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互助成長心得體會(通用12篇)
教師互助成長心得體會(通用12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互助成長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互助成長心得體會 篇1
為了提高老師們的教學法及業務素質,學校根據中心校的要求,讓我與本校的老教師楊朝義結成了互幫互助的幫扶對子。在楊老師的指導下我學到了不少知識與經驗。楊老師對教育的理解、對知識的渴求,對學生的關愛,將永遠激勵著我。現結合自己數的教學實踐,談談對上好小學數學的一點淺識。
人們常說,教學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教學要想真正成為一門科學,或者一門藝術,其基礎在於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正如鄭毓信教授所說:“教師的專業成長不僅是我們搞好數學教育教學工作的根本,也是數學課程改革能否真正取得成功的關鍵。”那如何搞好基本功呢?楊老師讓我知道了:首先,要加強理論學習。可以吸取別人的經驗與教訓,從而防止再次重複別人所已犯過的錯誤。其次,應當更加強調對於教學實踐工作的實踐與反思,因為教育本來就是一種感染和潛移默化。最後,要促進思維的最佳化:一要加強比較。二要使最佳化成為學生的自覺需要。數學是自己思考的產物。用自己的見解和別人的見解交換,會有很好的效果。
教學基本功是教師實踐性知識的最基礎、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也要與時俱進。教學作為一種社會活動是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的,教學基本功也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而不斷地變化。二十年前,人們不可能把資訊科技與數學整合作為一項基本功提出來,而今天伴隨著現代教育的進步,它已成為教師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功。總之,教學中的語言、課件的製作、表情、動作、提問、板書、匯入、結束等,而這些無不是教學基本功,這是我們從事教學工作的必要條件。具體做法如下:
1、要備課程標準。
備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加強教學,首先要加強備課。課程標準是備課的依據,是指導教學的綱領性檔案,備課必須準確體現課標的理念,符合課標的要求。新課程的教學目標及價值取向是教師在備課時必須予以體現的。關於目標,課標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總體目標,並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方面作出了闡述;關於學習的內容,課標在每個學段安排了“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機率”、“實踐與綜合應用”四個學習領域,強調學生的數學活動。教師在備課時要做到“心中有標”。
2、要備教材。
教材是教學的具體內容。教師備課首先要吃透教材,只有這樣,才能把握教材的知識點、能力點、重點和難點。哪些內容要求理解,哪些知識要聯絡舊知識,哪些知識要靈活運用,培養哪些能力,真正達到對教材懂、透、化。要做到“心中有書”。
3、要備學生。
“知人才能善教,”學生是教學的物件,是學習的主體,所以備課必須備學生。要從過去圍繞教師如何教而備,轉變為學生如何學而備,內容必須是有利於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要依據多元智慧理論從多維的角度思考學生。從“三維”目標上關注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要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目的,一切為了學生學習,一切為了學生髮展。
4、要備教學設計。
教師是課前教學的設計者,教學過程的組織者。設計教學要做大量的工作,而且是創造性的工作。要在吃透教材、瞭解學生的基礎上,在新的教學思想指導下,精心設計每節課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教學設計主要包括明確的教學目標,合理的教學過程,靈活適當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等。教學設計完成後,要進一步熟練,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這樣在教學時,才能做到既受教學設計的“約束”,又不受其“束縛”。
總之,要教好小學數學,是要多方思考的。在內容上應該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使數學成為生活數學和社會數學;在功能上應該重視學生全面和諧發展,使數學成為人文數學;在教法上應該加強學生的操作與實踐活動,使數學成為做的數學和實踐數學。簡言之,小學數學應該是學生自己的數學。
教師互助成長心得體會 篇2
本學期,我與施老師結為“同伴互助”,在這學期裡我們能按照學校要求制訂互幫計劃,全身心教書育人,潛心教育研究,在教學實際中,探索規律,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技能,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一、學習為同伴互助夯實基礎
在制訂互幫計劃時我們每人給自己一個任務——本學期裡至少學習一本教育書籍,並互相督促檢查。而這學期又推行了新課標(修訂稿),圍繞這個課標學習,我們互相談理解談認識,共同分享著我們在學習中的收穫。
二、在互相聽課中共同改進教學方法。
1.聽課:在教學上一個非常重要的交流途徑就是聽課。每次聽課後,我們都及時的向對方指出授課中的亮點以及存在的問題,而對方也總能認真地總結,之後進行教學方法的調整,透過比較、總結經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討論:要想教學技能與方法得到不斷的提高與完善,討論、交流是有效的方法。我和她以及其他同學科教師經常在一起進行研討,有時候還進行一些簡單的模擬,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怎樣解決,或是用什麼樣的方法可以把課上的更精彩,可以說隨時隨地的交流方法心得,得出了很多好的想法。
3.研究教材:鑽研教材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前提之一,雖然這學期我們並沒有在同一個年級授課,但是我們也能共同研究教材,除了利用教研時間坐在一起以外,其它時間也隨時交流,鑽研教材、研究教法,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狀況。有時我們也透過共同聽某一位老師的課而進行共同探討教材等。
三、用課題研究帶動同伴互助
圍繞本學期的課題我們認真組織開展課題研究,集體攻關。例如,在上個學年中我和她圍繞著如何開展小組合作進行了研究,這學期中我們繼續在教學實踐中,反覆嘗試,初步摸索了一些開展小組合作的技巧。所以,我感覺用課題研究帶動同伴互助,激發了教師研究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變“要我研究”為“我要研究”,產生內在的學習與研究的動力需要,形成了問題意識,讓我們逐步走入“研究型”教師行列。
四、相互汲取班級管理經驗:
施老師曾多年擔任過班主任工作,並取得傑出的成績,所以我們也經常積極主動地相互交流班級管理經驗,交換意見,特別是今年我所接任的這個班級在初一的時候是她所任教的,她對班上的同學比較瞭解,所以我經常與其探討班級個別學生的情況,總結出好的班級管理經驗。也為我們在導教活動中提供了好的經驗。
總之,同伴互助結對對於我們兩個人來說都是一次很寶貴的學習機會,我們彼此都給予對方很多幫助和建議,也使我們在這個學期的教學工作水平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也積累了不少的教學經驗,我們彼此都獲益匪淺。
我深深的體會到:給予是一種收穫,分享也是快樂!
教師互助成長心得體會 篇3
同伴互助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也是校本教研的標誌和靈魂。在以往的教研活動中,教師常常各自為戰,處於孤立無助的境地。這是教師專業發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如今新課程實施中的校本教研倡導教師集體的同伴互助,要求加強教師間的交往、互動和合作,讓教師在專業爭論中暢談自己的思想觀點,在理念碰撞中發現別人的真知灼見,在深度會談中找出阻礙團隊進步的消極因素,最終依靠集體智慧來加以解決。為此,我們應積極探討同伴互助的有效形式,指引教師平等對話,精誠協作,相互促進,在團隊中共同成長。除了大家熟知的集體備課、以優帶新、課例引領等形式外,我們還可以透過反思互動、案例評析、定向研討、臨床診斷和沙龍會談等來加強教師間的同伴互助。
一、反思互動:指引教師共同改進教學實踐
經驗+反思=成長,這是波斯納提出的一個教師成長公式。透過反思教學,教師能在教育理論指導下對過去的教學經驗進行回憶、思考、評價,做出新的計劃和行動,從而改進教學實踐,提高自身素質。但教師個體的經驗反思無論在深度上還是在廣度上都是有限的,而讓教師群體共同反思教學實踐,就有可能整合智慧,拓寬思維,觸及教學中的深層次問題。那麼,如何讓教師在反思中互動、在互動中成長呢?
首先,建立組織,明確分工。我們可以將全體教師按年級、學科劃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以6~8人為宜,明確各小組成員的職責。在每次教研活動中,各小組都設組長1人,負責小組教研、討論的組織調控;記錄員1人,負責對小組教研情況和討論結果的記錄;發言人1人,負責將本組的教研情況和討論結果向全體組員做介紹;時間控制員1人,掌握每人發言時間不要超時;問題員1人,將本組成員某個方面的問題向學校提出。在不同教研活動中,角色分工可以調換。
其次,建立規則,明確程式。在教研討論中,每個組員都有機會發言。為了按照科學程式開展反思互動教研活動,我們要制定行為規則和活動規劃。在行為規則方面,要求小組成員依次輪流發言,並且做好個人學習筆記,其內容包括本人的觀點、本組其他人觀點的不同之處、小組間交流的結果等。在活動規則方面,要求各小組在組長組織下開展教研討論活動,針對每個教研專題向全體組員介紹本組討論結果,可以相互辯論。問題員在每輪討論後將本組的問題向學校提出。
第三,專題教研,反思互動。學校要定期確立教學研究專題,要求每個小組進行研究,制訂改進措施,完善教學實踐,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具體說,要加強教學前反思,重點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每個成員都要精心設計教案,與其他成員一起研究討論教案的可行性,共同修訂教案。要加強教學中反思,重點研究教學過程與效果,分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出現的問題,對教學問題的調控措施及效果進行分析,總結自己滿意的教學技藝和教學機智。每個成員都要做教學行為記錄,組員之間可以相互聽課、評課。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給教師拍教學錄影,讓教師與同事一起觀看自己的教學錄影,集體反思教學行為。要加強教學後反思,重點對教學得失原因進行分析,制訂教學策略改進方案。教師可以寫教學後記,小組之間相互交流,共同完善教學策略改進方案。當然,每次專題教研活動都要有記錄和總結,以便於檢查和評價。
二、案例評析:指引教師共同把握教學規律
新課程倡導教師成為研究者。但從實際情況看,教師擁有大量生動、鮮活的事例,卻並不擅長於理論探討。教師透過教學案例描述教學實踐,可以把行動和研究緊密結合起來,有效地探究教學規律。實踐表明,案例教學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階梯。透過案例學習、研討、評析和撰寫可以促進教師之間加強溝通、分享經驗。為此,我們應透過案例評析促進教研活動的發展,加快教師的專業成長。
第一,學習案例,加強剖析。在學習案例過程中,教師可以快速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教學研究能力。我們要精選教學案例,組織教師專門學習,由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等組織者進行剖析。組織者要結合新課程教學實際提出思考題供教師討論,最後由組織者作深刻點評;要靈活調控學習程序,透過案例解讀、課件演示、角色轉換、情景模擬等方法激發教師參與案例學習討論的積極性;要讓優秀教師“現身說法”,追述和反思自己的典型教學事件,在講述中進行自我剖析和自我角色定位,由組織者點評,研究疑難與困惑的解決辦法。
第二,撰寫案例,加強點評。撰寫案例可以促使教師更為深刻地認識自己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反思教學行為,與同事加強溝通。為此,教師要收集和整理實踐素材,對實踐素材進行研究,從中提煉有價值的東西,撰寫教學案例;和同事一起修改、完善教學案例,使之成為具有典型意義的優秀案例、精品案例;在學科帶頭人的指導下,對教學案例進行具體點評,評析核心問題,總結教學規律,提出應注意的事項等。
第三,評選案例,加強宣傳。評選案例可以促使教師學習、研究和撰寫教學案例,深入研究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提高專業化水平。為此,學校或教研部門應每年組織一次優秀教學案例評選活動,按學段、分學科進行徵集。對評選出來的優秀案例,要組織專門力量加工、整理,編輯成案例集,加強優秀案例的宣傳和推廣,在更大範圍內實現教師經驗的共享。
三、定向研討:指引教師共同探究教學策略
定向式研討是一種教師群體教研活動。透過定向研討,可以促使教師直觀體驗和感受新理念與教學組織形式,鼓勵教師結合自身實際平等討論,在專家指導下品味、體驗課例所蘊含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技能。為此,我們應透過定向研討促進教師共同探索科學的教學策略。
第一,明確步驟,規範操作。定向研討大致按照集體聽課、分組討論、會議交流、專家分析、總結評估等環節進行。為此,每一次定向研討活動的開展都要精心設計,嚴密組織。①集體聽課。要求聽課教師明確所應思考的重點問題,帶著問題聽課。②分組討論。要求教師圍繞課例進行討論,把自己的收穫感悟與困惑提出來,並且不斷反思和矯正自己的教學行為。③會議交流。每個小組都要在會議上交流本組的討論意見。④專家分析。專家要對課例進行剖析,使教師潛移默化地接受新觀念。⑤總結評估要科學評價課例和各小組的討論情況,總結、提煉本次互動研討所體現的價值觀與方法論。
第二,最佳化形式,靈活組織。各學校應採取多種形式組織定向研討活動,提高教師參與教學研究的積極性,同時豐富校本教研的策略和方法。例如,開展實戰性研討,將教學研究的場所設在課堂,邊教邊研,由專家針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即席指導;開展對話式研討,根據主題開展教研活動,讓專家和教師進行對話、研討,教師把教學中的困惑提出來,專家進行有針對性的解答,甚至可以走上講臺,執講示範課;開展質疑性研討,根據預先確定的研討方向進行質疑性專業辯論、爭論,讓教師在辯論中進行思想的碰撞、觀點的交鋒,在爭論中辨明真理,認清新課程教學的發展趨向和可行途徑。
第三,突出重點,共同研討。定向研討的重點是為教師提供“教什麼”和“怎麼教”的模式,是為了解決問題。為此,我們應首先明確出研討的重點問題,透過各種手段和措施調動教師主體參與的積極性,深入教學研究,提高教師的教研能力。一要對課例進行深層次剖析。重點研討課例所體現的新課程理念,存在的缺陷和改進措施;研討課例的教學設計、教學策略、教學技術運用;研討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質量。二要結合課例反思自己教學中的優點和缺陷。透過各種手段深化研究的層次,挖掘個體潛能和整合群體智慧,從而實現思維共振、經驗共享、情感共鳴,提高全體教師的專業化水平。三要透過共同研討,使教師明確現階段新課程教學的重點和應注意的問題,探索出有效的教學模式和科學的教學策略。
四、臨床診斷:指引教師共同矯治教學行為
教學診斷是教師之間相互合作,有目的地對課堂教學進行嚴謹的、理性的觀察和麵對面的分析討論,並提出改進策略的方法。在校本教研中,我們應要求由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牽頭組織教師一起進行教學臨床診斷,指導教師改進教學實踐。
一是臨床診斷,科學評議。透過臨床診斷,可以使教師及時發現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在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的指導下矯治教學行為,提高教學能力。為此,各學校要經常開展公開課、探索課、研究課、嘗試課等觀摩活動,組織教師進行學習、評議,共同分析執講人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共同研究矯正對策。在臨床教學診斷中,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要對執講人的教學按照新課程理念和新課程標準進行科學評議,分析教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必須指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指導性意見,和教師們一起制定改進措施。
二是深入研究,正確指導。教學診斷的目的是完善和改進教學實踐。在實踐中,學校教務處的研究人員要針對教學診斷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制訂改進措施,指導教師加強教學研究與改革,促進新課程教學向縱深發展。具體說,要研究教學的前瞻性問題,和廣大教師一起分析新課程教學中可能出現的突出問題,共同制訂預防措施,正確指導教師開展教學、教研活動;要將研究重心下移,深入課堂,深入學生中間,指導教師解決教學實踐中最實際、最迫切和最突出的問題;要既研究教又研究學,指導教師研究學生的個性差異、認知基礎和學習方式,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三是及時矯治,不斷完善。在校本教研中,我們要加強有效性教學研究,制定教學評價標準,按教學評價標準對教師課堂教學進行診斷,彙總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分析導致教學存在缺陷的根本原因,研究矯治措施,出臺改進教學工作的意見;要加強矯治措施的落實,透過印發檔案、召開會議、現場指導等形式,落實矯治措施,學校對教學矯治措施的落實要有計劃、有檢查、有總結;要加強教學矯治的督導,組織人員檢查基層學校教學工作改進情況,把檢查結果納入對基層學校的教學評估中。
五、沙龍會談:指引教師共同分享教學經驗
透過組織教學沙龍活動能夠促使教師深度會談,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同事進行深層次研討,實現教研經驗的共享。為了促進教研活動的深入開展,我們應要求學校設定教學沙龍的固定場所,讓教師暢談自己教學教研的心得、感想和困惑,分享他人的收穫、體會和經驗。
第一,營造氛圍,創設環境。要加強教研組建設,制訂教研計劃,組織教研活動,營造濃厚的教研氛圍,為教學沙龍活動開展創設支援性環境。教師自願結合,組成教研小組,確定教研任務,合理分工,共同研究,整理成果,以便在教學沙龍活動中進行交流。教師可以撰寫教學反思札記,總結教學經驗,歸納教學方法,以便在教學沙龍活動中交流。學校要為教師開展教學沙龍活動創設良好的環境,每次教學沙龍活動都要有學校領導幹部參與。
第二,精心組織,加強管理。各學校都結合實際對教學沙龍活動的開展作出詳細明確的規定。例如,每週組織一次教學沙龍活動,在每週一確定教學沙龍活動主題,讓教師精心準備;教師每學期必須參加一定數量教學沙龍活動,每次參與教學沙龍活動都必須提出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參與改進措施的研討;學校開展教學沙龍活動要有記錄,教師參與教學沙龍活動要有總結,以便於檢查評估。
第三,專家引領,科學指導。教師獲得專家的專業引領,可以加快自身的專業成長。學校應該邀注重校際交流,邀請其他學校的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參加本校的教學沙龍活動,相互交流經驗,開闊教研視野;邀請專業教研人員參加本校的教學沙龍活動,就教學研究的主要問題進行研討,在專業教研人員的指導下修改教研工作管理措施;邀請科研人員參加本校的教學沙龍活動,對新課程教學進行科學研究,提高教師教學的科學性。
教師互助成長心得體會 篇4
不知不覺在緊張和忙碌中,xx年即將離我們遠去。這一年對我來說,有欣慰、有遺憾,下面,我就來說說我的感想和收穫:
一、聽課是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的一個好方法。
要想使自己更好的駕馭課堂,只有多聽課才能夠逐漸積累經驗。所以對每一次聽課的機會我都十分珍惜。透過學校組織的"吉遠杯"等一系列的聽課活動,我學習了很多課堂上的優點。如郭慧課堂上學生聲情並茂的朗讀;梁鑫的及時點撥,張麗紅的幽默風趣,梁瑞宏的沉穩等,每次聽課都有不同的領悟,都能從中收穫到很多東西,讓我在課堂實踐能力和教學設計上得到很多啟發。
二、放手是提高學生組織能力的一種好方式
五年級的學生,不管在自我管理還是自身的約束力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能力。到了把手中的風箏線鬆一鬆了的時候了。今年元旦前,班裡的學生就不斷來問,"我們開不開元旦聯歡會?"我想何不給孩子們一次鍛鍊的機會,讓他們自己辦一場聯歡會。於是像舉辦春晚一樣,首先是透過演講競聘元旦聯歡會的導演,在大家的投票選舉下產生了兩位導演:馬蕭(馬導)和王聰穎(王導),這兩位導演經過商量把聯歡會的前期工作做了一一安排。選主持人,報節目,寫主持稿、佈置教室,安排道具,準備音樂。每項工作都有專人負責,安排的井然有序。就連聯歡會的獎品也是在兩位導演的組織下大家捐款籌集的。
聯歡會開始了,同學們精心準備的節目各有特色,有小品、有相聲、有歌舞、有玩魔方、悠悠球的展示,還有吉他伴奏的自彈自唱。聯歡會上的兩個亮點讓我為孩子們的創意點贊。一個是在吉他的伴奏下全班同學為元旦生日的閆旭唱生日歌的環節,讓整個教室充滿了溫馨,加上我送的生日祝福,閆旭感動的滿眼淚花。相信這將是他長大後最美的校園回憶。二是聯歡會開始前,兩位導演給全班每一位同學都發了一個編號,所有穿插在節目中的小遊戲像搶凳子、畫鼻子等,都是主持人抽號來選人參加的。非常公平公正。其間還加入了幸運觀眾的抽獎環節。使這張小小的紙片,變得像要中獎彩票一樣,成了每個人的寶貝。聯歡會在熱烈而有序的氣氛中圓滿的結束了。我不得不承認今年孩子們自己辦的聯歡會是最出彩的。我感覺到把手中的風箏線鬆一鬆,風箏會飛的更高!
總結xx年,值得欣慰的是孩子們長大了,學會了自我管理。遺憾的是班裡的後進生還需要更多的精力去幫助他們,希望xx年會有更大的進步。
教師互助成長心得體會 篇5
在教師的職業生涯中,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思想、知識和理論,透過反思與實踐,在教師專業化的道路上不斷完善自我,發展自我,為實現專家型教師的目標而努力奮鬥。我作為教師中的一員,必須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教學工作,必須腳踏實地地學習研究,才能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知識素養。透過十幾年來的工作積累和不斷地總結,我發現作為一名教師,只埋頭於自己的專業知識是不行的,而應該積極的走進學生以及瞭解學生,只有將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和學生的實際聯絡起來,這樣我們的教學才會更有價值和意義,這些年的教學和實踐,使我學會了思考,學會了回過頭來看過去,看自己原先所走過的路,所做過的事。如何使自己的觀念不斷地體現於自己的教學行為中,那就需要學會自省,學會反思。
是否尊重每個學生,平等對待每個學生;是否及時發現併發揚學生的進步和優點;是否意識到學生有困難時給予及時耐心的幫助;是不是和學生的家長保持更好的溝通,是否因人而異制訂不同的教學辦法。備課前,上課時是不是站在學生的角度,把自己作為學生來反思自己的教學。以前我常忽略這樣的事情,透過學習後,讓我瞭解到了教學應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做好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幫助者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的空間。不斷的學習、實踐與反思,讓我在教學過程中相信只要堅持不懈,以良好的心態對待成長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不斷求知,善於實踐,積極反思,就會成為一名符合現代教育需要的成功的教師!常言道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係能使學生擁有良好的情緒去面對學習。
更好的面對自己和困難,學生會因為喜歡一位老師而喜歡一門功課,同樣,也可能因討厭一位老師而討厭學習。一個被學生喜歡的教師,其教育效果一定會超常的。所有學生,他們對自己喜歡的教師都會有一些普遍認同的標準,諸如尊重和理解學生,寬容、不傷害學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說話辦事公道、有耐心、不輕易發脾氣等。
教師要把學生當朋友一樣對待,把學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學生說話,走下講臺給學生講課”;關心學生情感體驗,讓學生感受到被關懷的溫暖;自覺接受學生給予的評價,努力做學生喜歡的教師。教師要學會寬容,寬容學生的錯誤和過失,寬容學生一時沒有取得很大的進步。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每當想起葉聖陶先生的話:你這糊塗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冷眼裡有牛頓,在你的譏笑裡有愛迪生。身為教師,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職責的神聖和一言一行的重要。善待每一個學生,做學生喜歡的教師,師生雙方才會有愉快的情感體驗,一個教師,只有當他受到學生喜愛時,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最大價值。
教師互助成長心得體會 篇6
對於每個人來講,機會是平等的,只看自己是否會把握、會珍惜而已。承載著理想登上舞臺,把握住機會走向成功。我在福山外國語小學工作已有十幾年了,這是多年既短暫又漫長,這裡邊既有領導的關心、同事的幫助,也有自己的艱辛努力。回顧自己走過的教學之路,歡樂與辛酸同行,收穫與遺憾同在。我有幾點成長感悟與大家分享:
一、時刻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
教師是一份平靜的職業,教師的工作是平平常常的,心態決定教師的素質和教育教學工作業績。教師要以良好的心態勇敢地面對挑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工作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們主動去做,這樣不但會鍛鍊自己,也提高了自身的素質,同時也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的機會。作為一名教師要有奉獻精神,不去計較個人得失。如果什麼事情都需要別人來告訴我們,我們就已經很落伍了。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缺陷,都有自己相對較弱的地方,只要不斷學習,去吸收時代的、別人的、科學的、優秀的東西。學會學習,就會成功。
二、懂得感恩是教師成長的必備素質
要想成為一個優秀老師,得有一顆感恩的心,也就是要具有良好的教育心態。因為感恩,你才有愛心,才會愛生活,愛從事的工作;有了愛心,才能長智慧,有了愛心,你才會努力,才會勤奮,才會反思,才會堅持,才會成長……現在回顧自己的成長曆程,我覺得自己所付出的一切都源於感恩,是在感恩中靜心學習,盡心工作,用愛心回報學校。
三、做個有心人,及時的反思教學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波斯納說,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是膚淺的知識。因此,他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我們最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教學行為,從教材解讀與設計、教法與學法的選擇、課堂細節的處理等層面去反思。作為日常的教學,近年來我常常用這樣的幾個問題去反思自己的教學:這節課,我投入激情了嗎?對教材的解讀,有更恰當的角度嗎?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合理可測嗎?這節課中最難忘的一個細節是什麼?這節課最大的遺憾是什麼?如果重新來教這節課,哪個地方最值得改進?反思的深度,決定著教學所能達到的高度。活躍在教壇上的大師們,其實也是反思的高手,也是透過一步步的成長,才成為今日的“明星”。
作為一個老師,我們除了反思教學,還可以反思為人處事,反思一切可以反思的東西。同時,要邊反思,邊記錄,用鍵盤留下文字,為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學提供鮮活的案例。
四、有愛心、耐心,認真對待每一個孩子
今天匆匆從襄州教研活動趕回,剛走在走廊上碰到了我班的語文老師。他笑嘻嘻的地對我說:“告訴你一件讓你幸福的事。”話音剛落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我班的小張同學。今天他又有什麼新聞了呢?提起小張的大名大家都會不禁皺起眉頭,上課隨意大叫、在教室裡亂跑……一學期來我不知為他花費了多少心思,我還常戲言道“老革命碰到了新問題”
。在教育的過程中我發現小張同學本性純正,但家長疏於教育,孩子不知道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在對小張的教育中所付出的愛是真誠的,既注重對其感情上的傾斜,想方設法喚起他向上的信心,又講究有效的溝通策略。
教師互助成長心得體會 篇7
《與體育教師談心》是《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叢書》中的一本。在閱讀這本書以後,讓我對教師專業化發展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特別是書中關於“如何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的介紹更是給了我很大的指引作用。這本書是編者在新課程改革中積極探索、共同努力的結晶,是廣大體育教師工作者在新課程推行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和經驗,是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實驗區精神面貌的反映,也是課程改革階段性成果的標誌。這本書特別適合於在第一線工作的體育教師,因為書中的內容都是來自實驗區體育教師自己積累的經驗,是發生在第一線教師身邊的事情,是新課程改革中生動的故事。具體心得如下:
一、爭做反思型教師
在這本書中,不論是實施策略還是具體措施中都提到了“自我反思”對加快教師專業成長和發展的重要作用,是廣大體育教師工作者在新課程推行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和經驗,這將對我今後的成長有非常大的指導作用。體育教師要提高自己的職業形象,就必須在教學實踐中以自己的行為表現,主動反思,做“反思型實踐者”,逐步推進自身專業發展。反思型教師不僅要具有課堂教學知識、技巧和技能,還要具有對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進行反思、研究和改進的能力,以及對教育的社會價值、個人價值和自己的教育信念進行更廣闊的探究和反省的能力。即在“反思——更新——發展——再反思——再更新——再發展”這樣一個無限往復、不斷上升的過程中,使自身的成長始終保持一種動態、開放、持續發展的狀態。要想成為反思型體育教師需要我們在職業生涯中不斷學習與提升,不斷地反思自己的知識、信念、行為和各種視之為當然的觀點,轉變那些不正確的假設、信念,修正那些不合理行為,把反思的方法與實踐結合起來,不斷自我探究、自我發現、自我解決,才能逐步邁向批判反思之門。做法如下:
1、要將反思滲透教學的全過程。即教師要進行全面具體的課前準備,並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活動的內容、物件、過程進行計劃、安排、反饋、評價與調控,最後在課後對上的課進行回顧與評價,總結課堂教學的經驗,找出問題,分析原因,採取補救措施。
2、要講究科學的反思方法,選擇適合自己的反思方式,以提高反思的效率。
3、經常記錄並剖析“關鍵事件”,以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理突變事件的能力,促進教師的自身的發展。
4、要進行系統的理論分析。幫助認識和理解自己的行為和思想,而且還可以為自己的實踐提供多種可能,增強陳述自己行為的理論基礎。
二、深化師生教育觀念改變
這本書中還涉及了教師自身素質的全面提高、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教師角色行為的轉變、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和教師主動參與教學內容的構建、教學方法的建立等多方面內容。掩卷深思,作為小學體育教師,面對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在注重學生的.體質健康、體育知識、體育技能掌握的同時,要積極提煉體育的內涵與精神,並感化和指導十分喜愛體育運動的廣大學生,讓他們在增強體魄的同時,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進而領悟體育的內涵,指引自己的人生道路。要引導學生是積極地參與,明白參與不是做做樣子,運動中並不在乎水平、能力的高低,全身心投入卻是最關鍵的,運動的結果並不是最重要的,過程的體驗卻是豐富而深刻的。積極的投入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態度,呈現出良好的精神面貌,最終達到促進身心發展的最佳效果。而
被動的參與是無效的,實質上也違背了體育的基本要求與精神。當然也要讓學生知道體育室中考科目之一,分數也很重要要計入中考總分的。
三、師生間的德育滲透
1、學生需要的品德教育。
體育不僅僅可以強身健體,其還有愉悅身心的功能,能調節人的情緒,化解緊張的心理壓力,提高人的心理品質,給人帶來快樂。要讓學生把積存的能量和緊張透過體育運動合理地釋放出來,放鬆自己的心情;既要讓學生參與到喜愛的球類運動當中去,獲得運動的快樂,也要組織學生從事一些器械類運動,因為它陌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勇氣和智慧,一個技術動作的嘗試和把握,這種體驗更深刻,成功的快樂能迅速地轉化為人的自信。再如長跑運動,它同樣也能給人帶來快樂,只不過許多學生太急功近利只看到吃力的表象,境界未到而已。教師要幫助學生形成樂觀的心態。世上什麼水最甜?大汗淋漓、筋疲力盡之後喝一杯白開水;什麼事情最開心?透過自己的努力,終於超越了原來一直不能戰勝的對手;什麼人最讓大家敬佩?是跌倒後能站起來,再跌倒後仍能笑著爬起來!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要使學生面對困難與挫折,能積極應對,明白痛苦與壓力也是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生的真正快樂,在於不斷拼搏向前的快樂,在於勇於克服困難的快樂,能化苦為樂。更快、更高、更強,是體育的精髓,也體現了人類的一種精神,不斷超越極限、超越自我,創造一個有一個人類奇蹟的原動力。應該是面對現實,從我做起,從小處做起。透過自身每一次運動成績的提高,每一個技術動作的改進,每一次拼搏中困難的面對、克服,去審視自己所蘊含的潛力,即是戰勝了自我的極限,超越了自我。在於拼搏的過程,依靠比別人多流的汗水和頑強不屈的意志,才能最終從失敗中崛起,勝利後也不會目空一切,努力達到勝不驕、敗不餒的境界。
2、教師應具備良好的情感
教師的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暗示、每一個眼神都傳遞著教師不同的情感,都可能引起學生情感產生巨大的變化。師生情感和諧融洽,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學其道”。要獲得這種情感氛圍,關鍵在於教師。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在教學中起著主導作用。體育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穩定的、最有利於教學的情感品質。體育教師的具體情感包括:
一、熱愛之情(包括對體育教育事業深切的熱愛和對學生真摯的熱愛)。
二、期待之情(教師對學生深切的期待能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心理效應,是學生上進的動力)。
三、愉悅之情(教師帶著愉悅情感走進課堂並自始至終保持愉悅心情,能將學生帶進一個快樂、和諧、輕鬆、友愛的學習環境,對課堂氣氛、教育效果有重要意義)。四、寬容之情(寬容是縮短師生心理距離、消除師生間隔閡的良藥)。
教師互助成長心得體會 篇8
時光流逝,轉眼間踏上工作崗位近七年了。從一名剛踏上工作崗位無知的新教師,到帶班上課近七年的各方面都有點熟練感覺的“中青年”教師,我收穫了許多,有經驗,有教訓,有挫折也有喜悅。深知教師的成長過程要經歷磨難的三個時期:“適應期”、“成長期”、“成熟期”。“適應期”的主要任務就是站穩講臺,掌握教學的基本方法。為了讓我們80後教師儘快成長,儘量縮短“適應期”,我們學校採用了結對子的方法。挑選合適的師傅帶徒弟,要求他們制訂計劃,從備課、聽課、評課、命題、改作業、教科研諸方面周密設計,分步落實。經過適應期的過渡,我逐步適應了學校的生活節奏,現在正逐步走向“成長期”。
適應期後,我要考慮怎樣能夠提高自己的教學效果。以學生為主體,瞭解他們所想的,用他們能夠理解的語言和方法進行教學。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不同學生的個別差異,進行“因材施教”。我認識到不同發展水平的孩子在社會交往和情感方面的不同需求,某種教學方法不適合一部分學生,而另外的教學方法則更適合他們,所以我要學著根據學生的不同進行調整,實施個性化的教學。當然我們80後的新教師也有很強的個性和有著學生一樣的心態,有時我們心態跟學生的異常心態也有點相似,說多了,或講的特細了覺得反感,所以講課時也隨著學生的心態。
在成長期內,我希望自己能在常規備課、教學的基礎上,做一些學科業務的鑽研,比如現在,在課堂教學上,我一般都是以
課本為主,只要本堂課的教學能完成任務,就覺得可以了,這樣不太好的地方在於學生提不起學習得興趣,覺得學習就是一個痛苦的任務,不得不完成。這樣的學習很被動,年級越高,存在的問題也會越多,甚至會產生厭學的情緒。希望接下來的工作中在這方面能多下點苦功夫,多對每節課的內容做些研究,利用現代的網路,從網上多查閱一些資料,將其中的重要內容做個系統的“補丁”,使得學生的學習能更輕鬆,但成效更明顯,這樣學生不必每天都埋在課本堆裡。
另一方面,在學生的管理上,我也有需要不斷努力的方面。針對我自身的特點,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在學生心目中樹立我的威信,使學生不但喜歡我,而且也要感受到我作為教師的威嚴,只有做到讓學生又愛又敬,才能在工作中做到得心應手,遊刃有餘。
學習無止境,雖已成為教師,但在教學生怎樣去學的過程中,不能忘記自己仍需要學習。人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作為一名80後的新教師,在經驗各面不足的情況下,就要透過不斷的學習也充實自己,在學習中彌補不足,改進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我要求自己在今後的教師生涯中,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多聽課,多反思,多看專業書籍,以此作為自己成長過程中的催化劑。
七年的教學生涯中,我一步一步,不懈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一點一滴創造出不平凡的成績。在全縣第四屆教師多媒體課件製作比賽中我的課件《熔化與凝固》獲得一等獎,全縣第五
屆教師多媒體課件製作比賽中我的課件《什麼事力》獲得二等獎,全省教師課件比賽中我的課件《機械破》獲得省級三等獎。在2005至2009年曾多次獲得年度考核優秀,2009至2010年度被評為先進個人。在學校的這幾年中,自己也參加過許多培訓,也對好多老教師培訓過有關計算機方面的知識,也有過幾次比較大型培訓,如全國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國培計劃培訓等,都是獨立完成的,也受到學校領導的好評。
我一直信奉:“我不能肯定努力了一定成功,但有一點我能肯定,那就是不努力一定不能成功!”前路漫漫,不管前面等著我的是無言的成功的喜悅還是無盡的失敗的困苦,我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付出。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天我都認真地度過,我會永遠地記住我的職責和使命,不辱為師的尊嚴,力爭做一個的優秀的人民教師。
教師互助成長心得體會 篇9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間又一年就要結束了,在名師工作室各位老師的鼓勵、指導、幫助下,我基本能熟練控制課堂,自主處理一些教學問題。感謝大家一年的熱心指導與無私幫助。讓我在教學方法、管理學生以及教科研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可謂收穫滿滿。下面就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收穫:
首先,我們作為年輕的教師,要不斷地學習,只有這樣,才會跟的上教學實踐、課改的步伐。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能做到認真鑽研教材,認真備課,有什麼疑問都會主動的工作室同仁們請教,而大家也會很有耐心的向我講解。給我介紹如何調整常規的教學工作去適應不斷變化的教學班級、不斷變化的學生;如何駕馭課堂、如何調動學生的語文積極性以及學習的自信心……聽了大家的經驗之談,我受益匪淺。
其次,互相聽課、評課是進步的一種基本活動形式,也是我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平時的隨堂聽課中,工作室的老師們都會認真地記錄、點評,指出我教學中的一些問題,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以及一些教學之前需要思考的環節、因素。每次都能指到深處,讓我覺得很是佩服。在平時的教研活動、學校開展的活動之中,都會發現許多公開課的優點和缺點;而這很多是我自己沒有意識到的,讓我學會了評課的同時,更意識到了聽課或上課後保持長處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進行不斷的調整,反覆的揣摩。在每一次研討中,做完點評之後我都會從理論和實踐上理解一些語文教學的新理念。平時聽大家的課,收穫頗多。在課堂上,大家都能很好地駕馭課堂,整個課堂的語文學習的氛圍輕鬆、幽默、緊張生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很高,這些都足以見大家紮實的教學功底,這些都值得我學習。
總之,名師工作室的每一次活動,都使我受益匪淺,我感謝學校為我提供了這樣的機會,讓我能得到諸位名師熱心指導。作為青年教師的我,更深知自己的責任重大,只有虛心的向名師們學習,才能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各方面教學素養。
教師互助成長心得體會 篇10
今年8月份,我作為一名新人進入了x一中任教。剛從學校出來又進入學校,環境雖無重大變化,但身份卻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由學生轉變為教師。在工作的初期,我確實感到了很大的困難。這期間我對自己工作有很多的思考和感受。
對於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我來說,除了在本科時期進行過形式主義的實習之外,可以說毫無工作經驗。面對四個班的學生,我覺得毫無頭緒,不知工作應從哪裡下手。經過幾次之後,自己的緊張心理才逐漸褪去。
這還只是工作的第一步。自己面臨的問題是不熟悉教材,不瞭解重、難點,也不明白該如何上好一節課。生怕因為課上得不好而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以及對這門課的興趣。所以,我每次都很認真地備課,查閱資料把自己的教案寫好。
其次聽課是提高自身教學潛力的一個好方法,新老師只有多聽課才能夠逐漸積累經驗。所以對每一次聽課的機會我都十分珍惜。聽課的主要物件是師父,同時也聽其他老師的課。自己的收穫很大,逐步掌握了一些駕馭課堂的技巧。聽完課之後,把老教師上課時講到的記在聽課記錄上,然後對我自己的備課教案進行修改,將老教師很多優點和長處應用到我的課堂教學當中去。
除了聽課之外,平時我也經常向師父以及其他老師請教教學上的問題。老師們都十分熱情地幫我解答,使我獲益匪淺。從中我也明白了,知識和經驗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務必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把自己當成學生一樣,用心吸取周圍其他老師一切先進的東西,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此外,透過高一高二物理組每週二下午的組會,使我明白了教學的目標和方向。透過半學期的教學,現將本學期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認識高一物理教學的重要性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學習的基礎,許多物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思維方法要透過高一的學習初步形成。只有在高一階段掌握了學習物理的方法、打好基礎,才能學好高中物理。高一物理教師要對高中物理教材和學生狀況分析,引導學生去理解物理規律、把握高一教學重點和難點,設定合理的教學層次、實施適當的教學方法。降低“臺階”,保護學生物理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樹立起學好物理的信心。
二、及時瞭解教學中遇到的困難
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備好課、上好課外,還要及時瞭解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並且要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解決這些困難。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物理是一門科學,只有有著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才能學好物理。透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現在的學生學習習慣差,所以我們有必要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一些基本習必須要養成。一是嚴格作圖。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規範作圖,然後嚴格要求學生,使學生也養成一個規範作圖的習慣,並且善於把一個物理問題準確地用圖表示出來。二是努力提高數學運算能力。三是規範解題過程。四是做作業時獨立完成任務。
四、加強實驗教學
實驗是物理課程改革的重要環節,是落實物理課程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為了避免物理課堂的枯燥乏味,課本上有的實驗我們必須做,課本沒有我們要創造出一些演示實驗。在實驗教學中,應注意設定實驗情景,提出實驗問題,讓學生親自參與實驗的設計,進行實驗操作,分析總結得出結論。
透過半學期的工作,我認識到,作為一個沒有經驗的新老師,想要把課上好,把教學搞好,把學生的成績搞上去,就務必付出更多的勞動,花更多的時間。我們這些新老師在工作中,都十分認真負責,還有很多新老師也都取得了相當優異的成績。和其他有經驗的老教師相比,我們還是有差距的。在剩下的時間裡,我將繼續努力,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在此,也十分感謝我師父和其他老教師對我的細心指導。
教師互助成長心得體會 篇11
本學期,我有幸參見了“國培計劃——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培訓者遠端培訓”,透過影片觀看和聆聽了劉良華教授做的《教師專業成長》講座,劉教授在這個專題裡為我們講述了好老師需要重點修煉的三項技能:授業、解惑、傳道。在
主動學習,主動研究,主動規劃職業生涯;其次,培養其樂觀心態,具有一顆寬容之心、賞識之心、激情之心;再次,教師還應具備情趣生活,具有豐沛的情感、遊戲精神以及探究慾望。
透過劉教授的培訓,我深刻感受到:教師個人專業成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它需要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總結,更需要在時間中磨練,認真反思,積極進取。
一、加強思想建設,提高師德修養。
一個師德不高尚的人,很難用他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和感染學生,也很難對教育事業有什麼追求和奉獻。我將努力建立尊重、讚賞、寬容的師生關係。我將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相信每一位學生,人人都能學好,個個都能成才。能善於發現和及時讚賞學生的成功及其閃光點,要學會寬容和等待。同時,對學生的發展和評價保持適度的寬容,要善於把對學生的批評轉化為期待,避免過多地苛刻地評價學生的“對”與“錯”,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係。同時抓住教師培訓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
二、刻苦鑽研,提高專業知識水平。
人們都明白這麼一個道理:要給學生能量,就必須不斷充實自身的能量。因此,我會透過各種渠道,各種手段來豐富自己的知識。及時瞭解科技發展的最新資訊,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從而可以高屋建瓴地駕馭教材,給學生以恰當的啟發,為學生提供創造和奮進的正確引導。
三、開拓創新,提高教育教研能力。
不斷的磨練自己,在挫折中不斷的成長、完善。同時,虛心向其他教師請教,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藝術等方面有所突破,研究新教材,吃透新教材,創造性的使用新教材,創出自己的教學特色。
同時,做好教學反思,用新課程理念實踐教學。經常反思自己是否存在對待不同學生上有差別。隨時審視,隨時修正。不斷提高自我反思的意識和增強自我監控的能力。不斷總結成功的教育教學經驗。
四、持之以恆,堅定終身學習的信念
在這個學習型的社會里,不學習自然會落伍。在今後的教學中,一方面,我會抽時間讀更多的書,讓自己的底子再增加點厚度;另一方面,我會在業務上持續不斷的學習,多吸收多借鑑,博採眾長;更要在工作中多積累多礪練,篤學慎思,不斷進步。
俗話說:
“學然後知不足”。透過這次培訓,我更堅定了終身學習的信念。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要有長流水。教師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和文化修養。在課堂教學中時常感覺知識儲備缺乏,急需給自己充電。想想以前不管是讀書還是教書,總是認為老師是教課本,學生是學課本,老師是透過教課本教給學生知識,學生是透過學課本掌握所學知識。課本是“經”,老師和學生都是課本忠實的追隨者,這就導致我在上課時總是對教材的每一篇課文不厭其煩的、詳詳細細、認認真真、方方面面的講解;導致課堂教學以本為本、以綱為綱,脫離了生活實際和學生實際。透過這次培訓。
教師互助成長心得體會 篇12
教育是一門藝術,從事這門藝術的是教師。作為剛踏上工作崗位的新手教師,工作中難免會碰到諸多的困惑,如何贏得個性不同幼兒的尊重與喜愛,如何與家長建立相互信任、尊重的關係等等問題。而透過閱讀《教師成長手冊》讓我受益良多。尤其是其中的新手教師專業發展自我評價體系,為新教師工作的方向起到指引作用。
透過學習,我感到長了許多見識,在我們一日生活中的各個環節中都是有講究的,從早晨的來園、運動、生活、遊戲、學習及離園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我們自己精心設計,這樣才能使幼兒得到很好的發展。手冊中的小貼士和教師的親身案例更讓我受益良多。
幼兒通常喜歡運動,特別是戶外運動,運動對幼兒的身心健康和能力發展可謂至關重要。下面結合戶外運動我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在運動活動中我堅持從從三方面來指導。一是用器材激發幼兒的運動興趣,二是觀察幼兒運動、適時介入,最後一點是師幼互動、潛移默化。
觀察主要是為了瞭解幼兒的運動能力以及幼兒在於運動器材的互動中遇到的問題。在觀察中,教師要明確哪些是孩子們共有的問題,哪些是個別問題。在觀察的基礎上,提供適時地幫助、指導。在適時的時候介入,體現孩子的主體性。例如當我發現孩子不玩玩具在一旁觀看時,可能是孩子沒有找到玩伴,或者沒有玩到自己喜歡的玩具,這時候我會及時介入,給予指導,以充當孩子玩伴的方式激發孩子的積極型。當孩子不專注且在各個遊戲中轉換或孩子在遊戲中遇到困難時,也及時介入,進行指導。有時候在挑戰用輪胎和竹梯搭成的小橋中,個別幼兒出現膽怯情緒,表示不願玩,加上有些幼兒可能缺乏自信,我會允許他們先觀望並耐心等待、觀察,適時發出邀請,使他們產生參與的興趣,慢慢地對活動也產生興趣。而當在最後跳下來中,我也會用鼓勵性的語言來給孩子們加油,當他們成功完成後,用“耶”的聲音讚揚他們,孩子們在老師鼓勵下也顯得信心十足。
另外,教師要在瞭解本班幼兒已有的運動經驗及活動意願的前提下為幼兒準備豐富的活動材料,讓他們在自由選擇的條件下進行運動活動。這樣才能讓幼兒感到新鮮有趣,增加活動的興趣,也提高了幼兒進行活動的積極性。在學小烏龜爬過山洞的遊戲大部分孩子已經很熟悉了,有的孩子走了一趟下來就玩別的去了,有的則隨便爬爬。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將爬山洞和爬竹梯結合起來,創設情景性,讓孩子學小烏龜先要爬過山洞再要越過小河最後才勝利。
提供並及時調整的運動活動場地及環境佈置。提供的材料需要幼兒發揮自己的運動潛能和智慧,教師應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現有運動能力,創設具有豐富性、層次性和挑戰性的運動環境,促進幼兒在活動中不斷調整自己的運動行為,適應變化的環境。在活動中教師要隨時隨地對幼兒的活動進行觀察,並且做及時地調整。使幼兒保持活動的興趣,他們在不斷地探索、嘗試、掌握和發現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幼兒的運動能力存在差異,教師應根據本班幼兒的運動實際的能力和發展水平,及時地創設多層次的、難易程度不一的活動環境,讓班級多數幼兒體驗到參與和成功的喜悅。在用輪胎和竹梯搭成的小山坡中設定兩個坡度不一的山坡,鼓勵能力強的幼兒挑戰高難度的,而能力弱的幼兒則嘗試低難度的。
體現孩子的自主性,同時又能體現老師的指導,發揮教育的作用,這正是二期課改的精神。不僅在運動這個環節中我們要遵循這個原則,在其他的學習、遊戲、生活中,我們也要貫徹這種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