魏老師偉大人格魅力薰陶下,學生才能胸懷坦蕩、光明磊落。才會敢於承認自己的所作所為。這足以說明,老師的典範作用及偉大人格的寫照。他愛自己的事業,更愛自己的學生,他用滿腔的愛,來譜寫著人生光輝燦爛的篇章。難怪有人會說:魏老師具有著"神"的思想品格!他當之無愧!

  我在自己教學實踐中始終要把自己當作學生的老朋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事和學生商量、探討後做出安排處理。"世上沒有改變不了的學生,只有不善教的老師"。尊重學生的生理和心理,以學生需要作為教育工作的第一選擇,在互相溝通中達到教育目的。古人言:"親其師,信其道"。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做良師大多數沒問題,而做益友就很不容易!這就需要教師觀念的改變。

  我曾經看到一篇報道,一位學生在作文中寫到:老師教的好得50分;把我們當作朋友,再加50分。"由此可見,學生是多麼渴望與老師進行平等溝通和交流。一位好老師比如魏老師懂得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學生,學生才願意與老師接近,尊重老師勞動,才有學習的向心力、凝聚力。這可能就是魏老師的神力之一吧!當然,這需要教師要有嫻熟的、心中能始終裝著教材和學生、加之要犧牲自己大量的業餘時間和學生溝通談心。只有這樣在自己的教學中才會得心應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從中體會到學生主體的發揮,其主要在於教師的思想、觀念的改變,方法正確、合理的引導。也就是說只有給學生表現和發揮主題的空間,及時鼓勵、解決,學生才敢說、才願意說。

  四、教師要有強壯的生命支柱,善於學習,精於教書

  人要全面的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長處,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要使自己頂天立地,有所發展,有所作為,必須建立自己強壯的生命支柱。學習、熱愛、研究、享受都是生命的支柱。為師者只有達到厚積薄發,遊刃有餘的境界,才能應變不驚,勝任教師職業。面對高科技迅猛發展的二十一世紀的挑戰,面對多層次素質人才的呼喚,要求教師不斷更新觀念,更新知識,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而惟一的途徑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教師只有嚴謹治學,勤練基本功,方能精於教書而不失職!

  五、教師要少說多幹,養成習慣,做好示範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以德治教、身教重與言教是教師必須牢記在心、實踐在身的。要少說多幹、養成習慣。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教師無小節,節節皆楷模。學生往往把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作為自己學習的內容,教師要從言行到舉止,處處帶頭做到最好,以利於潛移默化地感染、教育學生。

  教師的師表形象是一種巨大的無聲的道德力量。正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誰要是自己還沒有發展、培養、教育好,就不能發展、培養、教育好別人。以德治教,說了算,定了幹,一不做,二不休。行為久了,也就養成習慣。日久天長,人們的內心深處開始發生變化,苦樂觀、人生觀有了進一步端正,就會從內心裡感覺到:"學習、工作、盡責、助人",這些都是人生中最美的享受。

  以上是我學習魏老師教學思想的點滴體會,以後在不斷的學習中會進一步地向魏老師提倡的做法去靠攏,爭取也能從中得到一點點成功和喜悅。

  教育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 篇17

  現在很多教師都在報怨從事班主任工作的辛苦,而魏書生老師卻對班主任工作是如此的痴迷。“我屬於願意當班主任的那類教師。我總覺得,做教師而不當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長能力的機會,吃了大虧。”魏書生如是說。的確,魏書生教了解18年的書,當了17年的班主任。就在他任盤錦市實驗中學校長兼書記期間,還兼任一至兩個班的班主任,足見其對班主任這一工作的青睞。這一切源於他對教育者責任感和使命感的深刻自覺感悟,對學生源自內心深沉博大的真愛。由此可見,“愛這一行”是當好班主任的前提。在這裡不妨學學魏書生老師的自信勁兒,談幾點自己學習的收穫和體會。

  一、瞭解與研究學生

  教師,必須瞭解每個學生的特點,才能選擇確定教育的方法、措施。“教師治的是心病。而要治好心病,第一步當然是認識心,知道心,即育人先知人。”瞭解學生,才能分析學生,教好學生,才能根據學生各自的特點加以疏導,進行不同層次、不同方位、有的放矢的教育。瞭解和研究學生的方法有:觀察、談話、書面材料、調查訪問。魏書生常用的方法是談話,這種談話決不是在辦公室進行,而是在放學路上和特定的學生一起的時候進行。因為,離開了課堂、學校的環境,師生面對著一個廣闊的社會,能夠擺脫固有角色的束縛,談話更自由些,離社會實際總是更近些,也更能貼近學生的心。誰能說,“談話”不是瞭解學生最科學有效的方法呢?

  二、組織和培養班集體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運用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總結他自己的教育經驗,提出了“在集體中透過集體進行教育”平行影響的教育學說。魏書生是深得這一學說精髓的。

  1、用“格言警句”引路

  “陽光、火光、電光,能照亮江河山川,能照亮道路,能照亮物質世界;思想之光,能照亮人的精神世界。”魏書生始終堅持每天點燃一盞思想的明燈——抄一句格言。“尊人者,人尊之”、“隱其惡,揚其善”、“寧可人負我,不可我負人”、“一萬次口號抵不上一次行動”、“聰明的人改變自己,糊塗的人埋怨別人”……春風化雨,點滴入土,日久天長,潛移默化。學生的精神世界,有了這些格言明燈的照耀,一定要比昨天更明亮。魏書生是一位極具鼓動力的人,他自己聯絡實際,提出的口號:“少說空話,多幹實事,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偉人們忙著幹實事,可憐蟲忙著罵別人”等等,也將影響著一批又一批學生沿著他指引的人生之路前進。

  2、用“道德長跑”明理

  魏書生把寫日記叫做“道德長跑”。因為春夏秋冬,年復一年地堅持長跑的人,都變得身體健康,強壯有力。而寫日記,倘長年堅持不懈,就能使人心靈健康、強壯、開闊。絕大部分心理正常的人,寫日記時都說心裡話,說真話,這便起到了教人求真的作用;絕大部分人寫日記時一般都勸自己上進向善,勸自己助人改過,絕大部分人都在日記裡針砭醜惡,讚揚美善,歌頌心靈美的人,歌頌美好的事物,這便起到了教人向善愛美的作用。有了日記指導,才使學生人生的航船不只在個人的小河上打轉,而把它導向了廣闊的人生,導向了社會,導向了世界,才使它真正起到道德長跑的作用。我想,寫日記,進行道德長跑,實在是值得推而廣之的。

  3、用“班規班法”制約

  魏書生教書十幾年來,一直堅持“以法治班”,全班同學根據本班實際制訂了一系列的班規班法,然後在監督檢查系統的保證下,說了算,訂了幹,一不做,二不休,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魏書生的班規班法,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空間為序的,有常務班長職責,值周班長職責,值日班長職責,科代表職責等。制定的原則是:班級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級的人,人人有事做。另一類是以時間為序的,有一日常規,一週常規,每月常規,學期常規,學年常規。制定的原則是:時時有事做,事事有時做。魏書生的監督檢查系統很是嚴密,自檢之外,有互檢、班幹檢查、班集體檢查、教師抽查、同時還有相應的處理措施,十分有序,十分規範。在如此制約手段的作用下,學生怎能不養成嚴謹的學習、生活習慣?

  三、做好個別教育工作

  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既要面向集體又不能忽視個別教育工作,魏書生做個別教育工作的點子是極多的,大有隨手拈來之意。學生犯了錯誤,處理的方法就有寫說明書、寫心理病歷、唱歌、做好事等多種。每週進行的選舉,產生“閒話能手”、“逃避勞動能手”、“心胸狹窄能手”、“最關心班級的人”、“做好事最多的人”、“本週進步最大的人”等等,這樣既選先進也選後進,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效果明顯。而個別教育工作中,魏書生最重視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呂叔湘老先生說:“魏書生想的是全體學生,要把所有的學生教好才甘心,有一個學生沒有教好心裡也不安。”為了轉化後進生,魏書生一直要求全校專職任課教師和兼課的校長主任們,都要和一位學習困難的後進學生交朋友,建立“互助組”。他跟老師們講:“咱們不要埋怨學生難教,教師埋怨學生難教,就像醫生埋怨患者難治一樣。醫生埋怨患者得的病太重,就不給治了,那他的醫療水平不會高。醫生的醫療水平是在治療疑難雜症的過程中提高的。教師的教育水平也是在把難教的學生教好的過程中提高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後進學生幫助了咱們,幫咱提高了教育水平。當然,咱們也幫助後進學生提高了自我教育的能力,所以咱們這個組織叫‘互助組’”。多麼樸實的言詞,多麼深刻的內涵啊!這不是我們做好個別教育工作的最好指南麼!魏書生正是以他那博大精深而又樸實無華的教育教學思想,震憾了當代的教育界。我想,教師就是駕控一葉扁舟行進在急浪中的人,只有不斷搏擊,謹慎行船,才有避免被風浪吞沒的危險。教師要理解學生,順應學生,最後要有能力改變學生。“世界也許很小很小,心的領域卻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廣闊的心靈世界中播種、耕耘的職業,願我們以神聖的態度,在這神聖的崗位上,把屬於我們的那片園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便我們無愧於自己的學生,以使我們的學生無愧於生命長河中的這段歷史。曾幾何時我們為自己的愛而感動,學生卻無動於衷,我們憤懣,我們委屈,卻不知道我們的愛錯失了方向。智慧源於真愛,真愛觸動心靈,愛的力量很偉大;讓我們懂得了班主任的妙處、用處,堅定了我們走一條既輕鬆又快樂的道路的決心。

  教育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 篇18

  一次偶然的機會,聆聽了魏書生的講座,儘管事先對魏書生一無所知,但作為一位從事教育工作十五、六年的我來說,這個講座依然一次又一次地淚如泉湧——魏書生博大的胸懷和睿智的思想震撼了我、深深地感動著我!堵在胸口多年的東西似乎開始暢快了一些。

  可是,一次講座不能讓我完全明白魏書生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更不能讓我明白他的教育準則,魏書生是怎麼想的,他何以能夠如此瀟灑地對待人生、對待許多人望而卻步的教育?又如此瀟灑地在教育這塊土地上不斷地吸取營養、不斷地成長、壯大?他如何在教育工作中感受到快樂、同時他也給周圍的人——學生、同行、朋友……帶來了快樂!

  我需要研究他、瞭解他、熟悉他!於是,以後每到書店,一看到魏書生的著作,我都會買,一遍遍的看,看看停停,邊看邊想,邊看邊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摸索、探究,藉以領會其思想精髓。

  讀魏書生的書,起初想的更多的是想向他學習幾招做的技術和藝術,但每每讀來,總覺得要學習、要領會、要吸收的東西太多,一時半時總是接收不了、領會不到,同時也感覺到自己要當好一名,學會過好自己的人生,要學習、要領會的東西還太多、太多!到目前為止,我覺得自己還沒能完全讀懂魏書生,更不能像他那樣遊刃有餘的將這種思想貫徹落實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上。但他的思想、他的理念、他的精神一直在鼓勵著我、鞭策著我、引領著我。在這裡,我只能引用他幾句讓我感觸最深的話,來表達學習魏書生著作的一點感受。

  一、 “堅信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深處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學生的助手”。

  “把學生看作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裡;把學生都看作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獄裡”。透過我的班主任工作實踐,我深深地體會到這幾句話真諦。我認為,深刻地理解這幾句話,可以幫助無數為教書育人感到頭疼的老師解開心結,找到工作的樂趣、幸福感和成就感。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助手,用心去發現學生心靈深處的這個助手,好好地利用它,會讓你的工作事半功倍。而甘願當學生進步的助手,既有助於創造良好的師生關係,又能使師生之間在互相勉勵、共同進步中感受到合作與發展的快樂!

  在擔任班主任初期,我也曾經不止一次地抱怨班主任的工作太多,事太雜、太亂,整天疲於應付,甚至產生把工作推給別的老師去做的想法。自從讀了魏書生的書之後,我嘗試著去發現“學生心靈深處的助手”,並且試著去教會他們分擔一部分班級的管理工作,不久,我就開始從繁雜的事務和常規工作中解脫出來,開始有時間去思考更多的問題、更長遠的打算了。上一個學期,我又一次嘗試了把班級的常規工作細分為七、八十項小事情,讓全班57位學生自行報名和統籌安排,能力強的學生做三、四項、五、六項工作,能力弱的學生做一兩件小事情,使全體學生人人都參與到班級的管理工作中來,不僅增強了學生的主人翁感,調動了全體學生的工作積極性,鍛鍊的他們的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同時也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對培植良好的班風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期末統考中,班級成績也取得了明顯的進步。

  二、“醫生的醫療水平是在治療疑難雜症的過程中提高的,教師的教育水平也是在把難教的學生較好的過程中提高的”。

  “從這個意義上講,後進生幫助了咱們提高了教育水平”。這句話,恐怕對總認為學生工作難做,對做學生思想工作有“恐懼感”的老師特別有幫助。事實上,教師工作能力的提高,不是從書本上讀來的,主要的來源於工作實踐中的摸索和及時的總結。這幾年擔任初中班主任之後,令我最有成就感的並不是教出了幾個學生考上了什麼名牌學校,而是幫助了那幾位曾經誤入歧途的學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並開始為自己的人生目標去努力奮鬥。

  三、“一位當班主任的老師,如果凡是都和學生商量,一定容易成功。

  師生在充分信任、理解的基礎上共同探討問題,才能最大程度上發揮學生是積極性。”“多和學生‘商量’,體現了教學民主,民主就是一座搭在師生心靈之間的橋樑,民主的程度越高,這座聯通心靈的橋樑就越堅固、越寬闊。”魏書生在他的書中,列舉了很多的例子,說明他剛剛當班主任時,不會維持課堂紀律、不會開主題班會,憑著他那“商量” 的長處,解決一個個難題,當校長、書記後,憑著“商量” 的長處,最大限度的調動了全體教職員工的積極性;到全國各地去上示範課,憑著“商量” 的長處,一下子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愉快的完成了教學任務,並使學生不願下課,主動提出“壓堂”、“拖課”,師生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想,魏書生之所以成功,其根本的原因就在於他有著一顆原意“與人商量”的心,一顆平等的心、願意與人合作的心、願意接受別人意見和建議的心,能夠接受他人的長處、包容他人的不足的心,與人為善、願意為別人好的心,謙虛好學的心、博大的心!正是因為他有這顆心,才使他能夠不斷地從周圍的環境中吸取營養、幫助自己成長,同時也為別人解決各種——學習中的、工作中的問題,從而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雙贏”。

  反思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最大的一個弱點,就是不善於與人“商量”。要麼聽你的、要麼聽我的,常常忘記自己與學生之間是一種平等的關係。當自己沒有什麼辦法的時候,不願意暴露自己的缺點不足,怕損害自己的威信,當自己的有了一些辦法,就總以為自己的辦法是最好的,或者是唯一的,不能過發揮學生的長處和能力。當看到了別人的方法比自己更好時,才後悔自己為什麼不事先聽聽班幹部和學生們的意見呢。每當接到一個新的任務,總是忙於自己想辦法,幾乎從來沒有過要與別人商量的想法,這也許與自己的個性特點有關,但讀了魏書生的這部分文字之後,我常常感慨良多!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一個人的本事再大,也是有限的,如果能夠俯下身來,虛心向別人討教、向更多的人學習,難道就沒有更好的主意嗎?!如果一個人能夠戰勝自卑、狹隘的心理弱點,用博大的胸懷去迎接整個世界,包容且被包容,豈不是一件能使人感到高興、感到幸福的事情嘛?

  四、“就課堂教學的形形式而言,衷心希望大家要千方百計地發展自己的長處,千萬不要都來模仿魏書生的‘六步教學法’”。

  俗話說:“教無定法”,不但每個人各方面的能力不同、長處不同,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會有所不同。就連同一個人在教同一科目的不同章節和內容時,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也都會有所不同,甚至大相徑庭。原因一個方面自然是由於人的個性特點不同,另一方面是形式總是為內容和目的服務的。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往往需要不同的課堂教學形式。

  曾經在一個講座中聽到一位研究教育的心理學家說過,一種好的教育教學方法被長期、反覆應用之後,由於形式的單調重複,學生習以為常,學習積極性會降低,教育教學效果也會降低。因此,長期固守某一種課堂組織教學形式,不發展、不學習、不創新,再好的課堂也會逐漸失去其生命力的。

  幾十年來的教育改革,在學校層面推廣過很多種形式各異的教育教學方法,我也曾經生吞活剝學習過、簡單地模仿過,但效果並不能盡如人意,我也困惑過,如今魏書生在他的著作中明確的提出反對別人簡單地模仿他的教學方法,是何等清醒、何等地負責任態度。也讓我看到一種真正的“大家風範”。從大量的資料和講座中,我們都很難看到魏書生有過專門介紹和推崇他的教學方法的內容,倒是看到他明確提出反對別人簡單地模仿他的教學方法的文章,並且提出每個老師要善於發揮自己的長處,只要效果好,不必追求形式。同時,我認為,這樣的觀念也讓我們教師在教學工作上有了更大的開拓創新的空間。

  學習魏書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所得的收穫還有很多很多,但由於本人的歸納總結能力和寫作能力有限,加上時間和篇幅的限制,在此只能談談感受最深的幾點。

  最後,感謝學校佈置的這個“寒假作業”,讓我有壓力、有任務地去重讀魏書生的著作,幫助我進一步的理解和領會魏書生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再一次接受思想的洗禮。

  我閱讀的主要書目有《魏書生班主任工作藝術》、《班主任工作漫談》和自己收集的一些魏書生演講的光碟。強烈建議學校將現有的魏書生演講的光碟複製一些發給或借給有需要的老師學習、觀摩。謝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