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河流》教學心得

《中國的河流》教學心得

  本節教學目的是透過學習和讀圖,使學生了解我國的河流和湖泊的大致情況,記住我國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稱和位置,並根據圖表綜合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徵。

  首先透過欣賞我國主要河流的優美風景圖片匯入新課,使學生不同的河流有感性的認識,為後面學習不同河流的水文特徵做好鋪墊。展示我們當地的小康河、膠河圖片,使學生能聯絡實際,從而更好地理解河流水文特徵形成的原因。

  在學習“內流區與外流區”這部分內容時,我主要從讀圖練習入手,透過查詢主要河流各自注入的海洋,讓學生得出內流河、內流區、外流河、外流區的概念。然後讓學生填圖、記圖,以達到當堂鞏固的目的。引導學生透過讀圖,比較內、外流區的分界線與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使學生認識到外流河的水文特徵深受季風氣候的影響。

  本節的重難點是內外流區的水文特徵,河流的水文特徵涉及水量、水位、含沙量、有無結冰期等多個方面,這些特徵的'形成是受氣溫、降水、植被等多個因素的影響,因此首先引導學生弄清各個要素之間的聯絡,然後透過表格歸納的形式,讓學生合作探究外流河水文特徵的共同點和差異,這樣使這部分知識條理清晰、重點突出。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起知識間的內在聯絡和因果關係,逐漸掌握地理學習的基本方法。

  在“我國的湖泊”教學中,透過畫內流湖與外流湖的剖面圖,提問鹹水湖和淡水湖輸出湖水的主要形式分別中什麼?對於湖水的含鹽度有什麼影響?引導學生得出鹹水湖的湖水主要透過蒸發輸出,湖中鹽類物質聚集,含鹽度較高。淡水湖的湖水主要透過外流河流出,湖中鹽類物質隨湖水排出,含鹽度較低。從而進一步認識鹹水湖、淡水湖的集中分佈區。

  在教學手段上,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每一個知識點都有相應的課件輔助教學,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幫助學生理解記憶。

  本節課也存在著很多不足:在語言的組織和描述中仍存在欠缺,學生已經說過的內容還有重複現象,在今後教學中要加強基本功訓練,爭取更大的進步;教學過程中有些環節處理不夠簡練,所以時間比較緊張,最後的環節沒有處理完,覺得非常遺憾,也暴露出自己在課堂調控能力上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透過本節課的學習,部分學生仍然不能利用已學的知識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學習主要河流時,讓學生自己畫圖、填圖,效果會更好;另外在教學過程中要進一步放開多讓學生活動,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透過本節課的教學,我的體會是:採取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課堂上動眼、動耳、動腦、動筆,調動多種感官來主動學習,有效學習,使課堂更有生命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