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園本培訓心得(精選12篇)

幼兒園園本培訓心得(精選12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園本培訓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園本培訓心得 篇1

  上午,我和教師們聚集在幼兒園三樓會議室,認真聆聽了陳老師為我們幼兒教師進行了支架引領下如何進行遊戲觀察——省課程遊戲觀支架學習與培訓活動,受益匪淺。陳老師對江蘇省課程遊戲化專案“六個支架”進行了解讀,傳遞了專家們嶄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智慧,引領我們向課程遊戲化、生活化專案邁進。透過這次培訓,讓我明白了江蘇省課程遊戲化專案“六個支架”是什麼?做“六個支架”並不意味著就是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專案的全部,只是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專案推進幼兒園課程改革的序幕。

  不是做到了六個支架,就是做到了課程遊戲化,只是給幼兒園提供六個切入點,逐步體會和形成正確的觀念,為後續專案的深入開展做準備。透過六個支架的實施,我們要圍繞核心理念思考和體會如何樹立正確的兒童觀、遊戲觀、課程觀,逐步體會如何才能將理念轉化為行為,嘗試調整教育行為。

  學習、實施六個支架,能夠幫助我們如何學習《指南》,如何用好指南。要求我們注重觀察幼兒,注重幼兒發展,更好地理解和內化《指南》,讓《指南》精神真正滲透到教師的思想和行為之中。

  支架4:嘗試一餐兩點由兒童自主完成,老師只是自助餐的服務生之一。

  要求:打破“安全”的束縛,用“怎麼讓孩子更具有自主安全意識”去代替“孩子不安全怎麼辦”,用課程的思路去解決生活問題,儘量減少教師干預,支援兒童制定自己需要的規則,讓兒童嘗試自我服務、自我管理。

  透過支架四——使我們重新認識和發現幼兒及幼兒的生活活動如何“遊戲化。”幼兒園嘗試自主進餐,就是讓教師思考在進餐、點心活動中是否有被教師忽略的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契機。

  幼兒嘗試自主進餐,能夠主動地學習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活技能,學習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學習做事的順序。並且學會分享、輪流、排隊、秩序等內化的社會性發展。教師透過對幼兒自主進餐活動的實施,體會一日生活皆課程的課程觀,同時能把這個認識遷移到其他生活活動中,組織幼兒的活動,如盥洗、入園、離園、午睡等等,更好地促進幼兒發展。

  總之這次培訓讓我重新建構兒童觀、遊戲觀、課程觀等,深切認識到遊戲的精神是自由、自主、創造、愉悅。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努力學習,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和課程觀,進一步修正教育行為,真正做到讓幼兒在輕鬆愉悅的遊戲中快樂健康成長。

  幼兒園園本培訓心得 篇2

  繪本能夠深受孩子們的喜歡,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繪本是一本色彩與圖片極其豐富的作品,他給了孩子們強烈的視覺感受。其次繪本是一本看似故事簡單異懂,卻又包涵著一個深刻道理的童話書。再次繪本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不僅孩子們可以看圖猜測故事內容,也對文字有了更深的認識。

  一、教師要走進繪本,挖掘繪本的內涵。

  在繪本教學活動中,教師是幼兒的引導者和討論者,所以我們一定要仔細鑽研教材才能更好的展開教學活動。繪本就像一部電影,她所包含的意義是多方面的。因此,要開展一個繪本教學活動,有時會有些難度。

  在《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本書中,從小兔子和兔媽媽的對話中,表達了媽媽對孩子的那種深厚的愛,讓人感動不已,也會讓孩子情不自禁的想要抱住媽媽。作家以簡單卻豐富的畫面講述了生活的哲理。我們要仔細的反覆閱讀才會感受到作者幽默話語中溫馨的母愛。

  在繪本活動中,因為她的點面涵蓋的過於多,往往在一個活動中,我們究竟怎樣去開展,非常需要教師對繪本瞭解透了,自己真正的走了進去,對繪本有了很多自己的感觸,這樣才能把自己認為很有價值、很有意義的那部分帶給幼兒一起分享。甚至包括分享的過程是如何組織的。

  剛開始接觸《幸福的大桌子》這樣的繪本,第一個反應就是很難,這是日本作家描述的家庭的溫情,會覺得與我們的孩子的生活實際相隔很遠。現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獨身子女,很難理解這個意思。但這個繪本所展現的親情與美好,會讓很多人感動,有深刻的教育價值,那麼怎麼入手,孩子們才會感受到繪本所要表達的意義呢?當我看了應彩雲老師的繪本教學後,覺得原本很難的教學活動,在應老師的教學過程中非常輕鬆,應老師從職業入手,當孩子們發現兔子先生和兔子太太培養的子女,有各種各樣讓人羨慕的工作,那麼了不起,從而去感受,父母對於孩子們的愛與培養,再到第三代。應老師在整個活動中都抓住了孩子們的興趣點,是一個非常好的教學活動。如果教師對繪本不瞭解透徹,是很難有線索去展開繪本的教學。因為有的繪本,線索很多,而且很難,因此,我覺得要更好的展開繪本教學活動,首先教師一定要很深刻的去挖掘繪本內涵。

  二、教師要注重教育機智,開展有效的提問。

  陶行知說得好:“發明千千問,起點在一問。”所以教師的提問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在《新綱要》中也提出:進行適當的設疑發問有明顯的作用,它可以使孩子的注意力迅速指向老師的預期目標,並激發學習新知的興趣,培養積極探索的精神。”因此合理的設疑是有效進行繪本閱讀活動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教師在設計教案時就要仔細斟酌,提出有效的問題,可以是發散式的也可以是有指向性的問題,但關鍵是要激發幼兒的思考,為進行有效的閱讀服務。 比如在故事《貪吃蘋果的鼠小弟》中,以簡單的故事情節來講述,構圖清晰。我們先出示封面,讓孩子說說封面上有誰?它想幹什麼?誰會吃到樹上的蘋果呢?讓孩子猜想後再進行故事講述。在提出問題的同時已經給予了幼兒想象的空間,接著讓幼兒感受故事,體會繪本獨特的魅力。

  繪本《母雞蘿絲去散步》呈現在畫面上的是母雞蘿絲平淡無奇的散步過程,而隱藏在圖畫背後的是狐狸想抓蘿絲卻一直遭遇倒黴,惹人發笑的故事情節。也正是那隻醜態百出的狐狸引得孩子們笑聲不斷,在繪本的閱讀中體驗了快樂。這本繪本一開始出示圖書,讓幼兒觀察封面,猜測母雞蘿絲散步時發生了什麼事。孩子們也能在觀察中發現細節“母雞為什麼眯著眼睛?”而正是教師提出的問題才更會引起孩子們的共鳴,讓他們有了討論、交流的聚焦點,真正體現了師幼、幼幼互動的意義,同時也促進了孩子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幼兒以豐富的想象力猜測,而故事則以豐富精彩的畫面講述了一個幽默、風趣的故事。

  三、教師要注重培養幼兒的自主閱讀,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

  教師如何培養幼兒自主閱讀呢?幼兒作為閱讀的主人,應讓幼兒在前,教師在後,在互動與

  引領中,讓幼兒漸漸的去感悟繪本。由於孩子的天性,當他們看見畫面時,往往會有一些表達。但是我們教師往往會根據自己的想法來對幼兒進行提問。可是,孩子在觀察畫面後會發現很多,比如畫面的色彩、動物的表情、特別是一些吸引幼孩子的情節等,這時他們就會用語言表達出來,其實這時正好是教師發現孩子們理解程度的最佳時機。我們不能以固定的教案去束縛孩子們,要讓她們學會自主閱讀,讓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如繪本《大衛,不可以》,首先是因為故事內容很貼近幼兒的生活,大衛他叛逆、調皮,有著孩子的天真。這樣的角色可以引起孩子的共鳴,繼而就產生想說的慾望。另外這繪本中還隱含著一些深刻的內涵可以讓孩子去發現去了解,讓孩子體會媽媽對孩子的關心和寬容。 活動中我們先以幼兒的自主閱讀匯入,讓幼兒先說說你自己喜歡的一頁。這種閱讀方式不同,是從幼兒的興趣點入手,幼兒掌握著主動權,幼兒的興趣自然就有了。這樣讓幼兒看看說說的方式,改變了幼兒被動接受的過程,孩子自然就會有興趣。而且在孩子們看看說說自己喜歡的那一頁的過程中自然就把書的大概內容瞭解了。孩子們學的輕鬆,老師也教的輕鬆。另外教學中教師經常把一個個問題提出來,讓孩子猜測,孩子樂在其中。如:大衛做了什麼?媽媽又怎麼樣的?讓孩子帶著問題有思考的去看,提高了閱讀的效率。

  繪本《蚯蚓日記》,畫面豐滿而且富有情趣,文字穿插較少,我們充分利用畫面讓孩子進行猜想,蚯蚓在幹什麼?蚯蚓會發生什麼事情?等等,讓孩子們大膽的表述自己的猜測,當我們把答案告訴他們時,猜對的孩子會高興得跳起來,體驗到成功的快感,更加激起孩子閱讀的熱情。

  在繪本教學中,在與幼兒分享繪本的過程中,我相信,我們能給予孩子的其實是更多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本著讓幼兒成為閱讀主人的態度去開展。讓幼兒真正的走進繪本,真正的感悟繪本,並在繪本中獲得成長。

  幼兒園園本培訓心得 篇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師是課程與幼兒之間的橋樑,是幼兒成長的促進者,教師的專業成長關係到新課程的實施,更重要的是它關係到幼兒成長的速度和方向。因此,我們對教師的培訓強調的是教師的專業化水平的提高和發展,尤其作為農村幼兒園,我們更應根據自身水平,結合本園特點,促使我們的教師在原有水平上更快提高與發展。

  一、構建園本研訓的師德基礎,營造良好氛圍。

  良好的師德是教師取得成就的關鍵。一個教師能否成長的根本決定於教師的職業思想、職業道德和教育觀念。因此,我園領導十分重視教師以良好的師德為事業基礎,經常定期、不定期地對教師進行師德培訓,著力幫助教師形成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的品質、無私奉獻精神,讓其明白自身工作的意義與價值,使每位教師都有全身心投入幼教工作的積極進取心。同時,我們充分認識到,幼兒園的教育是一種集體行為,對幼兒發展的影響是一種整體效應,更需要團隊的合作。我園切實注重在園內建設具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和高凝聚力的學習型團隊,增進相互溝通與瞭解,促進相互學習與提高,自覺維護集體利益和榮譽,團結互助、不分彼此,創造管理者與教師、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幼兒共同成長的和諧氛圍。

  特別是針對我園青年教師多,新教師急需成長的特點,我們更加註重在情感上給予新教師成長的支援。因為新教師剛從學生的角色轉化為教師的身份,她們是具有很多美好的憧憬、積極上進的,就好比是初升的朝陽。但是,她們在陌生的環境中卻又是茫然的,會因為一點進步而欣喜不已,也因為一點挫折而沮喪不已。如何才能使新教師保持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呢?我們的做法是從情感上入手,給予新教師充分的信任、尊重、寬容。經常主動與新教師進行正式與非正式的語言溝通,隨時傾聽、詢問、注意和回應教師的想法,讓新教師感受到“我的存在是重要的,我的努力是需要的,我的進步是大家看到的”等,激發新教師成長的願望,獲得成功的喜悅。同時,也在無形中讓新教師瞭解到業務素質必須不斷提高才能勝任工作,增“壓力”促“動力”,讓她們不斷為了發展而努力。

  二、立足本園實際的園本研訓,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1、中心教研組的群體學習。

  中心教研組的業務學習,我們更多的是關注教師的實際需要,就教師關心的問題作出理論與實踐指導,既有上行性的學習,由業務園長提出的要求。這些理論的學習讓教師能以科學的觀點去分析自己的行為,進而調整與改進,促進教師專業知識的充實。每一次的學習由教師選擇輪流擔任組織者,從選擇學習的主題到徵求廣泛意見、收集資料、再組織討論,對教師而言,更是一種鍛鍊,也是自我學習的能力的提高,體現了人人參與教研,共同學習,共同發展的主體氛圍。

  2、連環跟進式的教研。

  實踐性和反思性是教師學習的兩個重要而突出的特點。教師是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學習的,並在實踐反思中不斷提升的。因此,我園將連環跟進式的教研作為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高的主要途徑。所謂連環跟進,也就是我們說的一課三研,是對某一問題的深入研究,在一步步的研究過程中逐步地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提高教師實踐反思能力。我們以集體備課為載體,從教師的單獨設計方案到教研組的交流探討,再到中心教研組的集體修改,此為一研。再由教師的實踐活動、觀摩、評析修正,此為二研。第三步,再次的實踐、觀摩,利用錄影進行對比分析,集體反思與修改,“好中求好”,“精益求精”,如此反覆實踐多次。透過這樣的逐層研究,教師集體參與,使教師在如何設計活動、研究方案、實踐教學、分析反思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指導。這種實踐中的研究學習既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無窮無盡的學習、思考資源,而且有助於教師直接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將思考、設想付諸試驗,並直接感受、分析其效果。這樣的行動教育更能促進教師的主動參與,更能聯絡實際,指導實踐。

  3、組織專題研究。

  我們以一個階段內教師們比較關注的,來自於教學實踐中相對集中的問題,作為一個活動主題。本學期,我們集中於“建構式課程在我園的適應性研究”,探討如何在有限的軟體硬體資源下形成具有本園特色的新課程實踐體系。建構式課程將社群資源、自然資源、人文資源都引入課堂,並且有很多融入自然,融入社會的活動。同時課程中的活動更具有綜合化,使我們教師對重難點的把握更加困難。更重要的是課程的一部分內容,我們欣賞,但沒有條件實踐。這就成了我們研究的重點。

  4、問題會診式的探討。

  (一)以分散教研組活動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

  如果說“教師是研究者,教師是研究室,幼兒園是研究中心”那麼,各年齡段的教研組就是一個研究小組。中心教研組集中學習的時間有限,有些方面的研究任務分散在各個教研組。比如說,本土化集體活動、區角活動、角色遊戲的研究,關於主題評價的探討等,透過小組的研究、交流,使重大的研究任務在分散學習中逐一完成。這種分散的小組學習更重視教研到班、落實到人,更注重對事實問題的描述。這種學習形式有利於啟發教師觀察生活,並從生活中發現、交流與分享,又使得大家對問題的認識有一個更高的起點,也使所有參與者的認知不再只是單純的個人意見,而成為群體認知的結果。這種小組的學習活動,提高了教師對教學實踐的自覺意識,促進對自己行為的理解,從而逐漸提高教學工作的理性程度,也使得教育能更趨專業化,也能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

  (二)發揮中心幼兒園的輻射作用,加強對村幼工作的指導。

  對村幼實行統一管理後,為了促使村幼教師與教學工作的協調發展,本著從實際出發的原則,我們以中心幼兒園為教研基地,村幼教師與中心園教研組結對的方式開展輔導。園長、業務園長負責檢查、督促。教研組長負責具體的業務指導。骨幹教師為村幼教師展示教學活動、做好領頭羊,使村幼教師的教研工作做到層層落實,責任到人。

  本學期剛接管村幼工作後,對各村幼的作息時間、課程安排、教研活動等方面進行了一一調整,作了統一要求。開學初,教研組長下村指導,指導村幼教師各類計劃的制定,區角的創設,環境的佈置,一日活動的組織,家長工作等。同時,對村幼教師的一日教學常規、集體舞、早操進行了培訓。期中,由骨幹教師向村幼教師展示了教學活動,理論聯絡實際地指導了具體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針對一人一班,外出聽課有困難的特點,由經驗豐富的老教師送教下村。以上活動的開展為村幼教師在一日活動的組織上增添了生機和活力,使中心幼兒園教師與村幼教師共同攜手共進。

  (三)突出青年教師的培養,壯大師資力量。

  隨著幼教師資隊伍的年青化,青年教師已經成為我園的一支極其重要的力量。而我園每年都有新教師的加入,因此對新教師的培養是我園的又一重點。新教師適應教育教學工作,不僅有心理的跨越,更是教育教學基本功的實踐化能力轉變的過程,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這一轉變,我園確立了由園長主導,全園教師共同參與的培養模式。圍繞“精心培養、嚴格要求、合理安排、大膽使用、全面考核、鼓勵先進”的二十四字方針,做到“起點高、要求嚴、培訓實”,對新上崗教師制定了三年培養規劃,實施導師制,要求:“一年入軌,二年有提高,三年出骨幹”,由指導教師圍繞培養總目標,對新教師分別制定出不同層次的培養目標,並遵循需要原則,採用多種方法,多種形式進行新教師崗位培訓和實踐鍛鍊。為提高新教師素質搭建成長舞臺,讓新教師能富有個性的發展。

  幼兒園園本培訓心得 篇4

  一學期以來,我們的每位老師都能積極地參加園本研訓的各項活動,團結一致,以積極的態度開展活動,在園長的指導支援下,圓滿的完成了園本研訓工作。

  加強學習,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

  1、本著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原則,認真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把學習重點放在如何解決教學活動中遇到的問題。

  2、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明確方向,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大膽創新。在學習期間,教師們發表看法,互相探討,相互指導,教育教學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以主題教學為主線,開展豐富的主題活動。

  3、每學期我們都開展了“讀書”活動,鼓勵教師自己去書店尋找自己所需的讀本,然後學習書中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對照自己的教育行為,尋找差距,從而記錄自己的讀書體會,在業務學習時,互相交流。在此基礎上,我們還要求教師再互換讀本,繼續學習。

  加強教研力度,提高教學質量

  1、立足專題的制定,每位老師都有專題計劃。在計劃制定前,根據前一學期的教研薄弱點,確立專題的目標,並組織教師進行全園的觀摩活動。互相聽課,相互評課,使教師在聽課活動中成長,並寫好評課記錄。本學期還制定了一張隨堂聽課表,讓老師們帶著任務去聽課,發現什麼是有效的活動,活動材料的製作是否有價值。

  2、注重青年教師的培養,在幼兒園中,青年教師已成為幼兒園的形象標誌,青年教師充滿了生機,思想活躍,有獨特的風格。我園一直以“傳幫帶”的形式,促進新教師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快的成熟,所以經驗型的老教師都制定了新教師培養計劃。明確培養目標,有效的跟蹤記錄評價。同時為青年教師提供出去學習,多聽的機會。園內還定期組織觀摩青年教師開展活動的能力,並進行考評。

  3、取長補短,提高教學質量。我們還開展了平行班老師互換角色的活動,在體驗活動中大家都看到了別的班級有有序的常規,有別具一格的教學形式,有小朋友大膽的探索等等;同時也找出了一些不足之處。然後,要求教師把體驗活動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整理成一篇換班體驗,並對照自己進行調整,不斷完善。

  4、有效的教研活動,園長的支援是必不可少的。我園園長能積極參加每次的教研會議,在工作上予以指導。參加每次的教研觀摩活動,認真記錄,課後給予評價,大大提高了教師的積極性,鼓舞了教師隊伍。

  今後努力的方向

  園本特色活動開展得還不夠深,特色還需再明顯,可按年齡層來劃分展示特色的方法。

  應鼓勵教師積極參加論文、案例的撰寫,多讀書,多練筆,學習其他幼兒教師優秀的作品,吸取精華,不斷創新,用懷疑的目光去看待每樣你覺得合乎常規的事,這樣就會產生出更多的觀點,課題。

  教師應不斷的高要求自己,利用空餘時間給自己充電,使自己的學歷往前邁一大步。

  園本研訓工作緊張而又忙碌,愉快而又充實,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每項活動的開展,成功都離不開我們每位教師的辛勤付出,在這個充滿朝氣,聚滿人氣的新世紀,我們將不斷努力,不斷摸索,以便更好地為幼教事業作出貢獻。

  幼兒園園本培訓心得 篇5

  21世紀是全面進入資訊社會與知識經濟時代的世紀,是強調“把人作為發展的中心”的世紀,是強調構建“學習社會”的世紀,因此“學習化組織”也就應運而生了。學習化組織最大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三句話:

  1、它是全體成員能全身心投入並持續增長學習力(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學習能力)的組織。

  2、它是能讓全體成員活出生命意義的組織。

  3、它是能透過學習創造自我,創造未來的組織。

  就擔負著教育責任的幼兒園這一組織來說,激發教師的學習動力、鍛鍊教師的學習毅力、培養教師的學習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如何為教師提供時間和機會,鼓勵他們進行學習、反思及協同工作,使他們樂於工作、樂於創造,在重視個人發展的同時加快幼兒園發展,使幼兒園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學習化組織,就必然成為幼兒園值得研究的課題。從近年來的探索實踐來看,筆者認為改變教研方式、推行“園本教研”,是培育學習化組織的有效途徑。

  何為“園本教研”

  “園本教研”是指將教學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幼兒園,以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物件,以教師為研究的主體,理論和專業人員共同參與。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既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又注重經驗的總結、理論的提升、規律的探索和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保證新《綱要》的貫徹實施向縱深發展的新的推進策略。它不再把外出學習當作唯一的學習方式,而是積極提倡學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師即研究者。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加強園本培訓,發揮幼兒園教師集體的智慧,提高培訓的質量和效益,實現培訓資源共享;加強教師之間、園際之間的溝通與合作,並形成長期有效的機制。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才能使學校具備研究的職能和能力,形成自我發展、自我提升、自我創新的內在機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化組織。

  “園本教研”催生新的教研方式

  傳統的教研基本是自上而下的,幼兒園教研圍繞上級(教研室)教研轉,服從、服務於上級安排,完成上級的要求和任務。教研方式主要是“教練式”,教研組長或者園長為了體現管理和業務的權威,幫助教師挖掘教材,處理教材,手把手地指導教師設計教案、教學方式,甚至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嚴格規範;評課,也基本由她們一錘定音,教師很少有機會發表自己的意見。正如一位評優課獲獎教師所言:“這節課是我上的,但每一句話都不是我說的。”這種方式基本是教研組長或園長向教師的單向傳遞,教師只是研究或實驗的輔助者、配合者,而不是真正的研究主體,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難以發揮。許多教研活動是憑經驗、憑權威,教學研究被固定為一種模式,缺乏創新。教研的內容基本停留在教材教法介紹,或圍繞優質課、公開課、示範課開展說課、評課活動,或大同小異的經驗總結等。這種舊的教研模式,已經遠遠不能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更不利於學習化組織建設。

  因此,在教育方式、學習方式發生變化的今天,教研方式也應當隨之發生改變。“園本教研”催生了新的教研方式,它具有以下的特點:

  首先,新的教研方式要有利於教師積極性的發揮,而不是限制與束縛,更不能包辦代替。應鼓勵教師個性化的教學,而不要過多地用條條框框去“規範”教師。

  其次,教學研究應該以新《綱要》為導向,緊緊圍繞課程實施中的問題開展研究;改革教學研究的形式和方法,靈活運用案例分析、問題解決、調查研究、實踐探索、區域交流等多種教研活動方式,努力提高教學研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另外,教研負責人和園領導的角色也要發生改變,變以“檢查”為主為以“研究”為主,不再以“專家”、“領導”、“檢查者”的身份出現,而是參與者、合作者、研究者。要深入教學第一線,及時發現教學工作和教師專業化成長中的實際問題,傾聽教師的呼聲,瞭解教師教學中的實際困難,及時提供專業諮詢、資訊服務與技術幫助等。應當結合聽課、評課,與教師展開對話,瞭解教師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以一種積極互動的方式,與教師平等交流,共同切磋,與課改同行,與教師一起成長。

  總之,新的教研方式體現教研的場所在幼兒園、教研的主體是教師。我園的“園本教研”堅持從幼兒園實際出發,從教師的需求出發,創設寬鬆的環境,催生出許多新的教研方式,使教研走近了教師,發揮了教師群體的作用,解決了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使教師在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專業發展,同時也促進了幼兒園學習化組織的建設。

  激發教師的學習動力、鍛鍊教師的學習毅力、培養教師的學習能力

  方式1:參與式研討

  它是指在參與式的氛圍中,使教師親身體會主動、合作、探究學習的喜悅和困惑,以達到自身觀念、態度和行為上的改變,並能將所學知識和方法運用於自己工作的培訓活動。這種方式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的學習熱情、已有經驗和發展潛力,使他們真正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

  如我園曾開展了一次以新《綱要》中的語言教育為主題的“參與式研討(頭腦風暴)”活動,全園分成7人一組,經過了“個人頭腦風暴”、“小組頭腦風暴”,最後集體交流中,“鱔絲(善思)”、“親親貝貝”“集思廣言”、“群英薈萃”各組的發言者藉助展示的“大字報”上臺作精彩的陳述,教師們由衷的掌聲此起彼伏。整個過程,研討氛圍熱烈、輕鬆,真正作到了人人參與、人人研討。用教師的話來形容:“這是一次平等的對話,這是一次心靈的交流,這是一次思想的碰撞,這是一次理念的昇華。”

  方式2:專題性研訓

  反思很多不見效果的教研活動,究其原因,既有教研活動忽視了教師是根本、急功近利、捨本逐末趨向的原因,也和教研活動目標不明確、目標不集中有關。因此教研、師培必須有機地結合起來,將教研內容要專題化、微格化,應針對當前突出存在或急需解決的問題展開,一次甚至幾次解決一個問題。可以以集中辦班和專題講座的方式進行,專題培訓在時間上可長可短,可以是一場學術報告、專題講座,也可以是延續幾個月的專項培訓。

  如我園為了強化教師運用各種現代化教育教學手段的意識,提高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的能力,曾安排了“計算機應用能力專題培訓”,重點學習製作T。為了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和實效性,我們在這一個半月中變著方式學,並學以致用,最後在“學《綱要》,用《綱要》”的教師論壇中展現了學習成果。一個個富有個性特點的T,不管在內容上還是在製作上都比較吸引人,正是這個專題培訓,讓我們又一次深入地學習了綱要,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很大一部分教師的潛力,併為教師們的創造力和鑽研精神所佩服。

  方式3:課題化研究

  課題研討式是透過組織教師參與教育科研,學習新理論、接受新資訊、探索新模式、實踐新方法、創造新成果,提升教師精神追求,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蘇霍姆林斯基在《給青年校長的一封信》中指出:“如果你想讓教育工作給教師帶來樂趣,使每天上課不致成為一種枯燥而單調的義務和程式。那您就要引導每一個教師都走上從事教育科研這條路。”課題研討式培訓是克服教師職業倦怠、促進教師進一步成長髮展的必由之路,它最適合促進骨幹教師的提升和發展。任何一所學校必須堅定“開展教育科研必須依靠教師,教育科研必須有利於提高教師”的學校教育科研指導思想。我園也不例外。在教科研室承擔重大課題研究外,還充分調動全體教師投身科研的積極性,要求每位教師都承擔一個以上課題研究。同時,為了防止因為年輕化造成的許多教師無法入手搞課題,所以我們讓幼兒園的科研骨幹承擔組長一職,將其餘教師按照興趣和教學實際需要分成若干個課題小組,以群眾的力量帶動個體,讓教師在集體中成長。

  方式4:案例法研究

  案例研究可簡單地界定為一種運用案例進行教學研究的方法,在過程中,案例作為被剖析的物件,教師們要共同直接參與對案例的分析、討論、評價、尋找對策等工作。案例研究多采用討論法,為教師提供一個良好的寬鬆的創造環境,使她們有較大的自由度、較多的展現自己的機會。如我們可以採用呈現案例(文字或錄影)——小組討論分析案例——集體討論——總結評述的過程研究“如何組織晨間談話活動”、“如何進行說課”“如何更好地與家長交流”等問題的研究。

  案例研究的著眼點不僅在於透過案例分析獲得蘊涵其中的那些已形成的教育原理、教學原則和方法,還在於教師創造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提高和發展,在於培養教師的反思精神,發展她們對自身教學實踐進行批判的技能,使他們掌握對教學進行自我分析和反思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透過案例研究獲得的知識是內化了的知識,是“做中學”獲得自己理解了的能駕馭的知識,它能立即被用到類似的實踐情境中去解決處理類似的疑難問題。

  “園本教研”呼喚新型管理方式

  以往的教育改革中為什麼會出現“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原因是教學管理模式未改變。那麼,什麼樣的教學管理有助於激發教師的主體性、積極性、創適性?答案只有一個——賦予自主權,以人為本。基於以上考慮,我園有了許多以人為本的創新舉措:

  舉措1:自我發展計劃

  學期初,要求每位教師撰寫一份“自我發展計劃”,園領導根據教師們認真思考自己在工作崗位上還是在教育技能突破口方面所提出的發展方向後,儘量滿足教師的意向,並給予相應的支援,如在面對不同內容的培訓時就可以照顧教師的意向。這樣一來,一方面可以使每個人的發展方向在園長和教師之間有雙向選擇,有了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也是激勵和督促教師不斷地對自己有新要求,新方向。

  舉措2:自薦式開課

  變以往公開課“指派式”為“自薦式”,就是將開課的任務要求告知每位教師,如學區開課、送教、研討課等,讓教師自願報名參加。這樣一來,既調動了自薦教師的開課積極性,又避免了因“指派式”導致很多教師有“領導不重視我”的想法。因為自薦得到了老師的肯定,所以它的涵義被進一步擴大,在確定我園“家委會課題”實驗班時我們採用自薦式;在與姐妹園結隊幫扶中,我們用自薦的方式產生很多的“師傅”,其中還包括部分工作資歷並不深的教師也自信地承擔起師傅的角色……

  舉措3:積極的園際交流

  積極開展園際之間的交流,向姐妹園互討經驗,向輔導園輸送經驗。這個過程中擔當主角的均是我園的一線教師,她們有的介紹了班級工作經驗、有的介紹了年級組工作經驗、有的還化時間攝像製作成T介紹了班級主題活動開展的經驗……這些機會都被教師視為挑戰自己、展示自己、激勵自己的平臺,一方面在幫助他園教師成長的同時也促進我園教師逐漸向專家型教師發展,使這項工作變得更為有意義。

  舉措4:邀請式聽課

  對於教師而言,最怕的就是領導的突擊檢查,而一個幼兒園的管理又離不開正常的檢查,如何在檢查與尊重之間做到平衡?“邀請式聽課”正好解決了這一矛盾。就是教師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預約、邀請檢查組去深入式地觀摩半日活動,以點見面,透過半日活動看到班級的常規、孩子發展情況、教師保育員之間的配合、環境的創設等各個方面。結束後,檢查組會將討論的檢查意見以書面和口頭的方式反饋給教師,有時還配合使用攝像機,讓教師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成敗。嘗試下來,效果很好:教師們掌握了主動權,他們的積極性被激發,聽課之前全方位積極備戰,聽課之後肯定的讚揚、成功的喜悅激勵他們更加努力地工作,個別自我感覺教學效果不理想的老師還主動再次邀請我們去聽課。面對普遍存在的問題,教科室還可以進一步組織研討培訓,進行合作研究,促進教師的共同發展,可以說是“雙贏”。

  除此以外,我園還建立了一些制度以保證園本教研的開展。如建立課程研討制度,確定每週四中午為“新課程教研日”,開展形式新穎、實效性強的教學研討活動。以年級組為單位總結、交流、反思本週的教學情況,思考、研討下週教學內容,進行集體備課。另外,還確定了一些會議制度,如確定全園性業務學習兩月1次主要圍繞觀念、理論研討;年級組長例會兩週1次,主要圍繞課程改革方向、園內較大型教研活動商討;年級組周月1次,主要圍繞教育教學研討;課題組每月1次,開展課題研究,以保證教師與教師之間有不同形式的協作交流。

  幼兒園若能更好地設計“園本教研”,改變教師的工作氛圍、幼兒園的文化結構,真正形成“學習化組織”,那麼教師們必將在教育教學方法上徹底改善,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孩子的發展,推動學校的進一步發展。

  幼兒園園本培訓心得 篇6

  20xx年4月20日,我在鎮江市中山路幼兒園聽了兩節繪本課教學,並聽取了關於繪本教學的講座,覺得受益匪淺。

  學齡前兒童正處於“讀圖”年齡段。圖畫書對孩子的視覺震撼比知識效果更為直接。圖畫書對兒童情感,想象力,靈敏度以及審美感的啟迪,正是他們日後成功與快樂生活的源泉,正是這樣的背景“繪本閱讀”悄悄地進入了我們視線。繪本閱讀可以與大師對話,能盡情感受童年的精妙,分享和陶醉穿越時空跨越文化直抵心靈的溫暖與感動,讓孩子愛看書、樂看書、會看書。以前,我們讓幼兒閱讀時,都是老師提出問題,幼兒思考回答,然後請幼兒講述圖意;或幼兒看圖,教師邊講述圖意,邊讓幼兒聽著。其實,這不是幼兒在閱讀,而是老師在講故事。

  陶行知說得好:“發明千千問,起點在一問。”那麼,如何在繪本閱讀中激發幼兒探究的慾望呢?我想應該從繪本閱讀的提問中著手,改變繪本閱讀活動中提問教學的現狀,使提問更具魅力與藝術,更能激發幼兒的發散性思維,促進幼兒閱讀概念的形成,引導幼兒主動從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問題,並引導幼兒真正有效地學會生存、學會學習。

  如何讓幼兒在繪本閱讀中“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積極應答”引導幼兒多角度地去理解繪本作品應是當前我園繪本閱讀中急待解決的問題。要解決當前幼兒園繪本閱讀中提問設計存在的問題,我認為藉助優秀繪本的力量改變提問的方法。

  (一)猜想式提問讓幼兒想說

  優秀的繪本作品都配合漂亮的圖畫,通常幼兒都會被故事中的圖畫所吸引,教師可以藉機請幼兒猜想故事中重要的物品等,幼兒的思維會馬上被調動起來,幼兒會透過觀察圖片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透過分析、綜合、尋求最佳答案。這樣的問題能使幼兒積極動腦,能加深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有利於孩子大膽主動地發言,增強參與的意識和自信心。充分提高幼兒的創造思維能力。

  (二)開放式提問讓幼兒敢說

  幼兒繪本閱讀活動中的提問要講究開放性。這是一種引導幼兒整體把握所學內容的提問。在繪本閱讀中,教學的提問要把握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引導幼兒展開討論,讓幼兒運用符合他們思維特點的表達方式為中介去表達自己的感受、意願、思想。從而體現提問的開放而不封閉,也就是變單一的問題為多樣性的問題。在以往的閱讀活動中,教師講完故事後,總是會問幼兒這樣的一些問題:“故事題目叫什麼名字?故事裡有誰?故事講了一件什麼事、說明了什麼道理?”這一問題,可能有多種語言描述,答案只有一個。但問法不同,能使幼兒學會多種疑問方式,從多種角度瞭解事物,那麼教師的提問就要將“怎麼說的、怎麼做的”改成“會說些什麼、可能怎麼做?”等。雖然只是用詞的不同,但沒有固定的答案不局於故事原文,幼兒敢說,不怕說錯,能讓幼兒多發表自己的見解。

  (三)遞進式提問讓幼兒喜歡說

  這是一種循序漸進、逐層深入的提問方式,要重培養幼兒思維邏輯性,增強思維活動的密度和深度並形成完整的語言。對幼兒有一定的挑戰性。由淺入深的提問,不僅開闊幼兒的思路還有助於提高幼兒對語言的組織能力和連貫表達能力。而不能設計一些過於簡單、瑣碎,缺乏思維價值的問題,如“是不是?”“對不對?”“好不好?”這些問題幼兒不用思考,答案可以脫口而出,表面上看,氣氛活躍,但實際效果,不但激發不了幼兒思維的積極性,反而培養了他們思維的惰性。要推陳出新,形式多樣,不要只求準答案式的提問。

  對幼兒的回答給予積極引導和總結評價。教師提問後,要注意運用恰當的表情“反饋”幼兒的回答,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總結評價時,則應注意肯定或否定性評價用語的恰當運用:否定時不應全盤否定,要注意給幼兒以鼓勵;肯定和表揚時則要注意啟發幼兒進一步思考,調動幼兒往下學習的願望。

  幼兒園園本培訓心得 篇7

  在20xx年9月1號,很高興能夠參加幼兒園組織的園本培訓課程。透過兩位老師的演講我學到很多,使我對如何備好課有了重新的認識,並且讓我對剪紙藝術也有一個新的興趣。

  第一個老師為我們講解了如何備課,讓我知道目標的設定、過程的設計、以及結束的拓展部分是很重要的。無論是透過哪條途徑選擇的內容,教師們更習慣於將教材中的現成目標搬進自己的計劃中,或者按著往年習慣了的做法把過去的目標放到當前的計劃裡。這種做法是不好的。以前我們老師會經常把目標設定的很廣泛,幾乎是整個學期都要培養的目標,看不出與幼兒當前發展水平的聯絡和針對性,而且不具有操作性。有時還會將目標與幼兒要做的事情相混淆,不清楚為什麼要讓幼兒做這件事。這反映出教師在設定教育目標時,缺少對所定目標關鍵詞的內涵的理解,缺少對幼兒要達到此目標需要具備哪些具體經驗和能力或需要經歷怎樣的發展階段的深入分析,缺少對既定教育內容所涉及到的領域關鍵經驗的具體思考。在今天的演講就講出了這方面的問題,使我受益匪淺。

  第二個演講的老師為我們講述了剪紙藝術,以前在幼兒園並沒有接觸過剪紙方面的培訓,現在來到一個新的幼兒園,貴幼兒園剪紙藝術是學校的特色,雖然我在美術方面有所特長,但繪畫與剪紙也是有很大的區別的。首先,老師介紹了剪紙藝術的淵源,漢魏南北朝時,就有了剪紙藝術的雛形,剪刻藝術與民俗古風緊密結合;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形態的更替,剪紙藝術不斷昇華。如今,不論是在鄉村還是城市,處處可見剪紙藝術的風采。她將人們平凡的生活點綴得如此瑰麗多姿,充分寄託和體現了中華民族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嚮往。接下來,老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大家介紹了剪紙方法,單色剪紙分為陽刻、陰刻、剪影等,彩色剪紙分為套色、填色、點色等。然後,和大家一起邊教邊學習圓型、月牙型、柳葉型等各種基本的剪紙方法。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老師們不僅感受了民間剪紙藝術的魅力,還學習了基本的剪紙技能。教師們紛紛表示,剪紙,這種優秀的民間藝術應該得到傳承,亦會把剪紙藝術有機地滲透到幼兒美術教育的實踐活動中去。

  幼兒園園本培訓心得 篇8

  盼望已久的“園本研修”終於到來了,收到通知的那一刻,我為之激動。然而隨之而來的是緊迫感和責任感,這次的“國培”將徹底結束了,但是我們的學習將永不止步,“園本研修”也就是這次“國培”的最後一個階段了,我將利用這最後機會,將此次所學投入實際教學當中,任教以來,經歷的培訓學習機會少之甚少,可這次的“園本研修”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個月以來,幼教的姐妹們對我思想上的衝擊,每天的感覺是幸福而又充實的,因為每一天都在不斷的更新教育理念,每一天都能讓幼兒玩到不一樣的遊戲活動,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在這裡,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為一名普通的幼兒教師,我深知在教學學習是沒有止境的,在教學過程中會有太多的問題,但是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我自己所收穫的知識源源不斷。下面是我透過這次“園本研修”所學習獲得的點滴體會: “知識也有保質期”作為一個幼兒教師,實踐經驗是財富,同時也可能是羈絆。因為過多的實踐經驗有時會阻礙教師對新知識的接受,也能一時地掩蓋教師新知識的不足,久而久之,勢必造成教師知識的缺乏。缺乏知識的教師,僅靠那點舊有的教學經驗,自然會導致各種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這時舊有的教學經驗就成了阻礙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和提高的障礙。用全新的、科學的、與時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來武裝教育者的頭腦,使之打破其堅冰一樣的由陳舊的知識和經驗累積起來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那麼,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新的知識結構和教學理念必然充滿生機和活力。

  教師要充分信任幼兒,相信孩子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把機會交給孩子,俯下身子看孩子的生活,平等參與孩子的研究。教師把探究的機會交給孩子,孩子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學習的過程,教師也就可以自如開展教學活動。怎樣調動孩子的“思維參與”怎樣創設情景,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孩子心理上的認知衝突,這些都是我們一考慮的。同時,教師要學習“解放孩子的雙手,解放孩子的大腦,解放孩子的眼睛,解放孩子的嘴巴,解放孩子的空間”,給他們想、做、說的機會,讓他們討論、質疑、交流,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辯論。教師應當讓孩子充分思考,給孩子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讓孩子放開說,並且讓儘可能多的孩子說。這樣,孩子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個體才能得到發展。

  在這裡,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壓力變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終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而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努力學習各種教育理論,並勇於到課堂上去實踐,及時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反思、調控等,我相信透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會有所收穫,有所感悟的。

  幼兒園園本培訓心得 篇9

  9月1日,我園組織開展了教師園本培訓,在這半天的學習過程中,作為從事幼教工作2年我,對幼兒園備課的有效策略和剪紙藝術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此次培訓的內容不僅豐富全面,而且非常細緻。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 幼兒園備課的有效策略

  馬燕老師重新給我們梳理了一下怎麼去備好一節課,一節課主要分為7個步驟,活動名稱、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重點、活動難點、活動過程、活動延伸。她仔細的為我們進行講解每一個環節。而上次一位專家的講座也與此有些相似,所以我對此進行了自己的一些歸納與整合。其中我最有感想的就是活動目標和活動準備這兩方面。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中想達到的目的,體現出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目標取向。我們一直以來都是主要從知識,情感,技能三方面入手。這在我們大家看來都很正確,其實,如果要更加精確的劃分應該是行為性目標、生成性目標和表現性目標。行為性目標主要以兒童具體的,可被觀察的行為表現來設計的目標。它指向的是透過教育活動所產生的兒童行為結果。生成性目標是在教育活動過程中生成的目標。以過程為中心,以兒童在教室內的表現為基礎展開,強調兒童,教師與教育情景互動作用過程中所產生的目標。而表現性目標則是不預先規定兒童的行為變化,關注的是兒童在教育活動中的個性化和創造性的表現,追求兒童表現的多元化的目標。

  活動準備一向是我們這些新教師所忽略的,不太過重視的一個環節。其實寫活動準備也是很有講究的。可以按照活動使用的材料的順序去寫;可以按照材料的歸類,教師使用材料,幼兒使用材料去寫。並不是我們原來不按順序,隨意的去寫寫的。

  不僅如此,每週課後反思也相當重要,而對於我們新教師來說,更應該每課一反思。課上完了,並不表示就是上好了,上成功了。所以課後反思很重要,不僅僅有助於我們瞭解課堂上的不足,而且可以幫助我們認識自己的不足,分析一些在課堂上未來得及完成和分析的問題。在以後的每節課中盡力去完善,減少我們原來可能一直在犯的錯誤,使得以後一節課比一節課上的好。

  二、 剪紙藝術

  費利群老師給我們開展了剪紙藝術沙龍。我園的特色就是剪紙,簡單的一張紙,一把剪刀,卻能變出許許多多栩栩如生的人物,風景等。這足以吸引我們去探索,去學習。費老師PPT上一句“心隨剪走,剪隨心動”我就覺得足以顯示剪紙的意境美與藝術美。

  剪紙是中國最普及的民間傳統裝飾藝術之一,其文化源遠流長。大約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見、適應面廣而普遍受歡迎;既可作實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國各地都能見到剪紙,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風格流派。剪紙不僅表現了群眾的審美愛好,並含蘊著民族的社會深層心理,也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民藝之一,其造型特點尤其值得研究。不僅如此,剪紙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讓孩子在學習使用剪刀,學習剪的技能的同時還能鍛鍊手指肌肉動作的靈活性,發展創造性思維能力、手眼協調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等。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在這半天的培訓中,我對備課有了更深的認識,同時也更加了解我們的剪紙文化的魅力,希望在以後的日子繼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幼兒園園本培訓心得 篇10

  學期臨近結束,繪本教學告一段落。這是我們第一次進行繪本的教學,原本對繪本有些粗淺的瞭解,但是自從接觸到繪本教學之後,發現繪本是一件很好的東西,這些教材真的是精心挑選出來的東東,裡面的一些教學活動,無論是兒歌還是故事,都很好聽,好看。自學習之後,小朋友們都喜歡上這些兒歌和故事了,對兒歌和故事的記憶也很強。我想這將成為孩子今後人生中一頓不能忘記的精神大餐,成為孩子一段不能忘記的記憶。

  繪本好的理由,還有就是他對教學活動的開發很好。在他的教學參考中,設計的活動是豐富多彩的,可以說是儘量地挖掘了那些教材本身的所有的教育功能與教育因素。他透過一個教材,可以設計出許多個活動,這些活動及時連貫的,有時相互獨立的,每一個活動的開發都能讓孩子在原先的基礎上再學到更多的知識,接觸到一個新的視覺,以開闊孩子的視眼,增加孩子的閱歷。

  因為我們都重視這項活動,因為我們非常認真地對待每一次的繪本教學,所以本學期的繪本教學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希望下學期我們還能繼續把繪本教學繼續進行下去,讓孩子在繪本教學中得到更多更多的有益經驗。

  幼兒園園本培訓心得 篇11

  昨天跟從高衛星老師學習了正確的兒童觀和教育觀,我頓時恍然大悟。其實每一次的感悟並一定就是知行合一的開始,多少次在書上看到的育兒知識都化為過眼雲煙,沒有付諸實施。但這次,我當晚回家就開始實施,告訴孩子刷牙是她的事情,卻收穫了孩子的配合。

  孩子是獨立的生命個體,他們體內有一個精神胚胎,有著自我創造的能力,他一點點成長著自己的身體,發展自己的感覺系統、情緒系統、心理系統、認知系統、精神系統,從而創造成為自我這個完整的人。父母是配合孩子成長的人,而不是決定孩子成長的人。

  孩子不是依附於我們的,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話:“聽話”、“乖”、“為你好”、“你再不聽話就不要你了”、“你再不聽話我也不活了”等等是在無時無刻地控制著自己孩子,這種錯誤的兒童館觀認為:孩子是父母的附屬品,父母有決定孩子成長的權利。這樣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在青春期會變得叛逆,變得像《小怪獸》裡面的小野人一樣,情緒反覆無常,渾身上下都怪怪的,變成了一個父母不認識的人。再後來,孩子“長大後我就成為你”,優秀但不快樂,抑或不優秀也不快樂。

  “教育就是一棵樹影響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生命喚醒另一個生命。”這也是家長和孩子之間應該存在的關係。多麼形象的比喻啊,內心彷彿沉浸在這一美好的畫面裡,心情舒暢,原來作為父母,我需要做好我自己就夠了。曾經迷失了自我也沒有關係,從現在開始告訴自己:我是好的,我是重要的,我是有價值的。自我強大了,正確的兒童觀和教育觀建立了,我們才能夠給到孩子強大的內心力量和滿滿的安全感。童年的安全感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和幸福。

  上午高老師帶領的《小貓頭鷹》的深刻細緻的解讀讓我震撼。她帶領著我們,引導著我們:“你看到了什麼?你感受到了什麼?”在讀繪本時我從來沒有這樣關注自己的感覺,關注孩子的感覺。高老師用心理學的知識解讀著繪本里的每一處繪畫,解讀著每一句小貓頭鷹的話語,讓我們瞭解這些話語中呈現出的孩子或者還沒長大的大人的心理狀態,引領著我們透過繪本解讀自己的故事。

  每一幅畫面似乎都在講述自己的故事,自己與父母、與孩子、與老公之間的'故事。小貓頭鷹的眼神、表情、神態時時刻刻衝擊著我的內心,彷彿看到了我自己和我心裡那個“小孩兒”,幾度哽咽。高老師透過整個繪本故事讓我們體會了給孩子讀繪本時充分調動孩子的視聽、觸控、嗅覺等感官感受對孩子的感覺系統的發展有著何等的促進作用,讓我們看到了早期的依戀關係、安全感的建立有多麼重要。

  幼兒園園本培訓心得 篇12

  3月19日上午,我有幸參加了桃園街道中心幼兒園邀請的閱美慧張老師進行的繪本培訓活動,現在關於“繪本”的話題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大家意識到早期閱讀習慣的養成對於孩子知識體系的構成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我園現在也正在開展園本特色活動——“早期繪本閱讀”,張老師的講座好比是一場及時雨,滋潤我的心田。

  一、我眼中的繪本

  講座伊始,張老師就丟擲今天講座的主題。什麼是繪本?繪本閱讀可以給孩子帶來什麼好處?實際工作中教師如何操作?在此張老師為大家例舉了很多的繪本,如:《討厭黑夜的席奶奶》、《菲菲生氣了》等繪本藉此引導大家現場討論“如何匯入?”“可以提哪些問題?”等問題。在熱烈的互動和交流中,大家體會到了繪本閱讀的樂趣,也深刻地理解了立體式繪本閱讀的理念。

  透過此次張老師對繪本的解讀,讓我對繪本教學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原本認為讀繪本就是簡單的把上面的故事內容講給孩子聽就可以了,但是透過張老師的講授,我瞭解到在進行繪本教學的時候,首先要讓孩子練習觀察,只有細微的觀察,才能讓孩子讀出不同的收穫,這是我在教學中所缺少的,有時候這些細微的部分,正是讓孩子們在這繪本中所應該學習的地方,張老師說:“想要上好一節優質的繪本課,需要花4—5節課的時間。”想想自己,花了10多分鐘就上完了一節所謂的繪本課,這是對孩子及其不負責任的,為什麼要花那麼多的時間去上一節繪本課呢,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的去了解繪本,真正的去讀懂這本的意思,才能對幼兒的閱讀思維能力更好的培養。

  二、我心中的繪本教學

  接著,張老師以《給爸爸的吻》為例,展示了帶讀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如扉頁可以告訴孩子們推開門進入繪本奇妙的世界;蔚藍色的環襯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熊爸爸對熊孩子靜靜的愛;而影子、傘柄、毛巾則鍛鍊了孩子觀察的全面性,一句句簡短的語言發展了幼兒的語言,激發幼兒閱讀動力,幫助大家進一步掌握開展立體式繪本閱讀的要領。隨後,張老師又結合繪本《野兔蓋房記》,詳細介紹了寫作、遊戲等活動形式。其中,張老師豐富多彩的家長讀後感反饋形式讓教師們眼前一亮,孩子透過在家和父母一起閱讀,進一步培養了親子關係,繼而用PPT豐富了展示形式,體現了家長、孩子、老師三方面的“無縫對接”。思路的新穎設計也深深地吸引了大家。

  接下來就是有效提問。在日常教學中教師的提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透過這次的學習,讓我明白了要站在幼兒的角度去提問,問題要由淺入深,如在《大猩猩》這本繪本中,首先要讓孩子觀察封皮,再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比如說:“你們猜一猜這本書講了關於誰的故事?”“故事發生在什麼時間?”簡單的問題,可以讓孩子願意去回答,進而去閱讀它,而不是像往常一樣,無效的提問讓整節課堂冷場,孩子不知該如何去回答這個問題。記得有一次在離園環節,我給孩子們閱讀了一本叫做《勇氣》的繪本,記得當時我提問孩子們說:“你認為什麼是勇氣?”我記得當時幾乎沒有人回答我,但是在我講完之後,我又提問了一次這個問題,有個孩子告訴我,我晚上自己在小床上睡覺,就是勇氣。的確,如果我當時適時的提出問題,就不會讓孩子覺得對於問題的無助,只有適時有效的提問才能讓孩子更好的獲得知識經驗。

  最後,張老師為大家講解了早期閱讀的好處,並結合繪本課時設計為大家講解了如何制定詳細的繪本教學活動方案。使我瞭解到在備幼兒時,要結合《綱要》瞭解各年齡段幼兒閱讀目標,充分了解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階段發展需要及現有經驗水平。在備家長時,要根據本班家長的情況和需求,讓家長參與到繪本閱讀當中,再備教參時,要根據繪本線索與教學點分析,把握住目標,進行完整有效的活動設計。在形成詳案時,要綜合讀本、幼兒、家庭教育及教參內容,形成活動方案。

  短短一上午的培訓很快就結束了。透過這次活動的學習,不僅開闊了視野,也對繪本閱讀教學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這次的學習,好比是與繪本閱讀之間的一場親密約會,洗滌了心靈,滋養了教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