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家長溝通心得體會

教師家長溝通心得體會

  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家長的溝通是必要的,有助於我們教學工作的開展。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教師家長溝通心得體會,歡迎閱讀!

  教師家長溝通心得體會(1)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隨著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家長的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我們要充分掌握這一有利條件,積極發動家長配合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所以,如何與家長進行融恰的溝通,至關重要。確實與家長溝通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超越知識的智慧。在與家長的溝透過程中,我覺得以下幾個方面很重要:

  一、 尊重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前提

  儘管在教師與家長關係中,教師起主導作用,但他們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別。因此,我們必須尊重學生家長的人格,特別是要尊重所謂“差生”和“不聽話”孩子家長的人格。對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首先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還要客觀地分析問題的癥結所在,公正地評價學生的表現和家長的家庭教育工作,與家長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們切忌動不動就向家長“告狀”,不要當眾責備他們的子女。作為教師,更不能訓斥、指責家長,不說侮辱學生家長人格的話,不做侮辱學生家長人格的事。否則會造成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隔閡甚至對立,還可能引起學生對家長或教師的不滿,損害教師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尊重別人是自尊的表現,也是得到別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說:“敬人者,人恆敬之”。

  二、家訪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重要手段

  每次家訪我都事先與家長約定,不做“不速之客”,以免使家長因我的突然來訪而感到不自在。家訪一定要圍繞事先確定的目的進行,有時請數學老師陪同。一方面顯得我們較有誠意與重視,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絡。在家訪中我表現出了足夠的誠心和愛心,講話也特別注意方式,多表揚孩子的長處和進步,對孩子的缺點,儘可能委婉的表達。如果我們對家長抱有誠心,對學生擁有一顆愛心,那麼,家長必然會成為我們的朋友。切記,表揚學生就是表揚家長,批評學生就是在打家長的臉。

  三、傾聽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藝術

  任何教師,無論他具有多麼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厚的理論修養,都不可能把複雜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錯。而且隨著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家長的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他們的許多見解值得教師學習和借鑑。加之“旁觀者清”,有時家長比我們更容易發現教育過程中的問題。因此,我覺得要根據實際情況巧妙地運用語言藝術與不同型別的家長進行溝通。如:一是對於素質比較高的家長,我就坦率地將孩子在校的表現如實地向家長反映,並主動地請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認真傾聽他的意見和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二是對於那些比較溺愛孩子的家長,我就首先肯定其孩子的長處,給予真摯的讚賞和肯定,然後再用婉轉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處,誠懇而耐心地說服家長採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三是對於那些對孩子放任不管,把責任推給學校和老師的家長,我就多報憂,少報喜,從而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到教育孩子的活動中來,開始主動關心孩子,主動與子女溝通,與學校溝通,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四是對於後進生或是認為自己對孩子已經管不了的家長,我們應儘量挖掘其孩子的閃光點和特長,讓家長看到孩子的長處和進步,對孩子的缺點適時地每次說一點,語氣委婉,並提出改正孩子缺點的措施,重新燃起家長對孩子的希望,使家長對孩子充滿信心,只有這樣,家長才會主動地與我交流孩子的情況,配合我共同教育好孩子。五是對於個別不太講理的家長,或是不理解學校的一些工作安排的家長。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就沉住氣,先讓家長說完,發完脾氣和牢騷,並對家長的這種心情表示理解,然後再耐心地以平靜的語氣與家長解釋、分析事情的利弊和對錯,以理服人並體現出自己的寬容大度,贏得家長的好感,從而得到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援。

  確實,在我的教學生涯中,我深深感到:教師與家長溝通時的方式無處不在,涉及的內容更是方方面面,但一定要注意向家長“多報喜,巧報憂”,更要把教師自己對學生的那份濃濃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充分地流露給家長,讓家長深切的感受到教師是真心實意地關心愛護他的孩子,老師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生,那麼我們工作一定能夠得到家長的理解、支援和配合,也一定能夠獲得比較滿意的效果。

  教師家長溝通心得體會(2)

  一、對話活動

  這是最直接而又經常使用的家園聯絡方法。由於有“培養好孩子”這一共同目標,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家長之間經常會自發產生交流教育幼兒情況的對話,我們發現這種對話形式是一種別具一格的教學、育兒意見的交流,對進行家教指導大有益處。

  (一)教師與家長間的對話

  教師與家長在接觸過程中,經常會產生關於孩子的各種對話,以老師接待的目的性為標準,這種對話形式可分為隨機接待和有針對性接待兩種形式。

  1、隨機接待

  早晨和下午是家長來校接送孩子比較集中的時間,來校家長比較多,我們經常向家長了解孩子的在家情況,並向家長介紹近階段開展的工作以及孩子的各方面表現,並對家長提出的問題作簡明的答覆。

  2、有針對性地接待

  孩子是千差萬別、各不相同的個體,我們在工作中仔細觀察,及時發現,根據幼兒的情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接待家長。這是面向全體、注重個別差異的具體指導形式。

  由於受環境、職業、學歷、個性等方面的影響,家長的素質也是個不相同的,這就需要我們根據家長的特點採取有針對性的指導方法。有的家長,尤其是爺爺、奶奶,對隔一代的孫子孫女非常疼愛,他們關心得最多的是孩子的身體、吃飯等情況,而較少關注孩子的個性、品德、行為、智力等方面的發展。對這類家長,我們從他們關心身體方面入手,先談孩子在校的午餐、學習等情況,再涉及其他領域;而對有的只注重孩子智力發展的家長,我們就從孩子在活動中舉手發言、回答問題等學習狀況入手,再逐漸深入到其他方面;對工作比較繁忙或性格直爽的家長,我們則開門見山,直入要點,避免迂迴而行;對性格內向或對幼兒教育存有偏見的家長,我們則從大家感興趣的、熟悉的時事入手,等雙方感情比較融洽時,再慢慢轉向主題。但總的一個要求,我們在進行指導時,總是先肯定孩子的進步之處,然後婉轉地指出不足,切記命令式或一味責怪的口氣,這已作為我們接待家長的一個原則。我們經常用“孩子現在什麼地方進步了,如果改掉什麼缺點,相信進步會更大”、“孩子在××方面表現很好,如果×××方面再怎麼樣,就更加好了”等話語,使家長聽了既為孩子的進步感到高興,對老師提出的建議也樂於接受。

  (二)家長與家長間的談話

  我們在與家長的接觸過程中意識到,家長在家庭中積累的經驗是極其可貴的,我們要充分發揮他們的長處,鼓勵他們相互交流、介紹。為此,我們開展了家長間的結對子活動,期初根據家長及孩子的特點,幫助他們二個或幾個結成一個對子,在家長接送孩子時間鼓勵他們相互交流,如:請培養孩子交往能力經驗豐富的家長回答其他家長提出的“孩子怕陌生人怎麼辦?”、“孩子人來瘋”等問題。讓家長透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指導其他家長,顯得親切、隨意,也更有說服力。教師此時的指導功能就在於牽線搭橋。

  二、宣傳活動

  對話活動只是接待、指導個別或一部分家長,解決的也只是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問題,還有家長需要認識或瞭解的一些共同問題,需要我們進行指導,我們利用家長接送孩子時間進行宣傳活動。

  家園學習園地欄

  我校各班都在教室門口自辦《學習園地》,針對班級實際情況填寫有關內容,內容及時更換,它是反映各班教學工作的情況的一扇窗戶也是開展家園交流的`一塊園地,一般包括每週教育目標及計劃、具體活動安排、表揚好人好事、出通知等。《學習園地》形式活潑,內容豐富,家長每天接送孩子時間都能看到,使家長既瞭解了教學內容,又能採取相應的措施配合教育。

  三、諮詢活動

  我園每學期會組織有關專家、學者來校開展一些親子互動活動,受到了家長的一致歡迎。但由於各種原因,只能侷限於幾次活動。而家長對孩子進行教育時會產生新的問題、新的困惑,因而產生了需要經常諮詢的迫切感。我們根據家長的呼聲,把這種諮詢活動延伸到了平時的日常生活中。要使孩子自始至終,家長首先要做出好的榜樣,其次讓孩子擔當一定的任務,培養責任感,教給孩子做事的方法,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歡樂等,家長豁然開朗

  孩子每天來校,家長與教師經常見面,利用家長接送孩子時間接待家長,並進行家庭教育的指導是學校進行家教工作的一個有利時機,教師要善於做一位傾聽者、溝通者和協調者,用正確的方法去接待家長、指導家長。我們將不斷探索,創造新的,更有效的家教指導形式及方法,不斷提高家教質量。

  教師家長溝通心得體會(3)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標、內容和方法上表現是否一致,直接影響教育質量和效率的提高,關係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共同的願望和一致的社會責任,要求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必須合作和交流,建立一種和諧的友情關係,從而多角度、多層次地發揮教育的功能,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與家長怎樣才能達到有效的溝通呢?我覺得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 真誠交往,密切聯絡

  教師要想與家長取得聯絡,主動熱情地與家長相交,在心理雙方架起彼此信任的橋樑,以爭取家長的有效合作,例如:我透過家園雙方互相訪問,電話聯絡;召開家長會;家長開放日;親子運動會等,透過這些活動拉近家長與老師的距離,密切孩子與父母的關係。還可定期開展家長個別諮詢活動,幫助家長解決實際問題。比如說:班上的嘉睿、戎騰、樂添、鄭佳等小朋友的生活獨立性較薄弱。那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獨立性呢?是這些家長們所關注的。因此在於家長的溝通中,我建議家長平時多給孩子一些處理事情的機會:如洗自己的手絹、襪子,自己洗漱,自己收拾玩具、作業本、小畫書等。隨著孩子常時間的鍛練和培養,相信孩子們會逐漸增強獨立生活、獨立思考、獨立做事的能力。以上這些都是教師可以利用的與家長溝通的途徑。

  二、 尊重家長,增進理解

  在教育實踐中,教師和家長存在許多不合作現象,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教師對家長尊重不夠或雙方不理解而造成的,因此,在教師與家長的交往中,一是要尊重家長,尊重他們的感情,尊重他們的意見,尊重他們的人格。教師不可擺出一付教育權威的架子,或明或暗地對家長進行旁敲側擊,使家長不願接近。二是要理解家長,並讓家長也理解教師,作為家長,一般都期盼孩子成才,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關心,孩子在學校表現不好,就會覺得臉上無光,教師在與家長接觸,不宜總是向家長指出孩子的缺點、短處,向家長“告狀”,不要用刻薄的語言指責,挖苦學生,應從有利於學生髮展的角度客觀地交換意見,研究互相配合教育,培養孩子的對策與辦法。

  三、激勵幫助,搞好配合

  為了使家長與教師更好地配合,教師應激勵家長樹立教育信心,幫助家長提高教育素養,教師應多方面瞭解學生家長,根據學

  生家長的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措施。對於後進學生家長來說,應幫助家長指定教育計劃,明確教育方向。例如:我班的宇烽、雲逸、兆豐等常有發現在與小朋友交往中存在侵犯性行為。事後會推卸責任或接受批評表示以後不敢了,但大都不久就又犯了。針對這種情況,我與家長進行反饋和溝通,希望家園共同為幼兒提供一個健康向上的生活空間,不要在孩子面前講有攻擊色彩的話語。並建議家長採用“轉移注意”法,給幼兒予較多的關注,比方說:消耗能量,在孩子情緒緊張或怒氣衝衝時,可以帶他去跑步打球或進行棋類活動;引導幼兒經常從事這類活動有助於恢復他們的心理平衡,逐漸轉移侵犯性行為。

  四、以誠相待,摒棄功利

  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交往,是教育學生,培養學生成長的需要,不是處於功利目的,例如:有的家長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就是希望獲得老師對孩子多一些照顧和偏愛。因此,百般討好老師,尋找哪一位是班裡的“主管”,哪一位比較好說話,就想辦法或利用節日給老師:“意思意思”。倘若事後沒有對他的孩子照顧好或存在誤解,家長便開始論頭品足,與其他家長結起伴來,言談中表示出不滿足或是做“最後發難”,使家長和老師不和諧的影子在童心中罩上陰影,本來很快樂的學習生活,隨著成人的議論紛紛而留下傷痕。對於這種情況,我們應堅決反對和杜絕利和交往直接或變相收學生家長的好處的行為,以維護人民教師的形象。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