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德育工作心得體會
教師德育工作心得體會
導語: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更是規範學生行為,樹立遠大理想的場所。有人說:"先做人,後成才"。可見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分享的教師德育工作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參考。
教師德育工作心得體會
新時代背景下,需要我們樹立新的德育觀念,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以順應新時代學生髮展的特點。我國著名教育 家陶行知先生說:人類社會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那麼,作為現代教育如何發掘每一個孩子蘊藏著的無限的潛在創造力而使他們成為創造之人呢?作為教師應注意選擇好每一個創造之地,把握好每一個創造之時來造就一個創造之人。小學德育作為小學教育的一個重要領域,德育對其他各育起著保證方向和保持動力的作用。因此,努力改革德育教學,實施創造教育是大勢之趨、刻不容緩。於是我在重視繼承思想品德課傳統的同時,注意了創造教育與傳統教育的區別,進行了德育教育中實施創造教育的教改實驗的探索。
一、 樹立“以人為本”的德育理念
一切教育都必須以人為本,這是現代教育的基本價值觀。我在德育工作中以尊重學生個性特點為指導思想,遵循青少年個性發展的特點,著眼於學生終身良好思想道德與行為習慣的形成,著眼於學生的全面發展,真正落實“全員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重點德育”,建立以“激勵”為中心的德育管理機制,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激勵學生戰勝困難。
二、深化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創造志趣和創造能力。
第多斯惠說過:一個不好的教師是奉送真理,而一個好的教師則是教人發現真理。創造教育與傳統教育的不同之一還表現在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的'不同之上。實踐證明:樹立全面的教學任務觀,滲透創造教育的精神,深教學活動結構的改革和教法改革,是培養小學生創造志趣和能力的主渠道。
在德育工作中,不斷關注社會發展和教育發展趨勢,加強德育科研,根據學校實際和社會的發展變化不斷更新德育觀念,更新德育手段。擺脫一成不變的單純憑經驗的德育管理思想,讓德育工作在不斷創新中煥發出新的活力。努力擺脫以說教為主的德育方式,積極開展校內外德育活動,讓德育迴歸生活,讓學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實踐中體驗道德與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有“由外而內”,轉變為“內”為主,“內”“外”結合的教育方式,讓學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內涵,自覺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養。
三、轉變角色,注重以身示範。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者,主要是工作在一線的廣大教師。新課程標準中提到,教師要真正做到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德育觀、人才觀和學生觀,要以民主的態度與學生進行協商,不可獨斷專行,做到尊重學生,信任學生、關心學生。過去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主要是以說教為主,教師高高在上,學生只能是被動地按教師的要求做。在新的課程實施中,教師要轉變角色,要成為學生德育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要做到尊重學生,信任學生、關心學生。與學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師生關係,要成為這個平等中的“首席”。
教師如何來當好這個“首席”呢?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那麼我們教師首先就要樹立教人求真的思想,一要知道自己的角色位置,並認真當好這個角色,把自己融入學生之中;二是作為“首席”就要作好表率作用,加強學習,注重個人道德修養,提高個人道德素質,在各方面給學生起到模範帶頭作用,也就是應當辛勤耕耘,以身立教,把社會道德素質要求內化成學生的自我要求。
四、融於生活,活動豐富多彩。
過去的德育活動主要是教育工作者採取說教的方式,向學生灌輸德育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教育。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認為“生活即教育”,新的課程標準要求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培養學生具有社會責任感、健全人格、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以及良好的資訊素養和環境意識等。道德教育的基礎是人對人的理解 ,培養一個人的品德不在於告訴他多少道理,使他去遵守多少規範、規則,最根本的是要在長期生活中形成基本的待人做事的價值觀念和思考問題的取向。因此,我認為在新課程的實施中開展德育活動,要改變以往說教、灌輸的方式,要把德育融於學生的生活之中,倡導品德培養迴歸生活,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和地方特點,開展豐富多彩、寓教於樂、學生喜聞樂見的德育活動,使學生透過活動受到教育、受到薰陶,逐步形成待人做事的價值觀念和思考問題的取向,實現德育培養目標。
記得泰戈爾說過:花的事業是富貴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那我就幹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的垂著她的綠蔭。我願用慈愛呵護純真,用平等孕育成長,用雙手默默耕耘,用心托起明天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