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實踐心得體會

美麗鄉村實踐心得體會

  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美麗鄉村實踐心得體會,一起來看看吧!

  美麗鄉村實踐心得體會1

  響應中共十八大“美麗鄉村”建設的精神。我們台州學院思政部組成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時間小分隊,深入新昌縣澄潭鎮棠村進行調研。我們此次活動的宗旨是在棠村走村入戶,梳理村莊歷史,挖掘文化亮點,訪談“文化名人”。組織“納涼村晚”,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調研農村公共文化發展情況。考察千年古剎及其文化影響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情況。幫助棠村提升其文化內涵,從而更好地進行“美麗鄉村”的建設。

  我們此次的社會實踐進行了六天,在這短短的六天時間裡,我們實踐隊跑遍棠村所有的小巷衚衕。訪談了一些棠村的歷史文化名人。並且還對棠村的農村公共文化建設情況進行了調查。總的來說我們此次暑期社會實踐就針對三個方面:棠村的村莊歷史,棠村農村公共文化發展情況,棠村新農村的建設情況。

  在採訪過程中,我們確確實實收穫了很多。位於棠村中間位置的舒氏臺門,裡面住著一位棠村有名的老教師舒老師。舒老師現已經八十三高齡,但仍是一副不老容顏。舒老師告訴我們棠村位於三江之匯,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因此棠村自古以來也是相對建設得較好的一個村莊。舒老師還向我們講述了自己的家族史,一陣濃濃的書香氣息。原本的舒家並不富裕,他們如今的成就都是寒窗苦讀的成果。舒老師是家裡的老大,家裡還有兩個弟弟。在舒老師的帶來下,家裡人都透過讀書走了出去。舒家對教育文化的重視同時也映襯了整個棠村對與教育文化的重視。事實證明,這是對了,現在有四十多個棠村學子正就對於全國各地的名牌大學。

  說過了舒氏臺門,還有棠村最大的呂氏臺門。它們都是棠村的歷史文化產物。呂氏臺門現在的主人呂雪汀,1956年開始做棠村的書記,當時呂老先生才26歲。採訪中,老爺爺不僅講了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兵進村的歷史,還向我們闡述了新中國建立後,棠村的社會主義改革歷史。詳細、具體、真實,將棠村的歷史畫面一幕幕展現在我們面前!最重要的是,呂氏家族歷史悠久的發家史。濃濃的酒文化,貫穿著呂氏家族的興盛衰弱。呂家最早的祖先可追溯到清朝嘉慶年間,祖先名叫呂朝清。真的可以說:一座呂家臺門,半部棠村史!

  在我們暑期社會的第二天,我們在上午舉辦了一場村民座談會。我清楚的記得一個叫呂小堂的老爺爺。他在座談會結束後特意把我叫出去,給了我們許多建議。老爺爺這種建言獻策的積極性著實讓我感動了一番。呂爺爺指出當下棠村存在著許多農村公共文化發展的問題。比如許多在廣場上放著的.休閒器材已經年久失修,反映出了村幹部的工作沒有到位。還有現在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極度匱乏,三年前還會來的戲班子,到現在已經不再來了。村民們的休閒方式除了在一起打麻將、跳跳廣場舞,好像就沒有再別的。這種現在與村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想矛盾。嚴重的講,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村莊就很難更好地發展,這對於國家新農村建設也是不利的。呂爺爺再離開前,依舊時時念叨著希望棠村的村幹部們能想想辦法,先天的條件不足,就需要後天的努力加以彌補。老人家對於村莊的發展如此揪心,真希望相關部門能儘早找到解決良方。

  我們實踐隊一共在棠村住了六天,每天六點整,我們都會在村口廣播放的國歌聲中醒來。這六天對於棠村映像蠻深的就是每到下午,棠村就會停水,直到傍晚時分,才會斷斷續續的有水供應而且據我們所知,這個水是沒有經過處理的,是直接從村裡的水庫中輸送到棠村的每家每戶的。新農村的建設,我覺得棠村的這一點是需要儘快去改善的。針對新農村建設這一方面,我們還特意採訪了棠村的水果種植戶和有名的梁亞紅阿姨。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也擺脫了單一的生產模式。產業經濟也開始多樣化。梁亞紅阿姨就是新農村建設中個體戶中的佼佼者。幾個年頭磨一劍,透過自己的努力,梁阿姨在農村經濟建設的新潮中率先走向小康生活。總體的來說,棠村的新農村建設是有聲有色的,文化廣場建起來了,新的村委會大樓也造起來了。村民的經濟生活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不再是單一的務農,村民們也慢慢地開始走向別的產業鏈。

  我認為我們這次暑期社會實踐是互利的。對於棠村,我們這六天的走訪還有第六天晚上的納涼晚會給棠村村民帶去了文化的新的血液。對於棠村農村文化的改善和村民們文化觀念的改變是有著積極的作用的。對於我們,深入基層的體驗是我們人生閱歷中的一大財富。我們的動手能力,協調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最後真的由衷地希望,棠村的明天會更好!

  美麗鄉村實踐心得體會2

  自**年以來,我鄉連續5年實施了美麗鄉村建設,共建設美麗鄉村24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大,美麗鄉村建設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統籌城鄉發展、促進“三農”工作的有力抓手。美麗鄉村建設由點到片,由片到面,全面展開,我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截至目前,我鄉已有19個村完成美麗鄉村建設,5個村正在進行中,共新建“兩室”22個,修繕“兩室”2個,新建廣場19個,打造遊園13個,坑塘改造建設中心湖2處,修建水泥路19.6公里,磚路6.5公里,基本實現村主街道硬化,安裝路燈300餘盞,栽種各類觀賞苗木3萬餘株,綠化、亮化、美化了農村環境。

  成果的取得離不開大家的努力。一是形成了共識。從開始時的前瞻後顧、猶猶豫豫,有些村裡還存在過“等靠要”的思想,如今正如趙勇副書記所講,越幹越想幹,越幹越會幹,實現了從迷茫到“迷戀”的轉變。二是鄉村幹部共同參與。從機關幹部到村兩委班子,從開始的規劃設計確定建設方案,再到具體施工,我們的鄉村幹部付出了太多的辛勤與汗水。三是找到了路子。從實際出發,因村制宜,走出了政府引導、群眾參與、產業結合、打造特色的新道路。

  以後的工作中,我講四點意見。具體講,就是要重點把握好“特色、支撐、落實、責任”四個關鍵詞。

  第一個關鍵詞“特色”,就是因村施策,打造本村特色。我們一定要注重挖掘,例如灌河村,把村內垃圾遍地、雜草叢生的大坑打造成民心湖,建設出一個景在村中的美麗鄉村。例如許姚,計劃把村內蘋果園規劃成特色採摘園。

  第二個關鍵詞“支撐”,就是以產業為基礎,提供經濟支撐。大力發展多業態農業,開拓農業經營新模式、新業態,努力培育新的農業增長點。例如泊洛片果蔬大鵬種植,灌河百畝採摘園,力求叫響品牌、形成精品。

  第三個關鍵詞“落實”,就是抓好重點任務的落實。重點村、精品村要按照規劃,結合實際,重點抓好垃圾處理、道路硬化、村莊綠化、廁所改造、村民中心建設、環境美化、產業支撐和基層組織建設等幾件大事。

  第四個關鍵詞“責任”,就是強化工作責任落實。美麗鄉村建設既要有黨委、政府的積極主導,村兩委班子的組織協調,更離不開農民群眾的主體參與。只有幾個方面的積極性共同作用,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才能高效率、出成效。

  最後就是要抓好長效機制。無論是正在進行的村,還是建設完成的村,一定抓好環境衛生保持,制定村規民約、門前三包等措施規範村民行為,充分發揮好村民對環境衛生的管理和監督的積極性,要動員廣大群眾特別是發揮好村監會、村代會、村民代表的作用,共同把長效機制完善好,確保農村長期保持良好的村莊容貌。

最近訪問